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范文第1篇

一、前言

體育舞蹈也叫“國際標準舞”,是風靡世界的一種競技舞蹈項目,包含拉丁舞和摩登舞兩大類舞種,是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是一種男女為伴的雙人舞運動項目。它融音樂、舞蹈、服裝、體態美于一體,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和規范的體育性。體育舞蹈自1986年經日本傳入中國,1997年教育部將體育舞蹈正式列為全國高校體育院系課程,并在普通高等學校加以推廣。近年來,體育舞蹈已成為普通高校學生最受歡迎的體育課程。本文針對體育舞蹈在湖北省民辦高校的開設現狀調查,系統分析體育舞蹈在民辦高校開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建議,旨為體育舞蹈在高校的普及和開展提供參考建議與理論依據。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湖北省8所已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民辦高校

2.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利用問卷進行數據收集,再進行定量數據分析。主要利用問卷星網站的在線問卷調查平臺收集問卷,并最終形成調查數據報告。

文獻資料法:利用學術期刊網(中國知網)查閱有關體育舞蹈在高校開設的相關文獻,同時,搜集有關高校體育舞蹈發展的相關資料,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理論依據收集。

訪問調查法:對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民辦高校教師,通過面談或電子郵件以及電話的形式就本文相關問題進行了咨詢并征求意見和建議。

數理統計法:對所獲得的數據,運用統計學原理方法,通過SPSS和EXCEL統計軟件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三、結果分析

1.湖北省民辦高校體育課程開設現狀分析

通過對湖北省8所已開設體育舞蹈課程教師的訪談得出,湖北省民辦高校基本都將體育舞蹈課作為選修課內容,但開設時間基本都只有一年時間,學期總學時大部分高校不超過36個課時,很難滿足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舞蹈基本知識和技術的要求。30%的高校由于男女比例不均只開設拉丁舞的倫巴舞和恰恰恰舞課程,20%的高校只開設交誼舞課程,很多高校即使開設了拉丁舞和摩登舞課程,由于課時有限,也只是開設了幾個舞種,主要是倫巴,恰恰,華爾茲等的課程,由此可見,民辦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開設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時間等方面非常有限。

2.大學生對體育舞蹈的了解及活動現狀

對200份回收有效問卷調查顯示,7.3%的人對體育舞蹈一點都不了解,83.5%的同學對體育舞蹈有些了解但不熟悉,雖然有9.2%的同學較為熟悉體育舞蹈但也不能完全知道體育舞蹈的十個舞種。從數據調查分析出,大學生們對體育舞蹈的了解認知程度較低,大部分學生也只是通過電視電腦等傳媒了解部分,選擇體育舞蹈課程也只是好奇和塑造形體而已。

體育舞蹈作為一門新興體育項目,在湖北省的民辦高校開設較晚,但卻深受學生喜愛,由于受場地,師資,投入成本等因素限制,各高校開課現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從對民辦體育舞蹈教師訪談中得出,體育舞蹈在民辦高校的開設都是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幾乎沒有一所學校有體育舞蹈專業,大部分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高校只有一到兩名教師擔任全校的體育舞蹈課程,而每年選擇體育舞蹈課的學生并不能全部入學,大部分只能改選其他課程學習。有幾所民辦高校雖然成立了體育舞蹈協會,但很多協會也只是教授拉丁舞,而摩登舞由于受到場地,男女比例等問題無法開設。總體來說,體育舞蹈課程在湖北省民辦高校的開設中,拉丁舞和交際舞占主體,而摩登舞課程開設的高校寥寥無幾。

3.師資和教學設施現狀

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是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者,組織者,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通過調查顯示,湖北省的民辦高校中,一半以上的民辦高校都配備了體育院校畢業的體育舞蹈專業教師,但基本都只有一名體育舞蹈教師,既要擔任男步的教學,又要擔任女步的教學,教學壓力較大。在現任的體育舞蹈教師中,教師們都覺得需要定期進行專業培訓或進修,可是大部分教師反映外出學習機會不多,繼續學習途徑較少,湖北省大學生體育協會每年組織一次教師培訓班和大學生體育舞蹈錦標賽,這對于教師的專業水平是不能滿足學生的強烈求知欲望。

體育舞蹈的教學標準場地是長20米,寬15米的光滑木地板的室內場地,場地內還需要鏡子,把桿,音響等設備,體育舞蹈又是新興體育項目,在高校受重視程度較弱,因此很多高校的體育舞蹈課程開設條件遠遠達不到,體育設施的落后勢必會影響體育舞蹈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

另外,湖北省高校雖然成立了湖北省體育舞蹈協會,但是目前高校沒有統一的體育舞蹈教學大綱和體育舞蹈課程教材,很多高校都是教師根據本校實際情況自己制定教學大綱,編寫課程教案。這對體育舞蹈的發展起到了很大抑制作用

四、對策和建議

1.加大體育舞蹈在湖北省民辦高校的宣傳力度

湖北省的民辦高在在我國的數量較多,但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民辦高校并不多,因此我們要加大體育舞蹈在湖北省民辦高校的推廣和宣傳,讓各級領導了解和重視體育舞蹈的發展,為體育舞蹈教師提供專業、系統的學習和培訓,使教師們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學訓練能力,為高校體育舞蹈的發展起到領頭的作用。

2.尋找適合民辦高校學生的體育舞蹈教學模式

目前,湖北省民辦高校體育舞蹈課程開設大多采用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三自主”體育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雖然在高校教學中廣為推廣,但體育舞蹈這項運動有其自身的特點,這種“三自主”的教學模式首先在男女選課比例上就會出現很大差異,導致體育舞蹈課程開設受限。它不能將教學的最佳效果發揮出來。筆者認為民辦高校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必須尋找一種適合體育舞蹈這項運動的教學模式。要在全省民辦高校范圍內規范體育舞蹈課程教材、教學大綱,為不同類別的學生挑選合適的舞種進行教學。個高校還應增加投入經費,改善教學環境和教輔設備。

3.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湖北省民辦高校中體育舞蹈的開設較晚,教學內容的選擇都是因校而異,很多大學生根本沒有接觸過體育舞蹈,整個湖北省內高校并沒有體育舞蹈統一的教學配套教材和專項理論大綱,很多高校在體育舞蹈教學內容上只泛泛介紹,這很難讓學生對對體育舞蹈理論知識有系統的了解,特別是限制了對于體育舞蹈這項體育項目喜歡和追求更高技能的學生學習。因此,體育舞蹈教學內容選擇上,應根據現代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等特點來選擇較為合理的教學內容,在有限的課時,傳授適合不同需求、不同層次學生需要的體育舞蹈知識。對于剛剛接觸體育舞蹈,對與體育舞蹈這項運動不了解的學生,選擇簡單易學的舞蹈基礎和各個舞蹈的銅牌套路進行教學。對于高年級有一定的體育舞蹈基礎的學生,則主要是讓其了解并掌握體育舞蹈基本技術,培養其樂感、肢體美感和表現力。還有一部分技術較好的同學,應成立提高班,參加體育舞蹈比賽,通過比賽提高體育舞蹈技能,提高學生參與的意識和比賽水平。

4.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更新傳統觀念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體育舞蹈 選修課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834-4 文獻標識碼:A

體育舞蹈也稱“國際標準交誼舞”,是以男女為伴的一種步行式雙人舞的競賽項目。分兩個項群,十個舞種,每個舞種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風格。19世紀20年代后,英國皇家舞蹈教師協會對原“舞種”“舞步”“舞姿”等進行規范整理,制定比賽方法,始形成國際標準交誼舞。現已發展成藝術性高、技巧性強的競技性項目。

本研究旨在為北京體育大學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的課程建設提供一些有力的理論參考依據,為將北京體育大學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課程建設朝更高更遠的方向發展貢獻微薄之力。將為同類相關課程改革方面的研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從而達到推動整個學院路共同體課程改革的目的。

1北京體育大學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課程設置

1.1 目前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教材的設置

從調查得知,目前尚沒有統一標準的教材,高校目前的體育舞蹈教學大綱都是各校教師根據相關資料并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自己制定。體育舞蹈具有嚴格的標準,因此一定要嚴格按照體育舞蹈的標準進行教學。必須使學生全面而熟練地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組合和成套的動作,對其技術環節、動作教法、動作要領、動作重點、動作難點、動作節奏、動作姿態、動作的錯誤及其糾正、音樂的配合等等,都有深切的認識和理解。

1.2 目前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課程課時的設置

根據目前的教學要求,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課,每學期30課時,共10節課。上課時間是從每學期開學后的第三或第四周的周六下午開始。目前我校體育舞蹈選修課課時數量為一學期10節,時間為每周六下午14:30―17:00,一般從開學之后的第三周或第四周開始,有時遇到學校組織活動或者假期還會停課,使得學生在學到動作之后不能有效復習,容易造成動作遺忘。

1.3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教師情況

通過調查得知,目前執教我校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的教師有1名。助教若干,分別是教育學院及體育藝術系專項學生,他們從事體育舞蹈教育工作多年,有著非常好的教學經驗。

1.4師資隊伍對課程建設的影響

1.4.1掌握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內容

所有的教師都認為在教學中,對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習內容要了如指掌,同時還要具備準確優美的示范能力、精辟簡練的講解才能、熟練的教學技巧和具有特色的教學方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威信,提高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使教學具有凝聚力。

1.4.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基礎課程

大多數教師認為,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由于自身對舞蹈的理解不夠深,肢體語言不能夠充分表達,協調力和音樂節奏方面不能很好的理解。所以大多數教師更注重學生的基礎教學。同時多數老師也發現,課程次數過于少,不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學習舞蹈的進度。同時也建議增設體育舞蹈課程次數。

1.4.3教師的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單一的教學示范模式,雖然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水平上已經很突出,但是在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自身條件問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都是在一個老師的示范下進行學習。男生和女生都是分開進行教學和示范,這樣的教課方式會拉慢課的教學進度,并且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這一點所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體會到學生存在此問題。

1.5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教學的硬件設施和場地

1.5.1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教學的硬件設施

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教學的硬件設施都在南體操館內,其中音響設備是每堂課必備,09年后音響設備得到更新,使得教學效果能夠更好得到展現。

1.5.2學院路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教學場地

共同體體育舞蹈選修課的教學場地為南體操館,南體操館的場地格局之間都是以布簾的形式隔開,由于人數眾多所以上課時常常將所有的布簾拉開,導致人流量較大,不利于教師的教學,也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 結論與建議

2.1結論

(1)北京體育大學學院路共同體選修課學生訓練背景參差不齊,幾乎沒有舞蹈基礎,不易掌握體育舞蹈的技術動作。(2)教師數量及課程數量過少,不能滿足同學們的學習需要。(3)教學硬件設施及教學場地比較先進,可適當加大投入,為廣大學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4)目前沒有統一的教材,多依靠本校的教學大綱進行教學。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范文第3篇

音樂;體育舞蹈;拉丁舞;單人訓練;套路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646(2011)03-0091-02

一、研究目的

通過對音樂學院體育舞蹈課程拉丁舞單人訓練套路的研究,讓單人拉丁舞訓練套路組合來滿足廣大學生對體育舞蹈不同層次的需求。

二、研究對象和方法

1.研究對象。本文對武漢音樂學院學生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學生進行上課隨堂針對研究。并調查了其他音樂學院的開設體育舞蹈的相關情況。

2.研究方法。采用文獻資料法;走訪調查法;教學實踐法;搜集整理法;

三、結果與分析

1.音樂學院開設體育舞蹈課程的現狀。

(1)音樂學院已經設置了體育舞蹈專業或者選項和選修課。滿足了學生對體育舞蹈不同層次的需求。

全國各大音樂院校如: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沈陽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都已經開設了體育舞蹈專業,武漢音樂學院也開設了體育舞蹈選項課和選修課。這是時展的必然趨勢,也是體育舞蹈藝術魅力的集中體現。同時體育舞蹈的出現也極大滿足了音樂院校學生藝術和審美的需求,擴大了學生的多元化藝術水準。

(2)體育舞蹈課中的社交舞一些簡單的舞蹈已經不能夠滿足音樂學院這樣的藝術類院校學生不斷發展和強化的藝術層次追求。

學生不斷增長的求知欲,以及不斷提升的欣賞水準和原有體育舞蹈課程設置的內容發生沖突,以簡單的社交舞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在進行的調查走訪中,學生對社交舞的認同率普遍偏低。學生普遍認為那些舞蹈不時尚,不符合年輕人的胃口,難以激發她們的興趣。

(3)音樂學院女生數量大于男生的基本現狀,決定了原先以雙人對舞形式的體育舞蹈必然要結合單人舞蹈的形式。

在音樂學院上課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女生的數量要遠遠大于男生,在6個現有體育舞蹈班級中,男生女生比例差距最小的也是2:1,男生人數僅僅是女生人數的一半,更有甚者一個班沒有一個男生。在這種情形下,女生和女生跳舞極大的削弱了體育舞蹈的傳統魅力。因此,很多學生和老師也建議盡快實現能夠單人跳舞的體育舞蹈。

2.拉丁舞在體育舞蹈中的獨特之處,單人舞蹈形式的可行性。

(1)體育舞蹈拉丁舞的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拉丁舞單人舞蹈形式的必要性。

拉丁舞其歡快活潑、熱辣奔放的特點受到的廣大舞蹈愛好者的喜愛追捧。從流行的趨勢上來說,遠遠的超過了國標舞的另一個項群標準舞(摩登舞)。

盡管這樣,拉丁舞要發展仍然受到了諸如舞伴問題的限制和制約;因為以往的舞蹈套路多依賴雙人配合,但是現實狀況是有很多人沒有舞伴怎么辦?要發展和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單人拉丁舞成為體育舞蹈的一個必要補充。

(2)體育舞蹈兩大項群對比中我們可以發展拉丁舞的靈活特性,并且形成單人拉丁舞是其必要補充。

拉丁舞和標準舞之間的對比:

由于體育舞蹈的獨有的雙人共舞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依賴舞伴,從體育舞蹈的兩個舞蹈項群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出標準舞更依賴兩個人的配合,更加嚴格。而拉丁舞則較為靈活。更合適發展單人的形式。我們可以很好的利用拉丁舞比較靈活的配合形式以及活潑的特點。拉丁舞有較多優于標準舞的特點。正是由于拉丁舞靈活的舞蹈特質,注定了它的靈活性和推廣單人動作的可行性。

3.單人拉丁舞在音樂學院發展的可行性。

(1)音樂學院的音樂教育和表演藝術等專業迫切需要舞蹈藝術的強化教育。

音樂學院有音樂教育和聲樂表演等專業,學生能在體育舞蹈課程上注重禮儀風度,培養自己的良好氣質和樂感為其舞臺表演服務。這些因素都使得她們迫切需要學好體育舞蹈。

(2)全國其他音樂院校已經開設了拉丁舞的訓練。

參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劇專業的課程設置舞蹈部分:現代芭蕾舞、爵士舞、拉丁舞、中國古典舞、武術。從中不難發現拉丁舞已經成為音樂藝術表演必須學習的課程之一,從全國的桃李杯增加國標舞專場,CCTV舞蹈大賽增設國標舞專場,以及沈陽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都已經加大了對體育舞蹈的訓練設置。

武漢音樂學院也開設了體育舞蹈的選項和選修,因此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尤為關鍵。

(3)音樂學院學生選課的熱情。

音樂學院新生選課中對體育舞蹈的偏愛:(對200名新生選課情況的調查分析表)

在對武漢音樂學院學生進行的上課年終調查中,對06級已經修完體育舞蹈課程的同學進行調查,3個班學生對拉丁舞的認可度達到了95%,學生認為很有必要可設拉丁舞的訓練。而對07級新生的調查有近55%的同學愿意選擇體育舞蹈課,對拉丁舞的學習充滿期待。

四、音樂學院單人拉丁舞套路的比較分析和確立研究

1.體育舞蹈拉丁舞套路的諸多版本的研究和比較分析

現今市面上出現的拉丁舞套路資料多如牛毛,但適合音樂學院學生的單人拉丁舞組合我們必須遵守這三條原則:

(1)編舞的實用性

拉丁舞的編排必須是符合廣大音樂學院舞蹈愛好者和學生喜愛的,也符合時展、審美需要的。并且核心是在學生能力范圍內可以掌握的內容。

(2)編舞的藝術性

藝術性是舞蹈編排的根本所在,沒有藝術性的東西是沒有美感,也不符合審美需要的。在藝術上沒有創新、發展的套路組合是無法為廣大音樂學院舞蹈愛好者、學生們接受的。

(3)編舞的實踐性和競技性

編舞必須要緊密結合實踐性和競技性的原則,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再難的動作也不可能出現好的藝術效果和美感。而同樣再好的基本功沒有巧妙的,更高、更快、更強的編舞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加強單人的基礎訓練,并適當增加動作難度和技巧性必然會豐富音樂學院體育舞蹈的內容、拓寬其內涵、豐富其元素,使體育舞蹈課程在音樂學院更好的為學生服務。

五、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重視基礎也適當的加上花樣輔助訓練,因此整理出以下拉丁舞的五個較實用的套路組合。

由于個人跳舞的靈活性和增加其訓練的難度,我們將拉丁舞的五個舞種都分別列出套路規范,并且可以在空間上變換方位進行舞蹈,更適合于初中級選手的學習和訓練,以及高水平選手的熱身訓練,這一套路規范在舞蹈俱樂部、高等院校、青少年的訓練教學中,具有很好的實用和訓練價值。經過教學實踐證明,在音樂學院的教學中,同樣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學生對舞蹈內容和上課的認同率非常高。

2.建議

經過對音樂學院學生的教學實踐,也參考了教育部體育舞蹈的考級套路以及國內外相關理論教材,在遵循體育舞蹈國際金銀銅牌套路模式的一般教學原則下,歸納整理了一套適合音樂學院各個拉丁舞種的單人套路建議動作:

(1)倫巴(RUMBA)單人套路

基本方形步4小節――前進走步2小節――抑制步1小節――后退走步2小節――原地重心轉移和上前走步轉2小節(可增加步型:1、滑門步;2、庫克拉恰;3、定點轉;4、左右分展步;5、螺旋轉步;6、曲棍步)

(2)恰恰恰(CHACHACHA)單人套路

原地點步和扭臀追步4小節――搖擺步4小節――劃圈的基本步和扭臀追步4小節(可增加步型:1、紐約步;2、時間步;3、定點轉;4、古巴斷步;5、奔跑轉步)

(3)牛仔(JIVE)單人套路

換位右至左3小節――換位左至右3小節――美式疾轉3小節――點跟之字步4小節(可增加步型:1、彈踢步;2、左右交叉步;3、點跟轉步;4、雞仔步;5、搖步)

(4)桑巴(SAMBA)單人套路

博塔弗戈斯4小節――沃爾塔8小節――后退博塔弗戈斯4小節――游走的博塔弗戈斯8小節(可增加步型:1、叉形步;2、叉形步轉;3、滾轉步;4、左轉步;5、奔跑轉步)

(5)斗牛(PASODOBLE)單人套路

西班牙舞姿5小節――斗牛中螺旋轉步4小節――斗牛中的博塔弗戈斯2小節――切分音節奏步2小節(可增加步型:1、弗拉明戈打點步;2、斗篷步;3、分離步;4、矛刺步;5、攻擊步)

[1]教育部CSARA.[M].體育舞蹈拉丁舞內部教材,2006.

[2]國際標準舞教材(中文版)[M].英國皇家體育舞蹈教師協會,1996.

[3]全國體育舞蹈青少年培訓教材[M].北京:中國體育舞蹈協會,2001.

[4]張清樹.體育舞蹈[M].北京體育大學.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網絡 學習方式 體育舞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09C-0176-02

體育課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維健康觀”和“五個學習領域”目標,倡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新型學習方式,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即學生的知、情、意、行的全面發展,非常契合素質教育的課程理念。當前學生體質持續下降,“每天鍛煉一小時”陽光體育遇到難落實的問題,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狠抓落實,是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

體育舞蹈融音樂、體育、藝術于一體,具有健身、健心和社會適應的鍛煉價值,還具有陶冶情操、超越極限、發揮創意、觀賞演技、促進交往的特殊功能,是大學生們非常喜愛的一項運動。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每周一次,對于風格各異,音樂特點突出,動作多變復雜的體育舞蹈項目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在不能增加課時的情況下怎樣能把體育舞蹈課程上得更好?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應該充分把網絡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嘗試新型教學模式,探索教學新方法。本文闡述利用課外時間構建網絡平臺,設計合理的網絡教學課程,進行網絡交流,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提高上課質量,建立新型的多樣性的體育舞蹈課程。

一、建構師生網絡平臺

(一)了解學生學習動機

首先當前大學的公共體育課程采用自愿選課的形式,學生可以根據學校提供的課程進行初步的了解,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這樣的形式使得選進課程的學生是熱愛本項運動的,是帶著求知的目的。學習的動機往往會決定學習態度,認真求實的學習態度決定了一定的學習成果。

(二)建立師生網絡平臺

當前社會是個信息時代,網絡幾乎覆蓋著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WIFI已經成了許多場所必備“福利”,通過它我們接受了很多知識,也減少了很多彎路,隨時查詢信息。所以要充分利用這樣一個信息知識傳輸紐帶,使得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現在最為通用和流行的聯絡交流手段就是QQ群和微信群,在選課的初期就與學生建立起方便的聯絡方式,并說明用途,使學生在上課初期就養成關注班級群信息的習慣,為以后傳達知識和交流問題做好鋪墊。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與網絡教學相結合

(一)課前“預熱”

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的“背景”,包括學習方法、領悟能力、音樂感覺等,甚至一個班級中會出現有基礎和沒基礎兩級分化嚴重的情況,課前的“預熱”既是給學生建立起初步的學習表象,對上課內容進行初步了解,又是為那些基礎差的同學進行的課前輔導。比如體育舞蹈中基本胯部練習,有“8”字胯、左右轉胯、提胯等基本動作,單單通過課堂的短時間的教學是不能把它學透的,課前的小視頻、小圖解以及文字的講解都能幫助學生對上課內容初步認知,對課上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二)課后查缺補漏

課后的學習其實是“消化”和“吸收”的過程。通過課堂學習中發現的普遍問題,可以制作相關教學錄像,再次進行慢動作講解,重點突出學生容易犯的錯誤動作,讓學生清晰動作要領,認真自我省察是否犯有同樣的錯誤動作,這樣也避免了教師直面指出學生錯誤動作而造成傷學生自尊心的尷尬局面。

(三)傳播體育舞蹈知識信息

體育舞蹈的種類多,音樂特點也是豐富多彩,很多學生在上課中很難聽出音樂節奏,特別是拉丁舞的倫巴和恰恰音樂都是第二拍起跳,初學者是很難掌握的。通過網絡,可以把上課的體育舞蹈音樂上傳到“群”中,這樣樂感不好的同學平時可以多聽多練。

現在大學公共體育課的標準是每周一次課,而體育舞蹈這個項目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十個小舞種,單單靠上課是學習介紹不完的,有了網絡平臺,教師可以上傳其它沒學的舞種視頻資料給學生觀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這也是為有能力的同學再提升的方法之一。

(四)布置網絡作業

教師可以分組布置網絡作業,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包括理論知識和技術動作,按小組每周一題,查閱資料后上傳,之后是相互學習。比如理論知識題第一組:體育舞蹈的概念?第二組:體育舞蹈的分類?第三組:體育舞蹈的鍛煉價值?然后第二、三小組學習第(下轉第187頁)(上接第176頁)一小組的題目,依次交換分享學習,共同進步。

三、利用網絡建立評價與交流平臺

(一)師生間的評價交流

網絡中,師生間可以成為朋友,沒有課堂上的拘謹嚴肅,可以在“群”中暢所欲言。教師可以征求學生的意見,了解課堂上的進度是否能接受,了解教學內容難易程度,學生是否適應教學方法等,教師也可以通過自己主觀的判斷和觀察對學生提出建議,比如上課態度、課堂上的小組自主學習情況等,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更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這樣的評價交流是課堂上達不到的,既促進了師生間的感情,又提出了意見和得到反饋意見,對體育舞蹈的教學是有重要意義的。

(二)學生間的評價交流

網絡群把不同班級甚至是不同專業的學生聯系在一起,處在共同的年齡段又有著共同的愛好,必定有許多共同的話語,探討學習經驗、音樂節奏、上課動作、創編想法,探討某個同學的動作優美,哪個同學記動作快等,除此之外,還會探討班級生活、學校生活,甚至是購物逛街、打工兼職等。“群”生活帶給同學們很多樂趣,增加了同學間的交流評價。

四、利用網絡進行體育舞蹈教學的意義

(一)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網絡的知識信息傳遞,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們從網絡游戲、八卦新聞等不健康的視野中轉移,每天點滴生活中都會有新知識進入,并且這樣的網絡形式傳播知識,會讓學生認為大家都在學習,自己不學就會落下,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是有幫助的。

(二)增強學生學習效果,保證課堂質量

網絡上傳遞視頻知識信息,課前的“預熱”和課后的“消化”“吸收”,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更加透徹和深刻,傳遞其他相關體育舞蹈知識和網絡作業的布置,使學生更清晰的認識體育舞蹈這項運動,這些對上課效果的增強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相關知識的講解介紹能有效的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三)增進師生間、同學間感情

在信息群中師生間、同學間能和諧的交流課堂知識、課外信息,能相互分享教學心得、學習心得,能以朋友的身份相互提出有利于課堂教學的建議等,在這些行為中滲透著師生情和同學情。

【參考文獻】

[1]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對體育舞蹈課程的建議范文第5篇

關鍵詞:學校體育;體育舞蹈;團隊精神;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804.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10)06-0073-03

Application of sports dance i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team spirit

CAO Fei-fei1,WANG Fei2

(1.Center of Art Direction,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1100,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The authors dissected the reasons for sports dance being able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team spirit in such aspects as highlighting personality, coordinating operation, enhancing cohesion, establishing intrinsic institutional norms, as well as establishing good communication,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team spirit in terms of teacher assurance, curriculum setup, teaching plan establishment, teaching method applica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school sports;sports dance;team spirit;college student

體育舞蹈融音、體、美為一體,受到大學生的青睞。體育舞蹈符合當代大學生對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培養團隊精神。

1體育舞蹈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

霍斯特•邁斯柏格指出:“體育舞蹈不像體育運動那般激烈,也不像舞蹈那般柔和,它兼有文化娛樂的內涵和體育競賽的形式,在西方被認為是永恒的真正藝術。”[1]體育舞蹈既能體現出舞蹈的手、眼、心、意的統一,又能體現出體育的“力度”、“速度”和“幅度”,所綜合表現出來的是將力量、速度、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融為一體的對稱、和諧、統一、整齊的健康美。體育舞蹈自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以來,不僅在群眾中得到廣泛開展,并逐步普及到學校,甚至成為一些學校的必修課。體育舞蹈具有的一些特性,使其有利于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1)張揚個性――打下團隊精神的堅實基礎。

團隊成員的個人工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對團隊而言同等重要,個人工作能力是推動團隊發展的縱向動力,而團隊精神則是橫向動力。雙人舞是體育舞蹈的主要表現形式,男女各經過一段時間的單人基本功練習再進行搭伴雙人配合,最終成為一體。男子健壯有力、修長、穩健的陽剛之軀和女子勻稱有致、曲線優美的陰柔之體在強烈對比與協調中顯示出絕妙的和諧統一。在這一過程中,給予舞伴充分表現自我、張揚個性的舞臺和空間,使其能力最大化。雙人舞講求配合不是要求舞伴相互遷就和犧牲,而是使他們的個性都可在合作中得到張揚,在高度明確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的基礎上產生真正的內心動力。

2)協同合作――形成團隊精神的核心。

團隊精神的形成,有賴于充分分析團隊成員的優勢和劣勢,通過合適的組織形式將每個人安排至合適的崗位,使其協同合作,充分發揮集體的潛能。體育舞蹈對于提高練習者的協同合作能力是顯而易見的。在習練和競賽過程中,由于男女搭檔的身體形態的差異性和男女動作在步法、方向、移動、旋轉、音樂、風格及表現力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的差異性,要求兩人在練習過程中不斷的磨合,相互交流,產生協同效應。

3)提高凝聚力――達到團隊精神的最高境界。

任何組織群體都需要凝聚力,團隊成員的凝聚力是從松散的個人走向團隊最重要的標志。體育舞蹈給予練習者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創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使其心情舒暢、精神愉悅,逐漸形成共同的行為習慣及行事規范。體育舞蹈練習者在長期的語言和肢體上的交流中能夠形成相同的習慣、動機、興趣等,從而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進而產生一種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強大凝聚力的形成使得他們具有明確的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不僅使練習者具有共同的目標,而且使練習者形成來自于達成共識的價值觀和文化理念的自覺內心動力。

4)內隱性制度規范――鞏固團隊精神的保障。

團隊精神可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倡導,但以制度形式將其固定或者在制度中體現團隊精神的主旨必不可少。團隊成員的個體行為需要控制,群體行為也需要協調。一個高效的團隊,必須有制度作為保障。制度不僅是外顯性的,還具有內隱性制度。外顯性的規章制度主要是對勞動報酬、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的條文規定。但與此同時往往有些不成文的規定被人們約定俗成地遵守著――即內隱性制度,包括價值信念、倫理規范、道德觀念及意識形態等,這種內隱性制度(軟制度)的控制更為持久,且深入人心。

體育舞蹈主要通過優美的旋律和韻律,給人們帶來人類的融洽、和諧的情感體驗和甜蜜、高雅的生活情趣[2]。學生在體育舞蹈的練習過程中往往受到的不是強制力量的約束(主要來自教師),更多是受到一種氛圍和觀念的影響。這種約束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強制力量,而是軟性內化控制。體育舞蹈的練習過程實際上也是由教師控制其行為,轉向學生對自我意識的控制過程,即由外顯性制度控制向內隱性制度控制過渡的過程。

5)良好的溝通――建立起團隊精神的橋梁。

建立一個好的團隊,首先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團隊成員能夠及時交流和溝通,傾聽他人意見并且積極回應他人觀點、對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興趣和成就,成員間的價值觀念才能趨于一致,形成團隊精神。體育舞蹈除了能夠將平時慣用的語言交流形式運用到學舞、練舞、比賽和表演等各種活動中,還能將肢體語言也加以淋漓盡致的運用。并且隨著技術動作學習的深入和舞伴之間長期的磨合,交流的機會、手段和形式不斷增加,逐漸形成通暢的信息溝通渠道。

總之,體育舞蹈在張揚個性、提高協同合作能力、增強凝聚力、形成內隱性制度、培養溝通能力方面都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團隊精神。

2通過體育舞蹈課程培養大學生團隊精神的措施

1)教學師資的保障。

教師的自身表現和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學生體育舞蹈技術的學習和團隊精神的培養。目前普通高校中的體育舞蹈教師大部分都屬于自學成才,很少經過專業化訓練。因此應注重體育舞蹈教師的培訓和進修。由于體育舞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運動,它需要學習、自練和對練。在體育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直觀感受很重要,學生的模仿性較強,因此最好由兩位教師配合教學,這樣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團隊精神在體育舞蹈中的重要性。

2)課程設置。

由于體育舞蹈涉及的內容較多、技術性也較強,學生的整體水平較低、基礎較差,因此在課程設置方面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循序漸進、先易后難。應根據學生的性別、身體素質和技術水平等進行合理分班,選擇教材和教法,做到因人施教。建議實行分層次教學,在大一開設初級課程,達到粗略掌握動作技術。在大二開設中高級課程,逐漸過渡到兩人的配合,以至多人配合的集體舞蹈,達到鞏固和運用自如階段。由于團隊精神的基礎就是張揚個性,個人的技術水平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這一課程設置方式有利于為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奠定基礎。

3)教學計劃的制定。

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將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列入其中。學期教學計劃應遵循先提高學生的個人技術水平,再根據學生的不同技術特點,分析他們的優劣勢,在尊重他們意愿的情況下進行最優化組合,進行雙人舞、集體舞的教學,以提高學生協同合作的能力。教學安排,應遵循先個人練習,再進行兩人配合練習,較復雜的動作先分解練習后再完整練習。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加強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習團隊、團隊間、團隊內部成員間的交流與溝通。

4)教學方法的運用。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講解與示范、分解教學、領帶教學、口令提示、照鏡直觀等方法,尤其要處理好講解與示范的關系、跟舞與帶舞的關系,使學生在掌握技術動作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形成相互配合,培養團隊精神。在學習的鞏固與提高和自動化階段,除了采用以上常規方法外,還可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和教學比賽法,讓學生參與簡單舞編排練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創造力。編排遵循制定方案――編排――討論――修改――編排的程序,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在對學生的編舞進行指導的同時還應充分利用提問、觀摩、評議和相互交流的方式,加強團隊間、團隊內部的團結與協作。采用教學比賽的方法,檢查和測試學生學習的情況,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技術技能,還能激發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團隊協作能力。

5)教學組織。

在初級課程教學中建議采用集體教學的組織形式。這有利于節約場地和人力,加快教學進程,有助于統一和規范動作;同學之間相互學習、互相比較、互相促進、互相激勵、共同提高,也可以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團隊意識[3]。在中高級課程教學中建議采用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教學一開始就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分組,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并由組員選舉產生組長,每位組員都能夠明確自己在團隊中的角色和職責。每個團隊通過體育舞蹈組合的編排,由開始的存在不同意見,到在學、練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逐漸達成共識,潛移默化地使得每個成員形成主動參與、傾聽、積極回應他人觀點,對他人提供支持并尊重他人興趣和成就的價值觀念、形成團隊凝聚力。

6)教學手段。

在教學手段上除采用常規的課堂教學外,建議適當安排電教化和現場觀摩的教學,通過觀看高水平的大型比賽,增強學生對整體動作的視覺效果,使學生能更全面直觀地了解技術動作的內部結構和運動軌跡及方法,并對舞伴之間的配合及舞蹈表現力都會有更深刻的體會,從而有利于學生模仿,加快對動作的學習和掌握,加深對團結協作能力的進一步理解。

7)教學評價。

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評價應適當減少對技術內容的評價,而增加對學生學習過程、學習效果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育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采用教師評價、團隊互評、小組內自評相結合的方式[4]。注重過程性評價,對學生進行分階段評價,并且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提示學生對他們的團隊精神進行評價,讓其意識到最終成績的高低,不僅取決于個人能力,還取決于與別人的團結協作。在評價手段上采用小組打分的形式,只給每一個團隊一個整體評價,而不對個人進行評價。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更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最終形成團隊精神。

8)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普通高校的體育課程每學期36學時,即每周1次體育課。這對于舞種較多、風格迥異、節奏不同、動作技術較為復雜、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的體育舞蹈課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同時團隊精神的培養需要在實踐中獲得,因此應注重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發揮學校及各院系體育舞蹈協會的作用,經常舉辦交流推廣活動,定期組織開展系列表演活動、培訓活動、專題講座等各級各類體育舞蹈活動,使得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在實踐中得到提高,團隊精神得以培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鄭重提出了21世紀教育的4大支柱,即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共處[5]。團隊精神的培養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體育舞蹈作為一種獨特的運動形式,因其默契配合和協同合作等特性,有利于提高大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培養他們的團隊精神。

參考文獻:

[1] 黃欣加,張敏杰,熊曉正. 從中西體育舞蹈歷史演繹談我國體育舞蹈的發展[J]. 體育與科學,2006(1):25-28.

[2] 豐萍,李衛民,劉建國. “體育舞蹈”對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之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4):479-480.

[3] 韋廣忠,梁寶君. 體育舞蹈教學特點分析[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2):123-124.

[4] 呂憲軍,于德江. 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課堂教學評價策略[J]. 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09(2):16-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张掖市| 育儿| 广丰县| 措美县| 贡觉县| 康马县| 浙江省| 泰来县| 安龙县| 桐柏县| 藁城市| 榆中县| 阳信县| 乌拉特前旗| 博白县| 鄂尔多斯市| 仁寿县| 瑞金市| 德钦县| 建昌县| 黔江区| 饶河县| 迁安市| 英超| 台州市| 凯里市| 甘德县| 团风县| 当雄县| 和田县| 延寿县| 嘉鱼县| 上蔡县| 普兰县| 临猗县| 旌德县| 宜丰县| 安陆市| 成都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