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范文第1篇

生物制藥專業主要課程

主要課程:生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實驗、藥理學及藥理學實驗、藥劑學及藥劑學實驗、生物技術制藥、生物制藥工藝學、發酵工程、藥品與生物制品檢驗。 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還包括相關類課程的見習、實驗操作(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實驗、藥理學及藥理學實驗、藥劑學及藥劑學實驗)和實習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相關類課程的見習、實驗操作(物化學及生物化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實驗、藥理學及藥理學實驗、藥劑學及藥劑學實驗)和實習等等。

生物制藥專業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從事生物藥物的資源開發、產品研制、生產、技術管理、質量控制等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制藥、新能源、醫療設備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制藥/生物工程;

2 新能源;

3 醫療設備/器械;

4 醫療/護理/衛生;

5 其他行業。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醫藥代表、銷售工程師、生物制藥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醫藥代表;

2 銷售工程師;

3 生物制藥;

4 銷售代表;

5 研發工程師。

生物制藥專業培養目標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范文第2篇

生物技術專業主要課程

生物技術專業的主要學習課程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物化學、微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分析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免疫學、植物組織培養、生化分離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

生物技術專業的核心知識領域是生命的化學分子基礎,細胞的結構、功能與重大生命活動,生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及生物多樣性,微生物的特征與代謝,生物的遺傳與進化,生物與環境,生物技術的原理與應用。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前景

本專業對于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嚴格。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國家機關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

生物技術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點產業領域,包括克隆在內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進行的,所以相關生物學專業的就業狀況一直以來都是趨向于良好發展。

無論是在研究機關或者生物公司,投資每年都有所增長。而職位的增長速度也保持在4-5%左右。生物專業是一個交叉性十分強的學科,伴隨科技飛速發展,學科劃分越來越細,學科交叉性越來越強,許多生物相關的新興學科方興未艾。此外,生物相關的應用類學科包括公共衛生,食品,營養等,人才缺口也較基礎研究類大。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

(1)本專業與實際聯系緊密,理工并學,涉及及生、醫、農、食品以及環境等領域,所以本專業畢業生可到生物學、農業、醫藥、食品發酵或環境保護等相關的企業、公司或機構,從事新產品研發、實際生產或質量監控方面的工作;

(2)到各類生物技術公司或有關企業單位從事生物產品的營銷推廣工作,如醫療器械、藥品、食品等;

(3)繼續在國內深造,攻讀生物、醫藥、食品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范文第3篇

一、 生物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與目標

(一)開展專業現狀調研,找準各環節切入點

從生物技術專業定位現狀、培養方案開發現狀、課程建設現狀以及校企合作四方面展開調研,每項調查由專人負責,撰寫詳實的調查分析報告,找準每一環節的切入點和突破點(見圖 1)。

(二)確定專業教學改革思路 ,制定專業建設目標

建設思路:從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分析入手面向地方,立足學校資源優勢確定專業培養的崗位群及所需技能與職業標準確定專業所需知識技能模塊、職業素養模塊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使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對接。課程建設的設計體現教學內容以“工作過程”為導向,教學目標以專業需求和職業標準為依據,教學模式以行動為導向,學習情景以企業環境再現為基礎,課程考核以過程考核為主,突出多方評價。達到目標:以利用生物技術提升改良傳統畜牧養殖業為方向,校企共同開發與構建適于行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的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創新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針對崗位技能與職業能力需求重組優化課程體系,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組織教學,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完善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機制,構建多元化考核模式,以此推動實訓基地、教學團隊建設,將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建成辦學特色鮮明、師資力量雄厚、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對接、教學質量高,在國內同類專業中具有較強輻射和示范作用的專業。

二、生物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

(一)專業定位與人才培養模式

1.確定專業定位

專業定位是專業建設的方向,定位的恰當與否,將直接影響該專業的生存與發展[6]。經過廣泛的專業調研,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生物技術與應用專業定位為:立足河南省畜牧業資源優勢,依托學校畜牧獸醫專業環境優勢,利用生物技術提升改良傳統畜牧養殖業,培養具有分離純化技術、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動物生物制品生產技術、生物檢測技術等四大專業核心技術,能夠面向動物生物制品生產和動物疾病生物診斷等崗位生產一線就業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構建“442”人才培養模式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教育的基本問題,是在一定的先進教育思想指導下,為實現培養目標,而采取的培養過程的構造樣式和運行方式,目的是解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與“怎樣培養人才”兩個根本性的問題[7]。按照學生認知規律、職業素養形成規律,融入“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實踐”五要素,構建了“442”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第一個“4”是指四層接軌,即人才培養目標與職業崗位要求接軌、教學內容與典型工作任務接軌、技能培養與崗位標準接軌、素質培養與崗位素養要求接軌;第二個“4”是指品德培養四階遞進,圍繞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從感恩教育、誠信與敬業教育、責任感教育、就業與創業教育四層次逐步展開;“2”是指雙向互動,校企互動、師生互動、家校互動(見圖 2)。

(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高職教育的基礎,是學校開展專業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8]。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體現高職教育的實踐性、職業性、開放性。

1.崗位所需職業技能分析

基于調研的成果,分析專業就業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剖析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能力、方法等信息;對所需知識進行優化、序化,確定專業崗位所需技能(見圖 3)。

2.課程體系的構建

課程是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具體載體。確定課程內容、研究課程結構是人才培養方案的關鍵[ 9 ]。以就業為導向、以品德培養為核心、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構建了以“公共基礎 + 專業基礎 + 專業能力 + 品德培養 + 能力拓展”五教育模塊課程體系(見表 1)。

(三)課程教學實施過程

課程建設是專業建設的核心與抓手,我們始終堅持以精品課程建設為龍頭,帶動相關課程的建設與發展,使課程體系趨于動態、多元。

1.開發課程教學內容

與企業合作,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基礎,構建課程學習情境,下設若干工作任務,圍繞崗位技能要求與職業資格標準規范,完成課程標準的制定與教學指導書的編寫。

2. 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課程的教學組織以工作過程為基礎,以“教、學、做一體化”為主導,一切教學內容與環節都圍繞“實踐”展開。引入企業培訓形式和競爭機制、模擬再現企業真實工作任務,學生以團隊形式開展探討、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召開工作反饋會,進行小組間、成員間的自評與互評,形成競爭機制;以課程學習為主線,以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目標,成立課程學習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融教學做于一體。

3. 建立服務于學生學習和就業的專業共享資源庫

建設了生物技術專業教學網站,包括專業的課程體系,主干課程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專業技能模塊,實踐知識問答,視頻、圖片資料及學習評價體系等方面內容;建設了學生自主學習系統;建設了“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2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和“動物生物制品技術”2 門省級精品課程以及“免疫學技術”校級精品課程,形成了國家級、省級、校級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建設了畢業生資源庫,可以幫助生物技術及相近專業的學生在網上進行咨詢、交流;以建立學校合作發展聯盟為契機,加強行業企業資源庫建設,為充分利用校外辦學資源、加強產學合作提供信息保證,實現了技術教育的網絡互動。

4.建立多元化課程考核模式

科學的考核評價模式不僅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載體,更是規范教學過程管理、提升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以就業為導向,把職業資格標準融入相應的課程體系,以學生獲取相應職業資格作為課程基本考核標準;以學生能力提升為本位,考核模式體現“四個結合”,即技能評價與品德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學校評價與社會評價相結合。

(四)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的構建

校企合作是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形式,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的基礎和保障,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徑[ 10]。在專業教學實踐中,我們以一切為了企業、一切服務企業、一切為了學生就業為理念,多元化開展校企合作,創新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主要體現在:第一,針對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分別與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 5 家企業建立實質性訂單培養班,校企共同制定培養計劃、共同管理;合作開發課程、共同授課,有效破解了學生實習就業難題。第二,針對學生品德培養,與鄭州天宇飼料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天宇品德班”,創新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第三,靈活調整教學時空,結合企業季節生產,給學生搭建生產實習鍛煉平臺,2009 年生物技術專業 110 名學生參與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為期 5 個月的甲流疫苗生產;同時與行業企業結合,針對專業技能與職業能力培養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或專題調研活動等。第四,學校教師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術培訓,到企業開展技術服務,校企互聘互派,創建了穩定的學生實習實訓基地 12 個。第五,與鄭州天一高科、廣州瑞姆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動物疾病生物診斷實驗室,提升了專業社會服務能力。

三、生物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實踐效果

(一)形成了鮮明的專業特色

專業定位明晰,立足地方、依托校情,圍繞動物生物制品生產和動物疾病生物診斷展開教學改革,形成學校辦學集群優勢;把學生品德培養分層次、分階段納入專業培養計劃,彰顯專業品德培養特色;根據不同企業需求,開發差異化人才培養方案,構建了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實現了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的對接,彰顯專業職業特色。

(二)教學研究成果顯著

通過項目研究與實踐,“動物細胞培養技術”“動物生物制品技術”被確定為省級精品課程;開發了《生物檢測技術》《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生物技術實訓教程》《動物生物制品技術》等校企合作教材 5 部;獲得廳級以上教學成果獎 7 項;發表教研論文 13 篇;2010 年,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教學團隊被遴選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三)提高了學生的就業質量與層次

生物技術專業教學改革首先在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 06 級、07 級、08 級三屆 9 個班 516 名學生中試點,同時把形成的經驗及時在本專業 09 級、10 級、11 級學生中試推廣。實踐效果表明:不僅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增強了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學生一次性對口就業率由 61.5%增至81.6%,訂單培養學生企業錄用率達 92.3%以上;企業對學生的滿意率由 72.8%增至 95.1%,實現了專業教學與企業需求的對接。

(四)成果的應用推廣

生物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成果應邀先后在全國高職生物技術專業研討會、全國高職骨干教師培訓班等做專題報告,同時也應邀到部分兄弟院校開展成果經驗交流。此外,成果所形成的教研論文、校企合作教材、共享性教學資源,進一步擴展了應用的范圍,使該成果不僅在全國同類專業中起到了輻射和示范作用,而且對其他類專業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和推廣價值。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范文第4篇

關鍵詞:化工原理、發酵設備、工程設計、工程制圖

基金項目:吉林農業大學校級優秀課教改示范課《化工原理》

中圖分類號: 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2-0193-1

隨著二十一世紀高科技的發展,很多農業院校都設有生命科學院,通常都設有生物技術專業、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制藥專業,這些都是二十一世紀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就專業而言,生物工程與生物制藥是工科,而生物技術專業是理科專業,人材培養方向是在生物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現在的本科學生就業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要走入工廠,進入到生產第一線,需要的是工程技術的基礎理論與實踐。我校根據這一特點,經過了十余年的教學積累,多次修改人材培養方案,調整教學內容,將生物技術專業加進了《化工原理與發酵設備》這門課。為學生就業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1 化工原理課在生物技術專業中的重要性

我校現設的生物技術專業屬于理科專業,人材培養方向是生物技術領域的科學研究。在校所學內容都屬理科課程。最初我校設置專業時,沒有開設化工原理課,相關的專業課開設了發酵設備。因為沒有開設化工原理這門專業基礎課,教學效果很不理想。后來改增化工原理課程60學時,造成整體課時過多的現象。經歷了幾屆的教學,我們將化工原理與發酵設備合二為一,合計上60學時,這樣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縮短了教學學時數量。使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學理科的同時也可以學到工程類專業相關的基礎知識,達到了教學目的,效果很好。

2 化工原理與發酵設備理論內容的整合

化工原理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而發酵設備是專業課,考慮到適應于工廠的需要,我們將兩門課合在一起,一共60學時,在有限的學時內,我們將化工原理與發酵設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化工原理上30學時,主要講授流體、傳熱、非均相物系、干燥、蒸餾、共計五章,重要講授其基本原理。

發酵設備是專業課,主要講授發酵行業所涉及到的所有設備,授課重點是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以及主要設備發酵罐的設計計算。使學生掌握發酵行業常見的設備的使用原理及特點,會進行設備選型,具備能夠初步設計工廠的能力。

將兩課合為一體,可將化學工程的基本原理與在發酵行業上的應用結合起來講授,將二者有機的結合,使學生能夠掌握最基本的工程知識,同時,還要掌握工業化生產設備的使用情況。為畢業后走向企業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3 豐富多媒體的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化工原理與發酵設備有一個共性的東西,就是需要實踐性強,而在校學習期間不可能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企業。我們采用多媒體授課,重點是放在動畫與圖片上,通過收集、制作大量的動畫與圖片,來豐富感性上的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好理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由于是兩門課合在一起上,這樣在講授中,可以減少對相同內容的重復,盡可能的傳授更多的知識。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效果很好。

4 教學實習使學生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該課我們安排了一周的教學實習,在課程結束時,我們下工廠進行現場實習,走進生產第一線,對設備進行了解,對操作進行了解,了解工藝與設備之間的關系,了解設備對生產實際的重要性,了解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對學生,我們有實綱,實習要求。通過向工人師傅的學習,詢問,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理論與具體的生產實踐相結合,以達到良好的教學目的。

5 課程設計使學生增加工程設計與工程制圖的基礎知識

該課程還安排了一周的課程設計,我們選擇發酵罐,依據現場的實際數據,對設備進行設計,然后用計算機進行工程制圖。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達到以下幾個目的:

5.1 掌握專業設備的設計計算能力

通過我們的實習,得到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再依據理論來計算設計發酵罐,以達到依工藝條件不同而設計發酵設備的目的。

5.2 掌握工程制圖的基本知識,訓練繪圖能力

選擇兩個內容,一個是發酵罐的結構條件圖、一個是發酵工段的工藝流程圖。通過制圖來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最基本的工程制圖知識。

5.3 掌握計算機繪圖的能力

現在的工程制圖都是用計算機完成的,學工科的學生應該掌握這個基本能力,通過該課程設計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制圖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

生物技術專業就業方向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生物技術;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體系

生物技術學生就業涉足到醫藥、食品、飼料、農藥、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燃料、環境及生命支撐系統等各個領域,經濟發展速度在某種程度上與生物技術的發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也對生物技術型應用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普通高校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的應用性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術、技術和職業三者結合;二是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高[1]。然而面對近幾年地方院校的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從事與專業相關職業的就業率整體呈逐年下降趨勢的局面,通過什么途徑、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是當前我們亟待需要解決的問題。

1改革實踐教學體系的必要性

生物技術是一門多學科交叉融合、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新型綜合性學科[2],實踐性、應用性、前沿性都很強,而專業的實驗性和實踐性是需要大筆資金作基礎的。但我校是以石油化工為特色的工科院校,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建設策略,生物技術專業的實驗實訓條件都很難得到充分滿足,以應用型實踐能力培養的創新和創業教育在較長一段時間里難以得到體現。由于我校生物技術專業辦學時間較短,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經驗不足,一般化教育要求和一般化教學現象比較普遍,個性化、差異化、特色化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從就業的適應性來說,生物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可在生物制品、醫藥、食品、輕化工、環保及農業等企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等工作;也可在公安、安全、食品藥品管理、農產品管理、檢驗檢疫、海關及衛生防疫等部門工作。但由于生物技術的高新技術和高投入高回報的特點,使得目前的相關企業有范圍廣、規模小和要求高的特征[4]。按照目前的實踐教學體系,難以滿足點多、量少和技術含量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發展,學生擇業呈現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趨勢,畢業生去向的多元化在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中表現尤其突出,畢業生去向有中學、事業單位、繼續深造讀研、營銷、生物化工生產企業和自主創業等。因此,傳統的實踐教學模式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必需深化教學實踐體系改革,創新實踐教學模式,構建多元化的實踐教學體系,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

2適應社會需求,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2.1整合實踐教學內容,創新實踐教學體系

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的基礎,按照技術應用型高級人才培養目標要求,人才培養方案把統籌安排課堂實驗、認知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論文(設計)五個主要環節的實踐能力要素分解為基礎、提高和綜合創新三個層次,在不同階段的著重點不同,做到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地培養學生實踐和應用能力[2-3]。在實驗教學方面,通過增加新知識、新方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淘汰了大部分糖類、脂類的陳舊實驗項目,增加了現代生物化學實驗內容;通過減少驗證性實驗學時,著重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學時;通過增加開放性實驗室,增加學生的操作動手的機會,提高了學生自主實驗和實踐操作能力。另外,將原來分散的實驗與理論課剝離出來,整合成獨立開設的實驗課,構建成系統模塊化的專業實驗體系。如將原來獨立開設的《生物化學實驗》和《分子生物學實驗》整合為《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將《遺傳學實驗》和《細胞生物學實驗》整合為《基礎實驗二》,結果,既避免了原來附屬于理論課中的實驗內容和實驗項目的重復,又有利于實驗內容的綜合與提高,有利于設計性實驗和綜合性的開設,大大提高了學生綜合實驗操作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在實習實訓環節上,以生物與食品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為主要實踐基地,建立了植物組織培養、食品檢驗和發酵工程等實訓室。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實訓要求,構建了由認知實習、基礎分析測試實習、食品加工檢驗、藥品加工與檢測、綜合應用訓練、創新創業訓練等模塊組成的現代化實踐教學平臺。另外,安排了32學時在學校分析測試中心學習GC-MS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傅立葉紅外光譜儀、原子吸收等儀器設備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安排2周專業技能培訓課程,結合企業生產實際需要,系統訓練食品微生物的檢測和理化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生實習實訓的效果。在設計環節上,將基礎課程設計和專業課程設計按照“由淺入深、由單項到綜合、循序漸進”的要求設計教學內容。在畢業設計和畢業論文方面,選題要結合企業的實際需求或教師科研項目和自己的興趣,這樣,既能實實在在做一些科研工作,又能得到足夠的經費的支持。另外,還要狠抓開題報告、中期檢查和畢業答辯等三個環節,經過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學生的獨立科研實踐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課外實踐方面,嚴格執行素質拓展計劃,并每年分別舉行一次微生物實驗大賽和生物化學實驗技能大賽,積極組織參加省級各類競賽和科研活動,如廣東省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訓練計劃項目、廣東省挑戰杯實驗大賽和廣東省大中專科技節之生物化學技能大賽等。通過課外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活動、公益勞動、創新創業活動、技能培訓和各類科技競賽等活動,培養和提高了學生政治思想素質、團結協作精神、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動手能力。

2.2優化實踐教學資源,打造高水平教學平臺

高水平的實踐教學平臺是保障實踐教學體系中各個要素高效運作的關鍵,如果沒有平臺的支撐,再好的內容設計也將會顯得空洞無物。通過優化和調整校內實踐教學資源,精心打造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平臺,為實踐教學的順利開展搭建起良好的平臺。生物與食品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是在原生物食品實驗中心的基礎上建立的以生物食品專業基礎教學實驗為主體,大類學科共享的專業實驗教學平臺為補充的實驗實踐教學平臺。實驗室分為食品工藝、食品營養、微生物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發酵工程等基礎實驗室,另外根據教師的課題和研究方向,建設多個功能研究室,彼此相對獨立,但資源共享,長期對學生開放,學生可在研究室內開展科學實驗和畢業論文(設計)活動。自大學二年級開始,從大學生創新訓練實驗項目入手,到組建課外科技團隊,組隊參加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競賽,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學生進行難易程度不同的科研訓練。近幾年有300多名學生直接參加了30多項科研項目,學生多次獲得挑戰杯和生化技能大賽的獎項。今年(2015年)的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大分子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小分子的分析充分利用先進的儀器設備,如高效液相,在線系統GPC-GC-MS聯用分析儀、傅立葉紅外光譜分析儀等已被廣泛使用,大大提高實驗的精確度和效率,同時提高學生的科研和創新能力。

2.3拓展實踐教學空間,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在注重整合校內教學資源,構建校內實踐教學平臺的同時,學院大力加強與現代高新企業或研究開發機構的聯合辦學[5],通過共建實習實訓基地和實驗室,使學生培養與社會需求得到緊密結合。現已建成20多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拓展了學生實習、實訓與畢業論文(設計)等實踐教學空間。學生根據專業特點和個人就業的方向,分別到不同性質的實習基地進行實習。實習基地為學生配備經驗豐富的科研和技術人員進行指導,如生物技術專業的學生主要集中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或學校實習,如茂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廣東星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維多生物制品公司、長興水產有限公司、茂名市第十六中學和茂名市官山學校等。充分利用實習基地的技術裝備優勢和人才優勢,組織學生到這些單位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如18位同學到茂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中國化學危險品檢驗中心,12位同學到藥品檢驗所和10位同學到檢驗檢疫局進行實習的同時,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采取“雙導師制”指導學生,結合實習單位的研發的內容和方向開展畢業論文(設計),部分研究成果直接應用到企事業單位或學校的實驗室建設中。實習結束后,要求學生撰寫3000字的實習報告,集中召開實結交流匯報會,以便學生了解所有實習點的情況,豐富實習內容,擴大知識面。各實習點選出一名代表就實習單位概況、實習工作內容和心得體會等方面借助PPT進行匯報交流,2010級共有12個代表作了發言。通過合理安排、嚴格紀律、認真指導、集中交流等相關工作,使實習教學質量得到提高。學生真正把從課本學到的知識應用到了生產實際中,專業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知識面得到拓展,生產實踐能力有較大提高。

3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沐川县| 巍山| 静宁县| 鄂尔多斯市| 武宣县| 柘城县| 镇康县| 独山县| 集贤县| 武陟县| 鄂州市| 云龙县| 银川市| 德钦县| 凌云县| 株洲市| 安岳县| 咸丰县| 大安市| 芜湖市| 东丰县| 清远市| 沈阳市| 云南省| 中西区| 漯河市| 安平县| 思南县| 琼海市| 鄄城县| 康保县| 西贡区| 吉安市| 甘泉县| 闽侯县| 武冈市| 库尔勒市| 衡水市| 盐边县| 无极县| 金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