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解決骨質疏松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在人類進入太空的數十年內,美國宇航局曾將航天員在長期太空飛行中面臨的疾病風險進行大小排序,發現宇航員在太空中骨質疏松及并發癥問題位于各種問題風險前列,原因在于失重環境下人類的成骨細胞幾乎不活躍,宇航員每月骨質流失可達總量的1%~1.5%,這已經相當于地球上的骨質疏松患者近10年的流失量,“和平號”空間站上一名航天員在4個半月內骨質喪失約12%,而返回地面一年后,也才恢復6%。
美國宇航局與各科研機構一直持續研究和關注宇航員在太空里的骨質疏松問題,并進行了診療方法、飲食調整以及輔助器械上的研究,雖然在太空中的應用進展緩慢,但這過程中也有一些研究和發現以及新型的醫療方法和器械,對地球上的骨病患者有積極作用。
診療骨病的新進展
NASA在為宇航員診斷骨質疏松過程中,找到了一種比X光掃描更高效的診斷技術,還發現了一種原本用于抑制癌癥的藥物其實對治療骨質疏松癥很有效果。
這種測試骨病的方法,是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聯合NASA共同開發的,通過對宇航員的尿液分析,識別尿液中鈣的同位素的不同濃度,來找出骨質疏松的原因。為測試該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員將12名健康的志愿者限制在床上30天,用以誘發志愿者骨骼的骨質流失。令人驚訝的是,該方法在實驗開始后一周就判斷出骨質疏松的初期階段,比之前的傳統醫學掃描結果更加出色,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若能在臨床上得以推廣,普通百姓將會享受到更快速地診斷并監控骨癌在內的多種骨質病變的服務。
而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的研究,曾經發表在《自然》雜志上。文章稱美國研究人員證明了一種叫做唑來磷酸鹽的藥物,對抑制人類的骨密度降低有較為明顯的作用。通過對照試驗發現,服用該藥物的患者骨密度降低了6%,而未服用者骨密度則降低了16%~18%。這種藥物一般只是被醫生用來抑癌癥患者骨骼中出現的腫瘤,而現在他們認識到唑來磷酸鹽可以增強人體的骨密度,這種藥物不但可以延長宇航員在太空中執行任務的時間,用來治療地球上生活的普通人之骨質疏松,同樣是有效的。
NASA還曾為宇航員研發過新的3D斷層攝影和一種“振動板”的儀器。宇航員每天用10~20分鐘時間站在振動板上電療并配合束縛帶鍛煉,可以阻止骨質流失。這種頻率90赫茲的振動很細微,加速度僅等于地球的1/3,在振動的同時宇航員還能進行其他工作。該研究已在火雞、綿羊以及老鼠等動物實驗中取得良好效果,在第二期的振動臨床治療中,研究成果也在對60名絕經婦女的實驗中得以證實,但目前還未有臨床推廣
計劃。
日常飲食中可以保持骨密度的物質
NASA的營養學家為應對宇航員骨質疏松的問題,也發現了一些食物對人體保持骨密度有作用,并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其中一個就是深海魚類。NASA營養學家斯科特·史密斯和他的同事通過對臥床病人模擬實驗,發現一些魚中含有的ω-3脂肪酸可以幫助遏制骨質流失;而來自法國科學家在微重力環境中給老鼠做不同劑量的藥劑實驗,發現紅酒中含有的化合物白藜蘆醇可以幫助老鼠抵御骨質疏松和肌肉萎縮??茖W家認為,這種紅酒里的化合物同樣對宇航員有效果,科學家建議通過定期給宇航員注射一定劑量的白藜蘆醇來預防骨質疏松。
器械研究—“尿液循環機”
關鍵詞:骨碎補;化學成分;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及骨的微觀結構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骨骼方面的疾病[1]。骨質疏松癥多發于絕經后婦女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的人群,主要表現為腰背疼痛、四肢關節痛、足跟部疼痛以及一些抽筋等癥狀。中醫藥在防治骨質疏松癥領域具有很深入的研究,許多學者從"腎主骨"、"脾腎相關論"、"血瘀論"等病機進行組方用藥,取得了卓著的療效[2]。骨碎補為水龍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莖,全年均可采挖,此藥材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紅棕色,維管束呈黃色點狀,產于湖北、浙江等地?,F代藥理學證實骨碎補具有活血化瘀、促進骨折愈合、防治骨質疏松、護牙健齒、消炎、鎮痛、抗氧化、抗過敏、降血脂等多種藥理活性[2]。由于骨碎補對骨損傷、骨質疏松癥等骨代謝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在此綜述近年來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的研究進展,已期對該藥材深入研究和開發提供資料。
1 骨碎補化學成分研究
從骨碎補中分離鑒定的化合物主要為黃酮類化合物、木脂素類化合物、黃烷揮發油等[3]。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二氫黃酮、黃烷-3-醇(又稱兒茶素類)及其衍生物等;其中二氫黃酮的代表柚皮苷是骨碎補的主要成分。目前很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黃酮類化合物防治骨質疏松癥。
2 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細胞水平的研究
影響細胞的增殖、分化:骨骼的代謝過程是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不斷協同代謝的過程,當這種作用過程由于某種原因發生了失衡,將會造成骨質結構發生相應的變化,從而導致骨質腰酸背痛、骨質疏松、骨折等一系列的骨代謝疾病。隨著現代中醫藥不斷研究發現,骨碎補提取物不僅可以促進體內成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同時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與增殖。
唐琪等檢測到0.01mg?L-1骨碎補醇提液,1mg?L-1骨碎補水提液及柚皮苷顯著促進成骨細胞株MC3T3-E1增殖,提高活躍期S期細胞的百分率,減少靜止期G1期細胞百分率,增加細胞鈣化點面積百分比,促進細胞骨鈣素合成和分泌,促進細胞鈣化[4]。劉金文等[5]研究實驗采用大鼠長骨骨髓體外培養的方法,通過檢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陽性細胞生成數,發現骨碎補可抑制骨髓體外培養中破骨樣細胞的生長,主要抑制破骨母細胞向多核破骨細胞轉化,但與濃度有關。
3 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動物水平研究
骨碎補防治大鼠去勢引起的骨質疏松:婦女絕經以后,雌性激素分泌會大幅下降,隨之骨流失會加劇,骨代謝增加,骨密度下降,從而骨質疏松及骨折的發生率很高,為研究此作用機制,以雌性大鼠去除卵巢為實驗模型,研究骨碎補防治大鼠去勢引起骨質疏松的作用機理。
田剛等[6]研究者實驗證實,給大鼠灌服骨碎補水煎液3個月后,可使外周血清中異常增高的IL-1、IL-6和BGP含量顯著降低,而使異常降低的CT含量顯著增加。這一結果表明,骨碎補對卵巢切除所致的骨高轉換有明顯的抑制效應,進而達到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作用。李展春[7]等研究表明,去卵巢組大鼠的骨密度、微結構和力學性能比假手術組大鼠有明顯下降,通過骨碎補治療后,不論是骨密度和微結構還是力學性能,均有顯著改善和提高。
4 骨碎補防治骨質疏松臨床個體的研究
研究發現,防治骨質疏松易發生人群為絕經后女性和老年人。前者主要是絕經后女性雌激素不足,后者主要是人在年齡增大后,各種生理功能出現退后,這些因素可以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
張春琪等研究者通過對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患者治療,證實骨碎補總黃酮用于治療絕經后女性骨質疏松癥的效果顯著,能有效緩解臨床腰背骨痛,腿膝酸軟,畏冷肢寒等癥狀有明顯優勢,提高骨質疏松患者生活質量。丁曉剛等對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進行治療顯示:骨碎補總黃酮不僅能緩解患者的腰腿疼痛,而且能提高骨密度。
5 防治骨質疏松的其他機理
血瘀的致病機理為微循環障礙以及血液流變學改變、血流動力學障礙、血管內皮功能障礙等。紅細胞是影響血流結構及血液流變性的重要因素,紅細胞的形態、結構、功能發生變化和能力降低,使紅細胞攜氧能力下降,很多營養物質不易吸收與運輸,造成血管堵塞或微循環障礙使骨組織、腎臟、性腺等與骨代謝密切相關臟器缺血缺氧,鈣等礦物質不易吸收與運輸 。經研究骨碎補總黃酮可降低血液黏度, 抑制紅細胞的聚集指數, 并可減少血小板的聚集性,改善血液流變;并具有促進微循環障礙的功能。因此,骨碎補在明顯改善的血液流變性和微循環狀態,活血化瘀的同時,并升高血鈣水平,促進鈣、磷沉積,提高骨密度。
中醫學研究中沒有"骨質疏松癥"的這一名詞,在很多的中醫藥文獻的記載中"骨痿"、"骨枯"、"骨痹"的描述與現代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極為相似,中醫學理論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發生與腎功能密切相關。腎虛是本病的主要病因,腎為"先天之本"、"其充在骨"。據《雷公炮灸論》記載骨碎補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止痛通絡的功效,主治腎虛腰痛、筋骨損傷等癥。因此, 按照中醫理論骨碎補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骨質疏松。
6 展望
骨碎補為歷代常用藥物,對其應用和藥理作用機制已經有了大量深入、廣泛的研究,但其在分子生物學方面機制的研究尚處在起步階段,補肝腎、強筋健骨類中藥是否具有相似的調節靶點、調節強度、量效關系及其依時間變化的動態曲線,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 隨著生命科學的發展, 為了解決骨質疏松這一高發病癥,對骨碎補深入的開發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忠厚.中國人骨質疏松癥的建議診斷標準(第二稿)[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6(1): 2.
[2]黃炒齲馬勇.中醫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組方配伍規律探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7(11):926-928.
[3]彭雙,韓立峰,王濤,等.骨碎補中的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31(2):122-125.
[4]陳瑤,劉忠良,趙勇,等.骨碎補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藥學學報[J].2012,28(5):454-457.
[5]劉金文,黃永明,許少健,等.中藥骨碎補對大鼠骨髓破骨細胞體外培養的影響[J].中醫研究,2005,18(7):5-7.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從整個世界范圍來看,60歲以上老年人占整個人口中的比例不斷上升,而據2000年我國第5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預測原發性骨質疏松人數約為8800萬人,約占總人口的6.97%,60歲以上的女性將患有絕經后骨質疏松和老年性骨質疏松,75歲以上的男性將患老年性骨質疏松[1]。老年人脊椎骨折、髖部骨折發生率增高,并發癥嚴重,常長期臥床,失去生活能力,死亡率高達15%~30%,因此防治老年骨質疏松癥不僅是現代醫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化問題。
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在40歲以后,發生骨質疏松的情況都在增加,其特征是骨量減少,特別累及脊柱、股骨頭及長骨端,骨的體積、密度降低;有急慢性腰背痛。有時輕微外傷即可引起脊柱壓縮性骨折、股骨頭骨折及長骨端骨折。但沒有其他骨代謝病所具有的生化及放射學異常表現。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占骨質疏松癥的90%,分I型和Ⅱ型。I型: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發生于55~70歲的絕經后婦女;Ⅱ型:老年骨質疏松癥,發生于70歲以上的男性和女性。
祖國傳統醫學對人體生長發育衰老過程中骨骼代謝的有機變化已有了系統而完善的認識。祖國醫學歷來主張,腎藏精,腎之精氣充養五臟六腑,主管人體生、長、壯、老、已。《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蹦凶印鞍藲q,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币嗉磁邮臍q,男子十六歲左右性腺、生殖系統初步發育。女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發長極,身體盛壯。 男子“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彪S生殖內分泌系統的逐步發育成熟,身體肌肉骨骼的發育也達到頂峰。目前的研究表明,人體30~40歲骨量積累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峰值,而且骨骼肌重量與骨峰值呈正相關。正是所謂筋與骨的隆盛。
《素問?上古天真論》還談到,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蹦凶印捌甙烁螝馑?,筋不能動;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則齒發去?!比梭w40~50歲開始生殖內分泌腺系統功能減退,骨量也隨著年齡增長逐年減少,女性在絕經后5~10年內骨丟失顯著高于男性;每年約為峰值的2%~3%,此后逐漸減少。由《內經》論述可以看出,腎中精氣掌管著“任脈、太沖脈、天癸、肝氣”等男女生殖內分泌等物質,這些物質功能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筋骨從逐漸強盛到逐步衰敗,所以稱之為“腎主骨”,“腎之合骨也”,“腎生骨髓”,故有“腰者,腎之府,搖擺不能,腎將憊矣?!?/p>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進展,原發性骨質疏松的研究也越來越提上了議事日程。有關學者在基礎理論及臨床治療方面進行了大量的工作?;趥鹘y中醫藥的理論認識和長期臨床經驗積累,肝腎不足是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基本病理已達成共識,補益肝腎是為本病治療的原則。
1 理論研究
首先在理論研究上,據全國十三省市骨礦含量調查合作組骨骼生長衰老規律和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預診的研究結果:該研究采用單光子和雙能X線骨密度儀對中國健康人群的橈尺骨、腰椎和股骨近端骨密度進行了測量,找出了骨骼生長發育和衰老的基本規律,從而確定了中國人群橈、尺骨,腰椎及股骨近端骨密度的正常值范圍,同時證明了中醫“腎主骨”理論的正確,其中腎虛組骨密度普遍低于健康人組,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2]。黃連芳等按照中醫“腎主骨”理論,根據用羥基脲和潑尼松都能造成陽虛模型,也可能產生骨質疏松癥的推論,用羥基脲和潑尼松造成陽虛模型,并觀察了兩者的陽虛狀態下,對皮質骨的影響,C組分別與A1組和B1組比較,都出現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導致骨量丟失,從而出現皮質骨變薄,骨髓腔增大。結論:致“陽虛”藥物潑尼松和羥基脲均可引起大鼠骨質疏松,但二者造成骨量丟失的機理不盡相同[3]。
2 臨床及實驗研究
2.1 臨床研究
有關方面的研究論述包含內容尤其豐富,在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運用的觀察中,對癥狀、骨密度、骨代謝生化指標和鈣磷調節激素進行了分析研究。(1)如張氏以溫補腎元為主,采用鹿角膠、龜版、紫河車和牡蠣等品,用于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患者,連服4個月,結果顯效21例,有效8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5%,骨礦含量、骨密度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P
2.2 動物實驗
采用類固醇激素及去勢等方法造成大鼠實驗性骨質疏松癥,對骨量骨生物力學等指標進行了分析研究,均顯示有關中藥具有良好的預防或治療骨質疏松癥的作用。(1)如謝華等用骨寶對氫化可的松致大鼠骨質疏松進行防治,結果表明,低劑量骨寶治療組與模型對照組比較,前者的骨吸收減少(-71%),骨形成增加(骨形成率+170%),骨量增加(骨小梁面積+29%,間隙-28%),各項骨形態計量學指標接近正常對照組,但體重尚低于正常組。但高劑量骨寶治療組除了骨形成率及骨吸收率分別高于和低于模型對照組外,其他指標差異均無顯著性,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則差異有顯著性。提示低劑量骨寶有防治氫化可的松所引起的骨質疏松癥的作用[14]。 肖建德等用中藥龜絲補骨片防治大鼠類固醇性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其對類固醇激素導致大鼠骨量減低有顯著改善作用,部分作用機理為:抗類固醇激素的繼發性甲旁亢作用,抗類固醇激素所致的代謝異常的作用,和刺激降鈣素分泌的作用[15]。 (2)丁桂芝等用補腎中藥對去勢大鼠骨生物力學影響進行了研究,使用補腎健骨膠囊對切除卵巢的雌性成年大鼠組與正常對照組,模型組和尼爾雌醇組進行比較,治療組股骨骨載荷、韌性系數、骨強度、彈性模量等生物力學指標明顯好于模型組,差異有顯著性(P
3 結語
原發性骨質疏松癥是一種多病因的疾病,隨著流行病學的深入調查,越來越明顯地顯示患病人群的高發生率,這大大激發了世界各國學者的研究興趣。但就目前而言,在眾多環節中究竟何種因素起主導作用,各種因素間又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一問題仍未完全揭示出。致病基因的尋找為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研究打開了一條新的探索之路,進一步的研究會確定骨質疏松的直接病因;找出敏感的基因標記,預測骨質疏松的骨折危險性;尋找新的基因克隆分子,開發藥物防止骨丟失和逆轉骨質疏松。而中醫對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從肝脾腎論治、病證合參、辨證求因、低毒副治療作用等也為研究者留下了極大的研究空間,在今后的工作中,筆者認為,還應參照結合循證醫學的方法,注意終點指標如骨折發生率及發生人數的觀察,加強細胞學水平和分子生物學水平的研究,對中藥在骨強度、骨質量、骨結構方面的影響及機理進行研究,并對藥物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
參考文獻
1 樸俊紅,龐蓮萍,劉忠厚,等.中國人口狀況及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和發生率.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2,2(1):1.
2 全國十三省市骨礦含量調查合作組.骨骼生長衰老規律和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預診的研究.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5,1(1):1.
3 黃連芳,廖進民.不同致“陽虛”藥對雄大鼠骨代謝影響的實驗研究.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6,4(5):1.
4 張乃鉦.強腎增骨寧治療骨質疏松癥的研究.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6,4(2):15.
5 鄧偉民,賀楊淑,馮永佳,等.補腎壯骨湯治療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中國中醫藥科技雜志,1997,4(2):70-72.
6 葛亮,戴芳芳,蔡新.健骨丸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E2和PTH水平的觀察. 江蘇中醫藥雜志,2005,26(3):24.
7 謝晶,杜靖遠,沈霖,等.補腎法治療男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觀察.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7,5(4):5.
8 陶有略,方亮,葉大付,等.黔嶺藿合劑對大鼠卵巢切除誘發實驗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6,4(6):10.
9 張秀珍,韓峻峰,錢國峰,等.仙靈骨葆對PMO骨密度及IL-6、TNF-α、IGF-1的影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4,10(1):90.
10 閻德文,肖建德,孫月玲,等. 中藥龜絲補骨片對絕經后早期婦女骨轉換指標和骨密度的影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4,8(3):362.
11 王宏,王玲,李建軍,等.鹿茸健骨膠囊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4,8(3):344.
12 周丕琪, 沈霖, 杜靖遠,等.補腎法對絕經后骨質疏松癥者IL-6、TNF-α的影響. 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0,8(4):1.
13 鄭湘宏, 黃霖.骨康液治療原發性骨質疏松癥的臨床研究.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4,3(12):20.
14 謝華,吳鐵,黃連芳.骨寶對氫化可的松致大鼠骨質疏松的防治作用.中國中藥雜志 ,1997,22(4):238.
15 肖建德,肖強兵,閻德文,等.中藥龜絲補骨片防治大鼠類固醇性骨質疏松的實驗研究.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1,7(4):343.
16 丁桂芝,曾天舒,周勇,等. 補腎中藥對去勢大鼠骨生物力學影響的研究.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5,3(1):1.
17 沈霖,杜靖遠,楊家玉,等.密骨片防治去睪大鼠骨質疏松癥的研究.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7,5(2): 4.
18 王鑫國,李澎濤,房家毅,等.益髓膠囊對大鼠實驗性骨質疏松癥的保護作用.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1997,3(2):26.
19 秦臘梅,姜良鐸,肖永華,等.三仙湯對去卵巢大鼠骨密度和鈣磷代謝的影響.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11(1): 91.
【關鍵詞】骨質疏松;骨生物力學;去卵巢;壯骨沖劑
骨質疏松癥(OP)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病其特點是骨量減少和骨組織的微細結構受損,因而骨的脆性增加,易于發生骨折。骨質疏松的類型眾多,其中以絕經后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最常見。其多見于50―70歲絕經后婦女,根據流行病學調查,絕經后婦女約三分之一患OP。隨著人口壽命的不斷增長及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作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質疏松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而倍受人們的關注,成為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世界性問題。
1 實驗材料和方法
1.1實驗材料
1.1.1實驗動物
6月齡雌性大鼠(清潔級動物)30只,由佳木斯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重240±20克。環境溫度為18℃~22℃,濕度55%~65%,標準顆粒飼料喂養,自由攝食、飲水。
1.1.2主要儀器設備
電子天平 國營上海長江儀器廠
低溫冰箱 日本日立公司
SWD-10萬能試驗機 長春試驗機研究所研制
1.1.3主要試劑
速眠欣注射液 軍事醫學科學院軍事獸醫研究所?長春[吉獸藥試字(2004)005013]
1.2實驗方法
1.2.1動物分組
將30只大鼠隨機分為三組:假手術組(false operation group)10只,模型組(OVX group)10只,中藥組(OVX+GJS group)10只。
1.2.2骨質疏松癥模型建立
以0.8ml/kg的速眠欣進行大鼠肌肉注射麻醉,俯臥位固定于大鼠夾板上,在背部中三分之一處剪毛,用碘酒局部消毒皮膚,在腰椎兩側做縱行切口2-3cm,切開皮膚,沿肩胛線分于左右兩肋下剪開腰肌,立即可見位于兩側腎臟外下方呈淡粉紅色的卵巢及緊密相連的子宮角,在子宮角上做兩個結扎,切斷兩個子宮角,取出卵巢,縫合皮膚,同時傷口注射少量青霉素,預防感染。假手術組只摘除部分脂肪不去除卵巢。術后大鼠均自由飲水,用標準飼料喂養一周,制成實驗性大鼠骨質疏松癥模型。
1.2.3實驗藥品及給藥方法
壯骨沖劑: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佳木斯學院中藥室提供,方劑主要由生地、當歸、繼段、紅花、杜仲、透骨草等十余味中藥組成。
給藥:大鼠術后三個月,每日8時以3.125g/kg的劑量灌胃中藥一次,持續90d,假手術組和模型組以同樣方式每天給予生理鹽水灌胃一次。
1.2.4動物處死與取材
各組大鼠于12周后乙醚麻醉后處死。摘取大鼠左、右股骨,剔凈軟組織,用浸透生理鹽水的紗布包好,20℃保存待測。
1.2.5骨生物力學的測定
采用大鼠股骨三點彎曲實驗,分別測量股骨中部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直徑dl、d2,算出平均直徑d。將大鼠股骨標本置于SWD-10萬能試驗機上。實驗參數:跨距15mm,加載速度1 mm/分鐘,衰減系數為20。行三點彎曲實驗,測出最大抗彎曲力F,用公式σ=My/1=(8LF)/( n d')計算出最大抗彎曲應力σ,再從載荷-變形曲線上獲得最大撓度。
1.2.6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 ± S)表示,采用SPSS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以雙側t檢驗統計各組數據之間的差異顯著性。
2 實驗結果
3 討論
骨生物力學是生物力學的分支,它以工程力學的理論為基礎,研究骨組織在外界作用下的力學特性和骨在受力后的生物學效應,是對骨質量進行評定的一種可靠方法。雖然骨密度的測定常常被用于評定骨脆性和對骨折危險性進行預測,但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的結果表明,單純骨礦物鹽含量的增加,骨質量并不一定相應的增加,有時反而降低[ 1 ]。因此檢測骨生物力學參數則成為評價骨質疏松模型以及骨質疏松藥物療效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2?3 ]。
選擇靈敏可靠的骨生物力學指標,是研究各種對抗骨丟失措施效果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實驗采用三點彎曲力學試驗,該力學試驗適用于長骨力學性能的測定。其指標的選擇包括骨結構力學指標及骨材料力學指標,骨結構力學指標主要有最大載荷、最大撓度、彈性載荷、彈性撓度及能量吸收,骨材料力學指標主要有骨應力、骨應變、骨彈性模量、骨剛性系數,骨材料力學特性不受骨的大小、形狀等變化的影響。本試驗選擇了最大橈度和最大骨彎曲應力兩個指標。
本次試驗表明:壯骨沖劑可以顯著提高去卵巢大鼠左股骨最大彎曲應力和最大橈度,且療效優于模型組。表明壯骨沖劑能夠改善去卵巢大鼠骨結構力學及材料力學性能,提高骨質量。
參考文獻:
[1] Sogaard CH,Mosekilde L,Schwartz W,et al.Effects of fluoride on rat vertebral body biomechanical competence and bone mass.Bone,1995,16(1):163
關鍵詞:基層醫院 骨質疏松發展 對策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2-0454-02
隨著人類平均壽命的不斷提高,人類已經進入老年化社會,骨質疏松癥的發病率顯著增加。骨質疏松癥是以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為特征的全身性代謝性疾病,是一種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居各種常見病的第7位,因為骨質疏松導致的腰椎骨折、髖部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發病率也明顯上升。
1 存在問題
1.1 受經濟、社會條件的制約和認識水平的影響,據報道,老年人權益保障還存在許多問題和薄弱環節,突出表現在6個方面:城鎮部分老年人的養老和醫療保障不落實;農村老年人生活保障制度不健全;老年貧困問題比較突出;老年人的社會照料與服務明顯滯后;歧視老年人,侵犯老年人人身、財產、住房和婚姻等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少數地方和部門對老年人權益保障重視不夠,工作缺乏力度。本地區經濟水平滯后,農村多數老年人無經濟來源,靠子女養老度過晚年生活,文化程度低。
1.2 四是城鄉倒置顯著。據報道,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歷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齡化水平一般高于農村,中國的情況則不同。目前,農村的老齡化水平高于城鎮1.24個百分點,這種城鄉倒置的狀況將一直持續到2040年。到21世紀后半葉,城鎮的老齡化水平才將超過農村,并逐漸拉開差距。這是中國人口老齡化不同于發達國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1.3 醫院領導對骨質疏松不重視,無相關???,無??漆t生,缺乏對骨質疏松相關人員、知識的培訓、學習,只是把儀器買回來,儀器銷售公司負責培訓操作人員,很多臨床醫生對骨質疏松的診療也不是很規范,骨密度儀檢測結果出來,一些嚴重骨質疏松、骨質疏松的老年患者,也只開鈣片,止痛藥,知識的老化、沒有相關學習、培訓,現實中中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的患者比較普遍,在本地區曾做相關流行病學調查,患病率高,就診率低,復診率低,診療中不能給患者一個滿意的治療方法方案,如何談開展業務。
1.4 骨質疏松治療存在問題,藥物種類少、藥物的副作用、用藥時間長,藥物治療只是緩解疼痛、提高骨密度,沒有達到根治效果,無治療跟蹤隨訪,多數老年人無退休金,靠子女撫養,經濟貧困,導致多數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差,復診復查率低。
1.5 一些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不重視,認為老年人骨質疏松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必然趨勢,對于骨質疏松癥引起的慢性腰背部等疼痛,能忍則忍,不能忍的就在當地醫院對癥治療,患者及多數醫務人員則以腰肌勞損或風濕診治,多數用止痛藥或激素。一些中年人也認為骨質疏松癥還與自己無關,是老年人的專利,檢查無多大意義,單位在職人員大多數是中年人,體檢也就忽視骨密度的檢測。無不適癥狀,也就認為是身體健康,防病意識比較淡薄。
1.6 有部分人盲目的添加鈣片,自認為到了中年或者老年階段,身體就會缺鈣,街上藥店的鈣片品種繁多,容易購買,所以部分人自行的補充鈣片。
2 對策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影響健康的四大因素中,環境因素對健康作用最重要,最需要政府的干預,行為和生活方式雖然掌握在個人手中,但是只有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和信息,才會使每個公眾克服自己形成的不良習慣和行為,才能抑制疾病在萌芽階段,才能減少各種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因此,骨質疏松癥的健康教育必須做到政府支持、醫務界重視、老百姓有共識,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居民接觸并獲得更多健康教育知識和信息,才能使預防措施變得卓有成效。
2.1 骨質疏松癥的發生將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同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社會負面效應。我國人口基數大,老齡人口多,文化程度相對低,而骨質疏松癥的發生重點在于預防。因此,開展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健康教育活動,促使人們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消除和降低危險因素,降低發病率、傷殘率和病死率,提高生活質量。同時可以使有限的優質醫療資源擴大,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2.2 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學習,組織相關醫生、護士外出進修培訓,了解相關的診療和護理,在本院開設專科門診、專科指導康復等業務,提高本地區對骨質疏松的預防和治療水平,利于患者的就診和康復,以使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
2.3 加強健康教育,選擇有一定臨床經驗,并且掌握骨質疏松癥相關醫學知識及健康教育方法的護理人員擔當健康教育的骨干,在醫院門診、病房對相關病人及家屬進行進行骨質疏松癥知識的評估,在治療過程進行隨訪并記錄病人的病情變化、心里變化、知識掌握情況、生活習慣、運動情況、飲食情況和疼痛改善情況等,在社區進一步宣傳知識教育、飲食教育、運動教育、用藥教育、并發癥的預防等[1]。使病人自覺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以改善、維護和促進身體健康。
2.4 加強生活飲食指導,飲食習慣和飲食營養對骨質疏松癥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人體99%的鈣存在于骨骼,人體鈣的丟失肯定伴有骨鈣的丟失,鈣平衡對維持骨量是很重要的。鈣質是骨礦物中最主要的成分、高鈣飲食可以提高骨量、減少骨質丟失。一般兒童需鈣400~700mg/d,青少年1300mg/d,一般成人1000~1500mg/d以維持正鈣平衡,如不能滿足,則需動用骨鈣以維持血漿游離鈣濃度,這就會引起骨鈣的丟失[2]。
3 小結
隨著人口老齡化,骨質疏松患者逐漸增多,由此導致的骨痛(如腰背痛、腿痛、胸痛等)、骨骼畸形(如駝背、身高變矮等)、功能障礙(如行走困難、起臥困難、轉折身體困難等),骨質疏松會大大增加骨折的幾率?!澳娟愖冃?,人老骨脆”,古人積千百年的經驗,已認識了骨質疏松。但這個“變”非常潛隱,使人早期毫不知曉。因為人無法感覺到骨質的慢慢流失,毫無癥狀,骨骼越來越脆弱,直到骨骼斷裂,因此骨質疏松被稱為“無聲殺手”。據調查顯示,骨質疏松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骨質健康已亮起了紅燈。骨質疏松可發生在任何人群和任何年齡,其發病率受遺傳、年齡、性別、地理環境、氣候、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影響。因此,針對骨質疏松癥的易患人群進行健康教育,讓其注意調整生活方式,定期檢查骨密度,合理用藥,以從根本上減少、減緩骨質疏松癥的發生。
實現健康老齡化,對基層醫院骨質疏松事業提出了更新的挑戰和更高水準的要求,從而使得骨質疏松防治顯得更為重要。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要公共問題和重大的社會問題。從研究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問題出發,探討用何種手段或措施解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提供優質的老年醫療服務,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老齡化的戰略目標,已成為醫學領域關注的重要課題和研究方向。隨著新世紀我國醫療保健體系的不斷完善,骨質疏松事業必將得到更快的發展,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老年人幸福、健康地安度晚年,并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