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程測繪研究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范文第1篇

1、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由鎮政府報區房地局審核并做有關方案,再報市房地局審批(出據批次批文及耕地指標意見書),建設單位需交每畝1.5萬元耕地指標費;

2、由鎮政府報區計委立項,報區規劃局審批規劃用地后報區房地局供地,建設單位需交每畝1萬元墾復基金費,每畝4000元耕地占用稅;

3、方案設計審批后報區規劃局申領工程規劃許可證;

4、非耕地不需報農用地轉用,不交耕地占用稅,其它手續與耕地相同;

5、已批好的土地(如:內部擴建、翻建等)由鎮政府審批項目后申領工程規劃許可證等有關手續;

6、招標及竣工驗收手續由建設單位直接與區有關部門辦理;

7、工作承諾時限:

(1)上報區審批的由鎮土地管理所申報材料全部接收之日起,在3個工作內報區審批;

(2)鎮政府審批的由鎮土地管理所申報材料全部接收之日起,在10個工作內審批。

二、具體程序

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基建立項規劃選址及規劃用地勘測定界建設用地供地方案設計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申領工程規劃許可證招標投標施工竣工驗收使用。

三、申報資料

1.建設用地農用地轉用

(1)法定代表人委托書;

(2)法人證書(復印件);

(3)營業執照和有關資質證書(復印件);

(4)項目建議書;

(5)申請地塊范圍地籍圖及方案布置圖。

2、基建立項

(1)報批項目建設書的請示(8份);

(2)項目建議書(8份);

(3)項目法人營業執照(復印件8份);

(4)項目初步選址地形圖(8份,其中7份復印件);

(5)項目建設方案總平面圖(8份,其中7份復印件);

(6)地塊權屬證明或土地利用計劃(復印件8份);

(7)企業項目批文(復印件8份)。

3、規劃選址

(1)批準的項目建設書或其它有關計劃文件;

(2)地形圖(3份);

(3)土地權屬證(復印件);,

(4)如聯建的提供聯建協議書;

(5)選址論證;

(6)土地利用計劃(復印件);

(7)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申請表。

4、規劃用地《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1)批準的項目建設書或其它有關計劃文件;

(2)地形圖(5份);

(3)土地權屬證(復印件);

(4)選址論證(復印件);

(5)土地利用計劃(復印件);

(6)總平面圖;

(7)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申請表。

5、建設用地供地

(1)申請用地報告;

(2)建設用地申請表;

(3)項目建設書批復和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

(4)初步設計批準文件和總平面圖;

(5)建設項目規劃許可文件和附圖;

(6)用地范圍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

(7)1:1000測繪空白地形圖(9份);

(8)國家規費的繳款憑證或減免的相關材料;

(9)三資企業還需附合同及章程。

6、方案設計審批

(1)《市建設工程設計要求申請表》;

(2)規劃管理部門核發的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或建設工程規劃設計要求通知單(復印件);

(3)建設基地的1;1000地形圖;

(4)建筑設計方案圖(總平面及單體平、立、剖面圖)2套;

(5)市地名建設工程命名征詢單;

(6)建設項目計劃批準文件;

(7)消防、環保、衛生等有關部門審核意見。

7、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

(1)報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請示;

(2)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3)項目建設書批文;

(4)規劃選址意見書;

(5)規劃范圍地形圖;

(6)規劃部門審定的設計方案;

(7)項目法人的資本金承諾及資本金落實情況;

(8)各市政配套部門征詢意見;

(9)工程總平面圖和單體平面圖。

8、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1)《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表》;

(2)建設項目計劃批準文件(復印件);

(3)建設基地土地使用權屬證件或建設用地批準書(復印件);

(4)應拆房屋的權屬證件(復印件);

(5)1:1000地形圖(4份);

(6)總平面圖設計圖(4份);

(7)建筑施工(平、立、剖面圖和目錄)2份;

(8)分層面積表(2份);

(9)基礎結構圖(2份);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范文第2篇

1.1測繪工程的理論技能

測繪工程專業不僅需要主干學科的支持,同時還需要相關學科的支持,學生不僅需要熟練掌握數理知識、外部知識和計算機相關知識,同時還要具有扎實的測繪學理論基礎,對各種測量技術進行運用,對圖形圖像進行科學處理,能夠根據圖形圖像信息來進行各類地圖的編制,熟悉測繪行業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

1.2測繪工程的實踐技能

測繪工程實踐技能的提升,需要熟練的掌握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即作為測繪工程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對測繪儀器能夠熟練進行操作,而且還要能夠靈活對各項測繪技術進行應用,而且在實踐中能夠將測繪專業知識進行綜合應用。所以測繪工程實踐技能需要通過日常課程安排來實現,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1.3測繪工程的科研技能

科研能力對測繪學科的理論知識、專業發展、查詢文獻和文獻綜述及撰寫科研資料的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培養大學生測繪工程科研技能時需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

2培養測繪工程專業學生技能的實踐

2.1抓好基礎教學,著力培養理論技能

學生在測繪工程專業學習中,理論技能的掌握主要還需要依賴于理論教學來實現,測繪工程專業都會開設《數字化測圖》、《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等理論基礎課程來加強對學生專業理論基礎的培養,同時在具體教學中,職業院校需要選擇國內最新的教材,同時還要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抓好基礎教學工作,更好的實現對學生理論技能的培養。在實踐測繪專業理論知識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會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教師通過形象、生動的講解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講,允許發展不同的見解和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正確處理課堂上學生銀座的問題,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優化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專業技能

測繪工程專業人才閉關需要通過課程教學這個重要的途徑來實現,課程教學也是構建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支架,所以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從而更好的滿足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測繪專業的課程教學需要充分的考慮社會發展過程中對測繪人才的需求,并以此為導向,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素質、知識和能力綜合素質的提升,提高學生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技能,使其能夠在實踐中更好的實現對測繪知識的綜合應用。

2.3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堅持以人為本。

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對測繪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與環節進行整合與精簡是有必要的。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制定好具有操作性強的教學文本。一般來說,實踐教學主要是突出作業方法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創設一定的條件,學生通過利用課程設計或綜合實習,針對測繪工程實際,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感受,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樣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潛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投身于社會實踐的優良品質。為學生能夠順利進入社會,適應社會作準備。

(2)建立好實習基地。

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的技能除了要以人為本之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培養的成效,還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習、實驗條件,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基地,還要適時改善實習教學條件,及時更新測繪儀器設備。條件有限時,可以和社會實踐工程與企業加強聯系,形成良好的互動,以實現技術和理論的有機結合。

(3)嚴格教學管理。

堅持實習跟蹤服務。學生在校期間,實習的項目有很多,有的在校內實習,有的在校外實習,特別是在校外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監控、檢查和指導。指導教師要跟蹤指導,跟蹤檢查,對學生的出勤率及表現等進行現場考核;當發現學生有不規范操作行為時能夠及時糾正;能隨時隨地的解決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學生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的訓練,學生也會因習慣而表現出自然,高度地重視規范行為,慢慢達到規范的要求。

(4)加強科研意識的培養,調動學生的科研興趣。

想要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定時聘請相關的知名專家來現身說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學生找科研的靈感;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引導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性項目,通過項目來促進科研。項目指導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從擬寫項目的研究提綱、項目的開題、確定研究內容、研究報告和論文寫作等方面全程指導科研。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就是培養大學生的科研技能的關健的一環。通過畢業設計,學生懂得了如何查找文獻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撰寫畢業設計等。先從選題入手,選題一定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符,盡可能地結合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工程生產實際的任務項目進行,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取不同內容的題目。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鞏固、擴展和深化所學知識。

3結語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范文第3篇

關鍵詞:工程測量技術現狀發展

中圖分類號:TB2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工程測量是一門應用科學, 是研究各種工程建設中測量方法和理論的一門學科, 直接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服務。它主要研究在工程、工業和城市建設以及資源開發各個階段進行地形和有關信息采集、處理、施工放樣、變形觀測、分析與預報的理論和技術, 以及與這些研究對象有關的信息管理和使用。工程測量有著悠久的歷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 工程測量的技術面貌也發生了嶄新的變化。

一、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現狀

1、地面測量儀器的產生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各種先進的地面測量儀器開始相繼的出現,促進了工程測量技術的不斷發展,同時也為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許多先進的手段以及技術,比如光電測距儀、精密測距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電子水準儀、數字水準儀、激光準直儀、激光掃平儀等,為工程測量向現代化、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改變了傳統的工程控制網布網、地形測量、道路測量和施工測量等的作業方法。三角網已被三邊網、邊角網、測距導線網所替代;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代替三、四等水準測量;具有自動跟蹤和連續顯示功能的測距儀用于施工放樣測量;無需棱鏡的測距儀解決了難以攀登和無法到達的測量點的測距工作;電子速測儀為細部測量提供了理想的儀器;精密測距儀的應用代替了傳統的基線丈量。

2、GPS 定位技術應用

GPS 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陸、空進行全方位實施三維導航與定位能力的新一代衛星導航與定位系統。隨著GPS 定位技術的不斷改進,軟、硬件的不斷完善,長期使用的測角、測距、測水準為主體的常規地面定位技術,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確定三維坐標的高速度、高精度、費用省、操作簡單的GPS 技術代替。在我國GPS定位技術的應用已深入各個領域,國家大地網、城市控制網、工程控制網的建立與改造已普遍地應用GPS 技術,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線路、地下鐵路、隧道貫通、建筑變形、大壩監測、山體滑坡、地震的形變監測、海島或海域測量等也已廣泛的使用GPS 技術。

3、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使大比例尺測圖技術向數字化、信息化發展。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工程圖的測繪,歷來就是城市與工程測量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常規的成圖方法是一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的艱苦的野外工作,同時還有大量的室內數據處理和繪圖工作,成圖周期長,產品單一,難以適應飛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和現代化工程建設的需要。隨著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的應用和GEOMAP 系統的出現,把野外數據采集的先進設備與微機及數控繪圖儀三者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從野外或室內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圖形編輯和繪圖的自動測圖系統。系統可直接提供紙圖,也可提供軟盤,為專業設計自動化,建立專業數據庫和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打下基礎。

4、攝影測量技術應用

攝影測量技術已越來越廣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測繪領域中得以應用,由于高質量、高精度的攝影測量儀器的研制生產,結合計算機技術中的應用,使得攝影測量能夠提供完全的、實時的三維空間信息。不僅不需要接觸物體,而且減少了外業工作量,具有測量高效、高精度,成果品種繁多等特點。在城市和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地籍測繪、公路、鐵路以及長距離通訊和電力選線、描述被測物體狀態、建筑物變形監測、文物保護和醫學上異物定位中都起到了一般測量難以起到的作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由于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的出現,為攝影測量技術應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該技術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程勘察單位得以引進和應用。航空攝影測量是進行城市大面積大比例尺地形圖、地籍圖測繪與更新以及大型工程勘測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它可以提供數字的、影像的、線劃的等多種形式的地圖成果。目前,我國有100 多個城市或工測單位利用航測技術測制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地籍圖,最大比例尺為11500。采用的儀器除利用高精度的模擬測圖儀和解析測圖儀成圖方法外,還用立體坐標測圖儀與微機連接進行數據采集,經微機數據處理輸入繪圖機自動繪圖。

二、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

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與現實的測量儀器、技術和工程有著密切的關系。新型儀器如何盡快應用到實際工程中;新的工程如何開發新的測量儀器、研究新的測量技術與方法來滿足新工程的特殊要求,這些問題的解決推動著工程測量技術的向前發展。目前工程測量技術的創新發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數字化測繪技術在測繪工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 使大比例尺測圖技術向數字化、信息化發展。大比例尺地形測繪和工程圖測繪,歷來是城市與工程測量的重要內容和任務,利用傳統的方法工作存在勞動強度大、質量控制難、功效低等缺點。隨著中國城市化和工程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 對大比例尺地形圖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時對地形圖的更新周期要求也越來起短。隨著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的應用,尤其自動跟蹤全站儀的推出和實時動態定位技術以及先進的數字化測圖系統和電子平板測繪模式的應用,實現了地形圖從野外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圖形編輯和自動繪圖的自動化成圖。數字化測圖系統推出后在國內各城市和工程測量單位產生很大的反響,很快地先后被國內各單位普遍引進并被廣泛應用,提高了成圖質量和效率,取得很好的效果和效益。

2、攝影測量技術在工程測繪中得到迅速推廣

攝影測量技術已越來越廣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測繪領域中得以應用,攝影測量由于高質量、高精度的攝影測量儀器的研制生產,結合計算機技術中的應用,使得其能夠提供完全的、實時的三維空間信息,不僅不需要接觸物體,而且減少了外業工作量,提高了測量精度,提高了效率,并能提供品種繁多的成果。在城市和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測繪、地籍測繪、公路、鐵路以及長距離通訊和電力選線、描述被測物體狀態、建筑物變形監測、文物保護和醫學上異物定位中都起到了一般測量難以起到的作用,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由于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的出現,為攝影測量技術應用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該技術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程勘察單位得以引進和應用。由于技術在攝影中的應用,大量減少并加快了野外控制點聯測工作,大大提高了航測成圖的效率與效益,使得工程攝影測量向自動化、數字化方向邁進。

3、測繪傳感器的研究、應用與集成進一步發展

傳感器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可泛指各種能自動化、高精度地采集數據的設備。GPS 接收機、馬達驅動的全站儀、CCD數碼相機以及工程巖土位移伸縮計等都屬于傳感器。當今,高精度和實時性是保證結構復雜的大型工程安全施工和運營的重要保障。這就要求不同知識和專業領域的科技人員的共同合作,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工程的安全狀態,以綜合分析建筑物的實時狀態。因此,也就需要充分利用傳感器的自動化和高精度的特點,來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傳輸、處理和表達。這種需求極大地促進了各種傳感器的研發,并在各種工程中廣泛應用從儀器的參展中也可以感受到,研究與開發適用于不同場合、不同環境、不同測程、不同精度的各種類型的傳感器及其軟件,并將它們合理地集成來解決實際工程的實時監測與控制,仍然是工程測量的一個重要方向。

4、變形監測的自動化成為重要測繪手段

變形監測的自動化是目前變形監測手段的重要話題。一個變形監測系統應該是一個測量傳感器和非測量傳感器組成的聯合自動化系統。就目前的監測手段而言,極大部分還是以G P S 馬達驅動的全站儀和數字水準儀為主體。這是因為這幾種方法設站靈活、成本低、易自動化,且在大部分情況下都能滿足變形測量的要求。同時,為彌補其不足,流體靜力水準、傾斜測量儀、溫度傳感器、風力傳感器、光纖位移傳感器、交通流量測量傳感器、振動測量傳感器等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以滿足具體工程的特殊要求和便于全面地變形分析。變形監測的對象主要集中在常規的土木工程,如道路、橋梁、隧道、鐵路、水壩、廠房設備、電視塔等高大建筑物和滑坡、巖崩、雪崩等。

5、大型和精密工程測量與工業測量得到迅速發展

隨著國民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大型工程建設以及工業自動化生產線和超高精度的設備安裝及大型工程建造與運營過程的安全監測等不斷增加,都對工程測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特殊要求。為了保證這些規模巨大、技術先進、設備精尖和生產過程高度自動化的建設工程和工業生產,按設計要求順利施工、安裝和正常生產運營,并保證質量和安全,需要采用高精度的特殊方法進行測量保障,便形成了特種精密工程測量和工業測量。特種精密工程測量是將現代大地測量學和計量學等學科最新成就結合起來,運用現代測繪技術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技術,使用專用的儀器和設備,以高精度與高科技的特殊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特種工程和工業生產的測量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向明.  我國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現狀與創新[J]. 科技咨詢導報. 2007(15)

[2] 王展新.  對工程測量與三維測繪技術發展的探究[J]. 科技資訊. 2011(24)

[3] 楊洪國.  我國工程測量技術發展現狀與應用[J]. 民營科技. 2009(03)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范文第4篇

關鍵詞: SRTM數據,規劃階段,地形圖

Application exploration of STRM data in hydraulic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LEI Tengyun*,GAO Rui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Hydraulic Power and Architectur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one of th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for 3s technology: the basic methods, examples and accuracy evaluation of topographic contour and KMZ file obtained by SRTM data,will promot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rofessional design in the early stage of planning field engineering. It is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remote area to get any difficult terrain data.

Keywords: SRTM data;planning stage;topographic map.

中圖分類號: TV 文獻標識碼: A

0 引言

3S技術是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統稱,其中SRTM數據是一款惠及各國技術人員的方便、實用的數字高程模型(DEM)。在工程領域中,也是在前期規劃時難以獲得地形資料的項目中采用的常用手段之一。

1 SRTM數據簡介

SRTM數據是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國防部國家測繪局(NIMA) 以及德國和意大利的航天機構共同參與于2000年2月開始聯合測量的,SRTM的全稱是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即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繪使命。2000年2月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上搭載的SRTM系統共計進行了222小時23分鐘的數據采集工作,獲取到北緯60°至南緯56°之間,面積超過1.19億平方公里的9.8萬億字節的雷達影像數據,覆蓋全球陸地表面的80%以上。經過兩年多的處理,最終制成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數字高程模型(DEM)[1] [2],該測量數據覆蓋中國全境。

2 SRTM數據精度

SRTM數據精度有1 arc-second和3 arc-seconds兩種,稱作SRTM1(30M數據)和SRTM3(90M數據)。目前能免費獲取的SRTM3(90M數據),其初始平面精度±20 m , 高程精度±16m。 該數據產品2003年開始公開,經歷多次修訂,目前的數據修訂版本為2008年的V4.1版本?!霸摪姹具\用了新的插值算法,數據質量較前幾個版本有了顯著改善,從而使得該版本成為目前免費使用質量最高的SRTM數據集?!保?This latest version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from previous versions, using new interpolation algorithms and better auxiliary DEMs. We are confident this is now the highest quality SRTM dataset available.")[3]

根據目前國內外相關人員的研究分析,SRTM數據精度受目標區域的諸多因素影響。比如:表面光亮度,目標區域的亮度越大,SRTM數據精度越高;坡度,坡度小于10°的區域數據精度明顯高于坡度大于10°的區域;除此之外,坡向和植被對SRTM數據精度也有很大影響,東南向精度高于西北向,植被越少的區域,數據精度也越高。

通常1:50000 DEM數據的平面精度為30-50m,高程精度為25m。SRTM官方宣稱的SRTM3在未改善前的精度是標稱絕對平面精度±20 m, 標稱絕對高程精度±16m[4],而根據負責SRTM數據整理的Jet Propulsion Lab.研究報告[5]中指出: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繪使命的目標是獲得90%置信區間內的絕對高程誤差為16m,而SRTM數據整體誤差幾乎是該目標的一半(the SRTM has an absolute height error which exceeds the mission goal of 16m(90 percent) by almost a factor of two)。其官網公布的質量評估報告[6]中認為:在熱帶地區SRTM3(90M)數據精度優于1:50000地形圖矢量化得到的數據(more accurate than the 1:50000 scale cartographically derived (TOPO) DEM);當只能獲得比例尺大于1:25000(如1:5萬和1:10萬)的地形圖時,最好使用SRTM數據(if only cartography with scales above1:25000 (i.e., 1:50000 and 1:100000) is available, it is better to use the SRTM DEMs)。國際地球科學資訊網路中心(CIESIN)對SRTM上個版本V3的精度評估[6]認為SRTM數據的絕對垂直精度是原SRTM需求規約(16m)的2--4倍(Absolute vertical accuracy of CGIAR-CSI SRTM data for our datasets proved to be two to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e value of 16 m presented in the original SRTM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3][7]

綜上所述,在地形資料短缺的南亞、非洲這類緯度較低,位處熱帶,而植被不發育(指非洲)的區域,SRTM數據的精度即使受到坡度,植被等因素的影響,整體上還是能夠保證滿足1:50000地形圖的精度要求。這樣使得這些區域的工程項目的前期踏勘規劃階段能夠順利進行,同時可以充分提高效率以及大大縮減設計成本。

3 SRTM數據應用步驟

3.1 SRTM數據獲取

目前,免費獲取SRTM數據的途徑有兩種,一是通過SRTM數據官方網站獲取,一是通過國內的鏡像站點獲取。以下是SRTM數據獲取的鏈接地址:

1、/SELECTION/inputCoord.asp(SRTM數據官方網站)

2、/(國內鏡像站點)

下面以國內鏡像站點為例進行講解:

圖1:SRTM數據國內鏡像站點搜索界面

Fig.1 SRTM data of domestic mirror site search interface

進入到國內鏡像站點(見圖1),用戶就可以通過框選、輸入踏勘范圍的經緯度或者是按照行政劃區的方式來實現對目標區域的查找,然后在數據集中選擇DEM數字高程數據(90M數據)進行搜索。然后根據需要下載相關的地形數據即可。

3.2 SRTM數據處理

完成目標區域地形數據下載后,啟動能進行SRTM數據處理的通用軟件(比如globalmapper),將之前獲得的地形數據文件解壓,找到后綴為.img的文件,導入軟件,即可獲得目標區域的地形圖(見圖2):

圖2:目標區域的地形圖

Fig.2 The topographic map of target area

3.3投影面基準設置

SRTM 數據格式是基于WGS84基準的經緯度平面坐標,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項目所在地區,將數據的橢球基準和投影方式轉化為項目所需的格式,如我國常用的西安80坐標基準。此外,用戶既可以從 globalmapper提供的 300 多種大地坐標系和 100 多種投影方式中進行選擇,也可以通過外部文件加載基準和投影方式。

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對將來輸出內容的經緯度網格線,以及點樣式,線樣式,矢量顯示等進行設置。

3.4生成等高線

根據研究區域邊界坐標生成等高線:在設置好等高線間距,圖形簡化程度,等高線邊界(可框選一定范圍,也可指定具體的坐標值:在等高線邊界選項中輸入研究區域的西南角坐標和東北角坐標值)后,即可生成平滑形等高線如下:

圖3:生成等高線操作界面圖4:生成等高線后的效果圖

Fig.3 Contour generation interfaceFig.4 Effect diagram after contour generation

3.5輸出矢量格式

完成等高線生成以后,用戶就可以根據后續工作需要選擇輸出DXF,DWG等格式的文件,以便供Autocad直接操作,進行工程選址,樞紐布置,施工布置,工程量計算等;也可輸出供google earth打開的KML/KMZ文件,實現在google earth中制作現實三維等高線地形圖,這樣看起更為直觀。

4 實例

以下(圖5)為某水庫項目樞紐區地形數據成果,通過SRTM數據(90M數據)可方便的進行壩線選址(圖6)、初步方案布置及庫容估算等,與google earth結合后也非常便于現場踏勘定位。

圖5:某水庫項目樞紐區地形圖6:該水庫項目壩線選址

Fig.5 Hub area of a reservior Fig.6 Dam line location of the reservior

參考文獻:

[1] 汪凌,美國航天飛機雷達地形測繪使命簡介.測繪通報[J].2000,12:38-40;

[2] 張朝忙,劉慶生,劉高煥,等. SRTM3與ASTER GDEM數據處理及應用. 地球與地理信息科學[J]. 2012,28(5):29-34;

[3]/Elevation/SRTM/

[4] 孫茜,SRTM數據精度檢測[D],長安大學,2010

[5] Rodriguez, E., Morris C.S.et al. A Global Assessment of the SRTM Performance.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Remote sensing [J]. 2006, 72(3):249-260

工程測繪研究報告范文第5篇

土地勘測定界是根據土地征收、征用、劃撥、出讓、農用地轉用、土地利用規劃及土地開發整理等工作需要,實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圍、測定界址位置、調繪土地利用現狀,計算用地面積,為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用地審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學、準確的基礎資料而進行的技術服務性工作。早期的土地勘測定界主要使用鋼尺、經緯儀、測距儀、全站儀等常規測量儀器,使用這些設備通常存在著測量精度低、觀測范圍小、勞動強度大、易受外界環境干擾等缺點,隨著精準高效的GPS-RTK技術的出現,土地勘測定界工作中逐步采用這種先進的衛星定位技術來取代常規測量手段。

1GPS-RTK技術概述

1.1 GPS-RTK技術基本原理

RTK(Real-time kinematic)即實時動態差分法,GPS-RTK技術是基于載波相位觀測值的實時動態定位測量技術,在RTK作業模式下,基準站將其實時采集的載波相位觀測值、偽距觀測值和基準站坐標等信息通過數據傳送設備一起傳送給流動站,而流動站不但通過數據鏈接收來自基準站的數據,而且要同時采集GPS觀測數據,并在系統內對觀測值進行實時差分處理,并及時給出三維定位結果,其數據精度可達厘米級。

1.2 GPS-RTK系統組成

(1)基準站。

用作基準站的GPS接收機用三角腳架架設在已知點或任意點上對中整平固定不動。

(2)移動站。

包括GPS接收機、電子手簿和對中桿,移動站可以進行快速采集三維數據信息或進行坐標放樣等操作。

(3)數據鏈。

數據鏈即數據傳輸設備,包括基準站的無線電發射臺和移動站的接收裝置,其功率和頻率的選擇取決于移動站與基準站的距離、數據傳輸速度、周圍環境等因素。

(4)控制軟件。

通過控制軟件的處理來實現流動站三維坐標數據的動態實時解算,該軟件系統的功能和質量,是實現動態實時測量的可行性以及測量結果的可靠性與精確性的重要保障。

2GPS-RTK技術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實例

2.1 項目簡介

國電優能凌海(西八千)風電場工程,位于遼寧省凌海市境內,該項目裝機容量為49.5MW(包含33臺1.5MW風電機),本次工作的任務是對該風電場內散布的33臺風電機、新建道路及變電站工程建設用地征地進行勘測定界。

2.2 資料收集勘測準備

收集該工程相關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規劃設計圖、工程平面布置圖、地籍圖、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基本農田保護區圖等資料。本次勘測定界工作采用1∶1000地籍圖和1∶10000土地利用現狀圖作為工作底圖,依據《土地勘測定界規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GPS RTK測量技術規程》等結合該項目具體情況制定勘測實施方案。

2.3 外業調查現場施測

(1)權屬調查。

查閱用地范圍內土地劃界、定界文件、土地權屬來源證明材料等地籍資料,在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組織下,由相關權屬單位有關人員按有關規定的要求共同到現場指界,并將權屬界線測繪到工作底圖上。

(2)地類調查。

利用地籍圖、土地利用現狀圖上的地類界線,通過現場調查及實地判讀,將用地范圍內及其附近的各地類界線測繪到工作底圖上,并標注三級地類編號。

(3)平面控制測量與界址點測設。

該項目測區內雖然地勢較為平坦,但分散著農村居民點、油田鉆井平臺等通視狀況不佳,為提高工作效率決定采用GPS-RTK測量,儀器選用華測X90 GNSS接收機 3臺,坐標系統采用1980年西安坐標系,高程系統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高斯-克呂格投影,3度分帶,投影帶號41,中央子午線123度。

由于GPS-RTK直接測量解算的坐標數據屬于WGS84坐標系,所以需要通過軟件進行坐標轉換參數的計算,點校正是完成這一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案例中首先使用RTK手簿中的“測地通”軟件的點校正功能對測區邊緣的4個接近方形分布的已知控制點進行多點校正,然后使用RTK移動站快速觀測采集大量的界址點、地籍要素點、土地利用現狀要素點和地形、地物要素點的坐標信息數據。

界址點的放樣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坐標法放樣,二是關系距離法放樣。本案例中利用GPS-RTK的坐標放樣功能,輸入該工程平面布置圖給定的擬用地界址點坐標,RTK經過實時解算迅速給出當前點去往目標點的方向與距離,從而迅捷的找到目標點完成界址點的放樣,通過用解析法對放樣的界址點進行測量,其精度完全符合規程要求。

2.4 內業處理與成果提交

各類面積的量算均采用計算機全解析法,實測該項目擬永久征地區域總面積為104789.79平方米,涉及耕地(013)、農村道路(104)、溝渠(117)、鹽堿地(124)、沼澤地(125)等地類,國有與集體兩種土地所有權。

編制整理土地勘測定界表、土地分類面積表、界址點坐標成果表、界址點點之記、項目用地地理位置圖等形成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利用CASS7.0軟件處理RTK采集的碎部點坐標數據編繪勘測定界圖,利用ArcGIS9.2軟件繪制標注項目用地界址紅線的1∶10000土地利用現狀分幅圖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相關報告、圖件經二級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提交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組卷履行土地報批程序。

2.5 應用體會

(1)關于GPS-RTK的點校正,已知點最好分布在整個測量作業區的邊緣,且形狀合理,盡量避免已知點的線形分布。

(2)GPS-RTK測量操作簡單快捷,測量時不要求點間通視,每個RTK移動站僅需一人操作,測定一個碎部點僅需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其無論用于平面控制測量還是放樣可靠性和精度都很高,誤差分布均勻、相互獨立且不累加。

(3)GPS-RTK測量的不足之處是個別區域受高大建筑物、密集樹林遮擋影響,移動站接收差分信號長時間浮動,形成固定結緩慢,定位延遲。

3結語

總之,GPS-RTK技術以其高精度、多功能、操作簡便等特點,完全可以滿足土地測繪的需要,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運行的開始,同時接收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及歐洲的伽利略(GALILEO)多系統衛星信號的GPS-RTK系統必將極大的提高測量的速度、精準度與穩定性,也將進一步提高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效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洪泽县| 扶绥县| 万盛区| 屯留县| 武川县| 仙居县| 随州市| 油尖旺区| 广德县| 舞钢市| 雷波县| 临夏市| 江华| 茂名市| 雅安市| 西安市| 黄龙县| 昌江| 醴陵市| 淮滨县| 喜德县| 莱阳市| 天门市| 黎川县| 邵武市| 铁力市| 通化县| 博乐市| 扎囊县| 县级市| 阿荣旗| 正定县| 洱源县| 安陆市| 安义县| 抚顺县| 嘉义市| 永泰县| 炉霍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