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醫肺的專業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在中醫臨床理論課程的教學中應用以病例為中心的SSE(課前預習—課堂討論—診治演習)教學模式進行臨床理論的教學,以《中醫兒科學》教學為例,通過對學生學習態度、測試成績、臨床思維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等進行分析評價,論述基于SSE模式的應用效果,從而進一步證實在中醫專科人才培養中新的教學模式將是專業知識轉化為臨床能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 SSE模式;中醫兒科學;臨床理論課程;教學方法
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崗位能力培養為本位,培養適應基層醫療機構的應用型人才,而在3年制大專中醫專業的課程設置中,由于學制有限,中醫臨床理論課程所占的學時比例較少,而且不易學懂,學生常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更不要說是能力的培養。中醫學是理論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何使學生既能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又會自如地運用知識,課題組根據中醫學臨床學科的教學特點,在多年教學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嘗試將SSE教學模式運用于中醫臨床理論課程的教學中進行探索研究。SSE模式即“課前預習—課堂討論—診治演習(Study independendcy—Seminar—The exercise of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模式”, SSE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既能向學生傳授知識,又能發展學生的能力(包括臨床能力和自學能力)[1]。擬通過實踐研究進一步證實在中醫專科人才培養中新的教學模式也將是專業知識轉化為臨床能力的有效途徑,為3年制大專的中醫教學方法探索一條全新的人才培養之路。
1 研究對象
以2005級中醫專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用隨機化的方法抽取1班作為對照組,3班作為實驗組。實驗組用SSE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對照組為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兩組均由課題組相同的教師擔任教學任務,師資均為雙師型。從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態度、臨床思維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調查分析;對兩組的理論測試和實踐技能筆試的成績進行對比評價。
2 SSE模式課堂教學的基本教學過程
2.1 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在老師的提示下進行自學,在《中醫兒科學》的教學中,由課題組集體制定自學提綱,將每個系統中常見多發疾病分別選1~2個作為自學內容,如肺系疾病中的感冒、肺炎喘嗽,脾系疾病中的泄瀉、疳證。給出自學提示,列出參考書目、思考題,并附臨床上常見的醫療文書書寫格式范例,如門診病歷、住院病歷、住院記錄、臨時醫囑、長期醫囑單、化驗單、處方等。課前發自學提綱。學生根據自學提綱進行自學。
2.2 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以精講、討論、重點難點導析、答疑、診治演習相結合來完成。
2.2.1 精講
精講內容限于難點、臨床經驗和討論中發現學生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的內容。采用以多媒體輔助教學為主,電子教案、醫學視聽教材等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把教學內容以圖、文、聲、動、色為一體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調動學習興趣,從而增強了教學的效果。
2.2.2 討論
討論圍繞思考題進行,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依靠集體的智慧,在爭鳴中激活學生的原有知識,利用自己原有知識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來同化當前的新知識,所謂溫故而知新。聚焦問題的解決,學生在動態的、和諧的、平衡的、互動的、相互聯系的環境之中能極大地調動學生求知天性和主動性,會為完成學習目標而努力。學生在討論中會相互激勵,產生許多創造性的、實用性的甚至是高質量的設想,并會提出解決問題的諸多方案。如“小兒泄瀉”一病,大便呈水樣時,臨床上用“利小便,實大便”之法,往往收到佳效,學生在討論中可能就會提出“患兒若有脫水情況存在,‘利小便’會不會加重脫水?”“針對小兒的體質特點‘四不足,三有余’,此法在運用時的注意點是什么?”這些問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小兒體質特點、疾病病理本質、正邪關系等,通過對問題的辨析,如何來理解“泄瀉”各階段的病機特點,靈活辨證,適時佐以“利小便,實大便”之法,提高臨床療效。
2.2.3 重點難點導析
如“肺炎喘嗽”,難點是病因病機、常證與變證的演變與轉化;重點是證治分類。在進行重點難點導析時,病因病機通過示意圖形式,常證與變證的演變與轉化通過案例式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在證治分類時,指導學生注意分清主證、兼證,針對小兒幼稚之體、易虛易實、變化多端的特點,強調必須切實注意辨證求因,從因論治。注意小兒肺炎初期切不能忘宣肺解表。中期,里邪壅盛,在開肺平喘的同時,針對實熱邪氣,不能僅揚湯止沸,更不可閉門留寇,而要釜底抽薪,上病下取,通腑泄熱。后期培土生金,兼清余邪。同時注意活血化瘀法在肺炎全程的運用。還要注意在治療中如何體現既病防變的思想等。通過指導分析,學生加強了對難點的理解,加深了對重點的把握。
2.2.4 答疑
學生在主動學習、積極思考、討論互動中會提出許多問題。如肺炎喘嗽的病機是邪氣閉肺,“開肺”是十分重要的治療方法,但在咳喘初期,為什么要貴在“疏風宣肺”?如針對不同體質的患兒,“麻杏石甘湯”在不同分型的加減運用中麻黃的用法、寒性和熱性藥物的比例如何?如“開肺”“宣肺”和“肅肺”的含義,之間的關系,如何運用?等等。教師在答疑時注意激活學生以前所學的理論基礎知識,將前后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看能否用這些學生把握的知識解析所提的問題。而不是學生問什么就直接答什么。通過分析解答,學生可以深入把握疾病的病因和病機變化過程,如對“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凡咳喘初起,切不可誤用寒涼及滋陰之藥,閉其肺竅為害不小,俱以表散為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助于理解辨證論治的精髓。而不僅是停留在何主證用何主方之膚淺的記憶上。
2.2.5 診治演習
診治演習分別在課堂和課后共同完成。課堂上,在診治演習情景中,將原有抽象、邏輯、文字化的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以病案為例,課前精心設計模擬好診療過程,教師針對案例,再創造出診治疾病的場景,學生可從收集病史開始,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問病史、查體,學會客觀、準確、全面地獲取四診信息,并能提出輔助檢查計劃,討論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問題,課堂上教師步步深入地提出問題,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可操縱的空間,讓學生在學習時具有可思考活動的空間,使學生積極投入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十分自覺地把相關的橫向、縱向的知識有機地銜接起來,由淺入深、逐步深入。如針對“水腫”為主訴的病例,學生收集整理四診資料后,進行鑒別診斷,學生就要熟悉腎性水腫、心源性水腫、肝性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依據;若排外其他原因,確定為腎性水腫,還必須確定是腎系哪一種病出現的水腫:腎炎?腎病?泌尿系統感染?明確西醫診斷后,再根據患兒疾病過程中的整體反應、個體特征、癥狀表現,四診合參,對其病因、病機、癥狀、病位等進行綜合分析,得出當下的“證”,明了疾病下一步可能發展的趨勢(這對“不治已病,治未病”有指導意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體會到三辨論治(辨證、辨病、辨癥)的臨床意義。通過診斷、病證鑒別診斷和治療的討論,最后放在臨床的辨證論治與理法方藥的使用上,課后繼續完成住院病歷一份,寫出模擬臨時、長期醫囑單、開出處方。如此可很好地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
2.3 課程考試
在校臨床理論學習階段,采用多種形式來進行考試考核。考試的內容可圍繞國家中醫臨床助理醫師的內容,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相結合,題型有單選、多選題、問答和病例分析等多種題型,既考核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又考核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實踐技能筆試考試主要包括病歷采集、書寫,查體,基本操作,中醫辨證分析,疾病的病證診斷(中西醫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原則等,考核學生的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如病史采集試題:“請你按照標準住院病歷要求,圍繞以上主訴(主訴:腹瀉2 d),應如何詢問該患者的現病史及相關病史的內容?”病例分析涉及到輔助檢查的項目,同時可測試對輔助資料的分析能力。
3 效果分析
3.1學生對SSE教學模式的態度和評價
為了了解學生對基于SSE教學模式的態度,我們從參與SSE教學模式研究的實驗組52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以問卷的形式對這些學生進行調查。本次調查問卷設計包括學生對基于《中醫兒科學》課程采用SSE教學模式的態度、評價。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52份,回收52份,有效問卷52份,回收問卷的有效率為100 %。調查結果見表1和表2。
3.2 對學生考試成績的分析
在校階段試驗研究結束后,為了檢驗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實踐技能的綜合能力,我們對兩個組的學生進行了《中醫兒科學》理論、臨床實踐技能的綜合能力筆試考試。結果見表3。 表1學生對《中醫兒科學》課程“SSE”教學模式的態度表2 對綜合能力培養的評價調查情況表3 兩組學生考試成績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
4 討論
SSE模式應用于中醫臨床課堂教學之中,學生普遍對SSE教學模式及其效果持積極的態度。教育的根本理念應該是培養學生獨立性人格,而不是依附性人格,要以創造為本位。創造力不是靠“教”出來的,而是靠環境的熏陶,喚起學生內在的自覺。該模式能有效地喚起學生內在的自覺,其優點在于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既能向學生傳授知識,又能發展學生的學習和實踐能力,使學生既能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又會運用知識,并形成獲取新知識的能力[1]。以上實驗結果進一步證實在中醫專科人才培養中運用SSE模式進行教學將是專業知識轉化為臨床能力的有效途徑。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本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不但要知識淵博,精通專業知識,還要有豐富的臨床實踐,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合作精神,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無止境,教然后知困。教師必須自己去不斷地學習、思考、探索、研究和總結,對教師的培養和成長也是極其有益的,所謂教學相長。
SSE教學模式在專科中醫學的教學探索也只是剛剛起步,有很多問題還有待以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去解決、完善,如在實施過程中,因環境不同,對象各異,有時情況復雜多變,其中表現為部分學生不能適應這種模式,心理準備不充分,少數表現出焦慮,尤其在自學和討論環節中較為突出;查閱資料的途徑、手段、時間有限;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觀念有待提高;支持完成該模式硬件設施需補充;實習基地緊張;評價的手段和方法等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高質量的臨床醫學教育是培養合格醫學人才的重要保證,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地進行探索、總結、創新、提煉、豐富和延伸,探索出一條為基層培養中醫實用型人才之路。
1教學內容
通用能力目標即中醫內科疾病常見病的診斷及辨證施治技能。職業能力目標即為損容性疾病的掌握和治療。在授課之初,以通用能力為主。這里通用能力的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對病證內容的講解,二是對于臨床病例的書寫。簡單地說就是對學生先進行傳統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在掌握好常見病證的定義、病因病機、診斷要點、鑒別診斷、辨證論治和預防調護這些要點,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達到能夠獲得醫師資格證的基本條件。其次就是病例的書寫規范以及內容的訓練。因為執業醫師分為兩步:第一步是病例的書寫,第二步才是醫學知識的筆試,因此,我們對于學生病歷的書寫的要求也更為嚴格,要求學生在給出病例時即能給出準確的判斷,同時還能夠在沒有病歷的固定格式下書寫病歷,做到不落項,能夠運用專業術語,給予臨床用藥。
在職業能力上,我們也有自己的見解。授課內容上,在講解每章的總論時要提出在這一章節患者可能出現哪些損美性表現,讓學生有一個總體理解。例如脾胃腸病證,脾位于中焦,與胃相表里,主四肢,開竅于口,其華在唇,外應于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運化水谷、水濕,輸布精微而藏營,為氣血生化之源。如果脾發生病變則其運化、升清功能失職,致使水谷、水濕不運,消化功能減退,水濕潴留,化源不足,因此臨床上患者就會出現腹脹或痛,納少,便溏,浮腫,困重,內臟下垂,出血等常見癥狀,而具體的損美性表現如脾氣虛,患者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或見身體肥胖,浮腫;脾虛氣陷則可見倦怠懶言,頭暈目眩,面白無華;脾陽虛者,四肢不溫,面白不華或虛浮,或見肢體浮腫;脾不統血者則出現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華,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寒濕困脾,肢體浮腫,或身目發黃,其色晦暗不澤;濕熱蘊脾者,肢體困重,或見身目鮮黃,或見皮膚發癢。胃居于中焦,與脾相表里,主受納,腐熟水谷。胃氣以降為順,喜潤惡燥。小腸主傳化物,泌別清濁。大腸能吸收水分,排泄糟粕。故胃腸病證在臨床上又可出現惡心、嘔吐,泄瀉,便秘,口臭和牙齦潰爛等損美性表現。了解了總論的具體內容,下面就可以根據病證的分證進行推斷患者可以出現的損美癥狀。借以訓練學生在了解總論之后,就能推斷整個章節可能會出現的損美表現的能力。
2教學方法
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教育也在進步,教育的觀念、模式、手段和管理均發生了質的變化,近年來一些有識之士已經看到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著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嘗試,把國內外較為盛行的新型教學方法以問題為主的教學法(PBL)、討論式教學法、病案式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虛擬案例教學法等引進了醫學教育。
2.1多媒體課件教學法雖然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種大眾教學法,但它在授課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卻是很大的,它將文字、圖形和聲音集成在一起,提供多重刺激,使學生大大地提高了學習興趣,可更有效地融會貫通新舊知識,有助于記憶和理解中醫內科學繁雜的知識,在腦中形成具體的形象。例如面色萎黃的表現是怎樣的,神疲倦怠,肢體浮腫又是如何的,都會給學生一個形象的刺激,加深學生的印象。
2.2病案討論教學法病案討論課的教學貫穿于《中醫內科學》課程教學的全過程。緊緊抓住病案這個聯系理論與臨床實際的紐帶來開展討論教學,通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一些臨床病案進行分析討論,讓學生在激烈的爭論中記憶病證的癥狀特征、性質、診斷要點,辨證論治,從而將內科學中許多證候相似、易于混淆、難于判斷的疾病加深加強了記憶。
2.3虛擬案例教學法[2]這種教學方法的過程完全模擬案例教學法,只不過病人不是門診或住院患者,而是模擬的患者,一是教師根據臨床實際病例,自己充當患者;二是讓患有本病的學生充當患者,如感冒、咳嗽、胃痛、腹痛、泄瀉、便秘等疾病在學生中相當常見。前者在病史方面容易模仿,但在舌脈方面
卻難現真實情況,可用告知學生的方法替代。后者則完全與臨床病例相同,我們在教學中盡量采用后者。學生需按臨床診斷及辨證的思路,通過望、聞、問、切等方法,獲得“病人”全面的病史資料,最后總結主訴、現病史、既往史、舌脈,做出診斷,確定治療原則并開出處方。起初學生在進行時不能正確應用問診方法,表現為問診的內容不全,順序不正確,有的問診內容較廣,但抓不住重點,辨不清證候。但隨著訓練的增多和熟練,效果非常明顯。
3教學過程
中醫美容專業中醫內科學的課程設置是我教研室一直在探索的問題,為了深入探討這個問題,我們在教師的培養、設備的組建、教材編寫的設想和教學的具體實施等方面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這些基礎上,我們采取了具體的授課過程:
第一步,進行總論的講解,重點、難點均為哪些,根據醫師資格證要求應該掌握的常見疾病,然后再根據不同疾病可能會出現的損美性癥狀給與講解。例如肺系病證,首先先交代學生這一章節需要掌握的病證:感冒、咳嗽、哮病、喘證、肺癆。然后帶領學生一起來分析肺系疾病對于美容的影響:肺病證。肺居于心中,上連氣道、喉嚨,開竅于鼻,在體合皮,其華在毛。其功能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宣降以輸布氣津,使皮毛得以溫養,濡潤,水道得以通調。若肺部發生病變,則會出現呼吸功能活動減退,水液代謝輸布失常,衛外機能失職,在臨床上就會出現咳嗽、喘促,咳痰,胸痛,喉嚨疼痛以及聲音變異,鼻塞流涕或水腫等癥狀,當然也存在損美癥狀。如肺氣虛患者神疲倦怠,面色淡白;肺陰虛,形體消瘦,口燥咽干,顴紅;燥邪犯肺,鼻塞,流涕,皮膚干燥。總論過后,再具體講解肺系病證中的常見病證。第二步,具體掌握疾病后,訓練學生的臨床技能,掌握臨床的病史采集要點,爭取獲得較為齊全的臨床材料,然后進行病歷書寫。書寫過程一定要體現出中醫的特點,即要用中醫的術語寫出患者的臨床表現,關鍵是寫出飲食、二便、睡眠、舌苔和脈象,還要在病歷的臨床診斷中寫出疾病的中醫病名,并給予治法、方藥。第三步,進行與美容相關的中醫內科訓練。現在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也有不少人存在著損美性癥狀,如痤瘡、毛發不容、皮膚干燥、神疲倦怠、口臭等癥狀,對于一些能夠在短期見效的情況給予治療,讓學生進行深刻體會,對于不能在短期見效的情況,教師要結合臨床經驗進行講解,使學生對臨床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到臨床后再加深印象。可以說第二步和第三步,既是老師要交給學生的常識,又是學生要進行的嘗試任務。第四步,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要進行討論、總結、評比,使教材內容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明確教學的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師,教學的指揮、調度掌握在教師手中,指導學生想辦法、找出路。最后由教師評價,評價包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等,使每個學生都能順利完成任務,完成從理論—實踐—理論—再實踐不斷循環的教學模式上來。
此方案相繼在我院2003級、2004級中醫美容專業學生中試用,由于本教研室本著全面培養學生通用能力和職業能力的目標,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有效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我們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study on tcm syndromes of 170 cases of hiv/aids patients by intraveneous drug
huang jian-xiong, li fe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s of tcm syndromes of hiv/aids patients by intraveneous drug. method based on the tcm theories, related literature and experts’ experience, the questionnaire was compiled and revised, 170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one by one, and the data was analysed. result the frequency lines in turn:spleen qi deficiency, liver depression with qi stagnation, kidney yin deficiency, phlegm-heat congestion of lung, disharmony of liver and stomach, lung qi deficiency, kidney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qi deficiency, phlegm-damp congestion of lung, liver fire, heart yin deficiency. the excess syndromes lies in the liver and the lung. the deficiency syndromes lies in kidney, spleen and stomach, and lung. conclusions the frequent syndromes in the stud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other congener study. it may be caused by many different contribution factors of patients and researchers.
key words:aids;intraveneous drug;tcm syndromes;statistical analysis
由于艾滋病期的患者病情錯綜復雜、變證百出,用幾個證型對艾滋病患者進行證候歸納則顯得過于簡單和片面,不足以概括和反映艾滋病患者的復雜病機和證候。盡管目前涉及艾滋病中醫證候的文獻數量漸增,但通常多為重復堆砌、羅列以往專家學者的辨證分型,或是病例數較少、零星的艾滋病治療經驗介紹等,真正以艾滋病中醫辨證論治或艾滋病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為基礎的文獻卻很少。為此,筆者將2005年6月赴廣西省5個戒毒勞教所進行的艾滋病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的結果作簡要總結,以供艾滋病中醫臨床和科研工作者參考。
1 臨床資料
1.1 調查對象
筆者于2005年6月1-15日赴廣西省南寧市、北海市、桂林市的5個戒毒勞教所進行艾滋病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共調查170例,均為靜脈吸毒(共用注射器)感染hiv的患者。所有被調查者均經hiv初篩并確診為hiv感染者,無心腦血管重大疾病及精神病史。被調查者均已在戒毒勞教所進行半年以上的強制戒毒,排除了急性戒斷綜合征的影響。
1.2 一般資料
170例被調查者中,男性150例(88.24%),女性20例(11.76%);年齡最大56歲,最小20歲,平均(33.22±6.03)歲;一半以上的人為無業人員,其次是農民、個體經營者及企事業職工(含工人)等;約85%為小學及初中文化水平。
2 研究內容及方法
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結合國內外有關hiv/aids的中西醫研究資料及臨床報道[1-2],參考有關專家的經驗[3],編制了“靜脈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醫證候調查表”。為避免引起被調查者產生恐慌和抗拒心理,將調查表改名為“廣西戒斷人員健康調查表”。本調查表包括一般資料和中醫望、聞、問、切四診資料,涵蓋了hiv感染者/aids患者可能出現的癥狀和體征,并對每一個癥狀進行程度分級。
2005年6月1-15日期間,課題組在廣西省南寧、北海、桂林的5個戒毒勞教所進行病例采集,收集到170例靜脈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醫流行病學資料。在艾滋病中醫臨床流行病學調查時,按統一標準進行一對一的中醫證候問卷調查,為了避免引起被調查者的恐慌、抗拒等不良情緒及癥狀敘述的夸張等弊端,將本次調查內容向被調查者統一解釋為普通健康狀況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束之后,由課題組統一討論確定被調查者的證候(證型)。在艾滋病中醫辨證方面,參考了目前國內外中醫界關于艾滋病辨證論治的相關文獻及有關專家的經驗,以臟腑辨證為主,其他辨證方法為輔。
調查結束后,由研究者建立數據庫,并對調查表中的癥狀、體征及證候進行統計。由于本研究的被調查者癥狀較多,病情錯綜復雜,表現為單一證候(證型)的患者不多,大多數患者為復合證候(證型)甚至多種不同的證候(證型)同時存在,虛實夾雜。因此,為了便于統計,筆者主要采用單證統計的方法。除了肝胃不和、腎陰陽兩虛、氣陰兩虛等幾種常見而不適合拆分的證候予以保留外,其余的復合證候均拆分成各種單一的證候,然后按單證出現頻率進行統計,以了解其證候的總體趨勢。
3 研究結果
3.1 證候統計
(見表1)表1 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證候頻率排序(略)
170例被調查者中,4例無臨床癥狀(為無癥狀hiv感染者),占2.35%,其余166例患者的證候(證型)頻率較高(10%以上)者依次為:脾胃氣虛、肝郁氣滯、腎陰虛、痰熱蘊肺、肝胃不和、肺氣虛、腎陰陽兩虛、氣虛證、痰濕蘊肺、肝火證、心陰虛。
表現以實證為主的證候多見于肝、肺,以肝臟證候最多見,包括肝郁氣滯(27.65%)、肝胃不和(19.41%)、肝火證(10.00%);其次是肺臟,包括痰熱蘊肺(25.88%)和痰濕蘊肺(11.76%)。
表現以虛證為主的證候多見于腎、脾胃、肺。虛證(總數)以腎臟最多見,包括腎陰虛(27.65%)、腎陰陽兩虛(14.12%);其次是脾胃氣虛(29.41%);再其次是肺氣虛(16.47%)。心臟證候頻率最低,為心陰虛(10.00%)。
3.2 臟腑發病率統計
(見表2、表3)表2 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發病臟腑頻率排序(略)表3 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多臟同病排序(略)
臟腑的發病率由高至低依次為肺、肝、脾胃、腎、心。其中肺、肝、脾胃、腎發病率均高,且其頻率非常接近。被調查者病情復雜,大多數為多臟腑同病(多臟腑均出現癥狀)患者。單一臟腑發病的患者有27例(15.88%);2~4個臟腑同病的患者最多,且頻率非常接近,均在21%~23%之間。而癥狀最多、最復雜的五臟同病患者有15例(8.82%)。多臟腑同病頻率由高至低依次為:三臟同病、二臟同病、四臟同病、一臟發病、五臟同病。
4 討論
本研究的166例(其余4例無癥狀)被調查者證候(證型)頻率較高者依次為:脾胃氣虛、肝郁氣滯、腎陰虛、痰熱蘊肺、肝胃不和、肺氣虛、腎陰陽兩虛、氣虛、痰濕蘊肺、肝火、心陰虛。被調查者多數有2種以上的證候同時存在,病情相當復雜,與國內其他同類研究結果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
趙氏[4]于1989-1994年之間在坦桑尼亞收治近千例hiv感染者,選取490例進行辨證分型:早期屬肺氣虛334例,中期屬肺脾氣陰兩虛128例,晚期屬脾腎氣虛28例。方氏等[5]對云南省180例hiv/aids患者的中醫癥狀及證候進行調查,得出證候總體分布規律:多見虛實夾雜的證候,180例中氣陰兩虛116例(57.22%),邪毒熾盛18例(10%),邪毒內蘊18例(13.33%),肝腎不足8例(4.44%),肝脾腎俱虛12例(13.88%);另有2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胡氏等[6]對北京佑安醫院100例艾滋病患者進行中醫辨證分型研究,結果為:氣血兩虛24例,氣陰兩虛25例,氣虛血瘀17例,肝郁氣滯10例,肺脾兩虛1例,脾腎兩虛4例,腎陰虧虛1例,肝經風火3例,濕熱內蘊8例,痰氣郁結1例,脾虛濕盛3例,肝郁脾虛2例,陰虛火旺1例。丘氏等[7]對河南省274例hiv/aids患者進行中醫證候流行病學調查,總結出現的證候達29種,發生率較高的依次為脾肺氣虛、風熱蘊絡、濕熱內蘊、肝腎陰虛、氣陰兩虛等。很多患者不只出現1種證候,病變主要涉及肺脾腎三臟,該調查以肺脾為多,肺脾虧虛的表現較突出,其次為肝腎虧虛。
由上面數篇文獻的辨證分型及其分布頻率來看,不同時期、地區的艾滋病中醫證候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均存在很大的隨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部分證型是一致的,但分布頻率差別卻比較大。
出現這樣的差異,一方面可能是因為不同研究的被調查者(患者群體)存在如下情況:①不同感染途徑的患者群證候分布可能有差異,如靜脈吸毒感染hiv與輸血感染hiv的患者群其總體證候特點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②不同研究的患者群體所處的氣候、地區、家庭、社會等復雜的外在環境影響因素差異較大;③不同研究所調查的病例數的差別也較大,一般來說,流行病學調查的病例數越多,越能減少偏倚,較好地反映實際情況;④不同研究的患者群體總體病情輕、重的分布差異較大;⑤由于艾滋病期患者免疫力低下,各種機會性感染層出不窮,癥狀多而復雜,證候規范化有很大的難度。并且由于病情不斷變化,不容易提煉出艾滋病常見證候(證型)。
從另一方面來說,研究者本身也存在著諸多影響因素。目前,國內撰寫文獻總結艾滋病辨證分型的專家學者為數不少,國家也制訂了《5省中醫藥治療艾滋病項目臨床技術方案(試行)》等艾滋病辨證論治方案以供參考。但總體而言,不同文獻的證候名稱及辨證分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①盡管有教材及國標作參考,但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由于各自的學識和經驗存在種種差異,在對患者進行辨證時很難避免偏頗,且有些文獻作者使用的證候(證型)名稱也常常過于隨意,很不規范。②由于臨床資料收集者的專業水準參差不齊,可能在收集資料時對患者進行的病情詢問未能做到淺顯易懂,致使收集到的艾滋病中醫臨床資料真實度下降,可信度偏低。如果臨床資料收集者是非中醫專業的外行人或態度不認真,則其調查研究的質量更低,研究結果令人質疑。③部分患者如河南艾滋病高發區的患者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文盲所占的比例較大,加之調查者不懂方言等不利因素必然造成語言溝通的障礙,若無翻譯(兼通方言和中醫臨床專業知識者)的幫助,在進行病例收集時很容易發生誤會,患者亦可能因語言溝通障礙,不耐煩而隨意交待病情甚至說謊。這些極可能造成虛假的臨床資料,最終得出錯誤、虛假的研究結論。
鑒于目前國內艾滋病中醫證候研究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建議有關艾滋病中醫證候研究者在病例資料收集時盡可能做到親力親為,在進行辨證時盡量避免采用或自創某些未能清楚表達病位、病性的證候(證型)名稱,努力消除或減少在艾滋病臨床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過程中的各種不良影響因素,以提高研究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參考文獻】
[1] 彭文偉.傳染病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7.
[2] gb 16000-1995,hiv/aids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s].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5省中醫藥治療艾滋病項目臨床技術方案(試行). 2004.
[4] 趙曉梅.490例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學及證候學分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1995,11(4):38-39.
[5] 方 路,王 莉,段呈玉,等.云南省180例hiv/aids的中醫癥狀及證候的初步分析[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06,27(3):38-39.
【關鍵詞】 PBL教學法;《中醫診斷學》;臟腑辨證
“以問題為基礎”(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于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經過30多年的完善和發展,目前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并逐漸成為我國中西醫教育模式改革的趨勢。近兩年,我們根據中醫診斷學知識體系的自身特點,以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中心,在該課程的臟腑辨證教學中開展了PBL教學,獲得較好效果。下面對其教學目標、教學要素、問題設制及教學過程作一初步探討。
1 PBL的教學目標
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醫學界就發現了在醫學教育中存在的偏向和危機,即隨著醫學和醫學相關知識的不斷豐富,醫學生負荷大大加重,容易在死記硬背中忽視實踐能力和醫德醫風的培養。如何訓練和加強醫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成為現代醫學教育的首要問題。以問題為中心的PBL教學法正是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強調獲取知識與獲取技能并重的教育目的,培養具備良好協作精神、優良醫德醫風和知識面豐富的高素質人才。其教育目標是:①以分析問題為引導,讓學生主動獲取基本知識體系;②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提高學生有效運用知識的能力;③以發現新問題為契機,促使學生獲取新知識,擴大知識外延。
2 PBL的教學要素
PBL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學生始終圍繞問題進行思考、推理和分析。其主要教學要素包括:①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為主軸所架構的;②問題必須是學生在其未來的專業領域可能遭遇的“真實世界”的非結構化的問題,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和過程;③偏重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較少講述法的教學,學習者能通過解決問題從而發展能力;④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必須擔負起學習的責任;⑤教師的角色是指導學生認知學習的技巧;⑥在每一個問題完成和每個課程單元結束時要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
3 問題設制
PBL教學法的重點是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問題的設制成為能否順利實施該教學法的關鍵之一。考慮到《中醫診斷學》的教學對象為一、二年級新生,前期只學習過《中醫基礎理論》一門中醫課程,中醫知識的含量不足,學生根據老師提示的課程重點找出問題較為困難,導致討論時容易冷場。故課前由教研室組織授課教師集體討論,根據教學大綱結合教學目標,按照教學要求,針對每類證候的特點提出相應的問題,形成以問題為核心的教學提綱,然后由教師按相應章節的知識點分組布置問題。將問題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3個等級。初級問題大多屬于識記的內容,在教科書上即可找到正確答案,如什么叫肝郁氣滯證?肝郁氣滯證的病因及臨床表現為何?基本上以各種辨證方法中的概念、臨床表現、證候分析等內容為主;中級問題屬于理解的內容,如為什么氣虛證主要發生在心、肺、脾、腎四臟?脾胃氣虛、脾虛氣陷、脾不統血三證有何聯系與區別?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并查閱文獻進行分析歸納;高級問題則屬于運用性、探討性內容,如查閱相關資料,試述血瘀證、氣虛證的最新診斷標準以及現代研究概況等,以拓展知識面為主,需要輔導老師引導學生上圖書館或上網查詢資料才能解決。
4 教學過程
PBL教學以分組討論形式進行,我們將每8~10名學生分成1個小組,由1名老師負責輔導,輔導老師事先將所提出的問題打印成活頁發放給每位學生,讓學生有所準備。每類問題一般需經過3~4次課的逐步深入,從而達到或基本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掌握的知識點。討論之始,輔導老師首先讓每位學生帶著問題自學教科書,從教材中找出相關概念、病因病機、辨證特點等,解答初級問題。隨著問題難度的加大,輔導老師引導學生結合既往學過的中醫基礎理論,溫故以知新,并開始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往往又會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如有的同學在解答氣虛證為什么主要發生在心、肺、脾、腎四臟這個問題時,不僅理解了臟腑與氣的關系,還提出了臟腑之氣與自然之氣、四時陰陽之氣相通在中醫診斷上如何應用的新問題。新問題提出后,同學們不用老師督促,自覺地各自分頭再次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討論會上同學爭相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氣氛活潑熱烈,從不同方面、不同層次討論了臟腑之氣、自然之氣、陰陽之氣的含義、聯系及與診斷的關系,最后大家一起協商歸納總結,形成了一個對該問題系統而全面的認識,不僅學到了新知識,還彌補了相關課程中基本知識橫向聯系不足的缺陷。最后討論那些所謂難度最大的高級問題時, 同學們已經能夠不用老師提示,自己就會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找資料,許多同學不僅順利地查到血瘀證最新的診斷標準以及現代研究狀況,還發現血瘀證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現代常見病、多發病關系密切,在不同疾病中診斷標準同中有異,引起同學極大的興趣。最后,每個小組的同學共同將小組討論的主要觀點和結論制作成PPT課件,并推選出1名代表,參加整個大班的集中討論匯報會,進行中心發言。臺下的其他學生可以繼續提問或補充,提出不同觀點、意見,進行辯論、討論。大部分同學發言積極主動,有些同學的發言非常系統全面,對問題的理解較透徹、有深度,在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鍛煉了表達能力,培養了成就感。在此過程中輔導老師始終只是一個引導者而非講授者,老師對學生的發言盡量不予干涉,對學生的評估主要涵蓋知識背景、提問過程、交流和溝通技巧等方面。
中公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為各位考生提供2016年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專業知識醫療護理備考復習資料,希望可以幫助考生有效備考專業,順利通過,一舉入編!
一、氣的運動
人體的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它流行于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時刻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二、氣的分類
(一)元氣
元氣,又名“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元氣的組成,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于腎中精氣所化生。元氣的盛衰,并不完全取決于先天稟賦,亦與脾胃運化水谷精氣的功能密切相關。元氣是通過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都是以三焦為通道,而作用于機體的各個部分。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所以說,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二)宗氣
宗氣,是積于胸中之氣,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作“氣海”,又稱“膻中”。
宗氣,是以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氣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相互結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與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旺盛與衰少。
宗氣的主要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律等,皆與宗氣的盛哀有關。
(三)營氣
營氣,是與血共行于脈中之氣。營氣富于營養,故又稱“榮氣”。營與血關系極為密切,可分而不可離,故常常營血并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于陰,故又稱為“營陰”。
營氣,主要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由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營氣分布于血脈之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上下,營運于全身。營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有營養和化
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招聘和事業單位考試資訊、真題資料
生血液兩個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專部分,是營氣的主要成分,是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又是血液的組成部分。
(四)衛氣
衛氣,是運行于脈外之氣。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于陽,故又稱為“衛陽”。
衛氣,主要由水谷精氣所化生,它的特性是“鏢疾滑利”。也就是說它的活動力特別強,流動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脈管的約束,運行于皮膚、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衛氣的生理功能有三方面,一是護衛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調節控制腠理的開合、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等。
2016年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工作預計將于2016年4月份開展,屆時內蒙古事業單位考試報名將于4月末開始,內蒙古事業單位考試5月末進行;面試將于6月末到7月進行;專業知識一定要注意理論知識的積累,備考要掌握方式方法,抓重點和難點;即可在內蒙古事業單位考試專業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醫療護理專業每日一練:
1.下列哪項不是糖皮質激素使用的絕對禁忌癥 ( )。
A.青光眼
B.重度高血壓
C.懷孕
D.活動性肺結核
E.骨質疏松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糖皮質激素會導致小梁網細胞功能和細胞外機制改變,房水外流通道阻力增加,誘導眼壓升高,禁用于青黃眼。具抗休克作用,使血管擴張,禁用于重度高血壓。可以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嚴重至畸,孕婦禁用。會導致蛋白質分解多,合成少,禁用于骨質疏松。
2.嗎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為( )。
A.激動丘腦內側的阿片受體
B.降低呼吸中樞對血液二氧化碳張力的敏感性
C.激動中樞蓋前核的阿片受體
D.激動腦干的阿片受體
【正確答案】B。
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招聘和事業單位考試資訊、真題資料
【中公解析】呼吸抑制是嗎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嗎啡導致呼吸抑制的原理是嗎啡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直接抑制大腦的呼吸中樞,降低呼吸中樞對血液CO2張力的敏感性,從而引起呼吸減慢和呼吸麻痹。
3.滑車神經( )。
A.纖維來自中腦上丘平面滑車神經核
B.出腦后左右越邊,繞大腦腳至腹側
C.含特殊的內臟運動纖維
D.含軀體運動纖維,支配上斜肌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為運動性神經,起于中腦的滑車神經核。該神經經眶上裂,支配上斜肌的運動。
4.有關腦脊液循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經第四腦室側孔入靜脈
B.經中腦水管入大腦大靜脈
C.經側腦室脈絡叢入靜脈
D.經蛛網膜粒入靜脈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腦脊液的循環途徑:左右側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室間孔第三腦室(與第三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中腦水管第四腦室(與第四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第四腦室正中孔和兩外側孔蛛網膜下腔蛛網膜粒硬腦膜竇。
5.特殊內臟運動核不包括( )。
A.展神經核
B.三叉神經運動核
C.面神經核
D.疑核
【正確答案】A。
【中公解析】特殊內臟運動核包括:三叉神經運動核,疑核,面神經核,副神經核。
6.掌深弓( )。
A.橈、尺兩動脈終支構成
B.發出三條指掌側總動脈與掌淺弓吻合
C.位于指淺、深屈肌腱之間
D.弓頂位于掌淺弓近側
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招聘和事業單位考試資訊、真題資料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掌深弓位于諸指肌腱的深面,由橈動脈的末端與尺動脈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掌骨和骨間肌淺面,指屈肌腱與屈肌總腱鞘的深面,弓頂位于掌淺弓近側1~2cm處,由弓的遠側緣發出3條掌心動脈,沿骨間掌側肌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