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人理財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老年人理財更應該按照比例組合投資。因此,理財可以考慮采納“三四三”投資組合,即30%投資股票基金、40%投資儲蓄國債、30%用于應急儲蓄。還有一種“一百減年齡”的原則,也可以作為老年人投資理財的指導,就是用(100-年齡)×100%作為風險投資的最大比例。例如,一名65歲的投資者按照這一原則計算,他所承擔的風險性投資不應超過可支配資金的35%,另外的資金應該投資到國債等低風險投資或儲蓄上。
對老年人而言,儲蓄無疑是最安全靈活、最簡單的理財方式。其特點是安全性高、變現性好,但同時也存在流動性差、收益水平不高的缺陷。比如,在通貨膨脹背景下,如果通貨膨脹率為5%,銀行存款利率也為5%,那么實際收益等于零,如果通貨膨脹率高于銀行存款利率,則實際收益為負數。在降息周期內,靠利息獲取的收益預期又會降低。因此,一定要選擇適當的儲蓄品種。若資金長期不用,不妨存為一年定期儲蓄,但不要存過長期限,一是急用時取出損失利息,二是存款利息升息時不合算。當資金只是暫時閑置時,可以嘗試“定活兩便”或半年以下定期。
此外,銀行理財產品也是老年人理財的一個選擇。老年人購買理財產品時不要過分追求高收益率。通常高收益預期對應的風險就越高,購買理財產品前最好了解產品募集資金的投資渠道,如果資金用來投資某個有第三方擔保的信托計劃或投資債券等,風險就較小,收益率也較高。老年人由于面臨很多不確定性風險,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應該以短期投資為主,年限最好控制在一年以內。
建議組合購買憑證式國債和記賬式國債,并把儲蓄和國債兩項投資組合占到總資產的70%以上。相對股票而言,基金投資少,交易風險低,老年人在選擇基金時可以進行投資組合,以低風險產品為主。
關鍵詞:老年人理財 開放式債券型基金
伴隨著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家庭理財意識的不斷提高,加之我國面臨著加速的老齡化趨勢,這使得老年人理財成為一種時尚。而隨著我國基金市場的逐漸成熟,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因其具有的良好性質正好滿足了老年人理財的各種需求。筆者從實證的層面出發,選取前人研究成果或者普遍接受的變量,通過回歸分析、統計假設檢驗以及描述性統計等方法對開放式債券型基金進行了分析。實證結果表明:我國開放式基金運行良好,收益率較為穩妥,而且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基金管理人普遍具有選股能力,但在擇時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不同風格基金能區分出不同投資者的偏好并滿足其需求;總體上來說,開放式債券型基金是老年人理財一種很好的選擇。
開放式基金是相對于封閉式基金而言,在基金規模上不固定,并且在存續期內基金的申購贖回限制較少的一類基金。而債券基金是指主要以債券為投資對象的基金,包括:投資于具有良好流動性的固定收益類品種,包括國債、金融債、公司債、企業債、次級債、可轉換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短期融資券、債券回購、央行票據、同業存款等,以及參與新股申購等權益類品種和法律法規或監管機構允許基金投資的其它金融工具等。
我國老年人理財及開放式債券型基金現狀
老年人是一個嚴格風險厭惡卻又缺乏理財知識,同時心理上和客觀上經受不起損失、目標在于安享晚年的特殊群體。所以一般推薦老年人投資于較為穩妥的金融理財產品,其中開放式債券型基金便是這樣一類具有專業性、穩定性、收益型、靈活性的理財產品。特別是隨著近年來我國基金行業規范的不斷完善,債券型基金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其發行量增長極快,規模持續攀升至千億以上,受到眾多理財者的追捧。從長遠看債券型基金將持續保持快速增長,具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但是學術界目前對債券型基金還缺乏相應的研究,本文將在目前開放式基金的研究框架下來針對債券型基金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這主要有基金的選股能力與擇時能力(如張新、杜書明(2000))、基金贖回行為影響、基金業績持續性以及基金收益與績效評價(如鄒春霞、董瓊慧(2000))等幾個方面。本文實證分析部分將在前人研究的框架下選擇對選股能力和擇時能力進行匯總分析;同時考慮到不同種類基金間的差異也將對基金收益造成一定影響,筆者按基金投資風格對收益率影響是否顯著進行了統計檢驗;最后利用前人對基金收益與績效評價的方法,對影響基金收益率的因素進行分析。
我國開放式債券型基金的性質
基金作為一種集合理財方式,通過專門基金管理人進行管理,這減小了投資者的信息成本和風險,特別是對于對專業知識有所欠缺的老年人來說,投資基金相對于自主投資于股票、債券或者收藏品來說,無疑是一種很簡便的投資方式。債券型基金是主要以債券為投資對象的基金,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指標,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于債券的為債券基金,這使得債券型基金具有債券收益的穩定、風險較小的性質,迎合老年人風險規避的要求;這種基金利用其專有的人力資本及知識,將部分資金投資于風險資產,而獲得超額回報,所以收益一般會高于普通的債券投資,體現其收益性。另外,開放式意味著它擁有在基金存續期內可隨時申購和贖回的靈活性,流動性的提高對未來生活不確定的老年人來說是相當具有吸引力的。
2010年下半年銀行連續加息,銀行利率(近似為無風險利率)從2.25%上升為2.75%;而2010年我國股市遭遇動蕩,整體上看,由上證綜合指數計算的平均投資回報率為-0.0565%。而通過對2010年127只債券型基金收益率進行觀察,其算術平均收益率為2.933%。而收益率最高的10只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達5.435%,這體現了開放式債券型基金的收益性。
我國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實證研究
國泰君安證券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12月31日,我國共有開放式債券型基金127只,筆者利用國泰君安數據庫(CSMAR數據庫)收集到了所有127只基金2010年各類指標數據,筆者對其擇時能力與選股能力、投資風格進行了研究,并歸納出了其收益率的影響因素。
(一)擇時能力與選股能力
選股能力,是指基金經理對個股的預測能力;擇時能力,是指基金經理對市場整體走勢的預測能力。查恩和萊維倫于1984年提出了CL模型,公式為:
rp,t-rf,t=αp+βpmin(0,rm,t-rf,t)+γpmax(0,rm,t-rf,t)+εp,t ;其中αp為選股能力指標,rp為擇時能力指標,數值大于零說明具有正的選股能力/擇時能力,數值小于零說明具有負的(或不具有)選股能力/擇時能力,筆者使用CL模型對127支債券型基金進行了回歸,并統計了回歸結果,如表1所示。
統計結果發現,對于選股能力αp,所有基金均為正值,平均值為0.1556,說明隨著我國基金市場的發展和基金管理人業務水平的提高,每只債券型基金都或多或少具有選股能力,甚至國泰金龍行業(020003)達到了0.8145的高水平;此分析表明,從數據上看基本能反映出基金的“集合理財、專業管理”的性質。但從擇時能力看,我國債券型基金中只有半數能取得正值(64只),而平均下來,基金在時間上的選取甚至帶來負的收益(-0.19%),這樣的結果,一方面和我國資本市場整體波動有關,從一個角度也說明我國基金管理人在擇時方面還需要努力。
(二)投資風格對債券型基金收益率的影響研究
按照投資風格,基金可以分為成長型、收益型與平衡型三類,由于平衡型基金風格介于前面兩者之間,不便于進行區分,所以筆者把基金投資風格簡化為增值型和收入型,考察對這兩類基金表現是否有差異。增值型基金以追求資產增值為基本目標,長期持有;收入型基金以追求穩定的經常性收入為目標。通過使用SAS軟件對兩類基金收益率均值進行t檢驗,原假設H0∶μ1=μ2,備擇假設H1∶μ1≠μ2。通過使用SAS軟件對基金進行兩個總體對基金收益率均值t檢驗,得到表2所示的結果。
以上結果表明樣本滿足同方差假定。而在此假定下,顯著性水平α=0.05,自由度為120,t=-20.00,p值小于0.001,故拒絕原假設H0∶μ1=μ2,接受兩類收益率均值不等,即增值型基金和收入型基金收益率存在顯著差異。同時,增值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06%,而收入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88%。增值型基金收益率高于收入型基金,這個結果符合實際經驗:對經常收入要求高的基金,通常采用短期穩定策略,使得收益率相對較低;而增值型基金一般可以長期持有,所以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
以上分析得出:我國基金市場已經能將不同風格基金進行區分,同時投資風格會對債券型基金收益率產生影響,老人可以根據自身需要按照理財目標選定適宜風格的基金,獲得相應收益。
(三)影響債券型基金收益率因素研究
筆者利用計量方法,建立計量模型,進行回歸分析考察對債券型基金收益率的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
1.解釋變量及被解釋變量的選取。筆者通過查閱以往對基金研究的文獻,并基于Droms和Walker(1996)發現基金收益與資產規模無關、高收益率與高成本間存在緊密聯系以及王向陽、袁定(2005)發現老基金更有可能擊敗新基金、β系數高的基金業績反而不好的研究成果,結合收益、風險配比及基金預期相關知識選取解釋變量如下:
凈值增長率(JZ)用于反映基金發展潛力、投資者預期及認可度;資產總額(ZG)反映基金總體規模;費用(FY)反映基金投資花費的成本及投入;β系數(BT)反映基金風險;夏普率(XP)以標準差作為基金風險的度量,反映基金份額標準差的超額收益率;存續時間(SJ)反映基金的時間優勢,也是對新老基金的評判指標。
被解釋變量為基金年收益率(Y)。
2.數據預處理。為了與收益率指標量綱配合,將資產規模、費用單位換算為“十億元”;利用基金成立時間換算出存續時間,再調整單位為“千天”。
3.模型設立。
Yt=α+β1JZt+β2ZGt+β3FYt+β4BTt+β5XPt+β6SJt+ui
4.模型估計及檢驗。利用Eviews軟件進行回歸分析,經過多重共線性檢驗,資產總額(ZG)不應該作為釋變量,再對異方差進行修正以后,回歸結果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存續時間(SJ)對收益率(Y)并無顯著性影響,剔除這兩個變量后,變量均為顯著,模型整體擬合效果較好,樣本回歸函數估計值如表3所示。
5.回歸結果及分析。經過回歸分析,筆者剔除了存續時間及資產總額兩個變量,首先,一般資產總額越大即基金規模越大,則需要花費的成本費用會更多。兩者同時進入模型,造成較為嚴重的多重共線性,而利用逐步回歸會先將費用變量挑選進入模型,并綜合前人研究經驗,所以剔除掉資產總額變量。另外,雖說存續時間長的老基金比較有經驗,但是隨著我國基金市場的發展,各家基金公司擁有的技能相近,再加之新基金為了站穩腳跟,必定專注于收益率的提高,抵消了老基金的經驗優勢,存續時間對收益率不顯著影響。
本文中β值對收益率的影響是正向的,這與王向陽、袁定(2005)觀點相斥,這是因為債券型基金將80%資產投資債券市場,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穩定性和保障,而高風險高收益,基金管理人利用剩余的很少一部分資金投資風險資產,風險越大,獲得風險溢價更大,進而促使收益率的提高。
從回歸結果看,凈值增長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收益率將提高0.4個百分點,說明投資者很看重基金未來的發展能力;費用每增加1億元,付出將會擁有回報,收益率將提高0.15個百分點;而風險調整過的夏普率對基金收益產生正向影響,符合一般風險調整收益知識。
綜上,尊老、愛老一直是我國傳統美德,而個人理財受到越來越多家庭的重視的今天,老年人理財更成為一種時尚。開放式債券型基金作為老年人理財的一個好幫手,安全性、流動性、收益性兼顧,不失為老年人實現財產保值增值的一種良好手段。筆者相信,在我國金融市場、基金市場不斷發展和創新的今天,開放式債券型基金將成為我國老年人理財事業中的一朵奇葩,在實現老年人理財目標的同時,也將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新,杜書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能否戰勝市場.金融研究,2002(1)
2.鄒春霞,董瓊慧.證券投資基金績效評價研究.武漢大學學報,2000(3)
3.Change E.C.,W.G.;Lewellen on Market Timing and Mutual Funds Investment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84,(57)
在投資渠道越來越多的今天,掌握正確的理財方法,可讓你的財富獲得可觀增值,下面提供四種工薪家庭的理財方案,供參考:
三口之家的理財方案
三口之家是最普遍的雙薪家庭組合。這類家庭理財的近期目標通常是更換彩電、購置電腦,或者房屋裝修,而遠期目標是要為子女念完大學攢下足夠的錢。周女士一家3口,每月收入共計5000元左右,一日三餐,水、電、煤氣加起來,每月開銷至少2500元錢。余下的2500元錢,周女士將700元存入4年定期,1000元存一年定期,余下的800元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最近周女士又被單位上的股民們說動了心,決定從存款中取出3萬元閑錢用于股票投資。
周女士說,為了子將來上大學,每月存入的這700元定期是不能動的,現在推出了教育儲蓄,等子念小學四年級時,可將每月的700元錢轉為教育儲蓄,這樣獲得的利率會更高一些。
籌集子女今后念大學的經費這個理財目標,是需要雙薪家庭早作準備的??紤]到通貨膨脹及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估計12年后一個大學生四年間大約要10萬元左右的費用。周女士每月存入700元,12年后至少有96000元。像周女士這樣的三口之家,每月除了必要的生活開支外,一部分用于無風險投資,另一部分用于股票等風險投資。是一種較穩健的投資方式。
單親家庭的理財方案
單親家庭中,家長帶著孩子,獨立承擔家庭的一切責任。這類家庭,子女的就學是頭等的奮斗目標。在投資策略中,只能穩健漸進,采取介于進取型和保守型之間的中庸型。
這類家庭可選擇國債這種利率高于存款的投資方式,活期存款是必須的,此外,購買保險是作為長遠打算的重要途徑。
張女士是某事業單位職員,兩年前離異。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現有三年期國債10000元,定期存款2萬元。
女的就學是張女士投資的惟一目標,在張女士每月3000元的收入中,用于基本生活費及女的零花錢平均開銷1000元,余下的錢中,1000元用于女的教育儲蓄,400元為一年期的零存整取存款,作為每年的投保金額,600元存入活期,以備平時支用。此外張女士每月還支出440元用于購買投資基金,如果按8%的年收益率來計算,等8年后女上大學時則有10萬元。
作為單親家庭,每月除了有固定存款和用于投保的金額外,閑錢用于購買風險較為分散的投資基金不失為一種漸進型的投資策略。
收入不穩家庭的理財方案
據調查,約有兩成左右家庭的收入不穩定,每月收入時高時低,因此做家庭理財規劃時,必須更加注意整體規劃。
建立預算以控制支出建立。個人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及現金流量表三種個人財務報表,其中損益表主要功能是了解一段時期內的收支情況,可成為建立預算的輔助工具,控制好每月收支。
收入不穩定者,經常無法預料每個月的收入。因此所留的應急資金需比固定收入者多約兩倍左右,最少應準備六個月以上的生活費當作備用金。
至于現金流量表則可掌握錢財進出情況,并知道未來有多少現金結余,作為中長期投資、退休金等。
投資計劃應以中長期為主,收入不穩定者的投資,不論是選擇投資工具,投入金額,估計報酬率及風險,均應比一般有固定收入者來得保守,且最好以中長期計劃為主。
必須特別重視風險規劃。至于個人資產負債表,則可顯示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或負債。值得注意的是,收入不穩定者的理財計劃,應特別注意保本,因此應仔細衡量風險,盡量以穩健保守的理財方式為主,同時做好個人與家庭的風險規劃,才能積累個人的財富。收入不穩定者所需要的保障與其他收入穩定者并無任何不同,只是由于收入起伏大,投保費最好低于全年可支配所得的1/10。而購買的保險,以純保障型的定期險附加意外險為主,原因是保費低廉,并保證個人萬一發生意外事故,可照顧家人。
老年人家庭的理財方案
老年家庭一生積攢幾個錢很不容易,而吃、穿、住,尤其行、醫、玩等開支相對較大,經不住投資上的“虧損”。所以要特別注意投資的安全性,切不可思富心切亂投資。筆者認為,絕大多數的老年家庭目前應堅持以存款、國債的利息收入為主,切忌好高鶩遠。盡管這是一種較保守的投資,其利息收益也不算高,但卻是從老年人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的,是以保障其大額投資安全為第一目標的,其投資收益是穩妥且安全無風險的。
財務狀況分析
下面先從謝先生的家庭財務狀況著手,分析其資產負債情況和收入支出情況,再做詳細規劃。謝先生的家庭資產負債和月收支情況,詳見表1、2。
如表1中所示,謝先生家庭凈資產80萬元,負債率為0。資產主要由固定資產(房子)和金融資產(股票)構成,雖說資金利用效率高,但家庭所有資產難以及時兌現,流動性配置不足,蘊含較高的風險。步入晚年,創造財富的機會越來越少,老年人主要的生財之道就是利用手中積累的錢再生錢,通過投資使財富增值。退休后家庭收入銳減,承擔風險的能力大不如從前,老年人投資理財應將本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在風險得到防范的情況下再去追求更高的收益,投資工具以穩健型為主。謝先生投資的10萬元股票屬于高風險資產,本金安全難以保障,應當大幅度削減這種高風險的投資,退出的資金可用于購買國債、貨幣市場基金或保本型基金等較穩妥又高于銀行利息收益的理財產品。
從收支表來看,退休后謝先生夫婦每月收入4600元,年總收入5.52萬元。仍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每月除去生活開支3000元后可節余1600元,年度節余資金達1.92萬元。
理財規劃方案
謝先生應該從應急準備、保障、教育金和投資等方面入手,建立相應的理財規劃。
應急準備規劃
應急準備金是家庭抵御風險的第一道防線。退休老人的家庭收入主要來源于退休工資或社會養老保險,一般不會有新的收入渠道,收入有限且比較固定,所以更應準備一筆安全性高、流動性強的資金以應對突然出現的現金支出需要。一般來說,應急準備金是家庭月支出的3~6倍,但對于老年人家庭來說,以6倍來準備會更加穩妥。謝先生家庭月支出為3000元,所以應至少預留1.8萬元作為應急準備金。
應急準備金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筆錢不能以股票、基金等價格有波動可能帶來損失的投資方式儲備,同時避免購買無法提前支取的固定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蓪⒐墒型顺龅?0萬元資金留出2萬元作為家庭的應急準備金,以活期存款或貨幣基金的形式持有。
保障規劃
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沒了健康,再多的財富也會流失殆盡。謝先生夫婦可首先從每月退休金中拿出500元做一個健康保障規劃。一年可準備6000元的健康管理費用,這筆費用可用于每年的健康體檢、一些日常醫療費用和購買意外險。就商業保險來看,60歲以上的老人除了購買意外險外,除非經濟條件不錯,一般不再適合購買其他商業保險。由于謝先生夫婦很早就有良好的保險意識,之前購買的重疾和住院醫療險在退休后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教育金規劃
謝先生疼愛孫女,還想著為孫女籌備教育基金。教育金儲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采取基金定投的方式,細水長流,積少成多。辦理基金定投后,每月申購基金的費用代銷機構會自動在固定日期從銀行賬戶內扣繳,只需保證銀行卡內資金足夠即可,這對老年人而言既省力又省心。基金種類有很多,對于老年人,由于其承擔風險的能力很弱,一般建議選擇低風險收益穩定的債券型基金,費率也相對較低,年均收益按約5%計算。
謝先生的外孫女今年3歲,距離上大學的時間按15年計,若每月定投500元,按5%的年均收益率計算,則15年后外孫女18歲上大學時,可籌集到13.4萬元的教育基金,滿足二老的心愿。
投資規劃
將退出股市后剩余的8萬元按比例可在國債、保本基金中進行資產配置。如用6萬元購買國債,作為晚年養老資金的儲備;用2萬元購買保本基金,作為較高收益但有保底的投資。由于謝先生有長期的炒股經驗,若愛好炒股不愿全部退市也可留下1萬~2萬元投資股票,但切記不適宜進行過多的高風險投資,畢竟未來的收入只有退休金而已,不像年輕人那樣還有收入成長的空間。另外,理財產品太多,以老年人的精力難以打理,退休老人理財應控制在2~3個理財產品之內,并保留好原始憑證或記錄,以免忘記。
在提取健康管理費和準備好投資教育基金后,謝先生家庭的月度節余資金將變為600元。為了使這筆余錢保值增值,謝先生可采取滾雪球的方法進行儲蓄。將每月的節余資金都存為1年定期存單,每月存一次,以此類推,1年之后就會有12張存單。這樣第二年每個月都會有一筆存款到期,無論哪個月急需用錢,都可取出當月到期的存款并獲得利息。不需要用錢的月份則可將到期的存款連同利息及手頭的余錢,接著轉存1年定期。如此,雪球就會越滾越大,積蓄也會越來越多。加之現在銀行推出的自動轉存服務,只要儲蓄時與銀行約定好,存款到期后就會按原來的利率和期限自動續存。它在給儲蓄者帶來方便的同時,也規避了利率調整帶來的利息損失。
具體操作方案
總結以上規劃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具體操作方案:首先,謝先生將其在股市的投資逐步退出變現,將變現的收入中的2萬元以活期存款或貨幣基金的方式作為應急準備資金,6萬元購買國債,2萬元用于購買保本基金,調整后的家庭資產結構見表3。
在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前提下,謝先生夫婦可每月拿出500元進行健康管理,并為自己和老伴購置意外保險或者增加運動、文化、娛樂方面的消費,充實養老生活。其次,謝先生每月從節余中拿出500元堅持債券基金定投,15年內可為外孫女籌得一筆13.4萬元的教育基金,實現其心愿。最后,每月剩余的600元夫婦倆可選擇“滾雪球”的方式積累儲蓄以備日后所用,見表4。
一過磨合關 老年人再婚,雙方雖然在婚前有一定的接觸和了解,但這種接觸和了解是屬于淺層次的,遠沒有原配夫妻那樣透徹、深入。因此,再婚的老年人必須注重兩人婚后的磨合。雙方的性格、脾氣、秉性需要了解,發生了不和睦,要學會忍讓: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讓一讓“風平浪靜”,爭一爭“炮火連天”。遇到“互不兼容”的事情,要多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實在想不通、說服不了自己就先放一放,進行短期的“冷處理”,然后再找個時機坐在一起商量著辦。穿著、飲食等生活細節上意見不同時,要本著“一事一議”的原則,給對方以最大的寬容。總之,不是原則性的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是最好的。
二過情趣關 再婚老年夫妻,常常會有在愛好上、興趣上不相投的現象。每一位老年人在長期的生活中,都培養了自己的獨特愛好,一下子讓雙方完全接納這些愛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這種情況下,再婚雙方應熟悉和尊重對方的愛好和興趣,只要興趣和愛好有益于身心健康、文明向上,就應盡量尊重對方。雙方還要有意識地培養自己新的興趣和愛好,逐漸向雙方的共同點靠攏,以便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我們小區就有對再婚的老年夫妻,丈夫老趙平時喜歡寫作,妻子老李則喜歡和老姐妹們扭秧歌。經過一段時間后,老趙喜歡上了扭秧歌,老李也拿起了筆。夫妻倆把各自的愛好“兼容”后,不但保留了自己的愛好,還培植了新的業余愛好。看到這對老人一起發文章、扭秧歌,小區的居民都羨慕不已。
三過財產關 如何處理財產是老年再婚生活中的一個敏感話題,一旦處理不當,可能導致再婚雙方感情破裂,甚至分道揚鑣。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盡管法律有規定,但執行起來還是很復雜的。目前,處理得比較好的方式是:再婚雙方在結合之初就對雙方財產進行明確的約定或公證,對對方婚前財產(包括動產、不動產)多采取歸各自所有,繼承權也不做變動?!坝醒栽谙取笨墒闺p方在再婚后,都保有一塊“自留地”,雙方的子女也不會因財產繼承權問題而鬧得不可開交。至于婚后的共同財產,最好本著共同管理、共同支配的原則,大開支商量著辦,小開支隨手辦。既不要有“撈一把”的心態,也不要存在“大權獨攬”的心理,放開胸襟,遇事多商量,共同制訂婚后的理財方案和計劃。只有這樣,雙方才能“和平共處”,收支和諧,生活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