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繼發性骨質疏松癥 病因病機

繼發性骨質疏松癥主要是由于某種疾病、藥物等產生的負面效應而導致的骨質疏松,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也可把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看成是一種“并發癥”。

內分泌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制

糖尿病性骨質疏松癥:糖尿病為慢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其病理生理表現為胰島素相對或絕對的不足。胰島素缺乏可致脂質代謝障礙和負氮平衡,引起骨骼系統內糖蛋白和膠原合成的減少,分解加速,致使骨基質改變,還可使血漿骨鈣素水平降低,引起骨質疏松。胰島素有刺激骨細胞攝取氨基酸的作用,故胰島素缺乏,骨蛋白分解,骨鹽沉著降低,致骨形成減少,也是骨質疏松形成原因之一[1]。另外高血糖引起滲透性利尿,使鈣、磷排泄增加,使體內呈負鈣平衡和低血磷狀態,導致骨量減少和骨吸收增加。高尿糖阻滯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高血糖時大量葡萄糖從尿液排出,滲透性利尿作用將大量鈣、磷、鎂離子排出體外而使其濃度降低;低鈣、低鎂刺激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使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溶骨作用增強,這些也都是引起糖尿病骨質疏松的原因。

甲狀腺功能亢進性骨質疏松癥:甲狀腺功能亢進時甲狀腺激素(TH)分泌增多,造成人體內的鈣、磷代謝發生紊亂,使腸鈣吸收減少,造成體內處于負鈣平衡狀態;為維持正常血鈣濃度,則動員骨鈣入血,造成骨的鈣鹽更新率增加,骨轉換加快,結果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出現骨密度減少,甚至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2]。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性骨質疏松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時,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過多,在大量的甲狀旁腺激素刺激下出現了如膠原酶,粒-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在這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激活破骨細胞,使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造成骨嚴重丟失,而出現骨質疏松癥[3]。

藥物性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理

由于長時間服用某些藥物,可以由藥物的不良反應引發的骨質疏松,稱之為藥物性骨質疏松癥。

糖皮質激素:其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病機理等同庫欣氏綜合征性骨質疏松癥。

抗癲癇藥:本類藥物能興奮肝酶,加速肝酶對維生素D及其活性產物的滅活和排泄,從而使血中25(OH)D3水平下降,無活性代謝產物增多,而影響腸鈣的吸收,使鈣磷代謝紊亂。此外,還有直接動員骨鈣釋出的作用,從而發生骨質疏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骨質疏松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慢性缺氧導致ATP形成不足,影響膠原合成酶的形成,還可導致骨代謝紊亂,以及鈣攝入不足,通氣功能障礙致活動減少,這些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易發生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4]。

類風濕關節炎(RA)性骨質疏松癥

類風濕性關節炎引發骨質疏松的主要原因為骨礦含量減低。有人測定,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的骨礦含量較健康人減少10%。因此,在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的X線片上即可看到周圍出現骨質疏松。有人進一步研究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骨質疏松是由于骨重建異常和繼發的骨轉移過高,骨吸收多于骨形成,致骨體積和骨小梁減少,而出現骨質疏松。

引起繼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原因很多,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較為常見的原因病機。

參考文獻

1 瞿勇,藍青強,劉鵬.2型糖尿病致骨質疏松癥的機理研究進展[J].右江民族學院學報,2007,29(5):832.

2 李楠.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常見的病因[J].中國鄉村醫生雜志,2000,11:10.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第2篇

人在25歲以前,骨密度一直在增加。但是,30歲以后,骨鈣每年以0.1%-0.5%的速度減少,進入自然老化過程。人一過青春期后,骨骼就不再生長,骨質中的鈣吸收和流失處于平衡狀態,補鈣也只起維持和鞏固骨質的作用。到60歲時會有50%的骨鈣減少,此時極易出現骨質疏松癥。

骨質疏松癥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費用和低生活質量,可稱之為隱形殺手,謀財害命。

據《健康之友》

1.什么是骨質疏松和骨質疏松癥

目前認為,骨質疏松是以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構受損、骨骼脆性增加,從而導致骨骼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升高為特征的一種疾病現象。當具備上述現象,患者又伴發有因骨質疏松引起的某些臨床癥狀如腰背疼痛時,稱為骨質疏松癥。

2.骨質疏松癥分為兒火類

骨質疏松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此類又分為兩型,即I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和Ⅱ型老年性骨質疏松癥。這是伴隨著年齡的增長或婦女絕經后發生的一種生理性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人群中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和目前防治的重點。第二類為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其他疾病或藥物等因素所誘發的,當誘因消除后,骨質疏松癥可以明顯改善。第三類為特發性骨質疏松癥,常見于8~14歲的青少年或成人。這類患者多伴有家族遺傳史,女性多于男性,也有人把婦女妊娠及哺乳期所發生的骨質疏松癥列入特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范圍。

3.骨質疏松癥患者為什么容易發生骨折

骨質疏松癥患者容易發生骨折的原因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1)當骨骼發生骨質疏松時,雖然其骨骼的外形與正常骨從外表上看來沒有什么區別,但骨顯微結構在不知不覺中已發生變化。隨著骨骼中骨礦物質和骨基質的丟失,原本密實的骨小梁中形成了許多孔隙,骨小梁也變細、變薄甚至斷裂,導致骨骼承受各種負荷的能力(骨的強度)下降。在同樣外力的作用下,疏松的骨骼發生骨折的機會自然就增加了。(2)骨質疏松癥患者骨量丟失以骨基質為主。骨基質是維持骨韌性的重要物質,骨基質的丟失可以造成骨的脆性增加而韌性降低。在外力作用下,骨骼缺乏對外力的耐受性(抗外力降低)也是導致骨質疏松癥患者骨折發生率升高的原因。(3)骨質疏松癥患者多為老年人,由于機體逐漸衰老的原因,老年人肌肉組織彈性降低,失去對骨的保護與協調作用,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較差。

4.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有下面任何一項危險因素者,都是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應進一步做骨密度檢測:

女性65歲和男性70歲以上,即使無其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也應去醫院檢查。

女性65歲和男性70歲以下,有以下一個或多個骨質疏松危險因素:

(1)有脆性骨折史和脆性骨折家族史的

成人。

(2)各種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的

成人。

(3)體形瘦小、過早絕經、育齡期閉經或月經稀少的人。

(4)長期素食、蛋白質攝入不夠或過多、奶制品或含鈣食物攝入不足、吃鹽過多,以及維生素D、C、K攝入不足的人。

(5)生活習慣不良者。如長期大量吸煙或飲酒、長期飲用過多含咖啡因或碳酸飲料者。

(6)缺乏運動者。如長期臥床或肢體癱瘓者、發生骨折后的病人以及長期處于失重狀態的宇航員等。

(7)有影響骨代謝的慢性疾病和應用影響骨代謝藥物者。

(8)x線檢查有骨質疏松改變者。

(9)服用某些藥物。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類固醇激素、利尿劑、抗生素、抗血液凝固劑以及接受化學治療等,都易導致骨密度下降。

5.為什么絕經后的婦女容易罹患骨質疏松癥

絕經后的婦女容易罹患骨質疏松癥的原因與女性絕經后雌激素的缺乏有關。其作用機制,簡單地講可能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的(1)雌激素有促進降鈣素分泌、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功能。雌激素缺乏時,降鈣素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破骨細胞活性增強可導致骨吸收增加,引發骨質疏松癥。(2)雌激素缺乏時,抑制了體內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由于甲狀旁腺激素是腎臟將無活性維生素D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的催化劑,甲狀旁腺素分泌不足時,活性維生素D生成減少,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骨生成原料不足導致骨質疏松癥。

據《衛生與生活》

骨質疏松曲癥狀

1.疼痛。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狀,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骨痛。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

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后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可產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會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高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它不僅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經濟負擔,并嚴重限制患者活動,甚至縮短壽命。據我國統計,老年人骨折發生率為6.3%~24.4%,尤以高齡(80歲以上)女性老人為甚。骨質疏松癥所致骨折在老年前期以橈骨遠端骨折(colles骨折)多見,老年期以后腰椎和股骨上端骨折多見。一般骨量丟失20%以上時即發生骨折。BMD每減少1.0DS,脊椎骨折發生率增加1.5~2倍。脊椎壓縮性骨折有20%-50%的病人無明顯癥狀。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肺上葉前區小葉型肺氣腫發生率可高達40%。老年人多數有沒程度肺氣腫,肺功能隨著增齡而下降,若再加骨質疏松癥所致胸

廓畸形,患者往往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骨質疏松的認識誤區/吳潤寰

誤區一

補鈣等于治療骨質疏松――鈣的攝入可以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礦化,但用于治療骨質疏松時,應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目前并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可以替代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治療。因此,治療不是單純補鈣,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綜合治療。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骨質疏松中心規范治療。

誤區二

喝骨頭湯能夠預防骨質疏松――骨頭湯中的鈣含量有待確定,同時骨頭湯里大量的脂肪會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其他危害。應注意飲食多樣化,少油、不宜多吃高蛋白質和含咖啡因的食物。

誤區三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特有現象,與年輕人無關――骨質疏松不是老年人特有,年輕人同樣需要注意。就人體骨骼中的礦物質含量在30多歲達到最大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所以,老年人一旦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應接受正規治療,預防骨折,提高生活質量。

誤區四

靠自我感覺發現骨質疏松癥――多數骨質疏松癥病人在初期都不出現異常感覺或感覺不明顯。發現骨質疏松癥不能靠自我感覺,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癥狀,應定期去醫院進行骨密度檢查,有助于了解骨密度變化。

誤區五

骨質疏松是小病,治療無須小題大做――骨質疏松不只是平時的腰酸背痛而已,發生骨折的風險會大大增加。一旦跌倒就容易發生骨折,尤其是老年人的髖部骨折危害極大。所以,生活方式調整、規范治療和防止老人跌倒都是非常關鍵的。

誤區六

骨質疏松癥治療自己吃藥就可以了,無須看專科醫生――對于已經確診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應及早到正規醫院,接受專科醫生的綜合治療。

誤區七

骨質疏松容易發生骨折,宜宙靜不宜動――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于防止骨質疏松具有積極作用。另外,如果不注意鍛煉身體,出現骨質疏松,肌力也會減退,對骨骼的刺激進一步減少。這樣,不僅會加快骨質疏松的發展,還會影響關節的靈活性,容易跌倒,造成骨折。

誤區八

骨折于術后,骨骼就正常了――發生骨折,往往意味著骨質疏松癥已經十分嚴重。骨折手術只是針對局部病變的治療方式,而全身骨骼發生骨折的風險并未得到改變。因此,我們不但要積極治療骨折,還需要客觀評價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骨質疏松癥,防止再次發生骨折。

據《健康博覽》

預防骨質疏松:補鈣、治療和運動

延緩骨量丟失和防止骨折是防治骨質疏松最好的方法和原則。

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的:特發性骨質疏松癥有人將之列入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范疇,實際上有其特有的因素(如遺傳、妊娠、哺乳等);繼發性骨質疏松癥是由某些疾病或某些原因所致,不論是哪種類型的骨質疏松癥,其治療、預防的原則應是共性的。

1.對癥處坪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表現有疼痛、駝背、骨折等,根據臨床表現的癥狀和體征進行處理。

2.延緩骨量丟失或增加骨量在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和預防別強調年齡段,女性35歲以前為骨量增長期,此后逐漸丟失,50歲以后呈快速丟失。在骨量增長年齡段我們盡量使骨峰值加大,并使骨峰值維持較長時間,在骨量丟失年齡段(女性絕經前),應延緩其骨量丟失,在女性絕經后快速丟失時應采用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如雌激素替代療法)。骨量丟失年齡段,女35歲以后,男40歲以后,應想盡辦法延緩其骨量丟失,特別注意的是70歲以后的老年人要想通過治療未延緩骨量丟失很不容易。

3.預防骨折的發生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最嚴重的后果,所以預防骨折的發生是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和預防中最重要的,我們采取的措施是使骨峰值達到最大,延緩骨量丟失,這是預防骨折的發生最有效的步驟。在摔倒的幾率中視力是非常重要的,強調保護視力,使其減少摔倒的機會。

警惕冬季骨質疏松癥

冬季寒冷的天氣為行人帶來諸多不便,尤其是行動遲緩的老人更容易發生骨折事故。調查發現,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發生率比其他季節要高出24%,最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有椎體股骨頸、橈骨遠端、肱骨髓端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在冬季顯得特別!低,而影響鈣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使骨的一個單位容積內骨組織總量減少,稍小的外力作用即可導致骨折。同時,骨質疏松癥也是導致老人摔倒易骨折的直接原因。

三個年齡段最需要補鈣/曹文平

1.嬰幼兒、兒章與青少年時期這是骨骼需要成長的時期。嬰兒由于母乳喂養與牛乳喂養不同,鈣的吸收有所不同。母乳中鈣的吸收率可達55%~60%,而牛乳喂養的,不論是普通牛乳或配方乳,吸收率都只有40%左右,因此單用牛乳喂養的嬰兒必須補充鈣。1-10歲兒童每天適當補鈣就夠了,而女性從12歲起就需要增加鈣的攝入量。

2.青壯年期

這一時期,需要將骨密度維持到最高點,骨密度越高,到老年就越不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一般骨密度最高的峰值發生在20歲以后一直到30多歲,每日可以補充鈣1200-1500毫克。

3.老年時期

這一時期,骨骼中的鈣容易丟失。四五十歲以后骨骼中的鈣輸出大于輸入,因此容易發生骨質疏松癥,對鈣的攝取應該提高到1000毫克。

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水產品如魚、蝦皮、蝦米、海帶、紫菜等,含鈣量高且易被人體吸收:豆制品為上好的補鈣食品,如豆漿、豆粉、豆腐、腐竹等;奶制品如鮮奶、酸奶、奶酪等,是小兒攝取鈣質的優良食物:另外蔬菜也是鈣質來源之一,如金針菜、胡蘿卜、小白菜、小油菜等。

六類預防阽質疏松

1.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對于老年性骨質疏松有效。目前,臨床上常用的維生素D制劑有兩種一種是維生素D(也叫骨化醇、鈣化醇)膠丸,每粒含維生素D:為1萬國際單位,每次服1~2粒,每日2~3次;另一種為維生素Dz針劑,每支40萬國際單位,每周注射1~2次,應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應用。

2.攝入鈣制劑鈣的缺乏是產生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成年人鈣的吸收量與排出量大致相等,一般不會出現缺鈣現象,而老年人由于腸道對鈣的吸收減少,加之對鈣的需求量增加,因而容易出現缺鈣現象,應注意補充,日常膳食是攝取鈣的最佳途徑。常用的補鈣及鈣調節劑產品有碳酸鈣、乳酸鈣、枸櫞酸鈣、葡萄糖酸鈣片、葡萄糖酸鈣口服液、活性鈣、降鈣素、雙磷酸鹽類等。

3.服用維生素A維生素A是防治骨質疏松的常用藥,常與維生素D合用。維生素A除了具有維持上皮細胞的功能完整及參與細胞代謝外,還參與骨骼的生長發育。當體內維生素A缺乏時,骨組織就會變性,軟骨內骨化過程就

會變慢,但骨膜的骨化過程仍在進行,從而造成骨骼畸形。維生素A缺乏還可造成腎小管損傷,影響鈣的重吸收。日常膳食中動物肝、動物乳中含有大量維生素A。藥物補充維生素A可選用魚肝油膠丸,一般每次1粒,每日2~3次。

4.服川維生素c維生素c是骨骼代謝的重要物質。當機體缺乏維生素c時,骨骼內的蛋白質、多糖類物質的代謝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使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減少,而蛋白質和多糖類物質是骨骼中骨基質的基本成分,骨基質生成減少,骨骼的發育和生長自然會受影響,從而產生骨質疏松。維生素C在腸道內還可與鈣離子結合,有利于鈣離子的吸收。藥物補充維生素c可選用維生素c片,每次2片,每日2-3次。

5.使Ⅲ性激素老年性骨質疏松與血液中的激素,特別是性激素失調有直接關系,所以,使用性激素是防治骨質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性激素有雌激素類、雄激素類、雄激素衍生物等,可在醫師指導下單獨使用或聯合應用。

6.選用補腎類中藥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藏精,因此,服用具有補腎作用的中藥及中成藥,如黃精、刺五加、菟絲子、天冬、麥冬、枸杞子、山藥、地黃及剌五加片、六味地黃丸等,可有效防治骨質疏松。

據《醫藥養生保健報》

幾種適合骨質疏松速者的運動

1.踏步和步行研究證明,骨骼縱向的壓力對于減少骨鈣的丟失最為重要,因此運動療法的設計首先要在縱向為骨骼施加壓力。也就是說,外界壓力的傳導方向和骨骼的軸線一致。例如,下肢的骨骼一般與地面垂直,因此運動產生的力量傳導方向最好也與地面垂直,這樣療效最佳。根據此原理,原地踏步運動和步行運動是骨質疏松癥最好的治療方法。因此無論是原地踏步還是步行前進,人身體的受力都與地面垂直并沿下肢骨骼傳導。由于下肢骨骼受到來自垂直方向力量的刺激,可以緩解骨質的丟失。

2.跳躍運動跳躍時人的體重沿脊柱及雙下肢向下傳導,使骨骼受力,有利于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癥。跳躍的時間及運動強度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不能強求一致。對于身體狀況相對較差的患者,跳躍時可以扶墻、扶家具、扶樹木等,防止摔倒。

3.踮足運動踮足運動有利于脊柱和下肢骨骼上壓力的增加,有利于減少骨鈣的丟失,尤其對骨質疏松癥造成脊柱彎曲(俗稱駝背畸形)的老年患者,通過踮足運動,增加了脊椎椎體上骨小梁的密度,加強了腰背部肌肉的力量,起到穩定脊柱、減少椎體變形的作用。

運動方法:患者站立位(必要時可以扶墻、扶樹等,以穩定身體),深吸氣后,慢慢將足跟抬起,用足前掌支撐地面,維持3-5秒鐘后放下足跟并呼氣,反復進行10-30次。經過上述練習可逐漸增強踮足的頻率和維持時間。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雙手提起數公斤的重物踮足運動,每日做1~3次。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第3篇

過分苗條易患骨質疏松

許小姐身材瘦削,屬于典型的“骨感”,她常常以此為驕傲,可是剛過30歲的她就發現小腿經常會不由自主地抽筋甚至痙攣,以前她可以穿上高跟鞋逛半天街,可如今一穿高跟鞋走路就不穩當,常會崴到腳。到醫院一檢測才發現,她的骨密度僅有同齡人的70%,也就是說她的骨齡相當于60歲的老太太。

專家介紹道:骨質疏松的第一危險因素就是減肥。許多女性在減肥過程中將一切與脂肪有關的飲食都拒之門外。殊不知,在減去脂肪的同時,也會把骨骼減弱了。骨質疏松為什么偏愛“骨感美女”,首先和她們營養的攝入有關系,瘦人一般吃得少,肉類、蛋白質等營養不夠,鈣的攝入自然也低。另一方面,由于體重偏輕,“壓”在人體骨頭上的重量也輕,過輕的體重也不利于骨密度的增強,這也是很多骨感模特、明星20多歲就得骨質疏松的原因。

缺乏運動易得骨質疏松

30多歲的張女士,與一幫同事們郊外游玩時右腳不慎崴了一下難以步行,疼痛難忍的她經醫院骨科檢查,確診為腳踝骨折且合并有骨質疏松。

由于日常工作較忙,張女士基本維持“三點一線生活”,每逢周末都會用睡懶覺和上網來放松自己。現代白領上下班以車代步,上下樓以電梯代樓梯,以電話聯絡代替登門造訪,最終可能因“習慣性缺乏運動”而導致身患骨質疏松癥。這種生活方式造成的骨骼太“酥”了,稍有激烈運動就容易骨折。而經常運動者因骨頭得到硬力的刺激,常常可獲得較好的骨質量。

長期躲避陽光小心骨質疏松

剛剛30歲的小單,突然出現骨頭疼,一開始還以為是感冒引起的身體疲倦,可是等醫生為其進行骨密度測試后,發現這位年輕女患者的骨密度值大大低于正常值,她患上了骨質疏松癥。年紀輕輕就得了骨質疏松癥,小單實在有些難以接受。原來,愛美的小單怕曬黑,防曬是她的頭等大事,沒想到卻骨質疏松了。

春夏季節,許多女士的包里都會備有防曬霜和遮陽傘。可是,如果太在乎陽光的照射,可能會引起骨質疏松。現在都市白領由于“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早上很早就到辦公室,下午基本上天黑才下班回家,在辦公室里也很少中途出來進行戶外活動,接觸陽光的機會很少,因此骨質疏松的問題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一些白領身上。有資料稱在日照不足的國家,骨科病的發病率也較高。

骨質疏松是以骨組織顯微結構受損,骨礦成分和骨基質等比例地不斷減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險度升高的一種全身骨代謝障礙疾病。女性本來就是骨質疏松的高發群體,其發病率高于男性近1倍。這是因為,隨著與女性破骨細胞活性相關的雌激素的降低,骨量隨之減少。而要維持骨量,需要維生素D和鈣一起幫忙。人體皮膚在接受日光照射后,會生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有利于骨質礦化、骨質形成。而兩者之間要發生“作用”,還需先把維生素D“改造”一下,這個“改造”過程就是曬太陽。如果少曬太陽,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單純補鈣也沒有用。所以白領們一定要注意多曬太陽,大概平均每天曬20分鐘就可以了,因為曬多了也會受到紫外線傷害,凡事講究一個“度”。曬太陽的時候盡量把手和臉部充分到外面,使其充分的接觸陽光,這樣有助于陽光的吸收以及維生素D的合成。

白領“咖啡控” 導致骨質疏松

在外企擔任業務總監的王先生事業心很強,又是個沒有后顧之憂的單身貴族,因此經常加班加點,有時忙起來甚至干個通宵。因為工作壓力大,他養成了靠喝咖啡、喝濃茶來提神的習慣。

年輕白領由于工作壓力大,經常用喝咖啡、喝濃茶甚至抽煙的方式來提神,但實際上經常喝咖啡或濃茶更容易增加骨質疏松的風險。因為咖啡和濃茶中含有咖啡因,過量攝入后會產生輕度利尿作用,尿量增加就會增加尿鈣排出、糞鈣排出,引發骨質疏松。

此外,很多年輕人還喜歡喝碳酸飲料,而碳酸飲料也會使骨密度下降。曾有研究成果顯示,愛喝碳酸飲料尤其是可樂的人,骨折幾率是不喝碳酸飲料者的5倍。碳酸飲料中含有磷酸,不僅會降低人體對鈣的吸收,還會加快鈣的流失。而且大多數飲料含糖較多,攝入過多糖分也會影響鈣的吸收。常喝咖啡、茶或可樂,更易得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不是單純缺鈣

今年35歲的王霞是一家大型IT企業的高級白領,且一直是單身貴族,被朋友視為“女鉆石王老五”。最近王霞總感覺異常疲憊,“例假”也出現了紊亂。之后她到醫院進行了全面檢查,結果顯示骨質疏松。聽到這個消息,王霞不敢相信,“我一年多前就天天吃鈣片的,怎么會有骨質疏松?”

不少人都會認為骨質疏松就是缺鈣,補鈣就不會得骨質疏松。這其實是一個誤區,骨質疏松是一種骨代謝異常的疾病,缺鈣只是導致骨質疏松的因素之一。出現骨代謝異常后,無論補多少鈣,都不能被吸收,這就是王霞天天吃鈣片仍查出骨質疏松的原因。單純吃鈣片并不能起到補鈣的效果,還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

科學預防是關鍵

經過研究證明,每3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患骨質疏松癥。究其原因基本上總結為以下幾點:身材高瘦,體重過輕;低鈣飲食,不吃奶制品;不接受日曬,運動量少,平時久坐不動;大量吸煙、喝酒、飲濃茶和咖啡;有內分泌系統疾病;30歲后發生不明原因的骨折。而對于這個病癥,目前尚無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可使已疏松的骨骼回復原有的品質,因此預防是關鍵。那么怎么預防才是科學的呢?

人在35歲以前,骨代謝非常旺盛,攝入的鈣很快吸收進入骨骼中沉淀,骨骼生成迅速,骨鈣含量高,骨骼最為強壯。如果在35歲以前讓骨骼最大限度地儲存更多的鈣,可以為中年后減緩骨量丟失速度打下良好基礎。所以,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從事腦力勞動的年輕人,應結合自身情況,制訂運動計劃,學會給自己精神減負,調整飲食結構,儲備骨量,增強骨質。像關心其他臟器(心、肝、腎等)一樣關心骨骼。如果一旦發現有骨質疏松情況,應及時使用藥物進行積極的治療和預防。

1.不能盲目節食減肥

“又瘦又小”的人比較容易得骨質疏松。現在很多女性朋友都減肥,其實人體有適當的脂肪,雌激素也會相對較多,從而增加腸對鈣的吸收,促進骨的形成,防止骨質疏松。所以讀者朋友們為了自己的健康,絕不能過度節食,另外可在食譜中適當加入含鈣的食物,如牛奶、雞蛋、小魚、小蝦、豆制品、綠葉蔬菜等,對于過分苗條的人來說,適當增加點體重無疑也是補鈣的一大“秘方”。

2.運動比單純補鈣更重要

平日要維持適量的有氧運動,散步、登山、步行、游泳都是很好的運動,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運動能使全身和骨骼的血液循環明顯加快,促進新陳代謝。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對骨骼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因此,每天保證一定的戶外運動量,能阻止并減緩骨質疏松的進程。跑步、打拳、游泳及球類運動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辦公室一族,要注意多接觸陽光,在緊張工作的同時,要抽空活動活動身體,一般來說,每周要堅持2至3次運動,還要經常參加戶外活動。 3.勤曬太陽

在春天可以適當曬曬太陽,尤其是上午10時至11時曬太陽最好。照射足夠陽光,也可使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轉化成維生素D3有利鈣吸收。此外,曬太陽時最好曬一下雙腿,能很好地驅除腿部寒氣,并能加速腿部鈣質吸收,預防骨質疏松。曬太陽之后,應多食含維生素A的食物及新鮮蔬菜和水果,以維持皮膚的正常功能。

4.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平時生活中應注意去除可以避免的危險因素,諸如不吸煙、少飲酒、少喝咖啡、濃茶及含碳酸飲料,多吃一些水果,以柑、西柚、奇異果較佳,因其含有豐富維生素C,有助于骨骼健康。另外要控制肉類和鹽的攝入量,因為過量的蛋白質和鹽會加速鈣的流失。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均衡,食物攝取要注意高鈣低脂。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有:牛奶、乳酪、綠葉菜、大豆等。應當在三餐中有意識地多喝些牛奶和其他乳制品,多吃海產品、綠葉蔬菜、干果類等。除此之外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臘味、罐頭食品等。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第4篇

提到骨質疏松,人們習慣以為這是老年人或更年期婦女容易得的疾病。然而,近年調查發現,人到中年的男性患骨質疏松者越來越多。據國內一項針對236名中年男性進行的骨密度檢測研究結果顯示,有37.71%的人出現不同程度的骨量減少,3.81%診斷為骨質疏松癥。

我國香港也曾調查過7萬名患骨質疏松癥的男性,發現其中許多人是從中年開始就發生了骨量減少。骨質丟失過程是持續和“毫無聲息”的,有的人確診為骨質疏松,往往已是骨折之后,有的人甚至幾次骨折也未意識到這可能與骨質疏松有關。這正是中年男性骨質疏松易被忽視和疏于防治的原因。

中年男士“骨松”的原因

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很多。大量研究表明,中年男性容易患上骨質疏松,主要與他們工作壓力大、久坐少動、過量飲酒、過多抽煙密切相關。這幾點恰恰是不少事業有成的白領男士已經形成的生活習慣或方式。

精神壓力大

男人的雄性激素同女人的雌激素一樣,在骨代謝和維持骨量中起著重要作用。如今中年男人壓力大,工作負荷重,容易促使男性性腺功能過早減退,當睪酮水平下降時,會引起破骨細胞分解速度過快、骨密度減少,由此使骨質疏松過早降臨。

運動時間少

有人說,骨質疏松是“坐”出來的病。因久坐而戶外活動少,接受日光照射不足,將直接影響體內合成維生素D。運動不足,骨骼缺乏必要的刺激和“承重”,使成骨細胞活性降低、自我增生減弱,從而易造成骨質疏松。如宇航員、久病臥床者很容易骨質疏松,皆因骨骼缺乏運動所致。

過量飲酒

飲酒確會“傷骨”。原因是酒中乙醇會抑制骨細胞的增殖、減少骨吸收、影響維生素D活化。長期飲酒又會損害肝臟,影響腸道對脂肪、維生素D、鈣等營養物質的吸收,這些因素都會加速骨質疏松進展,導致男性過早與骨質疏松“結緣”。如果嗜酒無度,還可能導致“股骨頭壞死”。

過多抽煙

據調查,每日吸煙l包(20支)者,患骨質疏松的危險就會增加。吸煙導致骨質疏松的原因有:煙堿可促使骨吸收增加,使血鈣升高,反而抑制甲狀旁腺激素的分泌,致使甲狀旁腺激素降低,從而導致缺鈣。瑞典科學家一項對男性骨礦物密度的研究發現,受吸煙影響最大的是髖骨,吸煙者的髖骨密度普遍比不吸煙者低5%以上。研究表明,長期吸煙不僅容易發生骨折,還會延緩骨折愈合時間。如果抽煙又喝酒,其危害具有“相加效應”。

預防“骨松”為男士支招

骨質疏松除容易發生骨折外,還會引起下肢靜脈血栓、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瘡等并發癥。據最新資料顯示,男性骨質疏松病人,患上冠心病、癌癥的幾率也明顯高于非骨質疏松者。所以,人到中年(甚至不到中年)的男士,一定要珍惜健康,重視預防。值得注意的有這樣幾點:

1.從青少年做起

重視從飲食中攝入鈣質,多飲牛奶,加強體育鍛煉,使20~35歲這段時期達到最高的峰值骨量。青年時期能保持高骨量,中老年時患骨質疏松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

2.運動+飲食預防“骨松”更有效

宜選擇一些溫和運動,如跳繩、做操、跳舞、快步走、爬樓梯等。運動刺激有助于骨細胞的激活和增生,并能延緩骨量的丟失速度。經常多攝入一些富鈣食品,如奶類、豆制品、小魚干等,飲食別過咸,咸食易導致鈣丟失。

3.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注意勞逸結合,保持精神愉快。最好不抽煙、少喝酒,更忌久坐不動。盡量多到戶外活動,適量接受陽光照射。

值得一提的是,當發生“不明原因”的骨折,或短時間內身高變矮,應及時做一個骨密度檢查,早確診早采取對策。

“骨松”會有哪些臨床表現

骨質疏松被稱為是“無聲無息流行病”。很多男士得了該病也不知曉,一旦發生骨折時才檢查患有骨質疏松癥。不過,骨質疏松也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其主要有以下臨床表現:

1.腰背酸痛

起坐、翻身、行走或靜止時,腰背、髖部酸痛,早晨起床前較明顯,稍活動則減輕。

2.脊柱強直感

有明顯的彎腰困難,挺直時有酸痛癥狀,嚴重者有體型改變,如變矮、駝背等。

高鈣型骨質疏松的原因范文第5篇

[關鍵詞] 鮭魚降鈣素;鈣爾奇D;髖部骨折;骨密度

[中圖分類號] R6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6(a)-0017-02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骨質疏松癥患者數量逐年上升,此類患者容易發生骨折,髖部骨折是常見部位。由于種種原因仍有一定數量的患者采取臥床、患肢牽引制動的方法保守治療。而臥床后可導致骨質進一步流失,即廢用性骨質疏松,加重原有病情,從而增加骨折的風險。本研究聯合應用鮭魚降鈣素和鈣爾奇D來治療此類患者,發現腰椎骨密度降低不明顯,取得了良好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08年5月~2010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30例,其中,男6例,女24例;年齡61~75歲,平均69.7歲。包括股骨頸骨折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23例,均為傷后1周內的新鮮骨折,且無神經、血管損傷癥狀。將3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1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受傷部位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 > 0.05)。以上患者均自愿要求采用臥床、患肢脛骨結節骨牽引的方法保守治療。本資料經我院倫理委員會通過,患者知情同意。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局麻下行患肢脛骨結節骨牽引術,牽引重量為體重的1/10~1/7,定期復查髖部X線,調整牽引重量,針孔區無菌包扎,每日消毒處理。治療組患者在就診后4周起應用鮭魚降鈣素針劑(意大利利沙大藥廠生產)50 U皮下注射1次/d,4周后改為2次/周,療程共8周。同時應用鈣爾奇D片(美國惠氏-百宮制藥有限公司生產)600 mg 口服 1次/d,連用8周。對照組患者未接受上述治療。另外囑所有患者早期開始患肢肌肉等長收縮鍛煉預防廢用性肌肉萎縮及深靜脈血栓形成,加強護理,注意皮膚情況,預防壓瘡形成。

1.3 骨密度測定

兩組于治療前、后分別應用美國NORLAND公司生產的X-36R型雙能X線骨密度儀(DEXA)行腰2~4椎體骨密度(BMD)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分析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治療前、后的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骨折愈合情況

X線定期觀察顯示所有患者均處于愈合過程中,治療12周后均達到骨性愈合,無骨折不愈合出現。所有患者均未出現皮膚壓瘡、靜脈血栓等并發癥。

2.2 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組15例患者中有4例于應用鮭魚降鈣素早期出現輕度發熱,1周左右癥狀自然消失,均能堅持治療。

2.3 骨密度情況

應用鮭魚降鈣素治療后8周發現治療組腰2~4椎體BMD與治療前比較無明顯變化(P > 0.05)。而對照組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3 討論

目前世界范圍內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我國人口眾多,同時也擁有大量的老年人口。老年人骨質疏松癥發病率高,目前對于骨質疏松癥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確[1-2]。脆性骨折是骨質疏松癥患者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輕微外力即可造成。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常見部位是前臂、脊柱和髖部,臨床上髖部骨折患者屢見不鮮,研究表明全球范圍內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人數逐年增加明顯,且骨折后病死率為高達5%~20%[3]。髖部骨折主要包括股骨頸骨折和股骨粗隆間骨折,對于老年患者目前主張早期手術治療以減少臥床時間,避免并發癥的出現,促使患者盡快恢復自理能力,減輕社會和家庭負擔。但是由于身體狀況、本人意愿和資金等方面的原因仍有一部分患者采取長期臥床和患肢骨牽引、制動的方法保守治療。老年人長期臥床并發癥多,主要包括墜積性肺炎、壓瘡、泌尿系感染和廢用性骨質疏松等。

長期臥床后骨骼承受的重力和應力減少而抑制了成骨細胞介導的骨形成過程,導致破骨細胞介導的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形成、骨吸收脫耦聯,出現骨量的負平衡,即廢用性骨質疏松。目前對于廢用性骨質疏松的具體病理機制仍不十分清楚,長期的臥床、制動和癱瘓等都是廢用性骨質疏松常見原因,可使骨量減低及骨組織微結構退變,骨小梁變稀疏,骨強度下降,從而發生廢用性骨質疏松[4]。據研究臥床后3~10個月時廢用性骨質疏松發病率可達42.9%~46.9%[5],骨量的進一步流失加重了原有的骨質疏松,增加了以后再次發生骨折的風險[6],從而進入惡性循環,因此對于廢用性骨質疏松的防治需要臨床醫師予以重視。

骨質疏松癥的常用治療藥物有雙磷酸鹽類和降鈣素以及各種鈣劑,前二者常分別聯合鈣劑應用,雙磷酸鹽類臨床上常用口服劑型,因其服用方法的特殊性,要求保持上身直立30 min以上,故不適合臥床患者,因此筆者選用了鮭魚降鈣素的針劑,聯合應用鈣劑。降鈣素是調節鈣代謝,抑制甲狀旁腺素的激素之一,其能顯著地降低骨質疏松癥和其他一些骨病的骨鈣丟失,適用于骨質疏松癥,變形性骨病和痛性神經營養不良癥等,其能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同時刺激成骨細胞形成。鮭魚降鈣素對其受體結合部位具有很高的親和力,具有十分良好的臨床效果并且比合成的哺乳類(包括人)的降鈣素作用持續的時間更長[7-8]。鈣爾奇D同時含有碳酸鈣和維生素D成分,是臨床常用的鈣劑之一,作為骨質疏松癥的基礎治療[9]。鮭魚降鈣素和鈣劑聯用是臨床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常用方案。

本研究中,筆者發現對照組患者臥床12周后出現腰椎BMD減低,與治療前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即出現了腰椎廢用性骨質疏松。而治療組患者12周后的腰椎骨密度數值較治療前未見明顯變化。筆者分析,鮭魚降鈣素通過抑制破骨細胞活性和刺激成骨細胞的生成作用而抑制了廢用性骨質疏松的發生,從而可以避免未來發生病理性骨折的風險。

綜上所述,鮭魚降鈣素聯合應用鈣爾奇D可以改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臥床后腰椎骨密度的丟失,預防廢用性骨質疏松,可為臨床治療此類患者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WHO. 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 Report of who comsultation on obesity genera,1997.

[2] Poor G,Atkinson EJ,O Fallon WM,et al. Prediction of hip fracture in elderly men [J]. J Bone Miner Res,1995,10(12):1900-1907.

[3] Magit DP,Medvecky MJ,Baumgaertner MR.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and subtrichanteric geriatric gractures. 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 [J]. Hip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2004,19(3):153-155.

[4] 孫客.廢用性骨質疏松癥臨床實驗研究現狀[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01,16(2):125-126.

[5] 孫海飚,劉強.廢用性骨質疏松癥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骨科學分冊,2005,26(5):300-301.

[6] 劉禮金,許永武.骨密度測定對預測老年人骨質疏松骨折價值的相關研究[J].江西醫藥,2008,43(3):248-250.

[7] 張捷,陳永茂,沈朝東.低頻脈沖電磁場聯合鮭魚降鈣素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3):32-34.

[8] 黃建新,楊升平,葉宇.鮭魚降鈣素噴鼻劑對絕經后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骨折圍術期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2,19(5):81-82.

相關期刊更多

健康與營養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磷肥與復肥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鄭州大學

廣東微量元素科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廣東省科技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广水市| 中超| 饶阳县| 乐清市| 凉山| 济阳县| 和政县| 山东| 益阳市| 县级市| 水城县| 白河县| 乌鲁木齐县| 郧西县| 黄石市| 灵川县| 惠水县| 靖西县| 赤壁市| 日照市| 高唐县| 乳山市| 敖汉旗| 无极县| 和硕县| 呈贡县| 长沙县| 勃利县| 霍州市| 湾仔区| 湟中县| 吴堡县| 遂川县| 萝北县| 巍山| 拉孜县| 东台市| 江北区| 教育| 公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