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動物的保護措施

動物的保護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動物的保護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動物的保護措施

動物的保護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線路保護;誤動;分析;預防

Abstract: This article objectively and narrated the movement situation which in detail the 110KV round area line line protects. Launch the analysis to the misoperation reason and the failure processing,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similar accident occurs once more solution measure.

Key words: line protection; moves by mistake; analysis; prevention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繼電保護設備的更新,繼電保護裝置本身的故障和異常日益減少,但由于檢驗項目的忽略和人為的事故造成的繼電保護異常的情況時有發生,以下是一起由于人為因素造成保護裝置誤動作。對保護誤動作產生的原因及故障處理展開分析,并且提出預防類似故障再次發生的解決措施。

1故障的概況

2007年4月28日下午,由我單位所調試的某220kV變電站的110kV圓區線經過一天的工作,對該線路定檢完畢,具備送電條件。晚上20點10分左右,調度下令該線路由熱備用轉運行狀態。

值班人員接到命令后,對該線路的斷路器進行合閘,但合閘令一發出,該斷路器瞬間跳閘。值班人員經檢查,保護裝置的“保護跳閘”指示燈未點亮,且保護裝置無任何故障信息報文。

2故障的分析

接到事故情況后,繼電保護人員首先使用錄波器,調用錄波情況。經調用,由該線路開關量啟動錄波器,但沒有發現電流突變,即沒有故障電流產生,且沒有任何突變量啟動錄波器,同一段母線PT二次電壓也正常。針對以上情況,繼電保護人員初步確認這次跳閘屬于誤動作。

3故障的檢查

經保護、運行、調度三方共同協商,暫時取消本次送電,線路轉檢修狀態,由繼電保護專業方面人員,對本次事故進行處理。

該線路轉為檢修狀態后,繼電保護專業人員對該線路的二次回路和保護裝置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現將檢查內容與步驟所列如下:

第一步:檢修狀態下,調試人員再次手合該斷路器,依舊合閘失敗。

第二步:保護定值及邏輯檢查:

(1)接地距離保護定值及邏輯檢查正確;

(2)相間距離保護定值及邏輯檢查正確;

(3)零序保護定值及邏輯檢查正確。

第三步:直流電源檢查:

(1)+KM對地+112 V(符合要求);

(2)-KM對地-112 V(符合要求);

(3)裝置內部±15 V、+24 V、+5 V電源,穩壓性能良好,偏差值符合要求。

第四步:裝置的靜態特性檢查:裝置采樣回路的零點漂移滿足運行要求,交流采樣的極性和相序檢查正確,采樣精度滿足運行要求。

第五步:跳閘線圈動作電壓檢查:跳閘線圈動作電壓80V,滿足運行要求。

第六步:二次回路檢查(見圖1):用萬用表直流檔量跳閘回路(37)對地電壓+112V,說明有跳閘令發出。

對照圖1所示,有以下3種情況可能引起該斷路器跳閘:①TBJ-1(防跳繼電器)接點粘死;②CKJQ(保護出口繼電器)接點粘死;③MTJ(母差跳閘繼電器)接點粘死。

為了排除上述可能情況,調試人員決定對裝置內部(出口板)進行檢查。

第七步:裝置內部(出口板)檢查。

拔出出口板,仔細觀察,發現如上圖所示的“A”處有斷路現象。對照上面的原理圖,可以看出,正電源如圖中箭頭所示,由HD(紅燈)回路、1YQJ(I母電壓切換)回路,流經MTJ(母差跳閘繼電器)的并聯二極管,啟動MTJ,再由MTJ接點啟動跳閘線圈,使斷路器跳閘。

4故障的分析

為什么當天做定期檢驗時沒有發現該故障問題。原來當天對該線路做定期檢驗時,首先是加電量,做保護裝置的定值試驗、傳動試驗。做完傳動試驗后,依此對保護裝置的插件進行清掃、除塵。由于該MTJ的并聯二極管以前曾經更換過,焊接質量不好。當天調試人員對該出口板清掃時,由于用力不恰當,導致如圖中所示的“A”處斷路。由此造成本次事故的發生。

5故障的處理

第一步:圖1所示,對出口板“A”處的斷路進行了可靠的連接處理。

第二步:一次設備檢修狀態下,再次進行斷路器合閘,合閘成功。

第三步:該線路由檢修狀態轉為運行狀態,設備運行正常,送電成功。

6故障暴露出的問題

(1)原先更換MTJ(母差跳閘繼電器)的并聯二極管時,焊接強度不夠。

(2)本次檢驗流程不規范,檢驗不是按序進行。若本次定期檢驗,按序進行,即先對裝置進行除塵、清掃、外觀檢查(檢查其元器件的接線、焊接情況等),再進行通電傳動檢驗,即可發現問題所在。

(3)裝置外觀檢查不細心、不徹底。調試人員對裝置清掃除塵后,對裝置電路板上(圖中所示“A”處)的斷路情況沒有發現。

7故障的對策及預防措施

此次故障教訓可謂深刻,為了防止類似故障的再次發生,針對此次事故所暴露出的問題,在以后的現場工作中應該做到:

(1)裝置更換元器件后,焊接強度要可靠、符合要求,并且應經第二人檢查確認。

動物的保護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字:主變差動保護誤動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to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are reviewed, and analyzes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basic principle, on the basis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of maloperation of measures to solve.

Key words: the main transformer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misoperation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主變差動保護概述

主變差動保護是保護變壓器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的特點,主變差動保護對主變系統的供電和安全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主變差動保護的不平衡電流也直接影響著差動保護的速度和可靠性。一般來說,主變差動保護主要針對變壓器組和引出線產生的多相短路及大接地電流、繞組匝間的短路情況進行保護。因此,我們可以說,差動保護就是對變壓器的主保護。如果變壓器差動保護產生誤動甚至拒動,都會對供電系統造成很大的損失,分析主變差動保護產生誤動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變壓器差動保護的水平,此意義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主變差動保護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對主變差動保護誤動原因及其解決措施進行了研究。

主變差動保護的基本原理

主變差動保護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據基爾霍夫電流定理產生的,如果變壓器在正常工作或者區外故障時,就把其當做理想的變壓器,使其被流入的變壓器電流和流出電流相等,差動的繼電器不發生運動。同時,如果變壓器的內部出現故障,就對兩側的故障點提供短路電流,讓二次電流的正比于故障點的電流,差動的繼電器基礎發生運動。

1、平衡系數

差動保護的平衡系數是指變壓器高低側在其額定的狀態下,根據二次額定值向該側轉換的系數進行差流計算,目前,差動保護的平衡系數主要有PST-1200和RCS-978兩種。

SPT-1200差動保護的平衡系數。其計算方法如下:變壓器高中低三側TA變比為HTA、MTA、LTA三種;變壓器高中低三側額定電壓主要有HDY、MDY和LDY三種。如果TA額定的電流為5A,高壓側TA變比為1200/5,此時,HTA為240;如果TA額定電流為1A,高壓側TA變比為1200/1,HTA則為1200。

RCS-978差動保護平衡系數。RCS-978平衡系數的計算首先要根據變動最大容量和各側的實際運行電壓來進行計算,得出相應的各側T,此時,平衡系數公式為:KPH=(I2n-min/I2n)*Kb。

2、SPT-1200和RCS-978差動保護轉換

SPT-1200和RCS-978差動保護的相角轉換,其目的都是為了消除由于電流接線引起變壓器側電流相位的不同而產生的誤動。通過對二者的相互轉換,可以使各側的電流相位達到相對一致,進而消除誤動。SPT-1200和RCS-978的轉換是通過電流矢量的相減來消除相角的誤差,并通過減超前相或者滯后的相電流的不同,進而實現了相角的滯后或者前移。

主變差動保護誤動的原因分析

一般而言,主變差動保護誤動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CT的變化。由于主變差動保護的變壓器變比是不一樣的,因此其高低壓側的一次電流也就不同。例如,如果某變壓器的容量為20MKVA,側CT的變比就應該是200/5,此時,根據實際情況來看,低壓側CT的變比就只可能是20000/5或者2500/5,而理論上,低壓側CT的變比為2200/5才能與200/5的變壓器容量保持一致。

2、CT變比引起的不平衡電流。在變壓器的主變差動保護中,變壓器的變比不同,高低壓側的一次電流也不同,CT變比也是不同的。由于在變壓器的主變差動保護中,CT變比不同,就會導致高低壓側的電流不平衡,引起主變差動保護的誤動。

3、變壓器接線組別。變壓器具有不同的接線組別,不同的組別會導致出不同的高低側壓電流,如果其中某側為中性點的接地運行方式,此時,高低壓側線如果發生了單相接地的故障,那么該電流在流通主變高壓側時也會相應的產生故障,從而導致誤動。

4、CT特性。主變差動保護CT均是根據主變各側的型號不同來進行選型的。如果變比和容量都有差別,那么CT的特性也會不一樣,而且如果區外故障穿越的電流不斷增大,就有可能會導致CT的飽和,導致CT特性不一致,從而引起電流不平衡度加大,造成主變差動保護的誤動。

解決主變差動保護誤差的措施

電流不平衡的調整

主變差動保護是通過計算機來實現的,在其實現的過程中,通常是根據變壓器各側的一次電流和差動互感器的變化來對電流平衡調整相應的系數,并把系數值輸入計算機保護中,從而實現自動平衡調整。

2、采用相位補償法

采用相位補償法,主要針對接線組別不同引起不平衡電流而導致的誤動。采用相位補償法就是指進行高低側電流相位的轉換,例如將變壓器的接線側電流互感器由二次繞組加成三角形轉換,并將變壓器的三角形接線側電流互感器由二次繞組接成星形轉換,這樣就使得變壓器變比電流互感器的二次電流相位得到了相應的矯正,實現了對電流互感器的調整。

3、提高差動保護動作電流

由于CT特性的不同引起的主變差動保護誤動,為了相應的減少CT特性導致的不平衡電流,可采取提高KTX值的方式來提高差動保護的動作電流,從而有效的避開不平衡電流導致的不良影響;同時,在對主變差動保護的動作電流進行計算時,還要引入同型系數KTX,以此來反映電流互感器的影響程度。

4、把握主變差動保護誤動的四大關口

第一,把握安裝關。在進行主變差動保護的過程中,對于變電站的二次安裝接線,一定要按照一定要標準來進行,尤其是在用剝線鉗對剝線進行剝線工藝和接線時,切記不能讓線有所損傷;在對接線進行連接時,一定要用螺絲擰緊,有效避免未擰緊而導致的不良接觸性損失;對安裝投運端子箱的電纜穿孔,一定要按照要求將穿孔進行密封,盡可能的避免由于潮濕的空氣導致的端子排受潮和腐蝕。

第二,把握調試關。在這一關中,變壓器的差動保護在其北投入使用前,一定要嚴格的檢查其輸入的保護裝置及其互感器和CT接線的順序和相序,以此來保證變壓器差動保護能夠正常的工作;同時,還要在投入使用之后,必須帶負荷測試。

第三,把握設備運行。在這一過程中,要根據變壓器主變差動保護的要求和規范制度,做好主變差動保護的日常監測工作。在這一工作中,主要監測裝置是否清潔完好,設備是否沒有損傷;接線接頭是否具有銹蝕等。總之,設備運行的檢查和維護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能夠及時的避免隱患,避免危險事故的發生。

第四,把握技術改造關。隨著計算機應用到主變差動保護中,繼電器和晶體管式的保護改造和替換也在不斷的進行著,因此把握技術改造,加快技術保護的可靠性和靈敏性,提高主變差動的速度和效率;同時,在主變差動保護中還要相應的做好繼電保護的定期檢驗和檢查工作。

結束語

主變差動保護的主要目的是要通過保護來為變壓器解決繞組、引出線和套管等多相短路的問題。針對主變差動保護中產生誤動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對策。隨著計算機在主變差動保護中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主變差動保護的效率和水平。在日后的主變差動保護實踐中,該項技術將會得到更多的考驗和挑戰,得到不斷的優化和更新,同時也將得到更好的完善,從而盡可能的減少主變差動的誤動性。

參考文獻:

[1] MMP-TI系列智能保護裝置暨 CK2000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z].天水長城開關廠新技術開發公司,2000.10―15.

[2] 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及二次回路[J].哈爾濱電力學校編印,1973.51-56.

動物的保護措施范文第3篇

2、就地保護與易地保護,以就地保護為主。

野生鳥類在人工馴養繁殖,易地保護情況下,繁殖大量個體,然后放歸自然環境,使瀕臨滅絕的物種恢復種群數量。我們要保護那些瀕臨滅絕的鳥類,應該就地保護,恢復和改善原棲息地的環境,再加強其他保護措施,才能有效地保護原有的鳥類,使它們延緩滅絕的時間。

3、對鳥類的救助 。

4、提高保護鳥類的意識,加強保護措施是保護鳥類的重要保障。

動物的保護措施范文第4篇

如此大的工程,在施工期間會對風景區水生生態產生一定的影響,筆者在實地調研后對疏浚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后對風景區水生生態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消減措施,為工程的方案論證、環境管理和項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1 施工期對浮游生物的影響分析

1.1 浮游植物

在航道整治階段,水中疏浚挖泥、拋投等作業引起局部水域水質渾濁,將導致水體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產生不利影響,降低局部水域內浮游植物的種類和數量,也會使以浮游植物為餌料的浮游動物在單位水體中擁有的生物量相應減少。總體來看,項目施工可能使局部水域的浮游生物的種類和密度有所降低,但是對其數量及種群結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對物種正常繁衍基本沒有影響。施工結束后,不利影響即可消除。工程實施對浮游動物影響的程度不大。

1.2 浮游動物

項目建設對浮游動物最主要的影響是水上施工擾動水體,造成水體懸浮物濃度增加,從而影響浮游動物攝食率、生長率、存活率和群落等,根據有關實驗結論,水中過量的懸浮物會堵塞橈足類等浮游動物的食物過濾系統和消化器官,尤以懸浮物濃度達到300mg/L以上、懸浮物為粘性淤泥時為甚,如只能分辨顆粒大小的濾食性浮游動物可能會攝入大量的泥砂,造成其內部系統紊亂而亡;如水中懸浮物濃度的增加會減少多種溞屬和其他枝角類的攝食率、生長率和競爭能力。施工活動造成底質中沉積的營養鹽及重金屬物質的釋放,這將直接影響工程附近區域浮游植物的分布和數量,從而間接影響浮游動物的分布和數量。

考慮到施工一旦結束,懸浮物的影響也隨之消失,同時浮游植物具有普生性,其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對環境的適應性強,工程水下施工對浮游植物的影響可得到很快的恢復,對其多樣性的影響較小,且都是暫時性的,在施工結束后一段時間,隨水體自凈能力恢復而得到改善,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復到施工前的水平。

2 施工期對底棲生物的影響分析

底棲生物是水域水生生態系統中重要的水生生物類型之一,由于底棲生物活動能力低,其生存受環境變化影響比較明顯。在疏浚開挖、碼頭水工建筑物建造過程中,開挖區域和碼頭區域的底棲生物類群中,活動能力較強的底棲生物、魚類等在受到驚擾后,大多數會逃離現場,少部分來不及逃離的則會被掩埋死亡。活動能力差的底棲生物將被覆蓋死亡。工程的疏浚、拋投等施工行為直接改變了原住底棲動物的生活環境,從而對其種類、數量、分布產生一定的影響。

3 施工期對魚類的影響分析

擬建項目施工過程中對魚類的影響,主要影響是施工期懸浮物的增加破壞水質,懸浮物將在一定范圍內形成高濃度擴散場,懸浮顆粒將直接對魚類造成傷害,主要表現為影響胚胎發育,懸浮物堵塞鰓部造成窒息死亡,大量懸浮物造成水體嚴重缺氧而導致生物死亡,懸浮物有害物質二次污染造成生物死亡等。通常認為,成年魚類的活動能力較強,在懸浮泥沙濃度超過10mg/L的范圍內成魚可以回避,施工作業對其的影響更多表現為“驅散效應”。工程施工安排在枯水期進行,施工所在地多為或淺水區域,此時魚類多進入深水區域。因此,施工階段不會對作業江段的魚類帶來較大的影響,其主要影響是改變了魚類的暫時空間分布,不會導致魚類資源量的明顯變化。

4 施工期對重點保護水生生物松江鱸魚的影響分析

根據松江鱸魚的分布及遷游,以及鴨綠江流域的水文特征,松江鱸魚在丹東市鴨綠江河段可將其分布范圍從太平灣水電站到江口的這一段鴨綠江分為上游、中游、下游、江口和沿岸海域五個區域。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疏浚施工會造成局部范圍內水體含沙量和混濁度增加以及沖刷引起的底泥變化,將對施工區鱸魚生長帶來一定的影響,局部范圍破壞了松江鱸魚的生境。根據松江鱸魚的遷游規律,在浪頭鎮江段出現的時間是4~11月,大規模洄游集中在4月份和11月份,項目將于2011年11月開始施工,將在2014年3月完成,由于本項目的施工長度較長、涉及的范圍較廣,又涉及到松江鱸魚的主要育肥場所,故將對松江鱸魚產生影響。因此提出在施工期要考慮減輕對松江鱸魚尤其是幼魚的影響。

5 不利影響減免措施

根據區域環境特點,本項目水生生態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主要分為防治措施及管理措施,包括調整相關施工安排避免影響水生生物洄游、疏浚泥沙處置、植被恢復措施、野生動植物保護措施和補償措施等等。在采取了相應措施后,施工造成的不利影響可以得到一定的緩解、補償和恢復。防治措施指在主要魚類繁殖期不進行疏浚、傾倒作業,施工期避開魚類洄游季節。在進行水下勘探、施工作業時對漁業資源有嚴重影響的,作業單位應當事先同有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商,采取措施,防止或減少對漁業資源的損害。管理措施指采用先進施工工藝、方法及設備,建立魚類臨時救護機制,對施工區內發現的珍稀保護魚類及時進行暫養或放歸。施工中若發現有珍稀水生生物,應立即停止施工,報告當地的漁業及環保部門,由專業部門進行處理。施工結束后,產生的卵石、泥沙、石渣等應運到符合要求的棄土場及拋棄區域放置。嚴禁在魚類產卵場、魚類索餌場、越冬場以及自然保護區傾倒工程拋棄物或設定拋投區。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機構要注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培育,做好施工期間風景區環境污染的監管工作;施工方應制定一個保護、保證措施。在設計、施工、生態修復等各個環節統籌安排,文明施工,減少對風景區的影響。此外、建議丹東市政府強化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和管理機構對該工程施工過程的監管作用;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機構要注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培育、盡快修編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和編制重點區域詳細規劃,加強對航道工程項目施工期間,運營期間進行監督管理,督促落實項各項減弱不利影響的保護措施,盡量減少由于工程施工,運營對風景區環境的破壞和影響。

動物的保護措施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function of wetland is enormous, and wetl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regula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ever, the oil and gas pipeline will cross through the wetlands inevitably, which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wetland environment. It has become a research that focuses on how we can reduce the environment impact to minimum and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In this article, we has taken the Nya River Wetland in Africa for example, and take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before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control during pipeline crossing, and continuous evaluation tracking after construction.

關鍵詞: 濕地;管道穿越;Nya河;環境保護

Key words: wetland;pipeline crossing;Nya river;environment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TE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3-0125-03

0 引言

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泥炭地,蓄有靜止或流動的淡水或咸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淺于6m的海水區,是地球上三類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1]。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人類搖籃”,盡管其只占地球表面面積的6%,卻為地球上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是天然的“生物基因庫”。在穩定水源供給,改變洪澇和干旱狀況,凈化水質,保護水土和調節地下水水位等方面,濕地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石油工業的快速發展,一大批輸油氣管線相續投入建設,不可避免的要穿越濕地,對濕地的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管道穿越濕地工程中,如何有效的保護濕地環境,將管道穿越對濕地環境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成為眾多學者研究的對象。關于管道穿越濕地的環境保護,國內外學者進行了一定的研究。郭俊[2]通過對西北油氣產業發展的前景和當地濕地的特點與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油氣管網穿越濕地時應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付寬[3]以國內青海地區草原濕地為研究對象,提出了油氣管道穿越草原濕地的保護措施。

綜合上述觀點,學者對油氣管道穿越高原、草原、湖泊、河流以及水網地帶的濕地環境保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據以上學者的觀點,分析了管道穿越對濕地的影響,提出了管道穿越Nya河濕地的環境保護措施。

1 管道穿越對濕地的影響

管道穿越對濕地水質的影響主要包括施工設備漏油、施工場區地表徑流水;對濕地水土流失的影響主要是管道穿越破壞了植被和天然土體的穩定性,可能導致濕地抗災減災能力降低,洪澇災害風險提高,并且水土流失向濕地輸入了大量泥沙和氮、磷等物質,造成泥沙淤積和水體污染。管道穿越造成的大氣污染對濕地植物的影響主要來自施工期揚塵和施工設備尾氣等。管道在穿越濕地時,會擾亂據濕地動物的棲息和繁殖場所,使其不能取食,幼體不能發育,切斷水源造成水生動物種類減少。此外,噪聲對鳥類和其他動物的生活習性產生影響。

2 Nya河濕地簡介

Nya河濕地位于非洲乍得人民共和國Doba市境內,Nya河自西向東穿過整個濕地。濕地穿越場地地勢較平坦,兩側為熱帶稀樹草原。Nya河濕地是當地的重要水源,在灌溉兩岸農田,為當地居民和其他動植物提供水源上發揮著重要作用,生態環境非常脆弱,極易受到外界影響。

Nya河濕地氣候為熱帶草原氣候,全年氣候劃分為雨季(6月~10月)和旱季(11月~來年5月)。Nya河濕地在雨季時,平均水深為1m;在旱季時,濕地北部為草原,南部為10-40cm的沼澤地。根據當地文獻記載和有關調查,濕地區域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各種動植物200種。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Nya河濕地在保持當地生態環境,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提供水源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在管道穿越Nya河時必須采取環境保護措施。

3 管道工程穿越Nya河濕地保護措施

3.1 施工前的保護措施

3.1.1 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為實現濕地自然資源的保護,在管道穿越濕地時推行環境影響評價(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制度尤為重要。環境影響評價是對項目、區域規劃、開發建設活動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問題科學分析、預測和評估,指出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是在決策和開發建設活動中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一種有效手段和方法。管道穿越活動對濕地除了自然環境的污染外,還會對的濕地的生態環境產生很大影響,所以管道在穿越濕地時重點考慮非污染環境評價,也就是說,從分析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變化入手,預測其環境功能的變化,并尋求保障生態功能的有效措施。

為此,管道在穿越Nya河濕地前,業主、EPC和PMC委托中石油華東設計院對管道穿越Nya河進行了環境影響評價,并通過了當地政府的審批,評價的結果為Ⅴ級,影響程度較低。

3.1.2 進行環境風險分析,制定應急預案 運用PMP中的風險管理方法,通過頭腦風暴法對管道穿越Nya河的環境影響進行風險分析,包括水質風險、土質風險、生態風險、社會經濟風險等,并根據風險影響制定應急預案。根據公式R=■a■b■,(i=1,2,3,4)得出工程的環境風險評價。

3.2 施工中的保護措施

3.2.1 水源的保護

①Nya河流為當地的重要水源,管道穿越時為旱季,Nya處于枯水季節,為了保證河流不斷流,同時保證管道穿越正常進行,采取開挖導流渠圍堰施工法。導流渠入口與穿越段河岸的內夾角選擇180°,導流渠長468m,見示意圖1。

②濕地內存有約10-40cm的積水,施工前在作業帶兩側開挖集水溝,將作業帶內水排出,通過排水導流溝將作業帶隔離,并且有利于排凈作業帶內明水保持作業帶范圍內干燥,干燥的作業帶有利于降低施工作業對濕地環境的破壞。

③每天施工前對所有施工設備進行檢查,杜絕設備在施工現場漏油的現象。如不可避免設備在現場進行維修、加油,作業面鋪好吸油棉,水面上布置好攔油繩。主河道水泵在抽水時需要在運轉的情況下加注柴油,容易導致柴油飛濺污染水體。為此,施工人員參照2012年LOGONE河穿越時防止柴油飛濺的方式,能夠嚴格控制柴油污染水體,又能夠保證水泵能夠連續作業。所有防腐類的化學品,全部進行回收送到項目駐地,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

3.2.2 水土保護措施

①主河道水土保護。穿越區Nya主河道水深1.5-2.2m,河道下淤泥豐富,用挖掘機將陳年淤泥從河道倒運到河岸上,并將淤泥分層在河岸上進行晾曬,并利用挖掘機對板結成塊的淤泥進行碾壓粉碎平整。待管道焊接、下溝后,分層進行回填。

工程河岸保護采用水泥土進行堤岸保護,設計規定的河岸保護的工程量為128立方米。水泥土具體施工方法為水泥和土均與攪拌和鋪撒,其中42.5#普通硅酸鹽水泥占總量的30%,純土占總量的70%,粒徑大于2厘米的土的比例不應超過20%,并分層回填夯實。

邊坡位置的基礎處理,管溝底部邊坡點向河道前延伸2米位置,進行基槽開挖,開挖完成后利用水泥土對基槽進行分層夯實回填。基槽回填應從管溝基礎開始進行水泥土分層回填,并利用打夯機進行夯實,分層施工,并回填至設計規定的河道標高。

堤坡保護,施工范圍是從邊坡點到堤坡原始地表。首先利用素土進行回填,回填應從管溝底部開始,然后進行分層夯實。回填到距離地表0.4米的位置,利用水泥土進行回填,回填至地表位置,堤坡恢復的邊坡比為1:1。

河槽及河堤恢復完畢后進行圍堰拆除,圍堰拆除采用挖掘機和裝載機作業。圍堰拆除要徹底、干凈,使拆除圍堰后的河床平坦,無雜物。先拆除下游圍堰,并將圍堰用土方推到河岸邊緣,最后拆除上游圍堰,上游圍堰宜用挖掘機采用后退方法進行拆除。將圍堰土回填河岸,并恢復原有地表高度及河床原貌。

導流渠開挖時已將表土進行剝離,剝離完成后,進行開挖,開挖土應與表土回填分開放置。回填及恢復時,按照施工反順序,將開挖土分層回填,最后將開挖的表層土分散至導流施工區域并恢復原地貌。

②濕地水土保護。北岸匯水區域,地質條件好,承載力較好,施工時已經將作業帶范圍內的地面植被和表土進行剝離。開挖作業時,已將開挖區域的開挖土與表土分開放置,回填時按照開挖施工作業反順序將開挖土分層回填,回填到地面高度后,根據設計要求,在管溝范圍上方修筑300mm高的管堤。最后將開挖的表層植被土分散至施工作業區域。

南岸作業帶里程189.322km~190.382km區間1.06km有10cm-40cm的水,該區間為濕地。開挖時使用挖掘機進行表土剝離作業,挖掘機表土剝離作業完成后再進行后續開挖作業,后續開挖土與表層土分開放置。進行回填作業時,按照管溝開挖作業施工反順序,將開挖土依次分層回填,回填至地面標高時,將回填土平整,最后將均勻表土分散到施工作業區域。最后利用挖掘機將設備移動區域的表面進行松動和平整。

3.2.3 大氣污染的防止 在進行管道穿越濕地時,施工便道和鄉村土路經常灑水修護,保持路面濕潤平整,車輛駛過不揚塵。在材料運輸過程中加遮蓋物,允許時可適當將材料加濕。穿越中水泥運輸使用遮蓋物,加強密封保護,確保不揚塵。在攪拌水泥土時,盡量選擇在無風時段進行,避免粉塵隨風擴散至周圍濕地,對于未使用完的水泥及時覆蓋。施工設備產生的尾氣是大氣污染因素,故在機械選用上應盡量使用那些高效率低能耗低排量的設備。

3.2.4 動植物的保護 對于濕地兩側的樹木嚴禁砍伐,對于作業帶內的樹木在不影響施工的情況下,盡量保留。在管道焊接時,濕地中間預留20m的斷點,便于其他野生動物通過。在傍晚時,盡量停止作業,防止噪音影響鳥類棲息。在進行Nya河主河道施工時,用鐵篩將河流中魚類隔離,開挖導流渠,保持河水的流動性,魚類通過導流渠能夠順利到下游產卵、發育。

3.3 施工后保護措施

3.3.1 建立環境保護檔案 管道穿越Nya河濕地完畢后,項目部建立Nya河濕地環境保護檔案,詳細記錄了管道穿越過程中的技術方案、施工方法和環境保護措施。同時記錄了穿越過程中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特征、生態過程等進行跟蹤監測,實時觀測濕地恢復的狀態和過程變化,并根據監測結果,對照濕地恢復目標和系統健康標準,對濕地恢復效果進行評價。

3.3.2 環境保護后評價 濕地恢復實施后要每隔一定時間進行恢復效果后評價,以確定其是否達到了預期目標,檢驗管道穿越的濕地是否已經恢復到或接近于退化前的自然狀態。《環境影響報告書》是檢測項目執行過程中是否對環境造成影響的標準參考書,當穿越工程項目完成時,要對該項目是否對環境造成影響,以及造成什么樣的影響進行評價,對實際產生的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析,主要涉及對項目決策中涵蓋環境指標的,諸如對決策、規定、規范、參數的可靠性和實際產生的效果進行分析,得出科學的結論。

4 結束語

濕地作為世界上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極易受到外界影響。Nya河濕地穿越工程在施工前環境影響評價和風險評價,在施工中采取剝離表層、逐步回填方式,施工后進在行環境影響后評價的方式,使整個濕地的擾動最小,環境影響程度最低,同時保證了施工的順利完成,營造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氛圍。

參考文獻:

[1]Erwin KL.Wetland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the role of wetland restoration in a changing world.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9,17(1):71-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徽省| 大名县| 岐山县| 麻阳| 县级市| 汝城县| 广河县| 满洲里市| 祁东县| 嵩明县| 黄龙县| 皮山县| 藁城市| 江山市| 仪征市| 沂源县| 岗巴县| 麻栗坡县| 宾川县| 息烽县| 彝良县| 西昌市| 竹山县| 尤溪县| 五大连池市| 普兰店市| 侯马市| 景泰县| 西乡县| 全南县| 安泽县| 龙州县| 泰顺县| 鲁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沁源县| 威海市| 叶城县| 习水县| 桐城市|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