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蔬菜嫁接育苗

蔬菜嫁接育苗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蔬菜嫁接育苗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蔬菜嫁接育苗

蔬菜嫁接育苗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茄子;嫁接育苗;發展現狀;建議;廣東惠州

中圖分類號 S64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7-0136-02

茄子作為惠州市特色蔬菜之一,現已發展至5萬hm2以上[1]。在惠城區橫瀝鎮、馬安鎮和惠東縣梁華鎮等,茄子種植是當地的重要產業,但隨著茄子栽培面積的擴大和連年種植,加上惠州地區終年氣溫較高,雨水充沛,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十分有利于病害的發生和傳播,各種土傳病害發生的也越來越嚴重,如茄子黃萎病、青枯病、枯萎病和根結線蟲等。而嫁接育苗技術的應用則是克服這些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之一,隨著設施蔬菜栽培的發展,嫁接技術在茄子等蔬菜上得到廣泛應用。

1 茄子嫁接苗的生產及運用現狀

近年來惠州地區的設施蔬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工廠集約化育苗也漸漸興起,惠州市現有蔬菜育苗場50余家,占全省蔬菜育苗場的1/2左右,嫁接育苗基地也逐年增加,由于穴盤培育的嫁接苗方便運輸和貯藏,“集中育苗,分散供應”的經營模式已在惠州各個縣區形成,在惠城區、博羅縣等地都有小型工廠集約化嫁接育苗基地,其中惠城區馬安鎮嫁接育苗基地發展較早也相對集中。雖然惠州市育苗場數量多,但產業規模小,年育苗量達300萬株的企業屈指可數,這些育苗場主要是滿足當地需求,但隨著銷售業務的增加和利益的追求,有的育苗基地甚至將業務拓展到其他市區或省份以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從而更加使本地嫁接育苗基地的產能難以滿足巨大的嫁接苗需求市場。

相比茄子自根苗,嫁接苗的抗病性和抗逆性顯著增強,而且產量及果實商品性均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及果實的干物質量、全糖、纖維素等指標差異不顯著,口感也無差異[2]。這些優勢使得人們更多地愿意使用嫁接苗,以降低惠州地區由于廣泛采用露地栽培引起的青枯病、枯黃萎病和根結線蟲等土傳病蟲害。因此,茄子嫁接技術在惠州地區已成為一項無公害、增產、節能的創收技術得到廣泛推廣,目前惠州地區茄子種植專業戶中,90%以上都采用了嫁接苗。

2 惠州地區茄子嫁接苗集約化生產的關鍵技術

2.1 砧木選擇

在惠州地區選用的砧木有托魯巴姆、刺茄和赤茄等,但以托魯巴姆為主。托魯巴姆是優良的嫁接栽培砧木,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耐瘠薄性[3],對青枯病、黃萎病及根結線蟲等多種土傳病害都具有抗性[4]。市場上銷售的砧木品種雖優點突出,但發芽速度和苗期生長都很慢,比如托魯巴姆的種子很小,有明顯的休眠特征,發芽時間長、出芽率低、出芽率整齊度差,使得茄子嫁接育苗周期延長甚至影響正常生產。雖然可以使用外源激素等處理方法使砧木的種子發芽率有所提高,但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發芽時間長、出苗不齊等問題[5]。我國有豐富的砧木資源,若要降低育苗成本,縮短育苗周期,今后應著力于篩選、擴繁其他優良砧木并加以推廣。

2.2 選擇高效的嫁接方法

茄子嫁接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劈接法、針接法、靠接法和貼接法等。不同嫁接技術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嫁接方法對嫁接苗的成活率及其生產性能無顯著影響,影響嫁接苗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是嫁接后的栽培管理環境條件[6]。在惠州地區茄子采用的嫁接方法主要是高效的貼接法:將砧木2片真葉上方斜切,斜面長1.0~1.5 cm,角度30°左右,去掉頂端;按照同樣的斜面去掉接穗下端,保留2葉1心,然后與砧木貼合在一起,用工具固定好。固定工具有塑料管、嫁接夾和塑料吸管等[1]。在實際生產中,人們為了提高嫁接速度,將穴盤中的2~3排砧木苗統一去芽削成30°的斜面,分別在斜面處插上套管,最后再把接穗削成斜面按照斜面對斜面的方向依次套管里。該方法可以省去嫁接過程中更換工具的時間,從而大大提高嫁接效率,但操作過程中要避免接穗的長時間失水萎蔫,以免影響成活率。

2.3 嫁接后的育苗環境控制技術

嫁接后的管理好壞直接影響到茄子嫁接苗的成活率。嫁接后9~10 d是接口愈合的重要時期,此期間白天、夜間溫度應分別控制在25~26、20~22 ℃,若溫度過低則會不利于傷口愈合,但是若溫度過高則容易使傷口處滋生細菌引起腐爛;相對濕度要控制在95%左右,嫁接后的7 d內均不可以通風換氣,超過7 d必須每天早晚通風,并逐漸將覆蓋物撤掉,待嫁接苗成活后開始正常管理[7-9]。在惠州地區嫁接育苗集中在3月上旬和8月上旬嫁接[1],3月溫度適宜,適合嫁接,但要注意倒春寒的影響。為了控制溫度和濕度,惠州地區嫁接苗主要在塑料大棚中套小拱棚保溫保濕,晴朗天氣下通風換氣,防止棚內二氧化碳含量少。8月溫度較高,嫁接育苗要注意降溫,可采用在棚上覆蓋黑紗網以遮光處理或采用濕簾風機增加棚高等措施降溫,也可采用在小拱棚上噴灑井水達到降溫的效果,但嫁接成活率相比3月的會偏低。此外,夏季茄子幼苗易徒長,應適當控制灌水量,合理施肥,倒苗壯根。

2.4 嫁接苗的生產經營管理技術

茄子嫁接通常使用的砧木種子發芽時間長,以托魯巴姆為例,其生產周期夏季80 d以上,冬季100 d以上,比瓜類嫁接苗慢3~4倍[2],且嫁接和管理成本較高。過高的育苗成本和過長的生產周期,加大了育苗風險和機會成本,為此嫁接基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縮短育苗周期,增加育苗時效性,節約成本:對于不成活的嫁接苗,通過繼續培育其砧木促進發側枝,利用側枝進行砧木二次嫁接,這樣可以縮短砧木種子發芽時間;對于茄子接穗利用完后,繼續培育接穗茄子的根部待其發側枝,進行第2次接穗利用,每株苗一般可采集1~2次側枝。經研究證明,茄子側枝做接穗嫁接苗與普通嫁接苗成活率、生長勢、產量和品質無明顯差異[10-11],這樣就可以減少育苗周期和降低育苗成本。在操作時應注意,剪接穗在晴天進行,接穗剪口要求平齊,避免給茄苗造成傷口,剪后要及時噴施殺菌劑,采完接穗后及時追肥澆水。

3 建議

3.1 加強嫁接育苗標準化生產技術集成的研究

蔬菜嫁接對技術要求非常高[12]。嫁接成活率的影響因素:一是砧木發芽率低,發芽不整齊,砧木與接穗接期不遇的問題,目前惠州地區采用的砧木多為托魯巴姆等野生茄子,發芽時間、發芽率、出苗期和苗期生長速度與普通茄子差異較大,育苗季節對出苗和生長速度等的影響也比較大,如果沒有熟悉野生茄子生長習性,很難使砧木和接穗接期相遇。二是播種密度過大,砧木與接穗徒長,形成高腳苗。三是嫁接時期選擇不當,溫度過高或過低都影響成活率,嫁接后的管理是影響成活的關鍵。四是病蟲害防治,嫁接苗生產所采用的砧木、接穗用種量大、育苗棚內相對的高濕高溫環境易導致病蟲害的發生蔓延。從病蟲害的傳播源頭上,砧木和接穗種子、育苗基質、育苗穴盤、嫁接器械、嫁接后的人工管理、嫁接苗的貯藏運輸都有可能導致病蟲害的傳播,因此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貫穿于嫁接育苗的全過程。只有這些作業采取標準化管理,才能改善育苗質量和提高育苗效率。在惠州地區,至今為止,還沒有制定茄子嫁接育苗技術規程,根據調研發現,惠城區內不同的嫁接育苗基地,嫁接后的管理方法不盡相同,茄子嫁接育苗基地都是全憑借自己的育苗和管理經驗開展嫁接工作,有時方法不當,造成成活率較低,因此在惠州地區制定茄子嫁接育苗地方標準迫在眉睫,并需要將相關單項技術進行集成,建立嫁接苗的標準化安全生產技術體系,為惠州地區茄子嫁接育苗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

3.2 提高生產設備水平

由于惠州地區嫁接育苗基地都是個體戶經營,經濟積累不足,籌資能力弱,資金缺口大,大棚設施裝備水平普遍低下,多數還是簡易型大棚,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差,保溫和采光性能差,作業空間小。相反,嫁接后的管理,在愈合期間對于光、溫度和濕度有很高的要求,各項環境條件也要嚴格控制,而惠州地區蔬菜嫁接苗的愈合都是在大棚內土制的小拱棚里進行,不能精確地控制環境條件,嫁接苗成活率受氣候影響較大,在炎熱的夏季難以開展嫁接工作,對秋種茄苗的供應會造成一定影響。同時,蔬菜嫁接作業還停留在手工作業方式,存在嫁接育苗作業率低、嫁接苗成活率不穩定等問題。隨著人工費用的不斷增加,嫁接苗的成本也有增無減。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步和發展,蔬菜生產正在由傳統的個體形式向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和市場化的現代生產方式轉變[12]。因此,應吸收國內外現代先進技術,開發和研究適合我國農藝技術,性能優良的蔬菜工廠化嫁接育苗設備,促進嫁接幼苗精細管理。建議加大財政對新建大棚和研發現代化育苗機械設備補貼力度。

3.3 強化管理,保障嫁接苗質量

相對于北方蔬菜育苗產業的發展,南方工廠化育苗則如剛破土而出的種苗,十多年來,惠州地區也陸陸續續建立了很多嫁接育苗基地,但是嫁接育苗規模大小不一,嫁接水平參差不齊,經營管理也不完善,難免會有抗病性較差的嫁接苗存在,因此需要加強質量監督和管理,嚴格落實種子經營許可制度,加強蔬菜種苗的試驗、推廣工作,逐步開展非主要農作物種苗質量抽查工作,落實提供給農戶的嫁接苗是否簽訂合同,是否達到相關標準等內容。保證出圃的每棵嫁接苗都是合格壯苗,淘汰弱苗、病苗和劣質苗,保障生產者和種植者的權益,促進種苗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3.4 成立嫁接育苗產業協作網

惠州地區擁有很多蔬菜嫁接育苗基地,盡管各地的育苗工廠在育苗的種類、嫁接砧木、嫁接技術和管理技術上不盡相同,但畢竟有很多共性的問題需要解決,建議成立惠州市或廣東省嫁接育苗產業協作平臺,將嫁接育苗起來形成一個有機體,針對嫁接育苗所存在的共性問題開展科研協作攻關,定期組織召開研討會和經驗交流會,推廣大型育苗工廠的成功管理經驗,提升惠州地區嫁接育苗的產業發展水平[13]。

4 參考文獻

[1] 賀遠東,江新曉,林志強,等.茄子塑料吸管嫁接育苗技術[J].廣東農業科學,2009(7):216-217.

[2] 王崇啟,劉淑梅,侯麗霞,等.蔬菜嫁接專題報道(四)茄子嫁接苗的應用現狀及改進方案[J].中國蔬菜,2013(7):15-18.

[3] GOUSSET C,COLLONNIERA C,MULYA K,et al.Solanum torvum,as a useful source of resistance against bacterial and fungal diseases for improvement of eggplant(S. melongena L.)[J].Plant Science,2005(168):319-327.

[4] COLLONNIER C,FOCK I,MARISKA I,et al.GISH confirmation of somatic hybrids between Solanum melongena and S.torvum:assessment of resistance to both fungal and bacterial wilts[J].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3,41(5):459-470.

[5] 李楠洋,陳鈺輝,劉富中,等.托魯巴姆(Solanum torvum Sw.)在茄子嫁接栽培上的應用研究[J].中國蔬菜,2013(10):1-8.

[6] 邢國明,亢秀萍,姬青云,等.茄果類蔬菜嫁接栽培研究進展[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1):144-146.

[7] 劉鴻鷹,馮迎娥.茄子嫁接及管理技術[J].長江蔬菜,1999(1):12-13.

[8] 杜秀蘭,賈磊.日光溫室茄子嫁接及再生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6(12):45-46.

[9] 高瑩,劉大軍,趙德庵,等.茄子嫁接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7(6):55-56.

[10] 張振家,楊建杰,馬禾.茄子嫩側枝嫁接技術初探[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2(37):86-88.

[11] 張先鋒,李愛民,李修燕.茄子側枝作接穗嫁接技術[J].山東蔬菜,2008(2):22-23.

蔬菜嫁接育苗范文第2篇

近幾年,我國溫室大棚種瓜種菜發展迅速,為減輕連作病害,嫁接十分普遍。人工嫁接費力費時,特別是對專門從事種苗生產的基地來說,成本高、強度大。蔬菜嫁接機器人,采用計算機控制系統進行自動化操作有效地破解了這一難題。這種蔬菜嫁接機器人是根據溫室大棚來設計的,適用于黃瓜、西瓜、南瓜、甜瓜等的嫁接。

以黃瓜生產為例,長期以來嫁接作業一直是靠人工來完成的。每到黃瓜嫁接時節,菜農都要集中大批人員突擊完成,嫁接合適時期只有3天~5天,667m2地塊需4000多棵,是一項時間緊迫、作業量大的工作。人工作業平均每小時只能嫁接完成60棵~120棵,很難滿足時間要求,并且嫁接成活率低。用機器嫁接,1h平均最低嫁接200棵,2天作業時間就可完成了?,F在,人工嫁接根據操作員的技術熟練程度有所不同,成活率不能保證,平均在70%左右,而機器嫁接成活率在90%以上,采用嫁接機器人工廠化管理方式可保持嫁接苗生長一致,生長健壯。

自動化嫁接主要機型與技術難點

1986年日本農林水產省生物系特定產業技術研究推進機構協同相關公司在世界上率先開始研究嫁接機,經過3代試驗樣機的探索,1993年開始先后開發出多種類型的嫁接機器人。其中,包括日本井關農機公司研制的R800B/T型半自動式嫁接機,生產能力為800株,小時,適用于嫁接瓜類和茄果類蔬菜:洋馬農機公司研制的AG1000型全自動式和600T型半自動式嫁接機,前者生產能力為1000株/小時,適用于茄科,后者為600株/小時,用于瓜類嫁接:TGR研究所研制的整列式全自動嫁接機,采用粘接劑替代嫁接夾來固定砧木和接穗,生產能力為1000株/小時。

20世紀90年代初,韓國也開發出半自動式機械嫁接機,最高生產率可達310株,小時,該機體積小、價格低,采用靠接法。由于價格低廉,在韓國、日本和中國都有很大的銷量。

1998年,中國農業大學研制出2JSZ-600型自動化蔬菜嫁接機器人。該機使用貼接式方法嫁接,實現了砧木和接穗的送苗、切削、上嫁接夾等自動化作業,自動化程度較高,適用于瓜類蔬菜嫁接,生產能力達到600株/小時。

目前,日本開發出的嫁接機器人,自動化程度高,價格也較高,一般在35萬元~200萬元人民幣之間,非一般農戶和中小型育苗中心所能承受。韓國開發的嫁接機器人由于結構簡單,體積小,僅3000元人民幣左右,但是,該嫁接機器主要采用靠接式嫁接法,嫁接作業程序較繁雜,只適合小規模育苗。

與人工插接嫁接作業相比,采用自動嫁接機器人進行嫁接作業,不僅可以提高作業速度,同時可以提高嫁接作業質量,增加嫁接苗的愈合成活率,適合批量工廠化嫁接育苗生產。但是,機械嫁接對砧木苗的質量要求較高。

嫁接機器人的推廣

蔬菜嫁接機器人的研制成功,對于提高我國蔬菜育苗、嫁接自動化水平,提高農業勞動效率,促進蔬菜瓜果生產的規?;彤a業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嫁接栽培技術已在我國設施瓜類生產中得到推廣應用。根據2JC-350型蔬菜插接式自動嫁接機器人的實驗結果,該機每天可生產嫁接苗2500株,每年嫁接機器人作業以60天計(早晚西瓜、早晚甜瓜、黃瓜嫁接等),每臺嫁接機器人嫁接作業總量可達15萬株嫁接苗,綜合損失以20%計,單機可滿足西瓜種植面積16公頃,或黃瓜2.67公頃。2JC-350型嫁接機器人作業生產能力為人工的3倍,作業人數2人,使用嫁接機器人作業只需要人工作業人數的2/3,如果人工費每天以40元計,那么,嫁接機器人通過125個工作日約合2年,就可以收回嫁接機器人的購置費,更重要的是使用嫁接機器人有利于推廣蔬菜嫁接育苗技術。

蔬菜嫁接育苗范文第3篇

(兵團第六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收稿日期:2015—05—22

摘要:立足于五家渠地區氣候特點、栽培季節及日光溫室黃瓜生產現狀,本文從栽培季節、品種選擇、育苗前準備、育苗、定植前準備、定植、田間管理和采收等方面總結了北疆地區日光溫室春提早黃瓜栽培技術,旨在促進本地區黃瓜生產水平的提高,為當地農業增效、職工增收提供技術保障。

關鍵詞 :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越季蔬菜的需求也日漸增多[1]。黃瓜生長期較短,經濟效益可觀,是設施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種。五家渠地區黃瓜栽培根據市場需求、生產條件以及栽培管理水平,本著“增加產量,優化質量,提高效益”的原則來安排日光溫室黃瓜栽培茬口。現將本地區日光溫室春提早黃瓜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栽培季節

日光溫室黃瓜栽培一般于1月上旬播種,1月下旬嫁接,3月上中旬定植,于4月上旬上市。

2

品種選擇

黃瓜選擇耐弱光、耐低溫、早熟、高產、抗病蟲、商品性好和適合市場需求的品種。砧木選擇根系發達、抗性好、耐低溫、對黃瓜食用品質影響小、嫁接親和力高的南瓜品種。

3

育苗前準備

3.1

種子處理

分別將黃瓜和砧木種子放入50 ~ 55 ℃水中,在不斷攪拌的情況下浸種10 ~ 15 min撈出,轉至常溫水中浸泡3 ~ 4 h,浸泡過程中需反復搓洗,浸種結束后洗凈種子表面粘液。將處理好的黃瓜和砧木種子用滅菌后的濕布包好,置于28 ~ 30 ℃條件下保濕催芽[2-3],待種子胚根長度達到0.2 ~ 0.3 cm時,即可播種。黃瓜種子比砧木種子晚處理1周。

3.2

育苗營養土的配制與消毒

選用商品育苗基質(或自配營養土,即選擇未種過瓜類作物的土壤,攤曬粉碎,過篩以備用,加入腐熟有機肥,按10%比例與土均勻混合),1 m3營養土中加入尿素0.5 kg、磷酸二銨1 ~ 2 kg和多菌靈100 g,充分攪拌后裝入穴盤和育苗盤,混勻待用。

3.3

苗床準備

播種前10 ~ 15 d,根據育苗量在日光溫室內搭建小溫室,在小溫室內按8 ~ 10 cm間距布設電熱線,上覆1 ~ 2 cm的過篩細土。

4

育苗

4.1

播種

催芽后的砧木種子點播于32穴的穴盤中,黃瓜種子點播于育苗盤中,覆土1.5 ~ 2.0 cm,將播種后的育苗盤和穴盤放入小溫室中。

4.2

播后管理

播后澆透水,覆蓋地膜保溫保濕。播種至出苗,溫度白天28 ~ 32 ℃,夜間18 ~ 20 ℃;出土至破心,溫度白天25 ~ 30 ℃,夜間16 ~ 18 ℃;60%幼苗頂土后,撤除地膜;出苗期不澆水,如床面落干,葉片濃綠顯旱時,可適當噴水補墑。

4.3

嫁接時期及方法

采用插接法嫁接。當砧木第1片真葉展平,接穗子葉展平時,給砧木澆1次透水,將小溫室里的砧木苗和黃瓜苗從小溫室取出。嫁接時將砧木生長點及真葉徹底摘除,起出接穗,再用同接穗莖粗相同的竹簽,從砧木生長點一側子葉基部向下對側朝下斜插0.3 ~ 0.5 cm,竹簽尖端不要插破莖的表皮,也不要插入髓部。接穗在子葉下0.8 ~ 1.0 cm處45°下刀斜切,切口長0.6 cm,切好接穗后立即拔出竹簽[4],將接穗插入孔內,并使接穗的2片子葉同砧木的2片子葉成十字形后嫁接完成。

4.4

嫁接后的管理

邊嫁接邊澆水,澆透水后及時擺進苗床,蓋上小溫室頂部的塑料膜保溫保濕。第1天至第3天用遮陽網將小溫室蓋嚴遮光,溫度白天25 ~ 30 ℃,夜間18 ~ 20 ℃,相對濕度90%以上,如濕度不夠,可在苗床上澆水。3 d后逐漸增加通風和透光時間,第4天早晚各l h,第5天早晚各2 h,第6天早晚各3 h,第7天全天見光。嫁接苗完全成活后,撤掉小溫室頂部覆蓋的塑料膜,及時抹除砧木生長點發出的側芽。

4.5

煉苗

定植前7 ~ 10 d,對幼苗由高到低進行低溫煉苗,最低溫度不低于12 ℃。

4.6

壯苗指標

4葉1心,嫁接口愈合完好,健壯無病,節間短粗,葉片濃綠,根系發達,嫁接苗齡35 ~ 40 d。

5

定植前準備

5.1

整地施肥

冬前深耕,施足基肥。施入優質腐熟有機肥5 000 kg/667 m2,過磷酸鈣20 kg/667 m2?;嗜鍪┖螅罘?5 ~ 30 cm,土肥混勻,耙平。

5.2

溫室消毒

定植前2周,用商品專用百菌清煙霧劑,每隔5 ~ 6 m放1堆點燃,密閉一晝夜,放風至無味時定植。

5.3

起壟、鋪膜、布管

采用邊縫式滴灌帶及配套滴灌設施,種植模式為“一壟一膜兩行兩管”。南北向起壟栽培,壟寬80 cm,溝寬40 cm,壟高20 cm。起壟鋪滴灌帶后,鋪寬1.2 m地膜,滴灌系統安裝完畢試水后待定植。

5.4

溫室增溫

定植前2周,密閉溫室,用自然光提高氣溫和地溫,同時用火墻或熱風爐輔助加溫。

6

定植

溫室內10 cm地溫穩定在12 ℃以上時,選健壯苗帶土按單壟雙行,株距30 cm定植, 用土封嚴洞口,定植后澆透水,深度為苗坨表面略低于壟面。保苗株數3 700株/667 m2。

7

田間管理

7.1

溫濕度管理

緩苗期溫度白天28 ~ 30 ℃,夜間18 ~ 20 ℃,相對濕度80% ~ 90%。生長期溫度白天25 ~ 30 ℃,夜間15 ~ 18 ℃,相對濕度60% ~ 70%。

7.2

水肥管理

采用水肥耦合的方式,具體用量見表1。

7.3

植株調整

瓜蔓長至30 cm時,用吊蔓器或麻繩吊蔓,生長前期3 ~ 5 d綁蔓1次,中后期2 d綁蔓1次。及時抹除瓜蔓基部的側枝、卷須和雄花,側蔓留2片葉摘心。植株生長至吊蔓鐵絲的高度時,打掉莖蔓底部老葉,保持16 ~ 20片功能葉,將黃瓜的莖蔓落下,盤于地面。落蔓后,保持瓜蔓高度一致。

8

及時采收

北疆地區一般于4月上旬開始采收,初瓜期2 d采收1次,盛瓜期每天采收,根瓜早摘,長勢弱的適當早收,長勢旺的適當晚收。

參考文獻

[1]巫軍,巫申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研究[J].蔬菜,2014(9):51-52.

[2]巫軍,巫申玉.日光溫室黃瓜栽培技術[J].寧夏農林科技,2014(4):6-8.

蔬菜嫁接育苗范文第4篇

龍骨生產過程中,機械嫁接苗主要通過播種、發芽、育苗、機械嫁接。其中,播種、機械嫁接是整個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一個種苗的砧木和接穗,包括種子加工、基質處理,基質的幼苗砧木接穗培養填充、播種、發芽和種苗培育的砧木和接穗。

2龍骨花嫁接方法的選擇

2.1嫁接作業方式。嫁接是將植物的枝或芽連接到另一植物的適當部位,使兩者結合成一個新的植物體。從根嫁接中取出的枝或芽被稱為接穗,接穗的根部稱為砧木。嫁接的植物砧木形成地下部分,接穗構成地面的上部。接穗所需的水分和礦質養分來源于砧木。一般來說,砧木所需的同化產物由接穗同化器官提供,如果砧木離開砧木,砧木的同化產物來源于砧木和接穗。龍骨花的嫁接作業方式比較多,分類的方法也多種多樣。按照龍骨花在砧木苗莖上的嫁接位置不同,可分為頂端嫁接法和上部嫁接法2種,以頂端嫁接法應用的比較廣泛。2.2按法和插法。去除砧木生長點的基本操作方法,在下胚軸靠近葉節點用刀片割下一刀,然后切刀在接穗的對應位置,嵌入嫁接夾或捆扎帶兩切口。該方法易于接口愈合,幼苗生長,因為接穗與白根易管理,成活率高,但操作復雜、接枝處理效率低,不適合大面積生產,此外,要求砧木與接穗苗的下胚軸大小相似。2.3劈接法與斷根嫁接技術。劈接法將接穗幼莖削成楔形,把接穗幼苗上部保留2~3片真葉,切除下部的根、莖部,斷面削成楔形,斜面長度應和砧木切口相應,隨即將接穗砧木的切口中,使砧木與接穗表面平整,一邊對齊后,用嫁接夾或其它物體固定砧木和接穗。劈接的優點是愈合好,成活率高,其后生育良好,但砧木一側發育好,另一側發育較差,容易裂開,嫁接功效不高。傳統的嫁接方法是由原來的砧木根保留,砧木的嫁接苗可以使原根枯萎病抗性,提高抗寒性,提高肥料的吸收能力,吸收水分,減少枯萎病的發生,提高產量。取根嫁接龍骨是指將龍骨苗從地面拔出,取出根部,并根據龍骨的要求和莖扦插苗、砧木嫁接。嫁接方法為無根砧木苗,嫁接苗的存活期,不能直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可以從砧木部分吸收水分,但由于砧木無根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如果環境很差,很容易出現萎蔫,從而降低嫁接苗成活率,移植的風險比較大。插、劈嫁接法用于斷根嫁接。

3機械嫁接育苗生產體系的設計及應用

3.1存在問題。育苗時,外界氣溫太高,導致塑料大棚白天溫度升高,砧木和接穗砧木幼苗發生徒長,影響機械嫁接作業,減少機械嫁接成功率。苗圃太晚,機械嫁接操作延遲,天氣炎熱,塑料大棚溫度高達45℃,中午雖不能解除塑料大棚兩側塑料,但冷卻速度不是很大。愈合拱封閉,因為需要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所以愈合的拱隧道不冷,嫁接苗萎蔫難以生存。由于嫁接機操作人員對育苗方法不熟悉,機械嫁接成功率降低,輔助人員分工不清,不能順利進行整個生產。嫁接操作在溫室中進行,溫室內的相對濕度非常高,長時間放置在溫室內嫁接,一些執行機械和部件出現銹蝕,造成運動不穩定,降低機械嫁接成功率。3.2解決方案。秧苗應在3月中旬左右升起,用地熱線控制溫度,從而避免高溫帶來的不便。嫁接機操作工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掌握苗要領,整個嫁接苗的生產過程應該分工明確,保證嫁接操作的有序和關閉。對外露的嫁接機的結構和部位進行涂刷處理,防止生銹,提高嫁接機運動的可靠性,保證嫁接機的連續作業。在小拱塑棚的愈合過程中,再將水倒進塑料布中,這樣當水在加熱絲中蒸發,以保證大棚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90%以上,提高嫁接苗成活率。治療不應面積過大,面積太大,許多放置嫁接苗會影響濕度,降低濕度,使每個愈合面積小拱棚,適當削減樹木嫁接苗,可促進苗木嫁接后的管理。

參考文獻

1辜松.2JC-350型蔬菜插接式自動嫁接機的研究[J].農業工程學報,2006(12)

蔬菜嫁接育苗范文第5篇

關鍵詞 早春黃瓜;嫁接;栽培技術;江蘇常熟

中圖分類號 S64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4-0078-01

常熟市位于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經濟較發達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總日照時數2 130.2 h,占可照時數的48%;年平均氣溫15.4 ℃;年均降水量1 054 mm,適合各類蔬菜種植,蔬菜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常熟市農業特色產業之一。黃瓜是常熟市主要設施栽培蔬菜之一,早春黃瓜可在“五一”之前上市,收購價4~5元/kg,經濟效益好,但由于常年種植引起連作障礙、土傳病害和土壤鹽漬化,導致黃瓜品質、產量有所下降。目前,黃瓜嫁接是克服連作障礙、土傳病害和土壤鹽漬化的有效方法,嫁接后的黃瓜抗病性、抗逆性增強,采收期延長,增產增效顯著?,F根據常熟市近年來生產實踐,將早春黃瓜嫁接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品種選擇

適宜選擇早熟、耐低溫、耐弱光的高產優質品種,根據常熟市市場需求,選擇的優良品種有瑞吉(大黃瓜,臺灣農友種苗公司購買)、博杰系列(刺黃瓜,天津德瑞特種業有限公司購買)。砧木選用壯士南瓜品種,臺灣農友種苗公司新培育的砧木品種,屬于中國南瓜,生育強健,親和力強,根砧吸肥、吸水力強,抗枯萎病,低溫生長性較好。

2 播種育苗

2.1 播種時間

應根據棚室的保溫性和品種適應性選擇播種時期,本地早春黃瓜大棚育苗時間一般在1月初。一般采用插接和靠接,適應性強,成活率高。插接砧木比接穗早播5~7 d,靠接接穗比砧木早播5~7 d。

2.2 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主要包括以下步驟:①曬種。在播種前1~2 d曬種,可以提高種子的發芽勢。②溫湯浸種。將種子放入種子體積5倍的55 ℃溫水中,邊倒邊攪拌,當水溫降至25~30 ℃時浸種,黃瓜浸種5~6 h,南瓜浸種20~24 h。③催芽。浸種后,洗凈種子表面黏液,在25~30 ℃下進行催芽。④低溫處理。將浸種已萌動但胚根尚未露出種皮時,將種子放在0~2 ℃下預冷2 h,然后放在-2~-1 ℃下24~48 h,依次放在5、15、20 ℃ 清水中各 30 min,使之緩慢解凍,再于25~30 ℃下進行催芽,低溫處理有利于提高抗寒能力,而且雌花節位降低,有利于早熟。

2.3 育苗

采用穴盤基質育苗,有利于緩苗,基質采用專用商品育苗基質,南瓜育苗穴盤采用50孔育苗盤,黃瓜采用72孔育苗盤,使用前先消毒。

早春育苗外界溫度很低,需要用電熱線來提高溫度。在育苗棚內挖5 cm厚土層,整地做畦,畦長、寬根據穴盤長度和數量確定。用導熱系數小、隔熱性能好的材料作隔熱層,可選用稻草、稻殼或者塑料薄膜。在整好的土地上鋪上電熱線,連接好溫控器(注意將電熱線的發熱部分全部埋在地下)。

將催好芽的種子放在穴盤內,覆蓋基質,水澆透,然后將穴盤放到苗床里,穴盤上覆蓋地膜,同時加蓋小拱棚,將溫控器調到25 ℃。待種子出土后將地膜去掉。秧苗出土后,以防徒長,白天溫度25 ℃左右,夜間溫度15 ℃左右。

3 嫁接

3.1 嫁接準備

嫁接前,要對砧木和嫁接苗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搭設苗床,鋪電熱線,苗床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消毒處理,同時澆透水,保持苗床濕潤。

3.2 靠接

待黃瓜莖長8 cm左右,真葉1 cm左右;南瓜莖長8 cm左右,子葉展開,剛長心葉時進行靠接。首先將南瓜撥心,然后在子葉的側面與子葉成直角的一側的子葉下方向下1 cm呈30~45°角斜切一刀,深度為莖粗1/2~2/3。黃瓜在子葉下1 cm呈30~45°角向上斜切一刀,深度也為莖粗的1/2~2/3。將南瓜與黃瓜的切口插到一起,用嫁接夾夾住,將黃瓜的根放到營養缽內,用土埋住,澆水,水不能漫過嫁接口。

3.3 插接

待砧木南瓜苗高8~10 cm,真葉展開,下胚軸直徑0.5 cm左右,接穗黃瓜直徑約0.3 cm,真葉剛露心時即可嫁接。先去除南瓜的生長點,用與接穗下胚軸相同粗細的竹簽削成竹簽刀,從南瓜的子葉間向下斜插下去,不能穿破胚軸的表皮,深度約為1 cm,不拔竹簽,放好備用。取接穗,用刀片在黃瓜子葉下方1 cm處呈30°斜切一刀,切口長0.5~1.0 cm,在背面再切一刀,角度和切口均小于前者,切口方向與子葉方向平行。拔出竹簽,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孔中,兩者緊密結合,砧木與接穗呈“十”字形,一般不用嫁接夾[1]。

4 嫁接后管理

早春低溫,可在育苗棚內蓋雙層拱棚,嫁接后立即將嫁接苗放到小拱棚內,將拱棚壓嚴,蓋上草簾,注意保溫、保濕、遮蔭。嫁接后的黃瓜需要高溫高濕的環境,有利于傷口愈合,白天溫度一般維持在25~30 ℃,夜間溫度15 ℃左右。同時,小拱棚內的濕度保持在90%左右,第4~5天后開始早晚見光通風,每天通風1~2次,每次1 h左右,以后每天逐漸加大通風時間,直至全天見光。當黃瓜第2片真葉完全展開時,開始煉苗??拷拥倪€需要進行斷根,在接口下的1 cm處用刀片將黃瓜的胚軸切斷并拔除,剛斷根時要適當遮蔭,然后轉入正常管理,當苗長到4葉1心時即可煉苗后定植。

5 田間管理

5.1 整地施肥

定植前,結合整地施腐熟有機肥15 t/hm2、復合肥750 kg/hm2,撒施深翻。做小高畦,畦面寬80 cm、高20 cm,然后覆地膜保溫。

5.2 定植

定植時間一般在2月中下旬,可根據當年的氣溫及生產設施的保溫性適當提早或延后。選擇晴天上午進行定植,每畦定植2行,行距60 cm,株距35 cm,栽好后澆定植水。

5.3 肥水管理

早春氣溫較低時,維持最低需水量,當氣溫上升時,適當增加澆水,進入結瓜期要加大澆水量。黃瓜追肥應結合澆水進行,時間要適宜,過早會引起徒長,要根據植株長勢進行。在根瓜結果期,施尿素150 kg/hm2;盛果期7~10 d施肥1次,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0 kg/hm2。追肥原則是前輕后重,少量多次。

5.4 植株調整

幼苗到了6~7片真葉后,要及時進行搭架或吊蔓,結合綁蔓要及時摘除卷須和側蔓,主蔓長到棚頂時,要及時打頂或者放蔓,要及時去除老葉,增加通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生。

5.5 病蟲害防治

黃瓜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細菌性角斑病。防治霜霉病可選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2%杜邦克露800倍液、50%烯酰嗎啉1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10%世高1 200倍液、25%乙嘧酚1 000倍液、25%阿米西達1 500倍液;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72%農用鏈霉素、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黃瓜蟲害有蚜蟲、白粉虱、斑潛蠅等,可用物理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物理方法采用懸掛黃板誘殺,化學方法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者5%啶蟲脒750倍液防治蚜蟲、煙粉虱;用75%潛克3 000倍液防治斑潛蠅[2]。

6 采收

黃瓜采收一般選擇清晨進行,此時黃瓜脆嫩,顏色鮮亮,品質好。根瓜應適當早收,以利于其他瓜快速生長[3-4]。

7 參考文獻

[1] 霍國琴,楊寶生,劉海龍.冬春黃瓜品種選擇及嫁接育苗[J].西北園藝,2014(9):4-5.

[2] 吳平,柯東輝.大棚黃瓜嫁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北方園藝,2010(22):60-6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防城港市| 镇巴县| 德州市| 三都| 海伦市| 奉贤区| 瑞金市| 花垣县| 宣恩县| 英山县| 合阳县| 惠水县| 大埔区| 昌江| 大城县| 陆丰市| 普兰县| 云林县| 德令哈市| 景宁| 巩留县| 靖边县| 罗平县| 米林县| 汶上县| 丰城市| 奉化市| 泗洪县| 兴城市| 朝阳区| 昌都县| 浠水县| 盐山县| 六枝特区| 枣阳市| 都匀市| 麻江县| 右玉县| 军事| 靖边县| 托克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