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范文第1篇

關鍵詞:分子生物技術;微生物領域;環境

微生物技術是在多種學科上面相互緊密交叉的一門應用學科,對環境污染修復技術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本文主要介紹目前常用的分子生物技術,分析分子生物技術在水、土壤、惡臭等方面的應用,明確分子生物技術在環境工程微生物修復治理工作中的重要性,為在下一步的分子生物技術的研究提供一個良好的契機,也為在環境工程的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1與環境工程相關的分子微生物技術

1.1PCR核酸技術

PCR是一種利用脫氧核糖核酸半保留復制的原理,在體外擴增位于兩段已知序列之間的DNA區段,從而得到大量復制的生物技術,其應用在整個行業中最為廣泛。PCR技術主要分為以下三種:PCR-SSCP技術、PCR-DGGE技術以及PCR-RFLP技術。

(1)PCR-SSCP技術主要通過利用銀染法以及熒光的檢測技術等,對SSCP凝膠DNA譜帶進行詳細的分析,應用這種技術進行分析,能夠簡化測試的試驗步驟,比較方便且精準;

(2)PCR-DGGE技術是按照一定順序檢測生命物質堿基,獲得變性試劑解鏈不同的內容物質反映,對樣本進行檢測,從而達到研究目的;

(3)PCR-RFLP技術主要是利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特性進行樣本分析,在基因組上尋找多態性位點,從而揭示個體或群體間遺傳變異或評估種間親緣性關系的一種分子標記技術。

1.2熒光原位雜交技術

熒光原位雜交技術是目前單個細胞水平上分析微生物群落結構的常用分子生態學方法,根據目前已公布的、定位在不同分類等級的rDNA分子的特定位置,設計以rDNA為靶點的寡核苷酸探針,然后用熒光標記探針,用于原位鑒定單個細胞.目前可利用此方法,使用一整套特異的寡核苷酸探針可進行單個細胞的快速分類。

1.3基因重組技術

此技術是利用DNA體外擴增或重組技術把需要的基因或DN段從供體生物基因組中抽取分離,或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獲取基因,并經過一系列的切割、加工、修飾、連接反應產生重組的DNA分子,再將其導入適合的受體細胞,從而獲得基因表達的過程。

2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

工業的高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增長。然而,工業污染已對我們正常的生活環境及個人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分子生物技術應用對環境污染的修復和治理成為現今行業的關注熱點。

2.1水處理中的應用

微生物絮凝劑是由微生物菌體內外分泌的生物大分子,并帶有電荷。相關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絮凝劑對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的COD及SS的去除率可分別達到68%和91%。相比鐵鹽、鋁鹽等化學藥劑,微生物絮凝劑對活性污泥所產生的絮凝作用更高效,其產生的沉淀也更易過濾,且絮凝后的殘渣可生物降解,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由此可見,微生物絮凝劑具有高效、無毒的優點。

2.2土壤修復中的應用

由于土壤生物修復技術具有環境友好、成本低、可原位處理等優點,因此成為了目前的一個研究熱點。有益微生物可通過自身代謝分解土壤中的有機污染,其分泌的有機酸、鐵載體等物質能使重金屬轉變為無害的螯合態。此外,根際微生物還能協助植物生長,促進超富集植物對土壤的修復效果。通過分子生物技術篩選具有高效代謝能力的菌種,并觀察分析微生物在修復過程中的群落動態變化,可進一步了解土壤生物修復的機理,建立土壤功能微生物資料庫,促進土壤生物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優化。

2.3臭氣處理中的應用

微生物的代謝作用可把臭氣分解成硫酸鹽、CO2、H2O等無害無味物質,特別適用于堆肥廠、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環境衛生處理設施的臭氣治理。目前常用的生物除臭工藝包括過濾除臭、滴濾除臭、曝氣式除臭以及洗滌式除臭。分子生物技術已廣泛用于分析臭氣處理設備中微生物代謝功能及群落的變化。通過擴增除臭細菌某基因的可變區,并結合相關的分子生物技術,觀察除臭生物裝置中的微生物的多樣性、豐度及代謝功能在不同pH、碳源或其他制約條件下的變化,可篩選出最有利的菌種。因此,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對臭氣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4對石油降解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石油的成分復雜,包括一些對微生物有毒害的物質。因此,如何鑒定、篩選、培養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菌種成為石油污染物生物處理技術的關鍵。為了更好的解決石油的污染問題,需要相關研究人員在分子生物與石油污染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并積極尋找有效可行的治理方法。分子生物技術在環境工程方面,主要具有環境治理效果好、無副作用、成本較低等優點。由于分子生物技術的眾多好處,得到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使得這項技術在我們行業的發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結語

我國現今所面臨的難題是,如何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如何能夠進一步改善我們現在的生活環境。環境工程生物修復技術作為目前行業的熱點,而分子生物技術儼然已成為環境工程微生物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這同時也在另一個層面讓我們充分的認識、理解到分子生物技術在環境工程中的重要性。分子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是我們在環境保護中的前沿陣地,我們在不斷的分子生物研究中進行發掘和創新,為我們的環境工程事業做好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也為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石琛,王璐.環境微生物領域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進展[J].中國科技信息,2013,16,135+139.

[2]張鳳.在環境工程微生物領域中分子生物技術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3,08,192-194.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范文第2篇

關鍵詞:醫藥生物技術;產業化;措施

近年來,醫藥生物產業的飛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將生物技術應用于醫藥產業,不僅使得醫藥生物產業發展迅速,也使得其成為相對活躍的產業之一。雖然醫藥生物產業目前發展的態勢良好,但仍然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和解決,才能使得醫藥生物技術產業跨向一個更高的臺階。

1醫藥生物技術發展的總趨勢

從全球醫藥生物技術發展的狀況來看,生物技術在醫藥行業的運用,正在引發著醫藥產業的重大變革。在2000年,全球生物技術產業的銷售額高達500多億美元,而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銷售額就占去了60%,實際上自90年代以后,全球生物技術藥品的銷售額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長著。

2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狀況

我國的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相較國外的發展情況而言起步相對較晚,但是隨著國家在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支持力度的加大,使得醫藥生物技術產業有了較快的發展,縮短了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差距,在全球醫藥生物技術產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3我國醫藥生物技術與產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醫藥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其發展過程中,不斷的涌現出了許多問題,如在醫藥生物技術領域的資金投入不足;生物醫藥產品的自主創新不足,產品的研發能力有限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醫藥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的更好發展。

3.1自主研發產品能力有限,創新性不足

在我國現有的生物技術藥物中,只有少數部分是自主研發,擁有產品的自主產權,而絕大部分則是依靠國外的醫藥生物技術進行產品的仿制,真正的自主創新其實很少,以至于出現藥品研制上的重復,藥品生產的過量等多種問題,再加上國內缺乏對醫藥生物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使得部分的醫藥生物技術及產業的發展停滯不前,導致藥品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壓力增大,企業的利潤不斷減少,嚴重的出現虧損現象,最終血本無歸。有的藥品生產商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選擇企業著重于仿制藥品的生產,因為仿制藥品可以減少自主研發的資金投入,相對來說費用較少,而且盈利較快,風險也就相對較低,這種思想的循環使得我國的醫藥生物技術難以實現突破性的創新。

3.2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究成果難以轉化為醫藥產品

這些年經過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方面專業人才的努力,我國的醫藥生物技術在研究方面較以前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現實是很難將這種研究上的成果轉化為醫藥產品。

3.3在醫藥生物技術及產業的投資不足

從我國在醫藥技術研究中的投入資金來看,是遠少于國外在醫藥領域的資金投入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國的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究難有創新性的發展。醫藥生物技術產業本就是高風險、高投資、高回報的產業,醫藥生物產業得不到充足的資金支持,勢必會阻礙其研發過程的進展,從而影響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健康發展。

3.4我國醫藥企業規模相對較小,競爭力較弱

隨著近些年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不斷發展,涌現出了較多的生物制藥企業,但是這些企業普遍的特點就是規模較小,經濟實力較弱,自主研發新產品的能力較低,因此在醫藥行業的國際競爭中的競爭能力較差,抗風險能力弱,這顯然對我國的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十分不利。

4解決我國醫藥生物技術及其產業發展問題的措施

隨著經濟、政治、文化、科技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增強,每個國家、各個行業都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對醫藥生物技術產業來說也不例外。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大環境中,要加快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的自主研究與產業發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4.1端正態度,客觀認識到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的發展與世界先進國家的水平。

在擺正態度的同時,總結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發展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同時加強與先進國家的交流,積極吸取、引進國外的先進醫藥生物技術,自主研發創新醫藥產品,形成我們自己的國際競爭優勢。

4.2加大在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資金投入。

從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性質可以看出,想要實現我國醫藥生物技術及產業的發展,就需要我們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加大在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投入,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扶持醫藥生物技術項目,提高我們的醫藥生物技術水平。同時,還應該注重培養醫藥生物技術方面的專業人才,提高醫藥生物技術人才的專業素養,為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發展注入新生力量。

4.3注重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成果向產品的轉化,實現上下游技術的完美銜接。

在加強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究的同時,注重研究成果的轉化,建立好高校的醫藥生物技術研究和藥品生產企業的溝通、合作橋梁,實現雙方的完美銜接。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醫藥生物技術的研究與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仍有些許問題有待解決,但是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產業的發展仍然勢不可擋,相信在其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必將實現創新性飛躍。

參考文獻:

[1]田玲,張宏梁,孟群.我國醫藥生物技術發展戰略與措施[J].中國生物工程雜志,2008,S1:331-335.

[2]茍仕金,茍鴻鷹.現代醫藥生物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J].中國藥業,1998,02:12-14.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范文第3篇

關鍵詞:生物技術;制藥;基因工程

生物技術是在上個世紀才興起的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技術學科,是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物學理論相結合的一門綜合性科學技術,是通過改變動植物細胞和DNA進行人為加工制造的過程和技術。生物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為人們社會發展和醫療提出了新的理論,就傳統的醫療技術提出了挑戰。生物技術是一個加工過程,更是一個服務行業,是培養新的物種,新的產品的過程。植物基因工程是大年生物學中的主要方式,更是植物學領域的主要生物技術和基因工程,其在研究的過程中以植物為對象,利用對植物細胞和基因的改造來進行提高植物對大自然的各種抗性,是其在惡劣的環境中良好生長的前提。在植物的生物技術開發過程中,我們通過提高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必須要的各種物質來增強植物的生長能力和抗病蟲能力,從而取得我們在制藥過程中的各種優良的原材料。

一、生物技術制藥技術的原理

生物生物制是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對各個微生物和微元素進行辨析和處理的過程,是通過先進的科學器械對各種微量元素提取的過程。藥技術是通過微生物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各個組織和細胞變化的原理中出發,利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對各個微生物以及細胞進行各種手段的催化和變動過程。在我國制藥的過程中是為其提供各種原材料的前提基礎。其在應用的過程中,是基因工程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對各種微生物認識和其變化過程認識的結果。在我國制藥的過程中,隨著當前各種病菌的不斷變化和各種病況的逐漸新穎,傳統的醫療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各種病癥的需求,因此在當前的只要過程中,生物技術在其中有著良好的促進和催化作用,是當前制藥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二、生物制藥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一直以來,生物制藥產業屬于高新技術產業,是當前生物技術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和結局。生物技術說白了就是一種微生物技術,是對各種微生物進行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在生物工程的發展過程,主要應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各種先進的設備對各種微生物進行研究和探討,這種方法對醫藥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最初出現到現在的蓬勃發展,生物工程只經歷了段在的一個過程,是當前技術發展過程中發展最快的項目之一。在當前的生物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大力支持。科學技術與信息技術是生物技術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我國生物制藥產業起步比較晚,由于我國近現代歷史中的各種因素的制約與影響,使得我國在各種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起步都相對較晚,生物工程技術也是如此,在我國,其發展僅僅只有接近20年的歷史,比起美國等發達國家半個世紀的研究成果,我國的生物技術就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隨著這二十年來我國的大力發展和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生物技術在研究的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以基因工程藥物為核心的研制、開發和產業化已經頗具規模。目前,隨著各種環境因素的不斷惡化,各種自然條件和氣候因素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使得當前各種病菌發生其遷移性的變化,造成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在這種背景之下,藥品的開發和研制已成為當前保證人們健康的重要手段和不可忽視的手段。

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生物醫藥產業相比,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還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但是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在不斷加大對該產業的發展力度,從政策和資金等各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當前,我國已將生物制藥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建設行業和高新技術的支柱產業來發展。當前一些科技發達或經濟發達地區正在不斷建立國家級生物制藥產業基地,并初步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這對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總體而言,中國生物制藥產業未來充滿希望,前景看好,中國的生物制藥產業將呈繼續增長態勢。

三、生物制藥的前景與分析

生物制藥產業呈現集群式發展。產業集群發展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能夠極大地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生物制藥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不僅需要在基礎設施、上下游配套產業等方面的支持,還需要同教育培訓、專業服務、技術轉移中心等相關服務組合在一起,方能發揮高效作用優勢。當前,我國在生物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的浪潮推動下,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市場競爭,加上政府不失時機地加以引導,我國生物技術、人才、資金密集的區域,已逐步形成了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區,由此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生物醫藥產業鏈和產業集群。這些產業集群對于促進生物制藥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得生物制藥整體產業鏈得到優化,在生產效率方面得到大幅提升。我國生物制藥產業以后仍會朝著這一方面快速發展,政府也將會加大投資力度、重點建設產業集群區,在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業、研究開發、服務創新、教育培訓和風險投資等方面進行發展和創新,為生物制藥產業集群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

生物醫藥技術向產業化推進。將生物醫藥技術從科研轉向產業化生產是科研的重要目的,只有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才能使得社會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我國生物醫藥技術當前很大一部分還停留在科研方面,并沒有有效地轉換為生產力,這不僅浪費了很多的資源,也使得我國的生產實踐跟不上研發,造成了生產的滯后狀況。生物醫藥技術向產業化推進要求企業通過委托外包策略,建立技術同盟,形成優勢互補,使得自身能夠專注于自身專長方面,從而能夠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優勢。我國生物制藥公司在未來發展過程中,勢必會朝這一趨勢發展,通過外包方式進行新藥開發。

生物制藥新興技術將不斷應用于產業發展。生物制藥產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不斷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滿足醫藥水平提升的要求。生物制藥新興技術的發展將會不斷應用到產業發展當中來,從而促進產業技術水平和社會醫療水平的提升。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地方高校 地方經濟 生物技術專業 應用型人才培養

生物技術已是當今國際科技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生物產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將生物技術作為科技發展的五個戰略重點之一,正努力把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成為我國先導性、支柱性產業。“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技術研發人員達到30萬人以上,生物技術人力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環保等產業快速崛起,生物產業整體布局基本形成,推動生物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使我國成為生物技術強國和生物產業大國[1]。預計到2015年,全國生物產業產值將達到4萬億元,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5%以上[2]。安徽省合肥市重點發展疫苗、基因工程、診斷試劑、現代生物中藥、新型化學合成藥、醫療器械及材料、生物燃料、生物育種、生物制造、綠色農用生物產品等10大產品群[2]。

合肥學院是合肥市唯一一所市屬地方性高校,2004年生物技術專業開始招生,至今已有五屆畢業生。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的、能夠從事工程技術、生產管理和工藝研發的現場工程師及生產管理人員,人才主要面向地方大中小型企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依據國家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相關規定,借鑒德國應用科技大學的辦學經驗,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本專業創辦之初,就緊密圍繞我院“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辦學定位,產學研結合,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以人才特色彰顯專業特色。

1.安徽農業與應用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

安徽省是農業大省,發展農業生物工程技術促進農業經濟增長任重道遠。全省現有耕地408萬公頃,水面105萬公頃,其中可養面積48萬公頃。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現多樣性,長江和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安徽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高新生物技術是提高我省農業科技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升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生物育種技術將大大提高農產品的產量,豐富農產品的種類。圍繞農業動植物育種、科學養殖和栽培、資源高效利用、病蟲害有效防治,以及生態環境改善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農田資源高效利用、有害生物控制、生物安全及農產品安全等農業高產、優質、抗病、高效研究,構建可持續發展的農林草生態和綜合農業系統[3]。合肥豐樂種業是中國種子行業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綜合實力和規模居國內種子行業前五。該公司以種業為主導,農化、香料產業齊頭并進。公司種子業務從小品種西甜瓜種子起家,目前是中國產銷量最大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生產者。以豐樂種業為龍頭,安徽近百家種苗公司不斷發展壯大。

日前,省政府出臺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實施意見,明確到2015年全省培育10個以上自主創新、具有突破性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打造5家以上產值超億元、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全省種子銷售額超過60億元,實現主要農作物種子自給率95%以上[4]。由此可見,安徽需要大量種子繁育與推廣技術人員,本專業辦學不能忽視這一龐大的人才輸出市場。

結合本生物技術專業實際辦學情況,我們重點加強遺傳育種、細胞工程理論與實踐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育種理論,而且要親自動手進行育種操作。尤其針對特種經濟作物組培育種,我們建立了植物組培實訓基地,不僅滿足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的實踐教學要求,而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組培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在校內即接受較多的實訓。此外,我們和合肥蘭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農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單位建立了實習合作關系,打算在育種行業就業的畢業生均可到實習基地進行畢業實習,熟悉行業需求與要求,掌握第一手操作技術,盡早轉變角色,成為行業真正需求的人才。

2.安徽生物醫藥與應用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

2009年我國生物產業產值達1.4萬億元人民幣左右,其生物醫藥產業產值為10381億元,生物農業約1200億元,生物制造約1800億元,生物能源約280億元。2010年我國生物產業產值超過1.5萬億元,生物醫藥產值遠超生物技術領域其他行業,生物醫藥將繼續成為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以新型疫苗、診斷試劑、生物技術藥物、小分子藥物和現代中藥為重點發展領域,生物醫藥產業將持續快速增長。預計到2015年生物醫藥實現產值將達到3萬億元,占生物產業的比重達到3/4左右[2]。

2005年合肥市46家醫藥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8.8億元,89家醫藥經營企業實現銷售額63.8億元。我省生物制藥以安科生物上市公司為龍頭,率先國產化生產注射用重組干擾素α-2b、重組人生長激素、蝮蛇抗栓酶等。α-2b干擾素、人生長激素、低分子肝素鈣、降纖酶、凝血酶胸腺素、人血白蛋白、凍干分枝桿菌等一批產品具有國內乃至世界先進水平,現擁有一定規模的企業60余家,產業集聚發展逐步顯現[2]。

本專業現開設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學、生物制藥工藝學、藥劑學、藥理學、免疫學、人體解剖生理學,凝練生物制藥培養方向,注重實踐能力培養,校內構建天然產物實訓基地,校外廣泛和諸如安科生物、華伊美集團、合肥創新醫藥、示康醫藥等醫藥企業建立實訓、實習基地,深入校企的交流與合作,既鍛煉了教師的實踐能力,又促進了學生就業,為企業輸送了大量上崗即可重用的人才。

3.安徽工業發酵與應用型生物技術人才培養

雖然安徽發酵企業生產規模和數量較江蘇、山東、浙江差距較大,但安徽有以豐原集團為龍頭的一批發酵企業。白酒釀造一直是安徽的優勢產業。豐原生化是豐原集團的核心企業,主要通過利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有技術和世界領先的工藝設備,對玉米、薯類等淀粉質農作物及秸稈、農林廢棄物等纖維素類農作物進行精深加工。檸檬酸高糖發酵新菌種生產技術在國內領先,檸檬酸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生產規模在亞洲是最先進的;燃料乙醇是以玉米漿為原料發酵生產的國家推廣的環保節能可再生能源,目前已在安徽、江蘇、山東、河北四省31個地市封閉運行,年產量達44萬噸,且非糧乙醇發酵技術正快速發展中,可緩解石油資源短缺問題,促進農業發展,改善大氣環境[5]。豐原生化已成為一個擁有自主創新技術體系的生物制造企業典范。

生物工程專業是我院最早設置的少數本科專業之一,現為國家級示范專業,其微生物是安徽省重點學科,擁有較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完善的教學、科研設施(一個發酵研究所和兩個校級重點實驗室)。生物技術專業依托生物工程專業的師資隊伍和教學設施,正在努力打造工業微生物培養方向。該方向以基因工程和發酵技術為重點教學內容,側重發酵上游優質工業菌的構建與繁育,畢業生走向的是企業研發崗位,以示和生物工程生產崗位的區別。此外,本工業微生物方向的實踐教學校外依托華恒生物、豐原生化、白帝乳業、伊利乳業等實習基地,從大二開始,每學年學生都要去這些企業見習或實習,豐富感性認識,鍛煉觀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能力主要由建立在基礎理論知識上的基本實驗動手能力、綜合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文獻資料查閱和歸納能力、專業材料寫作能力等構成,上述能力最終可歸結為產品研發與創新能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的對應用型人才強勁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立校之本和生命之源。應用型人才是伴隨高等教育大眾化而產生的新型人才,地方高校肩負培養大量應用型人才的重任。地方本科院校生物技術專業,應適應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首先要瞄準區域生物經濟發展的需求,立足地方生物產業實踐需要,但不能忽視研發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應用型人才不僅是任務的完成者,而且是任務的設計者。為地方生物產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目標,必須落實在為企業服務的辦學理念中。

參考文獻:

[1]國家科學技術部.生物技術“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

[2]合肥市科技局.合肥市生物醫藥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要點,2011.

[3]安徽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安徽省秸稈綜合利用規劃,2009.

[4].

生物技術行業研究分析范文第5篇

關鍵詞:乳制品加工 生物技術

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進程的日益深化,食品加工和風險已經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尤其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如何通過生物技術的引入,提高乳制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乳制品生產加工技術與質量,完成企業和國際的接軌,早已成為各企業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

1、生物技術的含義

生物技術就是利用先進的工程學技術、生物體系和先進的生物學,進而促進生物特性的改變達到物質的轉化,以滿足人們對各種產品的生產需求。我們可將生物技術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傳統的生物技術階段、近代生物技術階段以及現代生物技術階段。傳統的生物技術階段主要以釀醋、釀酒和醬油的釀造等為主;而近現代的生物技術則是以生物標本和發酵技術等為主的;而新型的發酵工程、基因工程、現代生物的反應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和細胞工程等等,均屬于現代生物技術的階段。乳制品行業的各方面均有用到現代的生物技術,例如良種牧草和乳牛的選育、乳產品成分的改善、飼料生產和乳品質檢、提高產奶量等均與現代生物技術密不可分。

2、在乳制品的加工中應用生物技術的重要意義

2.1 生物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企業乳制品質量

通過將生物技術引入到乳制品加工企業,有效的提高了我國的乳制品質量,增加了乳制品的產量。生物技術的合理運用,實現了企業在可允許的范圍內提高產品質量和產量的目的。通常為了提高乳牛產奶量,可能會向乳牛注射某類激素比如牛生長激素(BST)這一新的生物技術的應用。

2.2 生物技術的應用,可增強乳免疫功能

生物技術在入職品的加工和使用中,可提高產奶質量,提高乳制品免疫功能。為了使乳制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廣闊的市場,占據有利的競爭優勢,企業應當以SWOT分析為基礎,細分乳制品市場,并從中尋找突破口。利用生物技術,對細分的市場實行乳制品的質量改進措施,提高某方面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舉例如下,嬰兒的乳制品市場,嬰兒尚未有完全的免疫系統,在嬰兒的乳制品中有目的的引入生物技術,對嬰兒的乳制品免疫功能加以改進,有利于乳制品質量和產量的提高,使乳制品企業生產出適宜于嬰兒食用的乳品,增強乳制品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減少企業的生產銷售阻力,使企業更容易趨避利害關系,更有利于企業社會使命的的完成。

2.3 生物技術的應用,可增強乳免疫功能

競爭力的概念是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期進入我國的,并深受社會各界的重視。目前公認的競爭力戰略研究的權威應為麥可.波特,他提出了有關競爭分析方法與技巧,并特別強調了競爭力應以企業產品的差異化能力與成本領導能力為本。但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體現在不同方面:成本、產品差異等。乳制品企業同樣應當考慮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尤其是生物技術的應用,增進了乳制品企業和國際間的聯系,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強化企業核心競爭力。

3、生物技術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具體應用

3.1 生物技術的引入,加快乳蛋白生物的活性肽的開發

生物技術的引入有利于改進乳制品的產量與質量,及乳蛋白生物活性肽。乳制品的重要原料是乳蛋白,而乳制品的生產則依靠蛋白酶,該領域如此受重視的原因,就是其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肽,經過水解乳蛋白,可獲取大量的生物活性肽。

3.2 增強乳制品免疫功能

嬰兒正處于發育期間,身體機能尚未發育完全,急需要母乳的保護。但在生物技術取得巨大突破的同時,新的乳粉的開發,并增添了免疫球蛋白,可有效的抑制并殺死腸道病原菌,增強嬰兒的免疫功能。生物技術的引入為乳制品行業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

3.3 生物技術的引用,可降低乳制品中苯丙氨酸含量

將生物技術引入到乳制品企業的加工過程中,可有效降低乳制品中的苯丙氨酸含量,降低乳制品產生的副作用。在乳制品企業的生產發展過程中,不但要滿足公眾對乳制品的強烈需求,而且企業所生產加工出來的產品也必須符合各項國際指標,使其有利于消費者身心健康的發展。苯丙酮尿癥屬于先天性的代謝異常病癥之一,這種病癥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酪氨酸不足,苯丙氨酸羥化酶阻礙了苯丙氨酸的轉化,致使大量的苯丙氨酸積存到血液中,大約在正常狀態的10倍,損傷了大量的細胞,影響嬰兒的智力發育。人體健康可能會受苯丙氨酸影響,尤其會對8個月到8周歲的兒童中樞神經造成難以恢復的損害。

4、結語

總之,為了提高企業的乳制品質量,優化企業的乳制品加工環境,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企業在乳制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應科學合理的引入:乳蛋白的生物活性肽、固定性技術、ATP生物熒光技術、利用乳脂肪修飾和降低乳制品中苯丙氨酸等的生物技術應用,極大的促進了乳制品企業的發展。因此,乳制品企業在以后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應根據相關數據和定性對其進行分析,并使該技術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方輝.生物技術在乳制品工業中的新進展.飲料,2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星子县| 冷水江市| 固镇县| 都匀市| 柘荣县| 台安县| 金山区| 青田县| 醴陵市| 琼海市| 宝鸡市| 伊宁县| 博野县| 望奎县| 昌宁县| 陕西省| 米脂县| 卓尼县| 东丽区| 灵丘县| 阿城市| 宝坻区| 米脂县| 通许县| 新野县| 霍邱县| 苏尼特右旗| 铁力市| 托克托县| 江源县| 东丰县| 和龙市| 江华| 三原县| 隆昌县| 中方县| 七台河市| 玉门市| 新宁县| 六安市| 栾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