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營銷的案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綠色營銷的中心含義
一是市場營銷的觀念是綠色的。它以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為中心,強調污染防治、資源的充分利用、新資源的開發和資源的再生利用。二是綠色營銷企業的所屬產業是綠色的。綠色營銷企業生產的產品是綠色的,其產業和產品應該有節約能源資源,或新型資源利用或促使資源再生利用等特點。三是綠色營銷強調企業服務。它服務的不僅是客戶,而且包括整個社會;考慮的不僅是近期,更包括遠期。四是強調對大自然的保護。綠色營銷不僅要從大自然索取,更要強調對大自然的保護,即企業從生產技術的選擇、產品的設計、材料的采用、生產程序的制定、包裝方式的確定,廢棄物處置、營銷策略的運用、直到產品的消費過程,都必須注意對環境的影響,體現營銷過程方方面面的“綠色”形象。
二、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探索
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主要根據對消費者(Consumer)、競爭(Com-petitor)、企業自身(Company)和環境(Climate)進行分析,也就是我們俗稱的“4C研究”和產品(Product)策略、價格(Price)策略、渠道(Place)策略、促銷(Promotion)策略,即“4P組合策略”進行研究。因此,筆者嘗試性提煉出一套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探索性理論——CIFC。CIFC是4個英語(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單詞的縮寫,它們分別是Connectiondegree(聯系度)、Innovation(創新性)、Focus(聚焦力)、Consistency(持續性)。4個元素相互依存,形成一個閉環,指導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實踐。
Connectiondegree(聯系度)是指導企業自身情況跟體育運動本身的關聯度,這是一個企業做好體育綠色營銷的關鍵所在。找到一個組織(企業)與體育的切合點,通過對企業及產品進行立體式的分析,提出體育市場綠色營銷可行性報告。可行性報告包括:企業產品分析、企業品牌分析、企業文化分析、體育載體選擇性分析、預期效果分析等。本環節旨在為企業找到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定位,找到了定位其綠色營銷策略已經成功了一半。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自誕生以來一直是智者的游戲,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不是直接的推銷實物,而是營銷一種回憶,一種聯想,一種生活方式,娛樂方式,審美情趣。
Innovation(創新性)是指組織(企業)在我國體育市場實施綠色營銷活動要從模式上推陳出新,運用別人沒有用過的體育綠色營銷策略。在進行聯系度分析的基礎上,要對企業將要進行的體育綠色營銷活動進行全方面的策略,得出企業在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整體模式規劃報告,而這個報告必須具有個性——也就是創新性。創新性的模式規劃報告應該包括:體育載體的創新性分析(賽事選擇要有新意),企業關于體育載體資源運用方面的創新性分析,企業借助體育載體進行綠色產品推廣、具體方法上的創新性分析,對社會綠色教育的目標等創新性分析,即普及綠色知識、增強綠色意識、樹立綠色道德、培養綠色行為、提高綠色技能,進而為企業找到創新的高校體育市場綠色營銷模式。
Focus(聚焦力)是指相關資源的系統整合,也是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主要特征。整合就是在模式創新性的基礎上,通過專業的體育市場綠色營銷實施報告將綠色營銷過程中涉及的資金、人力、媒體、體育社會活動等因素進行合理的配置,以達到資源的最有效利用并提高市場影響力。整合的對象包括資金、人力、媒體、體育社會活動等;整合的核心是體育載體;按照時間的承接性、資源的利用率整合依據,進行體育載體和產品文化推廣的整合、體育平臺宣傳和其他宣傳渠道的整合、體育載體的前期培育和實施過程中如何運用的整合、社會綠色教育的整合。社會綠色教育是一種道德教育,是素質教育,具有普及性、綜合性、實踐性三個特征,進而形成對社會綠色教育的總體認識。整合的目的就在于選擇最有效的體育市場綠色營銷實施手段,使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活動與企業的其他營銷活動有機地融合起來。
Consistency(持續性)是戰略價值的體現。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是一個長期戰略,企業應有宏觀規劃。且長期的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戰略應該是動態的,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具體策略。持續性體現的戰術價值體現在廣告周期不斷保持、繼續保持對相關我國體育賽事的關注,組織后續的品牌推廣活動等。持續性要求企業進行長期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和不斷圍繞核心進行支持,起到綠色教育為主線的作用。社會綠色教育,是一個民族綠色意識的基礎,一個民族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基礎,一個國家科學(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發展的基礎,也將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標志之一。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CIFC4個元素的正確運用是組織(企業)成功開展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關鍵,當然,由于企業所在領域、企業文化、企業產品等的不同,CIFC4個元素在各個企業實施過程中的表現和比例是不同的,但是通過CIFC這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的操作工具的原則和指導,可以幫助企業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實施方案,使企業能夠更好、更準、更易地開展我國體育市場綠色營銷,實現品牌的迅速提升,這也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IBM全球副總裁Sandy Carter力作。以全球化的視角解讀品牌運營、產品推廣的營銷組合方案,提出了ANGLES法則制勝之道;以大量翔實、第一手的案例,分析了營銷2.0時代的最佳實踐方案。對如何在Web新時代,完美利用新技術和傳統市場手段進行整合營銷做了細致、深入淺出的分析。
購買推薦
圖書分析師龐敏麗認為該書適合所有從事營銷、網站運營的人員,IT專業人士、產品經理,以及對市場營銷、新技術發展有興趣的讀者。
通過對生意寶旗下比購寶(Boogle.cn)——“網絡購物第一站”收錄的當當網、博庫書城、淘寶網、京東商城、亞馬遜、拍拍網、文軒網、中國互動出版網、99網上書城等眾多含圖書銷售的網站,價格搜索顯示,目前,當當網該書為最低價,推薦購買。
目錄
第0章 緒論
第1章 在全球化時代中傾聽和分析
第2章 市場細分實踐:北電案例
第3章 全球化:聯想、Google、聯合利華和IBM
第4章 在正確的地方,做正確的事
第5章 相關性和角色:Forrester的研究
第6章 輕量級品牌傳播:EepyBird、可口可樂公司以及曼妥思
第7章 企業社會責任:IBM的綠色項目以及Marks & Spencer公司
第8章 突破阻撓
第9章 影響者的價值:來自IBM的案例
第10章 新的方式
第11章 渠道社區化:OMG,Adobe,Rubicon咨詢和哈雷-戴維森案例
第12章 虛擬環境:可口可樂公司和IBM
第13章 Widget:Widget在IBM的應用
第14章 博客:中西部航空公司和IBM
第15章 嚴肅游戲:IBM Innov8
第16章 錢——眼見才為實:與Google、營銷領導力理事會和營銷NPV之間的討論
第17章 創新、互動和商業成果:阿迪達斯集團,ConAgra食品和Tellabs
第18章 營銷儀表盤:IBM Cognos
第19章 令人震驚的世界變化
第20章 技術制勝:IBM,Staple,Dell和My Virtual Model
(一)目前市場人才的需求
市場營銷人員更應具備社會營銷觀念、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較強的心理素質與適應性等。鑒于以上分析,獨立學院必須根據自身生源的素質特點結合市場對市場營銷人員的需求因材施教,合理定位,研制出一套適合獨立學院學生的綠色課程。
(二)市場營銷專業綠色課程設置的目標
市場營銷專業綠色課程設置要體現突出綠色理念、學科交叉、文理滲透、強化能力、簡易可行等特點,即要遵循導向性原則、整體性原則、滲透性原則、前瞻性原則及可行性原則。導向性原則是指課程設置要以大學綠色教育的目的、價值取向為目標,全方位體現和提升大學生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意識。整體性原則要求大學綠色教育各類課程絕不僅僅是模塊式的機械堆砌,應構成內在的聯系,形成有機的統一整體。滲透性原則主要是基于大學綠色教育是一種理念,必然滲透、融入到各學科專業課程中,藉此對各專業主干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充實,才能促使所有學生都受到可持續發展與環保意識的教育。前瞻性原則是綠色教育作為一種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課程內容應盡可能地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使學生了解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前沿。可行性原則指綠色教育作為一種公共基礎教育,它應和環境類的專業教育有所區別。要求大學綠色教育課程的設置應有計劃、按步驟地進行,既體現綠色教育理念,又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要通過幾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深刻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樹立起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協調觀。
二、市場營銷專業綠色課程體系設置
加強獨立學院綠色教育首先應該在教學內容、課程體系設置中得到體現,要開設與專業相結合的課程,要開設與將來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學生具備綠色的環境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另外在所有專業的課程中,都應滲透環保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環境倫理、環境素養。
(一)公共課
綠色教育課程總目標是課程設置體現“文理交融,技能過硬,學以致用,用中求通”,在公共基礎課和公共選修課方面,一般開設4-5門綠色課程,重在比較全面地介紹國內外關注的環境問題以及環境治理對策等內容。如從《中國綠色經濟發展機制和政策講座》、《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環境學導論》、《環境與人類健康》、《環境與人類社會》和《環境保護概論》等課程中挑選4-5門作為本專業的公共選修課。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有判斷和處理環境問題和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初步能力,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還可將環境教育滲透在不同學科中,在公共基礎課中將綠色教育方面的內容滲透在《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等課的教學中。綠色教育的意義不僅在于環境知識的學習和環境技能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使大學生在接受環境教育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專業課
關鍵詞:MTA;旅游市場學;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09-116 -02
《旅游市場學》是市場營銷學在旅游經濟領域中的應用,是根據旅游經濟活動規律,研究和指導旅游業和旅游企業市場營銷活動的理論依據,是一門實踐性和綜合性很強的獨立學科。2010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在我國新增旅游管理專業碩士(Master of Tourism Administration,MTA),《旅游市場學》成為多數高校在此教育過程中所設主干專業課程之一。由于以往該課程教學仍多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即以理論授式教學為主;以致其“學”與“用”之間存在差距,這顯然不適合專業碩士教育教學;而案例教學法則具有縮小其中距離或搭建起“學”與“用”之間橋梁的作用。
一、程序構建
案例教學法,為哈佛大學法學院首創,現在一般理解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的與要求,采用組織學生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形式,以促進學生理論知識的具體化理解,并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方法 。培養與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主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故本文以此為基本點,提出《旅游市場學》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基本程序(圖1)。
二、程序解讀
基于上述程序,本文就其中四個環節進行解讀。
(一)提出問題
選擇案例要堅持區域本土化優先的原則。各地旅游業有著各自的特點,為了讓案例為學生所熟悉,有助于學生對當地旅游經濟環境開展分析。如果是選擇區域外甚至國外相關案例時,由于案例內容的文化背景不同而讓學生難以全盤掌握分析過程。筆者(按所在地廣西桂林)在《旅游市場學》開篇講解時就引入案例:漓江為何不是世界遺產?資源丹霞為何不屬于“中國丹霞”?等等這些是為學生所應熟悉的,從而可引發他們的思考,從市場的角度來解讀其中原因,使學生理解市場的重要性:這些并非其不具備世界級遺產的級別,其中原因許多,但相關部門未能認識到申遺的市場效應是其中主要原因之一。當然并不是完全排除其他案例,但是案例本土化無疑是更有利于達到所謂案例教學的目的,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案例導入的首要任務是激發學生興趣或吸引其注意力。在導入案例時,可以結合相關親身經歷以吸引學生注意,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本身即在案例之中。例如在講解服務營銷時,筆者講述了一個親身經歷:騎自行車去桂林某五星級賓館參加學術會議而被保安員以只有橋車方可進入為由冷漠的拒之車場之外,其中時間、地點、人物及事由等都予以講述。然后進行分析:制度規定自然可以理解,但是如何實施制度,則是十分重要的,其服務工作環節值得深思。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到服務營銷的理論學習。
(二)分析問題
創設情境,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關鍵一環,老師應該構建與案例緊密聯系的情境,營造積極且輕松的課堂氣氛,使學生融入案例中所需的角色。例如筆者在講解旅游廣告這一內容時候,首先就提問:桂林最多的戶外廣告類型是什么?旅游廣告排在第幾?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融入案例之中,利用自身的相關經驗進行獨立思考,為下一步啟發思路打下基礎。
啟發思路,關鍵是如何使學生利用所學的相關專業知識或者自身經歷對案例進行解讀,因此需要層層引入,達到所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效果。以上例(旅游廣告)進一步討論廣西旅游廣告,可用廣西旅游形象廣告登上央視為中介案例,啟發學生思考其積極意義與存在問題所在,并引導他們思考旅游廣告的效應,從而去引導深層案例:分析某年度《中國旅游報》所刊各省、自治區及直轄市的相關旅游廣告數量及其種類,并結合各個區域的旅游經濟收益與其廣告狀況進行比較。至此,則旅游廣告的理論知識應該基本厘清,而學生自然在案例的闡述中形成自己分析問題的思路。
(三)解決問題
案例分析本質在于考察學生對理論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此在引導解答時,老師應該預先做一定的理論說明或鋪墊,進而引導解答,這一過程中關鍵是要堅持平等的原則。案例的分析結果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是發散的。在老師同樣的啟發言語下,不同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以及獲得不同的解決思路,因此針對不同的觀點,都應該予以積極肯定或進行深層引導,以致學生能資助思考,自發學習理論,自主對知識點進行消化,從而提出具有開創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對桂林某五星級飯店的綠色營銷案例進行分析時,不僅要對其基本的營銷方式或產品等進行闡述,還要對何謂綠色以及推廣綠色營銷的相關背景知識進行解釋。
引導解讀是在案例討論中形成的。這一過程有幾點值得說明。其一,討論要堅持自由的原則,讓學生民主參與其中,老師在其中必須理解自身并非知識的權威。在此基礎上,還要堅持激勵性原則,即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以發言來作為一個評價要素,從而達到就案例進行唇槍舌劍般的辯論,實現案例教學的目的,并能將旅游市場的競爭性在此過程中得到充分體現。其二,討論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基本形式有兩種,即分小組討論與全班討論。分組時人員不宜過多,3~5人為宜,至于具體形式要視案例復雜程度或教學內容或教學目的所定,例如上述的旅游廣告案例可分組討論,而飯店綠色營銷案例無需如此。其三,在討論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不應該輕易參與其中,只需起到維持秩序、營造氣氛的作用,當然如果有學生要求老師參與,也只能以普通身份進行適當的觀點闡述。
(四)總結問題
總結問題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就案例本身進行解讀與總結,另一方是進行理論提升。就案例解讀而言,老師主要作用是指出案例討論中所忽視的一些問題,做出必要的小結;小結的重點在于就整個討論做出評價,肯定其中的優點與不足,并肯定學生中一些較好的解答思想,同時對其中某些問題作以更深層次的引導,使學生就案例內涵進行發散性思考,對理論知識進行透析。就理論提升而言,其實也是案例教學的基本目的,無論案例分析如何,其本質在于使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和實際應用。因此在總結案例的時候,要揭示其中所蘊含的理論知識,老師應當利用相關基本概念、原理等對案例進行總結分析,從而提高案例教學的質量。以分析《美在廣西》這一旅游形象片為例,就案例總結而言,其中優缺點是多方面的,不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只要對學生在討論過程的相關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并提出自己的相關看法即可;就理論提升而言,總需要理順該形象片制作的基本原理、依據等做出說明,并分析其推廣的效應等。
三、其他環節及研究不足
本文所構建的《旅游市場學》案例教學程序,主要針對課堂教學而設置,而對于完整的程序而言,還應該存在其他環節。其一,存在對案例教學效果評價的環節;由于其評價關鍵在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需要專門的研究方可解決問題。其二,存在旅游市場案例編制的環節;“案例教學在哈佛大學之所以取得成功,其重要原因就是編制成功了大量的教學案例”。這主要是針對老師而言,這需要講授者付出相對的精力,不斷根據旅游行業變化,收集整理其中豐富生動的經典案例,并分門別類建立案例庫。
同時本文所構建的案例教學程序,是基于實踐能力培養視角進行設置的,依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順序提出,旨在培養和提升MTA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其還存在一些尚待完善之處,如怎樣認識案例教學法在系統理論知識講授方面的不足,進而增加相關環節以彌補等仍需進一步思考。
參考文獻:
通過茅臺的案例為行業提出了引爆點的見解,可以幫助同行從品牌著力點思索新的方向,但即使有了引爆點,如果不進一步分析引爆的方法,所謂引爆點也就只是鏡中月,水中花。那么,茅臺是靠什么引爆這兩個引爆點的呢?
首先,如果進一步分析茅臺這兩個引爆點——針對特殊人群服務和綠色健康概念傳播,我們可以發現,綠色健康概念傳播的傳播更為重要,甚至可以說針對特殊人群服務和綠色健康概念傳播是一碼事,其核心工作是綠色健康概念的傳播給這些特殊人群。為什么呢?因為茅臺所謂的針對特殊人群服務,就是為黨政軍要員服務,而綠色健康又是這些特殊人群十分看重的。所以,在其他競爭品牌只會在公關層面與茅臺競爭的博弈下,一旦茅臺將綠色健康的概念深入特殊人群的心里深處,茅臺的特殊人群的工作即基本宣告成功并遠遠的將競爭對手拋在后面,茅臺品牌的快速引爆也就勢不可擋了。
那么,茅臺是如何傳播綠色健康概念的呢?業內人士有目共睹——靠口碑傳播,靠大眾媒體軟文引導口碑傳播。從2003年以來,茅臺季克良連續親自撰寫和發表的《茅臺酒與健康》、《世界上頂級的蒸餾酒》、《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陳年茅臺酒》、《國酒茅臺,民族之魂》等文章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通過簡單的幾篇軟文為什么能夠釋放巨大的引爆力?這正是本文要揭示的病毒營銷的奇特效果。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鄧肯·沃茨對病毒式營銷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這樣評價:病毒營銷是你只需選擇一小群人作為種子,把你的想法、產品或信息傳遞給這些人,啟動病毒式的繁殖蔓延,然后你就會看到星火燎原之勢——這正是茅臺所做的;
他提出病毒式營銷工具要和傳統的大眾媒介結合使用,其效果要比單一的病毒式營銷(如口碑營銷)的效果更易掌握,因為他認為大眾媒介的報道可以使用標準化的語言和統一的廣告語,有助于口碑傳播的標準化和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是茅臺所做的;
他說,標準化的“病毒”會像傳染病一樣傳播,從一個特定的人群開始,然后向這些人的朋友群傳播。每個“傳染源”預期傳染的人數就是“繁殖率”,如果每個“傳染源”可以平均將信息傳遞給一個以上的受眾,后者如法炮制,將信息傳遞下去,那么,信息受眾的人說將呈指數級增長。也就是我們俗話所說的“一傳十,十傳百”——茅臺確實完成了這種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