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學的作用及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 英文歌曲 英語教學 意義

外語教育不應僅以教學生背多少個英語單詞、掌握一些語法項目和考試能取得高分為目的。教育部從素質教育的高度為英語學科的教學目的重新定位,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自信心、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學習策略的培養擺在英語課程目的的首要位置。唱英文歌曲就是一種能很好地實現各種教學目的的教學方式。

一、音樂與語言及英文歌曲與英語學習的關系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任何一門語言都可表現為音樂形式。英文歌曲是音樂的一種,它與英語語言有著密切的關系。作為青少年學生最為喜愛的音樂形式之一的英文歌曲不僅旋律優美,而且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它與英語語言習得能力的關系更是密不可分,通過學習英文歌曲能夠提高英語語言能力。

二、英文歌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及其作用

2.1英文歌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睂W生如果能對學習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是學習英語最積極、最有效、最持久的方法了??梢?,在教學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前提。我們每一位教師在教學中都應該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找到能刺激學生并讓學生保持注意力的東西,讓學生保持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英語語法不僅難理解還枯燥、乏味,學生在學習語法的時候很容易緊張,失去學習信心。我們就應該在講解語法的過程中穿插一些英文歌曲,這樣能降低學習的難度。

2.2英文歌曲可以熏陶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審美素質。馬克思說:“音樂是人類的工程師”。比如Family Love教導孩子要愛自己的家人,愛爸爸媽媽。又如Silent Night這首歌曲向學生展示了圣誕精神的和諧美好,寧靜安詳,也同樣流露出愛的痕跡,因為有愛才有一切。

2.3英文歌曲有助于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給學生帶來快樂與自信。在初中英語教育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群體智力發展水平有高有低,他們各方面的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便感到自卑,常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時候如果他們能當著同學的面唱一兩首英文歌曲,必然會覺很有成就感,感到滿足、自信,尤其是當其它同學都不會的情況下。那么我們把英文歌曲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就能幫助那些成績較弱的學生,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2.4英文歌曲教學是一向集體活動,有助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有的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常常與同學打成一片。而有的學生卻非常內向,他們不愿意跟別人交往。把英文歌曲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就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教師根據教學的需要,把英文歌曲運用到教學,盡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尤其是對于內向的學生。這里我們可以用Come and See My Family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5英文歌曲教學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了解西方文化。圣誕節是西方最為隆重的節日之一,當圣誕來臨之際,老師可以通過圣誕歌曲向學生傳授圣誕知識,比如Merry Christmas 和When Christmas Come to Town在輕快愉悅的歌聲中,學生易于接受。

2.6通過學唱英文歌曲可以強化記憶,增加英語詞匯。有實驗表明:有音樂伴隨的教學比沒有音樂伴隨的記憶效率高達2.17-2.50倍。英文歌曲不僅僅是旋律優美更重要的是它的歌詞如詩一般美麗。學生樂在其中,效果肯定不一樣。例如學生在學唱On the Way to School 和Ten Little Fingers時就能通過歌詞記住有關動詞走的不同說法和數字一到十。

2.7通過學唱英文歌曲訓練語音的同時來提高聽力能力。語音和聽力是英語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歌曲作為一種獨特的聽力材料有其自身的優勢。它能消除學生煩躁的情緒,緩解學生緊張的心理。比如在英文歌曲Merry had a Little Lamb這首歌,著重出現單元音[] had, lamb都含有[]音,中間又出現so, know雙元音[]。

三、結語

英文歌曲作為一種有效的聲音語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英語教師應把英文歌曲與英語教學有機結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把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消除學生緊張的學習心理,為學生學習英語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使英語教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1] 叢愛農. 淺談英文歌曲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06(11).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范文第2篇

考試成績實驗組76名學生僅有3名同學不及格,且分數介于50~59分之間;而對照組有13名同學不及格,50分以下就有3名同學。兩組考生成績均呈負偏態分布,具體指標見表1和表2。從上表中可見,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最高分基本相同,但是實驗組學生的最低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學生的總成績平均得分(P=0.002)和及格率(P=0.012)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但優秀率之間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86)。表2顯示的是各題型成績分析,實驗組學生的選擇題、名詞解釋和計算分析題平均得分都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而判斷題和簡答題平均得分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考試的信度、難度系數和區分度信度是指考試的可靠性,信度高的試題表示多次重復測試會產生比較穩定和一致的結果。本次考試實驗組信度系數r=0.56,對照組信度為r=0.71,符合教務處相關規定,認為考試成績是可靠的。難度系數P和區分度D是判斷試題質量的重要指標,具體數據見表3和表4。從上表中可見,試卷難度屬于中等水平,學生考試成績正常。全卷對照組學生的難度系數低于實驗組,各題型中兩組考生判斷題和簡答題的難度系數基本相同,差異較大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名詞解釋和計算分區分度在0.4以上的為“優良”;在0.3~0.39之間的為“合格”;在0.2~0.29之間的為“尚可,需修改”;在0.19以下的為“應淘汰”項目。從表4中可知,本卷區分度屬于較好水平,除了判斷題以外,其他各題型區分度都非常合適。全卷對照組學生的區分度高于實驗組,兩組考生判斷題和簡答題區分度基本相同,差異較大的仍然是選擇題、名詞解釋和計算分析題。

有研究顯示,案例教學法適用于現代衛生統計學教學,案例教學已經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重要方式。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具有很強的優越性??荚嚦煽兪墙虒W效果評定的一個重要指標,在本次研究中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也很好地說明了案例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區別。

從結果可以看到,實驗組學生總成績平均得分和及格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雖然兩組學生最高分基本相同,但是實驗組學生的最低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對照組學生成績的標準差也大于實驗組,表明采用傳統教學法學生之間的成績差距較大。分析原因可能是在傳統方法教學中,平時學習較好的學生憑借自身的努力和正確的學習方法仍然能夠取得較好的成績,而平時學習較差的學生,因其基礎薄弱且缺乏興趣而對統計學產生畏難與抵觸心理。對50分以下3名同學的訪問也顯示傳統式教學方法無法有效調動這部分同學的積極性,同時課堂灌輸的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和枯燥的記憶,不能通過積極的思考與實際的應用而得到有效的消化吸收,因此拉大了考試成績的差距。

具體題型分析顯示,實驗組學生的選擇題、名詞解釋和計算分析題平均得分都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而選擇題和計算分析題考察的主要是學生的理解應用及綜合分析能力,表明案例教學法能加深同學們對課堂所授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難度系數和區分度分析也印證了上述觀點。實驗組學生難度系數高于對照組,顯示同一份試卷對照組學生感覺難度更大,失分率更高。對照組學生的區分度高于實驗組,表示本份試卷能更好地區分鑒別對照組中不同水平的學生,也就是說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學,不同學習能力學生之間的教學效果差距更大。而采用案例教學法能夠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讓更多的同學理解及掌握教師講述的理論知識,從而提高整體教學效果。不管是難度系數還是區分度,兩組學生差異較大的題型仍然是選擇題、名詞解釋和計算分析題,顯示案例教學法在提升理解應用及綜合分析能力方面的優越性。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微課;Teach-Back教學法;中醫筋傷學;技能操作帶教

中醫筋傷學是一門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學科,學習好理論知識并且能熟練進行技能操作是廣西中醫藥大學培養合格的中醫學骨傷人才的基本要求。在理論課學習上,廣西中醫藥大學骨傷學院獲得教育部認證的中醫筋傷學重點學科金課建設點,理論教學不斷完善和提高。而對于中醫筋傷學技能操作帶教出現的學生學習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卻顯得日益突出。因此,近年來圍繞如何提高技能操作教學效果,從2018年起廣西中醫藥大學的部分教師就已開展初步探索[1,2],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效,但仍沒有解決技能操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而隨著近年來微課教學法的引入,微課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優勢得到越來越多教育者的青睞[3],因此探索微課教學在中醫筋傷學技能操作帶教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而Teach-Back教學法是在教學后,讓學習者重現所學知識,教育人員通過反饋掌握教學效果,從而為下一步教學制定教學目標,此種教學法是由美國國家質量論壇認定且有效的34種評價教育方法之一[4]。本研究在制作相關帶教操作5min的微課視頻教學基礎上,結合Teach-Back教學法,探討其在中醫筋傷學技能操作帶教教學中應用可行性和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骨傷學院學習中醫筋傷學的學生16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80名。實驗組男生67名,女生13名;年齡20~22歲,平均年齡(21.08±1.03)歲。對照組男生65名,女生15名;年齡20~23歲,平均年齡(21.16±1.15)歲。2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帶教方法

1.2.1中醫筋傷學技能操作帶教微課教學視頻在進行正式技能操作課前,先選取中醫筋傷學頸椎病頸肌勞損患者為操作對象,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操作教學視頻錄制,時間為5min,一邊錄制一邊介紹操作要點,語速中等語音標準,由副高職稱帶教教師錄制完成。1.2.2實驗組帶教方法實驗組采用微課結合Teach-Back教學法模式進行授課,帶教教師將課前準備的相關微課視頻在操作帶教課上播放,使學生對上課內容有大致了解,再利用Teach-Back教學法進行帶教,首先成立Teach-Back帶教小組,由副高職稱教師且有執業醫師從事臨床工作的人員擔當組長,組長對小組成員進行為期2周的Teach-back教學法的培訓并考核合格后進行技能操作帶教,按照“信息傳遞-評估理解-糾正避錯-確認掌握”的程序進行。具體流程如下:(1)信息傳遞:將微課視頻播放后,Teach-Back帶教小組帶教教師結合視頻中的知識點在模擬人身上進行操作講解。(2)評估理解:學生一對一進行技能操作1遍,一邊操作一邊講述操作知識要點,帶教教師評估學生對本次授課內容的理解程度,必要時對學生開展提問。(3)糾正避錯:對學生理解偏差或錯誤的操作知識點進行糾正,并再次播放微課視頻內容。(4)確認掌握:再次要求學生演示操作,直到學生完全掌握為止。此方法可循環進行,直至所有學生熟練掌握操作及答對所有的問題。1.2.3對照組傳統帶教法帶教教師上課時沒有微課視頻給學生觀看,只是常規PPT幻燈講授,然后進行模擬人技能操作演示,然后由學生自行練習,按照“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的模式進行教學。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理論知識測試學生在學習本節技能操作帶教相關知識1個月后進行一次理論知識試題閉卷考試,滿分30分,答題時間為30min,共發放試卷160份,全部作答回收。1.3.2技能操作測試學生在閉卷考試結束后,由帶教教師進行每人5min技能操作考試測驗,同時讓學生回答技能知識要點,對操作和問答進行打分登記,滿分30分,參與理論測試學生全部進行了技能操作測試。1.3.3學生回饋評價在進行完理論測試和技能操作測試后,隨即給學生發放學習回饋表,包括學習興趣激發度、技能操作掌握度、教師帶教滿意度以及日后是否繼續接受此種帶教法4項內容,以0~10分計算,0分最不理想,10分最滿意。2組學生評價均收集完成,分數取平均值統計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考試成績比較

2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與技能操作成績比較發現,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學生評價反饋比較

2組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度、技能操作掌握度、教師帶教滿意度以及日后是否繼續接受此種帶教接受度4項內容比較發現,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3討論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范文第4篇

一、 高職教育設計類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仔細了解學生專業知識掌握的情況和實際設計水平的能力,可以直接了解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學生的作業作品中,普遍存在著設計的創新意識、內涵表達力、和諧美感不強烈等問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更多關注軟件操作的過程,不重視設計的思維過程,從而產生了各種不求甚解,盲目的抄襲、模仿,直接導致了學生的設計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得不到應有的鍛煉。

二、 參與競賽對廣告設計教學有著顯著的作用

積極參與國內外廣告設計大賽,可以培養學生設計方面的創新能力及協作精神,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徑。近年來,各種極具影響力的廣告設計大賽,在高校中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大多數高校都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來組織和指導這些賽事。目前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已經變成了推動設計類專業教學改革的一個非常有效的舉措,此項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參賽者的競爭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給予我們教學改革的深刻思考。如果將這種思考融入教改實踐中,那么,競賽所帶來的效益將會是巨大的。

三、學生參加設計競賽活動的意義體現

1、充分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專業課程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職院校中,學生學習的時間一般為三年。第一年用于基礎課的學習,這樣的職業教育方式還是暴露了許多不足之處,應該把握新生入學情緒高漲、學習勁頭足的特點,有計劃有目標的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設計項目,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對班級體學習氣氛的形成則十分有效。配合教學進度的比賽,更能促進學生理解吸收專業理論知識,快速總結和掌握設計規律。組織學生參加競賽,就是在某種程度上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設計實踐能力,激發其榮譽感、上進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專業熱情和自學能力。

2、實踐中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怎樣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十分重要,一般的實踐活動都受到器材、環境、項目的多重制約,設計競賽雖然也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但因其創造性能夠很好的激發思維,同時亦能很好的解決實踐中的各類問題。每個設計項目(包括虛擬題目)都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而且不受外部條件的過多約束。

以競賽主題作為任務課題,以競賽活動中規定的作品要求作為設計要求,并以競賽活動中規定的作品提交形式作為設計任務的完成形式,這樣,每次組織學生參加一次競賽活動,就能夠使學生提早接觸到實際設計任務的整個過程。在競賽過程中,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從設計定位、設計創意、設計草圖等諸多方面全面提高專業能力,積累設計實踐經驗,做到真正學為所用。

3、激發學生的設計創新思維能力,開拓學生專業視野

不可否認,過去大多數本專業的學生只會按照教師提供的方式進行設計,教師的案例成為了標準答案,一旦沒有了標準,學生立刻表現出無所適從的態度,這就是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薄弱造成的。設計競賽作品的要求是形式多樣的,可以多角度詮釋主題。這樣,可以讓學生不再依賴標準,自己去尋找答案,圖書館、網絡、書店、資源庫等等都成為獲取素材完成設計的來源,盡快地提高專業水平。設計競賽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在尋找資料的同時,也會了解到許多不一樣的表達方式和設計形式,幫助學生開拓專業視野。

4、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促進競爭意識

通過把學生分成小組的方式,幫助學生開展團隊式的學習研究模式。布置設計課題,開展設計研究,十分有助于學生中形成團隊精神。與此同時,還可以就課題開展小型研討會,發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有意識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鍛煉學生的競爭能力,為學生適應社會競爭打好基礎。

四、組織學生參加設計競賽活動的作用

1、促進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

廣告設計競賽對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時下進行的各種廣告大賽層出不窮,更是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方向,大賽基本代表了行業的需求和標準。積極參與廣告大賽,有助于把握行業標準和行業需求的變化,對于專業建設和人才定位都能起到很好的幫助。廣告大賽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同時也是教學內容的標準,能及時幫助教師修訂教學內容,優化課程,淘汰在職業需求中上不適用的課程,提高專業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與時俱進。

2、完善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⑴建立專業的設計工作室及更新教學設備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對教學環境和配套設施必然形成一定的要求。廣告設計需要高品質的電腦和配套軟件,優質的廣告攝影器材,豐富的圖書資料和資源庫,以及良好的環境等都有助于學生學習和研究,更好的激發和實施創意設計。

⑵因材施教,鼓勵創新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長處,通過不同的培養方式靈活教學,有助于幫助學生挖掘自身潛力,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快速提高專業能力。作為優秀教師,在因材施教的同時,要鼓勵學生突破常規,敢于大膽嘗試不同的表現方法。

3、創建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完善實驗教學體系

通過廣告設計競賽的優勢,帶動實踐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實踐教學既是現有理論的源頭,又是未來實踐的源泉。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來看,它比理論教學更重要,因為創新基于實踐,實驗教學模塊、課程設計、課外實踐活動和設計競賽在內的教學形式多樣,課內外教學與活動相結合,覆蓋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實驗教學體系,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極大發揮,并且鼓勵了學生發展個性。

教學的作用及意義范文第5篇

關鍵詞 弧度制 角度制 度量單位 數學史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在北師大版高中數學教材必修四第一章《弧度制》一節中,我們要求學生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是:(1)理解1弧度的角及弧度的定義;(2)掌握角度與弧度的換算公式;(3)熟練進行弧度與角度的轉換;(4)理解角的集合與實數集R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5)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弧長公式、扇形面積公式,并能靈活應用這兩個公式解題。因此,在課堂上,首先通過單位圓的圓心角引入弧度的概念,從而讓學生理解1弧度角的概念。整節課雖說都在進行弧度與角度之間的換算或應用,但是,有一個首要問題學生是不明白的:我們有了角度制,為何還需要引入弧度制?

在本節課的學習之后,學生只能是囫圇吞棗,僅僅是在腦海里多了一個弧度制的干巴巴的概念,卻并不明白自己學習該節課的意義所在,即不明白弧度制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如果學生不清楚所學的東西究竟意義何在,那么,這樣的一節課就可以說是一節很失敗的課了。然而,究竟該如何改進,才能讓其變為對學生而言的一節有實質意義的課呢?

1 弧度制的引入

這樣的課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我們并沒有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弧度制的意義。那么,要弄清楚弧度制的意義就需要我們追本溯源,利用數學史的知識從弧度制的基本思想入手對其進行分析。

基于歷史的教學案例設計,一般是在教學環境中再現概念產生的背景和動機,從而使學生能以最自然的方式接受概念。從歷史的演變看,在弧度制的教學中,首先要抓住從弧長的計算發展到量角制度的轉變這一關鍵點,在弧與角之間建立一一對應。作為教師應該清楚,用統一的方式量弧長與半徑單位的思想,是建立弧度制的精髓。

首先,引入認知沖突。在30/2中,30的度量單位(六十進制)和1/2的度量單位(十進制)不同,由此激發學生的思考;其次,復習角度制。在平面幾何里,我們把圓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叫做1度的弧,把1度的弧再細分得到分和秒。1度的弧所對的圓心角叫做1度的角。根據這個定義,整個圓周就是360度的弧,即圓周長是360度,1度=60分,由周長公式可以計算出圓的半徑是360%i = 分≈3438′。這種做法是用圓周的度量單位度量半徑,但說半徑是多少度、分、秒是很別扭的。為了消除這種別扭,能否反過來用半徑的度量單位來度量圓周長呢?然后,與角度制作對比。無論圓周有多長,在角度制里,我們總把它分成360份。由 = 2,得到 = 2,可以發現,若以半徑長為單位度量圓周,則無論圓周長如何都只能分成2個單位,在這一點上,它和角度制“無論圓周長如何,都是把圓周分成360個單位”是一樣的。最后,便可以與角度制類比,定義出1弧度的角。即以半徑為單位,把圓周分成份,每一份弧所對的圓心角就是1弧度的角。這時,每一份的弧長就是半徑長。由此可知,也可以反過來看,即把弧長等于半徑的弧所對的圓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這樣,通過不斷地引導、對比,便可自然而然地得出弧度制的一個定義。

2 數學史知識的融入

其實,在上述弧度制概念的引入過程中,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數學史知識。我們知道,數學史不僅僅是介紹數學家們的生平、圖片以及趣聞軼事等,這只不過是其中的內容之一。這些內容通常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這類相關內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暫時的”興趣,因為它并沒有包含多少“技術”含量。要想讓學生們真正能體會到“火熱的思考”,而不是面對“冰冷”的概念、定理、公理等已經塵埃落定的結論,那么,就需要我們給學生們提供歷史上數學家們曾經經歷過的類似的思維歷程。

孔德說過,個體知識的發生與歷史上人類知識的發生必然是一致的。因此,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必然要允許學生“重蹈覆轍”,重犯歷史上所出現過的錯誤,產生“危機”,然后通過自身的積極探索,重現知識的產生過程,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重要概念發展、存留到現在的意義與價值。

比如,在弧度制概念的引入過程中,首先是角度制。古巴比倫人創立了六十進制計數系統,他們將圓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所對的圓心角叫做1度,1度分為60分,1分又分為60秒。事實上,角的度量在數學發展的歷史上曾有過很多進制,比如法國的10進制,英美的密位制等。

其次,在30/2這樣的表達式中,由于進位制的不統一,在歷史上有很多數學家都進行了統一進制的工作。如半徑是360%i = 分≈3438′,這是印度的阿耶婆多(公元476年-550年)的做法,其中已經含有弧度制的思想。

再者,在經歷了千年之后的1748年,瑞士數學家歐拉(Euler)在他的名著《無窮小分析引論》中主張用半徑為單位來量弧長。例如,對于單位圓而言,則半圓周的長是,所對的圓心角的正弦值等于0,即=0;同樣,圓周長是,所對圓心角的正弦值等于1,可以記作=1。這就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弧度制,即統一了角和長度的單位。

最后,還有“弧度”一詞的來歷。該詞是愛爾蘭工程師James Thomson在1875年首先創造使用,后來還有人使用“弳”(弧和徑兩字合成),在1956年版的《數學名詞》中才廢除該字,定為弧度。此外,還有弧度符號的發展歷程等等,這些相關的數學史方面的知識都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做些介紹。

3 總結

從以上弧度制概念的引入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數學課堂中引用數學史知識,可以有幾種基本的方式:首先,通過介紹數學家的生平、圖片以及趣聞軼事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通過介紹數學名詞的來歷、意義及發展歷程來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最后,通過對知識的歷史發展過程的“重蹈覆轍”,幫助學生理清障礙,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在對相關數學史知識進行應用時,并不一定都以顯性的形式來進行,只要能以知識的發展歷程為參考來進行引導,并能達到輔助學生的學習目的即可。

參考文獻

[1] 蔣永紅,陳侃.論數學史與數學教育的結合[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18-21.

[2] 李正銀.數學史與數學教育[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9):98-100.

[3] 燕學敏.數學史融入數學教育的有效途徑與實施建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3):125-128.

[4] 楊渭清.數學教育中融入數學史的若干問題研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7):126-128.

[5] 徐章韜.基于數學史的弧度制概念的教學設計[J].湖南教育,2008(12):41-42.

[6] 拾葉.弧度制有什么優點[J].數學教學研究,1984(3):40.

[7] 蔣永紅.趣談任意角和弧度制[J].數學通訊,2004(16):93.

[8] 于書敏,曲元海.論數學史的教育價值[J].現代教育科學,2006(1):153-15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日县| 甘孜县| 安阳市| 麦盖提县| 浑源县| 忻州市| 小金县| 锡林郭勒盟| 久治县| 和林格尔县| 延安市| 承德市| 汶上县| 荔波县| 乌鲁木齐县| 三明市| 胶南市| 和平县| 绥江县| 德钦县| 泾川县| 柞水县| 西宁市| 洛川县| 宣恩县| 广水市| 临清市| 吉安县| 鸡西市| 蒲城县| 砚山县| 奉贤区| 旅游| 台南市| 德格县| 九台市| 涞源县| 沙湾县| 蕲春县| 颍上县| 湾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