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觀;心理平衡

作者簡介:孟萬金,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與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心理健康,不同的心理健康觀決定著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從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高度對心理健康賦予了新的內涵,做了新的詮釋。

一、傳統心理健康觀

1946年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提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到最佳狀態。精神醫學者孟尼格爾認為,心理健康是指人們對于環境及相互間具有高效率及快樂的適應情況,不只是要有效率,也不只是要能有滿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規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備。心理學家英格里斯給心理健康下的定義是:心理健康是指一種持續的心理情況,當事者在那種情況下能進行良好的適應,具有生命力,并能充分發展其身心的潛能。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和米特爾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標準”:(1)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對自己的能力做適當的估價;(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4)與現實的環境保持接觸;(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8)適度的情緒表達與控制;(9)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條件下,對個人的基本需要做恰當的滿足;(10)在集體要求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自己的個性。

對心理健康的相關界定還有許多,但綜合各家定義可以看出,心理健康一般有三種不同層次的標準:一是較為客觀的心理健康的底線標準,即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的非病狀態。如果按照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不能確認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癥狀,那他心理就是健康的。二是認為心理健康就是良好的適應狀態,即一個人能適應自身及環境的種種變化,他心理就是健康的。三是要求較高的標準,這一標準要求心理健康的人符合更理想的狀態,比如負責任的、成熟的、勤奮的、能夠愛和被愛的、獨立的、智能良好的、快樂的、有成就感的等,指向高效學習、工作、生活和幸福指數的最佳心理狀態。這些界定盡管從某一層面解釋了心理健康的內涵,但都沒有從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高度深刻認識心理健康的本質及心理發展的根本動力。

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觀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部,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主張,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機能正常,富有活力,能為正常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心理環境和積極心理力量;心理健康不是指沒有心理偏差,而是指能夠通過積極的心理力量有效控制和化解各種心理偏差,實現與內外環境相適應的心理平衡,并且這種平衡不是靜止的、孤立的,而是發展的,與內外環境相互聯系的。

心理平衡是心理兩極性矛盾運動的結果,表現為內心世界的和諧,通過內心世界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實現。內心世界矛盾雙方的斗爭是獲得、維持和增進心理健康的動力。心理偏差甚至心理疾病本身只是心理不健康的指征,而有效面對、調控心理偏差并使整體心理朝向個體成長和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提升,進而實現對立統一的心理過程及平衡和諧的心理狀態,才是心理健康的本質。在內心世界的諸多矛盾中,對心理健康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之間的矛盾。其中,社會化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主導著心理發展的性質和方向。個性化主要是自我取向,極端個性化容易滋生心理問題、心理偏差甚至心理疾病;社會化主要是集體取向,極端社會化容易喪失自我??茖W的心理健康觀應該是社會化主導下的個性化與社會化之間的對立統一,即兩者之間的平衡和諧。

心理平衡是在一定時空、一定情境下的平衡。一旦達到平衡,個體主觀和客觀世界將孕育新的斗爭,斗爭達到一定程度,將會打破舊的心理平衡,進而構建新的心理平衡。因此,心理健康的本質不僅是由不平衡邁向平衡,而且是由低層次平衡向高層次平衡不斷轉化。這種平衡的獲得和進一步轉化是在社會化導向下主動進行的??梢姡暾男睦斫】凳莻€性化心理與社會化心理的矛盾統一體,雙方的對立統一推進了潛能開發和心理發展。因此,心理健康的本質不僅可以概括為社會化主導下的心理平衡,而且這種平衡處在螺旋上升發展之中,每一次舊平衡的突破和新平衡的建立,都遵循事物的否定之否定發展規律,都是心理健康質的飛躍。

綜上可見,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主張的心理健康要義有三:第一,它是內心世界矛盾雙方的斗爭,其中個性化和社會化構成主要矛盾,社會化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二,這種矛盾運動促使矛盾雙方在對立的過程中實現一定條件下的相對統一,從而達到暫時的與內外環境相適應的心理平衡和諧狀態;第三,這種心理平衡不是靜止不變的,隨著主客觀條件的變化,舊的平衡不斷打破,新的平衡不斷建立,從而促進整體心理不斷產生質的飛躍,循環往復,螺旋上升。

三、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

心理健康觀的思想基礎

心理平衡觀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源。它最早體現在孔子提出的中庸之道中。孔子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中庸》) 所謂“時中”,朱熹注:“能隨時以處中也?!薄爸袩o定體,隨時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君子知其在我,故能戒謹不睹,恐懼不聞,而無時不中。小人則不知有此,則肆欲妄行,而無所忌憚矣?!保ā吨杏拐戮浼ⅰ罚┮馑际钦f,君子能把握自己的內心世界,面對外界各種刺激隨時控制和調節自己的心理體驗,時刻使內心世界居于適中狀態,即保持心理平衡。孔子身體力行,表現出“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 的人格特征。同時,他還要求別人善于維護心理平衡,以實現“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的理想人格。在如何謀求心理平衡問題上,孔子提出“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思想。這對糾正“嫉賢妒能”“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不健康心理偏差都有積極的時代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第2篇

1 新兵心理活動的特點

1.1 思家情緒較重,社會適應能力較弱。當代軍營中獨生子女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據李典富等[3]在200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獨生子新兵組的軀體化、焦慮、偏執和SCL-90總均分等高于非獨生子新兵組,說明獨生子新兵對環境改變和軍事基礎訓練適應能力較低。這與大部分獨生子女新兵在入伍前受父母呵護較多,自己獨立承擔較少有關,一旦離開父母,遇事時便茫然不知所措,選擇用哭泣、沉默等方式來應對問題,對環境的適應較慢,在軍事訓練過程中更易出現軀體化、焦慮、偏執、抑郁等癥狀。

1.2 學歷較以往提高,但易有怕苦怕累厭訓思想。軍事動作的訓練往往是對基礎動作進行反復強化,力求在反復中達到動作的嫻熟和統一,當下入伍的不少新兵具有高中以上學歷,認為基礎軍事動作的訓練內容枯燥,模式單一,且逐漸加大的訓練強度也易讓新兵在心理上產生退縮,形成厭訓思想。而對于每天打掃衛生、幫廚等活,很多新兵覺得臟、累、苦,在心理上也容易對部隊生活產生抵觸情緒。

1.3 人際溝通能力較弱,易產生自卑和孤獨感。軍營是個大家庭,參軍入伍的新兵往往來自五湖四海,如何與領導及戰友相處,是每一個新兵都要面臨的必修課。一下子由熟悉的環境來到陌生的環境,在人際交往上難免會顯得手足無措,產生思家情緒和孤獨感。有的新兵因為個人形象、說話口音、衛生習慣等與眾不同,常常會被其他戰士孤立或拿來當作嘲笑的對象,如果不能及時化解,往往會產生自卑、憤怒的情緒。

2 心理健康教育實施舉措

2.1 重視新兵心理健康,建立心理健康促進的環境支持系統。為新兵構建個人心理檔案,重視新兵心理健康,防止帶 “病”入伍。李浴峰等[4]的研究結果表明,心理健康促進的環境支持系統建立可以有效幫助新兵解決基礎訓練期和第二適應期的適應問題;促使官兵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來解決心理問題;幫助新兵與干部班長之間建立信任,有效緩解新兵的心理壓力;幫助新兵正確認識部隊的嚴格管理和艱苦訓練。

2.2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把握恰當時機進行心理干預。根據劉弘等[5]調查研究顯示,新兵心理干預后的SCL-90 總分、軀體化、強迫癥狀、抑郁、焦慮、敵對和恐怖分值顯著低于心理干預前,但人際關系因子分值顯著高于心理干預前;陽性項目數、陽性項目均分、軀體化、人際關系和偏執因子分值與全軍常模比較,差異顯著。這就為我們有重點的開展心理干預提供了依據,對因子分值較高的同志進行關注,適時開展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或團體心理活動,幫助其及時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緒。

2.3 擴大心理學知識普及面,讓新兵學會自我調適。在軍網上設立心理健康專欄,借助網絡平臺,用文字、漫畫、視頻等的形式傳播心理學知識,也給不便前來咨詢的戰士構筑了另一種溝通渠道。定期派專人下基層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教,樹立健康的心理行為模式,闡述常見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危害及如何進行自我調適,在衛生隊建立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等對維護戰士的心理健康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2.4 將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更好的提高部隊戰斗力。基層多數官兵對心理學知識并不十分了解,往往分不清楚什么是思想問題,什么是心理問題,直到有問題的戰士出現割腕、跳樓等自殺傾向時,大家才意識到可能是心理問題引起的,但為時已晚矣。如果一個政治思想工作者了解心理健康知識,能區分人的正常心理與異常心理,那么政治思想工作就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更好地預防犯罪、減少肇事肇禍等問題。 [6]

3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3.1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專一性。由于現有部隊編制并不十分健全,大多數單位的心理醫生均為其他編制的軍醫兼任,沒有專職的心理醫生,這對心理工作的推進不免產生一些影響。

3.2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專業性。心理學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學科,由于部隊人員的緊缺,大部分心理醫生(咨詢師)只是短暫的參加了幾個月的院校培訓,便開始接手心理工作,在知識的掌握方面不免存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不能很好的勝任心理工作。

3.3 健康教育相關經費短缺。一些宣傳展板、知識手冊的制作,音像作品及相關書籍的購買等由于缺乏相應經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使得現行的健康教育模式較為單一,大大影響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4 結論

軍人的心理素質是構成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維護部隊內部安定團結,提高部隊戰斗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大力普及心理學知識,加強新兵心理健康教育,對摸清新兵心理狀況以及新兵進行自我心理調適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由于種種原因,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中仍存有制約因素,使教育效果打了折扣。

參考文獻

[1] 董效信,單守勤,徐軍明,侯方高,劉曉春.療養院開展特勤部隊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J].醫院管理雜志,2008,15(1):53

[2] 張麗萱,艾旭,陳春杰,等.某部新兵心理衛生狀況調查與分析[J].預防醫學雜志,2003,21(5):355~356

[3] 李典富,郭占勝,張莎莎.獨生子與非獨生子新兵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06,20(4):56~57

[4] 李浴峰,陳峰,曹春霞.某部新兵心理健康促進效果評價[J].武警醫學院學報,2006,15(6):521~524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心理輔導;健康教育;病因

特別是一些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也已納入意識日程,以其為孩子的健康,順利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何處入手呢?我們首先應究其“病因”。

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多處于中心的地位,父母及親人對他們溺愛有加而缺乏應有的教育,他們望子成龍心切的高要求,更多的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分數,讓孩子做許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而對于心理素質則處于放任自流狀態。很多家長對孩子身心發展中的問題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因而不能對孩子有效地指導,這樣,勢必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導致一些獨生子女身上普遍存在著一些孤獨、自私、軟弱、情緒不穩等多種性格缺陷。長此以往,學生就逐漸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造成對其一生都不利的行為。

愛一個好學生并不難,因為他本身就討人喜愛。愛一個“特殊學生”才是對教師的最大考驗。我們教師的主要責任就是幫助學生,及時地解決他們思想上遇到的困難,實現從思想到行為的轉化。在做好學生的轉化工作方面,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的論斷對我們教師具有相當重要的指導意義。雖然“特殊學生”不一定就是壞學生。但長期以來,我們可能習慣給一些學習困難和行為過失的學生戴一些“笨蛋”“搗蛋鬼”等“帽子”,其結果往往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才能使學生自信、自立、自強,從而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

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分析現實,審定目標,就要認真分析主客觀原因,以使他們揚長避短,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掌握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制定良好的學習措施,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第4篇

(一)學校注重專業課程、忽略心理教育課程

很多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都比較晚,致使一些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夠認識和了解,在他們的心中對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不強,對專業課程的興趣更高,因為覺得專業課程才是對他們最有用的東西,加之學校學習這門課時僅僅用分數來衡量課程的好與壞,而不注重學生的實際主體特點,也忽略了他們在年齡上的一些因素,這樣的教學制度不僅不能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改善,還反而刺激了一些學生的心理,使學生更加呈現出叛逆狀態,最后讓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失去興趣,也讓師生的關系處于不和諧狀態,最后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受到阻礙。

(二)課本內容缺乏“三性”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課本都比較死板,沒有靈活度,缺乏“三性”,所謂的三性指的是滲透性、系統性以及連貫性,這三性在心理健康的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一些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考核課程,用分數來衡量學生的心理素質,不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內容付諸實踐,做到活學活用,讓學生將心理健康教學與其它課程的內容綜合起來學習,這讓一些學生又產生了另一種錯覺,覺得他們學習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為了應付考試,所以讓他們會有一種增加了壓力的思想,由此對心理健康教學這門課程越來越反感,這種缺乏滲透性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使很多學生喪失了信心和動力。另外加之現在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沒有規范統一的課本,都是一些待用課本材料,所以缺乏系統性與連貫性,根本就沒有達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換一種角度的證實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開展失敗。

(三)單調的授課模式

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授課模式還遵循的是其它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在這期間,學校依然只是重視課本的知識,而不注重教學的實效性。讓一些學生在其它專業課程的壓力下更增加了一些負擔,從而讓學生更加厭倦心理課,這就與起初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目的逆向而行了。由此可見,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開展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才能推進心理健康教學的開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以及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結合中學學生的年齡與心理,幫助他們客服在這一階段的一些心理障礙和心理錯位,防止青少年犯罪事件的發生,現在的刑事案件都是由青少年犯罪的偏多,都是由于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沒有做好教育和宣傳,中學學生處在青春期,他們的心理比較脆弱、壓力也較大,情緒激動,容易走向犯罪的邊緣,但是現在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不大,學生也沒有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思想意識薄弱,教學形式的單調,沒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的內容發揮到實處,都比較傾向形式化,在學校里面,教師要從學生的各方面實際出發,找到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內容進行教學,以達到讓學生在健康的心理環境下成長,為國家的素質教育事業做貢獻。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現在的學校教育都比較注重素質教育,而心理教育就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在21世紀,學生要從全方位出發,展示自己的才能。在此期間,學校可以通過網絡咨詢、電話咨詢等對學生開通各種途徑,讓他們有什么心理上的障礙都可以立即得到解決,讓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的發展,制止學生犯罪。中學生正處在思想意識的關鍵時期,就更需要一個思想健康的心理,為他們以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學會與他人相處,為人處事等,因為中學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薄弱,他們經不起打擊,客服困難的能力比較弱,遇到問題容易產生激動情緒反而不能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在現在是為和諧社會做貢獻的必要措施,讓學生能夠展示自我,學會為人做事。

三、針對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措施

1、教學內容要達到科學與規范

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學,要求做到科學化與規范化,科學化是指授課要講究科學性,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尋找適合學生發展需要的教學模式和措施,改變從正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要間接或委婉的指正學生的錯誤,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統計與心理老師的檔案管理等都要采取規范和統一的范疇。

2、采用專業的心理健康教學的老師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的任課老師通常是教其它課程的,因為心理學得不到重視,所以學校會任派一個老師來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者讓一個教師擔任多門課程,但是這些老師都不是專業教心理學的,也沒有通過心理學的培訓,所以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有可能起反面作用。

3、要將系統化與整體化結合起來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學校以及老師的事情,而且是整個社會的事情,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負責就是對社會負責,要將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系統的結合起來。另外學校也可以通過多開展一些心理咨詢中心,讓有煩惱的學生都能打開自己的心扉。要將專業知識與心理健康整體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健康的環境下學習、生活,讓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國家素質化教育的推動力和源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范文第5篇

現在一些學校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提高升學率的一種手段,一切圍繞提高學習成績,偏重于學習心理教育。比如,進行智商測試、學習方法指導、考試前的心理調適等。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內容應包括:學習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抗挫折耐力的培養及學生自我心理修養等;還有一些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誤認為是心理治療,將學生視為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用測量病人的量表來測量學生,用醫生記錄病史的辦法建立心理治療檔案,有的輔導教師甚至穿上白大褂,給學生造成心理緊張和壓抑。更為嚴重的是,有的竟然給學生用藥物治療。中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發展性問題,是伴隨學生心理發展階段和交際范圍擴大出現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社會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不適應,而并非是心理疾病。所以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是消極的它不是目的,而預防和發展才是目的。學校要科學地使用量表、解釋量表,心理輔導不只是防治學生各種異常心理和行為,而是要幫助學生達到心理功能的最佳狀態,個性、性格的完善發展,心理潛能的最大開發。預防勝于治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著眼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堅持以下六項原則:一是發展性原則,必須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心理,教育活動必須立足于促進學生心理發展,而不僅僅限于心理健康的一般要求;二是堅持主體性原則,在心理教育過程中,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和調動學生自我心理發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三是相容性原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創造出無拘無束、相互交流的氛圍,形成師生間最佳的“心理場”,才能對學生的心理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四是活動性原則,要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的心理發展;五是成功性原則,要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六是協同性原則,在心理教育過程中,要懂得心理教育與其他方面的教育是相互結合、相互滲透、不可分割的整體,必須協同發展。

二、統籌規劃,探索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途徑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學校要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統籌規劃,建章建制,做好組織、計劃和措施的落實工作,加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明確此項工作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性,將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班主任工作、團隊活動、學科教學和家庭教育中,校內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與學校日常教育活動相結合。根據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實際需求,舉辦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動,設立熱線電話和知心信箱,建立心理輔導室,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等,促進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運行機制,確保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運作。努力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組建一支專、兼職結合的心理健康教師隊伍,搭建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平臺積極開展活動,使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探索研究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徑,邊實驗,邊總結、邊推廣,發揮優勢,形成合力穩步推進。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素質,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必須有健康的心理,必須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和教育技能。為此,要十分重視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訓,培訓要采取行政與科研相結合、長期與短期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等形式,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素質和水平。使教師能夠率先比較全面、系統地掌握心理學理論,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從而有效指導本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還要組織學校心理健康教師定時參加研討會,不定期選派分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去外地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學習,請大學和教科院心理學專家教授分別對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政教團隊干部、班主任等骨干教師作專題講座和輔導報告,不斷更新全體教師的育人觀念,提高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三、著眼研究,構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創設活動課教育模式。各學校在全面了解、研究學生心理現狀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以活動課為載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形式,在實踐中摸索并完善“活動式”、“誘導式”、“情境式”、“體驗式”、“聊天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模式,改進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方法,優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結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能力與水平。

2.創設以心育活動為載體的教育模式。有目的有意識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的全過程之中。目前不少中學已開設健康教育課,其中也開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識。這不僅僅是普及心理學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進行心理訓練、心理指導。心理健康教育課應該是融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和操作性為一體,真正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節能力,減少心理障礙及其他心理問題的課程。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網絡中心。開發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心育網?!靶挠本W站共有:心海拾貝、心育課堂、心語亭、心育論壇、百寶箱和知心屋?!爸奈荨崩镌O有“學生在線”與“家長在線”兩塊,學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熱線進行心理咨詢,尋求輔導和幫助,搭建的這座“心橋”,使學生和家長、學生和老師間心心相連。銀川市不少學校開設熱線電話、知心信箱、或網上“QQ聊天室”,直入學生心靈,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撞擊,產生共鳴解決學生中存在的普遍性心理困擾、常見的心理障礙、自卑傾向、學生孤獨傾向、人際沖突等問題。學校根據不同學生選擇,通過熱線電話的開通、心理信箱的設立和“知心小屋”的互動交流,進一步溝通了感情、增強了自信,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實效。有許多教心理健康的老師充分施展“真情傾訴”的技巧,提高了學生思想修養水平,樹立了科學的世界觀。這一切對學生高尚品質、人格和情操的形成產生巨大的影響。

四、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氛圍,搭建學生成功的橋梁

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尊重和理解學生。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就意味著信任和鼓勵,有助于他們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和健康的人格。只有尊重學生,才能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才能打開師生情感交流的渠道,這樣,教師才能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方县| 敖汉旗| 福贡县| 聂拉木县| 阳山县| 武威市| 泰安市| 措勤县| 云林县| 乾安县| 阳朔县| 马尔康县| 银川市| 黔西| 富裕县| 许昌市| 桃源县| 深圳市| 盘山县| 南召县| 嘉定区| 苏尼特左旗| 澎湖县| 马尔康县| 繁昌县| 宜兴市| 土默特右旗| 望都县| 滨海县| 阳曲县| 霍林郭勒市| 墨江| 保康县| 福鼎市| 和林格尔县| 密云县| 荃湾区| 安仁县| 阳曲县| 沈丘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