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實景演練;應急預案;培訓

應急預案源于國際,指應對突發意外事件的處理方案[1]。重癥醫學科是集中收治危重患者的地方。危重患者具有病情重、治療管道多,所用儀器設備多等特點,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意外均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重癥患者醫療風險,提高重癥醫學科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及應急能力,中國平煤神馬醫療集團總醫院重癥醫學科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對重癥醫學科48個護理應急預案進行實景演練培訓,收到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科目前現有護士50人,全部參加培訓。其中男3人,女47人,年齡22~44歲;學歷:本科24人,大專26人;職稱:副主任護師2人,主管護師9人,護師18人,護士21人。

1.2 方法

1.2.1 培訓前準備 制定年、月、周培訓計劃,每周培訓一個應急預案,全年完成48個,由教學組長負責,根據每周計劃的應急預案內容合理編排情景劇,提前將腳本發給各小組帶班組長,由帶班組長組織學習,分派角色。

1.2.2 培訓形式 以科室5個護理小組為單位進行分組培訓,每組培訓內容相同,每日下午利用A班下班后30 min在監護區內進行實景演練,同時請護士長、值班醫生及清醒患者觀摩并參與。

1.2.3 評價方法

1.2.3.1 理論考試 每月對培訓內容進行理論測試。

1.2.3.2 應急能力考核 每日晨會后床邊交接班前現場考核培訓后的應急預案。如監護區臨時停電、使用中的呼吸機突發故障、氣管插管意外脫管等等。

1.2.3.3 問卷調查 自設問卷以無記名方式調查所有參與護士對實景模擬演練應急預案的評價,發放問卷50份,回收50分,回收率100%。

1.2.3.4 臨床綜合能力考核 由護士長、教學組長、醫生對臨床實際綜合能力進行評價。

1.2.4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x±s)表示,P

2 結果

2.1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9.18%的護士認為此種培訓激發了學習興趣;95.8%的護士認為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98.78%的護士認為降低了工作恐懼感。

2.2 理論、應急能力及臨床綜合能力培訓前后考核結果見表1。

3 討論

3.1 提高了培訓效果 在實景演練中,避免了單純依賴語言教學,使授課內容變得生動、直觀,更符合人類的認知規律,激發了護士的學習興趣[2],調動了主動學習、思考的積極性,縮短了護士的培訓周期,提高了培訓效果。

3.2 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 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具有急、多學科、突發事件多等特點,加之低年資護士較多,一旦遇到突況,心理準備不足,直接影響專業技術的發揮。實景演練使護理人員身臨其境,親身體會了危機事件的“急、快、緊”的特點[3],當實際情況發生時,能夠做到忙而不亂,沉著應對,較好地培養了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不僅提高了護理人員應對危機事件的能力,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4]。

3.3 提高了重癥醫學科的工作質量與效率 各護理小組內人員相對固定,以護理小組為單位分組培訓的方法,使護理人員擔任的角色在演練與實際工作中接近,當實際情況發生時,護士能夠在第一時間程序化地落實應急預案,另外在演練過程中有醫生的觀摩和參與,增進了醫護的溝通與聯系,能夠及時修訂應急預案流程中的不合理之處,使應急預案操作流程更加規范和專業,從而大大提高了重癥醫學科醫護搶救與配合的默契程度,提高了科室的工作質量與效率。減少和避免了實際情況下這些危機事件給患者帶來的傷害。

參 考 文 獻

[1] 李冰.護理應急預案意識與管理[EB/OL].中國醫政網,[20080519].

[2] 張欣,趙美艷,王巍.情景劇表演在護理應急預案培訓中的應用.護理研究,2009,23(11):2989.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療養院;急救應急預案;預案演練;護理質量

應急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事故或災害,為保證迅速、有效地展開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計劃或方案。它的制定對醫療護理安全尤為重要,而護理安全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直接關系到療養員的生命安全和療養質量。因此療養員急救應急預案的制定對療養院護理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實施急救應急預案的必要性

急救技術是醫護人員必須掌握并能熟練操作的技術,無論是醫院還是療養院,隨時都有病情突發的狀況,只有制定一套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系統,完善應急措施,并保持常備不懈,經常演練,才能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及時、迅速、高效、有序地應對,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健康損害,保證療養人員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療養院的主要任務是提供保健措施,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傷病康復。療養院內多數療養員有慢性病而未細分科室,每個療養科室都有各種不同系統的慢性疾病,如果醫護人員的搶救實踐經驗不足,對突發事件的發生缺乏搶救經驗,就會因病情耽誤而導致嚴重后果。如能及時給予有效的搶救治療,患者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急救護理人員的水準體現在“時間性”和“技術性”兩方面,護理人員的能力是通過不斷訓練和時間積累而成的[1]。

為了保障療養人員的安全,在最短時間內啟動應急預案,可以高搶救效率,最大限度降低傷亡,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2]。同時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和療養員的生存質量。

實施急救應急預案可提高醫護人員對療養員醫療風險的認識,對療養員可能產生的潛在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3,4]。

2 應急預案演練的實施

2.1 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 各科室在醫務處和護理部的統一領導、指揮下,與各科室密切配合,協調一致,共同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提高救治能力和工作效率。

2.2 成立應急預案演練小組 由各科室主任、護士長負責,組員由各科室護士及醫生組成急救小組,主任、護士長根據各病種突發的特點,制定演練內容,計劃擬訂模擬急救具體方案及角色配置,最后由護理部組織實施。

2.3 培訓的主要內容 各種突然發作疾病的急救技術、門診急救技術和護理人員應急狀態下心理素質的培訓。要確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和教材,有考核的標準,確保培訓有效。

2.4 演練實施步驟

2.4.1 組織學習討論 急救方案確定后,組織全體護士學習與突發事件有關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2.4.2 演練實景設置 針對療養院實際情況,我院護理部在去年制定一套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由科主任、護士長主持演練,整個演練過程、項目、內容、實景與臨床搶救一致。由工作人員扮演病人家屬,一名護士扮演病人,另一名護士接到家屬呼叫后迅速實施急救程序。

2.4.3 加強急救現場的組織管理 使急救物資充足、分工明確、層次分明、任務清晰,有效維護急救環境,保證急救護理的有效進行。

2.4.4 演練過程 演練時先由經驗豐富、應急能力強、操作技術嫻熟的護士做示范,然后三人一組根據靈活設置的不同急救場景進行急救演練,其他人在一旁觀看,操作完后召開會議共同討論各組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進一步改進意見,這樣不僅加深了大家對整個操作流程的記憶,也可以避免以后犯同樣的操作錯誤。

3 演練考核

為了提高療養院護士護理水平和護理質量,培養過硬的急救操作技能,我院專門組織學習并進行考核,每個季度有負責考核的人員對每位護士進行一次急救操作考試,周而復始,護士在這樣的環境下經常操作能做到得心應手,遇到危重病人也能做到忙而不亂。練習這些急救操作技能,進行實地操作,不斷練就基本功,提高了急救水平。

4 急救應急預案實施的效果

通過去年的急救演練,各科室的急救、操作時間及熟練程度均明顯提高,也強化了護理人員急救知識和應急的技能。

5 急救應急預案存在的不足

(1)我院雖然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急救預案,但由于此方案實施時間不長,還不夠完善和規范,還有待進一步細化。(2)急救的技巧和爭取急救時間的方法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提高和改進。(3)療養院醫護人員的急救經驗不足,綜合素質還需要不斷提高。(4)療養院急救設備、藥品的管理還不夠到位,難以滿足療養員出現的種種應急搶救需要。

6 整改措施

(1)不斷規范與修正、補充與完善急救應急程序和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制度。(2)加強護士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急救流程中的學習,并定期訓練以使患者得到及時便捷的搶救。(3)重視應急能力的培養,提高醫護人員對突發事件的防范意識,落實各項防范措施,做好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的應急儲備工作。對各類可能引發突發慢性病發作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分析,預警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4)鼓勵醫護人員多參加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及學術交流;多開展急救演練,組織操作比武,通過綜合理論、急救技能情景演練模擬考核,培養醫護人員的判斷、應急、溝通及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5)醫護人員應多與療養員溝通,重視療養員病情信息的反饋,定時給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知識講座及健康宣教,做到及時預防。(6)做好應急設備的有效性:各科室應保證急救物品與藥品的充足,急救器械、藥品要定點放置,每個護士應非常熟悉急救物品的位置,以便有突發事件時能及時準備急救物品。保證數量的相對穩定,定期專人檢查,過期及時更換,確保急救物品的有效性,應急物資的儲備是事實應急預案的可靠保障。

7 預案實施后的體會

(1)快速:應用應急預案,規范和簡化了急救流程,在緊急情況時可以快速反應,縮短了發病至搶救的時間,對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義[5]。(2)沉著:急救應急預案實施后,醫護人員在急救狀況發生時可以做到臨危不亂,有條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資源。(3)果斷:對病情定性要果斷,行動要果斷。(4)細致:突出一個細字,搶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我們的急救應急能力是否經得起考驗。搶救時對每個細節都要盡量詢問到,以便判斷病情。(5)全面:急救預案的演練是一個統籌安排的過程,需要有一個指導性和全面統一的安排,否則容易使搶救現場混亂,這是急救管理的重要部分[6]。(6)急救預案的實施,加強了急救現場組織管理,使救護中物資充足,層次分明,任務清晰,有效地維護了急救環境,保證急救護理的有效進行,也極大地提高了救護成功率。(7)提高了醫護人員風險防范意識,使護理應急預案得到持續改進。(8)急救預案的制定不論怎么周詳,只有反復演練,護士才能熟練掌握,在演練中才能發現預案的不足并及時修改,模擬訓練的形式多樣性提高了護士的心理素質、反應速度和綜合應急能力,保證了急救現場有序和患者搶救及時到位。這是提高急救質量的重要保障[7]。

通過這次演練,我們對應急預案有了一定的認識,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醫院的急救應急預案得到了一次全面檢驗,參加人員和科室對急救流程和突發事件處置辦法有了更清楚的認識,醫護人員的急救意識和急救水平得到了切實提高,為應對突發事件打下堅實的基礎。分析總結這幾次演練的經驗和教訓,我們認為“沉著、快速、全面、細致、果斷”是應急行動取得圓滿成功的前提。急救應急預案在療養院的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應積極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金靜芳,姚海琦.模擬急救在心肺復蘇培訓中的應用與研究.中華護理雜志,2001,36(9):713-715.

2 黎原,曹德民,崔克范.應急預案的制定與應急體系的完善.中國傷殘醫學,2007,15(3):106.

3 張亞卓,韓悅容,馮洋,等.我國急救護理發展的現狀與展望.中華護理雜志,2005,21(2):52.

4 胡國清,饒克勤,孔振球.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編制初探.中華醫學雜志,2005,85(3):2173.

5 錢萍.加強醫院護理風險管理的必要性.護理管理雜志,2004,4(6):17-19.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范文第3篇

1培訓內容

1.1院內急救技能的培訓:包括??萍本葍x器及專科操作的培訓;科內常見急重癥搶救程序;搶救病人時的醫護配合;院內危重患者的安全轉運;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演練。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訓:包括準確接聽出診電話;保持出診箱、插管箱及救護車的物品和藥品的完好并熟練使用;現場處理危重患者醫護1對1時的搶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轉運。

1.3急救理論知識的培訓:包括搶救車內的急救藥品的劑量、作用及用途;各種應急預案、其它與急救相關的知識培訓。

2培訓方法

2.1評選科內培訓員及護理小組長:由護士投票評選出來的有高度責任心,業務能力較強的護士擔任,專門負責科內護理人員業務技術的培訓,并定期參加護理部的培訓及考核。

2.2院內急救技能的培訓

2.2.1總結近年的搶救病例、常用急救儀器、??撇僮骱歪t生的建議,制定各級各類護士急救技術操作培訓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術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訓員示范講解要點、難點,分組由護理小組長負責指導完成練習,對一些不規范、不合格操作及時指出并講解。

2.2.2搶救時醫護配合很重要,護長總結搶救病例時醫護間存在的薄弱環節,針對該薄弱環節制定相應的措施進行培訓,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錯誤。對院內轉運時曾出現的問題(氧管未固定脫落、尿管脫出、輸液管接頭脫離未發現、改變后至病情變化等)集中學習,大家共同探討改進措施,提高院內患者的安全轉運。

2.2.3為提高應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每月進行1次模擬突發事件的演練,制定演練方案,計劃性指派高年資護師進行急救護理應急預案的演示,力求將語言記憶上升到形象記憶,突破了在理論學習中的局限性。演練結束后進行總結,對存在問題及時指出,使護士加深印象,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

2.2.4對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洗胃機,呼吸機,除顫機,電動吸引器每年舉行2次以小組為單位的急救技能比賽。由小組長負責小組成員的培訓,并設立獎勵。這樣大大提高了護士的積極性,同時又鼓勵和培養了護士間的團隊協作精神。

2.2.5新護士包括見習期護士實行一對一的帶教:由年資高的護士跟班帶教,進行有意識、有針對性、理論聯系實際式的講解,讓新護士帶著問題看書、看示教。

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訓

2.3.1出診電話接聽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導致時間花在找地點上,醫療糾紛就會發生.護長專門為如何接聽出診電話設立課題培訓,使護士接聽出診電話時更有條理。

2.3.2保證出診箱、氣管插管箱及救護車的物品及藥品的齊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題,護長對出診箱、氣管插管箱及救護車上的氧氣瓶實行封條管理,并實行小組負責制,小組長負責組員的培訓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證物品齊全無過期,并記錄在冊,護士長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護士對救護車上的儀器掌握的程度。

2.3.3現場危重患者搶救時醫護1對1的情況下,對護士的要求更高,根據醫生的反饋及翻閱出診單對存在的不足進行抓重點地培訓,例如搶救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應以立即進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適當的氣道管理為主,而非先使用藥物[1]。通過培訓使護士懂得如何與醫生進行溝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規范化、科學化流程,提高搶救的成功率。對需長時間轉運的患者特別是山區道路轉運危重病人時更要做好轉運前、轉動中對策的培訓[2],使患者安全轉運,減少醫療糾紛。

2.4急救知識的培訓:科室每月組織業務學習2次和護理查房1次;由護士長或高年資護士進行講課,內容要求與工作密切相關,平時容易犯錯及要注意的問題,常見急病知識和相關保健知識。所學內容要求利用業余時間認真復習,并作為次月的晨會提問內容。這樣可加深記憶。對常見急危重病人的搶救程序貼于搶救室,護士隨時可學,并定期集中護士進行培訓學習。對搶救車內的急救藥品的劑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練掌握。小組長督促本組護士學習,護長利用晨會提問的形式來提高護士的記憶。積極參加護理部舉辦的急救知識學習班,為做好專科護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2.5培訓后考核:抽查護土搶救車、出診箱、氣管插管箱內物品的取物時間要求在5-10s內完成。急救知識的考核:護士長利用晨會提問的形式進行考核,當月制定好次月提問的內容,包括急救藥品知識、急救知識和相關保健知識、應急預案,合格分>90分。每2月進行一次筆試考核,合格分>90分。見習期護士每月急救護理常規理論考試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術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復蘇術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護士長每個月指定抽考1-2項急救技術操作,每半年對心電監護儀、心電圖機,洗胃機,呼吸機,除顫機,電動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績列入護士考評表??荚嚥缓细衽c質控掛鉤,并補考至達標。

3體會

3.1規范的專業培訓計劃有助于護士又快又安全地獲得專業訓練,但在實施中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可PCDA循環動態調整,以保證培訓計劃工作圓滿完成。例如在培訓的操作及業務學習可根據實際工作中出現的不足進行選題;當月的學習內容制定為次月的提問及考核的內容,以加深護士的記憶。

3.2培訓計劃及考核記錄讓每一位護士對自己的護理工作有了正確評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進的方面,從而提高整個急診科的護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沒有出現搶救患者時因技術過失而引起的投訴和差錯。醫生對護士急救技能及搶救配合的認可率為95%,未發生因接電話不詳或轉運過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導致的醫療糾紛。

3.3通過對突發事件的演練讓護士在搶救及處理突發事件時能分清輕、重、急、緩,并快速、準確地執行各項搶救治療護理措施,保證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提高了急救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在突遇病情變化,醫生未到達之前的寶貴時間內能積極做出反應,給予急救措施。

3.4實行小組長負責制,小組長做好對本組護士的引導工作,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在護理工作中融會貫通,使護士有計劃,有目標地去學習,培養了一批集多專業護理技能于一身,熟練掌握各種搶救技能,應變能力強的急診科護士,同時提高我院的急救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范文第4篇

本院自2012年起護理部構建護理資源庫[6],預抽取70名護理人員成立災害救護應急小組進行培訓,包括護士自愿報名、各科室推薦、護理部篩選的選拔方式選入,納入標準:護齡≥2年的執業護士;相對固定無特殊情況每2~3年進行適當調整;年齡23~36歲,護齡為2~15年,學歷大專及以上。按此標準經過篩選70名護理人員平均年齡為28.36±4.78歲;護齡5.3±1.57年;學歷本科21名,大專49名。

2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12月,采用文獻資料法、理論分析法[7]、半結構式訪談、德爾菲(Delphi)專家咨詢法等設計常見災難事件急救護理技術培訓方案,培訓形式為分組培訓和統一培訓,每年持續培訓。

2.1構建災害救援護理應急體系

由醫院分管護理工作的首長為組長,成立由護理部、總護士長等災難應急護理工作領導小組和應急小組,應急小組根據分工不同分為6個職能小組;①指揮聯絡組。共4名,由1名護理部主任任組長。②分檢組。共16名,由急診科1名護士長任組長。③綜合護理組。共20名,由ICU1名護士長和外科1名護士長任組長。④運送組。共10名,由內科2名護士長任組長。⑤物資保障組。共10名,由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任組長。⑥心理疏導組。共10名,由心理護理組組長1名任組長。應急小組成員平時在臨床一線工作,一旦出現大規模災難、突發事件所致批量傷員時,由護理部根據事件性質制定抽組方案。

2.2制定災害救護能力培訓內容

根據國家相關條例和預案,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完善各種工作預案,修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護理工作應急預案》、《災難救援護理人力資源調配方案》、《急診病區批量傷員處置護理工作流程》、《應急護理小組管理制度》等。結合本院近幾年處理災難性突發事件的救護經驗,制定訓練內容。

2.2.1理論培訓

包括災難事件的定義、特點,法律法規知識,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批傷員緊急救護知識及處置流程,急救護理、災難醫學知識及救援心理學,自我防護知識,臺風、交通事故、火災及其他災難應急文化素質等內容。

2.2.2心理培訓

聘請外院心理導師進行理論授課普及心理學知識,通過學習放松術掌握心理調節方法,通過角色互換、小組討論等方法來提高制勝能力,通過現場情景模擬培養環境適應力。

2.2.3專業技能培訓

主要有常見的損傷護理、基本急救技術,包括靜脈輸液、心電監護、止血、包扎、固定、搬運、洗胃、心肺復蘇、胸腔閉式引流、呼吸機的應用等24項操作項目。

2.2.4綜合救護能力訓練

①聯合120訓練。建立急診科與“120”急救網絡體系,加強多學科急救技能訓練,急救中心派醫務人員對本院應急小組進行院前急救培訓,及批量傷員銜接處置流程的演練,并計量銜接處置時間。②結合演習訓練。從“崗位練兵比武”中練到“設置情境劇”中練;從“知識競賽”中練到“災難事件時醫療隊的組織指揮、野外條件下傷員救治”中練。③參與現實工作中各種災難事故的救援,結合醫院接收批量傷員處置工作的實際情況,由護理部根據批量傷員情況,立即啟動災害救護應急小組,并對應急小組成員集結時間、分類檢傷、救治效率等指標進行測評。④仿真情景模擬演練。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護理工作應急預案》,由急診科主任和ICU主任模擬災難事件的各種可能情況,設置逼真的虛擬環境,營造緊張的急救情景和搶救傷員分秒必爭的氛圍,使訓練者產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感受;每次訓練結束后及時討論,并將模擬正確示范,從而不斷總結經驗,讓訓練者及時掌握相關的技能及處置流程。情景模擬演練每季度進行一次,每次設置不同的情景進行演練。

2.3分層培訓

在2012—2014年方案基礎上,于2015年1月以后針對不同護齡人員進行分層培訓,除基本理論知識、心理知識同步培訓外,2~5年護齡重點強化基本急救技能,在情景模擬演練中重點訓練一般突況的搶救配合、各種儀器、設備、藥品的急救準備;及時發現現存的病情變化并報告,并在醫生到達之前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要求有一定病情觀察及應急準備能力。5年以上護齡重點強化快速準確的檢傷分診轉運,在情景模擬演練中重點培養臨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深度專業知識的把握和應急救援能力,能預見性地判斷病情變化,識別潛在的護理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并指導本組護士臨床工作,與醫生、護士、患者之間的溝通。

2.4評價指標

分別在2012年3月初步建組干預前進行摸底測評,2014年12月進行中期測評,2017年12月進行長期測評,主要對應急小組成員進行理論、技術操作考核、綜合救援能力考核及簡易應對方式(SCSQ)問卷得分進行測評。整個測評過程中缺席2次及以上的人員予以淘汰。

2.4.1理論、技術操作考核

自行設計災難救援知識綜合測評,選擇題60分、填空題20分、簡答題20分,滿分100分;操作考核根據50項護理操作程序評分標準,滿分100分。理論考核80分、操作考核85分為及格;理論、操作考核90分或90分以上者為優秀;缺考或不及格者必須補考;全年至少參加理論培訓20次,計10分,參加操作培訓20次,計10分;應急小組成員理論授課一次計5分。

2.4.2綜合救護能力考核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護理工作應急預案》預先設計綜合救護相關知識測評問卷,共50題,回答正確賦值2分,回答錯誤賦值0分,滿分100分,60分以上為及格。該問卷經220名護士進行預調查,測得Cronbachα系數為0.81;預調查后多次邀請專家根據應急預案處置流程、處置時間、救治效率等項目進行修訂,確定最終考核表,總分100分,80分為及格,81~90分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

2.4.3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implifie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SCSQ)

該問卷共20個條目,采用0~3級評分,包括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兩個因子,統計每個因子所屬條目的平均分,得分越高分別表明遇到挫折時采取的積極或消極應對行為越多[8]。

2.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例數、百分比表示,分別采用t檢驗和χ2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與2012年3月干預前相比,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應急小組成員的理論與操作成績均有提高(P與2014年12月相比,2017年12月應急小組成員的理論與操作成績又有明顯提高。與2012年干預前相比,2014年、2017年應急小組成員的綜合救護能力考核結果中,及格率下降(P0.05),優秀率上升(P與2014年相比,2017年應急小組成員的綜合救護能力考核結果中,及格率顯著下降(P0.05),優秀率顯著上升(P0.05與2012年比較,P與2014年比較,P0.05與2012年干預前相比,2014年、2017年應急小組成員的SCSQ得分情況,積極應對增加(P0.05),消極應對減少(P與2014年相比,2017年應急小組成員的SCSQ得分情況,積極應對的明顯增加(P0.05),消極應對的明顯減少(P0.05

4討論

4.1持續培訓能夠有效提升醫護人員的應急能力

通過每年持續的理論學習和技能操作培訓,與2012年干預前相比,2014年、2017年應急小組成員的理論與操作成績均有明顯提高,有統計學差異(P與2014年相比,2017年應急小組成員的理論與操作成績亦有提高,有統計學差異(P0.05)。與闞庭等[9]建議通過持續培訓提升醫護人員的應急能力相一致。說明每年持續理論、技能操作培訓是有效的,應急小組成員災難救援理論和操作水平明顯提高。

4.2培訓并與實踐相結合能夠提高應急小組成員的綜合救護能力

應急小組成員的綜合救護能力考核結果中,與2012年干預前相比,2014年及格率下降,優秀率上升,有統計學差異(P與2014年相比,2017年及格率顯著下降,優秀率顯著上升,有統計學差異(P0.05)。這與尹惠茹等[10]報道的護士是否接觸過災難醫療救援知識和信息可影響其災難救援能力相一致。本研究提示應急小組成員的綜合救護能力整體逐年提升,可能原因有:①與2015年開始針對不同護齡人員進行分層培訓有關,根據護齡5年為分界線,護齡5年以下和5年以上分別側重點培訓,針對性更強,使得研究對象更容易吸收培訓內容。②結合演習訓練,通過聯合120訓練;參與現實工作中各種災難事故的救援,結合醫院接收批量傷員處置工作的現場實際情況,持續強化、不斷改進,不斷增強訓練者的應急意識、從而更加充實訓練者的應急知識,提高整體綜合應急水平,使應急小組成員的綜合救護能力整體得到提升。

臨床護理應急預案及程序范文第5篇

我院是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現開放床位639張,我院于2011年3月啟動創建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護理部根據醫院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在7個月的工作中,通過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有效地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現總結如下:

一 學習標準

1 根據《四川省綜合醫院評審標準(2010)》,我院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首先對標準進行分解,每一個部門負責相應的板塊,各部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學習標準,談對標準的理解程度。護理部首先組織全院26個科室護士長學習標準,逐條學習標準,對標準中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提出來一起討論。

2 醫院共請上級專家解讀標準學習8次,全院護理人員分批次參加,做到人人知曉標準,理解標準,按標準規范自身行為。

3 護理部根據標準中有關要求,在全院護士業務大課上再次對標準進行學習、理會,并請上級醫院護理專業專家對醫院等級評審中護理人員的要求進行講解。

二 外出參觀學習

組織全體護士長到已創建成功的三級醫院學習,所有部門的護士長分批次參加對口專業科室的學習。學習后由護理部組織討論匯總,討論我院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下一步工作的目標,改進的措施和能達到的效果。

三 修訂相關工作標準

1 護理部修訂了《護理工作制度》、《護理人員崗位職責與服務規范》、《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方案》、《臨床護理常規》、《護理應急預案與程序》、《優質護理服務規范》等內容,一共是6本書,合計約900頁,新的工作制度和規范是護理人員行為的準則,26個科室每科一套,用以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并要求各科室人員認真學習,并組織閉卷考試。

2 護理部統一購買了由華西護理學院主編的《醫院基本護理技術系例教學片》(合集),下發到臨床各科室,由護士長組織全科護理人員每天晚上7-9點學習,學習后操作練習,強化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的培訓。

四 統一資料的準備及裝訂

1 由護理部根據標準要求統一資料目錄,由以下相關資料組成:

護理管理資料:包括醫院規章制度、護理規章制度、崗位職責、科室規劃及近三年工作計劃及總結。

護理質量管理:包括質量管理工作手冊、相關質量標準、每月質量檢查及通報,科室質控小組活動記錄等內容。

護理安全管理:護理安全管理制度、護理應急預案與流程、護理不良事件管理(壓瘡、用藥錯誤、跌倒/墜床管理、輸液/輸血反應管理、重點護理環節管理等),由護理部修訂了安全管理的標準及管理措施。

重點部門管理:急診科、ICU、血液凈化室、手術室、內鏡室、新生兒室、產房、消毒供應中心制訂了工作手冊及管理考核標準,對原有流程進行了更新和補充,保證了重點部門規范化管理。

繼續教育:修訂了相關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辦法,對1-5年的護士實行定期培訓考核,并與績效工資掛鉤。

護理服務:結合“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和“三好一滿意”活動優化了服務流程,為患者提供便民設施,強調改善服務態度,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基礎護理質量。

2 完善了質量管理組織,并定期考核督查:護理部完善了護理質量管理組織,共分為以下幾個組,每組由3-4名護士長組成

1)護理管理及教學質量組:負責護士長管理質量評價、特殊科室質量評價、消毒隔離管理質量評價、教學質量評價考核

2)護理質量及服務組:負責基礎護理質量評價、特一級護理質量評價、健康教育、病人滿意度考核

3)護理安全組:負責護理安全管理質量評價、急救物品管理質量評價考核

4)護理文件質量組:負責護理文件書寫的現場考核

5)操作考核組:負責對操作技能現場考核

每月進行質量大檢查,匯總檢查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措施,并將檢查結果與科室績效考核掛鉤,讓人人參與到質量管理過程中。

五 對護理質量的影響:

1 新一輪醫院評審工作就是管理年活動的延續,它更加注重內涵建設,淡化了硬件,減少了形式,尤為強調全員參與和長效機制,是對醫院工作的一次全面考核和檢驗,我院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規范醫療行為,改進醫療服務質量,促進醫院全面、可持續發展。

2 對護理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創建活動提高了護理管理者的水平,發現了目前工作的差距,強化學習提升了護理管理者的業務水平。

3 我院近幾年來年青護士占臨床護理人員的比例逐年增加,1-5年內護理人員占到了臨床護理人員的70%,對護理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通過系統的強化培訓,提高了年青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創建工作是一個緊張而龐大的工作,要求所有的護理工作者通過創建的過程達到自身能力的提升。

4 使醫院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規范有序,真正做到了管理有章法、崗位有要求、診療有規范、操作有標準。通過創建達到了規范化管理的要求,離目標雖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我們正在努力。

5 醫院評審不是評比,不是評優,是對醫院保障質量、保障安全的條件和措施的認證。創建是一個過程,而不僅僅是目標,創建的過程是全面提升護理質量的過程,在創建的過程中通過規范化的管理,讓患者得到了滿意、安全、優質的服務,從而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6 迎接醫院等級評審是我院護理工作發展關鍵時期,可能會遇到一系列的新問題、新矛盾。但是只要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堅持科學的方法,實事求是,開拓進取,護理事業的建設在通過創醫院等級評審后必將產生更大的飛躍,再創更大的輝煌。積極創建規模現代化、管理科學化、技術先進化、服務人性化、環境生態化的三級綜合醫院,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是我院創建要達到的目標。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富锦市| 东阳市| 买车| 东方市| 长汀县| 谢通门县| 和林格尔县| 密云县| 天门市| 高阳县| 宾川县| 环江| 胶州市| 纳雍县| 霍城县| 柘荣县| 甘洛县| 边坝县| 延寿县| 武冈市| 眉山市| 岳池县| 湘潭市| 卢氏县| 邵东县| 青冈县| 神池县| 阜新市| 保亭| 威信县| 佛山市| 阳山县| 涟源市| 新密市| 宿州市| 龙南县| 乌拉特后旗| 唐河县| 共和县|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