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范文第1篇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創傷骨折;護患關系;信任度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02-0094-01

護患關系是護士同病人通過特定的護理和被護理,形成的護士同病人之間最基本的人際關系[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8例創傷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創傷骨折患者護患關系信任度的影響。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材料選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8例創傷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4例。對照組男15例,女9例,年齡9~62歲,平均年齡(27.28±5.47)歲;受傷原因:鎖骨骨折5例,手擠壓傷伴指骨或掌骨骨折9例,尺橈骨骨折7例,肱骨骨折3例。觀察組男16例,女8例,年齡10~63歲,平均(27.29±5.62)歲;鎖骨骨折6例,手擠壓傷伴指骨或掌骨骨折8例,尺橈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4例。兩組患者在基本資料、受傷原因和病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護理人員應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創造安靜、整潔及良好氛圍的病室環境,保持患者舒適及正確的,采取健側臥位或平臥位,軟枕抬高患肢,站立時采用吊帶屈肘位吊起前臂,促進患肢血液循環。②在患者主訴疼痛或評估疼痛后進行干預,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詳細解釋干預方法的內容和作用,患者可依據自己的性格及生活習慣選擇適宜的行為方式,減輕疼痛反應。可通過看電視、讀小說和聽音樂等方法分散或轉移其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疼痛,并指導患者進行各種放松訓練,如深呼吸、慢節律呼吸并輔以輕音樂等,同時可給予患者冷敷、熱敷、按摩和應用皮膚搽劑如活絡油等皮膚刺激,緩解患者的疼痛。

1.3調查方法兩組患者均于術后回病室1h內使用岡谷惠子[2]的“護患關系信任度量表”進行疼痛強度評估,量表共包括41項:對未來的信心(5項),一貫性(11項),對知識和技術方面的確信(7項),安心感(7項),尊重(11項),其中正性項目31項,負性項目10項。總評分分4個等級,1分(不同意),2分(部分同意),3分(基本同意),4分(完全同意),負性項目反序計分,各項目累加得分越高表示信任度越高,總分從41~164分,中間值為103分。

1.4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對護士信任度的差異。

1.5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用t檢驗,定性資料比較用卡方檢驗, 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比較觀察組信任度總分最低為104分,最高為164分,平均(140.36±10.35)分,對照組信任度總分最低為86分,最高為160分,平均(136.47±11.63)分,兩組患者護患關系信任度總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比較觀察組有32項得分高于對照組,在32項中有8項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骨折患者術后疼痛可影響傷口愈合,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3]。良好的護患關系可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態,更好地接受治療及護理,有利于早期康復。通過開展早期護理干預,為創傷骨折患者提供優質、全面的護理,使患者從與護士的交往及溝通中得到安慰、鼓勵及幫助。因此,護士需注重自身知識積累及技術的提高,加強與患者的交流溝通,增加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患關系信任度總分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有32項得分高于對照組,在32項中有8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早期護理干預措施在創傷骨折患者中應用效果確切,可有效緩解疼痛,提高患者滿意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趙彩霞,張振清.護理干預對骨折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0,31(8):1096.

[2]陳春梅,李樺.骨科手術患者的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2,13(1):124-124.

[3]林珊珊.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骨折病人術后疼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9(19):1731-1732.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范文第2篇

關鍵詞:幼兒;涂鴉;創造力

為了正確引導幼兒涂鴉,并在涂鴉中感受快樂,首先,幼兒教師應注意不以成人畫的標準來評價幼兒涂鴉作品,以便增強幼兒信心。同時,與涂鴉結果相比,幼兒教師更應該注意幼兒涂鴉的過程,以便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為學生創造寶貴的經驗。其次,幼兒教師需要遵循不干擾原則,注重引導而不是“灌輸式”教育,以便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激發幼兒創造潛能。最后,幼兒教師應該開展多樣化的涂鴉活動,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一、引導幼兒融入自然,創造涂鴉場景

大自然中美不勝收的景色隨處可見,可以是一輪驕陽,可以是一芳草地,也可以是濃密的大樹、波光粼粼的水面。因此,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出活動室,觀察大自然中的美景,增添幼兒的知識經驗,開發幼兒的智慧和潛能,豐富幼兒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涂鴉樹林時,幼兒教師可以帶領幼兒走到戶外,對樹木的樹干、樹葉、樹枝等仔細觀察,并請幼兒自由講述對樹木的想法。為了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幼兒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幼兒展示多種樹林的景色,并對樹林中樹木的枝干和葉子進行詳細展示,以便幼兒通過課件詳細了解樹林景色,進而激發幼兒自身的想象力。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可以讓孩子們通過與同伴合作的方式,創造一幅關于樹林的作品。這樣不僅可以豐富繪畫內容,還可以促進幼兒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在培養幼兒創造力的同時,增強幼兒的團結協作意識,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促進幼兒各方面協調發展[1]。

二、利用作品欣賞方式,培養審美能力

幼兒教師在利用作品欣賞方式進行涂鴉教學時,可以從兩個方面挑選作品。其一,名師作品。通過作品的知名度,引起幼兒學習的好奇心,并讓幼兒在觀察中感受經典,開闊幼兒眼界,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且幼兒能從名師作品中學習名師的構圖方法、作畫方式以及色彩運用,進而提高幼兒對畫面的總體感覺以及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另外,幼兒教師也可以帶領幼兒進入美術館,使幼兒置身于藝術的海洋,豐富幼兒眼界,激發幼兒想象力,以便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

其二,自己創作的作品。幼兒教師可以將孩子們自己繪制的圖畫進行展示,并對每一個作品進行點評,將作品中值得他人學習的地方找出,以便讓幼兒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利用自創作品欣賞的方式,有助于構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凝聚班級向心力,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便在了解幼兒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三、開展多樣性的活動,激發創造興趣

幼兒處于發展階段,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從幼兒的學習興趣出發,以滿足幼兒的涂鴉需求為目的,開展多樣性的涂鴉活動,以便引導幼兒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圖畫表達對世界的認知。以下列舉幾種涂鴉實踐活動,以便參考[2]。

(1)故事涂鴉法。即幼兒教師通過講故事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故事情節進行想象,并加以創作。由于故事情節性強,利用幼兒愛聽故事的特點,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例如:幼兒教師可以選取《安徒生童話》中《豌豆上的公主》進行講述,故事講完后,幼兒教師可以為幼兒創設涂鴉題目“豌豆公主”,讓幼兒發揮想象,將自己想象的畫面進行繪畫。

(2)涂鴉墻法。即幼兒教師通過突破紙上涂鴉的方式,設置涂鴉墻,通過讓幼兒在墻上涂鴉的方式,增加幼兒的創作機會。另外,關于涂鴉墻,幼兒教師可以反復粉刷利用,不僅節省紙張,降低教學成本,還可以為幼兒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總而言之,在開展涂鴉教學活動時,幼兒教師可以引導幼兒融入自然環境,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為幼兒創造涂鴉場景,進而使幼兒將對大自然的認知通過涂鴉的方式表達出來。幼兒教師還可以通過給幼兒欣賞繪畫作品的方式,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引導幼兒觀察美的事物,進而引導幼兒正確認識真善美。同時,幼兒教師要通過開展多種涂鴉活動,活躍學習氛圍,激發幼兒的創造興趣,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 玲.美從中來――談美術活動中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激發[J].科技視界,2014,11(5):261.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范文第3篇

【關鍵詞】?創造力美術教與學?想象力?情感?創造力?技能

愛因斯坦曾言:“一切創造都是從創造性的想象開始的,想象力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新課標提出:“美術課程應特別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具有將創新觀念轉化為具體成果的能力。”美術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這是由藝術的綜合性、情意化與適度的不確定性的特征所決定的。美術教學中啟發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是非常有意義和可貴的。

一、創造力的概念

“創造力是一個不斷產生新的及原創性想法的過程。”到目前為止,人們對創造力最精辟的解釋是“創造的能力”。創造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綜合本領。它是知識、智力、能力及優良的個性品質等復雜因素綜合優化構成的,是產生思想、新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

二、創造力美術教學的課程中的教與學的實施

1、首先創造力美術教學中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創造力美術教學中首先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要大膽改革,不斷創新,這是上好美術課的思想保障,是培養學生探索精神的前提。“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因此教師應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用充滿智慧和人文的情景性、視覺性、文化性、綜合性、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與策略使學生獲得創意的生發。使學生的創造能力得到提高。

2、在創造力美術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

《美術課程標準》要求“美術教學要特別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有利于激發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設情境就是以"周圍世界"為源泉,以“情感”為紐帶,巧設各種情境,來創設“美”、“智”、“趣”的學習情境,讓學生進入情境,啟迪創作靈感,激發創新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造欲望,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游戲、故事導入、教學環境布置”等教學情境的設置使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觸及他們的心靈,使學生在創造過程中有感而發,有情而發,情感是創作的靈魂。例如,《畢加索》這一課中欣賞《格爾尼卡》這幅作品,導入課程中,可以結合音樂,繪畫,影片等多媒體手段真實再現《格爾尼卡》這幅作品的歷史背景。使同學們從視覺,聽覺,情感上受到強烈的沖擊。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悲壯感和控訴感及震撼感。使學生對現代戰爭的殘酷性和災難性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創造了情感共鳴的教學情境。在此感情基礎上,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創作欲望。

3、在創造力美術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策略與方法

在美術教學中不僅要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欲望的教學情境,我們還要將具體的創造思維拓展方法融入到充滿情感的的教學過程中去。拓展學生創造思維,我們可以采用大腦地圖,聯系引申,變換遷移等方法來發散思維,來進行創意想象和再造,升華和深化。我們要開拓思維發散點,要創新,就要不滿足于現狀,不依常規,通過發散思維對已給出的主題,從不同方向、不同層次、不同角度、甚至可以突破固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框架去自由思考,任意想象。發散量越大,不同的創意和見解出現就越豐富。

三、創造力美術教學實施過程出現的若干問題的思考

在傳統美術教學過程中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展開,“手把手”教學。示范也是傳統美術教學的基本要素。在一定程度上,過度依賴示范和板書這種最基本,最傳統的教學方法的確會使學生受到教師的思維的影響,會使對學生的思維會有一定的束縛與同化,會造成重技能,輕創意的局面,導致學生個性受到壓制,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而在新課標改革中,創造性的培養是目前美術教學的核心。因此在對創新美術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盡量少示范,或不示范,惟恐又落入以往舊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但是又出現了什么問題呢?缺乏了示范的課堂會使學生感到茫然。不知從何入手。因此,創造力和示范是相輔相成的,不能片面的用創意否定規范,用變化否定統一,應在示范中求創意,可以通過引導學生欣賞優秀的范圖及步驟圖,來開拓學生眼界;局部示范,掌握基本繪畫技能;探究變化方法等手段來開闊學生思路。缺少了技能培養的課堂呢?學生有創意,但創意依賴于學生的造型和色彩基礎去表現。如果學生對基本繪畫技能沒有一定的掌握,只是空談創造力,卻表現不出來自己的創意,沒有任何意義。因此,示范,技能技法與創造力之間又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從理解羅恩菲德的論述入手,對“技巧的發展”問題提出商榷,同時吸收了“技巧訓練與表現目標相結合”的觀點,我們認為加強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與創造靈感,應與美術技巧的訓練相互協調。

例如在《老師,你好》課程中,同學們需具備三種能力:賀卡的制作方法、基本繪畫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缺一不可。《老師,你好》不僅僅是賀卡制作技能的培養和發展,還是情感語言、創造力、動手、想象、觀察審美等一切能力全面的培養和發展,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今后的創意美術教學中學生創造力,想象力的培養和扎實的繪畫基本功的傳授在美術教育中是互為前提,相輔相成的,才能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一張優秀的美術作品里豐富的想象力是需要以扎實的基本功和不同形式語言為手段實現的,而扎實的基本功是要通過豐富的想象創造和形式語言為載體來完成。因此,在美術課堂中技巧的訓練與創造力之間度的把握,也將是我們創造力美術教學課程深入實施需要去思考研究的內容。

“為創造而教,為創造而學” 我們就是要創造一種適合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環境,開啟學生內心的創造靈感,從學生內心的形象思維入手,激發其豐富的想象力,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觀點去認識事物,對事物表現出超乎尋常的獨特新穎的見解,從而創造出新的事物。我們要為學生種下了創造性思維的種子,收獲的將是智慧和創新的果實。美術教育不僅應給予學生美的愉悅和啟迪,而且應教會學生如何去創造——不僅創造藝術,而且創造生活,創造自己有價值的人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洛建鈞.由“蘋果”案例談示范、板書與創意.中國美術教育.2010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范文第4篇

【關鍵詞】語文 創造力 培養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在新課標的帶動下,實現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主的素質教育取代應試教育成為關鍵,創造力作為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素質之一,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得到培養日益受到關注。

一、什么是創造力?

國內外學界對“創造力”的定義至今沒有明確的定義,但是通過對眾多研究的歸納,國內學者對“創造力是什么”這一問題普遍認可的看法是“創造力是根據一定目的,運用一切已知信息,產生出某種新穎、獨特、有社會價值或個人價值的產品的智力品質。”

創造力的內涵豐富,主要體現在七個方面:一是發現能力。即發現問題、發現不同、發現創新點的能力。二是探索能力。即認識事物本質、探索事物之間的聯系、分析事物的存在的矛盾的能力。三是創意能力。即創造性地提出思路設想、方式方法、提出求解新招數新方案的能力。四是獨創能力。即依靠自身功力、獨立自主地進行原創性創新和自主性創新的獨創能力。五是改進能力。即自我完善、自我修改、改造革新的能力。六是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即學習引進創新成果、模仿復制先進經驗、結合實際進行消化吸收、經過再造以后為我所用的能力。七是集成能力。即綜合各種最新最優成果、采取多種切實可行的創新方法、經過融會貫通的集成精煉、形成適合于實際的集中合成的能力。

二、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首先,教師要創設輕松愉快的語文課堂氛圍。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能創設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語文課中處于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滿堂灌”的模式,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思考能力,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下學生能積極參與,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創造力。

其次,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想象是創造的基礎和前提,培養想象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開闊和創新。語文學科最為一門具有人文性的學科,想象力實際上貫穿于語文學習的始終,利用好語文的這一特點,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如通過寫作、閱讀、朗誦等,都能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

教師要在教學中鼓勵學生發揮大膽的想象力,設置相關環節給學生聯想、想象的機會。比如教《在山的那邊》一課,可以讓學生用文字或畫筆描繪翻越大山后看到的海的景象。在教《皇帝的新裝》一課時,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皇帝在赤身的事實被小男孩一語道破后,游行大典結束,回到皇宮,將會發生什么事?皇帝會做什么?想什么?

再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有獨立的見解。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大力提倡質疑,認為“教學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在教學大綱指導下有目的、有意識地使學生生疑、質疑、解疑,再生疑、再質疑、再解疑……的過程。”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就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擺脫思維定勢的能力,讓學生能脫離教師的引導學會獨立閱讀、思考,這是對學生終身發展都受益的能力的培養。

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質疑、提問、發表獨特的看法觀點,發現教學內容中獨特的、不尋常的地方。比如學習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時,引導學生質疑:為什么郭沫若把牛郎織女一年只能見一次面的悲情結局改成描寫他們幸福美好的生活,這與經驗中人們對牛郎織女故事的理解大相徑庭,詩人這樣寫合理嗎?原因是什么?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最后,教師要多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打破思維定勢的問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在教《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這一課時,教師在導入環節提出問題“1+1=?”,學生開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給出了不同的答案,這些答案天馬行空,想象豐富,不僅很好地引出了課文“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更讓學生主動思考,關注事物之間的聯系,久而久之有利于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發現能力等等能力。這一個簡單的小問題已經體現出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三、培養創造力的語文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首先,教師要對創造力的組成要素有整體的了解把握。

創造力不僅包括創造能力,還包含發現、探索、改進、消化吸收再創造能力等等,在語文課堂中培養創造力可以是細小的環節和能力,并不代表要教師引導學生創造出“偉大的、驚世駭俗的”創新產品。創造力組成要素的豐富給予教師從多方面培養學習創造力的途徑。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利用科學知識進行思考和解答,增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懂得運用已知知識或已有信息解決問題,同時還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大自然的語言》時,學生在對物候知識進行了簡單的了解之后,讓學生運用物候知識和生活常識對大自然中的物候現象作出簡要解釋。如郭沫若在《玉蘭和紅杏》中的句子“兩個月前,在廣州,看見了玉蘭開花;兩個月后,在北京,又看見玉蘭開花。玉蘭花呀,我說,你走得真慢哪!費了兩個月工夫,你才到了京華。”中這一現象形成的原因。或者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的物候知識,談談對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理解。

最后,教師自身要具備不斷創新、創造的能力。

創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語文課堂要求教師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精心、創新地設計、生成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采用合理、有效的教法和學法,設計和生成一節能夠培養學生創造力的語文課對于教師自身的創造力有一定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學習、創造、反思。

在實現新課標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教學的重中之重,改變傳統語文課堂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具有必要性。

【參考文獻】

[1]林崇德. 創新人才與教育創新研究[M]. 經濟科學出版社, 2009.

創造力與想象力的關系范文第5篇

關鍵詞:裝飾畫;教學方法;想象力和創造力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在大量訓練的基礎上實現的。教師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鼓勵學生敢于突破,勇于創新,走出思維定式,培養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創造性。

1 現代裝飾畫的特點與創作思維的聯系

裝飾畫是現代繪畫中的一種新型繪畫形式,并在我國的繪畫藝術中有了一定的發展。現代裝飾畫多使用簡單的點、線、面的形式來對所表現的事物進行夸張、變形和加工。它是處于藝術與繪畫兩者之間的藝術手法,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對畫面進行完善。現代裝飾畫主要的作用是裝飾性,畫面在表現的過程中比較外漏,有震撼感,同時具有從屬性、獨立性和主觀表現性。在這些性質的基礎上,裝飾畫具有較強的主觀發揮度,要求創作者有極強的思維想象空間和表現力,可以充分結合實際情況,發揮自身的創造力將藝術想象進行夸張變形,創造出與現實環境相搭配的裝飾畫作品。現代裝飾畫不僅體現出了中國傳統繪畫的靜態藝術思維與含蓄適度的原則,同時吸收了西方設計元素,能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現代裝飾畫把繪畫的裝飾性與藝術的想象力進行了很好地結合,使得自然與真實有很好的協調作用。

2 對傳統裝飾畫教學進行有效改進,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中職裝飾畫的教學如同其他美術基礎學科一樣,過分強調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首先是講解裝飾畫的專業理論知識,并根據所講知識布置一定的作業讓學生進行臨摹練習。在這種教育模式中,練習畫法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幾乎沒有機會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培養。這樣學生必然對裝飾畫的理解停留在淺顯的表層上,不能深刻的了解裝飾畫的內涵。由于只注重學生基本技巧的掌握而忽視了創造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創作方面略顯為難,不知如何下筆。另外,在中職裝飾畫教育中缺乏實際的訓練機會。老師與學生總是紙上談兵,沒有考慮到裝飾畫的使用特點――裝飾畫必須與特定的場合發生關系才會發揮裝飾功能,它是適用于客觀環境與某種客觀對象的。有計劃的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訓練,如:為酒店大堂設計的裝飾壁畫;為茶藝居設計的典雅裝飾漆畫;為咖啡廳設計抽象重彩裝飾畫等等。這些都非常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學生結合所學技能知識,將生活素材進行有目的組合與升華,創作出符合客觀環境的裝飾作品。

3 在裝飾畫教學中注入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培養

根據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特點,我國中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是培養大量的具有實際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很重要的方面。在關于裝飾畫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要培養他們的鑒賞力和藝術方面的分析能力。學生藝術鑒賞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師與學生的良好配合,也要求教師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

3.1 把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的結合

我國中職教學的教學理念就是綜合發展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際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機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實踐的過程具有理論基礎,而理論能通過實踐過程進行深化。在此基礎上,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由于多媒體教學在我國教育事業的應用上越來越廣泛,教師可以把所要講授的知識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呈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加直接的了解裝飾畫的藝術特色,使講解更加的深入與形象。另外,教師在給學生任務的同時,帶領學生考察市場,參加社會活動及各種美術展覽,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

3.2 對教學模塊進行調整

在裝飾畫教學的過程中,一般的教學順序是先進行黑白和色彩平面的練習及創作,而后才進入材料裝飾畫學習階段。因為中職美術教學長期以來多以紙筆練習為主,難免使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因沒有新鮮感所以會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樣我們不妨把材料裝飾畫放在課程學習的第一部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不同材料材質的美,同時學習運用材料本身固有的美感來創作裝飾畫,這樣不僅對后期學習的黑白裝飾畫和彩色裝飾畫有促進作用,而且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另外,教師不應對學生的創作有過多的要求,允許學生充分發揮其想象力,進行獨立自由的創作。使得裝飾畫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使畫面更加的靈活多變,鼓勵學生創造出更多的藝術風格并使作品更加具有新意。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不能忽略環境與裝飾畫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到裝飾畫的取材離不開周圍的環境和生活。

3.3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1)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以上教學方法的改進,還需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進行培養。首先要使學生擺脫傳統的繪畫思想,引導學生去了解不同流派的藝術特色。不僅要了解古典寫實的逼真、嚴謹、客觀和理性,還要了解抽象派和野獸派的自由、主觀以及情感強烈的表達。不同流派的作家都有其性格上的特點以及對自己理念的堅持,學生通過對不同流派作品的欣賞,對大師的精神進行學習,鼓勵他們在今后的創作過程中更加自由并且更加注重思想方面的表達。

(2)裝飾畫作品里,經常會出現非現實的景象,這是由裝飾畫的藝術特征決定的。裝飾畫雖然源于自然,但是又與自然有一定的差距。裝飾作品運用夸張、寓意、抽象等手法對比較形象的客觀事物進行處理,使之成為美術設計所需的藝術形象。這就非常需要學生具備非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非常重要,在教學中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充分發揮其想象和聯想能力,對舊的內容不斷的改進和創新。加強寫生到夸張變化的專業訓練。教師在點評學生裝飾畫創作時,應以激勵為主,不要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德國教育家迪斯多惠說:“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的本領,而在于鼓勵鼓舞和喚醒。”

(3)思維定式是指用舊的眼光來分析新的事物的心理狀態,會對藝術創作有限制作用。學生一旦克服了思維定式,這樣會在創作過程中有更多新的發現與新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使學生對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比較感興趣的事物進行拆分、重組等方法,使其對熟悉的事物產生新的觀點。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要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改變他們以往觀察事物的方法,引導學生對事物產生新的看法,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這種方法不僅能加強學生對事物的觀察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尋求多種答案的能力。

總之,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培養出來的,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們自身的努力。首先要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到想象力和創造力在裝飾畫創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創造性的訓練。裝飾畫創作屬于設計類型,它強調個人的感受能力并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表達其主觀感受。

參考文獻:

[1] 于泳.淺談高校裝飾畫教學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訓練[J].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11(3):77-78.

[2] 于婷.談高職裝飾畫教學改革[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2(6):203-2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河县| 安康市| 常宁市| 彰化县| 隆回县| 澜沧| 宁化县| 扶绥县| 曲阳县| 平利县| 玛纳斯县| 甘南县| 龙南县| 北海市| 蒙自县| 五台县| 黄浦区| 双鸭山市| 正阳县| 大悟县| 芦溪县| 长泰县| 福安市| 桓台县| 绥滨县| 天祝| 栾城县| 海阳市| 平乡县| 都安| 金昌市| 富平县| 安多县| 洱源县| 万安县| 化隆| 简阳市| 封开县| 德清县| 广平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