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臨床護理工作存在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婦科護理;安全隱患;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830-02
當前各大醫院的興建及國家的支持,使得醫療衛生事業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與此同時,醫療護理也相應的不斷發展,市場需求也持續增加。市場的增加,競爭的激烈,使得對醫護質量的要求也相應提高[1],而目前全國很多醫院護理質量的偏低,進一步促使了醫患關系的緊張,醫療糾紛的頻繁發生,醫護人員的社會聲譽下降。在護理工作中,質量問題的重要一個方面就是安全問題,所以制定相應的對策,將為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改善醫患關系,都是有著很大積極的影響。本文就我院婦科的護理經驗及調查研究,總結我院婦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及應對的管理措施,為大家提供參考。
1 以下是我院婦科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分析:
1.1藥物和機械性原因導致的隱患:藥物隱患一方面是醫院醫護人員缺乏,一個護士通常要照顧幾個甚至幾十個病人,工作內容繁雜,有時藥量不準確,醫囑不到位,用藥失誤,另一方面,也是患者自身導致的過失。機械性原因如病人上下床,尤其在有些患者剛動完手術,很容易發生損傷。病房的地面,物品的堆積等都容易對行動不便的患者造成安全隱患。
1.2患者身心狀況導致的隱患:婦科患者病情的復雜性,導致有些疾病在目前都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這些因素都很容易讓患者出現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問題。在實際的過程中,有的病人不顧身心狀況,或由于其他原因得不到更加有效的治療,使得婦科護理工作做不到位。還有些老年病人思想觀念局限、缺乏子女的關心、生理機能的下降等原因,遇到自身病痛折磨,容易消極。
2 安全隱患得不到很好的解決的原因分析:
2.1制度上的不完善:譬如在對護理操作各方面的工作具體規定沒有說明,也沒有具體的獎懲方案,對于輪崗制度,人性化缺乏。各種設施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查房制度等,都沒有給與相應的具體規定,而有些護理人員又缺乏責任心或操作錯誤等,導致患者的傷害。
2.2醫院相關部門對護理工作的不重視:醫院相關部門缺乏重視,不注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和專業人才的大力引進,也缺乏管理制度。對于醫院內護理設備也沒有及時的進行檢查和更新換代,使設備存在安全隱患。
2.3醫生及護士存在的問題得不到解決:醫生和護理人員欠缺,而醫院患者數量過多,沒有得到及時解決,必將造成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增多,容易出現顧此失彼,安全隱患增多[2]。另外,當前國內的大部分醫院的很多護理人員知識水平、自身素質不高,在遇到棘手的實際問題時很難做出正確的處理。
2.4患者自身因素:治病救人不是醫護人員全權掌控,對于治病,醫護人員的努力,最終還是需要病人的積極配合支持。某些患者,由于得病,自我調節不到位,心理壓力大,忽視醫囑匆忙出院,容易引發安全隱患,而后是疾病加重,更是給今后的護理工作增添壓力。尤其老年人,想法不積極、心理承受力弱,容易產生抑郁,甚至自殺傾向。
3 安全隱患的消除策略
3.1提高護理環境。對婦科病房的設備定期檢查和更新,病房和走廊過道鋪設防滑地毯,光滑處要有警示牌,對于病人的日常活動,除了要讓護理人員悉心照顧,也要讓患者家屬掌握相關知識與注意事項。
3.2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定期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專業技術,同時要求在平常的工作中強化自己與病人的交流,并且積累工作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另外要認識到自己與患者是服務與被服務的平等關系,要給與患者自身的尊重,細心關心患者生活,加強心靈交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性化管理[3],幫助患者在病痛的折磨中還能樹立起堅強的樂觀的生活態度。
3.3患者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要提高。患者要配合醫護人員,在醫護期間,對于自己的大部分日常生活,盡量要求有醫護人員或家人陪伴,對拿不定的事不能擅自做主,遇到困難也要及時聯系醫護人員,加強與他們的交流,保持樂觀堅強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和護士的護理,將安全隱患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4 總結
加強護理工作的安全管理,要切實落實各項措施,為患者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服務。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教育,提高醫技能力,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做好細節[4]。
參考文獻:
[1] 蔡瑾瑾.婦科護理安全隱患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22):4382-4383.
[2] 施亦佳.婦科住院病人安全隱患及干預措施[J].全科護理,2010,8(5):97-98.
【關鍵詞】創新;護理臨床路徑;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538-01
Preliminary study in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Xiao Shiqi Fan Ling
【Abstract】As a important part of clinical pathway ,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need developmentin innovating. Our hospital actively explore in innovating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and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The measures include innovating the content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nnovating the execution of 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innovating the health education objectiv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tandard nursing behavior .The working efficiency could be moved up to a new level. Promo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e and the patient .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ontinuously.
【Key words】Innovating;nursing clinical pathway; management
臨床路徑是一種包含了質量保證、循證醫學、整體護理、持續質量改進的診療標準方法[1]。作為臨床路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院護理臨床路徑依托先進的信息網絡平臺,已實現了電子化管理,并通過不斷創新,在護理臨床路徑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現將我院的經驗介紹如下:
1 創新護理臨床路徑管理的舉措
1.1 創新護理臨床路徑內容:首先制作護理臨床路徑表單,我院的護理臨床路徑在內容上由主要護理工作和健康教育路徑兩部分構成,涵蓋了病人住院期間每一階段的護理工作要點,同時將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細化規范,優化健康教育程序,規范健康教育行為,我院結合護理臨床路徑的開展,把健康教育路徑融入其中,更加有力地推動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規范開展。
1.2 創新護理臨床路徑執行:護理臨床路徑與護理記錄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護理工作的進行情況,二者在內容上有相關性,如果把兩者孤立起來,則護士需要在書寫完護理記錄后,再重復填寫護理臨床路徑表單,這樣會導致浪費護士的時間,降低工作效率,增加護士的負擔。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將護理臨床路徑與經PDA(掌上電腦)輸入的電子護理記錄設立了關聯與對照,當通過PDA輸入的護理記錄完成時護理臨床路徑的相應項目則自動顯示完成,護士不必重復填寫,調動了護士的積極性,解決了臨床護士面臨的實際問題,簡化護理記錄的同時使護理臨床路徑的執行得以簡化,利于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病人。
1.3 創新健康教育客觀量化評價,自行研制了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系統:為更好地評價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我院自行研究設計了客觀的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系統,分為用藥、飲食、健康教育心理咨詢三個方面來評價,共包含27個評價條目,每個條目賦予相應的分值。結合我院首創的三個類別的專科護士――用藥護理指導師、飲食營養指導師、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師的工作開展情況,由護士長在護理臨床路徑的每個階段進行健康教育效果的評價,客觀反映健康教育效果,及時發現存在問題,明確改進方向,更好地為病人服務。
2 創新護理臨床路徑管理的優勢
2.1 規范護士護理行為,打造過硬護理團隊:按照護理臨床路徑來認真完成工作,可以起到很好地規范護士護理行為的作用,制定護理臨床路徑表單時,就是結合病人住院的每一個時間段,通過認真討論,確定每一個時間段內的主要護理工作及健康教育路徑,對住院全過程的護理工作制定了規范化的要求。護理臨床路徑的具體實施最終是落實到每一位護理人員的身上[2],無論是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還是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護士都應按照路徑要求認真落實,特別對于年輕護士還會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可以更加詳細地學習在什么時間應對病人提供哪些優質服務,應該如何去做,各層次護士在工作中培養綜合能力,在實踐中不斷成長,打造過硬的護理團隊。
2.2 提高護士工作效率,提升護士自身滿意度:一方面因為護理臨床路徑與經PDA輸入的電子護理記錄設立了關聯與對照,不必重復填寫相同的護理工作內容,護士的執行更為便捷,節省了護士的時間,另一方面因為按時間橫軸來劃分病人住院階段可以避免護士之間工作的重復,各班次之間的護理工作有更好的連續性與持續性,減少人力資源浪費,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減輕護士的負擔,為護士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在管理中體現對護士的人文關懷,護士自身滿意度不斷提升。
2.3 保證健康教育效果,提高病人滿意度:健康教育向人們提供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所必須的健康知識、技術與服務[3]。如何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成為日益受到關注的問題。通過健康教育效果評價系統對健康教育工作認真進行評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指導,充分發揮我院首創的三個類別的專科護士――用藥護理指導師、飲食營養指導師、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師的作用,帶動專科護理水平的整體提升,體現護理專業價值,避免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同時注重過程質量和結果質量,循序漸進地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滿足病人對于健康知識的需求,使病人在理解的基礎之上自覺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促進病人早日康復,提高病人滿意度。
2.4 不斷完善護理工作,持續改進護理質量:護理管理者可以在系統檢查護士完成護理臨床路徑的過程中,通過將實際工作與護理臨床路徑要求相對照,發現存在問題,找到工作中需要完善的環節。當實際護理工作按護理臨床路徑要求沒有完成時,護理管理者需要認真分析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護士工作不到位,還是護理臨床路徑內容需要修訂等等,從而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持續改進護理工作質量。
創新管理為我院護理臨床路徑執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更好地保證了護理工作的精細化、標準化、程序化。我們將不斷探索護理臨床路徑的管理策略,努力為病人提供優質護理服務。
參考文獻
[1] 趙希平,余麗君.臨床路徑的應用效果和存在的問題.中國醫院管理,2010,30(2):31-32
方法: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急診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顧性的分析患者的情況,分析醫療護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評估其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并對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提出相應的應對對策[1]。
結果:急診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存在如下問題:醫院護理資源不足,醫護人員的綜合水平欠佳,未能達到老年危重患者對護理的需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類型呈現多樣化,并且極易出現并發癥。
結論:急診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疾病類型多樣,但是護理人員資源及水平不足,為提高護理水平質量,需要適當的改變護理模式,增強護理人員的綜合知識水平,加強對老年疾病知識的認識和掌握,來提高護理質量。
關鍵詞:急診搶救室 老年危重患者 護理風險 相應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3)10-0424-02
我國老年人比例日益增加,老年人機體機能下降,身體疾病發生率較高,老年人健康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從我院急診室留觀的患者來看,老年人占絕大多數,故老年人的急癥發病率較高。一般來說,老年危重患者的病情較嚴重,并且并發癥較多,故及時搶救、護理適宜得當,具有重要意義。為了給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地指導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回顧性的分析了我院的60例老年危重患者,分析探討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現報道如下。
1 基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急診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齡55-75歲,平均年齡為68.4歲;留觀時間為6―20天;疾病類型:心血管系統疾病15例,呼吸系統疾病15例,神經系統疾病15例,其他類型15例。人力資源方面:1天中平均每班護理人員4名,累計搶救的危重患者為19例,每位護理人員負責5位危急患者的搶救及觀察護理工作。
1.2 方法。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急診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顧性的分析患者的情況,對護理存在的問題進行統計分析;評估其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并對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提出相應的應對對策。
2 結果
急診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存在如下問題:醫院護理資源不足;醫護人員的綜合水平欠佳,未能達到老年危重患者對護理的需求;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類型呈現多樣化,并且極易出現并發癥。
3 討論
3.1 護理存在問題探討分析。
(1)醫院護理資源不足。醫院搶救室護理人員接診急癥患者,平均每位護理人員負責5位危急患者的搶救及觀察護理工作,人員的嚴重不足,很難保證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質量。
(2)醫療護理模式,未能達到老年危重患者對護理的需求。隨著經濟水平提升,人們對醫療保健水平的要求也逐日提高。老齡化人口的加重,急救護理服務需求提高,由于搶救室急診工作的特殊性,忽視了老年患者的整體及個體需求[2],基礎護理工作有所忽視。搶救室以疾病治療為中心的護理工作,使危重老年患者的基礎護理不到位,不利于治療恢復。
(3)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類型呈現多樣化,并且極易出現并發癥。老年患者病因復雜,病情發展迅速,多病夾雜;老年患者搶救監護時間長,并極易合并并發癥,因此對醫護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基礎護理要求高。
3.2 護理存在問題的應對對策。
(1)增加護理人員,合理安排急診室的人力資源。引進合同制護理人員,減少護理人員的負擔壓力。實施責任制的工作護理模式,每位護理人員有各自負責的老年患者,并根據護理人員的個人水平分配具體負責的工作內容:基礎護理工作、治療護理工作、新入搶救室患者的急救工作等。
(2)老年護理知識加強培訓,經常組織課程學習。老年危重患者的疾病類型呈現多樣化,并且極易出現并發癥,故對醫護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基礎護理要求高。醫護人員應自學加強對老年疾病專業知識及疾病相關的病理知識等的學習,提高個人的護理操作水平。日常需要準確的了解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點。高質量的急救護理,在改善老年患者的疾病本身即預防并發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日常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老年危重患者,疾病的相關的各方面知識的培訓,危急重癥的急救處理措施、常見并發癥的預防、細化強化基礎護理技能等方面[3]。
(3)提高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意識。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強求一步到位。多組織課程學習,使護理人員有一定思想意識,加強對老年危重患者基礎護理的重視。老年患者疾病易發并發癥,護理人員需要提前有效的預防,做好各項具體的預防工作[4];提倡護理人員主動詢問、主動服務,耐心主動觀察患者的癥狀,而不是患者或者家屬提出要求或者不滿。認真完成護理工作的交接班,急診患者全面考慮各種可能性,不要漏掉任何的潛在危險。
急診搶救室留觀的老年危重患者,回顧性的分析患者的情況,發現護理工作存在各種的問題:醫院護理資源不足,醫護人員的基礎護理知識急待提高,服務意識等也需要進步。針對各方面的不足,院方需要增強護理人員的綜合知識水平,加強對老年疾病知識的認識和掌握,來提高護理質量,可以更好的完成護理的工作,增加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邱巧靜.急診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的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7):62-63
[2] 韓躍輝,王宏秋.急診搶救室留觀老年危重患者護理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11,10(3):41-43
【關鍵詞】 精神科護士;急救技能;問題;應對策略
精神科在醫院是一個很特殊的科室,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所以急診精神患者非常多見,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發時情緒失控并且花樣繁多,具有很大的威脅性[1],如果護理工作人員在對患者的就診搶救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或者護理方法不當都會造成患者的身心受到巨大損傷,而且護理工作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危險,并且精神科護士在急救中技能存在問題,如果沒有對這些不安全隱患采取適當的措施,將會導致更嚴重的危險事故。本文主要根據精神護士進行研究,分析護理工作人員在急救技能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相應的應對策略。
1 精神科護士急救技能潛在問題
精神科患者因為發病的原因,會出現幻覺以及妄想的癥狀表現,隨時都會有暴力傾向,例如自殺、自傷以及毀壞物品等意外行為的發生[2],這時要求護理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處理,而護理工作人員可能存在對急救知識和技能掌握不全面的情況,缺乏臨床經驗,從而導致護理工作人員在面對這類突發事故會不知所措,不能主動的對患者進行應對措施。由于精神病患者大多都是無自知力,無主訴能力,并且屬于長期住院的患者,在臨床中會有合并軀體疾病,精神科護士臨床上不能經常得到綜合急救的訓練機會,所以一旦發生搶救,護士就會有些措手不及[3]。另外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差,在面對意外事故時會出現緊張的情緒,從而可能會引起更混亂的糾紛。
2 應對措施
2.1 理論授課和急救技能示教
采用集中授課的方式對護理工作人員進行急救知識方面、護理技術操作和各類搶救儀器的使用方法進行講解。
2.1.1 急救知識 護理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急救藥物的使用方法、劑量以及注意事項,并且詳細了解急救護理過程,因為精神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科室,所以要對精神科常見的意外以及突發事件進行了解,培養應急相關知識。
2.1.2 急救護理技術操作 學習急救護理技術并且熟悉掌握,例如心肺復蘇,簡易的氣管插入配合以及吸痰吸氧的操作,靜脈留置針技術熟練[4],并對一些突然事故的患者給予動脈血的采集以便血氣分析,對于一些有暴力行為的患者進行適當的約束方法,避免患者的行為過激而造成周圍人員的傷害。
2.1.3 精神科專科急救技能的訓練 家中精神科專業知識的訓練,培訓護士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應對方法,如患者出現噎食、自縊、傷人、觸電等突發意外事件,要即使給予急救護理[5]。
2.2 情景模式培訓
對精神科護理工作人員平常多開展一些情景模式訓練,要求護理工作人員有足夠的經驗面對一些突然事故。情景模式訓練時應該找出一些資歷經驗比較豐富的護理工作人員扮演患者給予年輕低經驗專業的指導與訓練,結合實際的臨床經驗對年經低經驗的護士進行突然事件的訓練,對年經低經驗的護士進行急救過程的訓練[6],急救護理訓練過程包括吸氧、心肺復蘇、呼吸機的使用以及標本的采集,而且在急救護理過程中要多加強患者與護理工作人員的溝通,建立個體化的護理方式,護理時要耐心,高度集中注意,并注意心理方面的護理。
2.3 訓練專業急救小組
培訓專業的護理急救小組,培養小組人員的配合能力,一人立刻做急救操作并觀察患者的癥狀表現;一個給予藥物注射,才氣患者的血液進行標本檢驗;一人負責給患者吸氧等一些輔助急救操作;另外一人進行藥物配置以及與相關科室進行聯系的工作[7]。訓練小組要嚴格遵守自己的職業,分工明確,在訓練時由專業的護理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指導,提高有效的急救效率[8]。
3 討論
精神疾病患者在病發時會情緒失控并且具有很大的威脅性,如果護理工作人員在對患者的就診搶救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或者護理方法不當都會造成患者的身心受到巨大傷害,而且同時護理工作人員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危險,如果沒有對這些不安全隱患采取適當的措施,將會導致更嚴重的危險事故。精神科護士在急救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所以會導致護理存在問題,所以應該對護士進行一系列的專業知識培養[9],在應對患者的突然事件時應該立刻做出判斷,并迅速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在最短的時間內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制止并且最大程度的幫助患者,在危急時刻挽救患者的生命,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提高年經低經驗的護士綜合急救技能,訓練急救過程中護士的靈活性與條理性,不僅使護士掌握了單項技能的操作,還培養的護士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 考 文 獻
[1] 李何玲,胡寧娜,冉俐.運用情景模擬訓練提高護士溝通能力的實踐及效果分析.護理管理雜志,2006,6(1):44-45.
[2] 陳小娟,江桂素,鄭秀先.情景模擬教育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6):56-57.
[3] 何麗,高建平.急救模擬訓練對提高手術室護士急救技能的作用.護理雜志,2007,22(3):30-31.
[4] 張小釵.低年資護士發生護理缺陷的原因及對策.護理與康復,2004,3(4):273.
[5] 田惠萍,何滿紅,鐘 娟,等.門急診輸液區護理糾紛的分析與對策.護理學報,2006,13(7):83.
[6] 陳秀榮,張利巖,王穎,等.突發群體食物中毒的急救護理流程設置.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06,7(1):56.
[7] 蔡虻,姚莉,孫紅,等.新畢業護士規范化培訓方法的探討.中華護理雜志,2007,38(4):290.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433-02
我院作為一所綜合性醫院,每年都承擔有大、中專生的臨床實習培訓任務,其中手術室是護生必經之地,隨著醫學的發展,手術室工作更顯重要,為了培養好新的護理隊伍,醫院及科室把實習生帶教工作列為重點,我有幸成為手術室帶教組長,在帶教過程中,發現護理實習生存在一定問題,我們針對所產生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取得良好的效果,圓滿完成了每年度的實習帶教任務,學生滿意率均在98%以上,現介紹如下:
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護生方面
1.1.1 護理職業情感不穩定:護理職業情感主要是指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的情緒狀態和情感體驗,包括對專業的熱愛,對技術的鉆研,對病人的熱情等等[1]。而這些情感的體驗多來自護理人員對自己專業的理解、認同及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護生對專業充滿憧憬,十分理想化,在臨床實踐以后,體會到護理工作的瑣碎和繁雜,尤其是手術室工作繁忙、緊張,容易出差錯等。對護理工作的內涵認識不足,對護理工作的職業價值認識不夠,從而對護理工作不喜愛,甚至產生厭倦心理。
1.1.2 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手術室對護生來說近似而陌生,不同于病房環境,其工作節奏快,搶救過程緊張,人員復雜,貴重儀器設備多,無菌操作嚴格,使實習生感到無所適從,所學書本知識不能很快地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使用。
1.1.3 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及吃苦耐勞的精神:在臨床實習中,社會對護理專業的偏見,尤其是男護士,給實習生帶來困擾,對職業的滿意度下降,再加上他們中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習慣于接受他人的呵護與照顧,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及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愿干一些較臟、較累的繁瑣護理工作。
1.2 帶教老師方面
1.2.1 帶教老師知識層次不一:帶教老師大多數是中專畢業為主,缺乏系統化的專業理論知識,也跟不上護理的新變化,尤其不能適應手術發展的變化,再加上手術室工作繁忙,帶教老師不能脫離工作,而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中還要帶教,所以帶教老師精力有限,不能邊做邊講,給實習生帶來困惑。
1.2.2 帶教老師積極性不高:手術室工作的特殊性使得帶教老師缺乏足夠的耐心細細對學生進行講解,再加上科室對帶教老師沒有特殊待遇等問題,造成老師不是特別愿意帶教學生。
2 應對方法的探討
2.1 加強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情感及職業規劃的教育
護理學家Watson認為:護士應具備的特征有:一致、移情和熱情。一致是指護患互動中,護士表現真實而不虛偽,行為公開而誠實;移情是指護士站在病人角度思考問題,理解病人的感受;熱情是指對他人,包括病人、家屬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積極接受。因此作為一名實習護士,不僅需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應用,還應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情感,帶教老師可根據實綱和教學目標,通過臨床帶教活動,通過自己的示范作用,列舉臨床護理成功案例,對學科的探索和奉獻精神,連同教學內容一起傳授給學生,激發他們的專業情感,產生共鳴,同時邀請優秀護理人員和護理前輩作先進事跡報告會及職業規劃的專題講座,幫助實習生正確理解護理專業的內涵、護士角色特點、社會對護理服務的需求及護理職業的規劃。
2.2 加強護理實習生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培訓
專業指導老師可以在實踐中引導護生去學習課本上沒有的知識,鼓勵護生積極參加臨床護理科研,通過臨床實踐提高護生臨床能力,這對于穩定護生的專業態度有積極的作用。并定期召開實習小結會,讓護生介紹各自的實習情況,交流實習的體會和心得,這樣可釋放他們的情感,鼓勵他們勇于克服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并為他們提供一些解決問題和困難的建議,讓護生明白,態度決定一切,調整好心態,擺正位置并讓他們意識實習既是檢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又是對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檢驗,同時護生之間進行交流,相互鼓勵促進,可提高他們的實習水平,并保持很高的實習積極性,充分把平時所學的專業知識很好地運用于臨床。
2.3 加強帶教老師的培訓,提高臨床帶教工作整體水平
加強帶教老師的繼續教育培訓,努力提高帶教老師的業務素質,鼓勵帶教老師通過自考,成人教育等途徑不斷提高學歷水平。注重專科知識水平的培訓和學習,以滿足臨床護理工作、教學、科研的需要。目前帶教老師學歷均達到本科以上,整體教學水平得到提高。注重帶教老師的選拔,加強臨床實習帶教老師的管理,是臨床護理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臨床實習帶教老師是學生臨床與教學銜接的系帶,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之一,因此加強臨床實習帶教老師的管理,對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故護理臨床帶教應選派政治素質好、專業知識扎實、善于交流溝通的護師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