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范文第1篇

一、播前病蟲害防治

1、清潔田園。降低病蟲害基數,集中防治前茬蔬菜上的芽蟲、菜青蟲,徹底清除菜田雜草,已拉秧的植株要集中處理,以減少菌源和蟲源。

2、合理安排茬口。大白菜的前茬以茄果類、瓜類、蔥蒜類為宜,避免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和鄰作。

3、平整土地,施足底肥,增施復合肥。以保證大白菜生育期的營養,增強抗病性,提倡高畦直播,以利排水,防澇降濕,減輕霜霉病、軟腐病發生。

4、土壤消毒。在地下害蟲發生較重的地塊,結合翻地每667平方米噴施25%西維因0.5-1公斤或用2.5%嘲儷娣3.5-4公斤拌土,或用辛硫磷毒土(1:100)每667平方米撤10-l5公斤,并隨即翻入土中。

5、選用抗病品種。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良種或一代雜交種,適合本地氣候特點的優良品種,意多品種搭配,切忌品種單一化。

6、種子消毒。25%甲霜靈拌種,每5公斤種用藥40-60克,或用種子重量0.4%福美雙或百菌清拌種可防治霜霉病,用抗毒劑1號1:10拌種,可防治苗期病毒病。

7、適期播種。多年實踐證明,早播病害重,晚播病害輕,但包心不實,產量低,播期以8月5-8日為宜。

8、覆蓋銀膜。為防止幼苗出土后蚜蟲傳播病毒病,有的地方可在播種后即在午間鋪0.02毫米的銀色薄膜,不僅避蚜防病,還可降低地溫,促進根系發育。

二、播種后病蟲害防治

1、苗期 及時澆水降溫。大白菜6葉前易感染病毒病,如遇高溫干旱,則有利于病毒病的發生。大白菜播種后采取"三水齊苗,五水定棵"、小水勤澆的方法,以降低地溫,促進根系發育,同時及時防治田間蚜蟲,可有效地防治病毒病。(適時間苗和定苗,采取二次間苗一次定苗的方法,注意淘汰弱苗、病苗,間苗后每667平方米施硫銨l0公斤,促進苗齊苗壯,增強抗病性,結合第二次間苗,淺中耕一次,但要避兔傷根,預防軟腐病的發生。(2)噴施噴施寶。定植后每667平方米,用噴施寶1支對水噴霧,間隔10天1次,連續三次,促進苗壯,增強抗病性,可結合防治病蟲藥劑同時進行。苗期還應及時防治害蟲黃條跳甲、菜青蟲,尤其是夜蛾科害蟲,以減輕軟腐病和黑腐病的發生。

2、蓮座期 為使蓮座期大白菜得到充足養分正常生長,需合理澆水,一般蹲苗不宜過長,要小水勤澆,雨后及時排水中耕,要深鋤溝底淺鋤背,以防土壤板結,蓮座期結合澆水,隨水追肥 (尿素5-7.5公斤),促進植株正常生長,可減輕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軟腐痛的發生。9月上中旬是霜霉病發生的第一個高峰期,應加強調查,發現中心病株及時防治。對販白菜普防1-2次霜霉病;注意調查黑斑病,如遇陰雨天氣較多,就應進行第一次施藥。

3、包心期 大白菜包心期多種病蟲害發生嚴重,尤以霜霉病、黑斑病、軟腐病、黑腐病、蚜蟲、菜青蟲、夜蛾科幼蟲為害加重,要抓住大白菜封壟前(即國慶節前)狠防1-2次,打藥要認真細致周到(葉片正反面及根莖部)噴后遇雨及時補噴,同時要注意調查軟腐病株發現后及時拔除,帶出田外深埋,病穴撒石灰消毒,或用新植霉素噴霧,及時防治以防擴散。

三、防治藥劑

1、防治蟲害 防治蚜蟲可用10%安綠寶2000倍液、37%賽馬乳油1000-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菜青蟲和夜蛾科幼蟲、黃條跳甲等害蟲可用Bt乳劑1000倍液、48%樂斯本1000-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潛葉蠅可用20%康福多乳油和1.8%愛福丁乳劑2000倍等噴霧。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范文第2篇

示范材料與方法

供試材料

供試沼液肥在示范戶沼氣池中提取,沼液肥種類為豬糞,并將提取沼液樣品送往中心化驗室化驗。示范地基本情況

本示范地設在新疆精河縣茫丁鄉河西村王虎連溫室大棚內,示范地土質為沙壤土,前茬春提早蔬菜作物為番茄,在定植番茄時每667m2施農家肥(豬糞)2000kg,定植大白菜時沒有施農家肥。試驗設計

示范面積:350m2(50m×7m)。小區面積4.2m2

示范處理:共2個處理,即①沼液噴施,②噴清水(對照)。

田間管理與調查

田間管理:供試大白菜品種為‘春太強’,2009年2月6日在溫室內播種育苗,于3月5日移栽,整地做壟成110cm寬窄行,定植行株距55cnq×48cm,保苗2527棵屆67m2o在大白菜幼苗期后期追施尿素10kg,二銨25Kg,分別于大白菜幼苗期3月7日、3月16日、3月25日噴施沼液肥3次,在噴施過程中沼液與水的比例分別為1:3、1:2、1:1,全生育期澆水4次,5月7日收獲,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措施和溫室管理一致。

調查方法:按時觀察記載大白菜各生育期物候期指數和田間綜合表現情況,對小區太白菜稱重進行理論測產。

豬糞沼液化驗結果表明:沼液基質中含有農作物所需要的主要元素氨、磷、鉀,其中以全氨含量較高,微量元素中銅、鐵、鋅等含量也較為豐富,其含量高低為鐵>鋅>銅。

滑液肥對株高、莖粗、開展度和球型指數的影響

通過對示范地大白菜株高、莖粗、開展度和球型指數四項指數進行調查,得出的結論是?(1)大白菜施用沼液肥之后,除株高以外,其余三項指數均高于本品種在原產地的表現。(2)施用沼液肥的處理在株高、粗,開展度和形指數四項指數均分別高于對照2cm、0.7cm、9cm和0.12。

沼液肥對大白菜產量的影響

從上表可以看出,溫室大白菜上噴施沼液肥之后,可以顯著提高大白菜的產量。沼液在大白菜生長期噴施3次,濃度分別為1:3、1:2、1:1,較清水處理可使大白菜畝產量增加1602Kg,增產19,6%,每667m2增加經濟效益1602元(按大白菜1.0元/Kg計算),扣去沼液每667m2使用成本105元,667m2凈增收入1497元,投入產出比為1:14。

沼液肥對大白菜病蟲害的影響

沼液肥作為當前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首選的無公害純生物肥料之一,在大白菜生產中使用之后,在提高大白菜單產、品質的同時,還可以減少大白菜蟲害的發生,對趨避蟲害有一定的作用。本示范結果表明,在大白菜的整個生育期沒有蟲害發生。

討論與總結

大白菜作物以葉為產品,對氨的要求最敏感。追施速效氮肥可促進葉球的生長而提高產量。由于該豬糞沼液中氨素含量較高,因此為該茬溫室大白菜豐產奠定了良好的營養基礎,增產率達到19.6%。

溫室高溫高溫的特性已決定大白菜感染三大病害的機率理論上應該高于露地,但在應用沼液后,三大病害的感病率為零。分析其機理:一是沼液中大量元素含量較為豐富,充分供給了大白菜所需的氨磷鉀元素,但是確保大白萊抗病的主要原因是該沼液中鋅和銅元素的含量較為豐富,從抗病機理分析,植物缺乏鋅元素易感染病毒病,缺乏銅元素易感染軟腐病。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范文第3篇

早春大白菜栽培品種選擇非常重要,一定要選冬性強、耐抽薹、耐寒、生長快、品質好的早中熟品種、如菊綿、盛春及近年新推出的品種春珍白6號、高春黃、改良京春綠、津白56等。收獲期如果在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的春大白菜等,一定要選擇耐抽薹、耐熱性強、品質好的的早中熟品種,如科潤公司的津夏3號、小雜56、小雜60以及鄭州蔬菜研究所的優選早熟五號等。

2適期播種

大白菜屬易春化型作物,低溫時間過長或苗過大,都易發生抽薹現象,影響產量和品質。因此,選擇適宜的播種期,保證苗期溫度高于10℃是避免春化抽薹、獲得早熟高產的關鍵。我縣簡易大棚加小拱棚育苗的播種期一般不早于1月15日。每隔15d播種一批,以利于均衡上市。

3育苗與苗期管理

3.1育苗

早春大白菜栽培一定要大營養缽育苗;延長苗期在大棚內的生長時間,以利于苗期保溫,減少春化抽薹。

(1)營養土配制。配方為:火燒土1m3+腐熟濃人畜糞100kg+優質三元復合肥1.0kg。配制方法:復合肥加適量水溶解后,對人畜糞與火燒土,拌勻,調配水分含量后,堆成堆。堆外用透明農膜蓋嚴,堆制2個月左右,讓有機肥充分腐熟。

(2)制缽播種。苗床耕翻整平,調節好水分;將已經熟化的營養土在苗床上鋪10cm左右,調節好水分,用6~8cm棉花制缽器制營養缽,將營養缽排列整齊,澆足底水,每缽播1~2粒種子,蓋細土、覆膜。

3.2苗期管理

(1)溫度管理。子葉出土前保持一定的高溫,最好達到25~28℃,子葉出土展平后,將棚溫控制在15~20℃即可。整個育苗期內,防止棚內出現接近10℃的低溫。育苗后期15~20d,提高棚溫促進苗的生長;移栽前5~7d,逐漸降溫,加大通風、煉苗。但要注意棚外溫度不要低于15℃。

(2)水分管理。子葉出土后,少澆或不澆水,控制水分和生長速度,中后期4~5片真葉展開后,適當澆水,配合棚升溫,促苗生長。苗齡30~35d、有6~8片真葉時,3月上中旬選擇冷尾暖頭移栽。

4整地施肥

春大白菜對土壤的適應性強,我縣砂土和黏性較強的土壤,均有種植。但春季生育期短,根系分布淺,需肥多,且春季土壤溫度低;硝化反應慢,對整地施肥要求高。

4.1整地曬垡

提前2~3個月將土地耕翻曬垡。選擇墑情好時,平整耙碎、做畦。畦包溝寬100cm,溝寬40cm,溝深30cm,畦面寬60cm左右。

4.2施基肥

畦中開溝,按優質三元復合肥600kg/hm2,菜籽餅1500kg/hm2,持力硼15.0~22.5kg/hm2,撒施溝中拌勻、覆溝,平整畦面,畦面均勻撒施尿素150kg/hm2。

4.3蓋地膜

施好基肥的畦面,用平鍬拍平,噴灑禾耐斯除草劑;有條件的畦面中央鋪一根微噴塑料軟管,以備定植后追肥、澆水用。最后,覆蓋高透明地膜,四周蓋嚴,以利土壤增溫。經過1~2個月地膜增溫,化肥溶解、硝化。春大白菜定植后,則水肥充足、生長迅速,能獲高產。

5定植

早春大白菜一般為早、中熟品種,定植密度稍大,包溝寬100cm的畦,每畦栽2行,株距30~40cm,定植5.25~6.00萬株/hm2。3月上中旬,根據天氣趨勢,選擇冷尾暖頭定植。定植時,用原制缽器在地膜上打孔;定植后,澆足定根水,用細土將定植孔封嚴實。

6大田管理

春大白菜定植后,大田管理以促為主,早追肥,重追速效肥。定植8~10d,可用尿素150kg/hm2,加氯化鉀或硫酸鉀150kg/hm2溶于水后,用軟管膜下噴溉。蓮座期用三元復合肥225kg/hm2,于植株插穴施入。包心初中期用尿素150kg/hm2+硫酸鉀225kg/hm2,溶于水,用軟管膜下灌溉。至此,大白菜總施肥量約為氮素273.0kg/hm2、五氧化二磷115.5kg/hm2、氧化鉀367.5kg/hm2,比例較合理。進入包心中期特別注意加強水分灌溉,這時大白菜生產迅速,耕水量大,而且氣溫上升速度快,容易出現水分供應不足。要勤灌水,最好是膜下灌溉,既防止土壤板結,又可充足供水。在蓮座中期至包心中期,可噴多元素微肥2~3次,同時用0.5%~0.7%硝酸鈣加萘乙酸50mg/L,噴2~3次,以防止干澆心。

7病蟲害防治

春大白菜病蟲害較多,常見的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軟腐病,蟲害有蠐螬、地老虎、菜青蟲、小菜蛾和蚜蟲。苗期在大棚內,溫濕度較高,主要防治蚜蟲和病毒病。用吡蟲啉防治蚜蟲,用病毒A+微肥防治病毒病1~2次,軟腐病用新植霉素、氯霉素防治,霜霉病用瑞毒霉素、百菌清防治,蠐螬、地老虎用敵百蟲制成毒土均勻撒在畦面、畦溝防治。

8及時采收

早春大白菜應及時上市,在葉球8成硬時即可采收上市,過熟采收易腐爛,影響商品性,如有抽薹應未影響品質時就提早采收。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范文第4篇

一、材料和方法

根據云南省防治與控制十字花科根腫病的實際需要,按照農業部“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實施本試驗。

1 試驗對象,作物、品種

試驗作物:大白菜,品種為紹菜;

防治對象:大白菜根腫病,

試驗藥劑:500 g/L福帥得懸浮劑,石原產業株式會社生產;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云南天豐農藥有限公司生產,作為對照藥劑。

2 環境條件

試驗地位于云南昆明市嵩明縣麥地沖村,試驗地肥力中等,酸性壤土。試驗期間晝夜溫差大,日平均氣溫為21℃,試驗地常年種植大白菜,根腫病歷年發生嚴重,適于試驗的開展。

3 試驗設計和安排

(1)供試藥劑試驗設計藥劑用量與處理見表1。

(2)小區安排

試驗共設5個處理,每處理4次重復。共計20個小區,小區試驗采用隨機排列,設保護行。每小區面積100m2,供試面積共2000m2。

(3)施藥方法

使用普通手動農用噴霧器噴霧,在播種或定植大白菜前對全田土壤或種植穴內的土壤進行噴霧,然后均勻混土10~15 cm。施藥時間:2007年6月2日。施藥次數:1次。 試驗藥劑和對照藥劑均按1005 L/hm2(折合每667 m2用67 L)用水量進行噴施。

試驗期間沒有使用其他防治病蟲害的藥劑。

4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1)氣象及土壤資料

試驗期間無惡劣天氣影響,日平均溫度21.5℃左右,降雨3次,相對濕度60%左右。

試驗地土壤中肥力、偏酸性,常年種植大白菜,根腫病發生嚴重。

(2)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于末次藥后35 d(2007年7月7日),收獲時90 d(2007年9月1日)分別對大白菜地下部分的發病程度進行調查,每小區5點取樣調查,每點調查8株,根據分級標準對發病情況作出評價,并計算病情指數及其防治效果,對試驗數據采用新復極差法進行統計分析。共調查2次。

分級標準:

0級:沒有附著根腫;

1級:根腫只附著在側根上,數量占根系全部的1%~25%;

2級:主根上有根腫附著,側根上根腫數量占根系全部25%以上;

3級:根腫數量占50%~75%的根系,主根上有根腫附著;

4級:根腫數量占75%以上的根系,主根上有根腫附著。

(3)藥效計算方法

病情指數=[∑(各級病株數×相對級數值)/(調查總株數×4)]×100

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病情指數-處理病情指數)/空白對照區病情指數]×100%

(4)對作物的直接影響

試驗藥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白菜的產量和質量。試驗中未發現試驗藥劑對作物產生藥害現象。也未觀察到試驗藥劑對其他病蟲害的影響。試驗藥劑對其他非靶標生物沒有產生不良影響。

二、結果與分析

由2007年的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石原產業株式會社提供的藥劑500 g/L福帥得懸浮劑施藥35 d后,其3個處理濃度(有效成分使用量為:2500 g/hm2、2000g/hm2、1500 g/hm2)對大白菜根腫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別為83.42%、74.46%、66.07%;施藥90d后3個處理濃度對大白菜根腫病的平均防治效果分別為80.33%、71.75%、65.49%。而施藥35 d和90 d后,對照藥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在有效成分使用量為1500 g/hm2時對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62.68%、62.58%;500 g/L福帥得懸浮劑3個處理濃度對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治效果均優于對照藥劑。數據統計結果表明:500 g/L福帥得懸浮劑在有效成分使用量為2500g/hm2、2000g/hm2時,對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治效果與對照藥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的防治效果之間差異極顯著。而500 g/L福帥得懸浮劑1500 g/hm2的用量與對照的差異不顯著。

從田間實際直觀效果看,福帥得的防治效果非常顯著,而根腫病發生嚴重的小區,生長嚴重抑制,后期根系腐爛,產量很低,而試驗藥劑福帥得處理的小區生長很旺盛,產量高,但未作詳細的數據調查。

三、小結

1 試驗結果表明,500g/L福帥得懸浮劑對大白菜根腫病具有優異的防治效果,該試驗藥劑(福帥得)可以大面積推廣使用于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治,推薦使用制劑量為4000-5000g/hm2,折合每667 m2用500 g/L福帥得商品量267~333 mL(即有效成分使用量為2000~2500 g/hm2)之間,在播種或定植大白菜前對全田土壤或種植穴內的土壤進行噴霧,然后均勻混土10~15 cm,施藥次數為1次(施藥和播種或定植最好在同一天進行)。

大白菜病蟲害的防治方法范文第5篇

1.1 整地

大白菜也和其它作物一樣,需要倒茬輪作,前茬是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如甘藍、菜花、蘿卜、芥菜等都不適合種植白菜,另外周圍正在生長著上述作物的地塊,也不適合種植白菜,由于有翅蚜的遷飛。

1.2 施肥

大白菜生長期長,生長量大,需要大量肥效長而且能加強土壤保肥力的農家肥料。北方有“畝產萬斤菜,畝施萬斤肥”之說。當然,如果肥料質量很好也可少施。在大量施用含氮肥料的同時,應注意施入磷、鉀肥料,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25~3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基肥施入后,結合耕耙使基肥與土壤混合均勻。

2 選擇良種

秋白菜產量高低,病蟲害發生的輕重,關鍵之一是選擇優良品種。要選擇抗逆性強的良種,并做到早、中、晚合理搭配,充分發揮“種盡其用,地盡其利”的作用。種子選好后,要進行篩選、去劣去雜,提高種子純度和凈度。播前要進行種子處理,先將種子放在冷水中浸泡10分鐘,然后撈出放在50℃水中浸泡30分鐘,以達到消毒殺菌的目的,確保一次播種保全。

3 播種

3.1 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5℃的溫水浸泡種子15分種,晾干用多菌靈拌種或用0.3%-0.4%的福美雙拌種。或在播種前曬種1-2天可防部分病害。

3.2 播種方法及密度:采用直播法,理墑后根據品種特點和地力情況打塘點播。密度依品種的特征特性制定合理的播種密度。一般畝播4000-7000塘。每塘播飽滿種子3-4粒,播種后用細糞土蓋塘,在連作地或多發病的地區用75%百菌清或1%石灰水澆塘并保持土壤濕潤。

4 適度密植

一定意義上來說,大白菜的種植密度影響或決定著大白菜的最后產量,在綜合考慮土壤肥力乃至水分、光照等條件下,適當合理的加大種植密度,即可有效地提高產量。如某品種的株幅為90厘米,則可確定其定苗株距約為60厘米。至于其行距,則應在引種后即予以確定。此外,肥力較高的地塊,由于植株開展度大,成菜個體亦大,故應適當稀植,反之則應加大密度。

5 田間管理

幼苗期需要水分不多,一般可不澆水,如果此時較干旱,在間苗后澆些肥水。植株進入發棵期,雖需大量的水分和養分,但為了使大白菜的根系擴大,為包心打好基礎,一般在前期采取蹲苗(即停止供給水分)10-15天,蹲苗結束后,供給水分,不使缺水,包心后更要及時供給充足的水分。供水的方法,幼苗期澆水,苗長大后可采取溝灌,但灌后要及時放水,以防雨澇引起病害。大白菜除施基肥外,發棵期的生長量和生長速度都很大。是豐產的關鍵,應在開始團棵時施發棵肥,每667平方米施尿酸10千克,在結球前5-6天施結球肥,每667平方米施尿酸10千克。施用化肥時最好穴施在離植株根部10-12厘米處,施后澆水一次。大白菜在植株封行前,除草、松土2-3次,最后一次松土要結合培土,但要注意不碰傷植株,以便減少感染病害的機會。晚熟品種的大白菜,包心后期為了避免或減輕心葉遭受霜凍的損害和促使葉球質嫩色白,要進行捆菜,方法是將外葉扶起,包住葉球,然后用浸軟的稻草捆住。捆菜時間一般以經受1-2次輕霜后捆扎較為妥當,否則有爛菜可能。大白菜的病害主要有軟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等,軟腐病在雨水多、濕度高的條件下容易發生,病菌主要由植株傷口侵入,從而發生腐爛。霜霉病在濕度高、溫度低的情況下較易發生。病毒病苗期和保心期都能發生,在高溫、干旱的情況下發生較嚴重危害大白菜的害蟲有蚜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等。

6 病蟲害防治

6.1 軟腐病。又名爛疙瘩,是由細菌引起的病害。多發生在蓮座以后的結球期,雨量大,雨水不均勻,發生更加嚴重。軟腐病菌為弱寄生菌,必須通過傷口入侵。有蟲傷,自然裂口。后者主要是干旱造成表皮老化,澆水后內部細胞分裂快,極易造成縱裂。不蹲苗,澆水控制適當,不旱、不澇,可適當減輕病害發生。對易發生病害的品種、地塊要及時用藥劑防治。用菜豐寧B1拌種,每畝100g,或噴施,對準葉幫、根部。蓮座后期用DT500倍噴施,或鏈霉素200PPM(或一支10斤水)加0.5%的磷酸二氫鉀避開正午高溫下打藥,一般傍晚時分噴施效果最好。隔1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對中心病株及時拔除、埋掉,周圍灑生石灰。軟腐病可用3000ppm新植霉素加穩倍液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500倍液防治。

6.2 病毒病。俗稱孤丁病,苗期葉片皺縮,葉脈壞死,整個生育期均可侵染白菜,尤其苗期為重,主要防治措施是治蚜蟲,消滅傳毒的媒源,藥劑防治用20%的病毒A500倍在發病初期開始噴灑,隔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

6.3 霜霉病。為真菌性病害俗稱“跑馬干”,危害外葉進而影響結球緊實度,該病發生與氣候關系密切,溫度忽高忽低,溫度大易發生,以殺真菌藥劑防治,如40%乙磷鋁200倍,64%殺毒礬500倍。58%甲霜靈500倍,杜邦克露800-1000倍。

6.4 蟲害。蚜蟲、菜青蟲、小菜蛾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或高效氯氟氰菊酯或避蚜霧可濕性粉劑,或1.8%阿維素乳油防治。

相關期刊更多

現代農業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

回族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寧夏新聞出版局

辣椒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湖南省農業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北安市| 都昌县| 克拉玛依市| 绥芬河市| 彭水| 分宜县| 大余县| 砚山县| 峨边| 宿迁市| 崇阳县| 通化县| 宜君县| 武邑县| 罗源县| 海阳市| 都江堰市| 柘荣县| 祁阳县| 普安县| 泸水县| 故城县| 黄平县| 宁都县| 库尔勒市| 贵南县| 锦屏县| 余姚市| 云龙县| 武胜县| 昂仁县| 原阳县| 杭州市| 毕节市| 施秉县| 彭泽县| 温宿县| 化州市| 温州市| 平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