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重建工程論文

重建工程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重建工程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重建工程論文

重建工程論文范文第1篇

1仿古建筑的分類

仿古建筑形式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現代建筑材料或傳統建筑材料,對古建筑形式進行符合傳統文化特征的再創造;狹義的仿古建筑形式是指利用傳統建筑材料,在特定范圍內對古建筑的復原,嚴格講屬于文物修復范疇。

2仿古建筑所采用的結構形式

隨著現代建筑材料的多樣性增加,同時現代建筑的設計理論水平及施工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仿古建筑的結構形式也百花齊放,根據其建筑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以下四種結構形式。

(1)木結構

仿古建筑中的木結構是指結構體系及主要受力構件以木材為主。

與其它材料建造的結構相比,木結構主要有以下優點:木材屬于可再生資源,再生產周期短;木材具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性能;木結構建筑重量較輕;木結構建筑美觀,使人們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木結構建筑建造方便,木材容易加工且便于運輸和加工;木結構建筑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木結構同時也有一些致命缺點:木材容易腐蝕;木材易于受蟲害侵蝕;木材易于燃燒;木材各向異性,木材強度按作用力性質、作用力方向與木紋方向的關系一般可分為順紋抗壓及承壓、橫紋抗壓、斜紋抗壓、順紋抗拉、橫紋抗拉、抗彎、順紋抗剪、橫紋抗剪、抗扭等,各種強度差別相當大,其中順紋抗壓、抗彎的強度較高。正是由于這些致命缺點影響了木結構在仿古建筑中的推廣和大力應用。

2007年3月,一座以仿中國山西五臺山唐代全木結構建筑在加拿大多倫多正式動工,其中“大雄寶殿”工程(圖1-1)便是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的“復制品”。

加拿大大雄寶殿,以五臺山大佛光寺唐代遺存的東大殿為藍本,采用全木結構,基本按1:1的比例進行仿造施工,整個建筑不用一塊磚、一斤水泥、一枚鐵釘,構件之間全部由木釘或生漆黏合。建成后的大雄寶殿,總長度44米,縱深度30米,總高度17.8米,建筑面積1418平方米。

(2)鋼筋混凝土結構

仿古建筑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是指承重結構體系及主要受力構件以鋼筋混凝土材料為主。

和其它材料建造的結構相比,混凝土結構的主要優點是:整體性好,可通過灌筑成為一個整體;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種形狀和尺寸的結構和構件;耐久性和耐火性好,混凝土將鋼筋包裹在里面,使其不易生銹,結構遭遇火災時,鋼筋有的混凝土保護,不會因升溫而使鋼筋軟化;取材方便,建造和維護費用較低。鋼筋混凝土結構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點:自重大,不使用于建造大跨結構;抗裂性差;施工周期長等。

現代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理論的不斷發展、施工技術的不斷成熟使鋼筋混凝土結構在仿古建筑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越王樓重建工程于2001年10月24日動工。重建后的越王樓主體工程為鋼筋混凝土框架仿古結構,風格為唐式昂斗飛檐歇山式,主樓高99m,內外15層,底面東西及南北長度分別為66m和88m,總建筑面積為26000 m2,如圖1-2所示。

黃鶴樓重建工程于1981年10月動工,1985年6月竣工。黃鶴樓主樓的重建是以清同治樓為藍本,但其更加高大雄偉。主體結構采用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仿古結構,高度為5l.4m,底層和頂層邊寬分別為3Om和18m,建筑面積為4000m2,飛檐5層,攢尖樓頂,屋面材料采用金色琉璃瓦,各個樓層布置有大型壁畫、楹聯、文物等,如圖1-3所示。

西安大唐芙蓉園于2004年12月竣工,占地1000多畝。它是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展示盛唐風貌的大型皇家園林式主體公園,其主要建筑均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使園區內既充滿古園林韻味,又具有現代建筑氣息,如圖1-4所示。

(3)鋼結構

仿古建筑中的鋼結構是指承重結構體系及主要受力構件以鋼材為主。

c其它結構相比,鋼結構的優點是:材料的強度高,塑性和韌性好;鋼結構構件一般是工廠預制、現場連接,施工周期較短,工業化程度較高;鋼結構自重小質;材料環保,可進行重復使用。鋼結構也有一些缺點,如:耐腐蝕性差、耐熱不耐火等。

鋼結構在仿古建筑中的應用還處于初期階段,業內人士在這方面的探討也相對較少。因此,探討鋼結構在仿古建筑中應用有著重大的意義。

西安大明宮丹鳳門主體于2010年1月20日竣工,主體結構采用全鋼架結構。丹鳳門遺址保護工程占地面積7699畝,總建筑面積為11474 m2,如圖1-5所示。大明宮丹鳳門的保護與展示對研究唐長安城與中國都城考古等具有重要價值,對中國仿唐建筑的發展有巨大貢獻。

隋唐洛陽城定鼎門遺址博物館于2009年2月正式動工,采用全鋼結構。建筑東西及南北長度分別為178m和 30m,結構共三層,其中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總建筑面積為12616.5m2,如圖1-6所示。采用鋼結構復建定鼎門的新城門樓,既有效地保護了文物,又能展示定鼎門的歷史風貌。

3結語:當今社會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來強烈,如何建造環保仿古建筑也是大家關注的一個熱點,仿古建筑也將會是未來古建筑的一個發展趨勢?!?/p>

參考文獻

[1] 張明,九華山回香閣萬佛塔結構動力分析,[學位論文],太原,太原理工大學,2005

[2] 向欣然,黃鶴樓重建工程,世界建筑導報,1995,2,30-31

[3] 力行,興興隆隆黃鶴樓,中外建筑,1997,4,16-17

[4] 高介華,黃鶴樓明,華中建筑,1996,1,58-62

[5] 鐘華.唐韻盛景大唐芙蓉園明.中華建設,2005,5,27

[6] 金磊.大唐芙蓉園:再現唐韻盛景閉.建設科技,2005,16,17

[7] 劉克成,肖莉,王璐,盛世留影―唐大明宮丹鳳門遺址保護及展示工程設計,建筑與文化,2007,6,28-32

[8] 張錦秋,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閉,中國文化遺產,2009,4,120-125

重建工程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干線公路,橋涵,外業調查

 

隨著設計院干線公路設計任務的不斷開展,各個專業組專業水平的不斷提高,作為設計先期工作的外業調查,各組都在趨于完善,橋涵組也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中。但總結過去一直以來的外業調查情況,還是有一些漏洞、模棱兩可、不明確,不能指導設計的精確性,從而不能指導施工準確性,給施工帶來不便。究其成因,主要是因為在大部分干線公路外業調查中橋涵組需要調查掌握的資料要多于其他各組,工作量大且程序繁瑣,容易缺失漏項。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橋涵專業組在現場調查前要有明確知悉的調查內容,在現場調查后,制成橋涵調查外業記錄表,以便于指導內業設計。。。

一、橋梁

(一)河床斷面的測繪

橋位處河床斷面應嚴格繪制,分別繪出河槽、河灘(如果有)和岸堤,如橋位處河道不規則、起伏變化大,應分別繪制橋中心線處、橋上游處、橋下游處的河床斷面,同時所有斷面繪制應嚴格按照實際高程控制,真正反映實際河床斷面,以指導后續內業。

(二)設計水位、設計流量測算

設計水位、流量至關重要,它直接控制、影響橋型方案的比選,橋面高程的選定。所以設計水位測定必須全面、準確,其內容包括設計頻率的洪水位、通航水位、低水位、雍水、浪高的測量及是否有流冰、漂流物、淤積的調查。設計流量不僅重要而且測算難度大,更需要認真、仔細。首先要選擇橋位處或上下游附近有代表性、河床斷面變化不大、較規則的河床段,繪制其河床斷面;再測算此段河床的平均縱坡;最后描述此河的性質特征(大致內容有天然河道還是人工渠道;山區河流還是平原河流;周期性流水還是常年的;是否植物叢生,沼澤型河流;土質河道還是大、小卵石或植物覆蓋的河道等等),以便確定河道的粗糙系數,計算其設計流量。

(三)里程樁號、水流向、與路線交角的測量

橋位處河床斷面不僅要如實反映實際,且各個點的里程樁號一定要準確,尤其是主河槽斷面,以便精確控制橋梁的位置(尤其是老橋加寬改造利用),防止錯位。利用羅盤儀或方向架側出水流方向和路線的交角(結合地形圖測量,兩相對照),便于橋梁的斜角角度的確定。

(四)其他

上下游橋梁的橋型、跨徑、橋下凈空的調查,以備本橋橋型方案的選定。

(五)老橋的調查

對于公路改建工程,路線經常布設在老路、橋上,老橋不管是改造利用還是拆除重建,老橋調查除包含以上所有內容,還要進行建設年代、設計標準、橋型、跨徑、各個結構部件尺寸、破壞缺陷、尤其是墩臺基礎是否有沖刷及埋置深度的調查。對于以前有過損毀修復或加寬改造的橋梁,還應針對涉及到的細節部位做以檢查。。以便于本橋在內業設計中是改造利用還是拆除重建方案的選擇。

二、涵洞

(一)孔徑的確定

通常情況下,涵洞孔徑是按照嚴格的計算而定的,但在踏勘測量中由于時間緊迫或缺乏必要的儀器,可將河溝斷面尺寸詳細的調查出來,然后用估算法計算:

1.對于有明顯河槽、河岸穩定、無沖刷現象并可調查到最大水位的河溝,通??砂匆韵氯N情況估定孔徑:

1) 水不溢滿槽,水深小于0.5m的,以水面寬度的一半來估定;

2) 水不溢滿槽,水深超過0.5m的,以水面寬度與溝底寬度之和的一半來估定;

3) 水溢滿槽的,采用溝頂的寬度,再考慮溢槽水深和寬度,適當加大孔徑。

2.對于調查不到最大水位的,可按河溝頂寬和底寬之和的一半來估定。

(二)涵底高程的測量

就原先的調查,對于同一個涵洞,在不同時段兩次或三次調查的涵底高程大約有10cm之內的誤差,為了盡量減小此誤差,在外業勘測時可與中樁組同步,在進水口和出水口各測一個高程,同時橋涵組人員也分別在進出水口各測兩個值,這樣既可以確保涵底高程的準確性,也可以檢驗橋涵組粗略調查的誤差。

(三)涵洞角度的測量

用羅盤儀或方向架精確測量出涵洞與路線的交角,避免單憑目測而得,以免斜交涵洞施工結束后,兩端洞口與兩側水溝有偏差,影響排水。

(四)涵底坡度得設置

如果進出水口高差較大得話(天然溝床縱坡大于5%時),為使涵洞洞身與溝底天然坡度一致,涵底需設置縱坡,但涵底縱坡不宜大于8%,超過則應做階梯涵,或者將涵底填筑至適當高度,出口做急流槽處理。

(五)洞口形式的選擇

當存在溝渠,河溝平坦順直,溝底與涵底高差變化不大的情況下采用八字墻洞口;以利于合理收集和擴散水流,使之與原溝渠順接。當無明顯河溝或者河溝比較寬淺、孔徑壓縮較大的情況下采用一字墻洞口;其他根據現場情況,還有閘們洞口、跌水井洞口、擋墻洞口等形式可供選擇。

(六)老涵利用情況的調查

對于老路改建工程,路線常布設在老路上,而對這些老路上的涵洞,除了按上述設置一般涵洞的調查程序進行調查外,還要進行特殊的調查。認真調查老涵的破壞情況和程度,不能主觀的將其取消或全部拆除重建,為了節約造價,減小不必要的浪費,對部分老涵可以進行改造利用,調查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涵洞上方路面如有輕微的下陷現象,不一定就說明涵身管節損壞而導致下沉,也存在由于原先管基沒做好而致的整體下沉,而管身卻無損壞。

2.對于可能利用的涵洞,最好調查兩個高程,一個是老涵管底高程,一個是河溝底高程,如進行接長利用時,要采用涵管底高程,如拆除重建,要采用河溝底高程。

3.如遇到老涵為高低涵時,不能草率的以不符合設計要求而將其拆除,要向當地人詢問清楚高低涵兩個涵管各起什么作用,再進行取舍。

4.孔徑小于50cm的涵洞,如果它單單起到灌溉的用途且已經滿足了其作用,涵長足夠涵身也無損壞,此時也可將其完全利用,不需要嚴格按照要求將其拆除重建為規范化標準跨徑的涵洞,增大了不必要的工程造價。

對于橋涵的設計位置的選擇和確定,讀者可參考《橋梁工程》和《小橋涵勘測設計》,本文不在贅述。

參考文獻:

[1] 高冬光. 《橋位設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 范立礎. 《橋梁工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3] 孫家駟. 《小橋涵勘測設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4] 葉鎮國 《橋涵水文與水力學》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重建工程論文范文第3篇

論文摘要:闡述水利工程與水域生態的關系,介紹了生態水利規劃的基本原則:工程安全性與經濟性原則;提高河流形態的空間異質性原則;生態系統自設計與自我恢復原則;景觀尺度與整體修復原則;反饋和調整設計原則。

1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

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水利工程對經濟與社會有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要看到水利工程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人類整治河道修筑堤壩等活動人為的改變了河流的多樣性、連續性和流動性,使水域的流速、水深、水溫、自水流邊界、水文規律等自然條件發生重大改變。這些改變對河流生態系統造成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未來的水利工程在權衡社會經濟需求與生態系統健康需求這二者關系方面,似應強調水利工程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兼顧水域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性。

2生態水利工程

從學科發展角度看,現在的水利工程學的學科基礎主要是工程力學和水文學,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主要對象是水文系統,往往忽視生命系統的現狀和未來風險等問題。學科的進一步發展應吸收生態學理論及方法,促進水利工程學與生態學的交叉融合,用以改進和完善水利工程的規劃及設計理論,形成水利工程學新的學科分支——生態水利工程學。生態水利工程學作為水利工程學的一個新的分支,是研究水利工程在滿足人類社會需求的同時,兼顧水域生態系統健康與可持續性需求的原理與技術方法的工程學。生態水利工程的內涵是:對于新建工程,是指進行傳統水利建設的同時(如治河、防洪工程),兼顧河流生態修復的目標。對于已建工程,則是對于被嚴重干擾河流重點進行生態修復。生態水利工程將與傳統治污技術、清潔生產(生態產業)及環境立法和資源管理一起,成為河流生態建設的主要手段之一。

3生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原則

3.1工程安全性和經濟性原則

生態水利工程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在河流綜合治理中既要滿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發電、航運等需求,也要兼顧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生態水利工程既要符合水利工程學原理,也要符合生態學原理。生態水利工程的工程設施必須符合水文學和工程力學的規律,以確保工程設施的安全、穩定和耐久性。工程設施必須在設計標準規定的范圍內,能夠承受洪水、侵蝕、風暴、冰凍、干旱等自然力荷載。按照河流地貌學原理進行河流縱、橫斷面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河流泥沙輸移、淤積及河流侵蝕、沖刷等河流特征,動態地研究河勢變化規律,保證河流修復工程的耐久性。

對于生態水利工程的經濟合理性分析,應遵循風險最小和效益最大原則。由于對生態演替的過程和結果事先難以把握,生態水利工程往往帶有一定程度的風險。這就需要在規劃設計中進行方案比選,更要重視生態系統的長期定點監測和評估。另外,充分利用河流生態系統自我恢復規律,是力爭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產出的合理技術路線。

3.2提高河流形態的空間異質性原則

一個地區的生境空間異質性越高,就意味著創造了多樣的小生境,能夠允許更多的物種共存。反之,如果非生物環境變得單調,生物群落多樣性必然會下降,生物群落的性質、密度和比例等都會發生變化,造成生態系統某種程度的退化。由于人類活動,特別是大規模治河工程的建設,造成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及河流非連續化,使河流生境在不同程度上單一化,引起河流生態系統的不同程度退化。生態水利工程的目標是恢復或提高生物群落的多樣性,但是并不意味著主要靠人工直接種植岸邊植被或者引進魚類、鳥類和其他生物物種,生態水利工程的重點應該是盡可能提高河流形態的異質性,使其符合自然河流的地貌學原理,為生物群落多樣性的恢復創造條件。

在確定河流生態修復目標以后,就應該對于河流進行生物調查、地貌歷史和現狀進行勘查和評估,建立河流地貌數據庫和生物資源數據庫。遙感技術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是水文、河流地貌和生物調查的有力工具。關鍵的工作步驟是在以上兩種調查工作的基礎上,確定環境因子與生物因子的相關關系,必要時建立某種數學模型。河流環境因子包括河流河勢、蜿蜒度、橫斷面形狀及材料、流速、水位、水質、水溫、泥沙、營養鹽的遷移轉化、水文周期變化等。研究的內容包括:調查單個生物因子的基本需求,評估各種生物因子的相互關系和制約條件,對于“關鍵種”或標志性生物的環境因子進行分類和評估。在眾多的環境因子中,識別那些對于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具有重要意義的環境因子,在此基礎上進行河流地貌學設計和生物棲息地的設計。

3.3生態系統自設計、自我恢復原則

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功能表現為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自組織的機理是物種的自然選擇,也就是說某些與生態系統友好的物種,能夠經受自然選擇的考驗,尋找到相應的能源和合適的環境條件。

將自組織原理應用于生態水利工程時,生態工程設計與傳統水工設計有本質的區別。像設計大壩這樣的人工建筑物是一種確定性的設計,建筑物的幾何特征、材料強度都是在人的控制之中,建筑物最終可以具備人們所期望的功能。河流修復工程設計與此不同,生態工程設計是一種“指導性”的設計,或者說是輔設計。依靠生態系統自設計、自組織功能,可以由自然界選擇合適的物種,形成合理的結構,從而完成設計和實現設計。成功的生態工程經驗表明,人工與自然力的貢獻各占一半。

傳統的水利工程設計的特征是對于自然河流實施控制。而設計生態水利工程時,要求工程師必須放棄控制自然界的動機,樹立新的工程理念。因為依靠人力和技術控制自然界是不可能的。人們要善于利用生態系統自組織、自設計這個寶貴財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需要強調的是,地球上沒有兩條相同的河流,每一條河流的特點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每一項生態水利工程必須因地制宜,充分尊重每一條河流的自然屬性和美學價值,尋求最佳的生態工程方案。

自設計理論的適用性還取決于具體條件。包括水量、水質、土壤、地貌、水文特征等生態因子,也取決于生物的種類、密度、生物生產力、群落穩定性等多種因素。在利用自設計理論時,需要注意充分利用鄉土種。引進外來物種時要持慎重態度,防止生物入侵。

3.4景觀尺度及整體性原則

河流生態修復規劃和管理應該在大景觀尺度、長期的和保持可持續性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在小尺度、短時期和零星局部的范圍內進行。在大景觀尺度上開展的河流生態修復效率要高。小范圍的生態修復不但效率低,而且成功率也低。整體性是指從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出發,掌握生態系統各個要素間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復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綜合的系統方法,而不是僅僅考慮河道水文系統的修復問題,也不僅僅是修復單一動物或修復河岸植被。

景觀則是指生態學中的景觀尺度。景觀尺度包括空間尺度和時間尺度。為什么在景觀的大尺度上進行河流修復規劃?首先,水域生態系統是一個大系統,其子系統包括生物系統、廣義水文系統和人造工程設施系統。廣義水文系統又與生物系統交織在一起,形成自然河流生態系統。而人類活動和工程設施作為生境的組成部分,形成對于水域生態系統的正負影響。水域生態系統受到脅迫時,需要對于各種脅迫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綜合、整體研究。其次,必須重視水域生境的易變性、流動性和隨機性的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生物種群的基本生存條件。水域生態系統是隨著降雨、水文變化及潮流等條件在時間與空間中擴展或收縮的動態系統。再者,河流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與周圍生態系統隨時進行能量傳遞和物質循環,一條河流的生態修復活動不可能是孤立的,還需要與相鄰的流域的生態修復活動進行協調。最后,河流生態修復的時間尺度也十分重要。河流系統的演進是一個動態過程。每一個河流生態系統都有它自己的歷史。河流生態修復是靠時間做工作的。有研究指出,濕地重建或修復需要大約15~20a的時間。因此對于河流生態修復項目要有長期準備,同時進行長期的監測和管理。

3.5反饋調整式設計原則

生態系統的成長是一個過程,河流修復工程需要時間。從長時間尺度看,自然生態系統的進化需要數百萬年時間。進化的趨勢是結構復雜性、生物群落多樣性、系統有序性及內部穩定性都有所增加和提高,同時對外界干擾的抵抗力有所增強。從較短的時間尺度看,生態系統的演替,即一種類型的生態系統被另一種生態系統所代替也需要若干年的時間,期望河流修復能夠短期奏效往往是不現實的。

生態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主要是模仿成熟的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力求最終形成一個健康、可持續的河流生態系統。在河流工程項目執行以后,就開始了一個自然生態演替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并不一定按照設計預期的目標發展,可能出現多種可能性。

意識到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都不是靜止的,在時間與空間上常具有不確定性。除了自然系統的演替以外,人類系統的變化及干擾也導致了生態系統的調整。這種不確定性使生態水利工程設計不同于傳統工程的確定性設計方法,而是一種反饋調整式的設計方法。是按照“設計—執行(包括管理)—監測—評估—調整”這樣一種流程以反復循環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流程中,監測工作是基礎。監測工作包括生物監測和水文觀測。評估的內容是河流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的狀況及發展趨勢。常用的方法是參照比較方法,一種是與自身河流系統的歷史及項目初期狀況比較,一種是與自然條件類似但未進行生態修復的河流比較。

在反饋調整式設計過程中,提倡科學家、管理者和當地居民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通過對話、協商,以尋求共同利益。提倡多學科的交流和融合,提高設計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董哲仁.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的脅迫[J].水利水電技術,2003,(7):1~5.

[2]董哲仁.生態水工學的理論框架[J].水利學報,2003,(1):1~6.

[3]董哲仁.河流形態多樣性與生物群落多樣性[J].水利學報,2003,(11):1~7.

[4]MitschW.J.,JorgensenSE..EcologicalEngineeringandEcosystemRestoration[M].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Hoboken,NewJersey,2004:134~137.

[5]董哲仁.荷蘭圍墾區生態重建的啟示[J].中國水利,2003,(11A):45~47.

[6]O’NeillR.V.,D.L.DeAngelis,J.B.Waide,etal.AHierarchicalCon-ceptofEcosystems[M].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NJ.1986:153.

[7]GosselinkJ.G.LandscapeConservationinaforestedWetlandWater-shed[J].Bioscience,1990,40:588~600.

重建工程論文范文第4篇

關鍵詞:草圖,過程,東館,貝聿銘,三角形,凈化,形式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sign,there are microscopic aspects and macroscopic aspects.they influence the design in many ways,sometimes the trend of Philosophy impress on the architects about their design conception.That's the macroscopic aspect.In this essay,I try to look into the process of design in the microscopic view,and try to analysis how the draft influent the form of the design.

Key words:draft,process,museum,I,M.Pei,triangle,purify,form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導語:

歷史有宏觀的方面和微觀的方面。宏觀,是因為歷史發展的趨勢,是社會中許多人群體行為的結果,這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人與客觀世界的相互作用。而微觀,在于個人的生活和情感經歷,這是很微妙,但是也影響到事物的發展方向。貝聿銘受現代主義建筑和立體主義繪畫的影響,這是貝個人歷程的宏觀方面,同時,東館擴建工程最終花落貝聿銘,同時又有梅倫家族個人情感的因素,這屬于微觀方面。本篇論文便欲從建筑師個人的微觀角度去觀察生活及草圖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設計師背景:

貝聿銘出身于富裕的銀行家家庭,祖父曾在京為官,父親貝祖詒為銀行家,是中國銀行創始人之一,從小出入上流社會鍛煉了他的社交能力。小時候貝聿銘曾在家族房產獅子林中居住,這給他留下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建筑理念。父親到上海中國銀行工作時貝聿銘也到了上海,就讀圣約翰預科中學,當時外灘的一些宏偉建筑使他對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17歲他便來到賓大學習建筑,當時賓大的建筑教育為巴黎美術學院體系,重視對古典建筑的模仿,一天又一天的描摹經典建筑設計圖讓擅長數理的貝聿銘感到害怕,他從沒想過建筑師還得像藝術家那樣有精湛的繪畫技巧。他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適合學建筑,于是他僅僅在賓大呆了兩星期就轉到了麻省理工改學工程。[1]

麻省理工建筑系主任愛默生看了貝的設計圖后,認為他很有天賦,于是勸他不要改學工程,堅持學建筑,于是貝聿銘在麻省理工獲得了他的學士學位。當時格羅皮烏斯初到美國,他開始大力宣揚他的現代建筑理論,這深深吸引了貝聿銘,于是1945年貝開始追隨格羅皮烏斯和布羅伊爾,開始攻讀哈佛的研究生。哈佛期間的貝聿銘,就認為建筑還應重視與歷史人文和氣候的關系,而格羅皮烏斯則鼓勵貝去探索這個問題。而他從布羅伊爾那得到的啟示,是理解建筑必須先理解生活,這些與貝在東館的設計中對重視人和環境的重視不無關系。

畢業后的貝聿銘,先是聽從導師的意見在哈佛當了兩年助教,但是貝相當一位實業建筑師,于是他投身著名房產澤肯多夫旗下,他們完成了城市重建改造工程,在那里他有機會結識很多政商要員,學會了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城市,以及把握政治風向和營銷設計的能力。

從上面的經歷可以看出,至少貝在正式學習建筑前是沒有很深厚的美術基礎的,但這并不妨礙貝成為一代大師,而且頗具意味的是,他在哈佛跟隨格羅皮烏斯所受的現代主義教育并沒使他成為平頂方塊白墻的“國際式”建筑師,相反他的建筑體現出很強的雕塑感。這是本文著力去探索的問題。

東館的設計背景:

1959年,貝創辦了自己的事務所,從這時起他開始做一些想做的建筑,1964年肯尼迪總統夫人杰奎琳為家族選定了貝聿銘做肯尼迪紀念圖書館的設計師,為他帶來極高的聲譽,他的事業由此進入新的。

也是在這個期,貝聿銘設計了波士頓漢考克大廈,1973年這棟大樓建成后,發生了大面積的玻璃幕墻脫落,一時間批評的聲音淹沒了貝聿銘,他的建筑事業陷入了低谷,他不得不走出美國去世界各地攬活,但是他一直期待著美國國內的轉機,這個轉機就是國家美術館東館。貝聿銘非常重視這次機會,這是他在美國重建聲譽的契機。

東館是美國國家美術館的擴建工程,投資人為保羅.梅倫。東館的基地位于位于一塊3.64公頃的梯形地段上,東望國會大廈,南臨林蔭廣場,北面斜靠賓夕法尼亞大道,西隔 100余米正對西館東翼。附近多是古典風格的重要公共建筑,華盛頓市是美國的政治中心,有著嚴格的城規體系,對建筑風格和高度都有嚴格的控制,這座城市幾乎把現代派建筑拒之門外??纯从蚁逻@張照片就可以知道。

草圖與設計過程:

結合上面的設計背景,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多么敏感的一塊用地。首先,這塊地皮是城市規劃所造成的最不規范的地皮之一,梯形的形狀,三面臨街,也就是說這三個里面貝聿銘都必須以完美的面容呈現出來。其次,這里地處權力中心所在,需要一定紀念性,同時也要有謙遜風度。白宮和國會大廈就在附近,太過招搖會讓美國民眾反感。最后,約翰.波普設計的新古典主義西館就在對面,新館必須和舊館取得呼應。[1]

這些問題困擾了貝聿銘一段時間,甚至讓他陷入失眠易怒的境地。他不斷的勾畫方案,又不斷的放棄。就在他痛恨自己靈感枯竭的時候,靈感來了。一次,他乘飛機回紐約,他用一支紅圓珠筆在信封上亂涂亂畫,結果從這些筆劃中受到了啟發,找到了解決方案。他回憶道:“我在信封背面畫了一個梯形,在梯形里面畫一條對角線,這樣就形成兩個三角形,一個給藝術館,另一個給研究中心,一切就這么開始了(見圖2)?!?/p>

獲得設計靈感后,貝聿銘興奮不已,他趁熱打鐵,又完善了一下方案,準備下飛機后交給制圖員。其實,貝聿銘不是一個出色的制圖員,也不是杰出的理論家。相反,他有一種罕見的本領,能把迷宮一般的問題在腦海中重新組織、反復揣摩,直到理出頭緒。他的草圖不多,而且通常只是個大致概念――大多寥寥數筆。

重建工程論文范文第5篇

他一生努力實踐自己“謀萬人居”的理想,中風之后仍不離講臺。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著名城市規劃及建筑學家、教育家吳良鏞。

居得其所

北京著名的南鑼鼓巷東邊,有一條名叫“菊兒”的胡同。20年前,這里實施了一項轟動一時的舊城改造工程,然而方案曾屢次被否,部分原因是這些方案與舊城風貌保護相沖突。

最終,這項工作交給了當時戲稱為“牛刀”級別的設計師吳良鏞。

在和學生們前后出了近百張施工圖后,一片青磚黛瓦的新四合院群在菊兒胡同中誕生,它沒有傳統“平地高樓”式改造的突兀,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

不僅如此,這些有著集中供暖、獨立衛生間和上下水系統的低價小戶型單元房,并沒有阻隔搬遷之前大雜院的鄰里關系。

其實,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吳良鏞就對保存完好的崇文門外花市地區胡同與四合院進行了詳細調查,在之后不斷的研究和思考當中,“有機更新”的理念在他頭腦中逐漸清晰起來。

在吳良鏞看來,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改造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不能大拆大建,要保留相對完好者,逐步剔除其破爛不適宜者,進行循序漸進的有機更新。

他把“有機更新”比作在舊衣服上打補丁。補丁打得好,也不失為一種美麗。這種理念在國內外建筑規劃界引起廣泛關注,“菊兒胡同危改工程”也屢獲國際大獎。

“與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問題是建筑最本質、最核心的內容?!眳橇肩O這樣向記者表達自己的情懷。

踐行理想

今日的成就,與吳良鏞青少年時代的特殊經歷有關。少時,他曾目睹一家人被迫告別祖居;1937年日寇入侵,更是讓他體會到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的痛楚。

“入大學前夕,我親眼目睹了一場大火毀滅了一個家庭,連狗的叫聲都是嗚咽的。”吳良鏞告訴《科學時報》記者。1940年,他進入重慶中央大學建筑系學習,開始了一生“匠人營國”的生涯。

1945年,吳良鏞受梁思成先生之約,赴清華協助籌辦建筑系;1948年,他被梁先生推薦到美國學習,在大師沙里寧的指導下深造;1950年,吳良鏞毅然回國,從此再沒離開清華。

“回國時正值錢學森被美方扣押,局勢比較緊張。我經香港進步人士的幫助,從九龍輾轉深圳回來?!眳橇肩O向《科學時報》記者回憶。

雖然身處教學、科研一線,但吳良鏞篤信,城市和建筑規劃必須從實踐中來。

他積極參與天安門廣場改建工作、唐山地震改建規劃,參與三峽工程與人居環境建設、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歷史文化環境保護、上海浦東規劃、北京中關村科技園規劃、深圳城市總體規劃設計,吳良鏞至老仍身體力行地實踐著少年時代“謀萬人居”的理想。

不過,在退休之前,他開始把自己定義為一個教書先生,一個做學問的學者。

1984年,他培養出我國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的第一位博士;1991年,他提出“廣義建筑學”理論。

“我常在各地看到一些建筑,特別是一些文化建筑,根本沒有中國文化的內涵在里面。一些城市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建設規模、輕整體協調;重攀高比新、輕地方特色?!弊鳛閷W者,吳良鏞時刻不忘自己的責任。

老而彌堅

“少有的刻苦、淵博,少有的對事業的激情,多年與病魔抗爭中表現出少有的堅強?!崩蠋熈只找蛟芍缘胤Q贊他。

雖已過了90歲生日,但吳良鏞沒有任何停下工作的跡象。

吳良鏞的助手、年近古稀的清華大學教授左川感嘆說,吳先生一輩子閑不下來。他中風之后仍堅持講課,還帶了七個博士生,每篇博士論文從開題、寫作到修改他都親自指導。

“他們給我擬了‘注意’,我總是遵守不了。”吳良鏞“嘿嘿”一笑。

原來,自2008年中風后,吳老的團隊有意識地減少他的工作量,但總是事與愿違。“現在身體恢復得還好,可以工作了,感到非常榮幸、非常幸福?!彼f。

對吳良鏞來說,業務學習、讀書看報仍是必修功課:“我是《科學時報》的忠實讀者?!?/p>

最近,吳良鏞在讀熱銷的《喬布斯傳》。“我對他很感興趣。他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論。我想從他的方法論中借鑒和學習一些精髓,看能否運用到建筑規劃的方法論中?!?/p>

(選自《科學時報》)

【文本探究】

1.通讀全文,簡要概括傳主的形象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吳良鏞的重要建筑理念有哪些?請分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選材方面富有特點,在吳良鏞的建筑成就方面,只選取了“菊兒胡同危改工程”,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標題和開頭都提到了“匠人營國”,結合全文,談談你對“匠人營國”的看法和啟示。

相關期刊更多

修復重建外科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中國修復重建外科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苏市| 饶平县| 南召县| 永泰县| 山阴县| 施秉县| 隆回县| 从化市| 图木舒克市| 阿尔山市| 沂南县| 翁源县| 揭阳市| 从化市| 龙山县| 内乡县| 福安市| 利辛县| 高密市| 方城县| 黑河市| 洪洞县| 巴林左旗| 开鲁县| 昌江| 娱乐| 柞水县| 玛纳斯县| 大余县| 南靖县| 灌南县| 磐安县| 伊金霍洛旗| 化隆| 观塘区| 辰溪县| 富阳市| 景谷| 焦作市| 道孚县|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