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民辦學校申報材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關于落實和銜接省取消和下放事項的銜接
1、經認真對照《關于取消、下放和保留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吉政發[2017]33號)取消的25項審批事項,鐵西區現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中,不涉及與省政府清單對應取消的審批事項。
2、省政府下放的26項審批事項中,僅有1條“排污許可”下放至市、縣、區級政府,應為各市、縣、區級政府的環保部門對應承接,鐵西區未設置環保局,該項審批事項應由市環保局承接。
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調整
按照省審改辦《關于抓緊調整完善市縣本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通知》(吉審改辦[2017]25號)和市審改辦《關于調整完善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通知》(四審改辦[2017]10號)要求,鐵西區審改辦于2017年12月1日印發了《關于調整完善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的通知》(四鐵西審改辦[2017]3號)。
經過認真清理調整,鐵西區在原保留的43項行政審批項目基礎上,取消行政審批項目2項(1、“護士注冊”由于職能范圍調整,區衛計局只負責將申報材料呈報上級衛生計生管理部門審批。2、“新辦、變更社會福利企業初審”根據《關于做好取消福利企業資格認定事項有關工作的通知》(民發[2016]180號)取消。);擬暫停1項(“舉辦全區性學生競賽活動審批”由于無審批業務,擬暫停。);擬整合5項(1、“民辦學校舉辦者變更審批”和2、“社會力量舉辦非學歷初中以下教育機構審批”,兩項與保留審批項目“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設立、變更、終止審批”整合。3、“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審批”,與行政確認類“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整合。4、“初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格認定”與行政確認類“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資格認定”整合。5、“校車使用許可”與其他類行政職權“對校車安全運行的監管及司乘人員管理”整合。);依據省保留目錄對應增加1項(“事業單位設立、變更、注銷登記”),調整后擬保留行政審批項目36項。由于市政府調整審批項目清單還未正式下發,不能確定有無下放至縣區層級的審批項目,所以鐵西區還未正式公布審批項目調整目錄。
根據《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13年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的通知》(浙教辦人〔2013〕號)等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辦法,引導廣大教師努力提高業務水平,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將2013年我市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希認真貫徹執行。
一、相關政策
為鼓勵小學教師一專多能,使小學全科教師具有擔任國家規定的小學多門課程教學的基本能力,適應小學尤其是農村小學小班制、包班制等需要,對任現職以來,承擔課程計劃所規定的小學2門及以上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在申報晉升職務(職稱)材料時,允許按小學全科學科申報;其承擔的各學科教學工作量可以累加計算,其所教學科獲得的教科研業績,可視同一學科的業績。
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大力推進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浙政辦發〔2007〕60號)和《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精神,對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城鎮義務教育中小學教師,在評聘高級職務(職稱)時,應有在農村、欠發達地區和薄弱學校全職支教1年的經歷。民辦學校教師晉升高級教師職務不作要求。從2013年起,城鎮義務教育中小學教師,在評聘中級職務(職稱)時,也應具有在農村或薄弱學校任教1年及以上的經歷,支教方式由各縣(市)區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根據《浙江省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若干規定(試行)》,今后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每5年為一個周期,周期內每位教師參加專業發展培訓時間應累計不少于360學時;新錄用的、教齡在一年以內的新任教師,在試用期內須參加不少于180學時的培訓,且新任教師在試用期內接受規定培訓的時數,不列入教師周期內專業發展培訓時數。從今年起,參加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培訓學時要求將逐年提高到以上標準。其中,2013年的學時要求仍為近5年240學時;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的學時要求分別為近5年264學時、288學時、312學時、336學時;2016年及以后培訓學時要求為近5年360學時。
因國家關于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的政策未出臺,根據省有關文件精神,今年暫不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的評審工作。我市實習指導教師可按甬教人〔2008〕196號文件精神,仍參加技校教師職務系列的評審。
二、業務考核
中專、實驗和研究系列的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人員業務考核時間安排在8月上旬進行,考核方式等要求不變。
小中高申報人員教學水平面試考核的形式仍為上課,面試考核工作由市統一組織,面試考核結果作為推薦到省參評的依據。上課時間安排在9月中旬進行。
普通中學和職高文化課教師申報中學高級的教學水平考核形式由說課改為上課,上課考核原則上由各縣(市)區負責組織進行,上課結果作為到市參評的依據。具體操作辦法另行通知。
職高專業課教師申報中級(僅指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高級教師職務資格人員的面試考核方式仍為專業技能和實務測試,時間安排在10月下旬。
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中學一級申報人員的考核時間和方式不變。
三、工作程序
申報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由個人提出申請,所在單位對申報材料進行核實,并在單位醒目位置公示1周。公示內容為《推薦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綜合表》和《教育教學工作情況簡表》。
設中評委的縣(市)區在評審前15天,將中一、小高評審材料、評審對象花名冊、《專業技術資格初審報告》和《召開評委會的函》報市教育局初審,然后交由市人事局審核。經市人事局審核同意后,方可召開評委會。評審工作結束后,由縣(市)區教育局和人事局報市人事局統一發文公布評審結果,公布評審結果文件,將由市人事局抄送市教育局。
非教育系統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的,必須取得本單位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并出具評審委托函。
四、材料報送
報送材料要求真實規范,手續齊全,并符合規定的送審程序。縣(市)區報送材料前,參評人員的申報資格須經當地人事部門審核,并蓋章確認。
根據省市評委會評審要求的不同,評審材料分為送省評審和送市評審兩種材料。各地應按照省市開列的《材料清單》內容提供相應的評審材料。其中送省評審的《推薦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綜合表》,應提供word格式電子稿,文件名統一為**(單位全稱)**(姓名)。此電子稿根據要求將在省教育廳門戶網站進行公示。寧波教育人事網“下載專區”提供評審材料所需表格的樣表,申報人員可瀏覽此網頁下載有關表格,其中報省材料的表樣略作改動。上報表格的填寫要求,仍按甬教人〔2008〕196號文件有關規定執行。
五、時間安排
7月15日前,各縣(市)區,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送交中專、研究(教育管理)和實驗3個系列的評審材料,包括須作鑒定的論文代表作原件及電子文檔,以及須作鑒定的小中高論文代表作原件、電子文檔和送鑒論文清單,此外還應同時報送申報中學高級的人員名冊。其中,申報副研究員專業技術資格的論文參照中專高級講師論文鑒定的方式,由所在學校聯系校外有關學科專家鑒定。
8月上旬,中專、研究(教育管理)和實驗3個系列申報人員進行面試。
9月20日前,各縣(市)區,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送交中高、小中高評審材料,市教育局直屬學校同時送交中一評審材料。
9月中旬,小中高申報人員上課考核。
10月中旬前,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中高、中一申報人員上課考核。
10月下旬,中高申報人員進行全市統一的業務考核筆試;職高專業課教師進行實訓實務測試。
(一)成人教育培訓市場廣闊
除了傳統的計算機培訓、語言培訓和出國培訓外,隨著經濟發展、社會分工的不斷變化,大學生就業競爭壓力增加,對成人教育培訓的需求不斷加大,一些職業資格考試和職業技能考試培訓也迅速興起。近年來,成人教育培訓市場競爭發展,專業化教育培訓機構市場細分不斷成熟,逐漸形成品牌培訓企業和連鎖培訓,出現了如時代光華、新東方、華圖教育、中公教育、北大青鳥等品牌連鎖培訓機構。我國傳統消費觀是省吃儉用,但個人對學習培訓一般舍得投入,這也給教育培訓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二)成人教育培訓種類繁多
成人教育培訓是發展全民教育、全面教育、終身教育的重要手段。據2015年教育培訓行業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成人教育培訓機構有3.4萬個,成人教育培訓市場總值達到6500多億。成人教育培訓從最初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出國留學語言培訓,到目前涉及公務員考試培訓,考研培訓,“四六級”、托福、雅思等外語培訓,各類資格證書培訓,音樂、體育、舞蹈等特長培訓,計算機、會計、企業管理培訓等,品種繁多,涉及63個行業和種類,其中新增物聯網、微電子商務、游戲開發、創業教育、職業規劃等18個行業,基本涵蓋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
(三)成人教育培訓辦學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成人教育培訓涉及行業較多,培訓組織靈活多樣,培訓時間長短不一,成人教育培訓的辦學水平也參差不齊。很多培訓機構沒有固定的培訓場所,進行“小作坊”“打游擊”式的培訓。有的中小型培訓機構辦學條件簡陋,租用教室、民房甚至車庫、地下室、倉庫等開展培訓活動;一些條件較好的培訓機構會租用禮堂、賓館的會議室等,收費較高。成人教育培訓師資水平也有很大差距,一些職業資格和技能培訓機構師資隊伍非常不穩定,人員流動大,很多臨時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就上崗成為培訓教師,培訓質量堪憂。
(四)成人教育培訓收費偏高
相比于學前教育培訓和中小學課外輔導教育培訓,成人教育培訓被認為是低投資、高回報的產業,是最具“錢景”的行業之一。很多培訓機構收費高、利潤高,培訓費用少則幾千元、動輒上萬。據統計,2014年全國公務員考前培訓項目的平均培訓費用達到5600元,“MBA考前培訓”前三名教育培訓機構的盈利分別是2.3億、1.9億和1.3億。很多培訓機構打著“保過班、沖刺班、押題班、VIP班”的旗號收取天價培訓費用。
(五)成人教育培訓缺少法律監管
目前成人教育培訓市場存在監管盲區和監管風險。教育部門對教育培訓和民辦學校的準入資格控制較嚴格,一些成人教育培訓機構就在工商部門注冊“文化傳播公司“”教育咨詢公司”等,通過打球的方式“掛羊頭賣狗肉”,來逃避教育部門的監管。教育、工商、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存在多頭管理,同時也存在監管漏洞,缺少相應的法律制度來約束培訓機構。當學員遇到虛假宣傳、捐款潛逃、合同糾紛等情況時,不知該向哪個部門投訴,自身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成人教育培訓法律監管缺失的表現
(一)缺少辦學資質
目前成人教育培訓市場上沒有辦學許可證和辦學資質的機構隨處可見。為保障辦學質量,教育部門對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固定資產、招生章程、培訓費用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制定了一套非常復雜的審批程序。有的不符合審批要求的教育培訓機構另辟蹊徑,通過在工商部門注冊了公司,有的未經任何部門批準就開展教育培訓業務。這些機構既不受教育部門的監管,又可以名目張膽地招生培訓,致使培訓市場亂象叢生。
(二)培訓質量無法保證
由于缺少必要的法律監管和約束,成人教育培訓質量良莠不齊。一些機構是先招生,后租教室,聘教師,開課時間不確定,上課時間嚴重縮水,“一對一”變成“一對多”,“小班”變“大班”,培訓質量難以保證。一些機構打著“專家、名師”的旗號招生,由于師資條件有限,常常是臨時聘用毫無經驗的研究生來冒充“專家”敷衍了事。
(三)培訓糾紛頻發
由于培訓機構大多采取一次性預付學費的方式收費,并且不能開具正規發票,一旦學員對培訓效果和質量不滿意,想要退款就非常困難。同時這種一次款的方式風險非常大,有的培訓機構收完學費后一夜之間就捐款潛逃或人去樓空了。培訓合約中有很多不平等的條款限制和陷阱,導致學員很難維權,培訓機構以各種借口拒絕退錢,一些所謂的“不過退款”和“不滿意退款”的培訓班,在退款時設置非常苛刻的條件障礙,在合同中規定參加培訓人員不能遲到早退、不能將課堂講義帶出教室、不能錄音錄像等等,只要一條違反了合約規定就不退款,并且退款也只退一部分學費。
(四)虛假招生宣傳由于成人教育培訓市場競爭激烈,有的培訓機構為了擴大生源,不惜編造虛假信息。有的唯利是圖、不擇手段,夸大學校辦學條件和社會榮譽;有的偽造教師學歷、夸大培訓質量、宣稱有雄厚的師資團隊、教師有很高的押題命中率、有內部消息和特殊渠道可以“100%包過”等等;一些培訓機構打著“不過退款”“簽約通關”等旗號來吸引眼球,但是退款的時候不能100%退款。
三、成人教育培訓法律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針對性的法律制度
目前我國成人教育培訓的監管沒有針對性的法律監管制度。雖然國家出臺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為成人教育培訓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準則,但是操作性不強。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的相關規定,以盈利性為目的的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并不適用于該法中的法律監管和法律責任。教育部也明確指出社會培訓機構不屬于學校,因而無法監管。從法律監管的邏輯起點來講,要想做到依法監督和管理,必須要有一個適用于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的明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條文。目前我國尚未出臺明確的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這方面的法律建設還不夠完善,對一些合同糾紛和違約行為都是參照《合同法》《廣告法》來解決,沒有關于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管理、監督和處罰的實施細則和具體法律依據。
(二)辦學審查門檻過高
目前我國對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審查標準過高。雖然限制了一些不符合辦學要求的培訓機構進入培訓市場,但過高的要求也導致一些培訓機構對正規審批手續和辦學資質望而卻步,長期“無照”辦學和“黑戶”經營。這些沒有辦學資質的培訓機構無法吸引投資,不能改善辦學條件,不能有效地提高辦學質量。不僅阻礙了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的壯大發展,同時也使管理部門無法有效監管。另一方面,成人教育培訓資質審批程序和手續也非常復雜,不僅要提供各種證明材料,同時對培訓機構的辦學規模、形式、管理、資金等都需要繁雜的申報材料,這些復雜的審批程序需要培訓機構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辦學資格審查門檻過高和審批程序復雜,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無證辦學機構增加。
(三)監管部門不作為
由于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的注冊和登記分散在教育、民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工商等部門,在日常監管中各部門權責劃分不明確。盈利性的培訓機構在《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并沒有明確規定,在工商部門注冊的培訓企業和機構,是按照工商行政登記要求辦理,并沒有在教育管理部門備案。這樣就造成了成人教育培訓市場上的法律監管主體多頭,各個部門都有監管的職責,卻都不作為,出現監管“真空”和“盲區”。這些部門普遍存在“重審批、輕監管”的現象,對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的日常監督監管不作為、監管失控。在出現重大違約糾紛和惡性攜款潛逃事件時,主要監管部門互相推諉責任。
四、成人教育培訓法律監管路徑建議
(一)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法律制度的健全是教育培訓市場規范合理發展的基礎和保障。目前的法律法規都沒有針對教育培訓監管的專門性法律,應建立起從全國到地方的涉及學前教育培訓、課后教育培訓到成人教育培訓的全方位的有針對性的法律制度。全國性針對教育培訓特別是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的法律制度要統領全局,明確監管部門和法律責任、處罰標準和退出機制,明確監管主體和責任,使教育培訓法律監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地方性的配套法律制度要根據地方特色和培訓市場的保有量、行業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制定統一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將年度審查和日常監管相結合,改變誰“都有權管、誰都不管”的局面,各行政管理部門統一口徑、統一處罰標準,各司其職。在建立相關法律制度之前,要充分調查研究,既有針對性和操作性,能規范培訓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又能促進培訓機構自我完善和自我約束,推動行業自律,促進培訓機構樹立企業信譽和誠信辦學的良好形象。
(二)設置寬嚴結合的審批標準
毋庸諱言,目前教育主管部門的教育培訓辦學資質審查和標準過于嚴格,而工商管理部門又過于寬松。建議加強成人教育培訓辦學審查標準的頂層設計,制定科學合理、寬嚴結合的審查標準,既要保證完善成人教育培訓的辦學資質,又要保護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積極性。對于繁雜的審批手續,要結合實際認真梳理、重新審視,該保留的保留、該簡化的簡化、該砍掉的砍掉,建立與審批標準相適應的審批程序。設置科學合理的審批流程,實行“一站式”辦理。在審批辦學手續時,實行成人教育培訓教師實名備案制度,審查培訓教師相關資質和教師資格證。培訓機構經主管部門審批符合辦學資質和注冊條件后,實行注冊保證金制度,進行承諾監管,有效防范風險。采取“誰審批誰負責”的責任制,明確監管職責。實行分類管理,嚴格規范培訓機構的招生宣傳,杜絕天價學費,嚴格防止和嚴肅打擊合同陷阱。
(三)完善法律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