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

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卻越發突出,面對這種現狀,對區域經濟結構進行調整,一些存在較大污染的工業企業搬離市區,應對日益嚴峻的城市污染問題。這些污染企業原來的用地,被開發成建筑用地建設了住宅小區等。這些工業企業場地存在很大污染,這就需要對工業污染場地加強相應的調查與研究,采取措施解決,提高工業場地污染治理的效果,以保證居民生存的質量。

1.工業污染場地的分類

1.1無機物污染

無機物污染是工業污染結構中重要的污染類型,非常常見,主要是指土壤環境滲入無機物而造成污染,使原來的土壤地質環境被打破,不斷釋放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如重金屬Co、Pb、Cu、Cd等都是常見的無機物污染物,皮革制造、化工企業以及冶煉行業等制造業是引發重金屬污染的主要企業。

1.2有機污染

有機物污染也是一種重要的污染類型,造成有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環境中有機物進入,并和原來的離子發生絡合反應,形成絡合物,對土壤結構,理化性質造成很大影響,如農藥、環芳烴、苯環產物等是主要的有機物污染來源,有的有機污染物自身存在很大毒性,如苯環產物,這種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很多次生有毒有害物質向外釋放,對環境的安全造成很大影響。如油漆涂料、農藥生產、電子產品等諸多行業都是造成有機污染的主要行業。

1.3復合型污染

除以上污染類型之外,在綜合化治理污染過程當中,復合型污染治理難度非常的高。所謂復合型污染,主要是指場地當中污染物的類型有兩種及兩種以上,而且污染物的含量以及分布規律比較差,在治理上,需要和區域模塊充分結合,進行不同應用結構劃分,有效治理工業污染場地。當前很多工業污染場地,污染類型都屬于復合型,而且多數污染物之間常常出現協同和拮抗作用等,這樣一來,使得土壤污染結構越發復雜化,在整理過程,具有較大的難度,處理工作也十分復雜。

2.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內容

2.1第一階段

對工業污染場地環境開展相應調查,第一階段的工作是有效采集前期資料,這是基礎工作的重要內容,任務是對工業污染場地,污染類型情況充分了解與掌握,對場地當中的污染現狀做出準確判斷。第一階段工作并不是采集污染場地的樣本,只是依照現場相關信息,進行可操作性有關判斷,倘若污染場地于新的建設要求相符合,之后再進行相應的調研工作,在實際調查工作當中,主要應用收集相關基礎資料,或者深入現場開展踏探以及通過走訪進行相應的調研。收集基礎資料,是對區域經濟發展資料進行翻閱,了解和掌握區域過去企業的性質和類型以及企業的生產規模與持續時間等,這對場地評價可操作性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現場踏探工作主要是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組織,深入現場開展調研,對污染場地植被生長現狀以及空氣環境等展開詳細的調查。走訪形式是對區域居民進行相應的走訪調查,通過走訪,對廠區過去的企業實際情況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與把握,與第一階段采集的綜合數據充分考慮,對區域環境是否具備重新利用價值做出準確判斷。

2.2第二階段

在對工業污染場地是否具備利用價值確定之后,便需要進行第二階段污染場地調查工作,此時需要進行結構性采樣,來對場地污染物實際種類和含量情況等充分明確,獲得相應的數據,更好地指導后期治理工作,在實際應用時,這一階段工作主要包括初步采樣以及詳細采樣兩方面工作內容,前者將工業污染場地進行各個柵格區域劃分,并在柵格區域合理的對樣品進行采集,一般采樣點進行5~10個樣品采集,并對采集的樣本合理編號,送到實驗室開展化驗工作。通過化驗獲得相應數據,了解掌握該區污染物的含量,與國家要求清潔點相符合進行數據對照,并對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區域數據必須要與基本要求相符合,便不再對這類區域開展相應的調查。而與國家有關要求不相符合的建筑區域,還需要開展更加詳細的采樣調查工作,適當增加采樣點,對污染物的深度影響范圍和程度展開詳細調查,并通過有效的措施進行應對,提高治理效果。

2.3第三階段

第二階段,數據調研工作完成之后,便需要開展第三階段的調研。在此階段主要工作內容是補測基礎情況,與第二階段樣品采集過程當中,受到人為因素和保存環境因素影響,造成的一些失誤,會造成檢測結果失效。這就需要在第三階段開展補測工作,更好的保證數據分析結果的精準性,并充分考慮第二階段調研數據,針對工業污染場地實際情況予以詳細的風險評估,依照需要對場地開展詳細的測量,獲取全面精準的數據,保證監測結果的精準性。

3.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存在的問題

3.1評價標準有待完善

在客觀評價工業污染場地污染現狀時,必須要在相應的評價標準下科學規范的進行。當前在一些區域污染現狀評價過程當中,主要根據GB15618-1995《土壤環境質量標準》進行評價,這類標準主要是評價農業用地污染監測,然而,對于工業污染場地應用時,僅僅可以作為參考,無法進行區域環境監測。工業場地污染物類型呈現不斷增多的趨勢,不僅要進行常規污染物監測,同時結構當中還有一些揮發以及半揮發有機物存在,倘若僅僅針對土壤污染物含量開展相應的監測,會對結果的精準性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復合型污染物成為當前污染物的主要類型,過去應用的傳統監測標準,無法全面綜合地進行權重分析。一些企業在開展污染物檢測過程中,常常應用單因子污染鑒定方式檢測污染物現狀,很多污染物生成時,還衍生出其他類型的污染物。如有的污染物對土壤造成污染時,會有絡合物形成于土壤中,這些衍生物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非常大,但是相應的評價標準卻比較缺乏,影響評價結果的客觀性。

3.2調查周期較長

在上文中已經提及,在對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過程當中,主要的階段包括三個,各個階段工作內容存在很大不同,必須要分段進行相應的調查,能夠有效確保調查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消耗很多時間成本,特別是面對一些嚴重的污染問題,或者工業場地當中存在很多污染物,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周期。第二階段也就是初步采樣于詳細采樣階段內容非常繁多,在完成初步采樣之后,需要多次采集相關樣本,并展開全面,綜合性的評估工作,并進行多次數據補測,使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應用周期不斷延長,結合過去的工作經驗進行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有的調查周期能夠達到五年之久,由于較長的調查周期對于工程建設工作形成很大影響。另外一些污染場地區域是長時間遺留問題,開展多次數據調查工作,會使調研費用大幅增加,政府部門對調研活動進行精心組織,撥款卻存在周期性,無法確保相關費用及時的撥付,對后續工作開展也形成很大限制。

3.3樣品分析成本較高

在樣品鑒定機構選擇過程當中,應當對國家統一規定的機構進行選擇,同時還應當選擇經過CMA認證試驗室,對于樣本數據展開詳細分析,綜合性的進行研究檢測時,應當合理的進行處理,如進行過篩烘干,稱量干重,分裝樣品等。對于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而言,由于需要大量的采集樣本數據,極大地增加了樣本采集消耗時間,而且近年來,污染場地污染物種類呈現不斷增加趨勢,處理樣品過程步驟也變得越發繁瑣,導致成本投入不斷增加。為了更好地控制相應的成本投入,一些企業會利用對樣本采集數量進行減少的形式來控制成本投入,這樣一來極易引發污染區域分析數據結果不準確,導致后續修復工作,需要更多的成本消耗。

3.4調查工作重視程度較低

隨著近年來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在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當中,相應的應用體系也在逐步完善和提升,但是在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實際依然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調研方式以及統計調研數據方面沒有明確相應的模板,數據調研的完整性,導致制訂后續方案過程當中,難以將科學的依據提供出來,還有很多企業不重視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導致調查工作停留于表面,雖然投資成本減少很多,然而對后續施工卻造成很大影響,衍生出很多土地污染問題,這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修復,使企業經濟損失進一步增大。

4.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4.1完善評價標準

借助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可以更好地保證評價結果精準性,為制訂修復方案提供更加科學的參考,在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當中,必須要按照土壤環境評價標準進行,我國各地有著非常大的土壤性質變化,地區的不同,土壤當中各種元素存在很大的含量差距,對國家土壤環境評價標準統一的進行制訂,卻無法適應于各個地區土壤具體狀況。所以國家環保部門,應當鼓勵各省市區與自身實際充分結合,考慮環境污染特點以及土壤天然背景值,對于生態系統安全,社會發展現狀以及經濟可承受能力,還有對人體健康方面的影響,綜合性的全面考慮,并對土地使用功能予以充分分析,對地方土壤環境評價標準自行制訂,推動地方性土壤環境評價標準出臺,更好地推進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順利進行。

4.2構建動態調查模式

加強動態調查模式構建,有效控制和減少工程調研周期,使場地利用價值進一步增強。目前在場地調查工作當中,我國依然處于摸索階段,對于工業場地環境調查工作認識的還非常膚淺,特別是對于一些污染物的遷移分布沒有充分的了解,投入工業污染場地污染物調查的技術手段還十分有限,所以應當認真遵循分階段方式對工業污染場地開展詳細的環境調查工作,同時樣品采集以及分析也是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確保數據獲取的精準性,全面性,才能進一步增強其法律效力,在完善的步驟實施下,對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報告認真書寫,才能為后續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全面的數據參考。但是分階段調查模式需要投入很長的時間,而且成本投入也非常的大。伴隨當前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實時測量技術與設備也獲得了巨大提升,如便攜式x射線熒光儀和PID、GC/MS等在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當中發揮的巨大的作用,同時還有地震波、鉆孔技術、電子技術等實時地球物理探測技術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利用這些技術手段,可以更好地開展工業場地污染物環境調查,保證調查工作實效。

4.3做好場地水文地質調查

對場地水文地質情況展開充分的調查和研究,可以更加全面掌握場地污染情況,為后續修復方案確定提供有效的指導,針對一些嚴重污染的場地,如果單單依靠水文地質資料的收集,無法保證場地調查工作需求,必須要深入現場,對土壤及地下水樣品展開全面收集與分析,并對場地水文地質情況展開詳細調查,獲取全面詳實的信息數據,為相關工作提供參考。

4.4加強相關人員的技能培訓

對有關技術人員強化技能培訓工作,可以使其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調研工作開展過程當中,必須要科學合理的有序進行,而且還應當對相關技術人員加強培訓,提高其綜合技能與素養,滿足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需要。

5.結語

在工業污染場地環境調查工作當中,應當對評價標準不斷完善,通過動態調查模式應用,控制和減少調研周期,加強水文地質調查,并擴大工作人員培訓工作,及時解決工業污染場地調查過程當中各種問題,保證調研結果精準性,這對提高場地復用價值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建忠,工業污染場地再開發利用的思考與建議[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9,39(7):55-57.

[2]李雪俊,工業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現狀及展望[J].河南科技,2019(16):147-149.

[3]張麗芬,污染場地環境調查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8,30(8):31-32.

[4]武華梅.某工業污染場地重金屬健康風險評估研究/2018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8.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涇河流域;污染源;面源污染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7-0170-02

The water pollution and 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in the Shaanxi section of the Jinghe River

[Abstract]The paper takes COD and NH3-N as pollution indicators, Analyse the sources of pollution and the pollu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Jinghe River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basin is agricultural origin , followed by the living sources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Simultaneously, it put forword control measur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watersh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Key words]Jinghe River Basin; pollution sources;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1、流域概況

涇河發源于六盤山東麓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老龍潭以上的馬尾巴梁,海拔2540m,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寧夏、甘肅、陜西三省33個縣,約618萬余人,于陜西省高陵縣陳家灘匯入渭河。

涇河在陜西省境內長258.8km2,河道平均比降2.09‰,其中位于陜北定邊縣境內的支流馬蓮河流域面積1413km2,關中段流域面積7833km2。涇河流域在陜北地區涉及榆林市定邊縣,為涇河支流馬蓮河源頭地區,在關中地區涉及寶雞、咸陽、西安三個行政區的麟游、千陽、隴縣、長武、彬縣、旬邑、淳化、永壽、禮泉、乾縣、涇陽、咸陽市渭城區以及高陵區共11縣2區。涇河主要支流有:馬蓮河、黑河、達溪河、三水河等[1]。

根據2014年陜西省水資源公報,涇河全年期Ⅱ類水質河段長度占流域全長的23.86%,Ⅲ類水質河段長度占13.26%,Ⅴ類水質河段長度占39.95%,劣Ⅴ類水質河段長度占22.90%,主要超標項目為COD和NH3-N,可見涇河水質總體上較差,水質優良河段僅37.15%。

2、污染源分布特征

2.1 工業污染源分布特征

根據2014年陜西省污染源普查數據,涇河流域陜西段2014年工業污染源共108個,流域內工業污染源分布情況見圖1。2014年工業污染源COD排放總量為958.72t,NH3-N排放量總量為145.54t,各行政區工業污染源排污情況如圖2所示,其中COD在禮泉縣、彬縣和涇陽縣排放較多,高陵區和永壽縣排放較少;而NH3-N在彬縣、長武縣、涇陽縣排放較多,高陵區、麟游縣和永壽縣排放較少。

2.2 集中城市生活源分布特征

根據調查,進入涇河水系的集中城市生活源主要是長武縣、彬縣、旬邑縣、永壽縣、禮泉縣和涇陽縣6個縣。根據2014年陜西省污染源普查數據及各縣污水處理廠2014年實際處理情況,流域內集中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情況見圖3,COD排放量為3276.2t,NH3-N為428.8t,污染物排放量最多的行政單元為涇陽縣。

2.3 農業源分布特征

涇河流域農業污染源包括禽畜養殖業的污染物排放、農業面源污染。

禽畜養殖業的污染物排放,根據2014年陜西省污染源普查數據統計得到,2014年統計禽畜養殖單位共117家,禽畜養殖COD排放總量為1439.3t,NH3-N為49.7t。

農業面源污染,主要為降雨徑流污染,是指溶解性和固體性的污染物從特殊地點,在降水或者融雪的沖刷、淋溶作用下,通過徑流過程而匯入受納水體并引起有機污染、水體富營養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本次農業面源計算采用輸出系數模型,其關鍵是確定合理的輸出系數,常用的方法有查閱文獻法、野外監測法和數學統計法。由于缺乏長系列的監測資料且實驗條件不充分,故采用文獻法來初步確定涇河流域污染負荷的輸出系數值。從涇河流域實際出發,將營養源分為土地利用、牲畜及農業人口3大類,為了提高分析精度,將土地利用進一步分為:耕地、草地、林地、城鎮用地幾種類型[3~5],農業人口、不同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見表1,其中人口數據來源于各縣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統計發展公報,土地利用數據來源于遙感解譯結果。涇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輸出系數取值參考渭河流域研究果[6~8],如表2所示。面源入河系數一般通過調查監測法以及查閱參考文獻法等方法獲得,其準確定量的確定則需要建立在較長期的水質、水量同步監測的基礎上。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9~11],涇河流域面源污染入河系數為0.2,包括了流域損失以及污染物由坡面進入河道過程中所產生的損失,是一個綜合入河系數。

經計算,2014面涇河流域農業污染源COD排放總量為8894.7t,NH3-N排放總量為807.2t。各行政單元排放情況見圖4所示,禮泉、乾縣、涇陽污染物排放量較多,與該三縣耕地面積大、人口多有關。

2.4 小結

根據上述分析可知:2014年涇河流域COD排放總量為13132.1t,其中工業污染源排放量為961.3t,占7.3%,集中城市生活污染為3276.2t,占24.9%,農業源為8894.7t,占67.7%;2014年涇河流域NH3-N排放總量為1377.2t,其中工業污染源排放量為141.2t,占10.3%,集中城市生活污染源為428.8t,占31.1%,農業源為807.2t,占58.6%。可見,涇河流域污染源主要以農業源為主,其次為生活源和工業源,這與流域

不同行政區污染物排放情況見圖5、圖6所示,可知COD排放主要是涇陽、禮泉和乾縣,其次為彬縣、旬邑、永壽和長武,其它地區排放量較少;NH3-N排放主要是禮泉縣、彬縣、涇陽和旬邑,其次為乾縣、長武和永壽。各行政單元COD和NH3-N排放主要以農業為主,其次為集中城市生活源,工業源排放最少。

3、污染防止對策建議

根據前面分析可知,流域以農業為主,人口分布眾多,污染源主要以農業面源為主,生活污染為輔,而工業污染源易于控制,經處理后,排放量相對較少,因此流域污染治理除加強工業和集中城市生活點源的治理外,應更進一步加強農業面源的治理。

(1)加強對流域居民的農業技能培訓和教育,鼓勵和扶持以控制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品使用量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

(2)控制農村生活污染源,建議流域各鄉鎮將環境保護措施建設納入村鎮發展規劃,包括村鎮排水管網、廢水處理工程、垃圾收集系統、垃圾處理工程,逐步減少農村生活污染源對流域水質的影響。

(3)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防治畜禽養殖污染。科學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配套建設糞便污水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散養密集區實行畜禽糞便污水分戶收集、集中處理利用。

4、結論

涇河流域陜西段水質優良河段僅占37.15%,水質總體上較差,流域污染源主要為農業面源,占污染物來源60%以上,其次為城市集中生活源和工業源,流域污染治理應以農業面源治理為主,生活源和工業源治理為輔。

參考文獻

[1]王菊翠,仵彥卿,黨碧玲,等.基于統計分析的陜西段涇河水質時空分布特征[J].自然資源學報,2012,8(2):121-126.

[2]于芳,宋進喜,殷旭旺,等.涇河陜西段水體污染特征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9(4):421-424.

[3]申艷萍.小流域非點源負荷估算及控制對策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09.

[4]于捷.西安對渭河水質的影響分析及污染控制研究[D].陜西,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12.

[5]周洋,周孝德,馮民權.渭河陜西段水環境容量研究[J].西安理工大學學報,2011,01:7-11.

[6]蔡明,李懷恩,莊詠濤,等.改進的輸出系數法在流域非點源負荷估算中的應用[J].水利學報,2004(7):40-45.

[7]杜娟,李懷恩,李家科.基于實測資料的輸出系數分析與陜西灃河流域面源負荷來源探[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013,32(4):827-837.

[8]黃永剛,付玲玲,胡筱敏.基于河流斷面監測資料的面源負荷估算輸出系數法的研究和應用,水力發電學報,2012,31(5):159-162.

[9]城市規劃全國水環境容量核定工作常見問題辨析.中國環境規劃院,2004.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范文第3篇

 

1.岳陽市環境污染現狀

 

(1)水環境污染不斷加劇。筆者在六縣(市)三區實地調查發現,水環境污染呈逐年加重的趨勢。湖區比山區嚴重,生活區比生產區嚴重。一是水質劣變加重。主要表現為溝渠、池塘、內湖、內河等水體富營養化,總氮、總磷含量上升。湖區水污染嚴重的地方,水體發綠變黑,臭氣彌漫,魚蝦絕跡,有害藻類大量繁殖,甚至達不到農用灌溉水標準。二是常年水量減少。近年來,受洞庭湖水位下降的影響,水量明顯減少,水體納污自凈能力減弱,進一步加劇了水環境污染。季節性缺水成為近幾年來農業生產的一大制約因素。三是農村飲水困難。由于水質劣變,農村一些地方出現飲水困難的局面。根據水務部門統計,到2012年,全市因水質原因形成的飲水安全不達標人口有106萬人。據君山區廣興洲鎮農民反映,當地溝渠池塘水已不能飲用,飲用井水也因錳含量和硬度過高,導致結石病易發多發。村民常年購買桶裝純凈水飲用。

 

(2)土壤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耕地地力下降。根據耕地地力監測結果,岳陽市耕地土壤由于長期施用化肥,地力呈逐年下降趨勢:土壤酸化嚴重,pH值五年來下降0.5~0.8,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地產出能力退化,重金屬污染突現。在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和岳陽縣緣洞庭湖的一些地方,由于長年灌溉含鎘超標湖水的積累效應,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比較嚴重,導致少數稻谷鎘超標。工業污染事故頻發,陶瓷、農產品加工、生豬養殖等鄉鎮企業廢水、廢渣污染農田事故時有發生,導致農業減產減收,引發糾紛。市縣兩級農業部門每年處理的農業環境污染事故均在40件以上。農村生活環境堪憂。近年來,農村環境衛生規模逐步加大,但環境臟亂差現象依然存在,因垃圾的露天焚燒和集中填埋而造成的二次污染不可忽視。汨羅市作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縣市之一,每年大概再生資源回收量為157萬噸,經過循環利用,還要存放各類垃圾32萬噸。收集便是變分散污染為集中污染,填埋便是變現在污染為將來污染,焚燒便是變個人污染為大家污染。

 

(3)大氣污染時有發生。第一為工業污染。遍布鄉鎮的工業企業排放的廢氣、粉塵,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2007~2011年,東洞庭湖區域降水pH年均值在5.00~5.60之間,均為輕度污染。第二為生豬養殖污染。生豬養殖糞臭尿臭,氣味濃烈。特別是生活區附近的豬場,對農民生活影響較大,大家反映強烈。第三為秸稈焚燒污染。一些地方還存在焚燒稻草、油菜秸稈等現象,既浪費了有機物資源,又污染了大氣環境,在公路沿線,甚至造成交通安全隱患。

 

2.岳陽市目前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

 

如此嚴峻的形勢已引起從政府到部門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各方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在農村工業污染方面。早在2007年,湘陰縣、汨羅市等地就關閉了一批洞庭湖流域小造紙企業。近年來,又取締了一批小磚窯、石灰窯、采石場、土法煉釩、淘金礦等重污染企業,有效阻止了土地礦產資源的繼續被破壞。

 

在農業面源污染方面。2005年以來,岳陽市推廣測土配方放肥、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農業生產新技術,減輕了化肥、農藥對農村環境的污染。推廣生豬清潔養殖、沼氣工程、豬—沼—稻、豬—沼—果生態種養模式,減少了糞水污染。

 

在農村生活污染方面。今年,岳陽市政府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層層分解任務和落實責任,實行明察暗訪,重獎重罰。農業部門開展了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建設,截至今年,已建設62個示范村。環保部門推行清潔家園行動,整鄉整村推進。市、縣兩級領導領辦新農村建設示范點,也造就了一大批產業,環境優良的秀美村莊數量日漸增多。

 

在農村生態環境方面。在洞庭湖、汨羅江、新墻河等流域對挖沙采石行為采取多輪整治行動。實施鐵山水庫等一批水源地保護政策,推進植樹造林荒山綠化等工程。

 

3.進一步加強環境保護的措施

 

盡管通過各方努力,岳陽市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環保基礎,但是后段工作還任重道遠,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

 

(1)提高認識,引起重視,形成合力。一是要提高認識。農村環保與污染治理事關民生,事關全局,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把農村環境治理納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中心工作來抓。各級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要增強環保意識,既要抓發展,更要重環保,糾正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的決策思維。要把農村環保和城市環保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實行“城鄉同治”。

 

二是要落實責任。首先,要落實黨政領導責任。要明確各級各部門在農村環保方面的領導和管理職責,引入綠色GDP的考核評價體系,對縣、鄉兩級政府和領導干部進行考核。其次,要落實農民的主體責任。要實行“門前三包、守土有責”的辦法,保護和治理好自己的生產、生活環境。最后,要落實企業法定職責。對鄉鎮企業實行嚴格的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加大對企業環境污染違法的打擊和處罰力度。

 

三是要加強宣傳。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和渠道,廣泛宣傳農村環保的重要性,推介好模式和做法,曝光環境污染的典型案例。形成上下一心、共同保護農村環境的良好氛圍。

 

(2)長遠規劃,強化措施,總體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和治理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長遠考慮,統籌兼顧,科學決策。

 

一是要統籌科學規劃。要根據環境承載能力,因地制宜,制訂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確定農業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分階段目標任務。

 

二是要落實治理措施。治理工業污染,要有計劃、分步驟地關停、淘汰、退轉一批重污染企業,整頓、改造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發展一批綠色環保優勢企業。逐步實現“三廢”達標排放。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要大力推廣田間清潔生產技術措施,控制畜禽養殖規模和區域,淘汰污染嚴重的水產品養殖方式。生活污染治理方面,要繼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行動、農村清潔工程、清潔家園行動等農村環保舉措。同時,加強環境治理績效評價考核,使各項措施真正落到實處。

 

三是要加大財政投入。各級政府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采取以獎等多種形式,用好用活財政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同時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村環保事業。多措并舉,調動廣大農民群眾自主投資、投工保護環境、治理污染的積極性。

 

(3)著眼當前,抓住關鍵,重點突破。當前,要抓住農村環境污染最突出的問題,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攻堅克難,為全面優化農村環境打好基礎,贏得時間。

 

一是要盡早制訂水源地保護規劃,切實保護好鐵山水庫等水源地,逐步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

 

二是要推廣汨羅市的做法,各縣區要根據環境承載能力,控制生豬養殖規模和總量,劃定禁養區、限養區和宜養區,逐步推進清潔養殖。

 

三是要借鑒常德市經驗,禁止水產品投肥養殖,取締大湖水面珍珠養殖。

 

四是要關閉一批污染特別嚴重、群眾反映特別強烈的污染企業。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范文第4篇

 

農業環境是由農村土地、農村水資源、大氣、森林資源、草原、生物等共同組成的綜合環境體系,是農村居民生活及農業發展的基本條件。當前,我國農業環境受人類活動影響而發生了惡化,并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及農業發展產生了不良影響,必須采取相應措施改善環境,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 農業環境保護的主要內容

 

農業環境保護主要是科學規劃農村土地及其他資源的有序利用,促進生態平衡,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開展農業環境污染治理工程,加強對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等的治理,控制各類污染源向農村的擴散,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開展農業生態工程建設,通過建設生態農業、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黑土地保護、新型農村能源建設、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等,改善農業環境;加強農村地區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保護現有的種質與物種資源,恢復被破壞的農村生態環境。

 

2 農業環境現狀

 

我國農業環境當前存在兩個突出問題,即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主要表現在:

 

一是工業污染對農業環境的污染嚴重。工業生產所排放的廢水、廢氣、廢渣及城市生活垃圾與建筑垃圾在一些地區已經向農村轉移,其中所含的有毒有害物質不僅破壞了農村水資源、大氣環境及土壤性狀,更通過各種渠道直接或間接地進入人體,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如工業廢氣中的二硫化碳、氮氧化物、汞化物等會對農村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可能形成酸雨(雪),增大土壤酸度,并對人們的皮膚、呼吸道等造成損害。

 

二是農業面源污染普遍存在。由于長期使用農藥、化肥,加之不科學的施用方式,造成農藥和化肥大量流失,進入土壤、水體、大氣環境中,造成土壤污染、水體富營養化,進而影響農村地下水資源和大氣環境。比如農藥污染,目前使用的部分農藥由于化學結構較穩定,不易被分散而殘留于土壤中,進而隨灌溉水或地表徑流進入河道,再被生物吸收,從而形成了土壤——水體——生物的污染鏈。再如農用塑料薄膜,因其難以降解且不易回收,大量殘留在土壤中,造成農田固體廢物污染,導致土壤耕層和理化性狀變化,使農作物減產。

 

三是畜禽養殖污染嚴重。隨著規模化養殖業的發展,農村地區畜禽糞污大量增加,加之無害化處理成本高、推行不力、監管薄弱,對土壤、大氣、水體等農業環境造成較大污染。比如畜禽糞污中含有大量沙門氏桿菌、蠕蟲卵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蟲卵,如果未經無害化處理,就可能通過灌溉水或肥料進入耕地,成為多種疾病的傳染源。再如畜禽糞污中的硫化氫、氨氣等會產生惡臭氣味,危害人類健康。

 

四是農村居民生活垃圾和焚燒秸稈的污染。農村居民生活垃圾有固體垃圾和生活廢水等,固體垃圾隨意丟棄或堆放,會產生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環境;而廢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和其他污染物,如洗滌劑,在進入水體后對農作物造成危害。秸稈焚燒會急劇升高地面溫度,殺滅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壞土壤結構和養分構成,還會污染大氣,危害人體健康。

 

總的來說,農業環境污染不僅降低了農業資源的利用率,也破壞了農村生態環境,導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次生鹽漬化,農業資源衰退,農業灌溉水源短缺,嚴重影響了農業可持續發展。

 

3 農業環境保護的主要措施

 

一是提高重視程度,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農業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把農業環境保護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從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的角度予以傾斜,引導全社會關注、支持農業環境保護。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農業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是完善農業環境保護的政策體系。立法機構和各級政府應完善有關農業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方針體系,解決突出矛盾,切實推動農業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農業、水利、環保、林業、發改、國土資源等部門應互相協同,共同加強對農業資源、環境的管理與保護,推動農業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控制工業污染。嚴格執行城市及工業污染不準向農村轉移的規章制度,堅決打擊破壞農業生態、污染農業環境的企業,并限期治理與恢復農業環境。加強環評審批環節的監管,對污染農業環境的企業一律不予立項。

 

四是做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推廣保護性耕作、節水農業、測土配方施肥等先進耕作制度,調整產業結構,從根本上保護農業環境;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推廣先進的施肥(藥)技術和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產品,加大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確保國家提出的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得到有效落實;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引導畜禽養殖規模化和無害化,推廣循環農業,從根本上治理畜禽污染問題。

 

五是推動農村生活污染治理。建立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流程,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工程建設力度,凈化、美化庭院,推動新農村建設。

治理工業污染的主要措施范文第5篇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南京210036)

摘要:本地化的垃圾焚燒煙氣重金屬產排污系數研究對污染物的準確核算具有重要意義。根據江蘇省部分垃圾焚燒企業的運行狀況及煙氣鉛、汞及鎘的排放情況,采用實測法計算出垃圾焚燒行業部分爐排爐的煙氣鉛、汞及鎘產排污系數。

關鍵詞 :垃圾焚燒;重金屬;產排污系數

中圖分類號:X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500(2015)01-0036-02

近年來垃圾焚燒技術以其高溫無害化、減容和減重的優點,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和應用,但同時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特別是重金屬污染備受關注。因此控制垃圾焚燒煙氣重金屬排放是改善環境質量和保障人體健康的有效措施。

1985~1990年,全國工業污染源調查辦公室共調查了國內40個工業行業的污染源情況[1];1994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組織的污染源調查涉及了7大工業部門,推出了工業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系數手冊[2]。2008年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3]對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煙氣量、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產排污系數進行了普查。但這些調查均未涵蓋垃圾焚燒煙氣中重金屬的產排放系數。

本研究根據江蘇省部分垃圾焚燒企業的排放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計算垃圾焚燒煙氣中重金屬的產生系數和排放系數,以期為煙氣重金屬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技術支持,并為“十二五”期間重金屬總量控制計劃的宏觀決策提供理論依據。

1研究方法

產排污系數是核算污染物產生量和排放量的重要參數之一。煙氣中重金屬的產排污系數因工藝規模、垃圾成分組成及焚燒爐型、焚燒溫度、焚燒區域空氣分配、煙氣氛圍(氧化或還原性)、煙氣滯留時間、凈化設施及捕集效率等運行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差異[4]。

產排污系數核算一般有實測法和物料衡算法,實測法是通過實際測量煙氣的排放量及鉛、汞、鎘排放濃度來計算各重金屬排放量的方法。本研究采用實測法核算垃圾焚燒煙氣重金屬產排污系數。

1.1個體產排污系數

個體產排污系數是指特定產品在特定工藝(包括原料路線)、特定規模、特定設備技術水平及正常管理水平條件下求得的產品生產污染物產生系數。

1.2綜合產排污系數

一次產排污系數是指同一生產工藝、同一生產規模下不同技術水平的個體系數的加權綜合。一次產排污系數的權重主要考慮不同技術水平產能在總體技術水平產能中所占的比例、工藝技術水平等因素。

二次產排污系數是指不同生產工藝下的一次產排污系數的加權綜合。二次產排污系數的權重主要考慮不同規模水平產能在總體規模產能中所占的比例。

本研究主要針對江蘇省內采用爐排爐工藝、“半干法+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煙氣處理工藝的企業進行了調查研究。抽樣方案所調查企業的設計能力占同類型企業處理能力總和的50%以上,兼顧各企業的地理位置分布,共選取32家垃圾焚燒企業,32臺焚燒爐,單臺處理能力介于250~500t/d之間,總處理能力達10750t/d。樣本企業的實際處理量及煙氣中鉛、汞及鎘排放情況見表1。

2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選取的垃圾焚燒爐均為同一工藝(爐排爐)。由于垃圾組分的不恒定以及焚燒過程中氣固相分配遷移的影響,造成焚燒爐的產排污系數差別較大。經加權后,鉛的產污系數為8.1074g/t、汞的產污系數為0.8916g/t,鎘的產污系數為0.7118g/t;鉛的排污系數為0.1054g/t、汞的排污系數為0.0225g/t,鎘的排污系數為0.0191g/t。

所選各處理能力的焚燒爐產排污系數、二次產排污系數見表2。

3結語

(1)本研究采用實測法計算得到了垃圾焚燒行業爐排爐的煙氣中鉛、汞及鎘一次、二次產排污系數。雖然樣本數量較少、爐型單一,但彌補了污染源普查的不足。

(2)為完善垃圾焚燒煙氣中鉛、汞及鎘綜合產排污系數,需進一步加強處理規模及其焚燒爐的樣本數量、爐型數量、煙氣處理技術水平等因素對產排污系數的影響研究,從而得到更為科學的產排污系數,為煙氣重金屬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國家工業污染源調查辦公室.全國工業污染源調查評價與研究[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2國家環保局科技標準司.工業污染物產生和排放系數手冊[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8.

3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資料編纂委員會.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產排污系數手冊[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大英县| 吕梁市| 临洮县| 平度市| 巴彦淖尔市| 红河县| 论坛| 当涂县| 疏附县| 房山区| 宁德市| 新乡市| 安徽省| 启东市| 内乡县| 怀宁县| 中阳县| 中宁县| 永寿县| 红河县| 巩义市| 洛宁县| 朝阳市| 胶南市| 都安| 依兰县| 藁城市| 正定县| 绵阳市| 贡山| 武威市| 上思县| 顺昌县| 赞皇县| 宾阳县| 苍南县| 会东县| 苍山县| 永兴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