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小兒;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其結構特點是無細胞壁,易侵犯呼吸道、泌尿道的黏膜,通過細菌濾器吸附于黏膜表面,對宿主細胞有特殊的親和性,其潛伏期長,發作無季節性[1],侵犯肺部時,臨床以發熱、刺激性咳嗽、乏力為主要癥狀,嚴重者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因小兒免疫能力低下,上呼吸道感染時,易使潛伏的支原體發生病變,為保證預后,除正常的對癥治療外,個性化護理也是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本文以此為研究課題,將經驗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觀察組選擇2012年4月-2014年4月,小兒支原體肺炎患者90例,符合小兒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2]。包括男62例,女28例;年齡1.3-8歲,平均5.3歲;病程2-14天,平均6.5天。對照組選擇同期同病患者40例,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齡1.5-8歲,平均5.7歲;病程3-12天,平均6.1天。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臨床癥狀:刺激性咳嗽,有或無發熱,無痰,無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癥狀。

輔助檢查:胸片:有點、片或絮狀模糊陰影。血液檢查:血清支原體抗體陽性。

1.2方法 治療方法:常規方法抗感染、解痙平喘、降溫、吸痰、霧化吸入等治療。在治療基礎上,配合個性化護理,以用藥護理為主,配合保持呼吸道通暢,根據癥狀不同,加強降溫護理、神經護理、飲食護理和對家長和患兒的健康指導,觀察各癥狀緩解時間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1.3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用x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兒均治愈出院。

2.2各癥狀緩解時間 觀察組體溫恢復時間(2.11±0.13)d,氣促消失時間(3.05±1.05)d,肺音消失時間(5.61±1.23)d,咳嗽消失時間(5.13±1.17)d;對照組體溫恢復時間(3.47±0.53)d,氣促消失時間(5.31±1.25)d,肺音消失時間(7.87±1.13)d,咳嗽消失時間(9.01±0.77)d;組間比較,t值分別是0.703、0.117、0.345、0.264,p

2.3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90例發生4例,發生率4.44%,對照組40例發生6例,發生率15%,x2=0.282,p

3討論

從結果看,觀察組各癥狀緩解時間比對照組短,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兩組治療方法相同,入選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說明觀察組護理方法有效,其護理措施如下:

3.1用藥護理:選擇治療支原體的敏感抗生素,用大環內酯類藥品,針對此類藥物易引發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可先進食再輸液,滴注時輸液速度控制在8 -12滴/min,適當補充維生素止吐[3]。

3.2護理:保證患兒病房溫度濕度適宜,幫助患兒擺放適合的,并經常更換,較小患兒采用懷抱方式,如出現喘憋、呼吸困難等異常反應,防低氧血癥,馬上低濃度吸氧改善肺部淤血。

3.3呼吸道護理:及時清楚口鼻內分泌物,定時拍背排痰,較大患兒指導其有效咳嗽,較小患兒采用霧化吸入方式稀釋痰液,便于咳出。如果有口腔潰瘍,用呋喃西林液湫口。教孩子咳嗽時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痰菌在空氣中傳播。

3.4飲食護理:合理搭配飲食,以蛋白質、維生素和熱量豐富的流食或半流食為主,注意加綠色的蔬菜,提高免疫能力。飲用水中加金銀花等清熱解毒的中藥,每次喂食后,用溫開水清潔口腔,鼓勵患兒多飲水,必要時吸痰。

3.5發熱護理:實時監測體溫,防止體溫變化過高,出現高熱驚厥。如果體溫偏高,先物理降溫,降溫不佳再用退熱藥物,體溫下降時嚴防受風受涼,注意清潔皮膚。開始時每半小時測試一次體溫,體溫穩定后每兩小時測試一次,之后每六小時測試一次[4]。

3.6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對患兒和家長進行心理護理,注意多交流和安撫,減輕焦慮、恐懼,給家長介紹護理要點,指導家長督促患兒積極配合檢查和治療,合理安排飲食,帶患兒進行適當的體能鍛煉,增強體質,從根源上改善呼吸功能。日常外出有氣溫驟變時,適當增減衣物,定期健康檢,按時接種疫苗。

3.7神經護理:如患病期間出現抽搐說明支原體已影響神經系統,為防患兒咬傷自己,發作抽搐時為患兒戴上牙墊,注射鎮靜類藥物。

綜上,為助于患兒肺功能恢復,除對癥治療外,人性化護理是保障呼吸道暢通,降低不良反發生率的重要保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高菊芹.小兒支原體肺炎85例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82-83.

[2]徐莉,趙小娟,張宗菊.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9):70-71.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第2篇

關鍵詞:優質護理;小兒肺炎護理;臨床療效;咳嗽;肺啰音;康復進程

兒童是肺炎的高發群體,其呼吸系統尚未發育完善,極易受到致病菌、病毒、支/衣原體侵襲、感染,而導致肺炎形成,發病率較高[1]。小兒肺炎的病程進展快,主要表現為發熱、憋喘、氣促、咳嗽、咳痰、精神不佳、食少納差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引發呼吸衰竭、肝腎衰竭等其他臟器功能損傷,危害性較大,重癥者存在較高的死亡風險,因而需做好護理支持,以保證患兒治療效果[2]。優質護理模式是以患者個體需求為中心的高水平護理干預模式,在兒科應用較多,護理效果較好,但是其應用于小兒肺炎的護理實踐效果尚不明確[3]。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20年7月小兒肺炎患兒98例,對比分析了優質護理對療效和康復效果的影響,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7月收治小兒肺炎患兒98例,隨機分對照組47例和試驗組51例;兩組患兒均行X線胸片檢查、實驗室檢查和病原學檢查確診為小兒肺炎。對照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1~10歲,平均(6.78±3.36)歲;病程1~6d,平均(3.99±1.91)d;其中支/衣原體肺炎25例,細菌性肺炎13例,病毒性肺炎9例。試驗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1~10歲,平均(6.89±3.41)歲;病程1~6d,平均(3.96±1.89)d;其中支/衣原體肺炎26例,細菌性肺炎15例,病毒性肺炎10例。本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住院患兒;②生長發育基本正常;③無呼吸系統畸形或發育不良;④患兒家屬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心肺等重要臟器衰竭或功能異常;②嚴重營養不良;③合并其他呼吸系統疾病;④合并難治性癲癇或其他神經系統疾病;⑤無法耐受臨床治療等。護理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對癥支持治療。⑴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常規實施呼吸道護理、輸液護理、癥狀監測、健康指導等。⑵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①制定個體優質護理方案:觀察患兒的臨床癥狀變化,分析其臨床資料,根據患兒病情,制定優質護理措施;與醫生溝通交流,明確患兒治療方案、要點、并發癥風險,根據相關文獻因素,制定干預措施;與患兒家屬溝通,分析患兒精神狀態等信息,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護理干預方案。②營造童趣病房環境:病房內保持干凈整潔,做好消毒處理,每日定時通風換氣,并保證溫濕度適宜。病房內裝飾兒童喜歡的各種卡通形象和海報,使病房內色彩豐富,改變單調清冷的氛圍,使之更符合兒童的審美趣味,促進患兒盡快適應病房環境。同時,準備卡通玩偶、小玩具、書籍等供患兒玩耍、閱讀。③個體化宣教干預:患兒入院后,與家屬積極溝通,了解其對疾病認識情況與保健知識需求,實施針對性的宣教干預,指導家屬正確認識小兒肺炎發病機制、病程進展、護理注意事項、預防知識等,指導家屬學會正確呼吸道傳染病的防護、衛生清潔知識。指導家屬和年齡較大的患兒學習正確洗手、佩戴口罩等防護技能。④營養干預與指導:向患兒家屬說明,發病后患兒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營養物質需求增多,應根據患兒口味喜好選擇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應對機體能量高消耗狀態。嚴格禁止刺激食物,避免加重患兒呼吸道癥狀;增加蔬果攝入量,保證維生素供應充足;增加飲水量,少量多次飲水,以滿足機體代謝需求。⑤心理干預:親切地與患兒溝通,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等方式,逐漸消除患兒的警惕性和陌生感,引導患兒傾訴內心的情感,針對性疏導;同時可播放兒歌,故事或視頻等,轉移患兒注意力,緩解其負面情緒。指導家屬充分理解患兒,耐心引導,不可采取暴力方式呵斥患兒,應多給予其情感支持,促進其情緒改善。觀察指標:⑴癥狀、體征監測:觀察兩組患兒憋喘、氣促、咳嗽、咳痰等癥狀消退時間及肺啰音消退時間;復查X線胸片,觀察肺部陰影消退情況;持續追蹤統計兩組患兒住院時間。⑵療效評估:觀察兩組患者癥狀變化,評估臨床療效[4]:①治愈:憋喘、氣促、咳嗽、肺啰音等癥狀/體征完全消退,體溫恢復正常,X線胸片顯示肺部陰影完全消退,實驗室指標水平恢復正常;②顯效:X線胸片、實驗室檢查等均顯示顯著好轉,上述癥狀與體征均好轉;③有效:上述指標均改善;④無效:各指標無改善、惡化或引發呼吸衰竭等嚴重不良反應;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00%。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癥狀及體征改善情況比較:試驗組憋喘氣促消退時間、咳嗽咳痰消退時間、肺啰音消退時間、肺部陰影消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小兒肺炎進展快且并發癥風險較高,對于患兒生長發育、健康安全威脅較大,需盡早干預治療[5]。同時,肺炎患兒年齡較小,認知能力有限,肺炎癥狀使得患兒煩躁不安,依從性較差,護理要求差異大且復雜,常規護理模式無法滿足其需求,因而有必要進一步優化護理模式[6-7]。優質護理模式是現代臨床護理的新型護理服務,其對于患者的個體需求較為重視,致力于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醫體驗,臨床應用以來,獲得了患者和家屬一致好評[8]。近年來,優質護理的臨床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其在小兒肺炎護理中應用較多,相關文獻報道顯示,經優質護理干預后,患兒憋喘、氣促、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消退時間可縮短1~5d,而肺啰音和肺部陰影消退也較常規護理縮短2~7d,住院時間約9~13d,護理效果較為可靠[9-10]。本次研究也發現,試驗組憋喘氣促消退時間、咳嗽咳痰消退時間、肺啰音消退時間、肺部陰影消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可知優質護理干預有效加快了患兒康復進程,提升了治療效果。此外,本次研究發現,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可知優質護理可有效提升臨床療效,其應用價值較高。綜上所述,小兒肺炎護理中結合患兒個體情況實施優質護理干預,可有效促進患兒康復,提升整體療效,應用效果可靠。

參考文獻

[1]劉晶珂.綜合護理方案在小兒肺炎中的應用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19):3635-3636.

[2]王宜玲.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及對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2020,12(12):54.

[3]汪培芬.分析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安全性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18):163-164.

[4]胡亞萍.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6):179-181.

[5]馬茜.個性化干預對小兒肺炎康復效果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20,15(15):167-169.

[6]侍月娥.優質護理在小兒支氣管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0):154-155.

[7]薛加園.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影響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9):107.

[8]周霞.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9):129-130.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第3篇

小兒肺炎是由不同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癥。以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和肺部固定濕音、肺部力線檢查有斑、片狀陰影等為特點。本病為嬰幼兒的常見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氣溫驟變時多。本病治愈率高,極少數病例因冶療不及時或護理不當導致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和中毒性腸麻痹等,甚至導致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而死亡。我院兒科從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共收治小兒肺炎50例,經過積極合理治療與護理,治愈率達98%。療效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患兒總數50例,男孩28例,女孩22例。最大的10歲,1例;最小的2天,1例,其中2歲以下36例,占72%。2歲以上14例,占28%,死亡1例。

2護理措施

2.1環境的調整:

小兒肺炎的病房溫度在18-22攝氏度之間,濕度在50-60%之間,室內定時通風換氣,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避免對流風。

2.2休息:

小兒肺炎常有發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主要表現。臨床上要做到使患兒安靜、臥床休息,盡量避免患兒哭鬧,減少氧的消耗這一點,確實很難。因此,我們在護理時根據患兒的年齡、特點、病情的輕重進行護理,遵醫囑準確使用鎮靜藥及氧療法。

2.3認真觀察病情,及時發現問題并協助醫師共同處理。

2.3.1觀察呼吸頻率、節律、深度改變、鼻翼扇動、青紫、三凹征、雙吸氣或抽泣樣呼吸,提示有呼吸衰竭時應及時與醫師聯系,作好各種搶救準備。

2.3.2注意觀察心力衰竭的指征,如煩燥、氣促、心率加快,肝在短時間內增大,應及時報告醫師,減慢輸液速度,遵醫囑應用強心、利尿劑。

2.3.3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病程中,突然體溫驟然升高,呼吸困難加重,有并發膿胸、膿氣胸的可能,應及時作胸部力線檢查。

2.3.4注意觀察神志變化,如煩燥、驚厥或萎糜、嗜睡、昏迷、肌張力高、呼吸不規則、嘔吐等,有并發中毒性腦病的可能,立即與醫師共同搶救。

2.4降低體溫、防止體溫過高:

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必要時給以物理降溫及藥物降溫,如頭部冷敷、酒精擦浴、肌注解熱藥物等,并根據體溫的變化情況判斷病情或提示是否發生并發癥,敬惕高熱驚厥的發生。

2.5改善呼吸功能:

我們在護理時應保持呼吸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

2.5.1經常協助患兒取合適,如半臥位或抬高床頭30-60。,促進分泌物引流。盡量保持舒適,護理操作集中,避免引起咳嗽的任何刺激,避免哭鬧,降低耗氧量。

2.5.2根據缺氧程度決定氧流量及供氧時間,吸痰前后也應注意給予氧氣吸入。

2.5.3分泌物粘稠時超聲霧化吸入(加α-糜蛋白酶等)每次20分鐘。

2.5.4幫助患兒拍背,方法為:五指并攏、稍向內合掌成空心狀,由下向上,由外向內的輕叩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

2.5.5重癥呼吸困難者,避免經口給藥、進食或飲水,防止誤吸。

2.5.6按醫囑給予抗感染藥物消除肺部炎癥,促進氣體交換,并觀察藥物療效。

2.5.7及時處理腹脹以免影響呼吸:可用中藥或松節油熱敷腹部,肛管排氣或針炙天樞、神厥等穴。若是低鉀血癥引起者可按醫囑補充氯化鉀,若是中毒性腸麻痹所致應禁食、胃腸減壓,按醫囑給新斯的明以促進腸蠕動,消除腹脹,緩解呼吸困難。

2.6營養及水份的補充:供給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清淡、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多飲水,靜脈輸液應嚴格控制滴速約5mg/kg•h,最好用輸液泵,保持均勻滴入,重癥患兒應精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

2.7心理護理,消除焦慮、緊張情緒,向患兒及家長介紹本病有關的知識,取得他們的合作。

2.8出院指導

2.8.1健康指導,講解肺炎的護理要點如保持患兒正確舒適的,并注意經常變換,在患兒咳嗽時協助拍背。保持患兒安靜,避免嗆咳,喂養時要少食多餐為宜。

2.8.2增加營養,增強體質:平時注意體格鍛煉,多曬太陽,進行戶外活動,增強抗病能力;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天氣變時應注意隨時增減衣服,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2.8.3指導患兒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及預防接種。

3體會

通過對50例小兒肺炎的臨床護理,我們體會到:保持呼吸道通暢,協助患兒順利有效的排痰,合理準確的用藥及細致的病情觀察是保證治愈小兒肺炎的重要護理措施。

參考文獻

[1]朱延力主編、兒科護理學、北京人民出版社,第2版,1999.12.116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第4篇

患兒,男,3歲,因“流涕伴咳嗽2天”來院。2天前,患兒因接觸感冒患者后出現流清涕、噴嚏表現,伴輕咳,無喘息氣促,無發熱皮疹,無嘔吐腹瀉,食納欠佳,家長給予口服“小兒感冒糖漿”治療,效果欠佳。今日,患兒咳嗽、流涕較前加重,前來就診。發病以來,患兒精神可,食納欠佳,夜間睡眠安穩,大小便正常。既往體健。

體格檢查神清,精神反應可,呼吸平穩,全身皮膚無皮疹及出血點,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鼻腔可見清亮分泌物,口唇紅潤,口腔黏膜光滑,咽部充血,雙側扁桃體I度腫大,聽診兩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心音有力,律齊,未聞及雜音。腹軟,肝脾不大,腸鳴音正常,四肢末梢暖,雙下肢不腫,神經系統查體未見陽性體征。

輔助檢查 白細胞計數(WBC)3.6×109/L,淋巴細胞占73.6%,中性粒細胞占20.2%,血紅蛋白為129g/L,血小板計數221×109/L。C反應蛋白(CRP)

初步診斷 上呼吸道感染。

治療結合血常規檢查結果,提示白細胞數量減少,淋巴細胞比例顯著升高,CRP正常,提示病毒性感染。治療方面,囑其注意休息,協助清理鼻腔分泌物,促進分泌物排出。并予口服小兒感冒顆粒、杏貝止咳口服液等止咳化痰治療。經上述治療后,癥狀明顯減輕,病情好轉。

兒童感冒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主要癥狀 ①局部癥狀:鼻塞、流涕、噴嚏、干咳、咽痛等。②全身癥狀:發熱、煩躁不安、頭痛、全身不適、乏力等。③部分患兒可出現食欲不振、嘔吐、腹瀉、腹痛等消化道癥狀。④對于哮喘患兒,應注意感冒誘發哮喘發作。

體征 鼻腔分泌物附著,鼻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肺部聽診無異常。部分患兒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及皮疹表現。

診斷和鑒別診斷 根據患兒有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結合查體有鼻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等表現,且聽診肺部無異常,應考慮兒童感冒。

很多基層醫生常認為小兒感冒是小病,而忽略了鑒別診斷,在此提醒廣大基層醫生,要注意與急性傳染病早期和闌尾炎鑒別。

急性傳染病早期 上呼吸道感染常為以下傳染病的前驅癥狀,應注意鑒別:①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癥狀有發熱、咳嗽、流涕、眼結膜充血、口腔黏膜有紅暈的灰白小點;②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表現為突發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皮膚黏膜瘀點、瘀斑及腦膜刺激征;③百日咳: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特征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有深長的“雞鳴”樣吸氣性吼聲;④猩紅熱:由A組B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臨床特征為發熱、咽峽炎、全身彌漫性鮮紅色皮疹和疹退后明顯脫屑。

急性闌尾炎 對于感冒伴腹痛的患兒,還應注意與闌尾炎鑒別。急性闌尾炎患兒的腹痛癥狀常先于發熱出現,腹痛部位以右下腹為主,呈持續性,有固定壓痛點、反跳痛、腹肌緊張和腰大肌試驗陽性體征。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

在排除上述疾病后,還須鑒別上呼吸道感染病因(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以指導治療。有條件的醫院可行咽拭子、痰液病原學檢查或病原抗體測定。若基層醫院無法進行上述檢查,可測定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以初步判定是否存在細菌感染。細菌感染時,患兒多有白細胞總數、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和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

兒童感冒的治療要點及轉診指征

治療要點①患兒感冒常引起發熱,38.5℃,可服用退熱藥,但應教育患兒家長退熱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更可取的是采用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冷敷等。但如果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患兒,應當注意積極退熱,防止再次發生驚厥,可適當予以鎮靜、止驚等處理。②大多數感冒為病毒感染引起,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③存在細菌感染者,可選用青霉素、頭孢類藥物抗感染,疑有支原體感染可以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④局部治療:如有鼻炎,應在進食或睡前用滴鼻藥,保證呼吸道通暢;可在鼻下涂抹軟膏,以免頻繁擤鼻涕導致的皮膚過敏;咽痛可含服咽喉片。⑤可選用一些針對鼻塞、流涕及咳嗽的藥物,如抗組胺藥加減充血劑,改善癥狀。⑥很多中成藥也有較好的效果,如小兒感冒顆粒、小兒咽扁顆粒等。⑦交代患兒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及寒涼性的瓜果。

小兒感冒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評估療效。如果患兒咳嗽持續加重,且伴隨發熱等新發癥狀,應注意病情進展到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密切觀察肺部聽診,完善胸部影像學檢查以排除肺炎診斷。

基層醫院轉診指征 若患兒在治療5天之后,咳嗽、發熱癥狀仍未改善,或出現呼吸困難、精神欠佳,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毛細支氣管炎、支氣管炎或肺炎,或可能出現并發癥(如中耳炎、腦膜炎等)時,應及時轉診至上級醫院。

兒童感冒需警惕繼發性疾病

急性喉炎急性喉炎通常發生在6個月~4歲的感冒患兒。因為該年齡段的患兒,喉部軟骨尚未發育成熟,一旦感冒,咽喉充血、腫脹,造成咽喉通氣不暢,極易呼吸困難。為了使呼吸道通暢,患兒會加劇咳嗽,此時,患兒的咳嗽聲與普通咳嗽聲不同,因聲帶發炎、水腫,咳嗽時呈“空空”的聲音,重者咳嗽聲如“狗吠”。急性喉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受涼刺激后急性發病,以夜間多發。

應指導患兒父母,患兒一旦繼發喉炎,一定要及時就醫。在護理患兒時,應盡量使其情緒穩定,避免煩躁不安及哭鬧,以防呼吸困難加劇。

咳嗽患兒的護理要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嬰幼兒 肺炎 重癥 管理

嬰幼兒重癥肺炎是指肺炎患兒除發生肺部病變外,還累及其他器官和系統或有并發癥出現,如肺炎并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中毒性腦病、休克、微循環障礙、DIC等,嚴重者并發多器官功能衰竭。尚可并發膿胸,敗血癥、膿氣胸等。本病具有病情重、變化快、并發癥多、死亡率高、多器官均可受累的特點。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隨機抽取臨床重癥肺炎患兒82例,對呼吸系統常見的護理管理問題逐一進行分析,男48例,女34例。患兒年齡21天~3歲,平均1.6歲,均有起病急的特點,71例患兒有發熱、咳嗽、氣促、嗆奶、煩躁、發紺、呼吸困難等癥狀,11例患兒無典型發熱、咳嗽癥狀,僅表現精神萎靡、煩躁、哭鬧、、口唇發紺、氣促等癥狀。

方法:藥物治療措施包括抗生素、洋地黃、利尿劑、血管擴張劑、激素、能量合劑,霧化吸入、心電、血氧飽和度監測,應用呼吸機,監測中心靜脈壓。

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治療后無肺炎臨床表現,病情好轉,發熱、咳嗽、煩躁、發紺、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減輕。②無效:臨床表現無變化。

結 果

本組病例治愈59例(72%),病情好轉15例(18%),無效8例(10%),總有效率90%。

討 論

呼吸系統監護管理及措施:嬰幼兒重癥肺炎治療過程中,呼吸系統的管理是各種措施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氣管插管,應用呼吸機的患兒,必須給于規范化的管理,包括氣管插管的管理、呼吸機條件的設定、機械呼吸治療過程中呼吸機參數的調整、氣管內吸引的正確操作、全面正確的呼吸功能檢測、變換、物理療法、停用呼吸機程序及拔管的方法等。

有效的鎮靜治療:鎮靜治療是降低患兒機體耗氧最有效的方法,選用嗎啡或芬太尼靜注,無效患兒可加用安定,用藥過程中必須密切觀察呼吸,因為嗎啡等鎮靜劑一次量過大或長期使用,會使呼吸變淺變慢,造成呼吸驅動力下降。

降低機體耗氧量:機體耗氧量越多,二氧化碳產生越多。發熱、疼痛、不安靜、頻繁氣管內吸引、翻身、勞累、激動,都會使二氧化碳產生增加,肺泡張力亦增高,對此,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機體耗氧量。遵醫囑給予止痛鎮靜劑,控制體溫在正常范圍,必要時在患兒大動脈走行處放置冰袋或阿司匹林冰鹽水灌腸,保證充足的睡眠與休息,也是降低耗氧量的重要環節。

保持足夠的呼吸驅動力:嗎啡、鎮靜劑長期使用或一次量過大,以及代謝性堿中毒都會抑制呼吸,使呼吸變得淺而慢,造成呼吸驅動力下降,如果患兒合并阻塞性病變,氣管插管過細,會增加氣道阻力,使呼吸功率上升。低鉀血癥、潮氣量過低、甲狀腺功能低下、脫呼吸機過程中間歇指令呼吸減少、頻率間隔時間過長等,均可使呼吸肌疲勞,呼吸頻率增快。潮氣量降低,阻力增加,二氧化碳潴留,呼吸功率上升,出現矛盾呼吸運動,此時應降低肌肉能耗,增加能量供給,保證足夠的心排血量,預防上述各種呼吸驅動力下降因素的發生。

防止呼吸肌萎縮:持續使用呼吸機超過72小時,由于呼吸肌基本處于休息狀態而發生肌肉萎縮,對于長期使用呼吸機的病人,最好采用同步間歇指令呼吸的輔助呼吸方式,達到防止呼吸肌萎縮的目的,如患兒病情允許可間斷給予呼吸肌輔助呼吸。

營養的補充:保證足夠熱量的同時更應注意食物的質量,以優質蛋白飲食為主,適當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避免二氧化碳產生過多,可采取鼻飼和靜脈輸入方式。

撤離呼吸機后早期管理:降低供氧濃度,以25%~40%為宜,氧氣需經過加溫和濕化,濕化器內可加入沐舒坦和氣管擴張劑。聲帶患兒禁食時間應延長,開始可少量多次進流質飲食,取半坐位,如嗆咳嚴重或有誤吸現象時應立即禁食,改為鼻飼。注意變換,拍扣背部,做深吸氣,做膨脹肺部鍛煉,協助排痰,定時床邊活動等。

嬰幼兒重癥肺炎呼吸道管理,對治療效果起著重要作用。在治療過程中做好呼吸道管理,降低機體氧耗量,有效鎮靜治療,保持足夠的呼吸驅動力,防止呼吸肌萎縮,補充營養,撤離呼吸機早期管理等措施等,能夠縮短治療過程,提高患兒的治愈率。

一般護理: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流通,室溫維持在20℃左右,濕度以60%為宜。飲食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少量多餐。對于6個月以下患兒,為預防嗆咳和誤吸可行鼻飼喂養。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定時更換、拍打背部或給予霧化吸入以利于排痰。較小患兒咳嗽反射差,痰多者可使用吸痰器協助排痰。吸痰時注意動作輕柔,吸痰管在口腔、鼻腔內螺旋式捻動吸凈分泌物。呼吸困難給予頭高位或半臥位。缺氧明顯者給予氧氣吸入,可通過口罩、頭罩、溫濕化給氧。

觀察病情:靜脈輸液和給藥時,劑量要準確,滴速宜慢。持續高熱者應及時采取降溫措施,以免發生驚厥,可頭枕冰袋、溫水擦浴或酒精擦浴,必要時給予藥物降溫。注意呼吸次數及節律的改變,如有呼吸困難及紫紺等應給予氧氣吸入。注意脈搏及心率的變化,如有心率增快,每分鐘140~160次以上,同時呼吸困難加重、煩躁不安、肝臟腫大,提示有心衰的可能,應積極配合搶救。

病愈后加強體格鍛煉,增強體質,合理喂養,提高預防疾病能力。

參考文獻

1 楊立群,等.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2,4.

相關期刊更多

河北中醫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河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

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甘肅省教育廳

臨床肺科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安徽省教育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口县| 天长市| 泸溪县| 潜山县| 金华市| 思南县| 道孚县| 南阳市| 曲松县| 应城市| 周宁县| 长沙市| 新巴尔虎左旗| 黄浦区| 新郑市| 财经| 卢龙县| 固镇县| 镇雄县| 紫阳县| 雷山县| 罗平县| 靖宇县| 吉林市| 宿松县| 大同县| 突泉县| 巴林右旗| 乡宁县| 英超| 米泉市| 盐山县| 长武县| 康定县| 抚顺市| 临洮县| 浪卡子县| 定西市| 同仁县| 福建省| 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