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債券投資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稅收籌劃的概念及原則
稅收籌劃是指在遵循稅收法律、法規的前提條件下,納稅人依據稅法的要求和生產經營的特點,為實現最小的合理納稅而進行的設計和運籌。稅收籌劃在客觀上具有“實現稅收最晚、承擔稅負最輕、適用稅基最窄、享受稅權最多、懲戒風險最小、稅收成本最佳”的目的。稅收籌劃存在于企業管理中的各個方面,企業投資、經營等各項業務都可以進行稅收籌劃,以此來減少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稅收籌劃的原則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一)合法性原則。稅收籌劃必須遵守稅收法律和政策,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才能保證所設計的經濟活動、納稅方案為稅收主管部門所認可,否則會受到相應的懲罰并承擔法律責任。
(二)有效性原則。稅收籌劃要求決策者必須對日常的經營活動和財務安排保持機敏的判斷。有效原則還要求所進行的稅收籌劃必須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相匹配,當稅收目標與企業目標發生沖突時,應以企業目標作為首要選擇,這樣既有利于被企業主管部門認可,也利于被稅務部門認可。
(三)超前性原則。企業進行稅收籌劃必須準確把握將要發生的經濟業務的過程、環節所涉及的稅收優惠等政策,以便于對企業的投資、經營、理財活動進行籌劃和安排,盡可能減少應稅行為,降低企業稅負,實現籌劃的目的。
(四)成本效益原則。在籌劃稅收方案時,不能一味只考慮稅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籌劃方案的實施引發的其他費用的增加或收入的減少。某一籌劃方案的實施,納稅人在取得部分稅收收益的同時,必然會為該籌劃方案的實施付出額外的費用,以及因選擇該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損失的相應機會損益,只有當新發生的費用和損失小于所取得的利益時,該籌劃方案才是合理的。因此,必須綜合考慮采取該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絕對的收益。
二、企業投資進行稅收籌劃的必要性
(一)投資規劃時進行稅收籌劃,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有選擇地規劃籌資途徑,選擇稅負較輕的投資方案,可以合理、合法地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增加企業的稅后利潤,實現企業的自我積累,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投資規劃時進行稅收籌劃,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投資稅收籌劃涉及稅收政策、財務政策、財務核算、資金運作等方面的內容,搞好稅收籌劃有利于提高企業的資產變現能力,加速資金的周轉,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充分發揮貨幣的時間價值效益。
(三)投資規劃時進行稅收籌劃,有利于降低企業的風險。企業的投資方向必須順應國家的宏觀經濟的運行發展方向,這樣有利于企業制定正確的投資決策,減少因投資方向與國家宏觀政策不一致而形成的潛在風險,從而使企業的經營活動實現良性循環。
三、企業投資進行稅收籌劃的內容
(一)對投資的資金來源(籌資途徑)進行稅收籌劃
企業進行投資可以通過自有資本金進行投資,也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籌集資金進行投資。企業籌集資金的方式主要有:向金融機構借款、向企業借款、向社會發行債券和股票等。企業的這些籌資構成企業的資本結構,針對不同資本結構,企業在籌建過程和運行過程中的稅費處理并不一樣,這就影響了企業在籌建和運營后的稅收負擔。一般來說,企業發行股票的股利可以全部從企業的稅后利潤中支付,而債券利息或借款利息按照稅法規定,符合扣除標準的可以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所以發行股票方式的稅收負擔要重于對外負債籌資,因此,企業在多種籌資渠道可供選擇的情況下,從納稅角度考慮,企業間的拆借效果最佳;其次為向金融機構借款和發行債券,發行股票的方式最差。
(二)對投資的方式進行稅收籌劃
企業的投資可以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可以通過興建一套全新的生產線,也可以通過兼并、收購、資產轉讓、資產置換等形式來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形成這些生產能力的方法不同將影響企業以后的稅負的輕重。
間接投資對象可以分為債券投資、短期股票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國庫券投資等。其中債券投資又可以分為企業債券投資、國債投資、國家重點建設債券投資和金融債券投資等,這些投資有著不同的稅收政策,例如:國債投資、國庫券投資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稅。
因此企業在考慮投資實際效益的同時,應從納稅角度分析企業所取得的潛在效益。同時在考慮風險和效益因素后,可利用稅收的負擔來權衡投資方式的選擇。
(三)對投資經濟實體的形式進行稅收籌劃
企業的形式多種多樣,按照投資者不同分為內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外資企業等;按照法律形式不同可以分為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企業組織形式的不同,企業的稅收負擔也不盡相同。由于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納稅義務的不同,企業設立分支機構時,必須考慮分支機構的設立形式。例如,現在大公司安排他的一些附屬單位作為子公司,而另一些附屬單位為分公司,這就是從稅收籌劃的角度考慮的。子公司為獨立法人實體,其所得稅獨立計征,他可以享受有關稅收的優惠政策,但是因其為獨立法人,應負擔全面的納稅義務;而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利潤由總公司合并繳納,因其不是獨立法人,只負擔有限的納稅義務。因此,企業在設立下屬分支機構時,如果開辦初期下屬企業可能發生虧損,設立分公司,因利潤與總公司合并,可以減少應稅所得,少繳所得稅;如果下屬企業在開辦不長時間就贏利或扭虧為盈,設立分公司,這樣可以享受獨立法人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四)對投資的項目進行稅收籌劃
我國同其他國家一樣,實行產業傾斜政策,國家為了優化產業結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投資給予相當多的稅收減免優惠。企業在投資前必須明確投資方向,結合稅收政策進行稅收籌劃。從宏觀上講就是要考慮所投資行業是否可以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從微觀講就是要考慮所投資生產產品的型號、規格,原材料、生產用設備的來源等,這些要素安排妥當,也可以大幅度節約稅收成本。
(五)對投資的區域進行稅收籌劃
項目投資是對特定項目進行的投資,企業投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得投資收益,投資決策就是在若干備選方案中,選擇投資小、收益大的方案。投資決策方法通常有兩類,一類是非貼現法,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情況下進行決策,另一類是貼現法,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情況下進行決策。由于非貼現法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認為不同時點的資金價值是相同的,將不同時點的資金直接代入進行有關計算,不符合金融原理,其決策結果不一定正確。而貼現法下的各種方法則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將投資項目計算期內每年的凈現金流量按折現率計算現值,把不同時點上的資金折算到同一時點上進行比較,能真實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現金流入對投資收益的不同作用。所以,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應以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的貼現法為主。貼現法一般包括凈現值法、獲利指數法、內含報酬率法三種方法。凈現值法是根據凈現值(凈現值=未來報酬總現值-投資總額的現值)的正、負來判斷投資方案是否可行,凈現值為正,方案可行,凈現值為負,方案不可行,凈現值越大越好。獲利指數法則是根據獲利指數(未來報酬總現值與投資總額的現值相除后得到的比值)的大小來判斷投資方案是否可行,獲利指數大于1,方案可行,否則不可行,獲利指數越大越好。內含報酬率是凈現值等于零的折現率,內含報酬率法是將內含報酬率與預期收益率進行比較,如果內含報酬率大于預期收益率,方案可行,否則不可行,內含報酬率越大,表明企業未來收益越大,對企業越有利。企業在進行投資時,可以采用上述的任何一種方法進行決策。假設,有這樣一個案例,某企業有A,B,C三個投資方案可供選擇,三個方案的投入與收益情況如表1所示:1.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決策方法靜態回收期法是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方法,它在決策中起輔助作用。根據表1的數據可計算得出A、B、C,三個方案的靜態回收期分別為:PPA=1+(50000-28000)/32000=1.69(年)PPB=20000/9000=2.22(年)PPC=2+(50000-18000-18000)/18000=2.78(年)方案A的回收期最短,應選擇A方案。2.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方法(1)采用凈現值法:NPVA=28000(P/F,10%,1)+32000(P/F,10%,2)-50000=50246.8-50000=246.8(元)NPVB=9000(P/A,10%,3)-20000=2382.1(元)NPVC=18000(P/A,10%,3)-50000=44764.2-50000=-5235.8(元)B方案的凈現值最大,應選擇B方案。(2)采用獲利指數法:PIA=50246.8/50000=1.005PIB=22382.1/20000=1.119PIc=44764.2/50000=0.895B方案的獲利指數最大,應選擇B方案。3.采用內含報酬率法:設IRR為內含報酬率,計算過程如下:A方案:-50000+28000(P/F,IRR,1)+32000(P/F,IRR,2)=0通過插值法求出A方案內部收益率為:IRRA=11.86%>10%,方案可行。B方案:-20000+9000(P/A,IRR,3)=0通過插值法求出B方案內部收益率為:IRRB=16.77%>10%,方案可行。C方案:-50000+18000(P/A,IRR,3)=0通過插值法求出C方案內部收益率為:IRRC=3.94%<10%方案不可行。B方案的內部收益率最大,應選B方案。上述4種方法,得到兩種結果,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選A方案,若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則選B方案,那么A、B兩個方案,哪個決策結果更準確呢?通常回收期法計算簡單,容易理解,能直觀反映原始投資的返本期限,但是,它沒有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認為不同時點的資金價值相同,這不符合財務管理原理的。其次,沒有考慮回收期滿后繼續發生的現金流量,而許多對企業的長期生存至關重要的較大型投資項目,并非在開始幾年內就能帶來投資收益。再次,如果以回收期作判別標準,往往會導致企業優先考慮急功近利的項目,放棄長期成功的方案。所以,投資回收期法不能正確反映投資方式不同對項目的影響。當互斥項目投資額不同時,凈現值法與獲利指數法的結果有時會有所不同。其原因在于凈現值是絕對數,代表投資的效益,而獲利指數是相對數,代表投資的效率,當互斥項目投資額不同時,投資收益的絕對數與相對數之間會產生差異。因為獲利指數只反映投資回收的程度,不反映投資回收的多少,當兩者產生差異時,應以凈現值為準。當互斥項目初始投資不一致、現金流入的時間不一致時,凈現值和內含報酬率比較法的決策結果也會存在差異。原因在于凈現值法假定中期產生的現金流量重新投資,會產生相當于資本成本的利潤率,而內含報酬率法假定中期產生的現金流量重新投資,會產生相當于內部報酬率的利潤率。事實證明,凈現值法總是正確的,而按照內含報酬率法卻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尤其是當方案的期望未來現金流量中有一些為正、另外一些為負,并且正負號變化次數超過兩次時,會出現多重報酬率的問題。此時,內含報酬率決策規則完全失去了作用。荊新、王華成(2006)指出,在無資本限量的情況下,利用凈現值法在所有的投資評價中都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因此,在這三種貼現評價方法中,凈現值法是最好的評價方法。上述例子中,按照凈現值法,我們應選擇B方案。
二、資金時間價值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
企業是否進行證券投資主要取決于投資以后獲得的未來收益的現值和證券購買價格之間的對比,要想計算未來收益的現值,必須要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如果未來收益的現值大于現在的購買價格,則此項投資是可行的,否則,則是不可行的。下面通過一個債券投資的例子來說明資金在證券投資中的應用。案例:A公司準備購買債券作為投資,K為6%,現有在三家公司同時發行5年期債券,面值均為1000元,其中,甲:票面利率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還本,發行價格為1041元;乙:票面利率8%,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發行價格為1050元;丙:票面利率0,到期按面值還本,發行價格為750元。要求:通過計算甲、乙、丙三家公司債券的價值,決策投資哪種債券?本文下面分別從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和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兩個方面來分析:1.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根據題中給出的數據,從目前三個企業發行債券的價格來看丙公司債券的發行價格(750元,甲為1041元,乙為1050元)最低,應該選擇丙公司債券進行投資。2.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如果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則需要計算三種債券未來債券收益的現值,計算過程如下;(1)甲公司債券收益的現值:P=1000*8%(P/A,6%,5)+1000(P/F,6%,5)=1084.29(元)>1041(元)(2)乙公司債券收益的現值:P=1000(1+8%*5)(P/F,6%,5)=1046.22(元)<1050(元)(3)丙公司債券收益的現值:P=1000(P/F,6%,5)=747.3(元)<750(元)通過計算分析,可以看出甲方案未來收益的現值為1084.29大于甲公司債券目前的發行價格1041元,投資甲公司債券是可行的,而乙公司債券收益的現值為1046.22元小于它目前的發行價格1050元,同樣丙公司債券收益的現值為747.3元小于它目前的發行價格750元,也就是說若投資乙、丙公司的債券,它們未來的收益抵償不了目前投資的支出,所以是不可行的,因此應該選擇甲方案。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就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
三、結束語
1、合理規劃: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由于資金有限,先確立自己的收支情況,把生活費和需要用的資金先留,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來理財。資金留出不多的,可以選擇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穩健型基金投資,資金留出多一點的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投資,風險雖然會相對大一些,但收益正相對多一些。
2、正確理財:養成好的習慣和思路,學會用正確的投資方式來理財,可以適當的根據自身的實力辦信用卡,可以用這些資金來進入安全性投資,只要收益比還款高就可以,但一定要保證本金的安全。
3、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富余資金和風險承受能力安排出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案。另外,投資者必須多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理財收益。
(來源:文章屋網 )
在經濟學上,投資一般應考慮三方面的因素: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
(一)安全性。指投放對象內容和形式的合法性、項目的可行性、合作機構的信譽等。投資總是將資金投放到某一具體的對象上,并且是在實際生產或經營活動進行之前發生的,具有預付款的性質。所以,對象的合法與可行是決定企業取得利潤的前提條件。選擇和把握這些因素是投資的關鍵,企業應當慎重行事,使投資的客觀條件存在。
(二)效益性。主要是指經濟效益的高低,有時也包含社會效益。盡管各個具體投資在目的上不盡相同,但是,這些投資的最終和長遠目標都是為了取得投資收益,最終使投資收回,而且及時收回。
(三)流動性。包含投資的期限長短、變現能力和款項劃撥是否便捷。在投資的過程中,不僅投出資金會在空間上流動,而且投出資金轉化為的實物和證券也會在空間上流動。
投資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統一。但這三者之間通常是矛盾的,尤其是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間,即通常說的利潤越大,風險越高。因此,企業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到以下因素:投資收益、投資風險、投資約束、投資彈性。
1、投資收益,包括投資利潤和資本利得。投資利潤是指投入資金經運轉后所取得的收入與所發生成本的差額;資本利得是指金融商品買與賣之間的差價。在投資中考慮投資收益,應以投資對象收益具有確定性的方案為選擇對象,并需要分析這些因素對投資方案的作用、方向、程度、尋求提高和穩定投資收益的途徑。
2、投資風險,是一種市場風險或經營風險,表現為商品或服務的價值不能充分實現或不能實現的風險。投資風險主要來自投資者對市場預期的不正確以及經營缺乏效率。所以,企業必須考慮投資風險的可能性,尋找引起投資風險的原因,并提出規避風險的辦法。
3、投資約束,與投資風險有密切關系。當投資風險較大時,投資企業就會對接受投資的企業加強約束。投資約束有以下幾種形式:控制權約束、市場約束、用途約束、數量約束、擔保約束、間接約束等。
4、投資彈性,首先是規模彈性,就是企業投資必須根據自己資金的可供能力和投資效益或者市場供求狀況,調整投資規模。其次是結構彈性,就是調整投資結構。
二、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是在分析項目可行性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析是需要借助指標進行評價的,常用的指標分非貼現指標和貼現指標兩大類:
(一)非貼現指標是評價項目時,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各種指標,是直接用項目的實際收支計算投資報酬的方法。
1、投資回收期:是指初始投資收回所需要的時間。投資回收期法是以收回時間較短的投資方案作為被選方案的方法,一般以年為單位計算。
①每年現金凈流量相等,用以下公式:
投資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現金凈流量
②每年現金凈流量不等,就要根據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資額確定:
投資回收期=(n-1)+第(n-1)年年末未收回的投資/第n年當年的現金凈流量
2、平均報酬率:是通過計算投資項目壽命周期內平均的年投資報酬率,用以選擇別選方案的一種方法。有三種計算方法:
①考慮年均凈利潤:
平均報酬率=年均凈利潤/初始投資額
②考慮年均凈流量:
平均報酬率=年平均現金凈利潤/初始投資額
③若為追加投資:
平均報酬率=年平均現金凈利潤/1/2(初始投資-預計設備殘值)+預計設備殘值+追加的營運資金
(二)貼現指標是評價項目實際收益時,不同時期現金流入、流出必須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1、凈現值:是指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后的凈現金流量,按資金成本或企業期望達到的報酬率折算為現值,減去初始投資或各期投資的現值之差。
2、現值指數:是指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與流出量現值之間的比率。
3、內含報酬率:是指能夠使方案未來流入量現值等于現金流出量現值的貼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零的貼現率。它是方案本身的報酬率,不受預定報酬率的影響,從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說服力。
三、幾種投資方式的比較
下面我們從投資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三個方面來對幾種投資方式作一點粗略的分析。
1.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安全性很高,流動性也高,效益性較差。尤其是現在處于銀行利率水平最低的一個歷史階段,此方式在基金會的投資組合中所占的比例不能大。
2.信托存款:
按照規定金融信托投資機構可以吸收包括基金會的基金在內的1年期(含1年)以上的信托存款。其安全性乃基于金融機構的信譽,效益隨市場利率水平變化。過去,信托存款一般比法定銀行利率高許多。資金量大,利率可談得更高些。但是,現在中國人民銀行對高息攬存實行嚴格監管,大多數金融機構不再這樣做,同時,信托投資公司又出現信譽危機,因此,信托存款至少在目前不是一種合適的投資方式。
3、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分為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兩大類。
A、債券包括國債和企業債券,比較而言,國債發行量大,流通性好,信譽高。在所有的投資方式中,國債的安全性最高,收益比銀行存款略高。可以說,國債是很適合于基金會的一種投資方式,應在基金會的資產組合中占一定比重,資金緊張時還可變現或以其作抵押獲得貸款。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國債回購業務,規定以全額的國債作抵押,實際上也是以交易所的信用作擔保。在中國人民銀行官員的眼中,它的風險與全國同業拆借和國債投資的風險沒有區別。我認為,它的安全性比國債低,比信托存款高,流動性好,短期利率高。
B、股票投資,利潤高,風險也高。基金會炒股是合法的,但目前似乎還不太合乎國情,有可能被人們看作是拿捐款去賭博。在國外不少基金會的投資結構中,股票投資占有較大比重,甚至超過50%.但是我們認為,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已是成熟穩定的市場,而我國股票市場是新興的、不完善、不穩定的市場,相對而言風險很高,目前不適合基金會過深介入。新股認購不同于在二級市場炒股,自1996年以來利潤高而風險小,是投資領域出現的一個特殊現象。為了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我國將擴大股份制改革,新股的發行數量將會增加。據了解,有些基金會對新股認購方式已作了嘗試,且效果不錯,值得借鑒。不過,在具體操作上有個股東帳戶的問題需斟酌。近幾年,證券投資收益已成為許多信托投資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4.股權投資
按規定,基金會入股不得超過公司總股份的20%。此方式一般說來流動性很低。其安全性和效益性由公司的資產和經營狀況決定。若公司管理規范,經營良好,股東可坐享其成;若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很差,或原來很好,后來惡化,小股東則往往無奈,需慎重。
5.實業投資
若以營利為目的直接進行此類投資,與我國現行法規政策有悖。若能結合基金會的特點,選擇有前景的產業和有高無形資產附加值的項目,采取委托投資等合適的方式,可能產生較好的效益,但其流動性一般較差。
6.委托貸款
其安全性基于借款企業的信譽,風險完全由基金會自己承擔。特別應注意落實擔保。應十分謹慎。
7.信托投資
信托投資業務系指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指明的特定目的或要求,收受、經營或運用信托資金、信托財產的金融業務。人民銀行要求基金會的基金保值和增值委托金融機構進行。信托投資,或稱作投資、資金托管之類的看起來是符合此政策的,有可能成為今后基金會投資發展的一個方向。
雖然信托投資公司已存在多年,但信托投資業務在我國金融界是一個新生事物,缺少具體的法律政策規定(《信托法》已初成稿,至今未出臺)。目前有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始涉足此業務。
總的來說,只要是投資就會存在風險。謹慎考慮,使風險資本能夠通過更加寬闊暢通的渠道獲得投資利益,并且實現與資本市場、科學技術的共同發展。
摘要:任何投資的目的都是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即使企業的價值或股東的財富最大化。在市場條件下,有很多不可知的變量,這些變量就造成了投資過程中的風險。本文就目前市場投資的熱點問題:如何認識投資并確定投資對象,在分析項目可行性的基礎上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投資平均指標利潤評價指標投資方式
眾所周知,投資的目的都是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即使企業的價值或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投資對于市場主體來說,應當是謹慎的。
參考文獻
<1>《國際金融市場與投資》左連村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7
<2>《企業投資融資財務規劃運作技術》馬忠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1-1
關鍵字:投資平均指標利潤評價指標投資方式
眾所周知,投資的目的都是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即使企業的價值或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投資對于市場主體來說,應當是謹慎的。
一、投資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
在經濟學上,投資一般應考慮三方面的因素: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
(一)安全性。指投放對象內容和形式的合法性、項目的可行性、合作機構的信譽等。投資總是將資金投放到某一具體的對象上,并且是在實際生產或經營活動進行之前發生的,具有預付款的性質。所以,對象的合法與可行是決定企業取得利潤的前提條件。選擇和把握這些因素是投資的關鍵,企業應當慎重行事,使投資的客觀條件存在。
(二)效益性。主要是指經濟效益的高低,有時也包含社會效益。盡管各個具體投資在目的上不盡相同,但是,這些投資的最終和長遠目標都是為了取得投資收益,最終使投資收回,而且及時收回。
(三)流動性。包含投資的期限長短、變現能力和款項劃撥是否便捷。在投資的過程中,不僅投出資金會在空間上流動,而且投出資金轉化為的實物和證券也會在空間上流動。
投資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的統一。但這三者之間通常是矛盾的,尤其是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間,即通常說的利潤越大,風險越高。因此,企業在投資時一定要考慮到以下因素:投資收益、投資風險、投資約束、投資彈性。
1、投資收益,包括投資利潤和資本利得。投資利潤是指投入資金經運轉后所取得的收入與所發生成本的差額;資本利得是指金融商品買與賣之間的差價。在投資中考慮投資收益,應以投資對象收益具有確定性的方案為選擇對象,并需要分析這些因素對投資方案的作用、方向、程度、尋求提高和穩定投資收益的途徑。
2、投資風險,是一種市場風險或經營風險,表現為商品或服務的價值不能充分實現或不能實現的風險。投資風險主要來自投資者對市場預期的不正確以及經營缺乏效率。所以,企業必須考慮投資風險的可能性,尋找引起投資風險的原因,并提出規避風險的辦法。
3、投資約束,與投資風險有密切關系。當投資風險較大時,投資企業就會對接受投資的企業加強約束。投資約束有以下幾種形式:控制權約束、市場約束、用途約束、數量約束、擔保約束、間接約束等。
4、投資彈性,首先是規模彈性,就是企業投資必須根據自己資金的可供能力和投資效益或者市場供求狀況,調整投資規模。其次是結構彈性,就是調整投資結構。
二、投資項目的評價指標
固定資產投資決策,是在分析項目可行性的基礎上進行的。分析是需要借助指標進行評價的,常用的指標分非貼現指標和貼現指標兩大類:
(一)非貼現指標是評價項目時,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各種指標,是直接用項目的實際收支計算投資報酬的方法。
1、投資回收期:是指初始投資收回所需要的時間。投資回收期法是以收回時間較短的投資方案作為被選方案的方法,一般以年為單位計算。
①每年現金凈流量相等,用以下公式:
投資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現金凈流量
②每年現金凈流量不等,就要根據每年年末尚未收回的投資額確定:
投資回收期=(n-1)+第(n-1)年年末未收回的投資/第n年當年的現金凈流量
2、平均報酬率:是通過計算投資項目壽命周期內平均的年投資報酬率,用以選擇別選方案的一種方法。有三種計算方法:
①考慮年均凈利潤:
平均報酬率=年均凈利潤/初始投資額
②考慮年均凈流量:
平均報酬率=年平均現金凈利潤/初始投資額
③若為追加投資:
平均報酬率=年平均現金凈利潤/1/2(初始投資-預計設備殘值)+預計設備殘值+追加的營運資金
(二)貼現指標是評價項目實際收益時,不同時期現金流入、流出必須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1、凈現值:是指投資項目投入使用后的凈現金流量,按資金成本或企業期望達到的報酬率折算為現值,減去初始投資或各期投資的現值之差。
2、現值指數:是指未來現金流入量現值與流出量現值之間的比率。
3、內含報酬率:是指能夠使方案未來流入量現值等于現金流出量現值的貼現率,或者說是使投資方案凈現值為零的貼現率。它是方案本身的報酬率,不受預定報酬率的影響,從理論和實踐上都有說服力。
三、幾種投資方式的比較
下面我們從投資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三個方面來對幾種投資方式作一點粗略的分析。
1.銀行存款:
銀行存款安全性很高,流動性也高,效益性較差。尤其是現在處于銀行利率水平最低的一個歷史階段,此方式在基金會的投資組合中所占的比例不能大。
2.信托存款:
按照規定金融信托投資機構可以吸收包括基金會的基金在內的1年期(含1年)以上的信托存款。其安全性乃基于金融機構的信譽,效益隨市場利率水平變化。過去,信托存款一般比法定銀行利率高許多。資金量大,利率可談得更高些。但是,現在中國人民銀行對高息攬存實行嚴格監管,大多數金融機構不再這樣做,同時,信托投資公司又出現信譽危機,因此,信托存款至少在目前不是一種合適的投資方式。
3、證券投資
證券投資分為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兩大類。
A、債券包括國債和企業債券,比較而言,國債發行量大,流通性好,信譽高。在所有的投資方式中,國債的安全性最高,收益比銀行存款略高。可以說,國債是很適合于基金會的一種投資方式,應在基金會的資產組合中占一定比重,資金緊張時還可變現或以其作抵押獲得貸款。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國債回購業務,規定以全額的國債作抵押,實際上也是以交易所的信用作擔保。在中國人民銀行官員的眼中,它的風險與全國同業拆借和國債投資的風險沒有區別。我認為,它的安全性比國債低,比信托存款高,流動性好,短期利率高。
B、股票投資,利潤高,風險也高。基金會炒股是合法的,但目前似乎還不太合乎國情,有可能被人們看作是拿捐款去賭博。在國外不少基金會的投資結構中,股票投資占有較大比重,甚至超過50%。但是我們認為,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已是成熟穩定的市場,而我國股票市場是新興的、不完善、不穩定的市場,相對而言風險很高,目前不適合基金會過深介入。新股認購不同于在二級市場炒股,自1996年以來利潤高而風險小,是投資領域出現的一個特殊現象。為了促進國有大中型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我國將擴大股份制改革,新股的發行數量將會增加。據了解,有些基金會對新股認購方式已作了嘗試,且效果不錯,值得借鑒。不過,在具體操作上有個股東帳戶的問題需斟酌。近幾年,證券投資收益已成為許多信托投資公司重要的利潤來源。
4.股權投資
按規定,基金會入股不得超過公司總股份的20%。此方式一般說來流動性很低。其安全性和效益性由公司的資產和經營狀況決定。若公司管理規范,經營良好,股東可坐享其成;若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很差,或原來很好,后來惡化,小股東則往往無奈,需慎重。
5.實業投資
若以營利為目的直接進行此類投資,與我國現行法規政策有悖。若能結合基金會的特點,選擇有前景的產業和有高無形資產附加值的項目,采取委托投資等合適的方式,可能產生較好的效益,但其流動性一般較差。
6.委托貸款
其安全性基于借款企業的信譽,風險完全由基金會自己承擔。特別應注意落實擔保。應十分謹慎。
7.信托投資
信托投資業務系指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指明的特定目的或要求,收受、經營或運用信托資金、信托財產的金融業務。人民銀行要求基金會的基金保值和增值委托金融機構進行。信托投資,或稱作投資、資金托管之類的看起來是符合此政策的,有可能成為今后基金會投資發展的一個方向。
雖然信托投資公司已存在多年,但信托投資業務在我國金融界是一個新生事物,缺少具體的法律政策規定(《信托法》已初成稿,至今未出臺)。目前有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始涉足此業務。
總的來說,只要是投資就會存在風險。謹慎考慮,使風險資本能夠通過更加寬闊暢通的渠道獲得投資利益,并且實現與資本市場、科學技術的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國際金融市場與投資》左連村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7
<2>《企業投資融資財務規劃運作技術》馬忠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