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英語八年級下知識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 get a ride 搭車
3. work on 從事
5. finish doing sth. 完成某事
7. clean and tidy 干凈整潔
9. do the dishes 洗餐具
11. throw down 扔下
13. come over 過來
15. take sb. for a walk 帶某人去散步
17. all the time 一直;總是
19. shout back 大聲回應
21. walk away 走開
23. share the housework 分擔家務
25. a comfortable home 一個舒適的家
27. in surprise 驚訝地
29. watch one show 觀看一個節目
31. hang out 閑逛
33. pass sb. sth. 把某物傳給某人
35. lend sb. sth. 把某物借給某人
37. get sth. wet 把某物弄濕
2. take out the rubbish 倒垃圾
4. sweep the floor 掃地
6. make your/ the bed 整理床鋪
8. no problem 沒問題
10. welcome sb. 歡迎某人
12. do chores 做家務
14. help sb. (to) do/ with sth. 幫助
16. go to the store去商店
18. invite sb. to a party邀請某人參加聚會
20.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
22. a waste of time 浪費時間
24. in order to為了
26. 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績
28. mind doing sth. 介意做某事
30. depend on依賴;依靠
32. develop children’s independence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34. look after/ take care of 照顧;照看
36. do one’s part in (doing) sth. 做某人分內的事
【重難點句子】
1. Could I at least finish watching this show? 至少讓我看完這個節目,可以嗎?
2. Could you take out the rubbish, fold the clothes and do the dishes?
你能把垃圾倒了,把衣服疊好,再把碗洗了嗎?
3. The minute I sat down in front of the TV, my mom came over.
我剛坐在電視機前,我媽媽就過來了。
4. I’m just as tired as you are!
我和你一樣累呀!
5. For one week, she did not do any housework and neither did I.
有一個星期,她沒有做任何家務,我也沒做。
6. “I’m sorry, Mom. I finally understand that
we need to share the housework to have a clean and comfortable home.” I replied. “對不起,媽媽。我終于理解了,為了擁有一個干凈、舒適的家,我們需要共同來分擔家務。”我回答道。
7. I cut my finger and I’m trying not to get it wet.
我把手指割傷了,盡量不弄濕傷口。
【知識要點1】 can;be able to
can和be able to 二者都可以表示“能;會”,其區別在于:
1) be able to的過去時還可以表示一種“經過努力做到某事”的意思,can的過去時則沒有這種意義。例如:
He started late, but he was able to catch the eight o’clock train. 他出發晚了,但他還是趕上了八點鐘的火車。
2) can通常只用于一般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而be able to可用于各種時態。例如:
Will you be able to come to our party? 你能參加我們的聚會嗎?
He hasn’t been able to go to office for a month. 他已經一個月沒能上班了。
3) 在表示猜測時,只能用can, 而不能用be able to。例如:
Mr. Green can’t be at home now. 現在格林先生不可能在家。
【知識要點2】 such; so
【辨析】 so與such都表示“如此的;這么;這樣”,so用來修飾形容詞和副詞;而such常用來修飾名詞。例如:
He works so hard. 他工作那么努力。
She is such a good girl. 她真是個好女孩。
【知識要點3】 People will live to be 200 years old.
句中的live to be ...意為“活到……”。例如:
She lived to be a hundred. 她活到了100歲。
live 用作不及物動詞時,還可以表示“居住;過生活;活著”的意思,后面可接副詞、動詞不定式、介詞短語等作狀語。例如:
I lived in Shanghai two years ago. 兩年前我住在上海。
Though he is in poor health, the old man is living happily. 盡管身體不好,這個老人還是愉快地生活著。
【知識要點4】 I’ll live in Shanghai, because I went to Shanghai last year and fell in love with it.
fall in love with ...意為“愛上(某人或某物)”。例如: As soon as I got there, I fell in love with the beautiful city. 我一到那里,就喜歡上了那座美麗的城市。
He fell in love with that lovely girl. 他愛上了那個可愛的女孩。
【知識要點5】 Predicting the future can be difficult.
predicting the future 是動名詞短語,在句中作主語。這類短語作主語時,謂語動詞應用單數形式。例如: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your health. 做早操對你的身體有好處。
【知識要點6】 There are many famous predictions that never came true.
1) come true 意為“實現;達到”。例如:
One’s dreams do not always come true. 一個人的夢想并不總是能夠成為現實的。
2) 句中的that 是關系代詞,引導定語從句,其先行詞是predictions。predictions that never came true 意為“從來就沒實現過的預言”。例如:
These are the things that you need. 這些是你需要的東西。
【知識要點7】 People in the future have their own robots.
in the future 意為“將來;未來”,相當于in the time yet to come; in future意為“從今以后”,相當于from now on。試比較:
Who can tell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誰能知道將來會發生什么事?
Pay much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 in future. 今后要特別注意你的書寫。
【知識要點8】 He thinks that 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a robot to do the same things as a person.
句中that引導的從句作謂語動詞thinks 的賓語。從句是“it + be + adj. + for sb. to do sth.”句式,其中it是形式主語,to do sth. 是真正的主語,句中的介詞for引出不定式短語的邏輯主語a robot。例如:
It was really not easy for me to get up early on Sunday mornings. 對我來說,要在星期日早上早起確實不容易。
Unit2
【知識要點1】 also, too, as well 和either
also, too, as well 和either這四個詞都意為“也”,但用法不同。
also用于肯定句,一般放在be動詞和助動詞之后、行為動詞之前。例如:
I’m a teacher. He is also a teacher. 我是一名教師,他也是(教師)。
too用于肯定句,位于句尾,常用逗號分開。例如:
We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y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o. 我們是中學生,他們也是中學生。
as well 在口語中用得較多,用法和too相同。例如:
Tom is the captain of the football team, and is on baseball team as well. 湯姆是足球隊長,同時也是棒球隊隊員。
either只用于否定句中,置于句尾,且前面常有逗號分開。例如:
If you don’t go there, I won’t, either. 如果你不去那里,我也不去。
【知識要點2】 What’s wrong?
此句用來詢問對方“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類似的表達方法還有What’s the matter/ the trouble?
如果詢問的是第三方,可用What’s wrong / the matter / the trouble with sb./sth.?表達。例如:
What’s wrong with your computer? 你的電腦怎么了?
What’s the matter/ the trouble with your mother? 你母親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知識要點3】 I argued with my best friend.
argue 意為“爭辯;爭論”,argue with sb. 意為“與某人爭論”,argue with sb. about sth.意為“為某事與某人爭辯”;argue sb. into doing sth.意為“盡力勸說某人做某事”。例如:
Don’t argue with your mother. 不要與你母親爭辯。
They’re always arguing with each other about money. 他們彼此總是為錢爭吵。
We argued him into traveling with us. 我們盡力勸他同我們一起去旅游。
【知識要點4】 Maybe you should call him up.
should 用作情態動詞,表示責任、義務,意為“應該;理應”,也可表示一種估計或推測。should 的否定形式是should not,可縮寫成shouldn’t。例如:
We should keep the school rules. 我們應該遵守校規。(表示責任或義務)
We should respect our teachers and parents. 我們應該尊敬老師和父母。(表示道義)
Jenny left yesterday and should arrive today. 詹妮昨天動身,今天應該到達。(表示推測)
【知識要點5】 I’m very upset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what to do是動詞不定式短語,它由“特殊疑問詞+動詞不定式”構成。動詞不定式短語通常在句中充當賓語,相當于一個賓語從句。比如I don’t know what to do.就相當于I don’t know what I should do. (我不知道我該做什么。)
【知識要點6】 ...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
seem 意為“看起來;似乎”。后面可以接形容詞、動詞不定式或as if引導的結構。例如:
He seems (to be) quite happy. 他似乎十分快樂。
I seem to have lost my keys. 我覺得好像丟了鑰匙。
It seems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 看樣子要下雨了。
【知識要點7】 Doctors say many children are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1) under 意為“承受著;處于……狀態中”,多指壓力、負荷、條件、制約等。例如:
At last we brought the fire under control. 我們終于控制住了火勢。
The matter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這個問題還在討論之中。
2) too much 與much too 的區別:
too much 意為“太多”,用作名詞詞組時,在句中作賓語或表語;用作副詞詞組時,修飾動詞;用作形容詞詞組時,修飾不可數名詞。例如:
Don’t speak too much. 別講得太多。
I don’t like winter because there’s too much snow and ice. 我不喜歡冬天,因為有太多的雪和冰。
much too 意為“太;非常”,用作副詞詞組,修飾形容詞或副詞。例如:
It’s much too cold today. 今天太冷了。
The old man walked much too slowly. 這位老人走得太慢了。
Unit3
【知識要點1】 when和while
when和while這兩個詞都可以作連詞用,引導時間狀語從句,意為“當……的時候”,兩者用法區別如下:
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中的謂語動詞,既可以是延續性的,也可以是終止性的。例如:
When I got home, my little brother was watching TV. 我到家的時候,弟弟正在看電視。
When I was doing my homework, she came in. 我正在做作業時,她進來了。
while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中的謂語動詞,必須是延續性的。例如:
While we were having dinner, the telephone rang. 當我們吃飯時,電話鈴響了。
若我們翻譯“當他進來時,我正在看電視。”時,只能說:
When he came in, I was watching TV.
而不能說:
While he came in, I was watching TV.
【知識要點2】 happen和take place
happen和take place都有“發生”的意思,都是不及物動詞,都沒有被動語態。兩者的不同之處在于:
happen 指某個事件的“突然發生”,主語往往是表示事件、事故的名詞或代詞。當happen后接動詞不定式或用于It happens (to sb.) that中時,則意為“碰巧”。例如:
I don’t know what is happening in that building these days. 我不知道那棟樓房里這幾天發生著什么事。
Th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ed under my eyes. 我親眼目睹了這場交通事故。
My cousin happened not to be at home. 我的表兄碰巧不在家。
take place 意為“發生;舉行”時,常指某事件是按意圖或計劃“發生”的,不含偶然的意味。例如: When did the popular concert take place? 那場流行音樂會是什么時候開始的?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country since 1980. 自從1980年以來,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不強調偶然性與計劃性的場合,兩者可以通用。例如:
What has happened / taken place? 發生了什么?
【知識要點3】 While John was walking to school, he saw a cat in a tree.
in a tree 和on a tree都意為“在樹上”,但用法不同。介詞in 意為“在……范圍內”,當表達“鳥、猴、松鼠、貓等活物停在樹上”時,用in a tree。例如:
Is there a bird in the tree? 樹上有只鳥嗎?
Look! Some monkeys are playing in the tree. 看!一些猴子正在樹上嬉耍。
當表達“蘋果、香蕉、梨等長在樹上”時,則用on a tree。例如:
There are many apples on the tree. 樹上結著許多蘋果。
【知識要點4】 She didn’t think about looking outside the station.
Each team thinks of 5 questions.
think about 與think of 的用法區別:
think about 意為“考慮; 想到(某人或某事)”。例如:
I’ll think about it. 我會考慮這件事。
Mike was thinking about his friends in the countryside. 邁克想起了他鄉下的朋友。
think of 意為“考慮;打算;醞釀;思考;想”等。例如:
I’m thinking of going to town this afternoon. 我打算今天下午進城去。
S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others. 她總為別人著想。
當表達“對……有某種看法”時,兩者可以互換。例如:
We are thinking about / of going to Shanghai for our holidays. 我們正在考慮去上海度假的事。
What do you think of / about the film? 你認為那部影片怎么樣?
【知識要點5】 ... when they heard about the event.
... when they heard the news of important events in history.
hear 與hear about都可意為“聽說”,但用法不同。hear 后面跟賓語從句,hear about 后面跟名詞、代詞或動詞的-ing 形式。例如:
We are sorry to hear that you are ill. 聽說你病了,我們很難過。
Did you hear about the accident yesterday? 昨天那場事故你聽說了嗎?
hear 還可意為“聽見;聽到”,后接名詞、代詞、不帶to 的動詞不定式或v-ing 充當賓語補足語的復合賓語結構。例如:
He heard a knock at the door. 他聽見有人敲門。
We often hear her sing this song. 我們經常聽見她唱這首歌。
【知識要點6】 Although some people may not remember who murdered him, they remember what they were doing ...
although (= though) 是連詞,意為“雖然”,用來引導讓步狀語從句。例如:
Although it was very late, we went to meet him at the station. 雖然很晚了,但我們還是去車站接了他。
注意:although /though不能與but 連用,但although 可以與yet, still連用。
試譯:雖然他年齡大了,但他工作很努力。
【誤】 Although he was old, but he worked hard.
【正】 Although he was old, (yet) he worked hard.
【正】 He was old, but he worked hard.
【知識要點7】 Not all events in history are as terrible as this, of course.
not all表達一種部分否定的概念,意為“不全是”。例如:
Not all of them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evening. 昨晚他們并不是都去看電影了。(部分否定)
若要表達一種全盤否定的概念,要用none。例如: None of them went to the cinema yesterday evening. 昨晚他們都沒有去看電影。
as ... as 意為“像……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 知識呈現 實踐性
英語課上的知識呈現手段和技巧是影響學生語言學習成敗的關鍵之一。教師作為教育教學上的組織者、設計者和指導者,如何利用課堂教學的知識呈現技巧來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形象生動地刺激注意
心理學家奈瑟(Neisser, 1967)提出的多重選擇信息加工的理論認為:有意義的刺激(內容)比不重要的刺激(內容)更容易進入意識,這種對有意義的整合加工作用只有在注意的狀態下才能發生。
利用直觀的教具(如實物、圖片、幻燈片、錄像、錄音機、多媒體)和教學手段更能有效地刺激學生的神經中樞,吸引學生的注意。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下Unit 7介紹curly與straight,heavy與thin以及tall與short這些反義詞時,我就設置了生動形象的圖片,令人過目難忘。我們也可以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的形式呈現出來。再比如在八年級Unit 7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時,運用實物制作奶昔,再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份奶昔,就可以形象生動地呈現新的知識點,并且學生因為親自制作,興趣濃厚又印象深刻。
二、寓教于樂中培養興趣
良好的動機、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佳動力。美國學者埃克斯雷提出:“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一個謎語、一道智力題可以給嚴肅緊張的課堂注入活力。如介紹職業時,我給學生出這樣的謎語:He can help sick people. If you are not well, you can go to see him. He works in a hospital. What does he do? He likes all kinds of colors. He has lots of paintings. He can draw nice pictures. What does he do!這樣的問題既活躍氣氛,又活躍思維,還加深印象。
一句諺語,一首歌曲,一首小詩,都能激發學生的興趣。It’s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 (句型too…to…)在八年級上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player中,用歌曲“Que, Sera, Sera”導入新課既激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引出了一般將來時。又如這首小詩:Good ,better,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good is better. And better is best.它包含了good的比較級和最高級,還能催人奮發向上。韻律優美的歌曲、諺語、小詩,能夠激發他們積極的情緒,喚起他們的語感,引起情感共鳴,容易“穩住”他們的注意。
三、自然和諧地營造語境
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使自己的話語與一定的語境要素相符合,而且要能夠構建一個對自己的言語交際有利的環境,也就是說語言知識的呈現一定是在自然和諧的語境之中進行。
七年級上Unit 4 Where's you backpack? Where's……/Where're……?句型為例:教師可以運用教室里隨處可見的學習用品來講解Where's和Where're……?句型并讓學生做出實際的回答。再比如在八年級上Unit 6教學比較級時,我們可以就班上同學的實際情況呈現新的知識點:①A is taller than B②A is better at English than B③A is more outgoing B.這樣在短短時間內既自然地引出了新的語言項目,又給學生創設了真實的環境,使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得以運用,更能使學生體驗到知識的實用。
我們應要注意語音、語調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面部表情的舒展自然以及動作行為的大方得體。還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并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就會由愛老師到愛上英語學科,學習興趣提高了,就能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
四、時代浪潮中推陳出新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的教學也應符合時代的潮流。如用當前學生比較關注的政治人物、體育界、明星或重大事件、熱門話題為例呈現原本枯燥的語言知識,學生就會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比如教八年級上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比較級時,我就設計了以下的問題:⑴Who is taller, LiuXiang or Yao Ming?⑵Who is more beautiful, Liu Yifei or Zhang Baizhi?等學生喜歡的明星。還有,在課堂上若能適時呈現這些流行語,如好酷哇(How cool),吧(bar),派對(party),脫口秀(talk show),伊妹兒
(E-mail),黑客(hacker)等等,效果不言而喻,也更增添了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多角度反復呈現
新目標英語教材在知識的呈現上具有循環反復循序漸進螺線性上升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更要體現這一特征。從知識學習過程來看,反復呈現起著加強記憶、模仿、知識檢驗作用;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師的自我重復起
強調作用。不同角度將語言知識反復呈現,既可深化舊主題,又可開拓新思路。
六、結束語
課堂,是教師施展才華與技能的舞臺。英語語言知識的呈現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法則。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與鉆研,不斷地強化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積累經驗,就能在課堂上揮灑自如,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1]教育學心理學教程.
[2]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3]每日英語叢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關鍵詞]微視頻英語演講互動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280040
微視頻是信息時代的產物,如今已被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中,以其“短、精、趣”等優勢深受教師喜愛,也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微視頻的運用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也可有效消除青春期學生對傳統教學的厭倦感。
一、課前導入,新課展現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開始一堂課,精彩的導入可以有效激發學生求知的渴望,調動班級學習的氛圍。在以往的導入教學中,教師慣用游戲、音樂、互動等環節開展,大部分學生樂在其中,但很容易產生一個問題:氣氛是帶動起來了,但是本課知識點的融入微乎其微,反而導致進入正式教學時,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微視頻為我們的新課導入帶來了全新的思路。
進入八年級下冊的學習之后,學生對于新教學技術與新授課模式的接受度很高,很多學生與我分享,他們喜歡看《TED演講》、《開講啦》這樣的脫口秀、演講公開課。因此我在傳統課堂結合了“微演講”的形式進行了新課的導入,展示了本課的重點、難點,并以逗趣的方式與學生討論、分享。
八年級下冊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單元,本單元的重點是對過去進行時的掌握與運用。在課前預熱環節,應該有意加入渲染,同時,對于UFO知識的科普也是我們導入的切入點。在課前的“微演講”視頻中我與學生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故事:When the UFO arrived, I was using the restroom...為了引起學生的關注,我在錄制這個 “微演講”時,將場景安排在一個舞臺上,并且穿上了正裝,模仿起了脫口秀的主持風格。當我說到我以為窗外飛過UFO而激動地從廁所奔跑出去時,全班學生哈哈大笑。打在視頻上的字幕體現出過去進行時的用法,學生也在無意識中有了初步印象。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我在黑板上寫下視頻中出現的重點詞句,譬如:while, land on, I was using...如此微視頻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課堂互動,師生表演
以往的教材對話教學,盛行的方式就是教師帶讀、學生跟讀,隨后合作對話演練,最后小組比賽檢驗。這樣的方式有助于學生進行鞏固,但是,這樣的“套路”學生很容易習慣,甚至覺得沒意思,沒新鮮感,那么教師所謂的情景互動就變成常規任務,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而微視頻是一種新的表現形式,我們可以將對話演練作為課后作業,又將練習拍攝成視頻,帶到課內來觀看、反思,更受學生歡迎。
八年級下冊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中的對話場景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且關于“Would you mind...”的知識點比較集中,因此我決定以錄制“微場景”視頻的形式展開教學。為了完成這次“錄制”,W生們做足了準備,平時懶于記憶單詞的學生居然也熟記了情景演練的對話。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后錄制時出現常識性錯誤,我也成了“演員”,與他們搭檔操練。有的學生當“導演”,有的學生當攝影師,有的學生還自學當起了“后期剪輯師”。這一系列的準備,都是為了更好的課堂展現。
課堂開始,不參與錄制的學生做起了評審員,分別就發音、語調、感情、表情、肢體、流利度等對表演小組進行打分。在這過程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評分者都仔細研究了每一個知識點,教學效果不言自明。
三、課外共享,家校互動
微視頻的使用不應該只局限于課堂,它還能作為課堂的延伸與補充,讓學生即使不在學校也可以隨時學習,不翻筆記也可以隨時復習。同時微視頻也是家校互動的平臺,讓家長可以與學生共同學習,監督學生復習。
多媒體有怎樣的優點呢?對我們的課堂有什么幫助呢?
一、知識點更加容易理解,概念更加直觀
在英語學習中,單詞是一個重要環節,許多人都把它們形容成高樓大廈的一磚一瓦,傳統授課中多為讀完單詞便死記硬背,再新穎些無非是先出示圖片或拿出實物再識記。但是使用多媒體之后,圖片會更直觀,識記單詞會更生動有趣。如講解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時,可以通過幻燈片中的姚明、劉翔、周星馳、周杰倫等這些大家熟悉的公眾人物的圖像來學習tall,athletic,funny,cool,calm這些形容詞,同時通過比較任何兩個人的特點來更直觀的學習比較級。
二、課堂更高效
傳統的教學中許多知識點我們需要板書,尤其是英語課堂中的例句。這是比較浪費時間的,而現在只需輕輕一點,設計好的板書瞬間呈現,無形中節約了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更多的練習機會,增加了課堂上的互動環節,課堂效果會更好。
三、課堂容量更大、信息更廣
教學已不僅僅是講授書本知識了,它更多地涉及到課外許多有意義的有價值的知識,在今天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很多東西在時刻變化著,英語作為一門全球通用的語言,也是日新月異,所以通過多媒體可以讓時髦英語、常用口語出現在課堂中。通過視頻,也可以讓學生們學到純正的英語。
四、有了更多更好的練習口語的機會
比如講解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9 Secti-onA 3a時,組織同學們進行了一次學校郊游,途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可以用圖片把事件一一展示,再根據第一遍讀的印象將圖片排序,再經過理解記憶之后,根據圖片復述課文。這種方法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又可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五、通過課件中色彩的設計突出重點難點
在制作課件時,通過對重點難點的色彩設計,可以把它們突顯出來,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同學們對重難點的印象。同時也方便老師講解。
當然,課件的制作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也是對老師的一種描述。想讓課堂達到理想效果,課下資料的搜集、幻燈片的制作以及課堂程序的設計都是缺一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