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設計美學的分類

設計美學的分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設計美學的分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設計美學的分類

設計美學的分類范文第1篇

一、美學內涵

美,根據《說文解字》:羊大則美,即肥大的羊為“美”。說明美與滿足人的感性需要有直接關系。那么,一開始人類就認識到花草樹木的曼妙美好、老虎的雄壯威武、萌寵的善良可愛了嗎?從歷史考古上來看,事情并不是這樣。人與自然界的其他動植物并不是那么和諧并存的,人與動物是狩獵和被狩獵的關系,經過長時間實踐經驗的積累及狩獵技巧和工具的提高,食物慢慢充足,人開始圈養比較溫順、對人傷害性不大的動物,對那些兇猛的虎豹豺狼,也就開始慢慢有了欣賞的心態;對植物來說,經過神農嘗百草,人有了賴以生存的五谷雜糧和治療百病的中草藥,不再時時被饑餓和疾病困擾,人才有了對花草樹木形態和香氣的探討。所以說,美是自然人化的結果,是人類經過漫長的歷史實踐,經過與自然的不懈斗爭,慢慢掌控自然的結果。就是說,從實踐哲學上說,美的本質、根源來于實踐,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才使得一些客觀事物的性能、形式具有審美性質,而最終成為審美對象。“美學”一詞最初來源于日本,是對Bauingarten的Aesthetics一詞的翻譯,而對Aesthetics更準確的中文翻譯應該是“審美學”。近代美學是由德國的哲學、英國的心理學、法國的文藝批評三者構成,是美的哲學、審美心理學和藝術社會學的結合,美學是認識學和倫理學的最高層次[1]1-133。按照美學與其他方面知識的關系來劃分,根據《中國圖書分類法》的分類標準,美學可分為五個方面內容:一是美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二是美學流派及其研究;三是美學與政治;四是美學與社會生產;五是美學與現實社會生活。按照美學的內容來劃分,大體可分為三個方面:哲學美學、理論美學、科學美學(各實用美學)。哲學美學包括美學流派及其研究、美學與政治、美學與社會生產和美學與現實社會生活。理論美學包括審美意識史或趣味流變史、藝術風格史和美學史。科學美學包含有:基礎美學和實用美學、美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像建筑美學、裝飾美學(包括園林、環境、服飾、美容等)、社會美學(涉及社會生活、組織、文化、風習等)、教育美學、心理學美學、藝術學美學、分析美學。從內容的分類可以看出,理論美學和科學美學與各門學科的關系比較密切,所以藝術美術院校圖書館將理論美學和科學美學的大部分內容收納進專業館藏,這個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藝術美術院校圖書館卻將哲學美學等其他美學排除在專業館藏之外,我們的教育不光是技術能力上,更應該體現在思想上,所以本人認為其他美學類圖書也應該作為專業館藏被重點關注。

二、哲學美學成為藝術美術院校專業館藏的理由

設計美學的分類范文第2篇

關鍵詞:動畫藝術 美學思想

在動畫藝術創作中,中國的動畫藝術家運用中國特有的美學思想及藝術元素(如國畫和戲曲等),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征服了世界的觀眾,為中國動畫藝術史寫下了輝煌的篇章,同時,中國動畫也以其鮮明的民族性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其中,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滋養使得中國動畫具有了獨特的人文內涵與美學品質。20世紀50年代中期出現了大批優秀的動畫精品,如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牧笛》;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鷸蚌相爭》《草人》;動畫片《漁童》《過猴山》《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三個和尚》等。

中國動畫藝術的美學思想,是中國動畫的精魂,它的形成對中國動畫的發展影響極其深遠。它不僅長期影響著國內動畫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方向,而且為世界動畫藝術發展注入了生機,以至影響到了其他國家的動畫創作。動畫藝術中的美學思維是動畫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涉及動畫電影藝術創作的思想和方法,也涉及影視銀幕設計造型運用的規則,對中外動畫藝術中的最新表現形式、蘊藏內涵、美學背景及其流派紛呈做細致研究和深層挖掘,對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和創新具有現實意義。

(一)著重動畫藝術美學思想的研究。與電影文化研究領域、美術及藝術設計領域、音樂藝術領域和建筑設計領域相比,中外動畫藝術創作尤其是相關理論的研究還較為薄弱,由于處在微弱的基礎理論研究階段,還沒有引起動畫藝術影視學者們足夠的關注,尤其缺乏在哲學文化背景下的系統性研究,這說明動畫影視藝術專業和行業還沒有能夠成熟深化到一定程度,需要學術上的進一步推動。

(二)動畫藝術影視美術設計作為電影創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藝術形式的組成部分,其設計觀念和美學思考也應是遵循藝術哲學思潮的,它與社會的經濟文化和哲學思潮不可分割。特別是當代動畫藝術短片中的設計美學和思維處于一個開放的領域,一些前衛的美術師和導演已經把新的思維和哲學帶入到動畫藝術設計中,在某種意義上,當代動畫美術設計正在變成一種更具輻射性、內在性和觀念性特征的視覺藝術,賦予當代動畫藝術造型美學以獨特的魅力。任何形式的藝術創造活動,都和時代的美學相對應和契合,而動畫藝術設計美學的確立與發展,無疑與當代社會的思想、文化和經濟的演進和發展密切相關。動畫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形式和活性的造型文本,是和時代的哲學思潮與藝術風格緊密聯系的。

(三)從目前大的視覺藝術環境看,當代藝術的蓬勃發展為動畫藝術影視美術設計的創新提供了豐富的滋養土壤,其所具有的時代性、綜合性和前衛性使得當代動畫藝術設計乃至當代動畫創作可以吸收很多營養,能夠獲得不可預測的未來生命特征。關注當代藝術哲學的發展趨勢,擴大視野去了解相關藝術與技術的實踐和探索,站在兼容并包的角度和現時文化情境的高度來整合新的藝術經驗,應是動畫藝術研究者的時代使命和責任。

中國動畫藝術的美學思想研究的方向,一方面直接面對當代的最新藝術設計和思潮,并把它作為對中外動畫影視美術理論前沿動態的一種追蹤描述;另一方面,就本文的選題意義和實用價值而言,旨在通過分析當代電影藝術表現、造型與敘事的關系,使其創作經驗和思維對于現在或將來的動畫美術創作實踐有著借鑒作用。當代動畫藝術的美學思想是多元共生、相輔相成的,因此,動畫藝術所表現出的美學觀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美學觀的多元共生,它是以多種觀念混合形式產生。

筆者認為,針對我國動畫藝術的美術思想研究中出現的問題,有以下幾種解決方式:1.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中外經典動畫影片,以及能夠體現動畫藝術中美學思想上具有典型特征和獨特設計的影片做有針對性的個案分析。影片大多是早期動畫作品中的經典片子;個別獨異的片子選自歐洲動畫藝術短片中一些先鋒之作;篩選具有當代動畫藝術美術設計新思想和新思維的代表性,同時這些影片大多是在各國際電影節尤其是奧斯卡獲得美術設計方面獎項的影片。2.從理論分析和實踐考察的雙重視角進行分析。如從美學思維入手,對中外動畫藝術中先鋒設計的多元構架進行梳理分類、研究剖析,在本研究領域內具有全新的切入視角和分析框架。3.從理論高度研究動畫藝術中美學思想與藝術設計、藝術表現的活性思維,突破一般性的總結概括分類,直接針對動畫電影中美學思想與藝術設計和實踐、思維方法,為銀幕造型實踐創新提供參考和指導。4.從美學的角度綜合分析評價當代中外動畫藝術美學上的多元化現象,體現理論型文章的思辨意識,并且始終用一種開放的當代觀念和辯證態度進行論證。5.從廣闊的視覺藝術視角和現時文化情境中關注中外動畫藝術的美學思想,涉及當代藝術的眾多領域和哲學流派,具有藝術美學普遍的一致性和跨學科的參考性。

在研究方法上,動畫藝術專業屬于美術、文學、音樂學和電影學的交叉方向,其以美術設計為主體,為動畫的藝術語言和拍攝制作過程服務,本質上應歸為藝術設計或藝術造型的一個分支。因此,運用研究藝術設計的方法來研究動畫電影美術設計是較恰當的方法。

哲學介入藝術創作,藝術實踐引證哲學,是藝術理論研究深度的核心標準之一。動畫藝術是一種具有特殊目的的視覺藝術和造型藝術,遵循造型藝術的規律,參考當代造型理念、觀念藝術的方法和當代哲學觀念對其進行研究,應該能切入本質,探索出對新時期的動畫藝術美學具有指導理論思考和創作實踐的雙重學術結果。

參考文獻:

[1]聶欣如.類型電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特偉.美術電影創作訪談[C]. 美術電影創作研究,1984.

[3]王樹忱,嚴定憲,徐景達.入海擒龍[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4年.

[4]孫立軍,馬華.影視動畫影片分析[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2.

[5]羅伯特?麥基.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M].周鐵東,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

[6]尹巖.動畫電影中的“中國學派”[J].當代電影,1988(6).

設計美學的分類范文第3篇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在計算機科學范疇提出了計算美學的概念,希望研究“美”的可計算方法,使計算機能模擬人類自主地理解、推導和計算“美”,并在相關應用中做出可行的美學決策.

圖像美學可以定義為人們在觀察圖像時引發的美學興趣.可計算的圖像美學是計算美學在圖像理解方面的重要探索,其研究目的是希望計算機能夠模擬人類視覺及審美思維,進而對圖像進行美學決策、建立計算機與視覺藝術作品之間的橋梁;使計算機能夠自主地對圖像的“美”進行定量的分析、計算和評價,比如評價美學指數、判斷繪畫的美學風格等;通過對圖像的美學分析、計算和評估,理解用戶的美學感受,幫助尋找到最適合用戶心理需求、具有積極情感影響的目標和方案,這對于實現和諧的人機交互具有重要的意義.其研究結果可應用到融合主觀感知的基于語義的圖像檢索、圖像美學質量評估、攝影的美學預測與修正、藝術作品風格分析、人機交互,以及設計、攝影、廣告等領域.相關研究涉及到藝術、認知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個學科,屬于多學科交叉的創新性前沿研究課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應用前景.

由于審美的主觀性和復雜性,可計算美學的研究存在一定的難度.1988年,李介谷撰寫的《圖像處理技術》一書中,曾提及Sasaki提出的關于美函數的概念,他認為圖像之所以給人以美的印象與圖像的總體布局有關,總體布局包括圖像中各對象的布局和總體色調等.2005年,Hoening在計算機科學領域提出了可計算美學的研究,闡釋了可計算美學的概念,推動了結合人類感知的可計算美學決策應用的發展.

針對圖像美學分類與評價,賓夕法尼亞大學的Wang領導的研究小組,率先實現了圖像視覺特征到圖像美學判定的關聯.他們基于攝影美學相關的一些簡單規則,提取了包括圖像的亮度、色彩分布、小波變換、景深等35個圖像特征,并結合特征選擇提取了最有效的15個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機方法(supportvectormachine,SVM)對高美感和低美感的圖像進行分類;而后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利用圖像特征評估圖像美感分數值.雖然評估結果正確率不高,但顯示出可計算圖像美學分析是可行的.

不少專家學者在其成果上進一步開展與圖像美學評價相關的研究,如Wong等[7]將視覺注意機制引人美學分類,提取出區域特征,獲得了更好的分類效果;Wu等實現了圖像美感標簽(如beautifulvs.ugly)的自動標記,這實際上還是屬于圖像的美學分類問題;卡內基梅隆大學的Li等?從藝術美學的角度出發,設計了相應的藝術美學特征,實現了繪畫作品的美學視覺質量高低兩類別分類;Marchesotti等設計了一種圖像低層局部特征描述子來評估圖像美學質量,給出了一種自底向上的特征提取思路.

圖像美學研究的另一個方向是基于美學規則的圖像美化.Liu等利用三分法、對角占優等美學構圖規則,通過調整原始圖像的布局實現圖像美化;Bhattacharya等將圖像美學應用到圖像修改和重建中,利用美學中的三分之一法則改變圖像中的主體目標的位置或對圖像進行空間重構,以提升照片的視覺美感.

總的來說,圖像美學的相關研究在國內外剛剛興起.在美學分類與評估方面,目前大部分研究只是簡單地對圖像的美感等級進行分類,其采用的圖像特征相對簡單,對包含重要信息的區域特征以及結合人類視覺感知的高層美學特征缺乏重視.

1.圖像美感分類與評估方案設計

本文提出一種根據人類視覺及審美習慣來評價圖像美學價值的可行方案,通過提取符合人類視覺審美的高層美學特征以及包含圖像重要信息的區域特征,采用機器學習方法建立模型來實現模擬人類審美感知的圖像美學自動評價.圖1所示為本文圖像美學自動評價系統的框架.

圖像的關鍵區域包含了重要的、主導圖像內容的有用信息,在很大程度影響了人們的審美決策.因此,本文不僅對圖像整體區域進行分析,還提取了圖像關鍵區域的特征.

此外,為了克服低層視覺特征難以表述人類對圖像美感感知的缺陷,在計算低層視覺特征的基礎上,引人圖像的復雜度特征、色彩均衡性特征、圖像能量和景深特征等圖像高層美學特征,使之能有效地描述圖像,更符合人類對圖像美感的感知.

本文的可計算圖像美學分析研究主要包括2部分:圖像美感等級分類和美學分數評估.圖像美感等級分類模型可自動將圖像分為高美感和低美感2類,對應機器學習中的分類問題;圖像美感分數評估模型可以自動給出圖像美感的具體分值,對應于機器學習中的回歸問題.本文分別采用SVM分類算法和支持向量回歸(supportvectorregression,SVR)算法對圖像特征數據進行訓練學習,建立了圖像美感等級分類模型和圖像美感分數評估模型,實現了機器自動對圖像的高、低美感進行分類,并給出與人的審美思維相近的美學分數.

2.圖像關鍵區域提取

SteP2.圖像分割.顯著性計算是基于像素的計算,要提取出關鍵區域,還需要與圖像分割方法相結合.

圖像分割指的是將圖像細分為多個圖像子區域的過程.在圖像分割問題中,MeanShift分割算法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算法,它基于區域進行分割,綜合考慮圖像的空間信息和色彩信息,依靠特征空間中的樣本點進行分析,與人眼對圖像的分析特性相近,無需任何先驗知識,且具有收斂速度快的特點,分割效果好,且魯棒性強.因此,本文采用MeanShift算法對顯著圖進行圖像分割,得到分割塊.

Step3.關鍵區域提取.根據分割塊的平均顯著性選擇分割塊,具體步驟如下:

計算每個分割塊k的平均顯著性St其中,為分割塊々中像素總數,^為點j的像素值,/?是分割塊6中所有像素的平均值.如果S*>2XS?,即分割塊是的平均顯著性大于整幅圖像的平均顯著性的2倍,標記出這個分割塊;最后將所有被標記的分割塊組合,得到顯著區域提取圖,將其作為圖像的關鍵區域提取圖.經過上述步驟所提取的圖像關鍵區域,基本能代表圖像的關鍵信息,具體示例如圖3所示.為提取圖像關鍵區域,主要包括顯著性計算、圖像分割和關鍵區域提取3個部分.圖2所示為本文提取關鍵區域的框圖.

Stepl.顯著性計算.本文參考八(^1?3等的顯著區域檢測方法提取顯著區域,并將其作為圖像關鍵區域.該方法基于Lab顏色空間計算圖像的顯著性,對于一幅圖像令h為圖像7所有像素的平均值,乙為圖像J高斯模糊后的圖像,和L都用Lab顏色空間表示,通過計算L和込的歐氏距離來計算顯著性,顯著圖得到圖像顯著圖后,計算圖像平均顯著性

    3.圖像特征提取

目前從圖像中提取低層客觀特征(如顏色、紋理、形狀等)的算法已經日趨成熟,但是以美學評估為目的的圖像特征提取需要結合藝術、心理學和攝影的相關基礎理論,尋找出與人的感知和美學密切聯系的相關特征,并運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描述.基于美學的圖像特征提取是圖像美學研究的核心部分.

本文所計算的圖像特征包括低層視覺特征、高層美學特征和區域特征.

3.1低層視覺特征

低層特征具有直觀的視覺表達意義,可以獨立地、客觀地描述圖像內容.本文提取的常用低層視覺特征包括顏色特征、紋理特征和形狀特征;其中顏色特征包括基于非均勻量化的HSV顏色空間的128維的顏色直方圖/!?/128,以及H,S,V3個分量的一、二、三階矩(9維)/129?/137.

本文采用Gabor特征、Tamura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陣來表征圖像的紋理特征.對每幅圖像計算了6個方向、4個尺度的濾波后平均值和方差,形成48維的Gabor特征向量/us?/iss.而Tamura特征中,提取了粗糙度、對比度、方向性、線性度、規則度和起伏度,共6維特征/186?/191.對于灰度共生矩陣特征,提取了4個方向的5個紋理特征屬性/192?/2?,包括角二階矩、熵、對比度、均勻度和相關度,共20維.對于形狀特征,則是基于Sobel算法的圖像邊緣梯度幅值和方向,得到16維的邊緣方向直方圖212'.fin最終,從每幅圖像提取了一個227維的低層視覺特征向量.

3.2 高層美學特征

由于低層視覺特征與人對圖像的理解判斷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基于美學的圖像特征提取是圖像美學研究的核心部分.本文總結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結合審美心理學、美學度量和攝影規則等與人類美學感知相關的各個方面,計算了圖像復雜度特征、圖像色彩均衡性特征、圖像能量和景深特征作為圖像高層美學特征.通過實驗驗證,本文所計算的高層美學特征能更好地表述圖像信息和美感信息.

3.2.1圖像復雜度特征

圖像復雜度指的是圖像本身所具有的色彩分布、形狀分布、紋理分布以及結構分布等的復雜性程度,被認為是高度相關的審美測度之一.

1933年,美國數學家Birkhoff[14]就提出了著名的美學度量(aestheticmeasure,AM)公式

其中,O。表示事物內在的秩序,0。表示事物內在的復雜性.式(1)顯示美學度量與事物內在的秩序與復雜性相關,它被認為是計算美學的雛形.雖然其缺少具體的計算方法,但這些理論對相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Machado等[15]在式(1)的基礎上針對圖像的美學度量提出了美學公式,并將其中變量的計算具體化.他們認為圖像的“美”的度量與圖像復雜性(imagecomplexity,1C)成正比,與人腦對圖像的處理復雜性(processingcomplexity,PC)成反比,內在重復性高的圖像(如分形圖像)雖然1C高,但是人在識別和理解時的處理卻相對簡單,即PC低,所以會感覺美.因此,他們給出美學公式M=IC/PC;其中1C用JPEG壓縮圖的誤差與壓縮率的比值表示,PC用分形圖像壓縮率來表示,并通過心理學繪畫欣賞測試實驗驗證了其方法的有效性.

本文結合目前關于復雜度的研究成果,以信息理論、Kolmogorov復雜度、物理摘,以及圖像處理等的基本知識為背景,歸類并計算了PC復雜度(包括秩序復雜度和熵復雜度),以及1C復雜度(包括色彩復雜度和紋理復雜度)作為圖像復雜度特征.

1) PC復雜度

復雜度的概念最早是由Kolmogorov提出的,其描述的是一維信號或序列的不規則程度,其最大的缺點是不可計算.Rigau等利用心理學理論的觀點和思路拓展了Birkhoff的美學信息度量,給出了結合信息論和Kolmogorov復雜度的美學量化方法,包括利用色彩分布信息計算圖像的Shanno摘來定義的測度iWB,利用Kolmogorov復雜度結合JPEG壓縮比率定義的測度MK,以及從2肛吐的物理熵觀點得到的測度Mz.通過在3種不同風格油畫作品上的美學數字化分析,驗證了這些量化測度的有效性.

借鑒Rigau等[17]的研究,本文采用JPEG編碼后的文件大小K來近似Kolmogorov復雜度,并結合Zurek物理熵的觀點定義圖像的計算復雜度,包括秩序復雜度、熵復雜度,具體如下:

秩序復雜度.是從空間信息規律呈現角度來計算圖像的構圖復雜性.當圖像越有秩序、越有規律時,進行】PEG壓縮的壓縮程度會越大秩序復雜度Mk的計算式為

其中,為圖像的最大信息熵,所得到的(JVXHmax)為圖像JPEG編碼前的大小,K為編碼后的大小.這樣,我們得到了秩序復雜度特征/228.Mk值越大,圖像壓縮量越大,說明圖像具有秩序,越具有審美性.

熵復雜度.是基于Zurek的觀點計算的,即采用物理熵來衡量圖像的復雜度,是Sharmo熵和Kolmogorov復雜度的結合即Mz= K;其中,為顏色分量的平均熵,K為編碼后大小.Mz越小,圖像越具有美感.這樣,我們得到了熵復雜度特征.

2) 1C復雜度

本文計算的1C復雜度包括色彩復雜度和紋理復雜度.

色彩復雜度.基于HSV顏色空間的圖像信息量和信息熵理論,定義圖像的色彩復雜度.3個顏色通道的信息量分別為Hh,Hs,Hv;WH通道為例,色彩復雜度為

其中,iV為圖像的像素總數,PH(;r)為圖像H通道上第工維像素的概率.色彩復雜度越大,表明圖像所含色彩信息越豐富,圖像越具有美感.這樣,我們提取了3個顏色通道H,S,V的色彩復雜度/23。?/232.

紋理復雜度.圖像紋理的有序性、規律性反映了圖像本身的復雜情況.灰度共生矩陣能較好地描述圖像灰度的空間分布情況和圖像的整體紋理復雜信息,本文借鑒了高振宇等方法計算灰度共生矩陣的各個特征值并加權,用以衡量圖像的紋理上的復雜度.

通過計算灰度共生矩陣的能量特征£:、對比度S、信息熵H、相關度C,以及圖像邊緣比率尺后,賦予各個特征不同的權重,對它們加權后構成紋理復雜度,其計算公式為MT=H+i?+S—C_E.這樣,我們提取了紋理復雜度特征.

3.2.2圖像色彩均衡性

色彩均衡是形式美的另一種構成形式,其表現為色彩強弱、輕重的均衡性,能夠給人相對穩定的視覺生理和心理感受.色彩均衡是色彩給人重量感的對稱性,是重色與輕色相互均衡.一般來說,色彩的重量感取決于色彩的明度,例如深色、濃色會給人重的感覺;而淺色、淡色會給人輕的感覺.人們在觀察一幅圖像時,均衡的色彩分布、穩定的視覺以及好的心理感受能增強圖像的美感.

本文使用了2種衡量圖像色彩均衡性的度量,包括色彩熵分布和色彩視覺平衡性.

色彩熵分布.本文從信息熵的角度考慮,通過色彩分布信息計算圖像的Sharnio熵來定義色彩分WMB=(Hmax—其中,H咖x為圖像的最大信息熵,為HSV各個顏色分量的平均信息熵,得到的為絕對冗余.MB越小,圖像中各種色彩使用越均衡.這樣,我們提取了色彩熵分布特征.

色彩視覺平衡性.推土機距離(earthmover’sdistance,EMD)是Rubner等提出的一種相似性度量,其采用求解最小運輸成本的基本思路來求2個待匹配對象間相似性,這實質是一個雙向網絡最優路徑的選擇問題.EMD是一種反映計算機視覺感知相似性的距離度量,通過計算原圖像與色彩均勻分布的理想圖像之間的顏色EMD,可以衡量圖像的色彩視覺平衡性.

對LUV色彩空間進行64等分均勻量化,對于色彩分布均勻的理想圖像,其64個色彩分量值是相等的.一幅圖像與理想圖像之間的色彩分布相似性用EMD距離[4]表示,具體為EMDLuvsemcKD,,D2,{d(a,6)|0<a,6<63}),d(a,6)=||C?-CJ其中,emd()表示EMD的計算函數,D,和D2分別表示理想圖像和待求圖像的色彩分布和6分別對應于和認分布中的某個直方圖區間;和(^6分別是a和6的直方圖區間高度,即相應色彩值出現的頻數;rfU,6)是Ca與(:6間的歐氏距離,其為64X64的矩陣.這樣,我們得到了圖像的色彩視覺平衡性特征EMDh.

同時,參考在LUV空間的做法,在RGB空間中,我們也采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得到圖像的色彩視覺平衡性特征EMD^b.這樣,我們提取了二維EMD距離特征.

3.2.3圖像能量

圖像能量是從統計特性上描述圖像的一種基本屬性,是圖像信息豐富與否的體現,它與圖像美感密切相關.

由于圖像的小波系數代表了圖像的主要能量,本文對單通道圖像進行3層Daubechies小波變換,并計算每一層變換的HH,HL,LH頻帶能量和,以此作為圖像的小波能量值.

對于3個單通道圖像JH,JS,IV分別進行3層小波變換得到每一層的小波變換系數為0^,|_={1,2,3};當i=l時,表示第一層小波變換.因此,每個單通道的每一層的圖像能量可以表示為

其中,S,=|丨+|W1|+|丨M.每個通道的3層平均小波系數之和表示該通道的小波能量,對應求得3個通道的小波能量分別為£gH,我們提取3個通道每一層的能量及其小波能量,共12維特征,即/Z37?/248.

3.2.4圖像景深

在攝影中,景深是當鏡頭對準某一點聚焦時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圍,它能決定是把背景模糊化來突出拍攝對象,還是拍出清晰的背景.專業攝影師往往通過設置小景深得到主體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從而達到中心明確、突出主題的目的,這樣的圖像往往更具美感.

參考文獻[4]的做法,我們利用HSV圖像的Daubechies小波變換來定義景深.首先對圖像進行4X4的網格分割,得到16個矩形圖像分塊,按照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標明圖像分塊序號,依次是{M,,M2,-,M16},中心區域位置為{Ms,M7,M10,M?}.接著對圖像3個單通道圖像(JH,JS,JV)進行3層Daubechies小波變換,然后計算小波系數能量值用以衡量景深.景深(lowdepth,LD)定義[4]為

其中,W3(x,y)為單通道圖像經過3層小波變換后像素p(x,y)的小波系數能量值;而M,G'=1,2…16)表示各個用于景深計算的圖像分塊.

為此,對HSV圖像3個單通道圖像JH,IS,JV計算的景深值分別為LDH,LDS,LDV,即特征f24s?/251。

3.3 區域特征

圖像的關鍵區域包含了圖像最主要的信息內容.視覺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觀察圖像時,關鍵區域會吸引人們大部分的興趣和注意力.因此,在美學分析中,關鍵區域相比其他區域更有價值.Wong等[7]利用視覺顯著模型提取顯著區域,并提取顯著區域的區域特征,將其應用到圖像美學分類中,提高了分類正確率.

對于圖像的關鍵區域,人們往往更多地關注該區域的顏色分布、紋理情況、形狀大小和形狀比例等.因此,本文計算了關鍵區域的顏色矩和形狀比特征,顏色矩包括H,S,V3個顏色通道的一、二、三階矩(/252?/26。),形狀比(/m)為關鍵區域像素總數與原圖像的像素總數的比率,得到10維的區域特征.

最終,對每一幅圖像提取了包括低層特征、高層特征和區域特征共261維的特征向量.

4.學分類與評估模型建立

自動將圖像分為高美感和低美感類別是一個分類問題.SVM算法是一種監督學習模型,由Cortes等[22]首次提出,它的基本思路是構造最優分類超平面,使類間間隔最大.它解決了神經網絡中過學習與欠學習的問題,在高維空間的運算避免了“維數災難”,泛化性能好,在解決小樣本、非線性、高維模式識別問題中優勢較為明顯.在圖像美學分類學習中有較多采用SVM算法,已有相關研究驗證了其在該領域的有效性.所以,本文采用SVM算法對圖像進行高、低美感分類,并使用基于混渚矩陣的分類準確度來衡量分類性能.在分類模型測試中,通過網格搜索技術尋找到SVM中RBF核函數的最優參數C=256,y=0.5.

圖像美學分數評估是模擬人的感知自動給出圖像的美學分數,屬于回歸問題.本文采用SVR算法,并選用RBF核函數對其進行訓練學習,獲得美感分數評估模型.通過將模型自動評分的結果與人類主觀美感評分進行對比,計算相關系數、均方根誤差(RMSE)、平均絕對誤差、平均相對誤差和剩余標準差等指標來衡量系統的性能.其中相關系數越高、各類誤差越小時,說明回歸性能越好.在評估模型測試中,通過網格搜索技術尋找到SVR中RBF核函數的最優參數C=l.0,7=0.0625,e=0.5類,共得到高美感圖像750幅,低美感圖像644幅,用于美學分類實驗.

本文采用第3節方法提取了261維的圖像特征,分別采用SVM算法實現美感等級(高美感與低美感)的圖像分類,同時采用SVR算法實現圖像美學分數的評估.

為了驗證本文提取的各類特征的有效性,我們對比了不同類別特征(低層特征227維、高層特征24維、區域特征10維)的分類效果和回歸性能,如表1?2所示

從表1我們可以看到,只采用低層特征的平均分類準確率為72.21%;加人高層特征和區域特征后的平均分類準確率提升為75.37%.表2所示為美學分數評估的回歸模型結果對比,其反映了模型自動評估結果與人類主觀美學評分之間的相符合的程度.從表2中可以看到,當只采用低層特征時,美學分數自動評估結果與人的主觀美學評價分數的相關性為0.753;加人高層特征和區域特征后,相關系數提高到0.79,同時各類誤差都更低.

表1和表2的數據說明,本文提取的與人類的視覺系統、審美思維相關的高層特征和區域特征是有效的.通過本文模型能自動分析出圖像的美感等級和美學分數評估值,結果符合人對圖像的美學感知.圖5所示為本文方法的評價示例.

設計美學的分類范文第4篇

關鍵詞:設計美學;產品設計;眼鏡設計;審美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9-0196-01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審美活動,對美的追求也一直沒有停歇,審美意識一直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并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在人類最早的造物里就有對形式美法則的表現,并伴隨著科技進步,設計活動中越來越多的考慮審美的因素,以滿足實用需要之上的精神需求,從而提升生活品質和文化內涵。從傳統的美學思想到現代多元化的美學設計,人們對美學觀念的認識越來越深入。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時代,審美更是被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設計出來的產品不僅要實用,要有美的形態,更需要文化與精神的內涵,而在產品設計中對功能、造型、文化精神內涵的追求中,都顯示出對美的理解和表達,設計美學規律亦存在其中。

一、設計美學

設計美學是在對美的規律的不斷認識的前提下,研究設計學和美學的一門綜合性學科,立足于設計理論和審美規律,具有設計學與美學的雙重特性。設計美學是在設計領域中探索美學規律的學問,它綜合分析社會、文化、經濟、心理等因素,具體地探討設計領域的審美規律;探討審美規律在設計中的應用,解決設計中的美學問題,為設計活動提供美學支持。產品設計是科技和藝術的結合與統一,不但需要技術支持,還需要遵循藝術的規律和法則。產品設計美學是把美學原理融入到產品設計中,即探討產品設計過程中的審美價值、審美體驗、審美感受和設計美產生的基本規律。產品設計美學從人們審美需求出發,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使產品更具有美的藝術感染力。產品設計美學在現代產品設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眼鏡概述

眼鏡有著悠久的歷史,最初眼鏡一直是用來矯正視力和保護眼睛,眼鏡的實用功能突出強調。由于人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提高,眼鏡不僅作為一種保護眼睛視力的工具,更是一種展示個人氣質與品味的裝飾品,代表著使用者的特有的喜好與風格,時尚化、裝飾化、個性化趨勢漸濃,在物質和科技日益豐盛的今天,時代賦予眼鏡不同的意義,眼鏡逐漸成為一種服裝配件,有著特殊的裝飾功能要求,而美觀成為眼鏡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屬性。眼鏡設計需要在色彩、材質、款式和風格上滿足現代人追求實用與流行美的雙重要求。

隨著時代的發展,眼鏡成為時尚人士必備的潮流搭配,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大眾的喜愛。目前國內外眼鏡市場潛力巨大,眾多世界級奢求品牌每年也都紛紛推出眼鏡系列,推陳出新創意不斷。而我國眼鏡行業卻亟待升級發展。我國眼鏡行業要想獲得競爭力,就必須有自主開發設計的能力,注重眼鏡的裝飾效果、審美價值和眼鏡中的文化內涵。

三、設計美學在眼鏡設計中的應用

(一)色彩美。色彩對人的視覺感受和心理產生刺激,激發人的情感,產品的色彩滿足人的審美和裝飾性需求,給產品帶來美感。在眼鏡設計中把色彩作為一種視覺傳達符號,對于把握色彩的情感特征、表達設計審美,有著重要的作用。當今最流行的雷朋彩色鏡面太陽鏡,炫酷明快的色彩,產生別樣的視覺美,深受大家的喜愛。

(二)材料美。材料是產品的構成要素,是產品設計的物質載體,產品設計通過材料轉化為設計實體。材料以其自身特有的質感和肌理傳遞設計美,材料通過其表面特性給人帶來的視覺、觸覺感受和心理聯想及象征效果,使產品具有審美價值。不同的材料結合各種加工工藝呈現出不同的設計美。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運用,現代眼鏡形式和類別也更趨向多樣化。如各種運動型眼鏡通過選擇適合的材料來滿足人需求。

(三)功能美。產品設計功能主要是指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也就是說產品設計既要適應也要具備賞美需求,既需要有實用價值,又要有藝術之美。實用功能是指提高產品宜人性,方便人使用上。審美功能是從精神上滿足人對審美和文化價值的需求,使產品具有情感化設計的特征。谷歌公司隆重推出的谷歌眼鏡,它具有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相關信息直接展示在小小的鏡片中,通過聲音和眼部動作來實現拍照、視頻通話、上網和處理文字信息等。

(四)造型美。現在很多年輕人是為了追求時尚購買眼鏡,這種對眼鏡裝飾功能的追求和訴求,特別要在眼鏡造型上體現藝術的美感,增加感性成分,讓人產生親切感,通過眼鏡造型塑造出與眾不同體驗,體現消費者的個性和風格。眼鏡造型所涉及技術、材料、藝術等眾多方面,其中藝術因素在眼鏡造型設計中的美學作用不言而喻。普拉達祥云墨鏡,走巴洛克復古風格,將傳統符號作為設計元素融入到眼鏡設計中,造型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追求簡約卻不簡單的設計風格,更加滿足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心理需求,也體現出該產品的文化內涵,形成獨特的風格。

四、結束語

設計美學為眼鏡設計開發提供了極大的發揮空間,為眼鏡設計創作帶來更多新理念,設計美學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設計美學使產品設計更貼近人們心靈,更具生命力,最終滿足并引導人們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胡守海.設計美學原理[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

設計美學的分類范文第5篇

[關鍵詞]:橋梁美學、古典美哲學、景觀學、價值取向、結構設計

[abstract] : modern bridge has its functional, under the premise of advocate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aesthetics since ancient times people understanding and aesthetic philosophy meaning, the contrast in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Briefly discusses the landscape design scienc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human cultur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ridg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mportance and substantial.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to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appreciation, and sums up the bridge aesthe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 for future planning guidanc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 bridge aesthetics, classic beauty philosophy, landscape learns, value orientation, structure design

中圖分類號:U4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建筑和美學一直是人們欣賞價值提升的體現,從古至今,有建筑的發展,必有其美學的發展,也是人類社會文明和人文文明的重要一環。建筑作為人類文明的產物,具有其的意義不可估量,所以說如果建筑和美學史密不可分的話,那么美學的發展對于人類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橋梁作為實用性建筑,既有其建筑所應具備的安全性、便利性、實用性和耐久性,也應引進環境、美化、人文人性的概念,使得橋梁在發揮其作用的同時,不失情調。橋梁作為建筑中的重要一環,美學也有獨特的價值,橫貫中西,亙古不變。毫無疑問設計師應加強對橋梁的景觀美學價值思考和學習。

1.橋的產生——天成地就人為之

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受到自然界的啟發,比如倒伏在水上的數目,攀援過山崖的藤條,溪流中突出的石頭,自然侵蝕而成的巖拱......于是便出現了最初始的跨越建筑。

人類的文明發展史中不難看出,人類誕生之時便是傍水而居。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類的文明,是繽紛萬物的生命之源。在水之濱,我們的先祖們采集、狩獵、種植;盤土壘墻、制陶冶煉、引渠耕作,繁衍生息......同時,江河山川也造成了難于逾越的阻隔,所以便有了人類從遠古時期就嘗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跨域阻礙去開拓空間。然而,只有人類有了固定的交通方式需求是,便是有了——橋梁。

2.橋的美學的基礎——審美哲學,美學的核心

2.1橋梁美學的哲學基礎

美學屬于哲學范疇,人稱它是哲學中的一項皇冠,可見其在哲學上的艱澀與深奧。但是要探討美學的概念需要提高到哲學的范疇,才能深刻的理解沒的特性和內在關聯。

2.1.1西方美學的哲學基礎

西方的美學哲學基礎中關鍵的問題是認識論和辯證法,自古以來,哲學家與美學家層出不窮,觀點各異,各種主義中的爭論、思索、探討、實踐中不斷的分化、修正,并促進了其發展。美學正是也種種思想指導下,不斷認知世界、改造世界創造美和發展美。發展至今,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美學歷史上最大的兩大思潮。美學的發展,也是基于兩大思潮的爭斗發展起來的。

哲學認為人類產生活動創造了人類本身,創造了社會。人類物質生產生活一切都是歷史現象、一切現實生活的最終根源,意識最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認為美不是自然物質的屬性,不存在客觀精神,不在主觀心中,而是存在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對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之中,簡稱“勞動創造美”。所以可以理解為人類的文明發展中對自然的改造中,實現自我目標,自我價值觀的體現,人化自然中體現出美的影子。也是人們對美的事物不斷追求最根本的人類情調。

2.1.2東方美學的哲學基礎

中國美學所基于的哲學基礎完成的比較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有了完整的思想體系。雖然在發展過程中,夾雜著嚴重的封建禮教意識,迷信色彩,但其核心確實都是從自然和社會的發展中總結和概括出來的正確的自然規律。中國的哲學不僅深入中國人的思想之中。并澤及東方其他的鄰國。西方人士接觸中國哲學之后也不斷從中發展豐富、深奧的哲理,對現代社會科學、藝術有什么重要的影響。

中國美學所基于的哲學,創始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影響最大的主要的流派是道家和儒家二家。

儒家美學思想是其入世哲學作為指導,著重人的社會生活,追求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的審美境界,強調,美譽善的統一,重視審美與藝術道德倫理作用。

道家美學思想看中人的自然本性和人所處的自然環境,在審美方面追求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境界,道家所謂的“道”者即現在所說的客觀規律。

道家和儒家有相近、完整的哲學提攜,只是入世和用世的趨勢不同。《老子》和《易》分別是道家和儒家兩本經典著作,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基礎。

2.2橋梁審美二元論主張

二元論的主張的是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系,而橋梁審美二元論顧名思義就是對橋梁的審美加以二元論的主張。審美二元論包括了對美的構思與創作的主體,也包括了對美屬性的賞析鑒賞者對客體事物的認知,感悟,鑒賞的活動。

審美二元論包括:

其一,美存在于客體和載體。

其二,創造美和鑒賞美有階段性的區別。

其三,創造美和鑒賞美屬于不同主體的行為,并在不同層面、不同空間展開。

其四,創造美和鑒賞美,具有不同的對象,不同價值觀,不同的規律性。

審美二元論是審美,其中的三層含義:首先是創造者按照自然規律和自我所積累的審美經驗,正確科學的改造,美的改造;再者對于客觀存在的自然美,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表現,改造合乎人的審美經驗和客觀世界;最后則是在審美過程中,人的本質量的對象化則表現為人對對象審美要素的感知,是主體對追其審美價值取向的肯定。

而橋梁作為我們人類日常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跨越障礙的交通設施人工建筑,其在生產和存在同樣要經歷設計、施工、和實際使用。同時建設階段和使用階段的一些關于橋梁的一些要求,比如“設計技術、安全程度、經濟造價、美觀環保”等,使用階段的“交通通暢、行車安全”等分別為建設階段的審美原則和使用階段的什么原則,所以從客觀上講,上述中構成了對橋梁的審美,滿足二元論主張原則及技術審美、功能審美、藝術審美的要素。這就是橋梁二元論的主張。

3橋梁美的搖籃——景觀設計

3.1景觀設計概念

景觀設計學是關于景觀的分析、規劃布局、設計、改造、管理保護盒恢復的科學學科。景觀設計是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單純的說某個建筑的景觀設計只是很單純的針對這個建筑來說的。景觀設計也是體現建筑設計者,及創造美的主體的具體思想表現。當然作為自然科學建筑學中,我們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越來越注重人類戶外生存環境的建設問題,而人類生存環境是動態發展的,也是美學所要涵蓋的內容之一,所以景觀設計學就是符合人類文明對自然界的認知和理解,也是美哲學發展的必然產物。

3.2景觀設計的理念

3.2.1文化的意義

每一個國度或是地區,都有不同的對美的理念,人們對美的事物是追求的,這點毋庸置疑,但是隨著歷史的變遷,時間的推移,便有了多元化的審美理念和審美情趣。所以不難看出,文化的積淀對于美哲學的重要性。人類歷史就是人類文化的發展史,所以文化和歷史相輔相成。比如現代科學可以分為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雖然研究的對象,和方向的不同,但都是人類文化的積淀,同時每個地區所研究或是所倡導的制度文化有可能不同,但是就自然科學而言,沒有國界,沒有地區之分。

文化的核心是意識形態上的、觀念上的,從開放度與自由度來說,必然是多樣化,我們現在也應該可以看到,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發展,幾乎不再會有一個國家能獨立在信息爆炸、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劇烈的碰撞和摩擦,相互融合,這是不可避免的。一個民族既有其民族性,又有它所處的時代性,時代性的變遷首先是它在經濟上的對外接觸相聯系的。當然,融合不是混合,更不去取消差異,取消種族特色,融合的概念是既有你,也有我的關系,一個民族文化傳統能否維持和發展,最終依據的是否由生命力、是否經得起時代性的沖擊和檢驗。違反時代潮流,硬性維護某個民族文化傳統是不切實際的。

3.2.2景觀設計理念

人類一切的生產生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景觀設計也是一樣的,它是人類對自然環境的改造,是對土地的規劃管理,目的是營造一個更加宜人的生活環境。在景觀設計或者土地規劃的時候,創造美者的主觀思想,不免占據了主導地位。也就是說人的思維觀念,對景觀設計起到主導性的作用,景觀設計是反應人的主觀意識形態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說,景觀設計成為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構成因子,它和其它文學藝術作品一樣,都生動的反應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核心。所以人們不惜在研究景觀設計的時候,提到大量關于人類文化,正是因為有因才有果。人類文化是景觀設計中不可缺少的指導思想,也是要求設計師對恪守經典文化的同時,融合其他理念文化,作出不失水準卻又有新潮的經典之作。

3.2.3景觀價值取向及意義

衡量價值的標準不是確定的,一方面說,是不同國家、不同地域的人存在不同的價值觀;另一方面,在不同時代,人們的價值觀也不盡相同。我們在景觀設計中,力求是不同種族,不同膚色的人都能接受,所以談論接受景觀設計的前提,就是要考慮到“通用的價值觀”。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其實很難判斷今天作品的價值。價值觀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觀念迅速改變的時代里,人們很難判斷作品的價值是無可厚非的,但大眾審美水平可以體現一個國家、地區的審美水平,與價值觀水平,所以我們也說,景觀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密切聯系。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對景觀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回顧歷史,正是工業革命帶來社會的進步,促使現代景觀的萌芽。

毋庸置疑,景觀設計師一門藝術。它與其他藝術形式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系。現代景觀設計從一開始。就沖現代藝術中吸取了豐富的形式語言。對于尋找能夠表達當前的科學、技術和人類意識活動的形式語言,的設計師來說,藝術無疑提供了最直接最豐富的源泉。

對于景觀設計中,生態環境的保護是重中之重,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建造,景觀都與自然發生密切的聯系,這就必然涉及景觀與人類和自然的關系問題,只是因為今天的環境問題更為突出、更加受到關注,所以生態也成最時髦的話題之一。自然和諧,也是人們美哲學中重要的一環,也是景觀設計價值取向中十分中央的一環。

4橋梁美的彰顯——結構與設計

4.1橋梁結構及典范

橋梁的外在樣式和一是千姿百態的,但總的來說,橋梁橋型可以分為梁橋、拱橋、剛構橋、懸索橋和斜拉橋。每一種橋型都有自我獨特美學價值及其所以應用的范圍。

對于梁橋來說無疑是讓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橋梁橋型,他的結構實用且簡潔。梁橋主梁的美學設計中點則是要求其形態輕巧,連續,簡潔大方。而梁式橋的橋墩的美感和設計主要是依據上部結構而定,所以整個橋看上去是否有韻味,橋墩與主梁相協調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東京灣橫斷道路橋,其橋墩與主梁的協調程度可以說是完美。

拱橋對于人們來說更是不陌生,我國歷史上就有許多拱橋。而拱橋的力學優點明顯,外形優雅,似乎拱橋的美渾然天成,不需要格外的點綴與修飾。如我國的趙縣趙州橋,就是拱橋中的經典。而英國米德爾伯格和斯托克頓梯斯河橋,橋型為拱橋,雖為步行橋,但以其纖細、卓越的景觀設計,令人神怡。我們也不禁感嘆拱橋的多變和柔美。

大跨度懸索橋雄偉壯觀,在環境中易形成全新的景觀,竣工后,即成為該地域的標志和旅游景點。不需要多余的贅述,因為目前只有懸索橋能達到大跨徑。光這一點就可以證明其力學結構的優越性,高聳入云的橋塔令人驚嘆。如日本關門大橋,高地起伏、剛柔并濟,是對稱美學設計手法中不可多得的典范。

斜拉橋的發展與變革一方面是由于科學的進步,另一方面還是更多的處于美學上的考慮,斜拉橋和懸索橋在其景觀特征上有許多相同之處,尤其是大跨度的斜拉橋和懸索橋給人的美觀視覺沖擊上有異曲同工之妙,由于其巨大的規模和高聳入云的主塔的象征性標志的作用,擁有震撼人心的魅力和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大跨徑斜拉橋的典范如法國圣•納澤爾橋、法國諾曼底大橋、法國米約大橋。

5結語

美學的意義并不是空洞的,它是基于人們的感性認識,是人們研究感性認識的一門學科。現代美學的意義十分廣,美學所研究的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某種意義程度上價值觀發展趨勢,研究內容包括整個藝術領域里的藝術穿鑿一般規律和原則。美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反映人類生產生活情趣,彰顯人類個性的一門感性學科。而橋梁美學對于我們來說,是人類對于橋梁的一種感情甚至可以說是一種自我認同和自豪感,這也勢必會成為人類努力創新,奮發拼搏的一種動力,也是推動未來橋梁建筑的發展的一種積極的感性潛在動力。

[參考文獻]

1.和丕壯著.橋梁美學(橋梁工程專業用)(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8月

2.劉古岷 陳小兵著.新世紀橋梁建筑藝術賞析(第一版).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

3.2004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10月

4.徐風云 陳德榮著.橋梁審美原理(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1月

5.趙良著.景觀設計(第一版).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环县| 桐梓县| 乌兰察布市| 攀枝花市| 福鼎市| 清水县| 乌兰察布市| 顺义区| 黄陵县| 得荣县| 和静县| 凤台县| 仁布县| 东阿县| 石台县| 河津市| 巧家县| 平远县| 甘洛县| 社会| 开江县| 永嘉县| 吉林市| 唐山市| 会昌县| 神池县| 华坪县| 安阳市| 桃园市| 饶阳县| 西平县| 九江市| 建德市| 五峰| 宜兰市| 穆棱市| 南汇区| 吴忠市| 西平县| 从化市| 买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