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綠色化學的技術

綠色化學的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化學的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綠色化學的技術

綠色化學的技術范文第1篇

摘 要:社會經濟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使自然生態環境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制約著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化工工作污染是自然生態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嚴重影響著環境的污染。在工業生產中,由于沒有意識到科學環保生產技術的重要性,加劇了化學工業污染現象的產生,無法實現對污染問題的合理有效控制。目前,人們已經意識到化學工業污染對人們的危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將綠色化學技術應用到防治化學工業污染中來,對推動綠色化工技術的發展既減少化學工業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化學工程工藝;綠色化工;技術要點

前言:近年來,環境污染日益加劇,成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阻礙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環境污染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并且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其主要的污染以化學工程工藝污染為主。因此,為了解決化學工程污染問題,加大對綠色化工技術的研究具有必要性,有助于促進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

一、綠色化工技術概述

綠色化工技術是科學技術的產物,在化學工業發展中被廣泛應用,需要加大對化學工藝技術及化學方法原理的應用力度,對污染的環境進行改造,減少化學原料及化學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對維持良好的社會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還需要充分利用化學過程中的廢棄物,做好廢棄物的二次利用,提升廢棄物的使用效率,減少化學廢棄物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化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保障,促進社會生態環境的健康持續發展[1]。

二、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開發要求

(一)合理選擇化學原料

化學原料對促進綠色化工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做好化學原料的選擇工作,以便在根源上解決化工污染問題。需要將無害及綠色的化工原料作為首選內容,該類化學原料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能夠有效減少在排放及生產過程中出線的污染物排放現象,營造良好的環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誕生了更多無毒無害的化學原料、溶劑及催化劑等,為化工行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化工行業要想在根源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需要合理選擇化學原料,例如,農作物、生物等都可以成為無公害化學燃料,不僅能夠起到良好的防止環境污染功效,并且也節省了化工燃料成本。

(二)合理選擇化學催化劑

化學催化劑在化學工業發展中被廣泛應用,對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各項化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重要作用。化學催化劑具有較多的使用優勢的同時,也會造成化學廢棄物的大量排放。為了促進綠色化工技術的良好開展,需要加大對無害化學催化劑的開發力度,將毒害較小的化學物作為化學的催化劑的首選,代替傳統意義上毒害性較大的化學催化劑,減少對環境污染造成的影響,促進綠色化學的良好發展。當前,有大多數研究學者將烷基化固相催化劑作為五毒化學催化劑的主要研究熱藎希望該種化學催化劑能夠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2]。

(三)提升化學反應選擇性

需要將化學反應選擇性作為綠色化工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促進化學生成物的提取提供較大的便利,對實現對資源的充分利用,降低化學工業生產成本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石油化工行業通常將烴類選擇性氧化物作為主要的化學試劑,促進了化學氧化反應的快速實現,防止對生成物造成的嚴重的破壞及影響。因此,需要提升化學反應選擇性,避免對生成物反應造成較大的破壞,對推動綠色生產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具有重要作用[3]。

三、化學工程工藝中的綠色化工技術要點

(一)清潔生產技術要點

清潔生產技術是綠色化工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垃圾處理、海水淡化處理、印刷工業及冶金工業北廣泛應用,通過對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能夠防止污染物的排放,對確保環境的清潔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在多種行業中運用清潔生產技術,有效的控制了有毒物品的發生及廢棄物的大量排放,在根源上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例如,將清潔生產技術應用到海水淡化處理工作中,由于海水是一種原材料,是天然生成的,由淡水構成,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其生產技術不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有效的防止了環境污染現象的產生[4]。

(二)生物技術要點

生物技術屬于綠色化工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加大了對微生物、細胞及酶的應用,被廣泛的應用于綠色化工中。生物技術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使可再生資源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轉化為有用的化學產品,將其作為自然界中一種普遍的催化劑,有效的防止了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出現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現象,生物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化學反應條件較為溫和,在化學行業中進行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對推動化工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環境友好型產品生產過程技術要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重,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加大對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立,是當前社會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也是社會生產和發展的需要。綠色化工技術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被廣泛應用,解決人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展現出了自身的優勢。環境友好型產品生產過程,避免了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有效的減少了環境污染問題的產生。例如,汽油燃燒不盡對空氣造成了較大的污染,也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利于良好大氣環境的維持。生活中的一些產品中含有大量的氟利昂,導致大氣中的臭氧層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安全,會產生較大的安全隱患。塑料產品在生活中廣泛存在,在給人們帶來較大便利的同時,也是環境污染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塑料制品由于自身特性的影響,不易被分解,加劇了環境的污染[5]。

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直接影響大氣質量,需要及時解決大氣污染現象,研發出能夠代替帶來污染的產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清潔型汽油、可分解塑料制品及新型燃料的誕生,加大了對該類物質的研究力度。向人們大力宣傳新型物質對減弱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對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奠定了基礎。例如,需要選擇天然的甘蔗進行酒精生產,用乙醇汽油取代原來的汽油,將乙醇汽油廣泛的應用于汽車行業中。環境友好型社會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理想型社會形態,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及喜愛。需要充分利用科學技術優勢,加大對無污染型能源的開發力度,將其廣泛的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去,共同來維持良好的社會環境。

結論:化學工業對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給各行業提供了寶貴的能源要素及物質資料,但是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根源。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逐漸意識到了環境污染對社會發展的危害性,充分利用了科學技術優勢,誕生了綠色化工技術,有效的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應該將綠色化工技術廣泛的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去,加大對該項技術的推廣和繼承,給人們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白菲. 探究化學工程工藝中的綠色化工技術要點[J]. 化工管理,2016,20:235.

[2]井博勛,莒菲. 淺議綠色化工技術在化學工程工藝中的應用[J]. 天津化工,2015,03:10-11.

[3]其其格. 化學工程工藝中的綠色化工技術[J]. 高考(綜合版),2015,12:208.

綠色化學的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綠色化學技術;環境保護;應用

當前全球存在的環境問題很大部分原因來自于化學物質污染,尤其是化工業的廢物排放直接造成水源、空氣和固體物的嚴重破壞,威脅著人類的生存空間和身體健康。綠色化學技術的引入能夠從源頭上控制化工造成的污染,逐步緩解既有污染和潛在污染。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其在環保工作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一、綠色化學技術理念概述

綠色化學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所謂綠色化學技術,就是著眼于源頭到終端的化學污染控制,以原子經濟作為技術原則,在滿足既有的化工生產需求的同時,以新物質充分化學反應為途徑,消除污染和有害物排放,實現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今天,綠色化學技術擺脫了傳統化學技術的諸多缺陷與不足,在改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先污染后治理的錯誤理念模式轉換為源頭上控制污染得到了實踐上的貫徹。因此,推廣和實施綠色化學是教育界一項極其重要的教學主題及實踐活動。

二、綠色化學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

1、化工原料

上世紀40年代以來,石油取代傳統的生物質成為主要的化學原料,其對于當時的工業發展和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而現實表明,石油及煤化學工業同時帶來的還有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巨大破壞,粗放式的化工應用直接將化工廢棄物排放出去,造成了大氣、水源等的極大污染。為改變這一現狀,科學家們致力于生物質的重新利用,使其逐步取代石油且能最大限度消除生物質化工應用帶來的環境破壞問題。其中,生物質所含淀粉能夠實現葡萄糖的簡易轉化,而纖維素則相對較難。以葡萄糖為原料能夠制得己二酸和鄰苯二酚等,如何實現致癌物質苯的去除便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內容。此外,氫氟酸和氯氣、甲醛等有毒化工原料的去除也是當前研究的重點。

2、反應溶劑

除化學原料之外,化工生產中的應用的反應溶劑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如生產中的反應介質以及分離和配方中應用的溶劑,以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為代表。該反應溶劑在實際使用當中能夠實現化工原料的化學反應達到化工產品生產制造的目的,但同時也會引發水源的嚴重污染,也同樣造成地球臭氧層的破壞,導致地球溫室效應、全球變暖問題的日益嚴重。為此,科學家們將研究重點放在反應溶劑的去毒化和綠色化當中。選取無毒無害的反應溶劑來代替原有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當前的研究突破即以超臨界二氧化碳作溶劑,實現了化工生產中毒性的消除,且其相對價廉,保證了應用推廣的便捷性。

3、反應催化劑

化學合成催化劑的綠色化也是當前綠色化學技術的研究重點。催化劑的應用能夠提高化學反應產率并降低能耗,在化工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就現今的研究重點來看,仿酶催化劑以及固體酸催化劑成為反應催化劑綠色化研究中的重點關注對象。酶催化反應的應用使得化工生產效率提高,且條件相對溫和,生產難度較低。而反應中采用天然酶則需面對其來源有限及變性失活可能性大的問題。為此,開展人工酶的研制即成為綠色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同時,酸催化反應作為同等重要的化工生產工藝,其當前廣泛應用的酸催化劑多為液體催化劑,以三氯化鋁和硫酸、氫氟酸等為主,存在著危害人體和污染環境的嚴重問題,研發出替代的固體酸催化劑則成為該課題的研究重點。

三、綠色化學技術在環保中的應用

1、大氣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落實到實際的環保應用中,綠色化學技術主要關注于大氣、水以及固體廢棄物的污染問題。其中,大氣污染關系到人類日常呼吸生存環境,需要得到盡快的解決。而在對大氣污染進行研究治理時,關注煤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引發的污染并實現該污染的有效消除則需實際應用到綠色化學技術。一方面,可以在煤燃燒之前對其進行脫硫處理,實現污染前的防控治理,另一方面則可在燃燒過程以及燃燒之后分別進行固硫和煙氣脫硫處理。應用生物浸出法以及表面處理浮選與微生物絮凝法,對煤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硫進行多樣脫硫、消硫,實現化工原料生產應用中的綠色化。

2、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當前其污染源主要來自城市生活用水污染以及工業生產用水污染。對水污染的處理自上世紀70年代便已開始,當時主要采用循環冷卻水零排污技術,取得了一定治理成效。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深入,熱水鍋爐零排放技術相對更加成熟,已經能基本達到污水的零排放。在現今的研究成果應用中,以控制農業生產中農藥污染為目標的生物農藥、光活化農藥開發很大程度消除了農藥造成的水污染。同時,采取多技術的聯合,包括生物氧化和光、聲、磁、電、無毒藥劑氧化等處理手段的研發應用已經成為水污染處理的重點研究方向,多種技術的同步應用能夠更加立體地實現水污染的有效治理。

3、固體廢棄物治理中的應用

固體廢棄物的來源除化工企業生產帶來的生產廢物外,還包括城市生活垃圾、白色污染以及礦山廢棄物等,針對不同的來源途徑和廢棄物形式采取相應的科學處理方法也是綠色化學技術研究應用的重要課題。針對化工生產帶來的生產廢棄物,通過分析廢棄物組成采取對應的消解處理技術,消除其中污染物對于環境的破壞;針對城市生活垃圾則應用固體廢棄物電離化技術和熱分選煤氣化技術予以消解;白色污染物的治理主要為研究開發可生物降解類塑料,根源上消除白色污染;礦山廢棄物治理則采用生物浸出和非氰化法提取技術實現污染重金屬的提取和處理回收。

四、結語

面對當前的無染現狀開展的綠色化學技術研究是致力于人類生存環境治理和保護的重要技術內容,是需要傳統化學技術和現展理念共同應用的新興學科。在分析掌握當前環境污染和破壞源的同時,針對性地進行綠色化學技術研發,并逐步實現技術的普遍推廣,才能在保證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消除環境破壞源,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長遠目標。

作者:劉洪瑞 單位:山東省臨沂一中

參考文獻:

[1]李世海.綠色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7:110.

[2]叢麗娜.綠色化學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探討[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4,06:41-43.

綠色化學的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高職高專 綠色化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2C-0125-02

化學科學的研究成果使人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受益匪淺。但與此同時,隨著化學品的大量生產和廣泛應用,人類原本綠色平和的生態環境遭受著嚴重的破壞。面對生存危機,人類重新審視傳統化學,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綠色化學這一新的科學思想和發展戰略。綠色化學可以詮釋為環境友好化學,它的核心內涵是在反應過程和化工生產中盡量減少或徹底消除使用和產生有害物質,它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物的產生。綠色化學的誕生,為人類最終從化學的角度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帶來了希望,讓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們認識到了其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及對化學界本身產生的巨大影響,而且它向人類展示了發展科學、造福社會卻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新境界,為人類鋪設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本文試分析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并針對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的實施措施。

一、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社會公眾對環境保護及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關注,各國逐漸認識到對社會各階層,尤其是對大中學校的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至關重要。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很早就開始在各類院校開展綠色化學課程教育或綠色化學思想、理念、原則的滲透性教育。我國綠色化學與教育基本上能跟上國際的步伐,目前,已有中國科技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國內知名本科院校開設了綠色化學必修課或選修課。然而,在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中至今沒有開展綠色化學的相關教育。高職高專院校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的,高職高專的畢業生應具備基礎理論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實施綠色化學教育,向學生傳遞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和基本原理,介紹綠色化學的基本原則,讓學生認識綠色化學在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在未來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學以致用。一批批高職高專畢業生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他們必將成為生產制造、社會服務等領域的主力軍,在這其中,只有接受過綠色化學教育,他們才能用綠色化學的思維方式來指導生產生活實踐,解決生產生活實踐中可能碰到的環境、資源、能源問題。況且當下,合理利用資源、減少能耗、保護環境,是企業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在這樣的前提下,企業就希望自己的員工具有環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以及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可見,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實施綠色化學教育是必要的,符合企業行業的需求,符合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二、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綠色化學教育師資隊伍薄弱

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化學化工類教師對綠色化學都不是太熟悉,這是綠色化學教育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教育部門或院校本身可以通過進修班、研修班、研討會等形式對教師進行系統的綠色化學知識培訓,而教師本身也應該不斷收集了解綠色化學發展的最新動向、前沿信息。只有形成一支高素質的綠色化學師資隊伍,才能使綠色化學教育得到根本的保障。

(二)綠色化學教材缺乏

目前,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編寫的綠色化學教材不多,使教師和學生的選擇受到限制,這也給綠色化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三、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的實施措施

綠色化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建立一種新的綠色觀念體系,強調人類對環境與發展的責任感,培養學生以“科技與社會”之間和諧發展為基礎的道德、倫理和科學價值觀念。根據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模式和培養目標,高職高專院校開展綠色化學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形成寬專業、多層次的教育體系

綠色化學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綠色化學基本原理、綠色化學技術和綠色化學工藝等。其中,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和基本原理是綠色化學的精髓,可以使人們形成綠色理念,是所有高職高專學生都應該了解和學習的,在教育方式上可以靈活多樣。綠色化學技術和工藝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只能向具備化學專業知識的學生開設,然而在大部分的高職高專院校中,雖然開設有化學化工或相關專業,但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及結構較本科生有限,培養目標也較本科生不同,綠色化學技術和工藝這些內容對于高職高專學生來說不一定需要掌握,可以考慮通過案例滲透的形式讓學生有所了解。也就是說在高職高專院校中,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和基本原理才是學生們學習和了解的重點。針對不同的學習對象,綠色化學的教學目標、教學形式等也是有所區別的,可以通過表1體現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體系。

表1 高職高專院校綠色化學教育體系

授課對象 教學目標 教學內容 教學形式

除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外,各專業高職高專學生 了解綠色化學思想和基本原理,培養環境意識及基本科學素養 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基本原理、綠色原料、綠色化學品等 素養課、選修課、專題講座、主題活動、社團指導、主題宣傳

化學化工及相關專業高職高專學生 更全面理解綠色化學理論,常識性了解一些基本綠色工藝與技術 綠色化學的科學思想、基本原理、綠色原料、綠色溶劑、綠色催化、綠色資源綠色化學工藝與技術案例 限選課、選修課、專題講座、主題活動、興趣小組研究、專業實習實踐

鑒于高職高專學生的知識結構及能力結構特點,在實施綠色化學教育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避免繁雜深奧的綠色化學原理及工藝技術,而應注重講授一些貼近生活、聯系生產實際、反映最新科技、體現環境保護的內容,同時介紹一些與化學科技發展相關的環境、倫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會方面的知識,如可持續發展理論、人類生存的地球、人與自然、清潔生產、綠色標志、美國“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日本“新陽光計劃”等。選擇這些易于被接受、實用性強的知識,既能激起學生學習綠色化學的興趣,促使學生樹立綠色意識,同時也與高職高專培養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的高技能運用型人才這一培養目標相符合。

(二)在基礎課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

由于受教學課時及學生知識、能力結構的限制,在高職高專中專門開設綠色化學必修課的可行性不強,需要把綠色化學內容滲透到基礎化學教學中,使綠色化學的思想和內容貫穿于基礎課的教學。如用綠色化學的實例充實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綠色化學教育;再如化學實驗中,要求學生遵守實驗規則,規范實驗操作,盡可能降低實驗藥品濃度,減少藥品的損耗,預防環境污染。還可以指導學生優化實驗設計方案,使其成為綠色實驗。在基礎課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為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三)充分利用實習實訓開展綠色化學教育

在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設置中,專業頂崗實習實訓占據了將近一半的課時,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接觸社會的時機,讓學生開展一些綠色化學的研究性學習,勢必會取得較校內開展課堂教學更好的效果。綠色化學強調人類對社會的責任感,在學生進入實習階段之前,設置一些與社會息息相關的研究性課題,如地方空氣和水質污染情況、城市垃圾的處理、洗滌劑的合理使用、農藥的合理使用、汽車尾氣污染狀況及控制方法、農產品的綠色化、城市污水處理、綠色包裝等,讓學生利用實習實訓的機會開展調查、研究、分析、討論,最終形成結論,使他們意識到綠色化學的應用會帶來的社會效應,真切體會和感受到綠色化學與社會、與經濟、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改變舊有的思維方式,以科學的眼光來觀察社會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形成綠色的理念,科學的價值觀。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宣傳綠色化學

面對高職高專院校中種類繁多的專業群,要讓綠色化學得到普及,必須開辟課外活動這一陣地。專題講座、專題宣傳、主題論文大賽、校園論壇、社團、興趣小組等等,都是很好的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而且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還能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對綠色化學的關注度。

總之,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一種戰略、一種方針、一種指導思想、一種研究策略。將綠色化學思想和內容滲透給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使學生具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和較高的環境意識,這對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曉明.STS教育與綠色化學教育[J].現代教育科學,2004(3)

[2]周曉明,劉劍洪,張培新.綠色化學教育的思考與實踐[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3)

[3]皮宗新.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9(6)

綠色化學的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綠色化學;環境保護;應用

當下,綠色化學及其引發的產業革命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對發展中的中國是寶貴的機遇。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人類環境危機,綠色化學追求的是變廢為寶,從源頭上致力于禁止生成污染物,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能有效保護環境,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實踐的重要課題。

一、綠色化學研究范圍及特點

(一)綠色化學的研究范圍

綠色化學又被稱為綠色技術、環境友好化學等,也就是用化學技術方法減少或消除有害人類健康與生態環境的原料、產物等的生產及使用的化學[1]。綠色化學研究的環境副作用要盡可能小,并且在經濟、技術下可行,是預防污染、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綠色化學研究范圍為:一是研究、設計、選擇對環境、人類健康友好的起始物、原材料,二是研究最佳的催化劑、轉換反應,三是重新設計更安全的目標產品。當下,綠色化學研究重點包括:重新設計更安全的化工產品;探索更安全的、新的、環境更友好的產品合成路線、生產工藝;優化化學反應條件,降低對環境及人類健康的危害,減少產生、排放廢棄物。此外,綠色化學的原則包括:預防污染優于治理污染;增強原子經濟性;盡可能減少有毒原料及產物;設計安全的化學產品;選用無毒無害助劑、溶劑;科學使用并節約能源;用可再生資源替代資源性化學產品;減少不必要的步驟;使用高選擇性催化劑優于采用化學計量助劑;注重產物的易降解性;改善分析方法,實行污染物在線監控;減少對易燃易爆物質的使用,排除事故隱患。

(二)綠色化學的主要特征

一是綠色環保。傳統的化學化工產業嚴重污染和破壞環境,威脅人類生存,邊污染邊治理是不行的,要加強事前預防,而綠色化學提供了預防環境污染的新途徑,綠色環保是其核心特征,通過新技術減少污染物排放,最終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綠色化學理念是當今世界很多國家發展化學化工產業的新方向。二是技術革新。綠色化學致力于保護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選擇各種各樣的新技術、綠色原料、清潔能源,選擇無害工藝生產化工產品,逐漸將原有技術取代,減少污染物排放。綠色化學的新技術能從化學原子層面來提高化學反應的轉化率,提高使用原料原子的效率,實現無污染、零排放,生產新的環境友好產品。三是效率優化。綠色化學期望將反應物原子徹底轉化成最終的產物,不選擇有害輔助劑,整個化學反應過程無害、無毒,生產效率優化,預防污染優于治理污染,且在優化效率的同時綜合考慮化學設計保持產品既有的功效,降低產品的有毒有害性;選擇清潔能源,減少使用并逐漸代替污染能源,減少化學合成方法中的衍生步驟,實時監控有毒有害物質,讓其快速降解。

二、綠色化學的應用

(一)研制新材料與新燃料

人類從工業發展中獲得各種各樣的材料,這些材料在幫助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同時產生大量垃圾,惡化人類生存環境。為不破壞環境,又不影響人類物質生活的改善,研制環境友好型新燃料、新材料是綠色化學最主要的任務,包括環保汽油、生態協調廢料、低毒高效的農藥、可自然降解的塑料等,從而用無毒無害原料生產化工產品,有效環節環境污染。如作為煤炭生產與消費大國,生產和使用燃煤的過程中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加速全球氣候變暖,而凈煤技術能幫助解決燃燒煤炭這一最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只是污染難以根除,且煤儲量有限,所以解決能源問題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應用綠色化學開發新的潔凈能源,包括直接的太陽能、潔凈的核聚變能源等。

(二)綠色產品開發與生產

綠色產品指的是在使用中及使用后不會對人體健康、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產品,其使用功能及壽命合理,方便回收、利用、再生,報廢之后也方便處理,容易在自然環境里降解[2]。如購物袋使用再生紙制作,或用能重復使用的布料制作,在節約寶貴資源的同時減少排放固體垃圾。又如人們大量使用的發泡塑料聚苯乙烯快餐盒被丟棄后就變成垃圾,在自然環境下需要數百年才能降解,嚴重影響環境,為加速其自然降解,在生產時就可加入化學助劑、光敏劑等,使其只需幾個月時間就分解成無害物質,保護好環境。但化學工作者們的努力尚屬初步范疇,綠色在合成路線中可能很局部。要想真正應用和發展綠色化學,就需從觀念、理論、技術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創新,這既是合成化學面臨的挑戰,也是合成化學革命性發展的絕佳機會。

(三)綠色化學與環境治理

隨著綠色化學學科的逐步形成,短期內通向綠色化學的途徑隱約可見,這足以說明綠色化學是有效的、有益的。站在科學的角度,綠色化學更新并發展了傳統化學思維;站在環境的角度,綠色化學致力于消除環境污染源頭;站在經濟的角度,綠色化學對資源、能源進行合理利用,大大降低生產成本,與可持續發展要求相符。綠色化學的目的就在于將現有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化工化學生產技術路線轉化成根除污染源頭,但需要強調一點,綠色化學、環境治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治理已經污染的環境,讓其恢復污染之前的面目,前者是阻止生成污染物,也就是預防環境污染,既然綠色化學不使用、生成和排放污染物,就不會出現污染環境的問題[3]。所以只有采取綠色化學途徑發展環境友好化學技術、化工技術,解決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污染之間的問題,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

三、結語

化學工業技術正在高速發展,綠色化學的應用日益廣泛,大大推動綠色化學產業的進步。在今后的發展中,只有充分重視綠色化學產業的發展,從源頭上治理環境污染,從根本上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盡早實現零排放,才能踐行綠色化學對保護環境的標本兼治理念,這是加強環境保護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李倩.“綠色化學”與節能減排[J].石油石化節能,2013(08):52-53+58.

綠色化學的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西部地區;綠色;教育;探究

中圖分類號:G6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10)06-0099-01

一、綠色化學是應對挑戰的必然

科學不但要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還要保護世界。化學也如此,為了應對化學所面臨的挑戰,提倡綠色化學是刻不容緩。

(一)綠色化學的概念。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或清潔化學,是指化學反應和過程以“原子經濟性”為基本原則,即在獲取新物質的化學反應中充分利用參與反應的每個原料原子,在始端就采用實現污染預防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和零污染,是一門從源頭阻止污染的化學。綠色化學不同于環境保護,綠色化學不是被動地治理環境污染,而是主動的防止化學污染,從而在根本上切斷污染源,所以綠色化學是更高層次的環境友好化學。

(二)綠色化學的產生及其背景。當今,可持續發展觀是世人普遍認同的發展觀。它強調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后代能永續發展。綠色化學正是基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在1984年,美國環保局(EPA)提出“廢物最小化”,這是綠色化學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國環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預防”的概念。1990年,美聯邦政府通過了“防止污染行動”的法令,將污染的防止確立為國策,該法案條文中第一次出現了“綠色化學”一詞。1992年,美國環保局又了“污染預防戰略”。1995年,美國政府設立了“總統綠色化學挑戰獎”。1999年英國皇家化學會創辦了第一份國際性《綠色化學》雜志,標志著綠色化學的正式產生。我國也緊跟世界化學發展的前沿,在1995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確定了《綠色化學與技術》的院士咨詢課題。

(三)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原子經濟性是綠色化學的核心內容,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國Stanford大學的著名有機化學家Trost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幾的原子轉化成了產物。理想的原子經濟反應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轉變成產物,不產生副產物或廢物,實現廢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應的原子經濟性,認為高效的有機合成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分子中。綠色化學的原子經濟性的反應有兩個顯著優點: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廢物的排放。

二、西部地區綠色化學教育所面臨的挑戰

(一)綠色化學的形象正在被與其交叉的學科的巨大成功所埋沒。化學是一門中心科學,化學與生命、材料等朝陽科學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產生了許多重要的交叉學科,但化學作為中心學科的形象反而被其交叉學科的巨大成就所埋沒。化學這門重要的中心科學反而被社會看作是“伴娘科學”而不受重視。

(二)綠色化學正被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所困擾。化學的發展在不斷促進人類進步的同時,在客觀上使環境污染成為可能,但是起決定性的是人的因素,最終要靠人們的認識不斷提升來解決這個問題。一些著名的環境事件多數與化學有關,諸如臭氧層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體富營養化等;另一方面把所有的環境問題都歸結為化學的原因,顯然是不公平的,比如森林銳減、沙塵暴和煤的燃燒等。現在,有些人把化學和化工當成了污染源。人們開始厭惡化學,進而對化學產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懼心理,結果造成凡是有“人工添加劑”的食品都不受歡迎,有些化妝品廠家也反復強調本產品不含有任何“化學物質”。事實上,這些是對化學的偏見,監測、分析和治理環境的卻恰恰是化學家。

三、綠色化學的發展前景

(一)綠色化學關乎化學工業的每個環節。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其核心是利用化學原理從根本上消除化學工業對環境的污染,它具有少產、甚至不產廢物,達到“零排放”的特點。綠色化學是從化學科學基礎內容上進行更新,從源頭上消除污染。綠色化學能達到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符合實現化學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綠色化工的理念正逐漸滲透到化學工業的每個環節。在廢水處理方面,通過建立污水處理廠,處理工業和生活廢水,實現循環利用。在化學工藝流程方面,通過加強生產技術研究,積極采用清潔生產工藝,引進環境友好的技術設備,開發品質優、環保成本低且符合國際環保要求的化工產品,實現化工產品的綠色化。在產品的包裝使用上,通過采用可降解塑料,盡量減少白色污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乡市| 全椒县| 恭城| 勃利县| 龙里县| 大足县| 平果县| 施秉县| 平定县| 板桥市| 信阳市| 隆尧县| 福安市| 建昌县| 简阳市| 宜宾市| 婺源县| 阿巴嘎旗| 原平市| 台中县| 巴东县| 鄂托克旗| 曲阜市| 五华县| 拜泉县| 广州市| 垣曲县| 巴彦淖尔市| 本溪市| 丰城市| 于都县| 河南省| 边坝县| 江孜县| 鹿泉市| 定州市| 申扎县| 商洛市| 卢龙县| 孝感市| 邵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