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沉降法的基本原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病害特征;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U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8-0214-01
一、地基工程施工中常見的病害特征
道路的地基工程是道路建設的重要基礎,我國道路建設正在快速的拓展,隨之而來的就是在施工中遇到的地基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主要是因為道路不斷拓展不得不面臨更多的軟土地基,軟土地基處理不當,將會使路基沉陷過大而導致路基失穩、路面開裂、路面無規則起伏、路堤徹底破壞,這就給地基工程施工帶來了必須面對的軟土地基的病害。這種病害的產生主要是因為軟土地基具有松軟、孔隙比大、天然含水率高、壓縮性高、強度低及滲透性小、沉降嚴重等特點。所以在路基修筑的過程中或者道路竣工后會遇到一些常見的道路病害。
(二)以軟土作為道路的地基所產生的危害
1、地基抗剪強度不夠引起路堤側向整體滑動,邊坡側土體隆起。
2、人工構造物與路堤銜接處產生差異沉降,引起跳車。
3、路堤的變形以及地下水位過高,將導致路面的破壞。因此,在軟土地基上進行路基施工,都要求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其處理的目的主要是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質,達到滿足建筑物對地基穩定和變形的要求,包括改善地基土的變形特性和滲透性,提高其抗剪強度和抗液化能力,消除其他不利的影響。
(二)軟基路面處理不徹底的病害
1、路面出現車轍,這種情況就是在車輛反復碾壓的作用下,路基出現了不規則的沉降,尤其是在車輪碾壓部位,因為壓力較大而形成了嚴重的路基變形而引起表面的瀝青路面也隨之發生了形變,導致了路面形成明顯的車轍痕跡。
2、路面損壞。道路使用一段時間后,路面的某個段落出現大面積的蜂窩、麻面、松散破碎的情況,再加之車輛與路面的摩擦和沖擊作用就會出現槽坑,嚴重影響路面的質量,甚至是交通的安全,同時增加了道路維護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3、路面橫縱向開裂。道路在投入使用不久后就出現路面的橫向或者縱向的開裂,深度較大,甚至是大面積的開裂造成開裂破碎帶,面積大,影響車輛行駛。
以上問題都是因為在軟土地基上施工時沒有做好相應的加固措施而導致的地基沉降和滑動。因此,在軟土地基上進行工程施工應做好對軟土的處理。軟土地基處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種工程手段改變軟土的基本特性,使之具有的變形特征、滲透特性、低抗剪性、高液化性得到改善,消除軟土對地基強度的影響,從而保證道路的質量。
二、地基工程施工中應對病害的處理方法
(一)道路軟土地基處理一般原則
根據實際情況,在有限的施工期內,要通過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完全消除工后沉降是不可能實現的,也就是說在施工后修補沉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軟土地基處理應結合當地工程地質條件、經濟技術條件和施工工期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經濟合理的處理措施,使處理后的工后沉降滿足地基處理設計的控制指標。
通過近幾年對軟土區修建的道路工程項目跟蹤監測結果,當路堤填筑高度小于臨界高度時,天然地基在低路堤荷載作用下,總沉降量不大,且很快就能達到穩定狀態。因此在施工工期緊迫、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路堤填筑高度小于臨界高度的路段可不作地基處理。
當填筑路堤高度大于臨界高度時,在施工工期允許的條件下,應優先采用堆載預壓法,即盡早用堆載預壓而不作深層處理軟基的方法。這種以自然沉降逐漸達到路基穩定的作法,是一種最經濟也簡單的方法。但按照我國道路基本建設的程序和不能盡早拔款、征地和從容施工的情景,一旦工程項目付諸實施后,又往往限于工期,所以一般情況下用自然沉降法很難實現。
(二)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1、堆載預壓法:對于施工工期允許的工程項目可采用堆載預壓法,即在路基施工完畢后,在路基頂面加載重量等于或大于路面結構層的土方,使軟土地基固結沉降,達到穩定狀態后再繼續施工。預壓荷載分為超載、等載和欠載3種類型,其中超載預壓是減少工后沉降的有效方法,對于天然地基和砂井處理地基,采用超載或等載預壓形式效果比較理想,但據統計分析,不論采用哪種荷載形式,堆載預壓處理法都需要有足夠的預壓期。
2、排水固結法:在道路方面處理軟土地基常用的方法是排水固結,多用各種不同長度和間距的袋裝砂井或塑料排水板與砂墊層相結合。
3、輕質路堤法:我國輕質路堤采用的材料一般是粉煤灰,國外也有用大塊型硬質泡沫塑料。粉煤灰路堤有三種類型,即單一填筑粉煤灰型、土和粉煤灰分層混填型和土砂及粉煤灰等混合填筑型。輕質路堤的作用是減輕路堤自重,減小軟土地基的附加應力,從而達到減少工后沉降的目的,同時它作為填料還有節約投資、減少占地等效益。
三、結束語
從以上情況來看,軟土路基處理方法均有其針對性、適用范圍,面對地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應當采用靈活而實際的處理方法,具體施工中要靠我們多觀察、多比較,出現問題后多分析、多總結,結合多種預防處理方法,道路軟土地基病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參考文獻:
[1]龐偉.淺談軟土地基的處理[J].科技信息,2010,(17).
[2]郭日明.軟土地基引起的病害和處理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9,(04).
[3]朱建華.淺談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及施工工藝[J].西部探礦工程,2009,(01).
[4]郭新建.高速公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法及施工措施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2).
科研成果報告,就是用來表述最近取得的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的一種報告體文書。
科研成果報告一般分為三種類型:自然科學基礎理論方面的創造性研究成果報告;應用技術科學方面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等成果報告;重大科研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報告。
科研成果報告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承擔的科研課題完成情況作出恰當、負責的評價;二是向上級科研主管部門匯報工作,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為了規范科研成果報告的寫作,國家科委制定了《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報告表》,供科技人員撰寫科研成果報告時使用,報告作者只需按照該表逐項填寫就可以寫出規范的成果報告。
與科研成果報告近似的文體還有“科研項目結項報告”、“科研項目結題報告”、“科研項目終結報告”等,有的也有印制好的規范樣式。本書僅以科研成果報告為范例,其余可參照撰寫。
(二)科研成果報告的特點
1.以實質性成果為報告對象
科研工作是重成果、重實效的一項高效益勞動,只有取得了成果,科研工作才算有了實質性的意義。所以,科研成果報告的前提就是獲得了實質性的成果。科研成果報告的中心是成果的原理、技術關鍵、技術指標、經濟效益,而不注重對研究過程和研究手段的反映。
2.報告內容具有描述科技動態的新聞性
對于科學研究來說,每一項成果的誕生都是一個新聞事件,用來描述這些事件的文稿叫做科技動態。成果報告雖然不是科技動態,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動態的新聞性特征,可以在最早的時間向人們報告新發生的科技事件。
3.格式的規范性
國家科委為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報告制定了表格,并對表格的填寫作了十條說明,可以說科研成果報告是一種高度格式化的文體。
(三)科研成果報告的寫作
1.封面
科研成果報告的封面上有若干項目需要填寫。
首先是封面上部的兩行表格里,需要填寫基層編號、部門或地方編號、登記號、建議密級、核定密級、分類號等六項內容。
其次是項目基本情況,位于封面上“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報告表”這一標題之下。依次填寫的內容有:成果名稱、任務來源、完成單位、主要研究人員、主要協作單位、工作起止時間、填報單位負責人、填報單位等。
再次是填報日期。
2.內文
(1)內容摘要
包括成果的主要用途、基本原理、技術關鍵、預定和達到的技術指標、經濟價值、國內外水平比較等。
內容摘要之后要簽署負責人姓名和日期。
(2)鑒定或評審意見
這部分由鑒定或評審單位填寫,是經嚴格鑒定之后得出的結論性意見和建議,一般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該成果的先進性和創造性;二是該成果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意義;三是對該成果的等級認定。
鑒定或評審意見之后,也要由組織鑒定的單位簽名蓋章并署明日期。
(3)應用、推廣或處理建議
針對該成果的具體情況,或提出進行實驗的建議,或提出使用推廣的意見,有時也可以提出改進意見或處理意見。
(4)資料目錄
報告所附送的相關資料,要一一列出標題,并將這些資料附帶上報。
(5)審查意見
這里由申報單位主管部門填寫審查意見并簽名蓋章。
【 例 文 】
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報告表
成果名稱 100asa高溫快速彩底片
(5212型彩底片)
任務來源 國家科委“六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完成單位 化工部第一膠片廠
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所
主要研究人員 鄒競 王崇德 范禮伯 吳桂蘭 周本茂
主要協作單位 中國科學院感光化學所
工作起止時間 19××年×月×日至19××年×月×日
填報單位負責人 朱壁英(蓋章)
填報單位 化工部第一膠片廠(蓋章)
填報日期 19××年×月×日
登記日期 19××年×月×日
一、內容摘要
1.主要用途及特征
5212型彩底片系專業電影攝影用燈光型彩色底片,在色溫3200k的燈光下保持彩色平衡,膠片結構共有十二層組成,感光度為100asa,能適應c-41高溫快速加工工藝。
2.主要原理及技術關鍵
本成果是由感藍、感綠、感紅三個感光層組成。每個感光層采用雙乳劑層結構。為改善彩色還原與顆粒性,采用了色罩技術,在感光層之間涂有銀質黃濾色層、明膠隔層,感光層上涂有護膜層。解決的技術關鍵:⑴雙注法高感負性乳劑的制備技術;⑵低膠銀高含銀量制備技術;⑶顯影抑制技術并結合色罩技術;⑷雙乳劑層結構技術;⑸油溶成色劑分散技術及分散配方;⑹新型堅膜劑及高巨物的應用技術;⑺多層、薄層擠壓涂布技術。上述一系列新技術、新工藝的研制成功在國內具有首創意義。
3.預定達到的技術指標
感光度:iso 100
平衡感光:≤1.85
反差系數:(略)
最低密度:(略)
平衡反差:(略)
寬容度:(略)
解像力:(略)
4.技術經濟效益
5212型彩底片的研制成功并投入工業化生產,標志著我國新的一代彩色底片的誕生,填補了國內空白,對推動我國彩色感光材料工業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片的技術已與民主德國的沃爾芬公司進行技術貿易。
該片的研制成功有助于國內各電影制片廠盡快擺脫彩底片全部依賴進口的局面,并為國家節約外匯。但由于各電影制片廠可大量進口,使國產彩底的推廣應用受到進口彩底的沖擊而受阻,因此本產品僅少量使用,經濟效益不明顯。
5.國內外先進水平比較
5212型彩底片在感光度、色彩再現性能和顯影加工性能等方面達到或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水平,但在顆粒度照相寬容度方面與美國柯達5247-ⅱ型片相比尚有差距。與國內1212型彩底片(化工部第一膠片廠生產)相比,各項性能均有突破性進展。其對比數據如下:
(略)
項目負責人(簽字) 鄒競 19××年×月×日
二、鑒定或評審意見
1.5212型彩底片經過7年來的系統研究,感光度已達到iso100(比i型彩底片提高了一倍),適應高溫快速加工,已達到原定設計目標,它的研制成功,標志者我國新一代彩色底片的誕生,填補了國內這方面的空白。
2.5212型彩底片的色彩鮮明度、飽和度、顆粒度、清晰度、寬容度、彩色平衡等都較1212型彩底有明顯改進,在感光度、色彩再現性能和顯影加工性能等方面達到或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3.研制了新技術、新工藝。采用了新裝備,突破了乳劑制備和膠片生產的關鍵技術,如首次在國內研制成功了雙注法制備均質高感負性乳劑
并推上工業化生產;采用了顯影抑制技術和油乳分散新工藝,降低了影像顆粒度;采用了靜態混合器和新型高巨物、堅膜劑,提高了藥膜熔點,降低了吸水脹量,適應高溫快速加工工藝;采用了沉降法工藝和多層薄層擠壓涂布新技術,減薄了膠片的厚度,加大了寬容度。以上成果為國內首創,推動了我國膠片工業新工藝技術的發展。4.該片乳劑配方復演性好,技術路線合理,工藝可行,可投入批量生產。
希今后繼續降低顆粒度,提高清晰度,增加寬容度,解決涂布質量。
組織鑒定單位:化工部 中國科學院
19××年×月×日
三、推廣或處理建議
5212型彩底片自19××年投入試生產以來,已生產近13萬米,并分別送“上影”、“北影”、“浙影”、北京“科影”、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體委科研所等單位試用。19××年“浙影”用該片拍攝了“翠竹妙用”,曾獲該廠優秀攝影獎,已由委托單位發行;北京“科影”用該片拍攝科教片“燕子石雕”已在全國發行。
該片需進一步降低顆粒度、提高清晰度、改進涂布質量,同時建議在政策上對扶植國產片的推廣應用采取有力措施。
四、資料目錄
1.專題研究報告;2.研制情況報告;3.試生產報告;4.技術條件;5.高感乳劑層研究報告;6.技術鑒定證書;7.用戶使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