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小知識點

護理小知識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小知識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小知識點

護理小知識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電梯 超載保護 失效

電梯從問世到今天已經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由最早的簡陋落后的升降機發展到今天各種先進技術集成的現代電梯,期間經歷了無數的改進和提高。近年來,電梯事故頻發,電梯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成為電梯使用者重點關注的問題。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2013年全國共發生特種設備事故227起、死亡289 人,電梯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所占比重較大,電梯事故達70起,死亡人數57人。事故原因中,安全保護裝置失效導致的事故達35起,占全部電梯事故的一半,是引起電梯安全事故的最大因素。在電梯中超載保護裝置可以防止電梯發生超載運行,本文通過簡要分析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構成及運行特點及失效原因,制定了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的處理措施,確保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安全可靠。

1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

在電梯使用安全的技術保護領域,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主要解決電梯超載的保護問題,可以預防電梯因超載而發生的各種安全事故。為了減少電梯超載事故,一般將電梯轎底設計成為活動轎底,并在轎底下設置若干配有電器開關的支電子傳感器,當使用電梯時一旦達到其額定載重時就會觸動電器開關,發出信號、切斷控制電路并使電梯門無法關閉,而使電梯不能上下運行。這在電梯的保護裝置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電梯在沒有司機操作的運行狀態下,超載保護功能可以確保電梯在額定荷載下運行進而保護電梯使用者和電梯所運送貨物的安全。超載保護裝置型式不同,裝設位置也不同,常見的超載裝置有活動轎廂式、活動轎廂地板式、轎頂稱量式、i房稱量式以及電阻應變式。常見的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安裝見圖1。

2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原因分析

通過對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時所造成電梯事故案例的分析并參照以往電梯檢驗的經驗,電梯檢驗人員發現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發生失效主要是由于電梯超載保護裝置誤動作和超載保護裝置不動作引起的。電梯超載報警裝置誤動作一般是在電梯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出現電梯載荷未超過額定載荷時就會動作的情況,這種故障稱為電梯超載保護裝置誤動作。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不動作,是指電梯實際載荷超過電梯額定載荷時,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不會發出報警信號,且會正常運行,這種情況是比較危險的,也是引起電梯事故的重要原因。電梯超載保護裝置誤動作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兩種,一種是因為曳引鋼絲繩張力變化和鋼絲繩自重等原因對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干擾;第二種原因是電梯因蹲底等原因造成轎廂底部變形,導致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對檢測應變量錯誤,從而出現誤動作。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不動作的原因也有兩種,一種是超載保護裝置因銹蝕、老化等原因出現彈簧疲勞、橡膠塊老化、零部件運行不暢等現象,導致超載保護裝置動作時卡阻;第二種原因是霍爾傳感器型的超載保護裝置,電梯運行中因曳引鋼絲繩繩頭組合的彈簧伸縮引起橫板旋轉移位,導致霍爾傳感器和永久磁體發生位移,在霍爾傳感器中的的磁通量隨之發生改變,從而導致超載保護失效。

3 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處理

處理電梯超載保護裝置之前,需要確定是否失效以及失效原因,同時要進行詳細的檢驗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專業電梯檢驗人員進行這項檢驗時一般會結合電梯的運行、下行制動以及電梯的平衡系數試驗。通常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的處理方法兩種,一種是將超載保護裝置固定在兩根以上的轎廂繩頭上,這不僅能夠防止永磁體和傳感之間發生移位,還能夠滿足更多的鋼絲繩連接的要求,從而更加精確的反映轎廂重量,這樣還成功的避免了因鋼絲繩張力不均引起測量誤差這一問題。第二種方法針對目前曳引式電梯中使用最廣泛的霍爾傳感器型式的超載保護裝置,這種超載保護裝置安裝在機房轎廂曳引鋼絲繩的繩頭處,維護保養時應注意傳感器在電梯運行時傳感器和永久磁鐵的位置是否發生位移,這樣可以避免在運行中因傳感器移位發生保護失效或因超載導致溜車等電梯使用安全事故的發生。

4 結語

提高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安全可靠性主要是在技術上進行控制,在電梯使用中對不僅要從設備上控制電梯的超載,也要加強電梯使用人員及電梯設備的管理。電梯的安全至關重要,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在電梯正常運行過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失效會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電梯是設計制造、安裝使用及檢驗維護等過程中均要加強對電梯超載保護裝置的重視,要嚴格按照相關法規做好檢驗,做好預防措施,確保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安全。

參考文獻:

[1]常寅飛.電梯超載保護裝置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5).

護理小知識點范文第2篇

1 病例介紹

患者,男,22歲。于2005年7月28日16時被高壓電擊傷10分鐘來我院急診。查體:面色紫紺,呼吸、心跳停止,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連接心電監護儀示:心電圖為直線,SpO2為0。立即面罩人工呼吸,持續胸外心臟按壓,頻率約100次/分,同時開放靜脈,靜脈推注腎上腺素1 mg,無反應,5分鐘后又給腎上腺素2mg,SpO2為20%~30%,心電圖為按壓波(有時為室顫)。改氣管插管控制呼吸,利多卡因50mg靜脈注射,心電圖仍為直線,SpO2在50%~70%。1小時后腎上腺素反復用量達12mg,利多卡因300mg,碳酸氫鈉50ml,心電圖示波由直線轉為室顫,但很快又變為直線。17:20時繼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壓,靜脈注射腎上腺素1 mg,利多卡因50mg,碳酸氫鈉50ml,心電圖示波反復出現室速但很快又變為室撲莖顫。又給腎上腺素1 mg,利多卡因50mg,氨茶堿12.5 mg靜脈注射,10分鐘后心電圖示波呈室上速,心率180次/分,SpO2在70%-90%。無呼吸,患者煩躁,給安定5mg、速尿20mg、地塞米松10ng靜脈注射,同時頭部降溫,尼可剎米375mg靜脈注射。17:40時心電圖示波為竇性心率,心率為130~140次/分,SpO2為93%,血壓80/58mmHg,又給山梗菜堿3 mg靜脈注射,甘露醇125 ml快速靜脈點滴,納洛酮0.4mg靜脈注射、0.8mg靜冰點滴,呼吸囊控制呼吸。大約在18時呼吸逐漸恢復,呼吸淺快,頻率為40次/分,患者煩躁,瞳孔縮小,光反射存在,心電圖示竇性心率,心率130-150次/分,血壓100/66mmHg,給安定5 mg靜脈推注,抗感染,甘露醇、地塞米松等進一步腦復蘇,營養心肌藥物治療。心率逐漸降為80~90次/分,呼吸20次/分,SpO2為94%,雙側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繼續支持治療,給甘露醇、速尿脫水減輕腦水腫,加強監護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頭部、頸部冰袋冷敷,保護腦功能等綜合治療。1天后,生命體征平穩,眼睛睜開,呼喚無反應,壓眶試驗有反應。2天后,患者呼吸循環穩定,肝腎功能正常,眼睛睜開,呼叫可轉動眼球,患者仍處于昏迷狀態,急轉上級醫院行高壓氧治療。半年后隨訪,患者能自理生活,部分記憶失憶,肢體功能正常,但不能完成精細動作,如開鎖、穿針等。

2 討論

高壓電致心跳呼吸驟停是臨床不常見的重危病癥,現場救治是復蘇成功的關鍵。此例患者搶救成功,有幾點體會:(1)觸電地點離醫院較近,獲得了最佳搶救時間。心跳呼吸驟停后,有效心肺復蘇開始的時間是決定成敗的主要因素。一般認為3~5分鐘是最佳搶救時間,8分鐘后幾乎無存活。要使患者得救,避免腦死亡,就必須對心跳呼吸驟停患者快速診斷,盡早復蘇[1]。(2)在反復搶救心跳不復跳時,及時使用氨茶堿:腺苷受體拮抗劑氨茶堿,可作為腎上腺素的增補劑,提高復蘇的成功率。心臟停搏后,自主循環停止,體內腺苷水平明顯升高,大量腺苷的存在不利于復蘇成功。氨茶堿能對抗內源性腺苷的負性肌力、負性傳導和擴血管作用,降低由腺苷引起的除顫閾值升高并消除對起搏傳導系統的抑制作用。氨茶堿能促進內源性腎上腺素與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解除支氣管痙攣,暢通氣道而改善供氧[2]。本例患者及時使用氨茶堿使復蘇成功,證明氨茶堿在心肺復蘇(CPR)中能提高復蘇的成功率,增強心功能,改善預后。(3)CPR存活者中,20%留有腦損害。從心跳停止到CPR開始的時間不超過4分鐘,從CPR開始到自主循環建立不超過8分鐘,對腦而言這兩個時間限定成為其功能損失的前提[3]。該患者在CPR成功后,及時行頭部降溫、降顱壓等綜合治療,及時轉院行高壓氧足療程治療,使大腦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復,但仍留下部分失憶及精細動作不能完成,可能與高壓電對中樞神經的直接損傷,送達醫院已10分鐘,大腦缺氧時間過長有關。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護理小知識點范文第3篇

隨著我國信息科技的不斷發展,一些新的高科技產品不斷涌現,并且許多科技產品已經在教育領域中大放異彩,交互式電子白板就是其中之一。它集“原始黑板便于書寫”和“普通投影方便展示”于一身,并且有著許多獨特的功能,在促進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嘗試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成為了信息技術教師進行理論知識課有效教學良好途徑。

一、交互式電子白板在促進有效教學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1、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促進教師有效的“教”。其一,多層次的屏幕擴大了白板呈現信息的容量。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提供了類似于黑板上板書的空白區域,還提供了可對當前一屏或過去任何時刻保存的板書內容及插入的圖片進行編輯的功能,并且可以將每一屏的內容保存成多種格式的文件,在課堂中根據需要再次進行相應的展示。

其二,易拖拽的資源庫與即時錄屏功能豐富了信息的展現形式。交互式電子白板內置有豐富的資源庫,包括各種圖片、圖表、地形、地圖、視頻、音頻以及Flash課件等不同形式的資源,資源范圍涵蓋各個學科,以多種不同的資源呈現方式支持信息展示,而且資源庫支持自主編輯。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可以獲得更多的動態生成的豐富資源。教師還可以通過屏幕錄制功能將自己或學生的操作錄制下來,反復重現,便于學生學習和評價。

其三,操作的方便性和資源的易取性有助于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相對于多媒體投影技術只能支持教師展示預先組織好的、高密度結構化的數字化材料,交互式電子白板能支持教師在準備的材料前一邊演示,一邊講解和編輯加工,能在多重交互的環境中靈活應對活生生的課堂教學,這樣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其四,支持重復運用課程資源,有助于節省備課時間。交互式電子白板支持存儲板書內容,供今后使用,或與其他教師共享,資源重復使用率高,易于分享。這樣,教師備課的時間就會逐漸減少。

2、交互式電子白板能夠促進學生有效的“學”

其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課堂有豐富的、多種形式的教學資源,常常充滿樂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興趣和吸引注意力,促進學生學習行為的發生。

其二,有助于營造互動和協作情境。基于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活動,往往需要通過在板前操作來實現,這樣就很容易形成一個以交互式電子白板為核心的交互情境,在教師的引導下,所有學生能夠很快融入到這一情境中,更有利于形成小組協作的學習模式。

其三,有助于促進課堂中交流行為的發生。在課堂教學中使用電子白板,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和探究能力。比如學生可以走到白板前,用專用的電子筆或觸屏操作在板面上進行書寫、標注或演示,電子白板成為了學生展示個人成果并與其它同學進行討論交流的有效工具。

二、交互式電子白板促進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教學探究

1、將抽象的知識變得直觀而形象。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抽象且分散,知識相互之間聯系不緊密,有的模塊自成一體,不像數學等學科知識之間是遞進的,螺旋上升的關系。比如計算機硬件知識、軟件知識、網絡知識都是模塊化很強的知識體系,每個模塊中又包含許多分散的小模塊。讓學生記住這些零散的知識模塊,就需要想方設法加深學生的印象和學習興趣。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能夠把需要講解的抽象知識利用視頻、動畫等手段進行形象展示,最為主要的是可以對這些素材進行現場操控,比如編輯、縮放、旋轉、投影以及較復雜的交互操作。既使課堂變得興趣盎然,又加深了學生的記憶。

2、在課堂中增加操作與展示環節。以往的理論知識課堂多采用教師講授演示,學生聽講記錄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缺乏操作與展示的機會,這與信息技術學科的性質是相悖的。利用電子白板的手動拖拽和多窗口功能,能夠使得盡可能多的學生擁有操作和展示的機會。比如在講解計算機軟硬件的組成時,可以讓學生在白板上將各種軟硬件圖片進行拖拽分組或模擬組裝電腦,這樣可以檢測學生對常見軟硬件的識別與掌握程度。同時,也可以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展開活動,每小組一個新建版面,分別進行操作和展示,最后通過教師和學生點評,給出各個小組的合理評價。這樣一來,電子白板在課堂中就會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營造一個競爭的氛圍,學生在這個平臺和氛圍中,能夠積極參與,興致盎然的有效學習。

護理小知識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舒適護理;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前;應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4.157

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前使用舒適護理的臨床有效性,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需要接受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6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對其進行分組研究。對其中一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干預, 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 值得進一步研究使用,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5年6月本院60例需要接受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 上述全部患者都滿足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相關適應證。通過隨機數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常規組及護理組, 各30例。常規組中男15例, 女15例, 平均年齡(38.20±3.10)歲。護理組中男16例, 女14例, 平均年齡(36.23±3.3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都需要使用電子支氣管鏡完成檢查工作, 同時需要嚴格依照相關的標準操作規程完成工作, 在患者接受檢查之前均需要進行護理干預。常規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 護理組患者則實施舒適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準備工作 需要按照患者的實際生活習慣做好準備工作, 對患者病房內溫度以及濕度進行有效的調整, 時刻保持病房的安靜以及清潔, 促使患者可以生活在一個非常舒適的氛圍下進行檢查[1]。同時需要跟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屬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 從根本上掌握患者的各種實際需要及滿足患者關于疾病的合理需要。護理人員還要掌握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 將進行支氣管鏡檢查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對患者講解清楚, 促使患者可以對解除顧慮樹立信心, 促使患者可以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 從而促使患者快速的恢復身體健康[2]。

1. 2. 2 麻醉護理 進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前, 需要使用超聲霧化器完成麻醉(常規組相同)[3], 指導患者取坐位, 對其使用霧化治療, 在霧化器儲物罐中置入2%利多卡因7 ml, 于患者口腔內部放置噴嘴, 指導患者進行深吸氣以及深呼氣, 將霧進行反復吸入。常規組則使用傳統形式的方法完成噴霧式吸入, 上述過程需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操作規程完成[4]。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及心理不適發生率。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自設問卷調查表, 調查結果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常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0%, 護理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相應的護理干預后, 常規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73.33%, 護理組護理滿意度為93.33%,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3 兩組患者不適心理發生率比較 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 患者會出現緊張、焦慮、恐懼以及抵觸心理。其中, 常規組出現10例(33.33%), 護理組3例(10.00%), 護理組患者不適心理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

3 小結

本次研究通過選取60例需要接受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 對其進行分組, 比較兩種不同的護理方法, 舒適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不適心理發生率, 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 舒適護理干預可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不適心理發生率, 同時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秀梅, 范曉云, 洪靜芳, 等.經電子支氣管鏡高頻電凝和氬氣刀治療中心氣道狹窄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13): 1021-1022.

[2] 諸葛海鴻, 周巖巖, 周冬梅.電子支氣管鏡檢查627例并發癥的預防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30):325-326.

[3] 王東云, 王曉華, 張秀華, 等.護理干預在電子支氣管鏡檢查術88例中的應用.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21(14):58-59.

護理小知識點范文第5篇

運用分解目標教學法來提高耳鼻咽喉科的教學效果,實現耳鼻咽喉科的教學目標。方法:在課堂教學和臨床教學中運用分解目標教學法,在一個個不同的階段內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對于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分配,讓老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對耳鼻咽喉科的教學目標以及知識點掌握的程度都清晰明了,也就是某一種程度上說,這樣就能促使學生更加努力的學習這些關鍵性知識。結果:實踐證明分解目標教學法比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效果中有明顯的合理性和科學性。結論:階段性教學法可以在耳鼻咽喉科教學中廣泛應用,達到提到教學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

分解目標;教學法;耳鼻咽喉科

0 引言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成為關注的重要問題,隨之而來的是民眾對醫學院校、醫院及醫務工作者越來越高專業化水平的訴求,醫生來源于學校,這就要求醫學院校教育和醫院培訓更加規范,能夠提供優秀合格的醫學畢業人才和更加優良的醫療服務。為了滿足時代要求,醫學院校的教學方面進行著并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改革。如何培養出更為優秀且符合社會要求的醫學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筆者根據多年耳鼻咽喉科教學經驗,總結出分解目標教學法,教學效果提高明顯,為此談一些心得體會。

1 分解目標教學法的特點

1.1分解目標教學法是把教學內容和目標階段性的分解,并以此為主線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始終圍繞耳鼻咽喉需要學習的重點知識和基本技能重點突出,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進行授課。

1.2耳鼻咽喉科是臨床醫學的二級學科,專業有其特殊性:均位于頭部,位置深,解剖結構復雜,不容易掌握。且手術視野狹小,很難直觀的學習和觀察;與顱內結構毗鄰,臨床中操作難度大,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耳鼻咽喉與全身的疾病密切相關,作為人體最多的區域,診斷治療的難度大,同時治病和美容要兼顧,最近就出現幾例專門針對耳鼻咽喉科醫生的惡性暴力事件,造成許多學生對這門學科沒有興趣,有畏難情緒;另一方面,耳鼻咽喉科病員較多,在醫院內屬于小科室,專業的耳鼻咽喉科醫師較少,人員捉襟見肘,現實與醫療訴求矛盾突出。

針對這種情況,要求教師必須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理清思路,讓知識變得不再枯燥無味,將授課內容分解開來,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將龐雜的知識點分解成有機聯系的小知識點,縱橫交織,逐層講授,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相結合,理論領悟的知識立刻通過實踐印證,提高學生興趣及學習積極性。

1.3實踐證明,分解目標教學法相比以前傳統的教學法是更為科學、合理以及人性化,能夠在思想上轉變學生的輕視和厭煩耳鼻喉科的現象,讓學習變得有趣,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2 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

傳統教學是“理論學習―臨床見習―臨床實習”三段式教學,看似比較合理,實際上是理論和實踐分割開來,學生往往不明白各階段、各知識點的目標,往往在集中學習理論時,只能夠憑想象,學到的東西無法立刻印證,是第一階段理論學習時一頭霧水,等到第二階段見習時知識點忘記差不多了,只能靠印象去體驗,甚至知識要從新學起,到第三階段臨床實踐時由于學習時間過長,記憶不深刻,普遍出現書到用時方很少,不知道怎么操作,甚至對學過的知識忘記一干二凈。真正掌握的知識和技能極少,造成重復學習,邊學邊丟的現象,極大浪費成本和時間。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知識量相應大幅度增加,通過增加課時量、實習時間的“填鴨式”教學根本不能滿足社會發展,教師各知識點都要講以備不時之需,學生只有死記硬背,盡可能多的記住知識,弄得雙方精疲力竭,畢業學生談起學校生活就一個字“累”。

3 分解目標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的應用

耳鼻咽喉科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都比較抽象,解剖位置繁多、復雜不容易理解;易與其他疾病相混淆;檢查方法復雜,手術空間狹小,不容易明晰觀察的特點,我們用分解目標教學法進行解決。

3.1授課前。授課老師提前根據大學大綱要求,將需要學習知識點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劃分出重點與非重點,通過列表的方式排列,找到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各知識點串在一起,將每個授課的知識節點當成目標,逐個講解。與實習老師成立授課小組,及時溝通,統籌規劃授課進度,授課完畢立刻組織學生見習,及時消化掉所學知識,發現問題立刻解決,一個知識點學習完畢后組織測驗,達到反復印證的目標。學生課前可根據老師所提供的階段性教學目標,進行課前預習,使新課的學習或復習課中,能有效的抓住重點,進行高效的學習。

3.2授課階段。每一堂理論授課前就給同學們擺明這堂課要知識點和主要達到的目標,概括講述這堂課的內容,啟發學生自己思考,引入相應的實例,對于確切的知識點針對性的講述,經常提問或回憶要掌握的內容。預留好學生提問時間,到課堂結束時再次回憶一下,這樣反復多次,讓同學牢固記住知識點。

3.3臨床實踐時。當一個小的節點講授完畢后,面對已經掌握了一定理論知識的時候,根據授課內容,在不同教學節點給學生設立不同實踐內容和技能練習,及時安排相應的臨床見習、實踐。每天查房之前讓學生復習授課的知識點,安排好工作任務和要練習的操作內容,定質定量及要達到的標準,參觀手術操作并讓每位同學有實踐的機會,從一個動作到多動作連貫,從單個檢查方法到手術操作。遇到問題及時解決,留出時間讓同學反復思考和練習,到每天下班之前帶教老師對當天內容進行逐一考核,動腦與動手合理搭配,有針對性的對自身的弱點和不足進行練習提高,真實的感受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3.4授課后。一個節點學習完畢,立刻將節點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行考核,考試結束后,根據答題情況分析出普遍欠缺的地方,強化訓練,并留出專門時間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顧知識點,查缺補漏。

4 總結

階段性的目標教學法首先需要老師對授課有整體的思路,是以授課為中心,通過實踐相互印證,最后考核查缺補漏,達到熟練掌握的目標,各環節環環相扣,不可分割,腦力與體力搭配,使學習不再枯燥,同時提高了效率,避免了重復勞動。

在采用分解目標教學法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在面對耳鼻咽喉科等一系列的專業知識,會有明確的目標感以及方向感。同時根據相應實踐醫療活動,學生將會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參與到教學中,通過自身的努力,積極主動的進行真實的醫療實踐。

分解目標教學法就是以現代的教育理論為基準,層層分解教育目標,環環相扣教育目的,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發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式。階段性教學法在耳鼻咽喉科的應用是相當廣泛的,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理論學習和實習時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并貫徹于學生的整個實踐過程中。這樣在進行實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重點的進行學習,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和學生更顯輕松,同時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學生利用階段性教學方法進行學習,耳鼻咽喉科專業知識也會更加牢固。

【參考文獻】

[1]文麗,葉金泉.階段性目標教學法在耳鼻喉咽科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

[2]黃雪輝,劉品,全曉國,張蕾,張雪燕,吳偉珍.目標教學在普外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工企醫刊,2013.

[3]駱秋芳,彭昕,魯才紅.課題作業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6.

[4]吳素清,黃春霞,黃荔紅,張臨.個性化臨床帶教模式創新初探[J] .中華護理雜志,2004.

[5]孔維佳,樂建新,陳建軍,鄭軍,彭義香.高等醫學院校耳鼻咽喉科學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與“通才型”醫學人才培養[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尔市| 治县。| 浠水县| 台南县| 盘山县| 西贡区| 宣汉县| 习水县| 中方县| 安阳县| 铅山县| 田阳县| 龙川县| 江华| 仪征市| 开江县| 津南区| 苏州市| 财经| 时尚| 琼结县| 青铜峡市| 阳江市| 寻乌县| 安溪县| 名山县| 丁青县| 环江| 秦安县| 高青县| 洛宁县| 金乡县| 宜城市| 柳江县| 财经| 白河县| 秀山| 萨迦县| 丁青县| 广饶县| 新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