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剖宮產率; 助產; 生育價值

Discusses our country's C-section rate high in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Lin. Ya'an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Ya'an 625000,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c-section rate occupies the whole world first, initiates this present situation to investigate its reason and our country midwifery career development lags and gives birth the value to concern slurred. In order to decrease our country c-section rate, should speed up the midwifery specialized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promotion midwifery educational level, practices the midwifery registration admittance system, the initiative “the midwife and sets up the correct birth values for the leading pattern”.

【Key words】 C-section rate; Midwifery; Birth rate

據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以42.6%的剖宮產率,成為了剖宮產率居全球第一的國家。我國每年新生嬰兒約2000萬,其中約一半為剖腹產兒[1]。剖宮產率之高居世界首位。據資料表明,新西蘭的剖宮產率低于10%,這與其助產行業在全球居于領先地位密切相關的。由此可見,國家助產專業的發展水平影響著該國的剖宮產率。本文旨在探討我國剖宮產率居高與我國助產專業發展滯后以及對生育價值的認識模糊不清的因果關系,并提出對策。

1 我國剖宮產率居高的原因分析

1.1 我國助產專業發展滯后 目前我國幫助自然分娩的助產人才匱乏,與國際助產專業先進水平有差距,是導致我國剖宮產率居高的重要因素。我國從事助產工作的助產士短缺,城市與鄉村分布不均,助產士數量短缺也是全球性的問題。助產士在全球極度缺乏,而且分布不均,此種情況在部分非洲和亞洲地區更為突出[2]。目前我國助產教育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高等助產教育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對于高等助產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目標及培養方式還在不斷的探討。目前我國還未實行助產執業注冊準入制度,缺乏助產專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助產士的職業發展空間受限。我國助產服務仍以產科醫生為主導,助產士缺乏相應的社會地位,使得助產專業人才流失。我國助產教育和職業發展空間缺失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助產專業發展的滯后成為了我國剖宮產率居高的重要因素。

1.2 生育價值分析 目前許多助產、產科護理實踐中,把“母嬰安全”作為照顧的最終目的,這一價值取向增加了使用藥物、器械或手術對分娩進程的干預。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于生育價值的理解重在生育的安全,因此過分擔心生育存在健康風險。這種健康風險由于社會、經濟、職業、性別政治和醫務人員自我保護等各方面的原因被錯誤地夸大了,使正常產減少,剖宮產率不斷增加。

2 對策

2.1 加快助產專業建設與發展 衛生部《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2010年)》為中國助產領域專業化發展指明了方向[4]。加快助產專業教育發展,特別是提高助產高等教育水平,明確助產士角色職能,擴展工作服務范疇,完善執業準入和晉升制度,提高我國助產服務水平,最終降低我國的剖宮產率。

2.1.1 促進助產專業教育的發展 據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的生育期健康的婦女需要的是生育助產護理。很明顯社會需要的是更多的助產士,促使助產專業教育的發展,特別是提高我國助產高等教育。積極探討助產專業高等教育課程的設置,進行改革創新。通過臨床觀察、實踐等方式對助產學的核心內容正常產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發展正常產理論和內容,并付諸于臨床的具體實踐,從而豐富和充實助產學教育內容。明確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高素質的生育護理專業人才。開展助產士的繼續教育,提供助產士接受助產專業高等繼續教育,申請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另外,定期對助產士進行崗位教育,加強業務學習,保障孕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

2.1.2 明確助產士角色,擴展服務范疇 目前我國助產士角色職能不清,服務范圍只限于產婦的分娩階段和產后對母嬰的護理工作,工作地點局限于醫院的婦產科或婦幼保健院。助產士角色職能主要體現在保障生殖健康與公共衛生服務兩大方面,具體包括圍產期護理、計劃生育、婦科保健、為青少年提供性健康教育以及助產專業的研究發展工作。大力發展社區婦幼保健服務,使孕婦在社區婦幼保健診所接受助產士的保健服務,包括產檢服務、分娩準備教育、新父母角色適應教育、產后照護措施等。助產士應發現妊娠過程存在的高危因素或妊娠合并癥并轉診至產科醫生處。

2.1.3 實行助產士執業準入制度 我國助產專業已經歷了百年的發展歷程,發展成為了獨立的職業,構建了助產專業體系,但是助產專業仍從屬于護理學,至今沒有實行獨立的注冊準入制度。實行助產士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制定助產士職稱晉升條例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規范助產士的管理,同時提供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避免助產專業人才流失,使助產專業隊伍不斷壯大,促進助產專業的發展。

2.1.4 提高助產士的社會地位 改變以“產科醫生為主導模式”,倡導“助產士主導模式”,明確助產士在正常產中的地位,助產士通過堅實的理論基本和熟練的操作技術,保障母嬰安全,贏得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提高其社會地位。

2.2 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生育的最高價值取向包涵了母嬰安全,然而母嬰安全只是完成整個生育文明中重要的一步,還不是最高的一步。生育是婦女的一種自我價值體現。目前歐美一些助產論著中提出“最佳生育”及護理的效果最終是婦女的最大滿意度。由此個人以至整個社會要對生育的最高目的與意義有正確的認識,生育是生理的過程,而非病理過程,需要的是生育助產護理,全社會樹立關于生育正確的價值取向,有助于降低剖宮產率。

面對我國剖宮產率居全球第一這樣現狀,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婦產專業人員的重視。助產作為一種職業,作為一門學科,倚靠中國淵源流長的社會大背景,并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革與進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3]。有關專業人員應結合中國國情與助產文化,對助產專業建設進行探討,不斷完善助產專業教育體制,構建助產專業理論體系以及專業團體,大力發展助產專業,同時樹立正確的生育價值觀,最終實現減低我國的剖宮產率。

參 考 文 獻

[1] 我國剖腹產率超世衛標準已成嚴重公共衛生問題.醫藥與保健,2007,5(03):33.

[2] 張蘊.助產士現狀和發展趨勢.中國婦幼健康研究,1993,04.

[3] 熊永芳.中國助產文化的變遷與發展.醫學與社會,2001,14(03):34.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范文第2篇

[關鍵詞] 鎮級醫院;助產士;心理壓力

[中圖分類號] R717[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6(c)-158-02

助產士在醫療行業里是一個特殊的群體[1]。心理健康不僅關系到助產士的身體素質,還直接影響到助產士技術的發揮與工作效率,有效地避免影響助產士心理健康的因素,營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對提高優質、高效的服務,起著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國內助產士心理健康狀態不佳發生率較高,助產士所承受的壓力已經成為一種職業性危險,應給予高度重視。另外,由于助產士的心態直接影響到產科的工作質量,為了進一步保證產科工作質量,減輕助產士心理壓力,從而維護助產士的身心健康,進而不斷提高手術護理質量,對鎮級醫院的助產士抑郁發生情況進行調查與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醫院屬鎮級醫院,共有助產士11名;護士15名,均為本院在職人員;兩組人員學歷均在中專以上。

1.2 方法

采用Zung編制的抑郁自評量表(SDS)測試抑郁程度,評分標準為4級評分法,先計算出粗分,再轉換為標準分,SDS 得分>53分為抑郁。調查采用自填方法,在填寫之前調查對象要明確每條問題的含義,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獨立的、不受他人影響的自我評定。

2 結果

兩組抑郁發生率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助產士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

3.1.1 人員分配不足,技術要求高醫院的助產士人員嚴重不足,但是助產士的工作量卻是巨大的[2]。超負荷的工作,使大部分助產士體力透支,身心疲憊。由于母嬰2條生命都掌握在助產士的觀察中,加上產程及胎兒情況變化非常快,所以,任何環節的失誤均將給母嬰造成極大的傷害;而母嬰的第一手資料均由助產士觀察得到,助產士不但要隨時保持高度警惕狀態,還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并在幾分鐘內做出判斷及處理,助產士對產婦全程、全方位的陪護,增加了勞動強度,體力消耗巨大,這些都容易使助產士產生緊張和疲勞感,持續的生活疲憊是助產士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之一。

3.1.2 工作環境及設備鎮級醫院不同于市級醫院,工作環境及設備相對落后,遠遠比不上市級先進,而鎮級醫院助產士面對的卻是同樣的工作,由于設備的落后,助產士在執行醫療護理操作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安全因素,例如接觸傳染性疾病、體液感染等;各種噪音及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叫喊、吵鬧等長期刺激,使助產士時刻處于高壓力的環境中,導致生理和心理疲憊。

3.1.3 所面對群體鎮級醫院面對的產婦及其家屬大多都來自周邊農村,人群文化水平及素質相對較低。產婦及其家屬對醫學知識缺乏了解及對醫療結果期望值過高,從產婦進入待產室起,其家屬就在產房外守候,母嬰的健康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尤其是家屬或產婦對新生兒的誕生充滿希望,根本沒有醫療意外的思想準備,往往不能接受任何異常的訊息。這種群體由于受傳統教育及觀念的影響,并缺乏起碼的醫學常識,認為到了醫院就不該再出現問題,一旦與想象的結果出現偏差,就對醫院不依不饒,甚至無理取鬧。醫患關系惡化,導致助產士產生心理壓力。

3.2 減輕助產士心理壓力的對策

3.2.1 工作安排調整工作時間,降低工作壓力,減輕工作強度。在產房實行彈性工作制,并且根據助產士的工作能力,合理安排好助產士的休息。由于分娩多在夜間,所以要合理的安排好助產士的休息[3]。改善休息環境,保證上夜班者能得到很好的休息。醫院要加強助產士的技術培訓及注重人才培養,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助產士,以緩解人員緊張,減輕助產士的工作強度。

3.2.2 給助產士創造良好的工作及社交環境注意培養其廣泛的興趣愛好,多組織其參加集體活動,如旅游、聚會,以達到放松精神,緩解壓力的目的。同時引入先進設備,減少落后設備引起的一系列不安全隱患,改善不合理布局,美化工作區域,優化工作流程,加大防護投資,加強職業安全教育,規范操作行為,為助產士創造一個安全、溫馨的工作環境。另外,培養助產士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樹立職業的光榮感、責任感和幸福感,從而自覺勤奮努力工作,正確對待周圍的一切。工作中做好產婦的心理護理等工作,消除產婦因恐懼及疼痛發出的喊叫;調低各種儀器的音量;工作時不慌亂,語氣親切,帶著好心情工作等,這些都有助于緩解工作壓力。

3.2.3 加強農村醫療知識普及力度消除農村群體對醫療行業的誤解,使醫療工作人員在工作中能夠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充分理解,減少醫療糾紛,順利開展醫療工作,減輕因誤解產生的各種工作壓力。同時,助產士要認識到心理健康對工作質量的影響,了解形成心理壓力的原因,并且結合實際,采取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減壓。要學會自我疏導、自我調節,協調好人際關系、掌握好與產婦及其家屬溝通的技巧,并保持良好的心態,以愉悅的心情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中去[4]。工作中視產婦為親人,努力做好產婦待產過程中的心理及生活護理,及時給產婦家屬通報產程進展情況,讓其家屬放心。

[參考文獻]

[1]鐘雪蓮,鄭錦萍,欒小燕.產婦和助產士在產程中的心理壓力及應對措施[J].全科護理,2009,7(2):388-389.

[2]程金蓮,韓世范,董新寨.護理人員開展心理護理狀況調查[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9,15(10):615.

[3]徐朝艷,鄭志惠,王平,等.護士職業緊張與其應對方式、社會支持及人格特征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7):5-7.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范文第3篇

【關鍵詞】 人性化服務;產科護理; 應用

Discusses the Human service shallowly in the obstetrical nursing work application

SUN Hua. Coal Hot Spring Sanatorium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276032,China

【Abstract】 Human service is now a new request which proposed in the hospital care work, is also one kind which promotes with great effort creative, the whole, the effective new nursing method of work. Develops the user-friendly nurse service significance in obstetrics to be more prominent, because whether pregnant woman’s psychology does affect the childbirth to carry on smoothly, is relating the maternal infant safety. My courtyard starts from March, 2006 in the obstetrical nursing work to implement the user-friendly nurse service, has obtained the good results, enhanced in-patient’s degree of satisfaction.

【Key words】 Human service; Obstetrical nursing; Using

人性化服務是隨著社會經濟和文明的發展而被推出的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式,它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理論基礎上,強調以人為中心,關注人的價值、自由和發展。對護理工作來講,它是一種創造性的、個體化的、整體的、有效的護理模式,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尊嚴和個人隱私為核心,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使患者在就醫全過程中感到方便、舒適和滿意的一種護理方法,最終達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健康而滿足狀態的目的[1]。為了探索提高護理質量的有效方法,滿足孕產婦對優質護理服務的迫切需求,自2006年7月份開始我院產科護理人員對人性化服務理念進行了全面的學習,提高了對該理念的認識,并大膽的將其應用于臨床實踐,取得了相應的成效,現介紹如下。

1 對人性化服務的認識

1.1 人性化服務是體現“以人為本”理念的必然要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人的基本需要層次論中指出:人在低一層次的需要被滿足后還有高一層次的需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如何滿足人們更高層次上的需求,是一個現實而重要的課題。20世紀70年代初期,國外優秀企業提出“以人為本”的管理概念,這個概念堅持以人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充分倡導尊重人格,滿足人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取得很好的效果,由此被社會廣泛接受。而護理作為直接服務于人的健康和生命的一門學科,也是最貼近人性的本質特征和體現人文關懷的行業,開展人性化服務是社會對護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

1.2 人性化服務是醫學護理模式轉變的必然結果 1977年美國醫學家恩格爾(G.L.Engle)提出了“以患者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他主張人體是和環境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統一體,疾病的形成是復雜的、由多因素決定,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也需要立體的綜合措施[2]。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打破了長久以來醫院以疾病為中心、一切圍繞疾病轉、醫護人員“只見病,不見人”的局面。在新醫學模式的影響下,護理工作也建立了以患者為中心,視人為生物、心理、社會多因素構成的有機整體,以滿足患者身心需要,恢復以健康為目標的整體護理工作模式。明確提出在治療的過程中,尊重患者的權利和情感、人格和隱私,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關心和愛護患者,實現對人的整體關懷。推行人性化護理,恰恰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手段和方式,也是醫學模式轉變后引發護理模式改革的必然結果。

1.3 人性化服務是提升醫院競爭力的必然趨勢 醫療行業是特殊的服務行業,優質的服務是醫院發展的根本。目前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平臺上,醫院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競爭力,不僅需要開展新技術、引進新設備,更需要通過人性化服務理念的實施來不斷擴大和改善服務品質。能夠為醫院贏得競爭優勢的是服務,只有優質的服務才能讓醫院贏得患者。醫院要積極轉變觀念,主動順應時展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3]。護理工作的服務特征尤為明顯,作為醫院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行人性化護理服務也是提升醫院綜合競爭力的必然趨勢。

2 實踐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措施

2.1 更新服務理念 實行人性化護理,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要,使以往“自已實施什么護理,患者就接受什么護理”的服務,變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護理什么”的服務。注重孕產婦生理、心理保健,把滿足孕產婦的需要作為自己的服務理念和行為準則。把“以孕產婦為中心,以家庭為主體,確保母嬰安全,建立溫馨產科”作為服務的宗旨。

2.2 優化服務環境 為滿足不同孕產婦的需求,產科病區特設了溫馨病室、溫馨待產室、陪伴分娩室等,室內設施齊全,配備了電視、電話、微波爐、寬帶接口等,24 h供應熱水。病區走廊內掛了許多關于孕產期保健知識的圖畫、室內張貼可愛的卡通圖畫等。在節日到來時,讓護士充分發揮聰明才智,想出各種點子來裝飾病區環境,如春節時在走廊上張貼對聯、福字,掛彩燈、氣球,圣誕節時裝伴圣誕樹等以營造節日氣氛,使孕產婦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這樣利于孕產婦待產、分娩及產后康復。

2.3 重視流程管理 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完善服務流程:①完善入院護理流程孕婦入院時,接診護士要做到“六個一”,即:一張笑臉,一個稱呼,一杯開水,一次入院介紹,一次健康評估,一張整潔的病床;②完善整體護理,實施緊密的護理流程;③開展個性化服務,如:合理安排飲食和休息時間,各種操作治療前應先征求孕產婦的意見,在其感覺最合適的時間和不違背醫療原則的前提下進行操作[4];④完善出院護理流程:產婦出院時有專人護送至家,在出院后3 d、14 d、28 d內完成三次上 門回訪。

2.4 注重細節服務 當孕婦進入產程時由助產士與家屬共同參與全程的陪護,給予心理的支持,嚴密觀察產程的進展,監護胎兒宮內安全,并指導孕婦子宮收縮疼痛時可深呼吸,子宮收縮緩解時給以全身放松,助產士幫助孕婦按摩子宮及腰骶部,緩解疼痛,使孕婦及家屬在助產士的指導下輕松、安全地完成分娩過程。

2.5 重視便民措施 在每個病室內都放有一本住院指南,里面詳細介紹了本院及產科的特色,住院期間應注意的事項,辦出生證需要的材料,新生兒免疫接種及其注意事項,母乳喂養的好處及方法指導,各項檢查治療的費用等。并于每日早晨發放頭1 d的“住院費用一日清單”,讓孕產婦及其家屬明明白白消費。

2.6 重視健康教育 通過有目標、有計劃、有檢查、有反饋的方法開展健康教育,使孕產婦及家屬隨時了解產前、產時、產后的相關知識。及時回答孕產婦提出的問題,產婦出院當天對母嬰保健知識進行提問,對不理解的當場給予指導,讓孕產婦及家屬全面掌握圍產期各種保健知識。

2.7 開展產科延伸服務 開展新生兒洗浴,新生兒撫觸,新生兒游泳,產婦體形訓練等服務項目,在產婦出院時為寶寶送上一本精美的相冊,既滿足了產婦及其家人的需要,也體現了人文關懷。

3 效果評價

對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全新認識和實踐,轉變了產科護理人員的服務理念,改變了產科護理工作的整體形象,提高了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在每月進行的對住院患者的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中顯示,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率由原來的92%~95%提高到現在的98%~100%。從中使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實施人性化護理服務,充分了解每一位患者的需要,使以往“自已實施什么護理,患者就接受什么護理”的服務,變為“患者需要什么,我就護理什么”的服務,使只重視護理工作的完成轉變為更重視患者的需求,使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實踐證明,有計劃、有步驟、有目的實施人性化護理,有助于護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和持續改進。

參 考 文 獻

[1] 宋月梅.人性化護理對住院患者心理應激的作用.實用醫技雜志,2004,11(11):2316.

[2] 吳春容.醫院的人性化服務.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04,2(3):113.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范文第4篇

【關鍵詞】助產士;職業危險;防范

441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353-02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產科服務模式的轉變,以及助產士工作環境的特殊性,注定了助產士會經常接觸到較多的危險因素,使助產士面臨著嚴峻的職業暴露危險,成為血液傳播性疾病的高危人群;與此同時,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壓力、工作時間過長、不良的工作等原因使助產士極易產生過度的精神緊張以及職業性勞損;此外,種種因素導致的醫患關系不和諧也使助產士甚至面臨著人身傷害的危險。

1職業危險因素分析

1.1理化性危險因素產科使用的胎心監護儀、心電監護儀、吸痰器等儀器設備產生的聲音、孕婦分娩時的、喊叫以及新生兒的啼哭等形成各種頻率的噪音。噪音的惡性刺激,會導致人體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經衰弱癥狀和惡心、嘔吐、胃痛、腹脹、食欲呆滯等消化道癥狀。產科各個區域都有相應的無菌要求,紫外線及各種消毒劑應用較多,過多的暴露于紫外線下,可導致眼角膜炎、皮膚過敏、皮膚紅斑及至皮膚癌;過氧乙酸、甲醛、環氧乙烷及戊二醛等消毒劑產生的有害氣體刺激呼吸道、皮膚黏膜等,容易引起各種呼吸道炎癥。

1.2生物性危險因素助產士在獨立或協助完成諸如、陰道檢查、接產術、會陰側切及縫合術、清洗術后器械、抽血等過程中,會經常接觸到孕產婦的血液、惡露、大小便、羊水、陰道及各種已存在感染的分泌物,在無有效個人防護及防護不當、失敗時,助產士被感染的幾率則更高。傳染性的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具體的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金葡菌、淋球菌、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霉菌、滴蟲等。

1.3心理社會性危險因素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質和環境,助產士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社會壓力,如孕產婦及其家屬的壓力、醫院管理機制的壓力及自身的壓力。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醫療衛生知識得到廣泛普及,相應的孕產婦及其家屬對產科服務的內容、質量要求更高,甚至苛刻,護理中出現任何問題,都可能投訴、責難助產人員;每家醫院的管理機制不盡相同,但比較通見的情況是助產士配備不足、工作時間長、倒班、夜班、節假日加班現象嚴重以及工資待遇普遍不高;此外,助產士還會受到學習進修、晉升評比、技能比賽、科室人際關系等因素的影響,這些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壓力都會影響助產士心理和精神狀態,造成助產士產生職業倦怠或至心理疾病的發生。

1.4職業性危害因素助產士日常主要從事產科診查、手術操作及護理等工作,常見的工作有直立、持續性的前傾站立、蹲姿、折返步行,符合人體工效學的站坐行結合較少,容易發生各種因工作不良引起的職業性損傷,如頸椎增生、肩周炎、腰肌勞損、椎間盤突出、子宮脫垂、下肢靜脈曲張等等。在工作時間過長時,由于延誤了正常就餐時間,助產士罹患低血糖、胃腸功能紊亂、潰瘍病的概率顯著上升。頻繁的倒班、夜班可引起人體生物鐘紊亂,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1.5其他危險性因素孕婦的產程是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各種意外情況都可能隨時發生,涉及孕產婦、新生兒的醫患矛盾仍是一些地區主要醫患糾紛的來源。發生醫療糾紛后,一些患者及其家屬由于法律觀念淡薄甚或職業性醫鬧的存在,對助產人員侮辱、謾罵、圍攻、毆打的現象仍時有發生,給助產人員造成了直接的精神和人身傷害。

2職業危險因素防護探討

2.1完善職業防護法律法規現行的法律體系中,還沒有一部專門關于醫護人員職業危險因素防護的法律法規,一些職業危險因素防護規定散見于一些部門或地方規定,如《醫院感染管理規范》、《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等。這些部門或地方規定,對不同崗位醫護人員的職業防護顯得過于單一、籠統,對一些職業危險因素則完全沒有涉及。大量的事實證明,醫護職業是現今社會的高危行業,因各種職業危險因素造成醫護人員致病、致殘、致死的情況屢見不鮮。給予醫護人員必要的職業安全保護,讓醫護人員能真正沉下心來鉆研醫學知識、技術,全心全意服務于社會大眾,十分必要。要從根本上解決助產士的職業危險因素防護問題,從國家層面上來講,必須制定專門或綜合性的法律法規,實現有法可依。

2.2加強職業危險因素的管理助產士面臨的諸多職業危險因素,需采取綜合性的預防及管控措施。

2.2.1理化因素的防范噪音:在不影響正常使用的前提下,盡量調低各種儀器設備產生的聲音;采用無痛分娩等技術,減少孕婦因疼痛發出的喊叫;及早指導產婦進行母乳喂養,按時進行產后巡查,避免新生兒因饑餓、環境不適而啼哭;紫外線:嚴格掌握消毒時間,合理布局產室分區,便于消毒及通風;化學消毒劑:嚴格掌握消毒劑的濃度,配備必要的個人防護用品。

2.2.2生物因素的防范按規定配備、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防止操作不當引起的院內感染;加強醫療廢棄物的管理;職業暴露后,要按照規定進行清洗、消毒、預防性用藥及報告。

2.2.3心理社會性因素的防范定期組織助產士參加心理知識講座,進行心理危機干預;開展趣味性的聯誼活動,減少助產士的職業壓力,增進科室人際關系;按照規定配備助產士,科學安排上、下班、白、夜班、值班、加班,合理提高助產士待遇。

2.2.4職業性因素的防范定期組織助產士進行體檢,發現有職業性勞損的,及時調整工作崗位或合理安排上班時間。

2.2.5其他因素的防范加強產區的法制宣傳,提高就診群眾、助產人員的法律意識;及時準確地做好各項護理操作,從而預防醫療護理糾紛的發生,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護自身利益乃至醫院的合法權益;有條件的,可以設立由公安機關派駐醫院的警務室,條件尚不具備的,可以適當增加安保人員的數量。

2.3強化個人防護加強各類防護知識的培訓,幫助助產士全面認識自身職業危險因素,樹立全面預防的觀念,克服暴露后的恐懼心理,正確對待感染的發生;建立健全防護規章制度,落實專人檢查督促,獎懲掛鉤,確保各項防護規定真正落到實處;盡量選用可以防止交叉感染的設施設備,如產房可采用感應式水龍頭,消毒液采用腳踏式取用;配齊、配足各種個人防護用品,如手套、帽子、口罩、雨靴、銳器盒、消毒液、創可貼、預防性藥物等,盡可能選用一次性的用品如備皮包、灌腸袋、嬰兒吸痰管、防水接生衣以及便盆等;接觸確診的感染孕產婦時,應加強防護等級,如戴兩層手套、使用護目鏡等。

2.4制定防護應急預案制定防護應急預案,可以保證事故發生后,能夠迅速、有序、高效的開展應對工作,把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制定防護應急預案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①應急組織的組成及職責:產科主任或護士長為第一責任人;②事故處理原則:以人為本、降低損失、及時、高效等;③事故的種類及分級:在區分不同事故類型的基礎上,劃分不同的等級,便于事故發生后判定損失性質、程度,進行針對性的處置;④急救藥品、器材的準備與保管;⑤醫療、安保、法律支持:成立院內感染急救專家組,安裝監控、報警裝置,充實安保力量,聘請法律顧問等;⑥應急處置程序:報告、響應、現場處置、護理秩序的恢復;⑦應急演練:定期組織助產士進行應急演練,熟悉事故處置流程;⑧事故的總結與防范。

助產士是從事母嬰護理的專業人群,她們的身心健康直接影響到產科工作質量,關系到母嬰健康。社會在高度關注母嬰安全的同時,也應關心到從事直接為母嬰提供各種護理服務的助產士群體。助產士要加強職業安全教育,保持身心健康,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護理質量,以適應現代醫學和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冬梅,周杏仙,王芳.助產士職業暴露調查中低報告現象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28-329.

對母嬰護理行業的認識范文第5篇

【關鍵詞】婦產護理;助產士;職業風險;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5-0571-02

婦產科在醫院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婦產科特殊的性質及環境因素使得助產士的角色及職責凸顯出自身的價值。一方面,作為護理隊伍中堅力量,助產士自身肩負著病人母子平安、人命關天的責任。助產士能力高低直接關系著新生兒的安全、工作節奏快,助產士本身除去責任重大之外,還承擔著職業及心理上的壓力。尤其是,面對無處不在的感染機會,助產士出于疾病感染的高度危險中,這讓助產士工作成為具有高風險的職業之一。也正因為于此,充分認識助產士工作的風險和不安全因素,進而采取切實可行的對策,保護助產士的身心健康,就顯得彌足重要。

1助產士職業風險概說

1.1助產士角色風險。助產士的角色過去單純存在于產前的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助產士的角色呈現出多元的特征,逐漸成為集產前指導、產中助產、產后護理于一身的綜合體。這在無形中增加了助產士的勞動強度。而且,助產士在產婦生產過程中的助產工作不僅僅是一項體力勞動,還是一項腦力勞動。各種輿論、社會壓力讓助產士在工作中不能夠在絲毫的懈怠和馬虎,否則會引發注入醫療糾紛等問題,威脅到助產士自身的職業發展。

1.2助產士責任技術風險。誠如上述,助產士面臨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因此,助產士往往深感自身責任重大,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和基礎護理理論實踐水平。而技術高低和水平差異是助產士群體產生職業分化的重要因素。那么,要求助產士群體具有高度責任心、敏銳觀察力,保證母嬰安全。

1.3職業暴露風險。首先是器具損傷風險。助產士在助產操作、急救過程中必然需要面對各種器械的操作。而上述器械往往銳利,對于助產士的皮膚有極強的損傷。如果不能很好滴加以處理,往往會造成各種感染。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類似于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傳染性疾病的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一旦造成醫療器械的損傷,又跟易感人群之間有密切的接觸,則造成一定的危險。其次是羊水、血液等各種感染源的感染風險。助產士在實際的工作操作過程中會面臨產婦羊水破裂、血液、體液污染及病變部位的感染等諸多威脅,一旦處理不當,后果則不堪設想。再次,環境風險。助產士工作的環境往往要求消毒嚴格,但是,環境相對嘈雜,要實現環境的消毒與安全,就必然通過消毒液、紫外線等多種渠道。消毒液殺菌作用固然明顯,對于助產士的身心損害也是不容小視的。紫外線輻射更會影響到更為明顯些。嘈雜的環境讓助產士身心疲憊,心情易于煩躁、易于動怒,對于助產士的生活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此外,制度風險。盡管助產士工作壓力大、強度大、風險多,屬于職業高危行業,但是,現實生活中對于助產士的護理補貼和職業防護工作卻做的不到位。制度的缺失讓助產士的生產、生活面臨諸多風險,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助產士工作積極性提升。

2助產士職業風險防范措施

2.1強化角色意識。助產士角色工作強度高、責任重大、事情繁復,助產士要樹立并不斷強化自身角色意識,讓助產士工作本身更為安全、順暢。一方面,助產士要不斷增強自身體質,只有強健的體魄才能夠在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面前保持旺盛的戰斗力和昂揚的精神。同時,助產士要加強自身自信心的培養,讓自身能夠積極應對社會上的各種質疑的聲音和不良作風的誘惑,讓自己保持一顆平常心,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住在這里。既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區,又能夠讓自己不影響他人尤其是產婦情緒。此外,助產士為了更好滴履行自身的角色,必然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基礎知識,熟悉工作中存在的潛在的法律問題,盡可能避免醫療行為和醫療矛盾。

2.2提高技術水平。助產士的角色危機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患者對于醫生及護理人員要求的不斷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助產士不斷扎實學習護理及其相關知識,不斷充實自己的實踐行為和業務水平。同時,助產士的從業危機也來自于同行業、同群體不斷的競爭壓力。這要求助產士要熟悉技術操作規程,尤其是在工作中及時發現并迅速處理產婦存在的異常情況,并用專業的知識進行疏導和處理,以保證母子平安、理論知識水平上有更多的提升空間。

2.3完善職業安全防護措施。首先,針對器具損傷及各種傳染源的威脅,要強化助產士自我防護教育的力度,通過不斷提高助產士的安全操作意識,了解助產士行業的職業感染的風險。同時,要熟悉并熟練掌握助產士相關的預防感染的知識,以正確、理智的態度來對待感染行為本身,不斷消除助產士自身存在的恐懼心理。其次,針對羊水、血液等血液傳染源的高危威脅,助產士應當加強職業防護力度,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范。對于醫療器械的操作上,助產士要十分小心,提高自身防護意識。既要注意不傷及別人,也要注意不能傷及自身。操作完成后,助產士要及時處理醫療垃圾和廢物,要不斷做好職業防護的演練,養成沉著、冷靜的工作作風。樹立標準意識,所有患者一視同仁,采取普及性保護。嚴格洗手、手消毒步驟,嚴謹徒手接觸血液、體液及產婦分泌物,對于產婦的人工破膜、接產會陰縫合等操作要戴雙層手套。

參考文獻

[1]馬冬梅,周杏仙,王芳.助產士職業暴露調查中低報告現象分析.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28-329.

[2]梁貴生.噪聲與健康.護理研究,2004(9):1511.

[3]畢紅麗,潘淑杰,李玉潔.助產士的職業危害因素及自我防護探討.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3):5617-5618.

相關期刊更多

江蘇電機工程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江蘇省電力公司

婦產與遺傳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粉煤灰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永春县| 白山市| 邢台县| 恩施市| 长春市| 济宁市| 姚安县| 城步| 沛县| 嘉祥县| 莲花县| 临高县| 天全县| 安顺市| 昆明市| 汉阴县| 北川| 东光县| 桂林市| 三台县| 石渠县| 庆阳市| 通州区| 神池县| 康保县| 丰原市| 桑日县| 汝城县| 枝江市| 高邮市| 开原市| 台南县| 文登市| 张家川| 白水县| 聊城市| 馆陶县| 渝中区| 义乌市|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