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初中體育教學敘事

初中體育教學敘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體育教學敘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體育教學敘事

初中體育教學敘事范文第1篇

關鍵詞:運動心理學;情緒調節;體育教學;身體自我概念

中圖分類號:G804.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09)09-0078-05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s on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and

state anxiety among female highschool students after

emotional modul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reatment

YIN Jian-chun,BAI Jian-qing

(Depa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Huaian 223001,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motional modulation on state anxiety and physical self-concept of fe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40 femal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experimental(n=20) or control(n=20).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rticipated in a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y of emotional modulation three times per week for ten week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participate in any regular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me. The State-Trait Anxiety Scale(STAI) and 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PSDQ) were administered to participants before, in the middle, and after the ten week treatment.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roved more in physical activity, coordination, sport competence and flexibility subscales of physical self-concep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rait anxiety scores of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n comparison to the control group. A ten-week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emotional modulation wa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tate anxie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physical self-perceptions of femal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exercise psychology;emotional modul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physical concept

2000年12月教育部頒發的《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無論是從體育教學理念、目標還是教學領域,均十分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體育與健康課的重要組成部分[1]。隨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弊端不斷暴露,建立符合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體育教學模式已成為體育教育工作者們不斷探求的新方向。以此為契機,新型體育教學模式便逐步發展起來并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其比較成熟的形式有:快樂體育模式、發現式模式、小群體模式、合作模式等,這些模式的發展為教學實踐提供了選擇應用的廣闊空間,極大地推動了學校體育教學改革。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后認為,已有的體育教學模式存在以下不足:教學模式基本上還是簡單的理論介紹,缺乏納入課程的實驗研究;已有的體育教學模式的研究中,富于建設性的體育教學情緒調節方法仍然只是“星星之火”;已有的教學模式中鮮見針對初中生的身體自我概念及狀態焦慮的研究。基于以上考慮,本研究采用實驗的方法,以情緒調節模式的體育教學為干預策略,探討其對初中女生身體自我概念及狀態焦慮的影響,旨在探討這種新型的體育教學模式對初中女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

1實驗對象與方法

1.1實驗對象及分組

以淮安市清河中學初中三年級女生為實驗對象,為了符合實驗要求在選取實驗對象前對其進行結構性訪談,選取出自愿參與本實驗、先前無運動經歷并習慣于久坐行為的健康女生40人,并隨機分為實驗組20人(平均年齡(13.35±0.88)歲;平均身高(157.76±4.86) cm;平均體重(46.45±5.93) kg和對照組20人平均年齡(13.20±1.67)歲;平均身高(156.47±4.30) cm;平均體重(45.54±9.43) kg。

1.2實驗工具

1)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PSDQ)。由澳大利亞Marsh教授1994年編制,該問卷分為:身體健康、身體力量、身體靈活、整體身體、身體自尊、身體耐力、身體外表、運動能力、身體肥胖、身體協調、身體活動11個維度,共70道題目,由國內學者楊劍引進,并進行了國內適應性和效度檢驗,各維度內部一致性在0.61~0.81;重測信度在0.54~0.80,符合研究要求,該量表適合測量12歲以上的成人,并具有較好的結構效度[2]。

2)狀態焦慮量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采用Spielberger等人編制的狀態-特質焦慮問卷(STAI)。第1~20項為狀態焦慮量表(S-AI),用于評定即刻的或最近某一特定時間或情境的恐懼、緊張、憂慮和神經質的體驗或感受。按l~4級評分。分為負性情緒和正性情緒2種問題,凡正性情緒項目均為反序計分。計算S-AI的累加分,最小值20分,最大值80分,反映狀態焦慮的程度,1995年李文利等[3]使用該量表修訂了中國學生常模。

1.3實驗設計

1)培訓教師。教學的實施者是影響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實施“情緒調節體育教學模式前”首先要對教學實施教師進行輔導和培訓,初步實踐和總結經驗,結合教學內容進行備課。

2)實施教學干預。實驗組:實施“情緒調節模式”的體育教學,每次課堂教學分3個階段:第1階段是“誘奇引趣”階段,該階段充分利用創新的民間傳統游戲(如雙人拔河、左肢花樣跳繩、弓箭步手腳石頭剪刀布、歡跳橡皮筋、雙人對踢毽子、三五龍頭抓鳳尾、客串橄欖球賽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大約20 min)。第2階段是“調樂調焦”,主體探究階段,有效運用心理誘導及調節,如語言誘導(啟發、設問、提問、鼓勵、表揚等肯定性評價);動作暗示(表情、手勢、眼神、語氣、聲調、組織及參與學習等);教具刺激(幻燈、錄音機、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等);心理調節(呼吸調節法、表情調節法、注意調節法、按摩調節法、活動調節法);變換課堂互動教學形式等(調整運動負荷及重新組合練習方式),以調控學生的積極情緒及適宜的焦慮水平,教師寓教于樂,學生主體參與學習(大約30 min)。第3階段是師生互評,分享成功階段,將他評與自評結合,既關心學生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又重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體驗,尤其關注評價學生的情意表現和合作精神,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情感(大約耗時10 min)。每次課總時間約為60 min,每周3次(分別為周一、三、五),為期10周。上課時間:下午4:30,上課地點:清河中學體育館。實驗組心率控制采用遙測心率儀調控,課中平均心率為130~150 次/min,最大心率≤180 次/min。教學內容選擇的依據主要是考慮3個方面:一是緊緊圍繞新課標水平的學習目標及本實驗學校基于實際制定的年度教學計劃適當選擇教學內容;二是根據前人的研究結果進行歸納,選擇有利于促進青少年學生身體自我概念、情緒調節、心理健康的主要運動項目。在此期間,研究者每次都聽實驗教師的課,課后與教師進行討論與點評,以便改進下一階段的教學。

對照組:在實驗前,教師宣傳告知其不允許參加任何和身體活動有關的體育訓練,實驗過程中,對照組學生由經過培訓的老師組織安排進行體育知識、體育文化的講座,并觀看各種體育錄像片,講座和觀看錄像的時間與實驗組一致。

3)指標測試。在實驗前1 d、實驗中(實驗后第4周的周六)、實驗后(實驗后第10周周六)采用“身體自我描述問卷”和“狀態焦慮量表”在同一時間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進行施測,用以檢驗整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身體自我概念和狀態焦慮的變化。

4)數據處理。原始數據輸入計算機,用SPSS11.0軟件分析處理,對狀態焦慮的測量采用重復測量的2×3(組別×時間)一元方差分析;對身體自我概念的測量采用2×3(組別×時間)多元方差分析,統計結果以P≤0.05為顯著性標準,P≤0.01為非常顯著性標準。

2結果與分析

2.1情緒調節體育教學對初中女生狀態焦慮的影響

實驗組和對照組女生實驗前狀態焦慮得分無顯著性差異(P>0.05);時間主效應對狀態焦慮有顯著影響(P0.05),但時間和情緒調節體育教學的交互作用顯示出實驗組狀態焦慮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

2.2情緒調節體育教學對初中女生自我概念的影響

表1顯示:情緒調節體育教學組身體自我概念得分在實驗前和對照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情緒調節體育教學因素對身體自我概念各分量表有顯著影響(P

情緒調節體育教學主效應對該量表中的“身體活動”(P

3討論

依據體育教學模式和體育心理學的相關理論,結合以往研究者對情緒調節教學模式的實驗實施的可行性與有效性,構建“情緒調節體育教學模式”結構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含義。教師在一定的體育教學目標指導下,通過管理和調節學生的情緒,引導和發揮課堂中學生的主要情緒(好奇、興趣、愉快、焦慮)對教學活動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佳情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情感性教學模式。(2)指導思想。強調培養學生的運動參與意識及積極的情感,通過誘發和調節學生的學習情緒,形成最佳的課堂心理氣氛,使學生樂學、好學,培養身心和諧發展的高素質人才。(3)教學目標。通過恰當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讓學生體驗積極情緒,使學生“會學、樂學、盼學”,從而不斷改進學生的情緒及合作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4)實現條件。優化師生關系、優化教學情境、優化教學方法、優化評價方法。(5)操作程序。通過一定手段,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梯度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或合作學習,滿足學習欲望,產生積極情感體驗,而后師生互評,分享成功。(6)教學評價。方法(觀察記錄、問答、問卷、相互評價)、內容(學習態度、情意表現與合作精神)。本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要求而展開。有研究指出,年齡和性別對身體鍛煉與自我概念有調節功能,青少年的身體吸引力可以用性別、年齡、鍛煉程度進行預測[4]。本研究選取青春發育期的女性作為研究對象具有較好研究效度。

從研究結果來看,“情緒調節體育教學模式”能有效降低初中女生的狀態焦慮水平(見表1)。該結果基本符合本研究假設,根據Cross的觀點,情緒調節可分為原因調節和反應調節兩類,原因調節是指對引起情緒的原因的加工和調整,如情景的選擇、情景的修正、注意的分配等。而體育練習方式只是一種反應調節,它不能控制不良情緒的發生,必須和其他的情緒調節方式共同發揮作用。許多研究表明,相同的運動處方,如情境不同,對情緒調節的作用就不同,因此,這就強調了運動情境的重要作用。所以,本研究著力激發初中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力因素,如對自我能力的感知、體育信念、態度的建立和創造能力的發揮等,通過創新的民間傳統游戲、積極的心理誘導及調節變換課堂互動教學形式等多種途徑,創設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情境,才能適度降低學生的消極情緒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情緒。Berege等[5]認為,情緒積極變化取決于體育練習的參加者、練習形式和練習條件3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并通過對以上3個因素之間的整合,制定出能獲得最大化情緒效益方法模型,認為經常參加中等強度、持續時間至少20~30 min、每周至少3次快樂性體育活動,將獲得最大的情緒效益。本實驗正是以此為特點科學地進行教學。

但從身體自我概念的研究結果來看只有4個分量表得分得到改善,該結果只是部分支持本研究假設,即情緒調節體育教學能全面提高身體自我概念水平。從結果來看,情緒調節體育教學組在身體活動、運動能力、身體協調和身體靈活4項得分顯著提高,尤其是身體活動水平得分最為顯著,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均為無運動經歷并有久坐習慣的初中女生。而身體協調和身體靈活方面的得分的提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本體育教學模式中采用的身體活動方式多為充分利用創新的民間傳統游戲(如雙人拔河、左肢花樣跳繩、弓箭步手腳石頭剪刀布、歡跳橡皮筋、雙人對踢毽子、三五龍頭抓鳳尾、客串橄欖球賽等),這些活動形式需要較高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學生通過參與這種創新型的民間游戲可以增加對身體各部分肌肉靈活性和協調性的鍛煉機會。除此而外,運動能力的得分也顯著增加,可能源于本研究中的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運動負荷和運動量,課中的平均心率保持在130~150 次/min,這一運動負荷是運動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因素[6]。

本研究結果中身體力量、身體外表、身體肥胖、身體耐力、整體身體、身體健康和身體自尊的分量表得分未發現得到顯著改善,和對照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性。該結果和前人的研究有一定差異。王小云[7]通過8周的有氧鍛煉,高中女生在身體自我概念中的“整體身體”、“身體自尊”、“身體外表”和“力量”方面都有所改善,身體自我描述良好,生活滿意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鐘伯光等[8]采用身體描述問卷對56名大學生進行為期6周的體育鍛煉,每周2次,每次40 min,結果顯示女性組在協調性分量表上的得分較參加鍛煉之前顯著提高;在身體活動、運動能力、整體身體自我概念、外貌、力量、耐力/體能、整體自尊7個分量表上的得分較鍛煉前有非常顯著性的提高;而在健康、身體肥胖、柔韌性3個分量表上鍛煉前后的測試結果之間差異不顯著。產生這些研究結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的解釋無外乎采用的運動方式的不同,方法學的差異以及試驗程序差異等。研究者們多采用有氧鍛煉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游泳,健身操等鍛煉方式,而采用本研究中民間游戲的運動方式的研究不多。另一個原因是采用的運動強度不同,根據Berege的研究觀點,運動強度是能否產生身體心理效益的重要因素,不同研究中的運動強度顯然有著一定的差異。另外運動持續的時間也是造成研究結果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體育教學干預時間用了10周,前人的研究中的干預時間從4周到半年不等。Rostad和Long[9]研究認為,為獲得較好的心理效益,運動持續的時間應長于8周。當然本研究同樣可能存在一些方法學缺陷,如未考慮學生的期望效應,未設立安慰劑組等,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繼續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 吳履平. 20世紀中國中小學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匯編:體育卷[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楊劍. 身體自我描述問卷(PSDQ)的介紹與修訂[J]. 山東體育科技,2002,24(1):83-86.

[3] 李文利,錢銘怡. 狀態特質焦慮量表中國大學生常模修訂[J]. 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5,31(1):108-115.

[4] 邱達明,殷曉旺. 年齡和性別對身體鍛煉與自我觀念關系的調節功能[J]. 體育學刊,2009,16(1):35-38.

[5] Berger B G. Exercise and mood:a selective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research employing the profile of mood states[J]. J Appl Sport Psychology,2000(12):69-92.

[6] Marsh H W,Richards G E,Johnson S,et al. Physical self-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multi 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 of relations to existing instruments[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4(16):270-30.

[7] 王小云,于建宏. 8周有氧鍛煉對高中女生身體自我和生活滿意度的影響[C]//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優秀論文集. 南京: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

初中體育教學敘事范文第2篇

②加強法制學習。組織教職工深入學習學校自編《教育法規匯編本》,增強法紀意識、自律意識、責任意識。組織教師學習、領會黨的十七大會議精神,科學規劃發展,積極運籌帷幄,發揮黨員隊伍在學校各項工作中所起到的先鋒模范和政治堡壘作用。

③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覆蓋所有工作環節的責任體系,健全學校民主決策、教學、行政、教師、學生、財務、資產、安全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依照《晉江市教育系統議事規則》,完善決策、執行、監督、保障等四個管理機制,深化目標、層級、任務、激勵等四方面的管理措施,確保政令暢通、部門協作、程序規范、工作落實。

④籌備民主大會。充分發揮教職工代表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認真籌備教代會,力求在教代會上討論多、建言多、共識多。在教代會上審議討論《學校新五年發展規劃》、重新修訂校本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努力把教代會開成和諧、發展、民主的大會,促使學校的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個性化。

⑤加強作風建設,突出主人翁意識引領。在教職員工中開展“四查四看”活動,認真對照本學期初制定的總體目標。一查思想作風,看大局意識、爭先意識、責任意識、發展的思維和創新上的差距;二查工作作風,看求真務實精神、學校制度執行和工作職責履行上的差距;三查工作實績,看教學態度、業務水平、教研成果、教學實績上的差距;四查遵紀守法、看執行廉潔從教、從教為民方面的差距。排除傳統思維定勢及落后的工作生活習慣。

⑥共同提煉三風。學校標識性的校訓、校魂、校歌、校旗均已穩定,校園整體規劃和二期改造也已完成,但校風、教風、學風尚無統一提法,本年度要組織師生提煉三風,進一步引領全校師生共同發展、共同進步,升華積淀仁和文化、成功精神。

2、完善質量管理,提高教學水平

教學是學校工作的中心環節,強化質量意識,施行質量管理,是事關學校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通過制訂質量管理制度體系,出臺《教學質量偏差糾正和預防措施管理制度》、《教學質量綜合評價制度》、《教學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查制度》、《教學質量分析制度》《教學事故認定及處理制度》、《質量體系內部審核管理制度》,形成僑聲規范的質量文化。穩步提高教育質量,追求農村學生城市素質是學校辦學的目的所在。今年的教學目標,要以僑聲“課改十個三”為基本范疇,繼續深化教學改革,掌握課改新動向,力求做到“一個提升,三個突破”,即“提升初、高中文化必考科目教學質量;突破全國性學科競賽,突破教育科研,突破考取清華、北大。”將僑聲中學的教學水平再推上一個新臺階。

①初、高中學生升學必考科目的落實。本學期是“高考、會考、統考、中考”的學期,也是檢驗我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時期。首先要求必考科目教師發揮理論功力、人格魅力、實踐能力,認真備課與積極教學,把握學科改進方向,提升教學質量。其次抓緊課后輔導時間,為學生創造更多學習機會;抓住難點、疑點,深入鉆研,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第三要對學生反復強調必考科目的課堂紀律與課后的主動學習,探索更多感動僑聲的教學實踐。幫助指導學生減負、增效、提質。

②實現全國性學科競賽新旗幟的突破。重視特長生培養,認真組織學科競賽。教務處、教科室要認真制訂《特長生培養與管理方案》,修訂《僑聲中學獎教獎學方案》,為召開教育基金頒獎大會做足準備。突出學科教學特色,抓好學科競賽和第二課堂,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科競賽的指導與監督,做到“1234”:即一小組(成立學科研究小組)、二搭臺(搭發表小論文臺、搭參與學科競賽臺)、三開放(開放實驗室、圖書館、學生自主學習中心)、四落實(落實指導老師、落實活動內容、落實過程記錄、落實活動總結)。教務處對各科競賽輔導進行監控與指導,做到六定:“定教師、定目標、定內容、定時間、定地點、定期檢查”;要以課程規劃的形式來開展競賽活動。充分利用“四節”來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引領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學習,讓學生的小發明、小創造、小論文、小作品閃爍出智慧的光芒。組織好服務區小學學科競賽和東石初中五校學科競賽,抓好小學、初中、高中教學銜接。

③實現我校教學科研的突破。教科室應成為我校乃至本地區教育教學科研的引領者。要求教師積極培養探索精神與參與的科研意識,端正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掌握教學科研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培養扎實創新的科研能力,主動撰寫教學科研論文,積極發表。教科研工作要堅持“實踐中發現問題——確定課題——選擇實驗班實踐——階段總結(形成論文)——再實踐——成果推廣”的基本過程。本年度擬以“現代教養”和課程改革為研究重點,引導各教研組圍繞學科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小課題研究;組建以備課組為基點的教學研究體系,繼續做好聽課常規性研究活動,發揮教研組診斷性聽課作用,重新做好中心聽課組工作,采取帶著問題去聽課,撰寫階段性聽課工作總結,為教務、科研提供評估、決策依據;繼續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調查與診治,積極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社團工作,確保“兩康工程”,形成“以研促教,教研互長”的科研氛圍。本文來自新晨

④實現我校優秀高中畢業生考取北大、清華的突破。明確年段組責任目標與獎勵、評價措施,加強對尖子生的培養與教育。針對尖子生的個性特點,制定相應的啟導方法。在扎實原理性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尖子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應變能力與創造性思維,鼓勵報考清華、北大等名校。

⑤務實教學常規,提高課堂質效。堅決務實“備、教、批、輔、考、研、思”七大環節,推行教學通報制、問責制,加強檢查與通報,體現指導與糾偏;嚴密組織新教師匯報課、教師專業技能競賽、新教師招聘、四大考試、骨干教師培訓等各項活動。在課堂中落實“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材為主源、例練為主線”,做到“基礎打牢、落實關鍵、答題規范、知識遷移、領域建構”。讓課堂成為“減輕負擔、培養能力、全面發展、突出個性”的搖籃。督促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扎實“雙基”,落實過關;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強化綜合運用能力與創新思維,實現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

⑥落實課改聯動,深化課改實驗。堅持“以校為本,片區合作,重點突破,穩步推進”的課改思路,充分發揮課程委員會和學分認定委員會作用,按照《高中新課程實驗僑聲片區活動計劃》繼續落實交流會議、活動組織、編撰課改專集等計劃;深入推進初中課程改革實驗活動,立足學校實際,拓展課程資源,充分發揮社會大課程的作用,營造濃厚的新課程理念的氛圍。初高中專任教師要深入學習研究課標、考綱,以教材教法與課題研究為主題召開教學研討會;圍繞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教師成長、學生指導、制度建設等重點創造性開展工作;開發完善學生選課系統、學分管理系統,啟動選修課教學,制訂校本教研實施方案、課程評估方案,嘗試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選擇性聯合開發校本課程,嘗試跨校開設選修課,實現師資共享;充分利用“福建高中新課程”網、《晉江經濟報》及《僑聲學刊》等媒體做好課改宣傳工作。

⑦加強實驗教學,突出信息技術。實驗教學要堅持“演示性實驗到位,驗證性實驗完成,自主性實驗鼓勵”的原則,通過實驗競賽、興趣小組活動等方式來推動學生對實驗的認識,加大對實驗、信息技術教學的檢查力度,鼓勵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建設、利用好教學資源庫,推進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每年舉行一次師生信息技術創新大獎賽。

⑧重視考試信息研究,抓好畢業班教學工作。2007春季教學歷時最短,各科組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和省市考試信息,要“精選題、勤批閱、重反饋、抓落實”,減少無效考試量,重視雙基落實;認真抓好特優生培養,中等生優化,學困生幫扶,采取非常規手段挖掘每位學生的潛能,讓每位學生把最佳狀態調整到考試那幾天。

⑨大力抓好體衛藝工作。貫徹全國體育工作會議精神,廣泛開展全員參與的陽光體育運動,規范上好體育課,保證兩課兩操兩活動;田徑、武術、棋類作為重點運動項目要出人才、出成績,全校體育達標率要在95%以上;要重視初中體育教學,積極應對將體育成績納入中招的新舉措;認真組織《新課程改革下中學氣排球教材實踐與探索》和《新課程下南少林五祖拳普及和推廣實驗研究》兩個課題的研究,務須取得矚目的階段性成果;努力承辦好晉江市第46屆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衛生工作要全面落實《衛生保健制度》,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控制學生近視率上升,做好防止常見病的宣傳工作,搞好常規體檢,做好衛生資料統計工作,積極籌備僑聲紅十字會的成立工作。

藝術教育要突破高質量、高水平的音樂、舞蹈大賽。要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藝術修養,重視藝術、德育、智育的有效滲透與融合,抓好社團建設,組織廣場音樂會,辦好藝術節,把美育教育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

⑩發揮省級先進圖書館的作用,以僑聲書院為課題,研究、探索構建全體師生讀書、閱報的良好習尚。落實初、高中語文必讀書目,年段成立閱讀興趣組,舉辦好書交流閱讀、閱讀筆記展、讀書心得展等活動,每學期評選閱讀標兵,每學期組織學科骨干采購新書,確保師生每學期人均借書10冊以上,以閱讀拓寬視野、提高質量。

11有效組織跨國跨校聯動,突出三地交流互訪。3月22日至5月10日,菲律賓僑中學院英語教師來校教學交流,教務處要認真組織、充分發揮資源作用,既要讓學生領略純正外語教學又要讓教師收獲國外教學特點,認真選派往菲交流教師,充分展現學校教學水平;暑假期間策劃選派學生組團去金門社會實踐,加強兩地交流;貫徹落實《僑聲中學、磁灶中學教師隊伍建設對口支援協議》,有效組織“名師‘手拉手’、互動教研、短期實踐、信息共享”等活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3、突出現代教養,實現育德育才雙豐收

以德為先、依法治校是僑聲中學的優良傳統。抓實教養常規,實化德育科研將成為僑聲新的亮點。要始終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現代教養的全過程、貫穿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環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五個專題教育活動。

①圍繞“培養具有現代教養的中學生”總課題,切實抓好學生教養“十個一”考評,將教養評估作為學生學業成績的首要要求,引導學生重視“四種意識、八種素質”;重點抓好初中部的“生活自理、學習自覺、管理自主”的三自教育及高中部的“思想高素質、學習高質量、生活高品位”的三高教育。教師案例、隨筆、敘事、反思等活動要緊扣現代教養,學生閱讀、日記、周記、作文等要滲透現代教養,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調查研究等要積淀升華現代教養。

②通過國旗下的講話、班會課等主題教育活動,扎實德育教育工作的常規管理。在每次活動中,突出主題,促進師生互動,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宣傳德育教育的核心思想;通過廣播站、小記者團等加強德育典型的宣傳報道,圍繞重大重要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宣傳與德育活動;上好法制教育課,加強禁毒禁煙和反教育。以宿舍文化、班級文化建設為重點,常抓學生養成教育,通過校門口、操場、食堂、宿舍、教室五處教育來養成“衣、食、住、行、言、心”的規范與進步。完善住宿生的管理與生活、學習習慣的指導。

③要進一步優化德育評優辦法,組織各類德育評優活動。通過“學生值勤制”、“六項評比”、“每周六星”、“優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多項獎勵等檢查評比來引導學生自我管理,體驗感悟,形成比、學、趕、幫、超的優良校風。

④要建立和完善社會實踐長效機制,促進社會實踐與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有機結合,通過軍訓、紫帽勞動實踐活動等抓好學生生存教育、動手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提高實踐教育成果。通過與金門金城中學聯誼、與全國各地文學社團聯誼等活動積極拓展學生對外交流活動的空間與視野。

⑤要推進“鄉土文化進校園”工作,舉辦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展,彰顯六項鄉土特色教育,分別圍繞“文、武、琴、棋、書、畫”等六項技能,堅持普及大眾與雕琢英才相結合的原則,創造性開展系列活動,組建學習團隊,形成異彩份呈的文化活動。

⑥辦好“三校”,充分發揮團隊組織的作用。健全“三校”工作機制,扎實日常活動的開展,使青年黨校、業余團校、學生干校成為學生人才培養的另一途徑。通過“三校”培養,使更多學生參與到學校各項管理工作中,在培養現代教養的總課題中出好成績,樹好典型。

⑦豐富學生社團活動。根據實而精的原則,抓好閱讀、書法的普及與提高,精心組織征文、演講、手抄報、技能展等百人活動,凝聚團委會、學生會、文學社、廣播站、藝術團等社團組織的力量,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服務的能力。

4、提高隊伍素質,建設優質教師軍團

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師德優的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和根本大計。要下力氣抓緊抓好黨員隊伍、班子隊伍、教師隊伍、學生隊伍、家長隊伍,提高學校綜合實力,本年度要從內外兩方面來引領教師專業素質與敬業精神的提高:

①依托教師職務評聘分開實施方案,修訂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條例,完善校級名師工程。教科室要落實到科組,落實到教師,做好培養與跟蹤,要積極開展“僑聲名師在線”服務活動。敦促學歷進修,到2008年,50周歲以下的教師全部持本科學歷上崗,充分發揮中級以上職稱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開展講學、優質課大賽、公開課等活動,落實中級以上教師與年青教師結對子管理辦法。收集展示教師成長檔案或教師個人專集

②繼續深入開展“師德建設大討論活動”,積極參加晉江市德育研究會,開好師德建設研討會;開展向孟二冬、徐精彩、楊仁崔等模范教師學習的活動,通過評選“師德標兵”為教師樹立學習的榜樣,促進教師樹立高尚的職業道德、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前沿的學科知識、獨特的教學藝術、較強的科研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

③組織教師技能業務競賽,開展高中高考、初中命題、技能比賽等活動;通過教學通報、月考通報等促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形成學、比、趕、幫、超的良好氛圍;

④堅決把教師引上教科研之路,形成人人有課題,個個在研究的教科研氛圍。使教師成為課程改革堅定的促進源和積極的推動者,成為素質教育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⑤組織班主任認真學習研討《班主任兵法》,鼓勵用“發現目光、智慧思考、親力實踐”提高育人效果。繼續推行班主任績效獎,健全班主任月會制度,認真組織開展班主任工作交流會、研討會。加緊制定班主任考核辦法,在認真分析班主任工作要求的基礎上,著重考慮班主任工作成效考評,引導班主任工作有目標、有思路、有見解、有創新,喚醒、激勵、鼓勵學生,形成富有戰斗力的現代型班主任隊伍。

⑥貫徹教育、財政部門新規定,明確教職工請銷假制度,嚴格請銷假制度管理。配合市、鎮計生部門,建立教職工計生跟蹤制度,在社會中樹立僑聲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的典范。

⑦后勤人員要為學校發展提供優質服務,細化管理,熱情周到,完善條件,抓好醫務、學籍、實驗、印刷、財務、食堂、水電、宿舍等部門的工作,建立后勤工作人員績效考評機制,讓師生滿意,讓員工溫馨。

⑧有序組織招師工作。要結合晉江市招師工作方案和學校公開招聘教師辦法,面向華東、華中、西南、福建師大等招聘雙優畢業生,面向晉江初中校、閩西達標校、省外重點校招聘拔尖人才和骨干教師,要加強招聘工作領導,切實做好面試與筆試工作,把好選苗關。

5、加快建設步伐,提供現代化校園服務

為滿足群眾對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需求,應對入學高峰,構建“現代化、網絡化、生態化”的校園,今年仍要以增創晉江市教育新優勢做貢獻的積極態度來抓后勤建設。

①加快校園第三期擴建。為使校園更完善、布局更合理、師生生活更愉悅、安全,根據《僑聲中學五年發展規劃》擬再建教師公寓8000m2、學生公寓8000m2、初中部教學綜合樓6000m2,目前資金已基本籌備,但土地仍不到位。本年度力求得到各級政府、相關村居委會、老年協會等機構理解支持,營造社會氛圍、做好群眾工作,動員社會各界遷移安息堂,推動校園征地工作。

②申辦創建僑聲教育基金會。加強對教育基金的管理力度,嚴格依照章程辦事,嚴密組織第一屆基金會頒獎典禮,促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生活質量、辦學效益的提高。

③加快計算機設備添置步伐。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和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和辦公電腦已成為教學設備的瓶頸,本年度計劃增建計算機教室2間、多媒體教室18間,增添辦公電腦20臺。后勤部要加快設計方案、采購、驗收等流程的管理,確保及時到位,保質保量。教務處必須進一步加強多媒體教室管理,做到申報、使用、登記、保管配套,落實損壞賠償責任。

④舉辦第二期《通用技術》培訓班,加強實驗操作訓練。后勤部、教務處、備課組要聯合制定和落實教學設備添置計劃,確保實驗操作訓練順利進行。

⑤加強學校經費、財產、設備、校舍、環境的管理,充分發揮各種設備的使用效率。嚴格執行財務審批制度,財產登記、清查制度,落實財產賠償制度。做好資金預算工作,確保教師基本福利、課時補貼等的按時發放,懲處浪費、開源節流。

⑥重視教學設備及時維修與保養,保證教室桌椅、燈光、電風扇、電視機、播音系統、攝影頭等的正常運作與使用,在每次大考前均需認真檢查;加強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圖書館、體育館、藝術館的設備管理工作,落實責任制與獎勵賠償制,形成高效的管理體系。

⑦加強對食堂、小賣部、醫療、保安等的管理力度,堅決杜絕“三無”食品進入校園,確保學生飲食安全;在學生住宿區設立專職醫務人員,保證生病學生及時治療,重視學生生命安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静宁县| 遵义县| 阜南县| 泉州市| 云安县| 安图县| 丹棱县| 乌拉特中旗| 洛南县| 正蓝旗| 武陟县| 山阴县| 定远县| 阿拉善盟| 文昌市| 安新县| 安义县| 叙永县| 彝良县| 札达县| 凉山| 曲水县| 罗甸县| 洛川县| 渝中区| 印江| 康乐县| 建水县| 邻水| 新民市| 乌苏市| 荃湾区| 遵义县| 磴口县| 古浪县| 神农架林区| 红河县| 新巴尔虎右旗| 交口县| 南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