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對體育課程的意見和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醫學類院校;教學研究;方法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遼寧省醫學類院校體育教學現狀
抽樣原則:根據遼寧省醫學類院分布城市的差異,從中心市到邊緣市,從發達市縣到遠郊市縣各選取幾個市做為調查范圍,在此基礎上根據學校種類和學校性質的不同,各抽取若干醫學類院校作為調查對象主體。
抽樣對象:遼寧省醫學類院校的部份重點院校,普通院校,學校分布在遼寧省市區,展開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實地觀察。
調查對象:遼寧省醫學類院校領導、教育主管部門領導、體育教師和學生。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通過遼寧師范大學圖書館及網上檢索等查閱有關體育教學、體育教學改革、學校體育管理、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等相關的論文150篇、相關書籍(20本)。通過對文獻資料的閱讀、整理歸納、做為本研究的理論依據。
1.2 調查法
1.3 訪談法
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就體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如何搞好遼寧省醫學類院校體育教學、發展醫學類院校體育教學的特色等相關問題與遼寧省醫學類院校體育教師、體育教育主管部門領導(5人)、體育教師(23人)進行訪談。其中對專家、教授、領導、體育教師的訪談每人持續10到30分鐘;對學生的訪談每人持續5到10分鐘。(訪談綱領見附錄4)。訪問時間為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月30日。
1.4 問卷調查法
問卷1 主要針對校領導
調查學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管理,領導參與體育教學管理情況,調查學校領導對體育教學納入體育教師考評態度,調查保障學校體育工作的措施、方法。調查對體育教學的監督情況,體育教學科研開展情況等。發放問卷20份,發放回收時間為2012年10月至12月。發放的主要對象為體育教研組長、教務負責人、團委老師、行政負責人。
問卷2 主要針對學生
調查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項目;調查學生喜歡的體育課組織形式,調查學生認為制約體育教學的主要因素,體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學生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滿意度,運動場地與器材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對體育教師的能力要求,體育保健課程是否開設等問題。發放問卷260份,發放到5個學校,發放、回收時間為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
問卷3 主要針對體育教師
調查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的主要內容、體育教學的主要方法、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體育科研情況、接受知識能力更新培訓的機會以及對自己職業的認可度,調查體育教師認為制約學校體育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調查體育教師理論課的現實狀況和保健知識的介紹,發放問卷40份,具體發放為體育教師在教研組的現場填寫,發放對象為被調查的各個城區,采取均勻發放,發放回收時間為2012年10月至12月。
問卷效度檢驗
根據本研究的內容與目的,遵循體育科研方法、社會學研究方法關于問卷設計的基本要求,設計了專家評價問卷調查,對問卷的初稿征詢了專家、學者的意見,進行了8人次的問卷效度評價,其中學校體育理論專家5名,體育社會學專家2名,管理學專家1名。其中,具有教授職稱的2名,副教授職稱6名。
從專家調查結果來看,調查內容有效,能反應出需要調查的問題,問卷具備有效性。
問卷信度檢驗
為了檢驗問卷信度,對被調查的對象進行了重測法,計算了兩次調查的相關系數,從而證明了調查結果的可信性具有顯著的實際意義。
問卷的回收狀況
教師問卷發放40份,回收問卷4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37份,有效回收率92.5%;學生問卷共發260份,回收問卷257份,回收率98.8%,有效問卷為251份,有效回收率為96.5%;領導問卷共發20份,回收問卷18份,有效問卷16份,回收率90%,有效回收率80%。
1.5 數理統計法
根據研究最終目的,在統計過程中對一些所需要的數據進行了必要統計處理。同時根據問卷的性質和數據的特性,對調研問卷獲取的數據利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作為分析、撰寫的依據。
2 研究步驟:
第一步,提出問題確定研究的方向,第二步,搜集整理文獻資料,和導師進行一定程度的探討,第三步,確定研究題目,撰寫文獻綜述;第四步,編制專家問卷,對問卷進行效度檢驗;第五步,對問卷進行修改,確定正式問卷;第六步,
發放并且回收問卷。具體步驟見下圖:
一、傳統體育教師評價難以滿足課程發展的需要
體育課程改革帶來了全新的體育教師觀,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評價體育教師,提高體育的教學質量,培養和造就能夠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新型體育教師,是關系到能否進一步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的重要環節。通過分析,我們發現傳統體育教師評價存在著下列弊端。
(一)重鑒定和甄別,輕反饋和激勵。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師評價多以獎懲為目的,即多是利用評價選聘和獎懲教師。這種評價只能鑒別出教師的合格和不合格、好和不好。至于好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進,差在什么地方,其原因又是什么,傳統的評價給不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二)重結果,輕過程。
傳統的體育教師評價采用終結性評價方式,依據主要是:學生體育達標成績或階段教學(選修項目)考試成績;教師的工作成績只是通過有限次數教學活動認定。這樣的評價忽視了教師發展的一個動態的過程,是一種典型的終結性行政評價。
(三)重量化,輕質性。
我國傳統的體育教師評價采用全盤量化、細化、“科學”化的評價標準,如公開教學課采用等級評分法、質量(效率)評價標準、標準積分法、加權法等方法進行評價,使得教師評價滑向“科學”評價的誤區――為科學而科學。為了應付評價,教師把相當大的精力都用在應付繁雜的評價上,至于個人的教育教學觀、師德、專業素質和科研能力等關鍵性的東西沒有得到提高和改善。
(四)重形式,輕實質。
受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和評價觀念的影響,過去對體育教師的評價內容大多是側重教師本人的,最終還是把評價的重點放在了教師的教學工作表現上,沒有把培養學生的素養和能力作為評價的指標,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和需要的關注。
(五)重領導評價,輕學生和自我的評價。
長期以來我國在教育上實行集中統一的行政管理體制,其基本模式是“個人總結、群眾評議和領導鑒定相結合”的路子,在操作過程中并不注意征求教師個人的意見,也缺乏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最有發言權的學生的參與。
二、體育課程的改革與發展需要全新的教師評價
(一)教師評價功效的應然與實然。
教師評價通常設計用來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總結性的評價。這一評價通常是用于作出有關教師聘任、提升及增薪這類人事決策的。在這一意義上,它用于教學效能的核定,它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管理類人員。第二,形成性的評價。在這一意義上,評價提供教師動態發展中的長短處信息,這一類評價的特點是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應當說,教師評價的這兩個方面都很重要,它們對一個單位的發展都能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二)體育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需要專業發展導向的教師評價。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的實施,教師是課程的主要實施者,而作為能有效促進教師發展的教師評價,就應著眼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其評價目的不能僅僅在于證明,更應該在于改進。體育教師的評價應體現以下要求: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和能力,鑒定教師是否履行職責,是否達到了預定的教學要求;判斷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分析其原因;為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與業務水平、改進教學、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三、體育教師專業發展導向評價的基本策略
為了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根據觀察,在教師評價中需要對教師專業發展導向的評價給予更多的關注。它可以促進大部分在教師發展中不足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科學設計一些必要的策略。
(一)自我控制與同行評議結合:關于評價機制的建議。
根據教師評價中“自我控制”與“同行評議”相結合的機制,因為同行對課堂教學活動、教材與對教師的要求比較熟悉的評價者,最能對教師改進教學工作提出具體的與實用的建議。其評價應摒除行政主管領導為主的評價機制,強調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突出教師的自我評價和同行評價,同時與學生評價和管理者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對體育教師的發展進行全面而有效的評價。
(二)與校園文化相兼容:關于評價過程的建議。
新課程提倡教師評價以發展性評價為主,這就應該激發教師的內部動機,調動其接受評價的積極性,并使其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了解評價方案的依據和實施程序,從而真正從心理上接受評價方案,在行動上積極配合評價工作。
(三)一致性、全面性和簡單性:關于評價技術的建議。
在很多情況下,教師評價未能取得預期的成效,其主要原因往往在于技術上的失敗。教師通常抱怨:管理者與同行的評價過于主觀。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我們提出以下幾點關于評價技術的建議。
1.一致性,關于評價信息收集活動的建議。包括在空間上的一致,即被評元素所處的空間,應與評價者所觀察的空間相一致。在時間上的一致性,即一定的評價活動所涵蓋的時間,應與評價人觀察的時間相一致。在知識上相一致,即評價人所具有的知識,不應少于評價活動所需要的知識。就體育教師評價而言,評價者要確保準備工作充分和評價信息的采集渠道廣泛。
2.全面性,關于采集評價信息渠道廣泛的建議。首先,對于個人工作盡可能進行科學的評價;其次,對這個人某一方面作出評價時,盡可能地收集影響這一因素的全部信息;最后,在對教師作出評價時須盡可能收集各類學生的全面信息。就體育教師評價而言,其評價內容必須包括以下幾方面:教學道德;教學能力;體教育科研能力;課余訓練和群體工作實績;學生喜歡體育課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程度;課堂教學效果等。
Abstract:Is unceasingly thorough along with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development, the school sports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health first” under the thought instruction, has established the new mentality and the fresh target. Gets rid from the traditional sports educational model, turns toward new, conforms to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hysiology,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as well as fosters the sports educational model which th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needs - - “the Sports club educational model” to make great strides forward. This kind of new educational model both studied the overseas som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make the law, and unified Chinese own national condition,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and approves, time is liked them, conforms to our country socialism initial stage national condition one kind of sports educational model, was also implements the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the health first” the guiding principle and the lifelong physical culture education way and the method.
關鍵詞:體育教學 俱樂部模式 師資 體育設施
Key words:Sports teaching club pattern teachers sports facilities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069(2009)-05-0166-02
一、研究目的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育的人性化、個性化已成為當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普遍模式。高校體育教學將更加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其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和教師,學生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充分了解他們在體育鍛煉方面的興趣、愛好和個體差異,有助于確立體育教學總的培養目標,有助于選擇符合當代大學生特點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助于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發揮主觀能動性,有助于更好地提高鍛煉效果和樹立終身體育思想。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上海杉達學院二年級學生75名、上海財經大學二年級學生75名、上海震旦職業學院一、二、三年級學生各50名,共300名學生。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中國期刊網等途徑,查閱有關體育教學俱樂部模式等方面的文獻、理論研究成果,以期獲取大量的可供參考的資料。
2、2訪談法
對杉達學院、財經大學、上海體育學院等校的教學管理部門領導、體育教師進行訪談,聽取他們對體育教學改革的意見,獲取第一手資料,并結合調查材料進行分析和統計。
2、3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課題要求和訪談各專家的意見設計問卷。問卷主要內容包括個人體育愛好、自我評價能力、對目前體育課意見、對俱樂部教學模式的態度等。然后選擇同類性質的上海杉達學院和公辦的上海財經大學實行俱樂部模式教學的班,請兩校任課老師隨機各抽取75人,共150人,作為比照。對我校的學生實地發放問卷150份,當場回收150份,回收率100%。有效答卷294份,有效率98%。
2、4統計分析法
對回收的問卷逐項進行統計后,運用邏輯學原理,相關體育理論,對研究得出的觀點進行歸納、分析導出相關的結論。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我校學生對當前體育教學方式的評價(表3.1、表3.2、表3.3)
2、分析
通過表1、表2、表3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判定:目前現行體育教學模式不能讓一些學生培養提高對體育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發揮教學主體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學生一方面覺得體育有利于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大多數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是受學校規章制度的約束,上體育課的目的只是為了取得及格成績,對體育缺乏足夠的認識。
2、1杉達和財大學生對教學模式的評價(表3.4、表3.5)
調查顯示87%的學生很愿意上和愿意上體育課,證明現行體育課的形式應該以俱樂部型取代,13%的學生對體育課態度和現在一樣,認為“無所謂”的學生幾乎沒有了。
2、2我院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期望
實施俱樂部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自身條件選擇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鍛煉與訓練,這樣學生能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真正地體驗參與體育帶來的快樂,能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積極性,也能真正地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2、3教師對傳統模式與俱樂部模式的評價
在傳統體育課程中,教師單純被動地作為體育課程執行者的角色,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課程目標僅僅局限于“掌握技能”或“增強體質”,課程結構也只是每周一次的課堂教學,課程內容幾乎都是重復中小學的教學內容,而評價體系也是以追求絕對運動成績為標準的。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體育教學實行俱樂部模式使學生在一個自主、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和鍛煉,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學生有情趣,自然學習積極性高,促使每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掘和發揮滋生的學習潛力與身體潛能。
俱樂部型”體育教學模式尚存在一些問題,如“俱樂部型”體育教學模式給予學生較大的自由度,同時也給管理帶來很大難度。一些運動項目,選課人多,師資力量不足,由于場地限制,影響了學生的興趣和選擇。
2、建議
(1)加強教師業務能力和素質的培養,派教師去進修、學習,擴展教師的知識技能體系。
(2)加快場館的設施、功能。
(3)加強理論教學,加強宣傳引導。
參考文獻:
[1]秦婕.普通高校體育選項課發展現狀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6)816-818.
[2]紀秋云,高丹.大連高校體育選項課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J].2002,25(2)232-234.
[3]王銳.大學生體育選項課選項特征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26)98.
[4]趙順來.試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1.1.
[5]周晶.體育選項課應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服務[J].社會科學,2002,18(4)75-76.
[6]羅建英,蔣偉浩.對高校體育教學模式若干問題的探討[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6(2)33-35.
[7]趙軍民.高校試行俱樂部型體育課的設想[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5,5.14-15.
致謝:
1、感謝上海震旦職業學院的領導的大力支持及體育教研室等各位老師的幫助
2、感謝上海體育學院學報主編戴炳炎教授提供的寶貴意見和悉心指導
【關鍵詞】高中體育 教學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091
雖然新課改已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但當前高中教學的現狀依舊沒有得到改變。高中各學科老師依舊以升學作為教學目標,因此給學生施加了很大的學習壓力,使得很多學生不堪重負,學習成績反而下降。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體育課程應當得到大家的重視。很多高中學生忙于學習,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身體素質較差,所以體育課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鍛煉身體的機會。對于部分學生而言,高中階段的學業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而科學研究表明,運動是釋放壓力的最好的辦法。但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可能只有體育課才能給他們釋放壓力的機會。當前高中教育的“學習第一”的教學態度要隨之改變,變成“健康第一,學習第二”,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獲得好的成績。高中體育課程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當前高中體育課的教W現狀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本文將分析當前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缺乏主體地位
高中體育課程與其他學科的課程有所區別,在其他課程當中,老師作為課程的主導者,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但在體育課,老師只是具有引導作用和監督作用,但在當前高中體育課教學中,很多老師缺乏對這方面考慮,在教學中學生完全沒有獨立自主的機會。教學是師生相互作用的過程,老師對學生進行教授,學生通過老師來學習。因此無論如何,學生在教學中都處于主置。體育課中,一般不會涉及一些高難度的體育項目或相關動作,一般的體育項目,學生都知道缺乏的就是練習的機會。舉個例子,某節體育課老師將之安排成乒乓球課,即教學生學習乒乓球。但乒乓球運動很簡單,最主要的是練習,結果老師在整節課都在講解,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缺乏練習。
(二)教學方法過于死板,學生缺乏興趣
體育課在高中各課程當中,對學生最具吸引力。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學生在課堂學習又過于沉悶,因此就需要到體育場進行放松。但當前體育課教學當中,很多老師選擇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每節課的教學內容除了跑步就是做操。基本上體育課是以跑步熱身開始,以跑步鍛煉結束。如果學生上體育課僅僅是為了跑步,那大可以在每天課后自行跑步鍛煉,而不必在體育課上進行。老師不懂得變通,不知道在教學中尋求改變,這就使得體育課也變得乏味,學生缺乏興趣,也就不愿意再上體育課,更喜歡趴在教室睡覺。
(三)缺乏高素質的體育教師
當前社會很多人都用“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嗎”來調侃對方,這句話在很多人眼中是對體育老師的嘲諷。但對于個別體育老師而言,事實也的確如此。個別體育老師自己在學習期間成績就較差,只能考了體校,從體校畢業后做了體育老師。對于這部分老師而言,他們的文化素質并不高,從而在教學中經常出現念錯學生名字、說錯話的現象,正是因此,才會有人去調侃體育老師。除此之外,少數體育老師不僅文化素質教差,在訓學生時更是口不擇言,出口就是臟話。高中階段的學生基本上已經快成年了,訓這樣的學生用了臟話,學生會很難接受,甚至會引發矛盾。
二、高中體育教學的對策
(一)教學中積極聽取學生的建議
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在成長、學習方面都與小學、初中不同,高中階段的部分學生已經成年,其余學生也大部分在十六歲以上。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主見,并且也希望老師能夠聽取他們的建議。既然如此,老師就應該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在教學中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比如老師不知道體育課的內容應該如何創新,那么就向學生詢問,大家集思廣益,學生就能想出他們喜歡的體育項目,這樣也就可以確定了體育課的內容。但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不能一成不變,而是需要不停的更新。因此每堂課快結束的時候,老師可以用五分鐘的時間和學生交流,詢問學生關于體育課的建議,從而確定下一堂課的教學內容。
(二)教學要做到寓教于樂
體育課的教學不應該是死氣沉沉的,而是應該充滿朝氣,學生活潑、愉快,從而實現鍛煉身體、釋放壓力的目的。當前高中體育課教學中,教學氣氛沉悶的現象十分常見,因此要及時改變教學現狀。舉個例子,體育游戲的運用就可以取到較好的效果。通常情況下,體育課開始之前都會有熱身運動,而體育課的熱身,很多老師都是選擇體操或是慢跑,當然這兩種方式取得的效果也較好,但卻比較沉悶。所以在課前準備環節就選擇用體育游戲,筆者將介紹兩種效果較好的方法。第一種是“雙人版木頭人”,“木頭人”的游戲在小學生中比較常見,雙人版即是將學生兩兩分組,兩個學生用手搭住對方的肩膀不能放下,他們相鄰的腳用繩子綁起來。他們在走動過程中極不協調,再進行木頭人游戲,可以提升樂趣,練習他們的肢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第二種是“跳躍傳球”,即學生圍成一個或兩個圈進行傳球,手持籃球的學生和與該學生相鄰的兩個學生必須要進行原地跳躍,在跳的過程中進行傳球。
(三)建設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
當前很多體育老師的綜合素質不高,從而導致了體育課的教學質量無法提升。因此必須要建設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體育老師要掌握盡可能多的體育項目的要點,在教學中才能更全面的講解各個體育項目,學生學到的內容也才更多。第二是體育老師雖然從事體育教育工作,但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因此鼓勵老師主動學習文化知識。第三是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文明禮貌,對于學生而言,老師做學生看,如果老師出口就是臟話,學生自然也會學習。
關鍵詞:教育學院;通體育課程;課程設置
Abstract: This article to mature student's aspects and so on sports found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diagnosis, proposed teaches the courtyard popularization sports curriculum the establishment direction, to instruct to teach the courtyard sports teaching well to provide in the theory basis.
key word: Pedagogical academy; Passes the sports curriculum; Curriculum
引言
教育院校的體育是學校體育的重要部分,它的改革必須適應社會主義國家培養“四有”新人的要求,培養出能夠指導學生鍛煉身體以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民教師。本文旨在通過對教院學生體育情況調查,了解目前我省農村中學體育的現狀及學生要求,為改革教院體育課程設置及其內容提供參考。
研究對象與方法
1991年9月至1992年初,對90級、91級、92級湖南教育學院379名脫產學生(其中男281人、女98人)從現行中學開設的體育課程,到學生的希望以及教學的方法等多方面提出問題,要求男女學生分別側重調查并回答中學生對課程的設置意見。
調查結果分析
1、教院學生來源大多來自農村中學。在考慮課程的開設及內容安排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以便使學生能學有所用,目前,教院的普通體育課的主要教材,學生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已基本學過,甚至上師專時又一次地學習過,所以,教院體育課程內容應適當調整。學制為二年的前一學年半設普通體育課。教材內容,選編目前農村中學能開展的項目進行,且素質練習和理論知識應占一定的比重。通過一年半的普通體育課的學習,進一步促進學生身體全面發展,增強體質,并掌握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技術與技能,為選修課打下基礎。
2、重視體育理論知識的教育,改變過去體育課重技術輕理論的觀點,應該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體育能力開發,開設體育理論課作為每個學生的必修課,舉行理論考試。通過學習使全體學生特別是使那些體育基礎差,對體育鍛煉認識不夠的,體質弱的學生也能懂得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學會一些輔導與幫助的能力,了解一些最基本的體育保健常識以及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培養一般組織競賽和裁判的實踐能力,這樣使他們的返回原單位后能做到心中有數而大膽開展工作發揮一定的作用。
3、教院畢業生絕大部分是學校的重點培養對象和骨干教師,大都擔任正副班主任,有的兼任學校的領導工作。由于中學的特點所決定,基本上所有工作、活動都要班主任去具體指導組織。很多學生反映,自己在體育上沒有專長,有的甚至根本不太懂,使班級各項工作很難開展。因此教院普通體育課要在二年二期開設專項選修課。選修課教材內容,以目前農村中學有條件開展的項目且中學生喜愛的項目為主,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而又有基礎的項目,通過一期的教學后,使學生在身體全面發展的基礎上,較好地掌握一、二項體育運動技術及專項理論知識,以利于返回單位后去指導中學生的體育活動,在提高自己的體質的情況下,還使學生能終身受益。
4、教院大部分是改革后的新辦學校,體育基礎差,目前還存在著師資缺、場地少、器材差等困難。一般教院只上普通體育課,大部分教院普通體育課還是男女學生合班上課,體育理論課也無一定的教學計劃,只在雨天臨時安排上一些內容。體育教師也不安排早操和課外運動,也很少進行運動隊訓練,只有少量的競賽活動,這也是成人院校的特點所決定的。教院的體育課在重視程度上也遠不及其它專業課。所以體育教師們不能安心來認真討論研究改革工作,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改革教院體育課是當務之急,是非改不可的。但由于受條件限制,專項選修課和保健課暫時還開設不起來的學校,可以結合開展運動競賽和訓練運動隊來擴大鍛煉隊伍,同時可舉辦體育專題講座和各種小型培訓班來調動成年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使他們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
建議
通過調查和查閱資料,同時專訪了幾所農村中學,征求了部分教院畢業生對我們改革的意見,根據教院的實際情況,我們建議:
1、現行全國教院沒有統一的體育教學大綱,考慮到成人高師體育教學的特點是學生年齡檔次多,體能、體質差異大,學生來源地區文化水平差異也大等特點。所以,不能技普通高校體育教育來教學和考試,可以普通高師院校體育教學大綱為藍本,并根據教院實際情況適當增選教材內容。筆者認為一年一期至二年一期為體育課普修,二年二期為選項(限選學習更為適合成人特點)。這樣安排有利于提高學生鍛煉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畢業后指導本單位體育鍛煉和運動競賽。選項課的運動項目很多,很難面面俱到。根據教院的具體情況和現行條件、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教師的配備情況,結合中學生體育項目的重點,我們認為一般開設大小球類、武術、舞蹈、田徑、氣功和健身操為最佳。這樣既可以滿足有運動特長學生的需要,又可使沒有運動特長的學生選擇有興趣的項目,還可使學生把所學的技能技巧用于鍛煉身體。
2、課程安排
①二年制高師進修前三期均設普通體育課(必修),內容是武術中的太極拳、太極劍、田徑中的健身跑、投擲等,體操中的,廣播操、單杠、雙杠、技巧等,球類項目、氣功中的 健身功、大雁功,香功等。
②二年二期設專項選修課(限選)。內容是籃球、排球、乒乓球、足球(有條件學校男生開設)、健美操、氣功等。:
③每期設一定課時的體育理論課(必修)。內容是衛生保健、自我鍛煉法、運動生理解剖知識,比賽規則常識、裁判法、活動組織方法、體育游戲法。
④教院應根據目前農村中學現有條件及中學生求喜愛的項目、男生以開球類、武術、田徑為主;女生以開球類、健美操、舞蹈、游戲為主。
⑤多舉行各種形式的體育競賽,安排學生參與組織、裁判等各項工作,以鍛煉他們的實際能力。通過比賽來促進體育知識的掌握,提高他們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參考文獻
1、羅良友職業學校的體育教學初探《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98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