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宣傳文化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一種基于物質以及精神兩個層面的系統化建設工程,在整個煤礦企業的安全文化當中,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即(1)在企業快速發展中被員工及領導廣泛接受的安全指導思想以及安全意識;(2)企業內部具備的安全管理規范以及安全行為;(3)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生產價值觀、心理因素以及安全審美觀等等。結合當前煤礦企業自身的安全文化,得出的安全文化宣傳以及建設體系,具體包括安全物質、管理制度以及安全觀念與行為等等。在煤礦安全物質文化建設中,包括生產環境、科技成果、應急預案、隱患防控以及信息預警等多項內容;安全管理制度中則包括安全生產目標、安全規章制度、安全評價指導以及監督監管等多項指標;而在安全觀念層面,則包括科學信念、行為規范、安全培訓、隱患治理以及宣傳教育等多個環節。基于上述的安全生產各要素,涵蓋了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中的各個環節。當然,其中涉及到的各項基本要素,也使得安全文化宣傳得以發展。在上述各個層面涵蓋因素確定之后,制定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途徑與方法。
二、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營造安全文化氛圍是基礎,豐富安全文化活動是核心。在這兩者協同作用下,探索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根本途徑與方法。
1.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1.1藝術性。文化教育工作在煤礦企業內部,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想要充分的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作用,則需要滿足藝術性目標。藝術性特點,主要表現在宣傳的內容方面,讓“安全”能夠映入職工眼簾。增強煤礦企業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標語、橫幅以及展示板等宣傳方式必不可少。可以在煤礦生產企業內部工作區、生活區、井下巷道區等設置安全生產標語以及事故警示牌等等。同時,為滿足藝術性的目標,可對標語進行美化設計,運用POP書寫形式、動畫圖片模式,實現安全警示標語與安全生產實際相結合,做到圖文并茂,增強安全宣傳教育效果。
1.2生動性。生動性的基本指標,與藝術性存在明顯差異,雖然目標一致,但這一安全文化氛圍的構建,主要是讓安全入職工之耳。聽覺與視覺的結合,能夠最大限度上的發揮出生動性傳播效果,讓職工對安全生產重新認知。例如,在煤礦企業的內部,開展廣播安全知識宣傳專欄,固定時間進行廣播。同時,可選取職工進行訪談,探討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的認知以及對安全文化的理解,增強互動性與趣味性。多種方式的充分結合,能夠發揮出聲音傳播安全文化知識的實效,長此以往,潛移默化的影響職工對安全知識的掌握與思想意識的提升。
1.3實效性。實效性原則,則是在視覺與聽覺充分實現安全文化宣傳基礎之上的延伸。為滿足實效性原則,使得安全文化深入職工之心。首先,針對不同的職工人群自身的特點,因人而異,講究實效性效果,編制并印發《安全知識手冊》。具有針對性的傳播安全文化,做到效果最優化;其次,依據企業的發展階段以及安全生產的不同時期,為確保適應性的基本要求,應該及時的調整安全文化宣傳策略,掌握安全生產形勢,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實效性;最后,結合安全演講以及知識競賽的方式,通過這樣的模式,優化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途徑。實效性是指安全文化教育所能夠發揮出的效果,結合以上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實效性。
2.豐富安全文化活動。
2.1宣傳目的實在性。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企業安全文化的宣傳實際,避免形式主義所產生的影響。教育工作與教育內容應該滿足扎實的要求,即準確掌握宣傳目標,按照安全需求確定具體標準,滿足時效性的基本原則。可以在煤礦企業內部縮短宣傳周期,確保根據不同職工、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以及不同情況展開宣傳教育,發揮出安全文化宣傳的實效性。同時,將宣傳與教育工作兩者相互融合,一步一步的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工作,滿足宣傳目的實在性指標。
2.2宣傳內容全面性。宣傳內容的全面性原則,煤礦企業應該推行精細化管理,結合不同的工作環境與崗位職工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在規劃與計劃支持下,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全面性,則主要表現在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等環節,發揮出細節層面的優勢作用,自基層逐層開展安全文化教育工作,進而將有形的文化宣傳演變為無形宣傳模式,做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宣傳內容作為安全文化宣傳教育發揮實效性的關鍵,在開展宣傳內容的過程中,注重對內容的篩選,增強安全教育的吸引力。
2.3宣傳形式多樣性。宣傳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為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提供了多渠道、多途徑。實現多種方式的協同與整合,多管齊下,充分發揮出安全宣傳教育“新、活、快”的特點,發揮出其中的優勢及作用。宣傳方式的多樣性,為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探索出了多途徑。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作為生產經營的核心,在保障宣傳形式多樣性的同時,為煤礦企業提供了多途徑。這就要求煤礦企業應該強化安全生產意識、增強職工自救與互救的意識,提高職工應對突發生發事故的能力。在這一基礎之上,依據宣傳形式多樣性所衍生出的效果,做到未雨綢繆,將安全生產事故在最小的范圍之內。
三、結語
__縣委宣傳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建設的優勢,是黨的建設的“生命線”。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搞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既是宣傳工作者的根本職責,更是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貫徹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務保證作用,確保“首位”到位,就要把握好以下三個環節:
一、緊扣發展脈搏,體現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時代性。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所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接受的挑戰非常尖銳,各種誘惑非常直接,從而造成人們的思想空前活躍,壓力空前增加。如果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泥古守舊,不能與時俱進,就會喪失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要提高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質量,就必須結合國家發展創新的成就,緊隨國家發展的步伐,提高工作的質量。一是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內容要緊扣群眾的思想脈搏,堅持高層次、高品位,講他們之所需,說他們之所用,全面體現時代精神。當前,最重要的是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占領群眾的思想文化陣地,幫助基層干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掌握科學的方法論。二是方法要體現時代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注意克服陳舊、僵化的方法,不斷吸取當代最新科技成果,借鑒各方面工作的成功經驗,豐富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方法,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招法,形成生動、活潑、高效的良好局面。三是效果要體現時代性。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不斷適應地方經濟建設的發展變化,要不斷豐富內涵,發揮新的作用。
(一)部分群眾對非遺保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因為相關單位在一段時間,因為對在群眾中進行這一類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工作不重視,使得現在的部分群眾對于相關保護工作的重要程度缺乏必要的認識。許多人認為這樣的保護是一件沒有意義的工作、或是認為意義不大,和自己的生活沒有關系。這樣的情況對于開展保護工作是沒有好處的。即便是在群眾文化活動中結合了非遺的保護工作,效果也不會十分的明顯。
(二)群眾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感不強
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遺產類的保護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引起特有的文化屬性,在群眾中有時很難取得相應的認同感。如一些地方的小戲種、民間的小手工藝品等,在群眾中被認為是普通的生活元素,有的甚至因為缺乏愛好的群體已經在生活中消失。但是這是這種群眾對文化遺產重要性產生的不認同的感覺,造成了現在許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斷代消失。
(三)群眾文化活動中的非遺保護工作出現失真嚴重的現象
在群眾的文化活動中,對相關的傳統文化及其保護進行宣傳的工作在許多的基層文化組中早已開始進行,但是在這種宣傳工作中經常出現文化遺產失真的情況。這種失真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在活動中出現的商業元素造成的;二是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出現的斷裂情況造成的;三是因為適應群眾活動特點時場地等因素對宣傳工作所造成的影響。這三種情況的出現都會對現有的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產生影響。
二、針對結合工作中出現問題的解決方案
為解決非遺保護與群眾文化工作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基層群眾文化組織在開展文化遺產宣傳工作中,利用實際的工作方法,積極地應對產生的問題,采取了一些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一)利用新的傳播媒體形式,在群眾文化工作中做好非遺保護宣傳工作
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利用新的傳播媒體形式進行全面的文化遺產的宣傳工作,可以切實的提高群眾對這一項重要工作的重視程度。這些新的傳播媒體包括:網絡媒體、公交地鐵的移動傳媒、微信類的手機移動媒體等。如在實際工作中,文化保護部門可以制作非遺保護工作的宣傳短片、動畫片,在網絡媒體上進行播放宣傳,利用網絡媒體受眾面廣的特點,擴大非遺保護工作宣傳的受眾面,吸引更多的群眾深入的了解非遺保護的重要性,增強保護的意識。這些新的傳播媒體可以使更多的群眾了解非遺保護的意義,并參與到非遺保護的群眾文化活動中來,為保護工作奉獻自己的力量。
(二)做好群眾文化活動的策劃工作,提高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同感
在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策劃時,活動的策劃者應首先對進行宣傳的特色文化遺產進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這些工作包括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藝術、文化等因素意義的挖掘,對文化遺產現狀的了解及未來的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在活動策劃中,應注意抓住群眾對藝術和文化的欣賞心理需求,在活動設計上充分使群眾可以直接參與到傳統文化中來,感受到傳統藝術和文化的魅力,認識到自己身邊曾經不被重視的民間藝術和工藝品實際上是具有歷史、藝術、文化底蘊的不可復制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從而提高群眾對身邊存在的文化遺產的認同感。
(三)在實際工作中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還原工作,防止失真的情況出現
為防止群眾文化活動中,文化遺產出現失真的情況,因此,在文化遺產宣傳的群眾文化活動中,對文化遺產進行介紹和展示工作時,首先應盡量避免商業元素對文化遺產自身的影響,因為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才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目的,商業元素只是活動的附加元素。同時活動還應做好文化遺產歷史研究和民間調研工作,盡量還原文化遺產的原始狀態,利用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和民間調研的成果,盡可能的消除文化遺產在傳承過程中的斷裂現象,還原出其本來的最具欣賞性的原始美感。最后要注意在展示活動中盡量為文化遺產的展示充足的空間,對文化遺產進行全面的展示。如果實在無法全面展示的,一定要做好介紹說明工作,使參加活動的群眾對文化遺產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做好以上的三點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在非遺保護宣傳工作中出現失真的情況。
三、結語
關鍵詞:煤炭困境期;職工;宣傳教育工作
一、新常態下煤炭企業宣傳教育工作的現狀
一段時期以來,對煤炭企業宣傳和職工教育工作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經驗和成果,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煤礦企業的發展也引發出一些新矛盾和新問題。
(一)少得禾科笠島橢骯ざ孕傳教育工作存在認識不足
新形勢下,煤炭企業重心集中在安全和效益上,一些企業放松或忽視了對職工的宣傳教育,部分職工也因收入的降低在安全意識上也大打折扣,致使宣傳教育工作引導人、凝聚人、鼓舞人的功能被弱化,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宣傳教育工作針對性不強
部分企業一味強調讓職工理解企業,卻忽視了職工內心的真實感受,不了解職工的所思所想所盼,導致宣傳教育工作沒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甚至使職工產生逆反心理。
(三)宣傳教育理念創新不足,方式方法手段單一
部分企業開展宣傳教育工作仍以文件、簡報、宣傳標語等形式為主,加上沒有建立相應的激勵與監督機制,使職工感覺枯燥,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針對宣傳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探索的方法
(一)創新工作理念,讓宣傳教育工作推陳出新
用先進的理念引導宣傳教育工作。宣傳教育工作肩負著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的責任。要把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工作者自身必須在解放思想上先行一步,緊跟時代前進步伐,加強自身業務水平學習,提高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運用當前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來創新工作理念,用大膽的新思維、新理念來引導宣傳教育工作。
(二)創新工作思路,讓宣傳教育工作多元化
煤礦職工因文化素質較低,對企業歸屬感和認知感不同,少數職工對企業的管理制度,特別是硬性制度較為抵觸,當發生職工被罰款或其他處罰后,找不到合理的訴求,有的找基層管理人員鬧,有的索性不上班,這樣都會給職工造成思想包袱,不利于安全生產工作。面對不同層次、年齡、地域的職工,做好宣傳教育工作是一門科學,需要找準與職工的“結合點”和“共鳴點”。
(三)創新工作機制,讓宣傳教育工作煥發活力
隨著班組建設的深入開展,基層班組宣傳教育工作得到較好的體現,但仍有少數班組只重視制度硬性管理,不重視宣傳教育工作的“軟”作用。針對這種現狀,要完善宣傳教育工作機制,著力加強對宣傳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和考核機制,形成有利于工作開展的良好環境,逐步培育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基層宣傳教育工作隊伍。
(四)創新工作方法,讓宣傳教育工作成為“活水”
煤炭企業宣傳教育工作要想讓職工入腦入心,必須創新工作方法,注重方式方法的靈活性,在“真、深、親”上下工夫。探索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大力開展安全、形勢教育課堂進連隊,通過“面對面囑安全”、“三句半”和“一封家書”等職工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讓宣傳教育工作變得更加平易近人,易于職工接受,從而筑牢職工安全思想防線。
三、針對煤礦企業職工思想宣傳教育的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職工文化素質,培養職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煤炭企業應該改變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注重在提高職工文化素養方面下功夫、花力氣、多投資的做法,應多形式、多渠道地組織、支持職工積極參加社會化學習活動。在企業內部,應該多舉辦關于素質提升、文化修養類專題講座;注重突出人生觀、價值觀的宣傳教育,用職工身邊的勞模、先進工作者的事跡,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廣泛地進行宣傳;積極發展以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為中心的企業文化,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創造和諧、穩定的工作氛圍,讓職工在良好的氛圍中,增強愛崗敬業意識,激發與企業同榮辱、共命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創新管理方式方法,引導職工變“被動”為“主動”
煤炭企業應加強和改進宣傳教育工作管理方式和管理機制。要轉變命令式、說教式,向引導式、激勵式、互動式轉變,做到因人制宜、因事制宜。要在分析當前宣傳教育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開啟心智;針對員工對傳統說教式的教育方法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的特點,靈活運用灌輸原理,變單向灌輸為相互交流,變聲勢性為實效性,從單純說理向解決實際問題轉變;面對廣泛復雜的員工狀況,需分析各類人員素質狀況、思想特點,采取多角度、多側面的工作方法,使員工所能接受。
(三)圍繞中心,將宣傳教育工作與生產經營工作相結合
安全生產是企業的中心工作,宣傳教育工作只有圍繞中心工作進行,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要適應中心工作的需要,跟隨變革的步伐,注入時代的內容,拓寬服務的領域,關鍵要選準“結合點”,把宣傳教育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內部改革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堅持與企業各個方面工作整體配合,形成綜合效應。
【關鍵詞】保定企業外宣 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與其意向讀者交流時雙方共有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的省略,研究文化缺省問題符合中國對外文化宣傳的總體要求,如何做到既保持譯文符合目的語宣傳特點和目的語受眾的心理需求,又使保定企業對外宣傳中保持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提高譯者對保定企業外宣文化輸出的意識,以文化輸出為著眼點,吸引外國對保定企業的關注,為保定企業招商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一、企業外宣研究現狀
劉法公(2004)在《商貿漢英翻譯評論》中,以企業宣傳資料為例進行了評論。評論指出了譯文在文體、用詞和語法等其它方面存在的問題之嚴重,并提出了改進意見和作者的改譯。許建忠(2002)在《工商企業翻譯實務》一書中,指出了好的翻譯會給企業樹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并將企業對外宣傳資料的翻譯分為錄像資料的翻譯和單位簡介翻譯。賈文波在《應用翻譯功能論》一書中,以時政翻譯、企事業廣告翻譯和科技翻譯等為例,作者認為,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功能,并且不同的功能要求采取不同的翻譯技巧。
綜合而論,研究者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對外宣翻譯和企業外宣資料漢英翻譯進行了研究,其研究的成果各有側重且各具特色,既有從宏觀層面著手的研究,又有個案研究,對企業外宣漢英研究具有參考價值,對企業外宣起到了推動作用。但總體上看,這一領域仍存在廣闊的研究空間,并且以地方文化特色輸出為主的研究甚少。
二、文化缺省
針對保定地區企業外宣資料翻譯的現狀,基于企業對外宣傳資料英譯的重要性和英漢企業單位宣傳資料在語篇構建上各自的特點,從文化缺省角度審視保定企業對外宣傳資料英譯,運用描寫分析的研究方法系統闡述文化輸出視野下保定企業單位宣傳資料中的表達,提出文化缺省補償策略,改進保定企業外宣翻譯質量,提升保定企業文化形象,有效發揮保定企業對外宣傳的作用。
中英文企業外宣文本的特點各異。中文企業單位的宣傳資料注重信息功能,主要通過提供更可能多的詳細信息,如獲得過什么獎勵的特點,篇幅也較長。而英文企業單位的宣傳資料既注重信息功能又注重勸誘功能,文體平實,用詞簡潔具體,旨在通過信息去勸誘讀者做出積極地反應。
例:2004年以來,長城汽車先后入選“民營上市公司十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機械500強”、“中國制造500強”、“中國工業企業500強”、“中國汽車工業銷售收入三十強”、“中國企業效益200佳”等;并被評為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的“推薦出口品牌”,也是商務部、發改委授予的“國家汽車整車出口基地企業”。
Since 2004,GWM has been listed among“Top 10 Listed Private Companies”and among“China's 500 Most Valuable Brands”; been honored as a“recommended export brand” by the China Chamber of Commerce for Import and Export of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and a“national vehicle export base enterprise”by the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長城汽車的各種獎勵和榮譽在中文宣傳中都一一列舉了出來,譯者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將這些榮譽都進行了翻譯,但是譯者沒有考慮到文化缺省問題,導致譯文并不符合目的語的宣傳特點,造成譯文篇幅冗長,給目的語讀者的閱讀帶來了負面的影響,影響了企業外宣資料對外宣傳的積極促進作用,因此,不妨改為:
Translation:
Since 2004,GWM has been entitled to many honorable titles granted by both loc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Recently,the development of GWM has been also widely recognized b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uthoritative organizations such as “Top 10 Listed Private Companies”,“China's 500 Most Valuable Brands” and “Forbes Asia Fabulous Listed Company in 2014”.
保定企業外宣資料翻譯中,文化缺省既體現在對保定地區特色文化的處理不當,又體現在部分翻譯沒有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文化背景,沒有采取適當的策略來補償目的語讀者對保定特色文化的文化缺省,這些問題影響了保定企業外宣資料翻譯的質量和外宣資料翻譯在企業對外宣傳中的積極影響。
三、結語
文化缺省問題可以通過一系列文化缺省補償策略得到解決,包括增補、刪減、釋義、改寫、套用、重構等處理方法。保定企業外宣資料中有很多富有保定文化特色的宣傳用語,如何把握這些文化因素的傳遞,從多大程度上做到合理翻譯這些文化因素,既要傳達給目的語讀者一些保定文化特色,讓目的語讀者對保定地區特色有一定的了解并產生一定的興趣,又要符合英文企業宣傳資料的行文特點,讓目的語讀者順利接受保定企業外宣資料翻譯。
參考文獻:
[1]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2]劉法公.商貿漢英翻譯評論[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