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退休養老理財規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范文第1篇

1、進行理財規劃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風險而不是收益。

2、理財規劃是指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3、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只是根據理財產品的不同,風險也不同。理財產品的收益和風險成正比,即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

(來源:文章屋網 )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范文第2篇

金雞報曉,萬象更新,正是開啟您理財規劃的好時機。這次就和大家聊聊如何通過家庭資產規劃,在新的一年朝著自己的財務目標穩步向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財需求,大到購置房產、退休養老,小到信用卡還款、積攢旅行費用,不一而足。我們這里主要談3個話題:風險防范、養老規劃和投資理財。

一、風險防范

這可能不是最受歡迎的話題,但還是要放到第一個來講。提前做好風險防范,是理財規劃的第一步,也是基礎。風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財務損失,如車輛損壞、房屋著火、財物盜搶等,這類風險可通過購買一般保險(GeneralInsurance)來保障自己的財務安全;另一類是人身傷害,如死亡、疾病、傷殘等,這類風險可通過購買人身保險(PersonalLife)來補償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一般保險比較簡單明了,購買和自己財物價值匹配的保額及相對應的險種即可。

澳洲人身保險主要分為4種,即身故保險(Life)、全殘險(TPD)、重疾險(Trauma)和收入保障險(IncomeProtection)。身故保險是被保人在身故時給付受益人的一筆賠償金,可避免由此給親人造成財務負擔。全殘險是被保人喪失勞動能力后給付的一筆保險金,用來支付治療及生活費用,其常常和身故保險搭配購買。重疾險可對保單約定的疾病提供保障,例如癌癥、中風等,可覆蓋或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收入保險是在因病不能工作時,提供一定時期的收入,以保障生活費用支出;收入保險賠付的金額一般不會超過被保人原來收入的75%,保障期限不超過60歲。

這里要強調下,中國的人壽保險大多帶有投資儲蓄屬性,如分紅險、萬能險等,即有保障加投資兩種功能。而澳洲的保險更多的是純保障或消費型險種,如果要投資,就去買專門的投資產品,兩者大多是分開的。中國客戶覺得如果沒有保險事故發生,通過投資部分還可以拿回本金,甚至還有投資收益,這樣才不會“虧”;而澳洲消費者覺得即使沒有事故發生、保費消費掉了,我還是享受到了保險期間的祥和、踏實的心境。兩者很難說孰好孰壞,只是消費偏好的差異而已。

一般來說,我們建議這4種保險都要購買。那么買多大保額合適呢?可以通過CIMER來決定。“C”代表Clean-UpFund,即清償欠債的金額,包括信用卡、賬單、葬禮費用(抱歉,澳洲人真的很直接,不忌諱這些東西)等;“I”表示Income,即賠付的金額滿足家庭未來生活費用;“M”代表“Mortgage”,即保額要能還掉房貸;“E”即Education,還要能夠支付孩子的教育費用;“R”表示“Retirement”,要能滿足退休養老的需求。這5個方面加起來,減去自己目前可變現的資產,就是保險需求缺口。

那么,怎么購買保險呢?

有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直接在年金(Superannuation)里面買。好處是保費一般來說會便宜些,因為是和年金里的其他人一塊買,享受的是“批發價”。另外,保費直接從年金里面扣,從當下來看,不用自己額外掏錢出來,但會減少退休金的積累。還有,因為是團體購買,多數情況是自動通過核保,不用額外體檢。不好的地方是,有些保險沒辦法購買,比如重疾險。而且賠付速度會慢一些,保險公司要先賠付到年金里,年金確認后,才能賠付到個人。另外一個途徑就是自己直接購買,好處是保險方案更加個性化、選擇更豐富、理賠速度快,缺點是保費可能貴一些。

二、養老規劃

養老是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澳洲,年金(superannuation)是最重要的養老金投資工具。從本質上看,年金就是一個基金或信托,和其他的區別在于它可以享受特殊的稅收優惠,例如只需交15%的ContributionTax,大大低于平均個人所得稅率。稅收優惠的條件是存入的資金不能自由提取,年金投資必須以養老為目的,里面的錢必須等到退休以后或滿足非常特殊的條件才能提取。

總的來說,澳洲年金系統異常復雜,且經常在變。這里我們化繁為簡,將其概括為三步:交錢、投資、領錢。

交錢(Contribution)就是向年金里存錢,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景。一是雇主,在澳洲,目前雇主必須為員工繳納普通收入的9.5%到員工年金中,這部分只需繳納15%的稅;二是員工自己,在不超過法律規定上限的前提下,自愿把工資的一部分交到年金里面去,這樣可以降低個人所得應稅收入,對于所得稅率超過15%的人來說是合算的(SalarySacrifice);三是政府,為滿足一定條件的低收入人群繳納年金;四是可以為配偶繳納年金,某些情況下,還可以申請抵稅;五是自營業主,可以繳納年金,也享受15%的低稅率。

年金的投資和普通的信托基金大同小異,也是交由基金經理運作。這里需要提醒的是,雖然大多數人都默認了雇主提供的基金,但實際上您是可以選擇自己的年金基金的。例如您覺得默認基金收益不好,或不適合自己,您可以告訴雇主轉換到中意的基金。年金投資利得也可以享受15%的低稅率,而且如果投資持有期超過12個月,則實際稅率可以降到10%!大大低于非年金投資的稅率。

年金的領取是有嚴格條件的,除非有嚴重的經濟困境或特殊原因,投資者要過了保留年齡(PreservationAge)才能領取,如上頁表中所示。年金領取的方式可以是一次性提取,也可以以年金(IncomeStream)的方式領取,甚至兩者的結合,但是每年至少要領取最低的比例。一般來說,投資者過了60歲以后,不管是何種領取方式,都是免稅的。

還有一種自管年金(SelfmanagedSuperannuationFund)在富裕家庭中十分流行。除了以上各種特征和稅收優惠外,投資者可以享受更多的操控性和靈活性。例如投資種類更廣泛,幾乎什么都可以投資,包括實體地產、實物藝術品、產權等。但缺點是費用較高,而且責任更大,自己要負責從成立、投資到分配的所有事情,即使尋求專業人士建議,最終的法律責任仍要自己承擔。所以設立之前一定要考慮清楚利弊得失。

個人總結:中國人養老靠房子,澳洲人養老靠年金。這種觀點可能有所偏頗,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現狀。鑒于年金在養老規劃方面獨特的稅收優惠,建議華人朋友充分利用、認真規劃自己的年金。

三、投資理財

限于篇幅,這次只從理財規劃的角度提一些建議。

一是風險收益。澳洲是個成熟市場,相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風險和收益更加匹配。通俗地講,就是低風險、高收益的餡餅幾乎沒有,因為已經掉完了,也早被人撿走了。所以要避免快速致富的心態,賺錢只能賺自己所能承擔風險的錢,賺資產配置的錢。如圖1所示。

二是資產配置。未來的市場走勢是不可預知的,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做好資產配置。首先是戰略性配置,這是我們長期資產布局的指導。根據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將其分為7個等級,1代表極度保守,4代表適中,7代表非常激進。風險偏好越高,高風險資產如股票、地產等的配置比重就越高,反之亦然。其次是戰術性配置。在戰略性配置的框架內,投資者可根據市場狀況,適當調整各資產的比重,抓住市場短期機會。如在通脹、利率上升期,就可適當降低固定收益資產的比重等。合理的資產配置是以不變應萬變之策,也是唯一能夠穿越牛熊,最大概率實現自己投資收益的途徑。如圖2所示。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范文第3篇

在不同生命階段,個人或家庭具有不同的財務狀況、資金需求和風險承受力,從而理財需求、壽險需求也就不同,個人成長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個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都與個人理財規劃的制定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四六”理財法從總體上說,就是理財規劃人員要按照客戶所屬不同的家庭、收入層次和年齡段對客戶進行科學客觀的理財規劃指導。具體來說,“三四六”理財法中的“三”指的是“三種收入”:高收入人群,中高收入人群和中低收入人群。“四”指的是“四種家庭”:形成期家庭(從結婚到生子),成長期家庭(從子女出生到其完成學業),成熟期家庭(從子女參加工作到夫妻退休)和衰老期家庭(夫妻退休到死亡);“六”指的是“六個年齡段”:探索期(15-24歲)、建立期(25-34歲)、穩定期(35-44歲)、維持期(45-54歲)、空巢期(55-64歲)和養老期(65歲-死亡)。

二、用“三四六”理財法進行個人壽險規劃

(一)“六”個年齡階段與壽險購買

人是家庭的組成元素,個人在其成長生命周期里,其個人收支平衡在不同的年齡段有很大差別,當然對于金融理財產品的需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把個人的生命成長周期以十年為一個年齡段進而劃分為六個年齡階段,分別進行討論,分析其理財需求,從而確定個人不同年齡階段的理財計劃,見表1。1.探索期

探索期大約在15-24歲的十年之間,個人在探索期主要面臨的問題是高等教育階段大學以及高校的選擇,本科畢業后是就業還是繼續走升學路線繼續深造,如果出國深造則還需要預先考慮費用的問題。財務方面:此時期個人通常是單身,居住情況是同父母居住或住學校宿舍。這個時間短的個人收入通常比較單薄,有可能來源于打工或父母的零用錢以及學校的獎、助學金等。因此,在壽險規劃方面,由于收入很有限,所以主要考慮低保費的意外險和醫療險。學生可以考慮購買學生綜合保障險,單身青年可以考慮購買保額10-20萬的定期壽險或保額20-40萬的意外死亡險,受益人均為父母。

2.建立期

建立期大約在25-34歲之間,個人此時剛剛踏入社會,工作、事業上可謂是剛剛起步,其財務特點十分鮮明:就是低收入、高支出(“月光族”基本上都出現于此年齡段),而且大多數人在這個階段都會選擇擇偶、結婚、生子的生活路線,所以常常由于資金短缺而不得不求助于父母。建議年輕小夫妻們在此階段要努力工作,提高銀行儲蓄;并且注意積累資金,準備購房的首付款。在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保額為年收入5-10倍的定期壽險,以配偶為受益人。(2)購買保額為年收入2-5倍的定期壽險,以子女為受益人。(3)視實際情況購買子女教育金保險。

3.穩定期

穩定期大約在35歲-44歲這十年間,每個人基本上有了大約10年左右的工作經驗,經歷了這個階段,個人應該充分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在個人的財務準備方面: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人,首先,其子女都已經進入小學或者中學學習,因此家庭應該積極地為子女的高等教育積累足夠的教育資金;其次,不少人在這個年齡段都購買了自己的房屋,如果是貸款購買的,則需要準備好足夠的資金償還房屋貸款;再次,此時人們已經步入中年,因此在退休養老金方面也要初步具有準備的意識。壽險規劃方面,除了前幾個階段購買的保險以外,由于綜合財力的增加,還可以在增加保險購買品種:(1)購買定期壽險,壽險保額始終等于房屋欠貸金額,屬于保額遞減型壽險,其意義在于如果還款人由于某些意外原因不幸去世的話,房屋貸款可以由保險公司繼續償還,而不至于由銀行拍賣而使活著的家屬失去房屋。(2)購買教育保險,為受教育階段的子女繼續籌劃今后所需要的教育費用。

4.維持期

維持期大約在45歲-54歲期間,個人經過20年左右的工作努力,在事業上或多或少都會取得一定的成績,其經濟實力在此時是最強的。在財務規劃方面:子女此時基本上處于高等教育階段(本科或研究生),子女教育金在之前已經準備妥當了;貸款買房的,房屋貸款也已經基本還清;因此,此時個人理財的主要目標是準備足夠的養老金。在壽險規劃上:(1)購買足夠的健康險,以滿足隨著年齡增大而不斷增加的醫療費用和護理費用;(2)購買養老保險,越早買越好,買得早,相同保額保費就越少。當然,由于此時個人經濟實力最強,因此購買保險時有條件的個人在考慮其保障功能的同時還可以考慮保險的投資功能。

5.空巢期

空巢期大約在55歲-64歲時期,大多數人在此階段處于退休前后的時期,從事業上來講,管理人員在這個階段大都應該做到高管位置;而技術人員都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從而成為了高級技師或者高級工程師;子女一般都已經就業,他們可能會繼續與父母居住或者在外面居住。財務狀況上:此年齡段人士應該采取穩健的理財策略,降低投資性產品的購買,增加存款數量并且增加穩定收益理財產品的額度。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養老保險的要繼續繳納保費,如果覺得額度不夠也可以適當增加保額;(2)考慮到遺產規劃問題,可以購買終身壽險,因為保險具有合法避稅功能。

6.養老期

養老期是在65歲以后這段時期,事業上如果單位返聘,還可以繼續發揮余熱,也可以做顧問等,子女此時基本都成家立業,擁有自己的家庭。財務規劃上:領取退休金,安度晚年,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壽險規劃方面:領取養老保險的保險金直至去世。

(二)“四”種家庭與壽險購買

個人理財不僅分析個人成長的生命周期,還要考慮家庭生命周期,因為理財策劃是根據整個家庭做出的。家庭生命周期可以分為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個時期。形成期是從結婚到子女出生,成長期是子女出生到子女完成學業,成熟期是子女完成學業獨立到夫妻退休,衰老期是夫妻退休到全部去世。一般,在形成期階段家庭承受風險能力較強,隨后高風險投資的比例逐漸減少,逐步增加儲蓄、養老和醫療的貯備,見表2。

1.形成期

形成期是指從夫妻結婚到生子這段時間,一般為1-3年,這個期間的財務狀況:從單身時期的不穩定逐漸穩定下來,很多夫妻將要購買自己的住房,因此要準備首付款,也要為未來出生的子女做好教育款規劃。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防止因大病或意外導致財務狀況出現較大波動;(2)購買定期壽險,以配偶為受益人,防止自己死亡而使配偶生存狀況下降;(3)購買定期壽險,壽險保額等于房貸金額,防止還款人死亡而導致房屋被拍賣。

2.成長期

成長期是指從子女出生到子女完成學業這段時間,一般持續18-22年,家庭狀況方面夫妻二人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技能不斷得到加強,同時,子女年齡逐漸增大,財務狀況:家庭收入逐漸穩步提高,教育費用支出越來越多,隨著家庭收支情況逐漸進入穩定狀態,應該逐漸增加投資類金融產品的購買數量。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教育保險,為子女積累教育保障金;(2)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解除因夫妻年紀逐漸增大而產生的后顧之憂;(3)購買新型投資類保險,其中包括分紅類保險、投資聯結保險和萬能保險。

3.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子女參加工作到夫妻雙雙退休這段時間,一般為10-15年,家庭此時已經進入完全穩定時期,子女經濟上已經獨立,家庭收入穩步提高,支出不斷減少,資產總額不斷增多,負債逐漸減少,事業上同時也進入巔峰時期,但夫婦年齡增大,身體狀況不斷下滑。財務安排上:主要任務為增加退休金做準備,風險投資比率逐漸下調,穩定投資比率要提升上去。壽險規劃上:主要購買養老保險,增加退休后的退休養老金。

4.衰老期

衰老期是指夫妻退休到死亡這段時間,隨著整體收入的下降,生活和醫療支出不斷增加,家庭抗風險能力逐漸下降。在財務安排上:要強調資金的安全性,降低風險投入的比重,資金安排在安度晚年和安排后事上。壽險規劃方面:領取養老保險的養老金。

(三)“三”種收入水平與壽險購買

按照經濟收入狀況,將消費者分為高收入階層、中高收入階層和中低收入階層。[4]通過分析各自的主要風險,制定合適的壽險規劃。

1.高收入階層

高收入階層是指經濟收入水平極高、在國內名列前茅,抗風險能力非常強的那部分人群,通常指的是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例如成功的企業家、老板、文體明星等。這部分人的財務情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收入支出都非常大。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終身壽險,為自己龐大的遺產合法避稅,雖然我國遺產稅的征訂還在規劃之中,但大額遺產征稅是早晚的事;(2)購買意外險,高收入人群遭遇意外以后的財務波動數額大,對家庭沖擊更大,因此意外險可以使高收入人群的意外支出更加平穩;(3)購買健康險,高收入人群健康出現問題后,收入損失比其他階層損失更大,因此要購買高端醫療、醫療組合型健康保險,解除健康問題的后顧之憂。總之,高收入人群可以購買保障型保險、健康險、終身壽險等保險,保費占年收入達約20%左右。

2.中高收入階層

中高收入人群是指生活優越、富足,收入水平高、穩定,但已經不再享受國企的福利制度的那部分人群,例如像外企中的高級職員、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這些人購買保險能力強,對保險的需求量大,對保險的認可度比較高,因此是保險銷售的主要對象。在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養老保險、終身壽險,為退休、身故解除后顧之憂;(2)購買健康險、醫療險,避免因身體健康問題導致收入水平明顯下降;(3)購買新型壽險,中高收入人群生活比較富足,往往在購買基礎性保險后還有富余資金,可以考慮購買分紅型、萬能型保險和投資聯結保險實現資產的穩步增長;(4)購買意外保險,以家人為受益人。總之,中高收入人群可以購買養老險、終身壽險、健康險、投資險、意外險,其總保額低于高收入階層,總保費占年收入的10%-20%。

3.中低收入階層

中低收入階層是指收入低、福利低、抗風險能力低的三低階層,由于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這部分人比例還比較大。對于購買保險來講,中低收入階層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剛解決溫飽問題,無力購買任何商業保險;另一類是除了滿足衣食住行以外,收入還有剩余,還有能力購買保險。由于我國社會保險的保障能力有限,因此很多人還需要購買商業保險予以補充。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定期壽險、短期意外保險,由于收入低的原因,在品種上盡量考慮保費低、保障全面的保險種類;(2)購買醫療險,由于中低收入人群抗風險能力較弱,以此保身體健康、保大病是最重要的;(3)在投資類型上選擇儲蓄型保險,本來生活就不富裕,儲蓄型險到時間未出險可以歸還本金。總之,中低收入人群可以買意外險、大病險,保費占年收入的3%-10%。

三、結論

總之,人壽保險是個人理財過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壽險理財在個人理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其他理財工具所不具有的優勢和特點。目前,保險觀念正逐漸深入人心,壽險理財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三四六”理財法作為一種理財方法,把個人分為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收入層次,把家庭分為不同的時期,對其進行分別理財。此方法效率更高、理財效果更科學,已經在壽險理財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因此,每個保險公司的人都應該熟練掌握“三四六”壽險理財法,這樣才能夠更高效地為客戶做好壽險理財規劃,同時更輕松地實現公司人壽產品的成功銷售。

參考文獻

[1]劉小書.個人理財與個人人壽保險規劃研究[D].中國四川省成都市:西南財經大學,2009.

[2]北京當代金融培訓有限公司.金融理財原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1-22.

[3]張云,李晴.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個人理財研究[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8,21(4):51-53.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范文第4篇

Abstract: For Mr. Liu family is a typical 421 type of high income family. Its annual balance is more than 770000 yuan. Mr. Liu is doing phosphate rock business, and his income is high with high risk; his wife is an agriculture bank clerk, and her income is stable. His family members are a daughter who is in kindergarten, mother and father, mother in law and father in law. Based on introduction of Mr. Liu’s family and his asset, the paper works out the family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expenditure table, analyzes the assets ratio, and points out the unreasonable place in asset allocation of Mr. Liu's family, aiming to make cash planning, education planning, housing planning, insurance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planning for the family. Through the planning, the family's financial management target can be realized.

關鍵詞: 理財目標;財務比率;教育規劃;住房規劃;保險規劃

Key words: financial goals;financial ratio;education planning;housing planning;insurance planning

中圖分類號:F0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8—0326—03

0 引言

理財規劃是指以客戶家庭的基本狀況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為客戶制定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現金、消費支出、教育、風險管理與保險、稅收、投資、退休養老、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等某方面或者綜合性的方案,使客戶不斷提高生活品質,最終達到終生的財務安全、自主和自由的過程。

進行理財規劃的流程如圖1。

制定理財規劃方案時不僅要考慮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先進因素,還要考慮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生命周期。風險偏好有保守型、穩健型、積極進取型。生命周期包括單身期、家庭和事業形成期、家庭與事業成長期、退休前期和退休期。在不同的生命周期要做不同的規劃和調整,以便更好的適應新要求,實現預期的理財目標。

1 家庭情況介紹

1.1 家庭成員介紹 ①劉先生,貴州省福泉市人,36歲,身體健康,在福泉市做磷礦生意,每年收入約80萬元,在當地屬于高收入家庭。雖然劉先生的收入高,但因經常往礦山跑,其所面臨的風險也很大,而且沒有買任何保險。②劉太太,34歲,身體健康,是福泉市一家農業銀行柜員,每月工資加傭金約5000元,收入比較穩定,每年年終獎10000元,有五險一金,沒有購買商業保險。③女兒,5歲,身體健康,在福泉市第一幼兒園,學校為孩子購買了兒童意外傷害險。④爺爺奶奶都健在,爺爺今年65歲,是一名退休干部,每個月有3000元的退休金,還有醫保。奶奶今年60歲,只有農村合作醫療,無其它保險。二老和劉先生一起住,爺爺在一年前不小心摔傷了腿,至今還沒有全愈,奶奶身體一般。外公外婆沒有和劉先生一起住,每個月需給予二老贍養費。

1.2 家庭財產介紹 劉先生在福泉市有一套50萬元的自住房,沒有房貸,物業等開支每個月400元。劉先生有一輛價值15萬元的小轎車,劉太太有一輛價值10萬元的小轎車,每年養車費總共50000元。家中有現金2萬元,活期存款50萬元,作為生意的流動資金,有20萬3年期的定期存款(2008年12月起存),自動轉存。劉先生沒有購買任何理財產品,每月生活費開支3000元,孩子教育費用1000元,電話費500元,給外公外婆生活費1000元。每年旅游花費1萬元。

2 理財目標

①三年后在貴陽市買一套100萬元左右的自住房;②劉先生想讓女兒在國內讀研究生,要為其準備從現在到研究生畢業的一切教育費用;③購買一些理財產品,適當分散生意上的風險,亦可安享晚年。

3 家庭財務狀況分析

從資產負債(表1)和收入支出(表2)兩方面對劉先生一家的財務狀況進行分析。

4 理財規劃方案

退休養老理財規劃范文第5篇

1. 30歲談養老,太早還是太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為76歲。按照中國女性法定退休年齡55歲計算,中國女性的平均退休生活時長為21年。女性的壽命比男性長,退休年齡又比男性早,所以養老規劃對女性而言更為迫切。如果女性購買商業養老保險作為退休養老金的補充,越早購買則年繳保費支出越低。所以,我們建議女性一開始工作(25歲左右),就將養老列入理財計劃。

養老金的籌備是一件需要做長遠規劃及投資的事,一般是在個人的心智都較穩定和成熟的情況下做更現實些。在日本,總體趨勢是做養老金規劃的客戶群越來越趨向年輕,剛大學畢業就開始做養老規劃的大有人在。

2. 自由職業者擔心沒有保障?

考慮到自由職業者晚年能享受到的社保有限,所以構建理財三角形中最基礎的保障類理財產品顯得格外重要。自由職業者更需強化自身的保障,以抵御意外和風險,最好趁早規劃養老。在保障充分的前提下,可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配置投資產品,并堅持投資。

3. 1000萬元不夠養老?

如果現在你60歲,擁有1000萬元,并且有一定的理財方式,那么,你就可以過上“富婆”的晚年生活。但如果你是一位坐擁1000萬元現金的30歲女性,30年之后,你開始養老,在經濟增長率、通脹率等其他條件都假定不變的情況下,就存在兩種可能性:如果你只享受銀行利息,到60歲時你的養老水平恐怕連今天一名普通女工的養老水平都不如;如果你有一個理想的理財辦法,每年收益率達到15%,那么這些錢基本可保證你過上像富婆一樣的養老生活。以上的估計是基于以往幾十年每年工資增長率14%和CPI大約為2%的假定下做出的。如果未來CPI始終像2011年7月和8月這樣保持在5%~6%,其他條件不變,那你到60歲開始養老時,這1000萬元肯定不夠用。

4. 你需要一間房子陪你到老?

中國是世界上住房自有率最高的國家,在這樣的條件下,如果允許,擁有一處住宅是個正當的、正常的養老資產選擇,優點是安全、可靠,尤其是在心理養老方面具有穩定感。

在養老生活的數十年中,市場、金融存在不可預期的變化風險,持有房屋這樣的固定資產,屬于“穩健型”的養老投資。中國傳統的“養兒防老”觀念在快速城市化、空巢化、小家庭化的今天,已經開始漸漸被其他觀念取代,而“以房養老”的歐美觀念其實已經得到很大的認同,也可能是發展的趨勢。

5. 買保險是養老投資的最好選擇?

首先,基本社會養老保險你必須“買”,這是一個基本生活保障線。其次,如果你的單位建立了“企業年金”,你也要參加,這也是一個養老的風險屏障,由于是市場化投資,回報率是隨行就市的,長期看是可以跑過CPI甚至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的。再次,你可以從存款中拿出一部分來購買一份或幾份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最后,銀行有各種理財產品出售,你也可以購買一些。總之,要盡可能地避免通貨膨脹對你購買力的侵蝕,把養老投資和多層次養老保險等結合起來,多設立幾道風險屏障。

在利用投資組合構建養老規劃時需要秉承平衡穩健的理念,充分考慮投資組合的整體性。不宜一味追求高回報,而應兼顧風險和本金保障,從而獲得平衡穩健的收益回報。

6. 單身女人最怕變老?

單身女性的養老除了要考慮退休收入來源的穩定性、充足性和多元性,還比已婚女性多了一個養老服務來源與選擇的考慮。單身女性未來對社會化養老服務的依賴性要大很多,而社會化的養老服務無疑增加了單身女性的養老成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班玛县| 辽源市| 文昌市| 神池县| 西平县| 和硕县| 锡林郭勒盟| 辽阳县| 湖南省| 武鸣县| 镇沅| 海宁市| 通海县| 丹阳市| 芜湖市| 吉水县| 卫辉市| 黄平县| 昂仁县| 吐鲁番市| 读书| 民丰县| 洛浦县| 壤塘县| 渝中区| 措勤县| 浏阳市| 湖口县| 辽阳县| 宜良县| 六盘水市| 瑞金市| 阿图什市| 珠海市| 萍乡市| 东宁县| 吉木萨尔县| 玉环县| 台北县| 婺源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