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泌尿系統的保健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大災面前顯大愛,全力以赴打好抗震救災突擊戰
(一)臨危不亂,靠前指揮。縣衛生局在災后第一時間做好了抗震救災工作部署。地震發生時迅速疏散單位職工及家,快速啟動應急預案,建立抗震救災組織領導機構,實行全縣衛生系統人員、物質、車輛統一調度。
(二)積極搶險,救治傷員。組織縣第二人民醫院醫療救護隊,積極參與重慶市梁平縣文化鎮中心小學災后醫療援助;收治了從什邡和都江堰轉來地震傷員3名,予以精心治療,并全部康復出院。
(三)轉移病員,排查隱患。及時展開災后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并迅速轉移縣醫院、縣中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的病員到安全地帶進行治療,全縣共轉移病員1200余人次,保證了抗震救災期間無安全事故發生。
(四)萬眾一心,友愛援助。全縣衛生系統先后派出8批次71人到青川、映秀、江油等重災區參加抗震救災工作,組織發動衛生系統干部職工踴躍捐款24.67萬元,繳納特殊黨費2.18萬元。
二、強化管理抓落實,努力推進各項衛生工作上臺階
(一)新農合惠民工程不斷創新。20__年,全縣參合農民459849人,參合率達97.86%,名列全市第二名,鄉鎮、村、社新農合覆蓋率達100%。推行“2211”管理新模式,建立社會和部門雙重監督機制,健全定期公示和專家審核兩項監督制度,完善內部督查體系,構建信息服務平臺。20__年1至11月共為參合農民結算補償醫療費用1900余萬元。
(二)疾病預防控制工作不斷加強。加強鼠疫、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乙腦、等重點傳染病的綜合防治,強化以霍亂、痢疾、甲肝和手足口病等腸道傳染病為主的夏秋季傳染病防制;為縣疾控中心和各鄉鎮衛生院購置了大中型電動消殺設備,貯備了各種消殺藥品;切實加強計劃免疫做好了擴大免疫規劃范圍的前期準備工作,兒童“五苗”基礎免疫接種率得到進一步提高;縣疾控中心高標準建成20多個實驗室,衛生監測水平全面提高,綜合監測能力為各縣、市、區前列。
(三)狂犬病防制工作取得實效。強化宣傳,著力提高群眾防病管犬意識和狂犬病防制知識;明確目標,強化工作職責,促進工作落實;齊抓共管,全面落實“管、免、測、滅”防控狂犬的綜合防制措施,遏止了近兩年狂犬病疫情高發的勢頭,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常開展督導檢查,并建立了責任追究和定期通報等制度。
(四)婦幼保健工作更加落實。深入開展婦幼保健年活動,以實施婦幼衛生項目為重點,結合“降消”項目和“三網”監測開展工作,切實加強縣、鄉、村婦幼網絡建設,加強危急貧困孕產婦管理和婦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積極開展母嬰阻斷、新生兒疾病篩查和孕產婦、兒童系統管理工作。
(五)衛生執法力度不斷加大。強化食品衛生監督,餐館單位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強化學校衛生、公共衛生、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重點抓好了縣自來水廠制供水衛生監督,保證了居民飲用水安全;開展醫療垃圾專項監督檢查,全縣醫療垃圾得到集中無害化處置,有效地控制了醫療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切實加大衛生違法行為的打擊和查處力度,查處各類衛生違法案件158件。
(六)衛生項目建設全面推進。8 個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建設和6個鄉鎮衛生院的改擴建項目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落實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250萬元,落實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業務用房1600平方米;積極爭取到達總投資1270萬元的縣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縣人民醫院的醫技樓和縣婦幼保健院的住院大樓建設項目,正在抓緊實施;全力做好村衛生室建設項目、縣第二人民醫院遷址建設項目和縣醫院住院大樓建設項目的前期論證和可行性調研,并正在積極申報建設項目,通過與省市有關部門申報,落實意向性項目資金達1000萬元。
(七)其它衛生工作整體推進。一是愛國衛生有序開展。開展了春季統一滅鼠活動、第二十個愛國衛生月活動、“五·一”節前愛國衛生突擊活動和第二十一個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創建市級衛生縣城成效顯著。二是公民無償獻血再創佳績。1-11月,全縣完成無償獻血1020人次,獻血量32.8萬余毫升,無償獻血總量點臨床用血量的147.5%。三是科教、學(協)會工作得到加強。規范了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醫學教育和業務培訓,高標準、高規格地籌辦了達州市衛生
院長論壇會議,受到市縣各級的高度稱贊。四是紅會工作進展順利。積極開展向地震災區募捐活動,共募得社會捐款14.81萬元。五是安全維穩工作措施得力。認真做好各項安全生產和醫療安全工作,積極防范醫療糾紛的發生,做好工作,及時化解各種矛盾,維護了全縣衛生系統大局穩定。三、高度重視快反應,有效處置問題奶粉事件保穩定
(一)快速反應,精心組織。及時建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醫療救治專家組、巡回排查專家組、督查組和信息收集報道組,具體負責組織、指揮、協調患兒的篩查、醫療救治工作,形成上下互通、整體聯動、部門協調的工作機制。同時,實行了24小時值班制和篩查治療工作日報告制。
(二)編制預案,落實責任。縣衛生局及時編制并啟動了《__縣衛生局與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相關的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應急預案》,并組織廣大嬰幼兒進行有序篩查,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三)認真排查,廣泛宣傳。實行分級、分層、分片區篩查,做到了“早發現、早篩查、早診斷、早救治”;通過電視臺公告、墻報、印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做好了與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宣教要點》等預防護理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
(四)工作到位,成效顯著。共篩查有問題奶粉喂養史的嬰幼兒18000余人,免費住院治療與食用受三聚氰胺污染奶粉的嬰幼兒泌尿系統結石43人,無一例死亡,防范了群體性涉穩事件的發生,維護了全縣社會穩定。
四、狠抓行風促效能,著力打造衛生為民新形象
(一)找準差距,強力解決突出效能問題。通過主動自查、聘請監督員面對面提意見和征求社會各方面及群眾意見,廣泛查找問題,找準了差距,著重解決個別管理干部和醫務人員責任意識不強、作風紀律不正、服務質量不高三大問題。
(二)落實措施,不斷優化衛生發展環境。針對存在的問題,逐項落實五個務必,即務必令行禁止、務必紀律嚴明、務必求真務實、務必權責明確、務必團結共事。今年,__縣衛生局效能建設先后兩次代表__縣接受達州市效能辦對組織實施和鞏固提高階段工作的檢查考核,均受到省市領導好評。
關鍵詞:循證護理;兒科護理;護理實踐
循證護理是最近幾年逐漸的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護理理念,主要表現在明確客觀的概念上來完成工作。現在,循證護理咋我國正得到了越來越為廣泛的應用,在兒科治療領域應用更為廣泛。所以分析循證護理在兒科臨床中的應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回顧和分析了我市某醫院收治的68例兒科患者,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實驗組采用循證護理,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將分析結果歸納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回顧和分析了從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入住我市某醫院6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29例,幼兒的年齡范圍為0.5歲至5.5歲之間;有26例患者腹瀉,有27例患者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炎患者5例,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5例,肺炎患者有3例,有2例患者為泌尿系統感染。將患者隨機的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有30例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患者類型等方面均不存在著顯著性差異(p>0.05),在臨床中具有統計和分析的意義。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來進行護理,而實驗組患者在常規的護理方式基礎上,增加應用循證護理的方式來進行護理。實驗組患兒的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所示:(1)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培訓。護理人員要增強自身的醫護素質,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會直接的影響到患兒的身體康復,所以要加強對醫護人員業務能力的培訓。醫護人員要能夠結合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并善于總結護理時的經驗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并要針對每個患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與方法。(2)緩解患兒焦慮情緒。患兒在進行治療時,常常會出現焦慮的現象,醫護人員要協助患兒消除焦慮的情緒。醫護人員要鼓勵患兒家長在其身邊陪伴治療,家長本身也可以給患兒提供一些連續、固定的護理,例如可以給患兒提供一些玩具、物品、實物等感官護理。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醫護人員可以通過輕撫、擁抱等來表達自己的善意。這些都有助于患者內心焦慮情緒的消除。(3)患兒疼痛護理。患兒往往對疼痛都會有著過激的反應,尤其是侵入性治療前,要采取一定的方法來緩解患兒內心的焦慮情緒。在患兒治療過程中,通過鼓勵、講故事、玩游戲等方式來分散患兒內心焦慮的內心,緩解侵入性治療給患兒帶來的疼痛感,對于許多不愿意配合治療的患兒,醫護人員要與其進行溝通以及心理疏導,增強患兒接受治療的配合度。
1.3觀察指標分析
觀察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糾紛率、護理差錯率、家屬的滿意率以及積極行為的參與幾率。
2實驗結果分析
通過分析表1可知,在對照組中(n=34),護理糾紛率為10(29.4%),護理差錯率為11(32.35%),積極行為參與率為22(64.7%),家屬的滿意率為23(67.65%);而在實驗組中,護理糾紛率為3(8.8%),護理差錯率為1(2.94%),積極行為參與率為31(91.18%),家屬的滿意率為30(88.23%);對照組患者與實驗組患者在護理糾紛率、護理差錯率、積極行為參與率以及家屬的滿意率等方面均存在著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患兒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反抗的現象比較常見,患兒在接受治療時往往會出現抑郁、懷疑的心里,另外患兒的家長也比較容易出現焦慮、緊張的現象,這不利于患兒疾病的康復,所以對患兒的及時治療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循證護理有助于患者情緒調控,另外還能夠幫助提高患兒的質量質量,這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兒科護理實踐中,循證護理能夠減少護理的出錯情況,降低醫護人員與家屬之間的糾紛,提高患兒的參與率,讓患兒的家屬對治療的結果更加的滿意。
作者:嚴曉春 單位:嘉定區中心醫院
參考文獻:
[1]王美先.循證護理在兒科病房整體護理模式中的應用[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4,45(03):378-379.
關鍵詞:CT室;護理質量;素質
隨著計算機體層掃描影像學診斷技術的推廣和應用,CT已成為醫院最常規的檢查手段,其具有簡便、快速、準確率高等特點。但是,在CT檢查中仍存在著很多問題,包括護理人員責任心較差、護理熱情低,操作失誤造成醫患糾紛,基層群眾特別是農民患者,對CT檢查了解較少,接受能力較差,對于CT檢查的目的、流程、方法不甚了解,易產生焦慮、緊張、不理解及甚至不配合的情況[1]。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護理要求,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我院對多年來的護理經驗進行了總結,現報道如下。
1 熟知CT檢查的各項注意事項
1.1CT檢查前做好告知和基礎護理工作 在檢查前仔細詢問患者病史,特別是有無禁忌病,還有檢查部位、血管情況等,根據具體的檢查部位和要求,做好告知工作,例如:盆腔泌尿系統檢查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腹部檢查前3d不能行鋇餐造影檢查,檢查前一晚需禁食。如病情許可,在檢查前0.5h盡量喝水1000ml。行冠脈CT檢查的患者還需用藥控制心率,最好保持心率在60~70次/min,并囑咐患者按要求吸氣p憋氣、呼氣;對增強掃描的患者,要特別詢問其藥物和食物有無過敏史和高危因素。包括心力衰竭、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哮喘、碘過敏、甲亢等情況[2]。在檢查全程中,護理人員應保持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做好基礎護理工作。檢查應按先后順序進行,但是對于年老體弱和危重患者可酌情優先檢查。在護理中盡可能照顧患者的感受,讓其感受到安心、舒適,例如:協助行動不便的患者上檢查床并擺好;在患者感到不安和恐懼時盡可能用語言進行安撫,消除負面情緒,讓患者主動、積極的配合檢查;維持檢查區域的秩序,保持CT檢查候診區的整潔、安靜。在檢查過程中,應始終面帶微笑,給予患者良好的護理感受。
1.2增強CT需行碘過敏試驗 為防止檢查過程中發生過敏反應,檢查前需行碘過敏試驗,仔細觀察15~20 min,如果發現患者惡心、嘔吐、頭暈、心慌、氣急、手足麻木、蕁麻疹、口舌水腫等陽性反應,則不可進行增強CT檢查。若15min后沒有不良反應,則為陰性,此時可用大劑量碘造影劑。由于小劑量的試驗用劑亦可能造成嚴重的過敏反應,甚至危及性命,因此在做過敏試驗時仍應當隨時做好搶救準備。
1.3造影前地塞米松的應用 為防止過敏反應發生,必要時應當在造影前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mg[3]。冬天檢查時將造影劑加溫至36℃以降低粘度,可有效增加患者對造影劑的耐受程度。在注射時嚴格把握注射的速度和準確度,嚴格保持速度在1.5~2ml/kg并控制用量。CT增強掃描完畢后患者仍需呆在護理室15~20min才能離開,以防延遲性反應發生[4]。
1.4嬰幼兒檢查 對于不能合作的嬰幼兒,為確保檢查效果,以防在檢查過程中出現躁動,應當在檢查前適當給予鎮靜。
2 做好各項搶救工作準備,準備好急救物品
隨時準備好搶救的各項物品和器械,必備常規藥物如地塞米松、氨茶堿、腎上腺素、氫化可的松、苯海拉明、升壓藥呼吸興奮藥、異丙嗪、葡萄糖和生理鹽水等。常規物品如氧氣瓶、聽診器、簡易人工呼吸器、血壓計、吸痰器等。
搶救措施主要針對碘過敏反應,其反應分為輕度、中度、重度。惡心、嘔吐、頭暈、紅斑、疼痛感等為常見的輕度反應,若反應不強烈,可采取降低注射速度或者暫停注射措施,根據情況可給與吸氧,檢查結束后,囑咐患者大量飲水,盡快消除和減輕其不適感;面部水腫、蕁麻疹、窒息感、呼吸急促、痙攣、聲音嘶啞、血壓升降明顯為中度反應,此時應當立刻停止注射造影劑,并且通過面罩給氧,根據患者情況給藥,如靜脈推注地塞米松或鹽酸苯海拉明,皮下注射腎上腺素等,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脈搏、呼吸、血壓等;如果出現如呼吸困難、脈搏微弱、喉頭水腫、中樞性抽搐,甚至休克等重度反應,則需要就地進行搶救。包括密切觀測患者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道,用藥物進行抗過敏處理,保持患者呼吸暢通,必要時可進行心臟按摩、氣管切開等,同時立刻通知急診科等科室進行配合治療,待病情穩定后轉移到相關科室繼續治療。
3 善于學習,不斷加強專業知識
CT檢查的患者非常廣泛,涉及到各個科室,因此對護理人員的知識要求更為全面,不僅僅需要掌握影像學知識和護理相關知識,為了適應新時期的要求,更要主動學習交叉學科的相關知識,滿足現代護理管理的需要。
4 態度良好,具有較好的交流共同技巧
由于年齡、性格、階層等導致的患者多樣性對CT室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加強自身專業素養,還需要對心理學、人際關系學、倫理學等有一定了解,憑借良好的語言能力更好的與患者溝通,在交談中安慰、鼓勵患者,減少患者心理壓力,使其能正確面對檢查結果,主動配合治療。
在交談過程中,謹記保持耐心的態度,對患者提問予以細心準確的回答,交談過程中盡量使用通俗易懂言語,保證向患者傳達正確表意。掃描時,因為胸、腹部檢查要求屏氣,因此在掃描前可先介紹檢查的過程,提前訓練患者正確操作方法,必要時可進行示范,可有效提高圖像質量。對于某些恐懼CT檢查的患者,要耐心細致的為其講解CT機的相關知識和X線的作用,介紹CT檢查的科學依據,減少其心理恐慌感。同時,檢查結果出來后,應辯證性向患者做分析,使患者充分了解自身情況。
參考文獻:
[1]李團榮.增強掃描時CT室護士應掌握的幾點注意事項及搶救要點[J].現代保健?醫學創新研究,2012,5(3):105.
[2]沈霞.CT室對常見碘過敏反應的護理預防與處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17(6):473-473.
足部保健權威告訴您――
足反射區理論用于疾病診斷、治療未有確證;
根據足部顏色和性狀的變化判斷人體健康狀況并沒有科學依據;
中藥泡腳雖有療效,但洗腳房藥量不足成分可疑效果更可疑;
消毒不徹底,用具多人共用,洗腳房幾成疾病大染缸。
我常到足浴房去洗腳按摩,每個星期都去一兩次。有一次,洗腳房的服務員給我按摩到腳心的時候感覺特別痛。服務員就說是腎虛。我今年才40出頭,卻常感到腰酸背痛手腳乏力,也是力不從心,每況愈下。服務員說洗腳房里有用于治療腎虛的特制藥水,再結合他們特殊的按摩手法,不出兩個月就能把我的病治好。我堅持去洗了4個月,卻沒見什么效果,反而更加嚴重了,有時還頭昏眼花。我到醫院查了一下,醫生說我其實只是勞累過度休息不足罷了,根本沒有什么病。
足反射區療法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腳底穴位反射全身臟腑的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按腳底痛真的表示某個臟腑有病嗎?洗腳按摩是否真的象一些人說的那樣,可以治病、健身?中藥洗腳真的有用嗎?……貴刊是我信賴的良師益友,是我和家人就醫選藥的指導手冊,能否幫我解開心中的這許多疑團呢?
以上,是廣州讀者何先生關于足浴按摩的一些困惑。誠然,“純中草藥洗腳”和“足反射療法”,是洗腳房招徠客人的兩大招牌;泡一泡腳能治多種病、美容健身、延年益壽,摸一摸就知道是否有病,按一按腳就可以治病健身,是它們最讓人動心的承諾;“要想身體好,常常來洗腳”、“洗洗腳,沒煩惱;按按腳,身體好”是它們叫得最為響亮的口號。然而,其真實情況如何呢?為揭開眾多消費者心中的迷團,記者對洗腳房進行了調查,并就有關問題采訪了專家。
足反射區療法診斷治病未有確證
在一次洗腳的過程中,記者問:“這個足底按摩是個什么道理啊?”
“這叫足反射療法。”服務員順手遞給記者一個印刷得甚是精美的一個冊子。翻開冊子,赫然寫著:
“中醫認為:‘足乃人之底’,足部保健對人的健康有著積極的作用……早在2500年前的中國最古老的經典醫書《黃帝內經》中,就論述了‘足底反射區’的基本理論……人體各部的器官,都能在腳底找到一個固定的反射區,反射區反映著身體對應部位的健康狀況。……通過足底反射區可以準確判斷全身五臟六腑的病癥,經常運用足底反射療法進行足底按摩不但能夠治療各種疾病,而且能夠美容潤膚、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抵御百病。通過按摩足部反射區,還能激發人體潛能,從而達到增強的作用。”
冊子上還附有一副《人體臟腑腳底反射區位圖》,詳細地標示了腳底的各個反射區和它們所對應的器官,并羅列了足底按摩能夠治療的各種病癥:感冒、頸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經痛、腸神經官能癥、腹瀉、更年期綜合征等幾十種,甚至還有癌癥、糖尿病、中風、不孕癥、腦性麻痹等。
“這樣說來,你摸摸我的腳就可以知道我有什么病嗎?”“當然了,這還有假。”記者又問:“我聽說服務員力氣越大,按摩的效果就越好,是不是真的?”服務員點頭表示肯定。
我們的腳底真的有反射區關聯全身臟腑器官嗎?通過反射區果真能診斷治病嗎?記者就此采訪了中華預防醫學會足部健康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原副院長陳意麟教授。
記:“人的足底真有反射區嗎?”
陳:“中醫學上有足反射療法的記載和論述,著力的部位是某些穴位和某些部位。反射區的概念是近些年從境外傳入的。”
記:“可否簡單地介紹一下哪些區域對應哪些臟器呢?”
陳:“反射區所反映的相應臟器出自經驗的總結。所以反射區的分布圖各有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如有的圖示趾部為人的頭部,而有的圖示人的頭部位于足的跟部,現在標示的反射區本身還有待進一步的總結和論證。”
記:“目前一些足浴中心均以足底反射區療法招徠顧客。足底按摩就是足底反射區療法嗎?”
陳:“其實,從嚴格意義來講,‘足底按摩’的稱謂是錯誤的,應是‘足部按摩’。因為予以按摩的反射區不僅僅存在于足底,而是存在于整個足部。一字之差,概念卻是完全不同的。足反射療法在中國經過數千年的發展有著豐富的內容,可用多種手段和方法作用于足部,如溫熱、針刺、溫灸、推拿按摩、藥敷、藥液浸泡,以及現代的電磁、離子導入等;足部按摩僅是其中的較為常用的手段之一,二者不能等同。”
記:“根據足底反射區能夠診斷和治療疾病嗎?”
陳:“足反射療法確有治療和保健功能,但并沒有實質意義的診斷功能,它不能用于診斷疾病。有些人認為只要摸摸腳,甚至看一下腳就能診斷全身有什么疾病,有的甚至說摸摸腳就知道血壓有多高,血膽固醇是多少等,那更是無端的猜測。對疾病的診斷是一個復雜嚴密的過程。中醫需要望、聞、問、切,西醫需要望、觸、扣、聽,以及各種檢查。即使是著名的醫學家也需要依靠這些綜合手段才能得以完成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和保健屬于不同的范疇。目前洗腳房員工的條件和情況一般只能起到保健的作用,很難達到治療的效果。需要強調的是,按照我國有關法律的規定,只有具有專業資格的醫務人員和機構才能進行診斷和治療服務。”
記:“現在有一種說法,就是按摩腳底,有痛感就代表身體某部分有病。而且越痛病得越厲害,這是怎么回事?”
陳:“根據我的臨床實踐,局部壓痛有可能反映相應臟器的健康狀況。這里強調的是‘有可能’和‘健康狀況’。‘有可能’是因為對這征象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怎樣的范圍,以及準確率有多少等還沒有確切的數據和資料。‘健康狀況’是指所反映的的相應臟器的情況是籠統的、模糊的,不是對疾病的診斷。這征象的出現只是提供一個信息,并作進一步檢查。不能忽視的是,對這些征象的出現首先需要鑒別真是反映臟器的信息,還是足局部某種疾病等等。除了局部壓痛和皮下厚度的變化外,其他征象予以反映響應臟器健康狀況的可能性很小。有的更是過于牽強附會,如,拇外翻診斷患有頸椎病,雞眼或姘胝長在足的某部位就診斷該相應臟器有病等等。”
記:“現在某些科普報刊介紹說從足部的顏色和性狀改變,不僅可以判斷全身的健康狀況,同時還可以推斷出某些局部疾病。比如,趾甲部麻木是心血管疾病的表現;足背部趾關節部水腫常表示患有盆腔炎或胸膜炎;趾甲嵌入肉中或成鉤狀,往往表示有多發性神經炎、神經衰弱或脈管炎等……這些有什么依據嗎?”
陳:“此外,還有足背的足趾根部出現小白脂肪塊是高血壓的征兆;第四趾側蒼白水腫者可能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若大拇趾經常腫脹,可能患有糖尿病;趾甲凹凸不平時,表示肝腎有慢性病;足踝部水腫是心腎疾病的表現;足背部出現隆起表示患有泌尿系統結石;內踝出現紫色斑點可能是患上婦科疾病;第三趾的足底側水腫往往是患有眼底病;趾甲嵌入肉中或成鉤狀,往往表示有多發性神經炎、神經衰弱或脈管炎等種種神奇的說法。這些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其中足踝部水腫是心腎疾病的表現這一提法還有些沾邊。說‘沾邊’是因為少數心腎疾病可能會出現足踝部水腫。但是,心腎疾病很多,大多情況下不會出現這體征。據此就會‘漏診’。相反,有許多疾病也可以出現足踝部水腫,如,肝臟疾病、營養不良、結締組織病、內分泌代謝病,以及下肢血流、淋巴回流受阻等,據此都診斷為心腎疾病就將導致‘誤診’。因此,這是不能作為診斷的‘重要依據’的。它距離真正意義的診斷尚有相當長的路。”
記:“作足底按摩是越痛越好嗎?”
陳:“操作中只要給予一定的能達到保健或治療作用的刺激量即可。不是越重越好,越痛越好。力度太小則不起作用。力度太大則不僅沒有必要,相反還可能引起局部損傷。有人被按摩后l~2天腳無法著地,一走路即痛,很明顯已損及局部軟組織,甚至骨膜。”
記:“請您給讀者介紹一些有關正確的按摩手法的知識,好嗎?”
陳:“按摩手法主要含有定位和操作兩部分,定位和操作是否正確和效果有直接關聯。我自己創立的骨骼定位法提高了定位的精確度,操作也予以規范化。但其是否正確和手法的名稱無關,如姓名只是代表某人的符號,不能反映其性格、外形等。手法名稱我主張沿用中醫按摩學的名稱,如按法、推法、挾法、揉法等,能簡要地區別按摩手法的種類。有的按摩手法的名稱被稱為‘食指鉤拳法’、‘大拇指的指腹按壓法’、‘掌指背刮擦法’等,名稱比較形象。”
記:“那按摩需要按照一定的穴位和反射區順序進行嗎?”
陳:“足部的穴位和反射區很多,只要將應予以按摩的反射區按要求都按摩到即可,不必要必須遵循某種固定的順序,各反射區的按摩順序先后顛倒并不影響效果。把各反射區的順序絕對化是沒有意義的。為了在操作中避免個別反射區被遺漏,任何人都可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記憶習慣自編一套順序。”
一家足浴保健中心的接待人員向記者介紹:“我們的足浴藥水是一種民間秘方,用的藥材里面包括麻黃、當歸、苦參等十多種名貴的中草藥,對香港腳、腳氣、腳癬等十分有效,常泡能祛風活血、強筋健骨等。”“我國中醫自古就有洗腳保健的說法。這是因為,雙腳上有33個穴位、62個反射區和人身多處相通,用中草藥藥液洗腳,藥力可以通過這些穴位和反射區到達人體全身,達到治病健身的作用,還可免去吃藥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是真正的‘綠色保健法’。俗話不是說了嘛,‘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果真是如此嗎?陳意麟教授指出:用中草藥浴足的確能對人的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但這需要一定的劑量和療程,而絕大部分足療中心不可能為顧客提供中藥分量適中的洗腳水。
而記者向一位熟知洗腳行業狀況的人士詢問有關足浴保健中心事宜時得知:“一般只有大型的足浴中心才會有專門的配藥房。配的藥一般也就是一些能夠舒筋活絡的便宜藥材,比如紅花、荊芥、丹參、獨活、決明子、川芎等。其中最貴的就數決明子了,10克也才1塊錢不到。按每天30個客人算的話,每周每樣配個20~30克就差不多夠用了。”這樣說來,在此一周內,足浴中心的200多名客人全都用的是同一個大木桶中逐漸被稀釋的藥液,其中僅有200、300多克的中草藥,效果如何可想可知。
此位人士補充道:很多小型的洗腳房根本沒什么配藥的概念,所謂“專家炮制”的“特色藥水”里泡的大多是商店里再尋常不過的足浴藥粉、足光粉,還有一些用的是街頭賣的或者是上門推銷的三無產品,成本不到1元/包,卻要沖泡數十個客人的藥水。記者問:“這樣不怕出事嗎?”回答是:“又不是擦在臉上,腳底皮厚,不會出什么事的。”
陳意麟教授指出,“目前各地應用于泡腳的中藥配方煎劑或其他制劑,其作用一般屬于活血化淤、清熱解毒之類,也有注明專治某種疾病的配方制劑。但是,同一種藥物或配方,內服和外用的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把這些洗腳房所說的中藥喝進肚子里,也不見得有如此神效,靠20~30分鐘的時間泡腳,藥物又能吸收多少?使用劣質的足浴粉,或用廉價的中藥制劑來替代中藥,更有甚者,拿板藍根沖劑來冒充中藥泡腳,這是十足的坑蒙拐騙。對于這種為了謀利進行欺騙,乃至危害他人健康的不法行為必須予以杜絕。我相信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定會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記者通過調查得知,為了節約成本而重復使用洗腳藥水在洗腳行業內已是不公開的秘密。多數洗腳房給客人泡過的洗腳水不是馬上倒掉,而是兌上新藥水甚至是熱水就拿給下一位客人泡腳。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前一名客人患有足癬,那么第二個,甚至更多名客人也會被傳染。
皮膚科醫師提示:我國屬于亞熱帶氣候,華南沿海地區氣候更是潮濕溫熱,患有腳氣病的人數眾多,其中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癬最為多見。從我國目前皮膚科接診的病人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得了腳癬的患者,是由于與他人共用非一次性拖鞋,或是在一些消毒不過關的浴足房里被傳染的。
有些洗腳房對客人剛泡過腳的木盆、木桶,僅用清水簡單沖洗幾下,就直接裝上藥水給下一名客人;給客人擦腳用的毛巾,僅用消毒碗筷的消毒柜進行消毒,甚至僅用普通洗衣粉、清潔劑清洗,根本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這些重復使用的用具如果消毒不徹底極易傳播疾病,特別是受到真菌感染的毛巾,即使用高溫也不能完全殺滅潛伏其中的細菌。
最為嚴重的是,洗腳房給客人刮腳、修腳用的火山石、刮腳刀一般是由服務員自行配備并自行清洗消毒,幾乎不可能做到一客一用后消毒。如果上一位顧客患有肝炎或艾滋病病毒,在修腳時不慎出了血,而下一位顧客修腳時也出了血的話,那么后者極易感染肝炎或艾滋病病毒。另外,服務員的雙手如未進行消毒,也很容易交叉感染,將病菌傳染給顧客。建議消費者去洗腳房消費時要注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洗腳房。
中藥足浴藥效可疑,衛生善令人擔憂
一家足浴保健中心的接待人員向記者介紹:“我們的足浴藥水是一種民間秘方,用的藥材里面包括麻黃、當歸、苦參等十多種名貴的中草藥,對香港腳、腳氣、腳癬等十分有效,常泡能祛風活血、強筋健骨等。”“我國中醫自古就有洗腳保健的說法。這是因為,雙腳上有33個穴位、62個反射區和人身多處相通,用中草藥藥液洗腳,藥力可以通過這些穴位和反射區到達人體全身,達到治病健身的作用,還可免去吃藥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是真正的‘綠色保健法’。俗話不是說了嘛,‘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果真是如此嗎?陳意麟教授指出:用中草藥浴足的確能對人的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但這需要一定的劑量和療程,而絕大部分足療中心不可能為顧客提供中藥分量適中的洗腳水。
而記者向一位熟知洗腳行業狀況的人士詢問有關足浴保健中心事宜時得知:“一般只有大型的足浴中心才會有專門的配藥房。配的藥一般也就是一些能夠舒筋活絡的便宜藥材,比如紅花、荊芥、丹參、獨活、決明子、川芎等。其中最貴的就數決明子了,10克也才1塊錢不到。按每天30個客人算的話,每周每樣配個20~30克就差不多夠用了。”這樣說來,在此一周內,足浴中心的200多名客人全都用的是同一個大木桶中逐漸被稀釋的藥液,其中僅有200、300多克的中草藥,效果如何可想可知。
此位人士補充道:很多小型的洗腳房根本沒什么配藥的概念,所謂“專家炮制”的“特色藥水”里泡的大多是商店里再尋常不過的足浴藥粉、足光粉,還有一些用的是街頭賣的或者是上門推銷的三無產品,成本不到1元/包,卻要沖泡數十個客人的藥水。記者問:“這樣不怕出事嗎?”回答是:“又不是擦在臉上,腳底皮厚,不會出什么事的。”
陳意麟教授指出,“目前各地應用于泡腳的中藥配方煎劑或其他制劑,其作用一般屬于活血化淤、清熱解毒之類,也有注明專治某種疾病的配方制劑。但是,同一種藥物或配方,內服和外用的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把這些洗腳房所說的中藥喝進肚子里,也不見得有如此神效,靠20~30分鐘的時間泡腳,藥物又能吸收多少?使用劣質的足浴粉,或用廉價的中藥制劑來替代中藥,更有甚者,拿板藍根沖劑來冒充中藥泡腳,這是十足的坑蒙拐騙。對于這種為了謀利進行欺騙,乃至危害他人健康的不法行為必須予以杜絕。我相信有關監督管理部門定會采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
記者通過調查得知,為了節約成本而重復使用洗腳藥水在洗腳行業內已是不公開的秘密。多數洗腳房給客人泡過的洗腳水不是馬上倒掉,而是兌上新藥水甚至是熱水就拿給下一位客人泡腳。稍有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前一名客人患有足癬,那么第二個,甚至更多名客人也會被傳染。
皮膚科醫師提示:我國屬于亞熱帶氣候,華南沿海地區氣候更是潮濕溫熱,患有腳氣病的人數眾多,其中真菌感染引起的足癬最為多見。從我國目前皮膚科接診的病人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得了腳癬的患者,是由于與他人共用非一次性拖鞋,或是在一些消毒不過關的浴足房里被傳染的。
有些洗腳房對客人剛泡過腳的木盆、木桶,僅用清水簡單沖洗幾下,就直接裝上藥水給下一名客人;給客人擦腳用的毛巾,僅用消毒碗筷的消毒柜進行消毒,甚至僅用普通洗衣粉、清潔劑清洗,根本不能達到消毒的目的。這些重復使用的用具如果消毒不徹底極易傳播疾病,特別是受到真菌感染的毛巾,即使用高溫也不能完全殺滅潛伏其中的細菌。
最為嚴重的是,洗腳房給客人刮腳、修腳用的火山石、刮腳刀一般是由服務員自行配備并自行清洗消毒,幾乎不可能做到一客一用后消毒。如果上一位顧客患有肝炎或艾滋病病毒,在修腳時不慎出了血,而下一位顧客修腳時也出了血的話,那么后者極易感染肝炎或艾滋病病毒。另外,服務員的雙手如未進行消毒,也很容易交叉感染,將病菌傳染給顧客。建議消費者去洗腳房消費時要注意選擇衛生條件好的洗腳房。
足部保健也可以自己做
足浴作為中醫傳統養生保健項目之一,日益被人們所認識。特別適合身體疲勞者、急性損傷和慢性勞損患者、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肩周炎及各類關節炎和各種寒癥患者。陳意麟教授特意為本刊讀者介紹了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容易做到的幾種足部保健方法:
1.睡前熱水泡腳。時間和水溫由自己掌握。
2.雙手搓動足部。可以一手置于足底,一手置于足背,互相搓動;也可一手握住足部,一手置于足底來回搓動。直到足部或足底發熱,乃至出汗。
3.走石子路。可利用馬路邊或公園內鋪設的石子路,脫鞋行走其上。當來回走轉身時要緩慢,防止頭暈摔倒,尤其是老年人。要查看路面有無玻璃等尖利的物品。
4.竹筒外纏繞麻繩,竹筒內穿一棍。單足或雙足踩在竹筒上。當竹筒滾動時,不平的麻繩面刺激于足底。
此外,現在市場上也有許多足部保健的商品可供選擇,如足浴盆、按摩板、按摩輪等。
陳教授強調說:“任何一種養生保健的方法在自我實踐中都要遵循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因地制宜的原則,足部保健也不例外。”遵循這些原則,只要方法正確,就能讓健康真正從腳底開始。
陳教授特別提醒消費者注意的是,就象任何一種保健方式都有其適應癥和禁忌癥一樣,足部按摩也不是絕對安全的。不論是足部保健服務,還是自我保健,對它的安全性都應了解。這可分為三個方面。
第一,禁忌癥。有些情況是不能進行足部保健或治療的,否則可能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嚴重后果。主要的禁忌癥有:各種活動性出血,如腦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進行足部保健或治療將導致血液循環加快,加重出血和病情;肺結核活動期,可使咯血加重;早期妊娠,少數可引起流產;足部已有外傷或感染,會使局部原有的疾病加重。
此外,腦出血一個月內,腦梗塞一周內,急性心肌梗塞四個月內,或四個月后仍有如心力衰竭等并發癥存在的,都不能實施足部保健或治療。手術(包括活體組織檢查)后2周內也不能實施足部保健或治療,必須待刀口愈合以后。
第二,有些人可能產生副作用,但發生率較低,程度也較輕。副作用的發生及程度主要與進行保健者的體質有關,體質越弱,越易出現,副作用越明顯,持續時間也越久。常見的有感到疲倦、頭昏、惡心等。一般病重體弱者、幼兒、動過大手術后等,都可能因刺激量相對過大而出現副作用。一旦出現這些不適反應,應立即停止保健,并待不適消失后才可進行其他活動,并注意下次保健時應減少刺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