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防火與滅火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須行防患于未然,盡量減少居民財產的損失。
關鍵詞:建筑物滅火配置;防火監督檢查;正常使用
1.從防火監督檢查角度分析,建筑物中滅火裝置的不合理配置
1)建筑物中滅火裝置的配置不符合相關法律處規范要求,并未遵循《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進行配置,或僅憑個人建筑經驗不科學地配置滅火裝置,從而導致建筑物中滅火裝置的數量未達到相關法律規定或滅火裝置與火災種類不想匹配;
2)建筑物中滅火裝置設置點不合理,擺放過程中滅火裝置無明顯的存放標記或是將滅火裝置存放在不易拿取或是不明顯的角落,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不利于對滅火器的及時使用;
3)對于建筑物中滅火器的配置有時會出現對其管理不當,任建筑工人將滅火裝置隨便擺放、或人為的挪用方位。此外,建筑物的管理人員缺乏對滅火裝置的養護知識,做不到按相關規定對其進行檢修,甚至造成超出使用年限的滅火裝置仍放置其中,不利于樓道的應急;
4)對于有些建筑物管理者,對于新購進的一批滅火裝置未進行貨物質量的檢查,甚至一些不法單位將使用后或存在部分質量問題的滅火器混于其中,最終造成火場災害的發生;
2.在防火監督檢查角度分析,建筑滅火配置的全面性
2.1建筑物中滅火裝置配置的幾點要求
1)建筑物中的滅火裝置是應放在建筑物中能夠讓居民明顯注意的地點。比如樓道門口等。
2)建筑物中的滅火裝置應放置于居民經常出入但并不阻礙居民出入的地點;
3)滅火裝置在建筑物的安裝中應注意不應影響火災發生時居民的疏散;
4)當應特殊需求將滅火裝置放置于居民不常注意的地點時,應在其方位設置明顯標記,便于突況下居民的使用;
5)對于建筑物中滅火器的放置,應注意其放置的穩定。對于一些手提式滅火裝置的設置應注意防止其放置不穩而造成跌落現象的發生。對于推車式的滅火裝置而言則應放置于平地,放置斜坡導致其滑落;
6)對于手提式的滅火裝置的放置應將其放置滅火器箱內或是掛于掛鉤上,并設置合理的地面高度保證其安全使用;
2.2建筑物中滅火裝置的配置要求
1)對于放置地下建筑中的滅火裝置,應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其數量對于地面滅火裝置數量的130%;
2)在建筑物中的同一場所,對滅火裝置的選擇應盡量選擇性質相同、操作相近的滅火裝置,方便居民的使用;
3)對于一個滅火裝置配備的場所期間滅火裝置的數量不應低于兩件,但同時也應注意對其數量的配備也不應多于5件;
4)若建筑物中有消火栓系統的配備,則對與建筑物中滅火器的配備數量可減少30%。若建筑物中設有專業的滅火系統,則對于滅火器的配備可相應減少。對于消火栓系統和滅火系統兼配備的建筑物中,相應滅火器的配置數量可減少至三成。
3.了解建筑物中滅火裝置的使用范圍
1)當火災發生時,居民應學會準確判斷火災類型,從而根據建筑物中配備的滅火裝置進行正確選擇,從而迅速地消滅火種;
2)由于無論任何一種滅火裝置的使用均會對被保護的物品造成相應污損,同時對于周圍的環境也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當火災發生時,居民應學會根據周圍環境的判斷以及被保護物品性質的了解,選擇最適合的滅火裝置,將對物品和環境的污染講到最低;
3)滅火裝置的使用會根據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周圍環境的溫度應為火災影響而超出滅火裝置的安全適用范圍,則會影響其噴射性能,導致對其的不安全使用。因此,對于滅火裝置的脂肪應放于其安全使用范圍的場所,并根據周圍環境的特殊情況進行特殊防護,保證滅火裝置的正常工作狀態,便于應對突況。
4.在防火監督檢中實施可行性和必要性
1)在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特別是重點單位防火檔案的滅火檔案中應充分體現想定作業的基本原理和理論。例如制定各種安全措施以及救援方案等,這在我國公安消防部隊中已經得到普及,并具有完善的理論體系和實踐經驗。
2)在為建筑物進行防火設計的時候,其性能化設計了基本方法和根據。性能化設計的主要內容是由于建筑物的空征、使用功能和屬性的不同,設計者為達到消防安全的目的進行選擇防火的方案,將消防安全系統和各種防火方案結合起來,最成總的建筑設計方案。想定作業可以預知防火措施是否合理,以火設施的數量、質量和分布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在防火監督檢查的時候,檢查人員都是以假設是否發生火災來作為判斷的基礎和依據,這就是想定作業在實際應用最好的體現。
3)任何一場火災發生后,現場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傳統受限制的火災防護應急預案都沒有考慮到這一因素,往往在火災發生前不能很好遇見現實的火災現場,在火災后又不能行之有效的進行火災事故的調查、原因和責任認定。在理論上則可以克服以上弊病,既可以正確的遇見火災發生后可能出現的現場情況,又可以作為火災事故后調查的切入點,可以對火災前后的情況進行綜合判斷,力求得到最符合客觀情況的判定。
4)在現行的防火設計審核中,存在一個通病,是以在發生火災時能否有效的控制和撲滅火災為出發點,而不是以是否符合防火規范為最初審核標準。
總而言之,想定作業在我國的防火監督檢查中的應用還只是一個開頭。在防火監督檢查中大力推廣想定作業的同時,要求監督檢查人員對相關原理和理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用,加強對規范條文的掌握和理解善于總結工作中的問題,發現規律,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在工作中真正做到高效、科學、實用,把想定作業的基本理論和原理更加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防火設計 重點問題
現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規范規定的建筑防火技術包括:建筑物的耐火等級、防火間距、防火分區、裝飾材料控制、安全疏散、防排煙設施、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室內外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及其它滅火設施的設置,在這些設施的施工之前,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防火設計,現就其中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簡要介紹:
1、嚴格按照建筑、電氣設計規范進行設計。根據對電氣火災的分析和當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在電氣設計中應著重抓好以下幾個環節:(1)應選擇足夠的導線截面,在設計過程中,應在現有負荷計算的基礎上,再適當增加一個較大的系數,以滿足日益增加的用電設備需要;(2)在裝修過程中,設在吊頂等不便維修空間內的導線應設穿管保護;(3)高溫燈具的引入線應采取措施保護。在裝飾工程中,因高溫燈具長時間烘烤引入線,引起短路起火的事故時有發生,所以在設計中,應用隔熱材料加以保護;選用不易著火或是著火后不延燃的阻燃型電纜、電線。
2、防火設計文件的準備。分析和設計報告是性能化設計能否被批準的關鍵因素。該報告需要概括分析和設計過程中的全部步驟,并且報告分析和設計結果所提出的格式和方式都要符合權威機構和客戶的要求。該報告至少應該包括:(1)分析或設計目標及制定此目標的理由;(2)設計方法(基本原理)陳述:所采用的方法,為什么采用,做出了什么假設,采用了什么工具和理念;(3)工程的基本信息;(4)性能評估指標;(5)火災場景的選擇和設計火災;(6)設計方案的描述;(7)消防安全管理;(8)參考的資料、數據。
3、性能化消防設計。性能化消防設計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學基礎上的一種新的建筑防火設計方法,它運用消防安全工程學的原理與方法首先制定整個防火系統應該達到的性能目標,并針對各類建筑物的實際狀態,應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去對建筑物的火災危險和將導致的后果進行定性、定量地預測與評估,從而得到最優化的防火設計方案,為建筑結構提供最合理的防火保護。它是傳統消防設計方法的一種替代辦法,描述能夠達到某種規定性能水平的設計。建筑防火設計最終應達到的安全目標是:(1)防止起火及火勢擴大,減少財物損失;(2)保證安全疏散,確保生命安全;(3)保護建筑結構不致因火災而損失或波及鄰房;(4)為消防救援提供必要的設施。為此,建筑物防火安全設計須對建筑規劃、結構耐火性能防火分區劃分、內部裝修、防火設備、防排煙系統及避難對策等方面做出考慮。
4、疏散流線設計。建筑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常采用的雙向疏散和兩個出口設計若仍不能滿足疏散需要,則可考慮設計多流線多方向疏散和輔助安全疏散。以內走道(包括環形走道、雙走道)、過廳等結合疏散樓梯、消防電梯構成第一條疏散路線,這條疏散路線也是平時經常使用的交通流線,火災時一般會首先使用這條路線。除第一條路線外,還可以連通陽(露)臺、外通廊或環形外廊為紐帶結合疏散樓梯、坡道、避難滑梯等構成第二條疏散路線,將居室、活動室等房間與貫通的外廊相連,使之成為另一條疏散通道。在該通道的適當位置設置樓梯、坡道、避難滑梯等疏散設施,同時滿足雙向疏散和避免形成袋形走道的要求,因陽臺、外廊自身排煙性能良好,和其相連的樓梯等垂直疏散設施也具備了相當的防煙能力,在陽臺或外廊上即使無法及時疏散,也可臨時避難,使其遠離著火房間和煙火侵襲,而外廊、陽臺緊靠外墻,便于等待外界消防救援。
5、防火卷簾的設計。防火卷簾一般設置在自動扶梯的四周、電梯前室,或者在商場等大開間場所用作防火分區的防火隔斷。防火卷簾門具有手動和自動兩種功能,其控制信號和動作回授信號都由各層直接通到消防控制室的防火門和防火簾控制器上。當某層有火情時(主要根據集中報警控制器報警),消防值班員也可手動操作相應的防火門和防火卷簾,其動作回授信號由該控制裝置顯示出來。防火卷簾與報警系統聯動,一般都在每檔卷簾(或一組)的兩側分別安裝感煙、感溫兩種類型的探測器,并設置兩個輸出模塊。當某一個感煙探測器發出火警信號時,主機按照預先編制的軟件程序指令相應輸出模塊動作,使該防火卷簾門下降至距地面1.5m;當另一個感溫探測器發出火警信號時,主機指令另一輸出模塊動作,使該防火卷簾門下降至完全落地,分隔相關防火分區。在消防控制室的聯動遙控盤上和現場卷簾門兩側設置了手動開關,值班員或逃生人員可通過該開關手動控制防火卷簾門的升降。防火卷簾門還應具有在停電情況下,通過手動拉鏈或熔斷器控制防火卷簾門下降的功能。
6、避難安全性能設計。避難安全性能設計主要目的為確保人身安全,然而人的屬性卻是非常復雜的,因此對于人口密度高、人數多的場所,在避難評估時若針對每一個人去評估避難結果,則相當費時費力。因此,許多國家紛紛建立計算機模擬模式,以驗算公式及相關觀察實驗結果為基礎,評估分析各種建筑的模擬結果,以驗證設計結果是否可以確保人的生命安全。在我國,目前為止尚未自行研發相關避難驗算模式,因此建立避難安全設計法時,建議采用現有已成熟、開發的評估模式,分析評估各項檢驗模式理論框架,探討其輸入、輸出的諸多使用參數,分析其假設條件及使用特性,判斷其對我國國情特色(建筑物空間規劃、使用特性、人員活動)是否適用可行等,并進而以引用國外技術為主,而不需再重復花費龐大的人力、物力重新建立避難安全檢驗模式。
關鍵詞:恒壓變頻供水;消防給水滅火系統;問題;基本原理
中圖分類號: TU998.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應用正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在給排水領域,恒壓變頻調速控制技術的出現正在改變著給水的方式,它使加壓有了新的選擇,也使傳統的泵的概念有了新的延伸。隨著應用領域的擴大,此技術的應用已延伸到了消防給水滅火系統。為此,本文就恒壓變頻供水技術在消防給水滅火系統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1 傳統消防水滅火系統存在的問題
經過對多年建筑消防審核、驗收及防火監督檢查工作經驗總結,發現傳統消防水滅火系統存在以下問題。
首先,由于消防水泵長期靜置,經常發生需要時消防水泵不能正常啟用的情況。在對各單位進行消防監督檢查時,對消防水泵進行啟、停試驗,時常發生銹死、不能啟動或存在聯動故障;更有甚者,一些單位將消防泵關閉或設在手動位置上,且泵房無人值班,一旦失火,消防水泵無法或不能及時啟動,將錯過撲救初起火災的良好時機,釀成大災。
其次,存在消防系統配置不合理問題。如在某工地進行屋面射水實驗時,消防泵起泵不到5min,泵房已超壓、軟連接被撕裂;在另一工地,地下二層水泵房起泵時,當屋面出水壓力迅速達到0.3MPa,泵房壓力已超1.7MPa,緊急關泵時,水錘現象較為明顯,整個泵房管網都在顫動。
另外,傳統消防水滅火系統在老舊建筑改造時遇到困難。隨著城市發展、改造的進行,建筑物的使用性質經常隨之發生變化,如將公寓樓、辦公樓改為快捷酒店,廠房、庫房改為民用建筑等,建筑物使用性質發生了根本改變,原有的消防水滅火系統需要進行改造。但這會遇到一個實際的問題,由于舊建筑結構設計時沒考慮這部分荷載,沒有預留消防水箱空間,建筑承載力不夠或空間不夠致使無法增加樓頂消防水箱,按現行《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以下簡稱《建規》)將無法滿足消防要求。
對于上述問題,除使用單位要加強消防安全意識,按設備操作規程定期進行設備運行及維修,以保證消防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外,滅火系統的設計及設備的選型是造成問題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建規》對恒壓變頻供水系統沒有給予肯定,給設計人員造成一定的困難。為此,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對恒壓變頻在滅火系統中的應用進行研究。
2 恒壓變頻供水系統的基本原理
變頻調速是通過改變給水泵的變流電機的頻率來進行調速的。電機轉速變慢,軸功率就相應減少,電機輸入功率也隨之減少,這就是變頻調速的節能作用。消防水滅火系統平時無火警時,由變頻泵向消防管網充水穩壓,使系統隨時能滿足消防給水要求,當管網充水到設定恒壓值時,水泵流量趨近于零并維持一段時間(時間通過程序可控制)后變頻泵自動停泵,進入等待狀態,當管網壓力下降至某一設定的壓力值時,變頻泵自動啟動恢復恒壓升壓。
系統采用一臺變頻器控制多臺水泵以循環工作的方式,中心控制器為PLC可編程控制器,以設定壓力和反饋壓力為控制目標,以PID為控制算法組成閉環控制系統。以降壓啟動柜或軟啟動器作為工頻運行回路或獨立的后備系統。實時采集水網參數、電網參數、電機溫度、設備運行狀態,達到優化運行、可靠保護、確保供水、節約電耗的目的。變頻泵比工頻泵運行節電87.5%。
3 消防恒壓變頻供水系統的設計
恒壓變頻供水系統屬于常高壓供水系統,其設計原則按常高壓供水系統進行,使用的供水設備是水泵。水泵是用來送水的機械,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供水系統中。水泵的特性曲線既與水泵的類型相關,也與輸水系統的特征相關,是水泵和輸水管道耦合影響的系統曲線。圖1給出了水泵的特性曲線H-Q,離心泵的特征公式如下:
P=KHQ/η (1)
其中,P為離心泵的功耗(kW);Q為離心泵的流量(m3·s-1);H為工作揚程(m);k離心泵系統的介質常數(kg·m-3);η為離心泵的工作效率(%)。
水泵輸水過程中,當輸水量等于或接近其額定輸水量時(如圖1中的E點),離心泵的工作效率最大。輸水量小于或大于額定輸水量時(如圖1中的L點或B點),離心泵的工作效率就會降低,偏離E點越遠工作效率降低幅度越大。離心泵的工作效率越大,其耗能也最小。按照這一原理,根據離心泵的實際流量Q0、揚程H0以及使用效率η0,可以計算出該泵的最經濟功耗P0,即
P0=KH0Q0/η0(2)
由變頻供水泵的特性曲線可以看出,水泵工頻運行時,希望水泵在E點附近運行,滿足火災時的水量及壓力;當火災初期,用水量較小,管網壓力降低,變頻泵起動。為了節能,我們希望水泵在高效區運行,這對水泵的選擇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基于這個原因,提出以下意見:一是水泵造型時水泵的高效區要大一些;二是選用變頻水泵時,水泵的揚程可適當放大;三是根據火災時消防用水量的要求,設置二至多臺變頻泵,平時由一臺泵為管網供水,保持最不利點要求,當發生火災時,消防管網水壓下降,水流量不夠,第二臺轉為工頻運行,以此類推;若水量減少則按啟動順序停止工頻泵直到最后一臺泵穩壓運行。變頻器選擇時,為滿足滅火時的壓力要求,應以壓力作為變頻器工作的主要參數。在水泵房管網上設置壓力傳感器,傳感器將管網壓力信號傳給變頻器,以控制水泵的轉速。
圖1 離心泵的H-Q特性曲線
4 恒壓變頻供水系統的調速節能原理
本節考察恒壓變頻供水系統的調速節能原理。如圖2所示,曲線I、曲線II分別表示變頻水泵轉速為N1和N2時的水泵的特性曲線H-Q,曲線III和曲線V是轉速為N1條件下的等效管阻特性,而曲線IV則為轉速為N2時的等效管阻特性。
圖2 水泵的運行特性和管阻特性曲線
已經知道,當驅動轉速改變時,變頻供水泵的流量Q、揚程H和軸功率P分別與其轉速N成一次方、二次方和三次方比例關系。假設水泵驅動電機由電源直接供電,水泵運行于A(QA,HA)點,此時水泵的功率為PA=KHAQA,對應于圖中矩形AH1OQ1的面積。若水泵出水量減小為Q2,工作點將由A點移到B點,水壓增為H2,功率變為P2,則功率可由矩形BH2OQ2的面積描述。如果水泵采用變頻調速驅動,在用水量小時降低泵速為N2,水泵可穩定運行于C點,運行功率可由CH1OQ2的面積表示。但此時水壓仍維持為H1,恒壓變頻供水系統節約的耗能為BH2H1C部分的面積。
5 恒壓變頻供水系統在消防給水滅火系統使用中的優點
一是可不設高位水箱及穩壓系統。《建規》8.4.4條,設置常高壓給水系統能保證最不利點消火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水量和水壓的建筑物,可不設置消防水箱。在建筑物設置消防水箱有困難,特別是建筑物使用性質改變,建筑結構安全不允許增加荷載以及高位水箱難以保證最不利點壓力時,通過采用恒壓變頻調速供水裝置平時保壓狀態,當管網壓力降低時,變頻調速可迅速將變頻立即轉為工頻,在3~5s內就可達到滅火需要的用水量和壓力,故可不設高位水箱及穩壓裝置。
二是可不設置消火栓遠程啟動按鈕。《建規》8.4.3條,常高壓消防給水系統、高位消防水箱靜壓能滿足最不利點消火栓水壓要求的建筑,可不設置室內遠距離啟動消防水泵的按鈕。因此采用恒壓變頻供水系統可不設消火栓遠程啟動按鈕。
三是由于變頻供水的供水量、壓力是隨現場用水量通過變頻,改變水泵的轉速來實現,因此在水泵房內可不設泄壓管。
6 恒壓變頻供水系統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恒壓變頻供水系統可以取消高位水箱,但應具備以下條件:為保證消防供水的安全性,必須設置雙回路供電;對于高層建筑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選用恒壓變頻供水系統時,消防水池設計時應保證足夠的消防用水量。
二是恒壓變頻消防供水系統由于平時處于高壓狀態,對設備和運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議:
(1)雖然在滅火時水泵的節能效果顯著,但在平時由于變頻泵一直處于運行狀態,能量消耗較大,運行費用較高,因此建議穩壓泵保留或生活(生產)和消防合用一個給水系統。(2)定期應對設備進行檢修和運行,以保持設備的完好。
三是變頻器及壓力傳感器是恒壓變頻供水系統的核心,但同時均屬于易損元件,由于長期處于工作狀態,維護費用相對較高。
7 結束語
綜上所述,恒壓變頻供水具有許多獨特的優點,與傳統的供水設備相比有無法比擬的優點。它具有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安全可靠,操作控制方便,占地面積小等優勢,將之應用于消防水滅火系統將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training fire commander of fire school,it is a good way of developing experiment teaching in Fire Combustion Course.It is a process to validate knowledge in the textbook by experiment and embed understanding, deepen memory.Accordingly it can futher combine theory with fire job, advance the ability to utilize knowledge to prevent fire, put out fire, and train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eventing and control of fire and explosion accident. In conclusion, it is an excellent teaching way to let graduate satisfy the practical request of fire job. This paper unfolds research and practice for experiment teaching in Fire Combustion Course of fire school.
關鍵詞: 《消防燃燒學》;實驗教學;研究;實踐
Key words: Fire Combustion Course;experiment teaching;reaearch;practice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1-0223-02
0 引言
《消防燃燒學》是消防教育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屬于化工防火課群教學內容,是一門研究火災的發生、發展和熄滅基本規律的科學,主要為防火和滅火工作提供理論指導。
公安消防部隊昆明指揮學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培養基層消防部隊指揮員的學校,面對嚴峻的火災形勢,學員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學習《消防燃燒學》,使學員掌握可燃性物質燃燒或爆炸的基本規律和特性、防火和滅火的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識,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去分析和解決火災或爆炸事故的預防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1 《消防燃燒學》課程開展實驗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實驗教學是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將教材知識點通過實驗進行驗證,深入理解及加深記憶的過程。同時也是加強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實驗修養,提高其實驗技能和實驗素質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培養消防基層指揮員的學校,對學員的教育是消防職業教育,實驗課在教學活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消防燃燒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消防燃燒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使學員掌握好基礎知識,使理論知識與消防工作實際相結合,提高靈活運用知識去進行防火和滅火工作的能力,培養學員分析和解決火災或爆炸事故的預防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對于改變學員的學習方法,培養學員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實驗在《消防燃燒學》課程教學中的作用
2.1 實驗能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種特殊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主觀原因,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實驗具有千變萬化的現象,是喚起學員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千變萬化的實驗現象吸引了學生。例如:在火焰的特征這個實驗中,首先通過把甲醇、乙醇、丙酮、苯等可燃液體盛放在蒸發皿中,點燃,讓學員觀察和了解不同可燃物質燃燒火焰的特征,甲醇、乙醇的火焰為不顯光,無熏煙,丙酮、苯的燃燒火焰為顯光、熏煙,然后再在5只蒸發皿中加入少量的甲醇并點燃,從火焰上方向火焰中分別撒入氯化鈉、碳酸鈣、硝酸鋇、硝酸銅、硝酸鍶粉末,則火焰由甲醇的不顯光火焰變為黃色火焰、磚紅色火焰、綠色火焰、藍色火焰、紅色火焰,學員在做該實驗時,對產生的五顏六色的火焰感到非常新奇,通過該實驗,從而使學員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不同物質燃燒火焰的特征和顏色的感性認識,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通過實驗現象展示出來,并進行了驗證,對教學效果的提高大有幫助。
2.2 實驗能使教學內容與具體的消防工作實際結合起來 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的講授理論知識,不能結合消防工作的實際,如果我們的教學是閉門造車、就理論講授談理論,知識與部隊實踐脫節,那學生的質量肯定不合格,這同產品的出局是無法比擬的,它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消防部隊的戰斗力。所以,《消防燃燒學》教學中結合消防工作實際是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實驗教學是理論知識與消防工作實際相結合的一種較好的教學方式,例如,在物質的燃燒條件實驗中,汽油、煤油、柴油、黃磷的燃燒,使學員加深了對燃燒條件的理解,為以后從事防火、滅火工作打下較好的理論指導基礎,因為防火和滅火工作都是圍繞著燃燒條件展開的,一切防火措施,都是為了防止火災發生和(或)限制燃燒條件互相結合、互相作用,一切滅火方法,都是為了破壞已經形成的燃燒條件,以迅速熄滅或阻止物質的燃燒,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在該實驗中,學員可以直觀地看到汽油、煤油、柴油在不同濃度下對燃燒的影響以及黃磷、汽油在常溫和受熱時所需最小引燃能量的比較,用實驗現象很好地詮釋了物質燃燒必須滿足的三個基本條件和四個充分條件,為以后的消防防火、滅火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幫助。
另外,在火焰特征實驗中,學員通過觀察到不同物質燃燒的實實在在的火焰特征和顏色,能準確掌握火焰溫度越高,火焰越明亮,輻射強度越高,對周圍可燃物和人員的威脅就越大,還可根據火焰特征采取相應措施:①在火場上,根據火焰即可認定起火部位和范圍;②根據火焰顏色,可大致判定出燃燒的是什么物質,以便滅火時心中有數;③根據火焰大小和流動方向,可估計其燃燒速度和火勢蔓延方向,以便及時確定滅火救援的最佳方案(含主攻方向、滅火力量與滅火劑等),迅速撲滅火災,減少損失;④通過觀察到甲醇等物質燃燒時產生的不顯光火焰的特點,把課本上抽象的內容用實驗現象來說明,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防止在以后的實際滅火工作中出現火焰擴大和灼燒人員的情況。
2.3 培養同學之間合作、協調精神 在現代社會生活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間和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在學員畢業以后從事具體的消防工作中,交流與合作能力對他們順利開展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樣,實驗的復雜性、多元性,也需要學生之間的分工與協作。無論是實驗材料的準備、實驗操作,還是實驗結論的得出,都需要大家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例如:在做“可燃液體的閃點和燃點”實驗時,把學生分成組,每組學生要分工明確,有的給柴油加熱,有的觀察溫度的變化,有的作記錄。使學員為以后消防工作中需要的合作、協調精神的培養打基礎。
3 《消防燃燒學》實驗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在《消防燃燒學》課程中開展的實驗有物質燃燒的條件、火焰的特征、阻燃劑的阻燃性、可燃液體的閃點和燃點的測定、固體物質燃燒五個實驗,通過實驗教學,我們看到了取得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消防燃燒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①學員對實驗課不重視。相當一部分學員對化學實驗不重視,實驗課上僅僅是在應付老師,走走形式而已,至于操作是否規范、實驗現象是否正確、數據處理是否得當則不予考慮。另一方面,一部分學員認為實驗課與消防指揮專業聯系不大,學好學壞無所謂,所以他們思想中就不重視實驗課了,從而造成了《消防燃燒學》實驗課幾乎變成了“休閑課”。②學員設計實驗能力差。如在做《消防燃燒學》中可燃液體閃點和燃點的實驗時,讓學員自行設計乙醇和水混合溶液的閃點和燃點測定,有的學員沒有把溫度計插入乙醇和水混合溶液中,或者是沒有把溫度計垂直插入混合溶液的中部位置,還有的學員不知如何確定乙醇和水的混合比例,且確定后不知實際該用什么方法來實現混合比例配比正確。③學員實驗操作程序不正確。在做可燃液體閃點和燃點測定的實驗時,很多學員把柴油加到瓷坩堝中去以后,還沒等將溫度計垂直地固定在坩堝試油的中心,就急于用酒精燈加熱瓷坩堝。④學員實驗操作基本技能差。1)學員在熄滅酒精燈火焰時,只用燈帽蓋上一次,就不進行第二次,按要求熄滅酒精燈火焰是要用燈帽蓋上一次以后再取下燈帽;2)小組實驗時,同學之間密切配合不到位。⑤學員觀察和表述實驗能力差。1)由于觀察的不仔細、不到位,所以常常對某個現象產生的原因搞不清楚;2)表述實驗現象時,學生常常把產生現象的原因或者物質的某些性質錯誤的表述成實驗現象;3)表述不完整。表述實驗現象,應該把反應的整個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現象都要完整有序地表述出來,而很大一部分學員卻往往只描述部分現象。4)難以正確書寫實驗報告。《消防燃燒學》實驗報告是整個化學實驗過程的反映,也是對所做實驗的總結。有許多學生在寫實驗報告時經常丟三落四項目不全,有的則注重表象不明白實質,有的廢話連篇,答不出要點,還有的不尊重客觀事實亂湊數據,亂填現象。
4 提高《消防燃燒學》實驗教學效果的策略研究
4.1 更新實驗教學觀念 教師應改變過去實驗教學依附于理論教學,只注重理論知識的驗證模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別要注意糾正一些學生不愛動手學員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使實驗教學成為他們質疑、信息收集和處理、探究的實踐活動。此外,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學員的發展放在首位,引導學生積極地通過實驗現象把《消防燃燒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的燃燒現象聯系起來,縮短教學與實踐的距離,體現“教學面向實戰、突出實用、注重實效”的教學指導思想。
4.2 明確實驗課的教學目的、要求和意義,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在指導每一次實驗課之前,必須明確提出這次實驗課的實驗目的要求,以引起學生的求知欲,產生對實驗的興趣,而結合教材說明實驗內容的地位和作用,則能引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從而調動其實驗的積極主動性。因此教師在準備實驗課時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寫明實驗教學的目的、要求和意義,并在實驗課前向學生解釋清楚。
4.3 規范和強化學生的基本操作能力 在實驗過程中,嚴格督促學生,使學生努力做到操作規范,準確熟練,從而樹立正確的實驗態度,培養良好的實驗素養。在學生開始實驗之前,向學生講解正確操作的理由和違反操作對個人和環境帶來的危害,使學生做到操作規范,同時也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4.4 多開設設計性實驗,引導學生積極探索 多開設設計性實驗,引導學生積極探索,獨立自主進行思考,從而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主動探索學習新知識的習慣。因此,教師應根據消防部隊的實際工作需求多開設設計性實驗,例如在做《消防燃燒學》中可燃液體閃點和燃點的實驗時,在做了柴油的閃點和燃點測定后,再讓學員自行設計乙醇和水混合溶液的閃點和燃點測定的實驗方法、實驗步驟等,學員通過自行設計實驗后,很好地掌握了可燃液體閃點和燃點的理論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和把握其他可燃液體閃點、燃點的判斷能力,這樣既增強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又增強了學生感知能力,取得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
4.5 運用新穎的實驗方法和手段 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化實驗教學手段和新穎教學方法,例如,運用幻燈、投影、錄像、演播等多媒體手段,在實驗教學中以豐富有趣、邏輯性強的內容以及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產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充分調動學員去主動運用燃燒、爆炸等火災科學理論方面的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的火災中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詹秋生.化學實驗環保措施與意識淺議[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19(5):116.
關鍵詞:消防安裝質量通病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消防設施施工是建筑設備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筑物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建筑安裝工程。隨著建筑物的高度和廣度的不斷增加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消防用水的安全程度、供水的可靠性和建筑物抗御火災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除了在設計和材料設備選擇等方面外,很大程度需要施工安裝質量的保證。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建筑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從日常施工質量的監督檢查與工程驗收情況來看,施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若干通病進行分析。
1、消防水處理分析
1.1泵房濕度重點控制
本組團式住宅小區泵房集中設置,包括生活泵和消防泵。生活泵采用變頻技術,而消防泵采用較先進的軟啟動。上述這些控制柜內的主要元件如變頻器、可編程控制器或軟啟動器等對工作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濕度的要求,而水泵房又是整個水系統清洗、試驗、調整最集中的地方,必須控制地坪積水,降低濕度。
控制方法有:首先土建方面按要求設置地坪排水明溝、采用集水井、控制柜底加10 cm厚素混凝土及控制地坪坡度等;然后,給排水的設置方面考慮如下幾點:管道系統上的試驗和泄壓管直接接回消防水池以降低運行成本,減少高壓力泄水濺開;泵組地坪四周及濕式報警閥組下設置明溝,因為泵體有放空閥,泵吸水處有過濾器,在安裝、清洗、調試時有大量水涌出;最后,通風組織方面:原設計泵房只考慮了排風未考慮通風,而泵房設置在地下室,只有一個出入口,這時如簡單設置壁式軸流風機,泵房內或無法及時補氣,或無法及時排氣,都將導致換氣不充分,造成換氣效果不好,無形中增加空氣的濕度,在施工時泵房改為有組織的送排風系統,即利用風管系統泵房內空氣按規定的換氣次數交換或更新。
1.2設置壓力指示裝置處理謹順
消防系統按規范要求在泵房、屋頂試水栓、每層噴淋末端放水處均應設置壓力表,但由于該組團式住宅小區消防室外網龐大,參建單位多,施工質量不均衡,如發生漏水難以排查而延誤整個消防工程的進程,因此在合理的位置增加設置壓力表有利于管網排查及調試。
(1)在早期滅火屋頂水箱的補水管進水箱前的管道上設置。通過在該處設表有利于生活水系統的調定即生活水泵出水壓力設定,保證消防系統內及時補水及早期滅火需要。
(2)在進戶室外總閥(按幢或單元統計)靠近戶內管道或立管底部設置壓力表,通過這些壓力表將龐大的室外消防管網切成各自獨立的部分,通過總閥可輕松觀測到管網上水壓傳播情況,各子系統的保壓情況,判別管網故障,方便消防管網的調試水工作。
1.3室外消火栓的設置
(1)如按單棟計算,室外消火栓的設計數量按《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7. 2. 2條規定共為10個,但組團中相鄰高層建筑的室外消火栓在滿足用水量的前提下可共用,實際數量為5個,既滿足消防要求又避免了重復建設。
(2)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在《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中規定不是很具體,根據消防支隊多次驗收情況,室外消火栓設置的位置對一線救火消防員相當重要。首先保證其無障礙性,即室外消火栓必須讓消防員無障礙使用,包括標志、栓口朝向方便接水帶,共用時不允許包在圍墻內等;其次是滿足了距離的要求,《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上規定室外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墻不宜小于5 m,并不宜大于40 m,距路邊不宜大于2 m,而對消防員來講室外消火栓既是直接滅火器具,又是高層建筑滅火的水源,當消防車內水用完后利用室外消火栓加壓滅火,鑒于這方面,現場做到離室外消防接合器(包括噴淋、消火栓)最近的一只室外消火栓到接合器的距離均小于40 m,這將極大縮短消防員接水帶的時間,為滅火工作爭取更多時間。
2、建筑電氣分析處理
2.1雙速排煙風機的構設
一般組團式住宅小區均有共用地下車庫,而車庫內送風及排煙功能大多數采用雙速風機,而普通的雙速風機原理是平時開低速排風,火災發生時接消控中心指令轉為高速運行排煙,當排煙風管內煙氣溫度超過280℃時排煙防火閥關閉,聯動排煙風機停機。根據這一基本原理,筆者和設計人員及物管人員研究采用雙速風機控制原理,控制分為現場控制箱控制和消控中心多線控制。控制箱上有手動、自動選擇開關,當現場有人值守時開手動,此時現場控制箱按鈕可就地啟、停高、低速排風檔,當低速檔運行時消控中心如有確認的火災信號時可通過多線控制使低速檔自動跳高速排煙運行;當現場無人值守時控制箱上開自動,現場控制箱上手動按鈕失效,消控中心可通過多線控制高速檔的啟停。需指出的是高速檔停機的指令在原排煙閥聯動停機的基礎上增加消控中心多線控制停機,方便了調試又不必每次調試停機時登高處關閉280℃防火閥,通過以上控制方案既滿足應急需要又方便調試、驗收及今后的物業管理。
2.2非消防電源切除設置
本小區不但考慮到火災發生時有助火勢的非消防電源的切除,如平時常用的送風機、誘導風機等,還考慮到危害消防員實施撲救行動的非消防電源的切除,如地下車庫照明等,而后者往往容易被設計人員忽視。
2.3直流開關的早期試驗
消防系統中水流指示器、信號蝶閥、正壓送風口、防火閥等裝置的信號反饋、消防聯動等均通過直流開關實現,在本組團施工期間提前針對這些開關先行單獨試驗、檢查,有故障及時排除,這一點對消防調試、檢測及驗收有極大幫助。如果要通過整個消防聯動試車來判別這些數量多、安裝地點分散的裝置是否正常工作,其難度較大,耗時較多,甚至會延誤整個消防工程的進程。施工中做了兩套直流小電路來解決這個問題:一套用做模擬消防聯動信號,一套用做模擬消防反饋信號。根據消防產品說明的聯動或反饋直流動作電壓,配好電池組及相應電壓等級的電珠及開關,并在串聯電路中斷開做一副活動夾式觸頭。
3、防排煙、通風空調分析處理
本工程主要在以下方面保證了風量并滿足規范要求:
(1)防止風管漏風。督促施工單位在施工工藝、設備和施工人員素質等方面加強管理,特別針對鍍鋅風管的咬口處及管段與法蘭翻邊處和GRC風管的法蘭連接處等易產生漏風現象的部位重點控制。
(2)防止正壓送風及排煙豎井漏風。設計人員對此不夠重視,土建施工人員也沒有這方面意識,有的工程井道內腳手架搭設孔、施工工藝預留洞、磚砌體的搭縫未按要求處理導致風量不達標,甚至通過孔洞漏掉的風量比通過送風口的風量還大。本工程要求土建與安裝專業配合,按規定要求做好井道的隨砌隨抹工作,井道封閉前認真檢查有無遺漏孔洞,并及時修補。
(3)減小管道井阻力。管道井沿程阻力過大會造成正壓送風井的頂部樓層及排煙井的底部樓層的風量減小,本工程要求對風井進行抹灰處理,以減小阻力保證風量。
(4)風機壓力、總進(排煙)風管尺寸的確定。這是易忽視的地方,通常設計按風量及風速定管道尺寸,再由管道尺寸來選配風口。普通通風空調系統風管內風速為3~6 m /s,而消防送(排)風(煙)風管內風速≤15 m /s,由于風管沿程阻力和部件摩擦阻力均與風速v2成正比,因而消防送風排煙系統中總的進風口和排煙口的局部阻力比普通系統大6~25倍。本工程總進(排煙)口選用較為美觀的側壁式外墻風口(帶防蟲網),造成局部阻力較大。本工程設計人員綜合考慮以上因素確定了合理的風機壓力參數及總進(排煙)風管尺寸。
4、組織管理技術要點
首先本小區的消防工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專業多,參建單位多,產品的規格品種多,在實施過程中應認識到消防不僅僅是專業安裝單位的事,總包單位要積極組織協調,參建各方對照消防有關規定做好自身工作并配合總包完成施工任務,施工后期建設單位及時組織聯動試車、檢測、試水、驗收等關鍵工作,雖然后期協調難度很大,但在參建各方共同努力下,一次性通過驗收。然后,注意消防報驗資料的積累。各參建單位在加強過程控制的同時還要注重報驗資料如有關消防水、電、暖通工程的過程檢驗資料、隱蔽工程驗收、水壓報告、產品合格證及消防設計審核意見書等的收集。資料工作較為繁瑣,需日積月累而形成。只有平時注意收集積累才能真實反映施工過程,為檢測驗收提供必要條件。
5、結語
通過建設、設計、監理、各施工單位的共同努力,本住宅小區順利通過政府消防監督部門的驗收,其中消防安裝工程的質量得到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
參考文獻:
[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