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護理學術研究

護理學術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護理學術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護理學術研究

護理學術研究范文第1篇

1教學內容的安排

按照實用型護理人才的培養目標要求,注重其教學內容的實用性,把與護理技術操作密切相關的內容作為重點內容,結合臨床詳細講述,注重臨床護理知識的滲透。

1.1基拙護理應用解剖

(1)體表解剖學:骨性標志(如與褥瘡發生的關系)和肌性標志(與肌肉注射的關系);(2)插管技術應用解剖:口、咽、食管、胃、直腸、肛管、鼻、喉、氣管、支氣管、輸尿管、膀朧和男、女性尿道等管道的形態結構特點;(3)全身主要動脈的行程、體表搏動點及其在壓迫止血中的應用要點,淺靜脈的走行及其注射、穿刺技術,深靜脈穿刺置管術的應用解剖;(4)與損傷應用解剖:與姿勢、及引流有關的應用解剖;(5)神經反射的應用解剖;(6)注射術應用解剖:皮內注射術、皮下注射術、肌內注射術等;(7)其他:一些重要器官、血管和神經的體表投影等。

1.2臨床各科護理應用解剖

(1)內科及急救護理操作應用解剖:乙狀結腸鏡檢術、纖維結腸鏡檢術、氣管插管與環甲膜穿刺術、氣管切開術、人工呼吸術、胸外心臟按壓術、心內注射術和指壓止血術等;(2)外科護理操作應用解剖:骨髓穿刺術、胸膜腔穿刺及其引流術、腹膜腔穿刺及其引流術、腰椎穿刺術和硬膜外穿刺術等;(3)婦產科護理操作應用解剖:會陰切開術、陰道后穹窿穿刺術、子宮鏡檢查術和輸卵管通液(氣)術等;(4)眼科、耳鼻咽喉科護理操作應用解剖:眼底鏡檢查法、球結膜下注射術、淚道沖洗術、耳鏡檢查及外耳道沖洗術、咽鼓管吹張術和上頜竇引流及穿刺術等。

2教學模式的轉變

由“滿堂灌”、“填鴨式”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專業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精講基本點、重點與難點,部分內容導入臨床知識分析討論,以問題引入教學內容。理論講授過后,在實驗課學時部分,授課老師首先布置教學內容,再利用標本與尸體示教,然后讓學生觀察和動手操作、分組討論,最后由老師總結。這樣的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培養了動手操作能力,為學習臨床護理技術操作打好了基礎。

3教學方法的設計

在教學過程中打破教學常規,革新教學方法,并在教學中完善新理論、新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3.1強化直觀教學法、發揮直觀教具教學的優勢,重視護理應用解剖的實驗教學

充分發揮直觀教具教學的優勢,將多媒體技術、掛圖與模型演示、標本觀察與尸體解剖、活體標本觀察等方式有機結合。重視實驗課教學,通過讓學生對標本和尸體的觀察,能夠使學生掌握體腔內器官的形態、位置、體表投影、毗鄰及肌肉、神經、血管等知識。(1)通過觀察口、咽、食管、胃、直腸、肛管、鼻、喉、氣管、支氣管、輸尿管、膀朧和男、女性尿道等管道的形態結構特點,掌握與插管技術有關的應用解剖學知識。(2)四肢淺靜脈、頸外靜脈、股靜脈和鎖骨下靜脈等是靜脈注射常用的靜脈,這些內容與臨床護理工作聯系緊密,應結合定位方法和注射部位進行詳細講述。譬如在尸體上示教股靜脈、鎖骨下靜脈穿刺的部位及定位法,往往事半功倍。(3)穿刺的定位原則是避免損傷內臟器官和血管、神經,故內臟器官的位置和毗鄰關系比較重要。俗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做”??梢韵扔山處熢谑w上示教胸膜腔、腹膜腔穿刺和心包穿刺,再讓學生動手操作,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鍛煉了動手操作能力。(4)可以結合尸體詳細講解臀大肌、三角肌、股外側肌等與注射有關的解剖學知識,示教臀大肌注射部位及定位法;也可在尸體上確定心尖、肝、腎門、膽囊底、闌尾根部等重要臟器的體表投影點,示教心內注射的進針點。

3.2活體教學法的運用

活體教學法是通過觸摸辨認骨性、肌性標志并劃出內臟器官、神經、血管等的體表投影線,由表及里,以達到“透”過體表“看”內臟的目的?;铙w標本觀察比較適合學習運動系統的體表標志、關節的運動以及動脈的摸脈點等。(1)骨性標志:與壓瘡有關的骨性標志,如枕外隆凸、肩胛岡、肩峰、鷹嘴、髂嵴、髂前上棘、坐骨結節等;與穿刺定位有關的骨性標志,如胸骨角(心包穿刺定位)、肩胛下角(胸膜腔穿刺定位)、髂嵴(腰穿定位)等。(2)摸脈點:活體觸摸橈動脈、肱動脈的搏動,確定測量脈搏和血壓的位置;活體觸摸頸總動脈、股動脈、面動脈、顳淺動脈、腘動脈等動脈的搏動,確定壓迫止血點的位置。(3)一些重要臟器體表投影點:例如,學習完膽囊的體表投影,讓學生在身上觸診投影點;在腎區練習叩診;活體觸摸闌尾根部投影點;活體上確定肝上界、肺下界投影。(4)肌肉和關節運動:觸摸三角肌、胸大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等常用的肌性標志;肌肉的作用應與關節的運動和日常動作相結合,讓學生親自做一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活體結構與臨床知識相結合,既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對人體解剖結構的感性認識,又能使學生學以致用,為學習臨床知識打好基礎。

3.3問題式教學法

護理學術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討心理護理、舒適護理聯合使用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于2013年3月―2016年6月前來該院就診的98例患者,經抽簽(具隨機性)將其分為研究組、對照組,每組49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舒適護理。記錄兩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負面情緒變化情況、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將所得數據經統計學分析后得出結論。 結果 兩組經上述相應護理后,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12.24%,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22.45%(P

[關鍵詞] 心理護理;舒適護理;血液透析;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3(c)-0153-03

Research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ental Nursing and Comfort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ZHOU Shu-mei, LUO Can, LYU Hong-yu

Department of Nephrology, Rongch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24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ental nursing and comfort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hemodialysis. Methods 98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3 to June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9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ded the mental nursing and comfort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 changes of negative emotion and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to nursing work of the two groups were recorded 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and the Conclusion was concluded. Results After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only 12.24% but as high as 22.45% in the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Mental nursing; Comfort nursing; Hemodialysis; Application effect

I臟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及多發病,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各類終末期腎臟疾病的腎臟代替治療方法,通過對機體內環境(水、電解質、酸堿度)紊亂狀態進行有效糾正、清除小分子水溶性毒物,達到保護腎臟及腎功能的目的[1]。該文為提高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腎臟疾病患者療效及預后,特于2013年3月―2016年6月期間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98例此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護理、舒適護理聯合使用在血液透析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的9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男58例、女40例,年齡25~84歲、平均(66.52±2.13)歲,透析持續時間1~9年、平均(3.24±1.04)年,血液透析次數2~4次/周、平均(2.78±0.13)次,血液透析時間3~4 h/次、平均(3.40±0.09)h,原發疾病類型:慢性47例腎小球腎炎、14例糖尿病腎病、14例高血壓良性小動脈腎硬化癥、7例多囊腎、15例原因不明。將98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研究組、對照組、n=49),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對照組給予病情觀察、生命體征(面色、呼吸頻率、血壓、心率等)嚴密監測、相關并發癥預防等常規護理措施;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心理及舒適護理。記錄兩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負面情緒(焦慮、抑郁)變化情況(護理前、護理后)、滿意度(患者評價護理工作)。

1.2.2 心理o理 ①組建心理護理小組,組員均由高年資專業臨床護士組成,通過與患者、家屬溝通掌握其實際心理狀態并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②護理人員可對失去治療信心的患者給予適當語言、肢體鼓勵,增強其戰勝病魔自信心;③護理人員若經觀察發現某些患者具有較差的治療依從性,可通過告知遵醫囑治療對疾病的積極意義、未遵醫囑治療將導致的嚴重后果促使其按時按量用藥;④患者因過度擔心療效而表現出焦慮、抑郁情緒時,護理人員可對其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發生原因、治療方法等)并例舉以往成功病例,緩解其相應負面情緒;⑤護理人員應告知家屬對患者實施生活、精神及經濟支持對其疾病治療及預后的積極意義,指導家屬積極配合患者臨床治療及護理。

1.2.3 舒適護理 ①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應適當開窗通風有利空氣流通,定期對房間地面、空氣及物品消毒,規定每日親屬探視時間及人數,保持溫度24~26℃、濕度50%~60%;②房間布置以暖色調為主,適當放置綠色植物,使患者感受家庭溫馨;③護理人員可邀請家屬參與患者健康食譜的制定工作,使患者食譜符合其日常飲食習慣,有利于增進患者進食欲望從而提高機體抵抗力,以優質蛋白,低鹽、低鉀、低磷、富含維生素食物,注意控制水分的攝入,一般飲水量出為入,在1 d尿量的基礎上加500 mL左右,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忌煙酒,可適當食用膳食纖維預防便秘,必要時遵醫囑給予緩瀉劑;④根據該科室實際情況提供書、電視、廣播等分散患者注意力,緩解其因透析所致生理及心理不適感;⑤護理人員主動詢問患者所需,并盡量滿足其合理需求,及時解答患者及家屬對疾病治療及護理工作的相關疑問,適時采納其合理建議;⑥病情及生命體征穩定者可鼓勵其適當運動,以散步、太極等有氧運動為主,盡量選擇在天氣狀態良好的室外運動,有利于使機體接收陽光及新鮮空氣,運動時需有專人看護,出現異常情況需及時停止運動并告知醫生處理;⑦給予必要的健康教育,根據患者年齡、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如版畫、宣傳冊、口頭宣教、集中學習等,告知日常生活應注意勞逸結合并保持身心愉悅。

1.2.4 效果判斷標準 ⑴負面情緒:①焦慮:利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準確評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焦慮狀態,HAMA量表需涉及14個項目且每項得分范圍0~4分(五級評分法),量表總分越高則測試者心理越焦慮;②抑郁:經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判斷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抑郁情況,HAMD量表共17小項,其中10小項評分方法及得分范圍同HAMA量表,7小項得分范圍0~2分(3級評分法),總分與測試者心理抑郁程度呈正相關;⑵護理滿意度: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得分范圍0~100分)由該科室護理人員共同參與制定,涉及護理服務、態度等多方面內容,于患者結束該次治療后出院當天指導其獨立填寫,采用不記名調查方式,待量表填寫完成后統一回收并記錄得分情況,分數越高則患者對護理服務越滿意。

1.3 統計方法

將所得數據輸入Excel 表中(Office 2003),經SPSS 19.0統計學軟件給予統計學分析,該文中兩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HAMD、HAMA)評分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均屬于計量資料(表示方法(x±s)、檢驗方法行t檢驗)、兩組血液透析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屬于計數資料(表示方法[n(%)],檢驗方法行χ2檢驗),檢驗結果P

2 結果

2.1 不良反應

經上述相應護理后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24%)較對照組(22.45%)顯著降低,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負面情緒及滿意度

兩組護理前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程度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后兩組HAMA、HAMD量表評分均較之前顯著降低,研究組負面情緒改善效果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研究表明,血液透析仍臨床用于治療各類終末期腎臟疾病的腎臟替代方法[2],可顯著延長腎臟疾病終末期患者存活時間,在患者接受透析治療過程中給予正確有效的護理配合是保障其療效及預后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由于多因素(生活環境惡化、飲食結構調整、工作壓力增加、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等)共同作用,各類腎臟疾病發病率均呈顯著上升趨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數量也隨之增加,已引起廣大醫護人員高度重視。

研究表明[3-5],血液透析患者將由于各種因素出現焦慮、抑郁、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如不了解病情、過度擔心療效、不信任醫護人員、因疾病所致生理不適、病房環境陌生等,若負面情緒程度較重將直接影響其接受臨床救護積極性及依從性,對其療效及預后也將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提示根據血液透析患者實際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將有利于改善其相關負面情緒,對保障患者療效及預后均具有積極意義。

舒適護理是近年來于臨床推廣使用的新型護理理念,在使用原有常規護理保障患者生理舒適度的前提下,加用飲食、環境、運動等其他輔助護理干預措施使患者心理、精神、社會等各方面也將達到舒適效果[6]。研究表明[7],對血液透析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可使其身心均處于舒適狀態,顯著提高患者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有利于其盡快恢復身心健康。

該文研究可知,對照組經常規護理后不良反應發生率高達22.45%,患者負面情緒改善效果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不理想;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用心理護理、舒適護理后,該組負面情緒改善效果及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12.24%,與李儀靜[8]研究資料中顯示,心理護理、舒適護理可顯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負面情緒以及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14.52%具有相似性結論。

綜上所述,對血液透析患者給予常規護理聯合心理護理、舒適護理可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有利于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值得今后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海平.舒適護理模式改善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5,19(12):72-73.

[2] 李冬梅.尿毒癥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心理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2 (3):125.

[3] 鈑衿劍劉力松.實施人文關懷 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J]. 護理管理雜志,2011, 8(3): 44-45.

[4] 王曉婷, 于濤. 椎體骨折患者應用舒適護理的效果分析[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4, 11 (12): 256-258.

[5] 鄒小蘭, 惠菊芬,丁文慧 . 舒適護理在電子腸鏡檢查中的應用 [J]. 中外健康文摘,2010,7(33):273-274.

[6] Kate L,Stonell CA. Amest hesia and sedation for gast rointestinal endoscopy[J].Current Opinion in Anaest hesiology,2014,18(4):431-436.

[7] 范延欣 .舒適護理在結腸鏡檢查患者中的應用 [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336.

護理學術研究范文第3篇

一、護理基本技術的發展背景

護理基本技術是基礎護理學的前身,最初本門課程的建設主要集中于基本的注射技術、輸液技術以及衛生環境技術等基本護理技術的學習。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國家對護理專業的重視以及大力支持,護理基本理論體系、護理臨床實驗技術、護理教育教學體制得到了一定的完善與發展。近年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了國家、社會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護理基本技術與護理理論體系也在不斷的改革與完善過程中,護理健康教育理念、護理技術發展的重要性、護理系統理論體系、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護理專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研究已經成為了目前護理專業研究的重要內容。

二、護理基本技術課程介紹

1.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開設目標。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開設符合國家護理開發項目的發展方向。從宏觀看來,通過開設護理基本技術課程,旨在培養一批專業化的應用型實干護理人才,不斷豐富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目標、規范教學管理方式,爭取將護理基本技術課程建設成為高校護理專業的一流學習科目。從微觀看來,護理基本技術課程開設的直接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醫院以及護理相關專業輸出專業化的護士人才,建立一支技術過硬,自身素質強,服務貼心到位的應用型護理隊伍,不斷開拓護理行業的建設道路,描繪護理行業的發展藍圖。

2.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發展特點。護理基本技術課程是一門特殊的醫科類學習科目,它雖然沒有臨床專業的縝密性,也沒有醫院管理專業的全局性,但它卻擁有自身發展的顯著特點,具體特點概括如下:(1)知識、能力、素質的有機統一。護理基本技術課程不同于一般的高校專業課,護理專業的從業對象是相對弱勢的疾病患者,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以及更加貼心優質的護理服務,因此,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有一定的職業操守和自身素質,要切實對護理對象付出真心,不可敷衍了事,態度不端不正。(2)護理教學資料完善全面。護理基本技術課程是一門應用型學習科目,要想實現教育教學的現代化以及完整化,護理教學資料的完善與全面是學好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前提條件。這里所說的護理教學資料并不單單指護理專業的配套指導教材,還包括先進的實驗器材、豐富的模擬資源庫、全面的文獻查閱資源以及高質量的護理教師團隊等輔助學習資料與對應學習手段。(3)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谧o理基本技術課程的建設特點,本課程以培養專業化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為實現手段。在教學理念建設過程中,注重培養護理人員的職業操守,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在教學方法上,注重護理手段的創造創新,注重合作式和啟發式教學方法的使用。

三、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教育教學方法

1.充分運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1)“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本質。“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并不是簡單地將教師、學生、實際應用實踐三者強行的融合到一起,而是將三者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穿插,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實驗操作,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加入適當的理論研究。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本領,還要有良好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不但要掌握所學知識,還要學會舉一反三,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維和具體的實際操作能力。(2)具體實施步驟與實施方法?!敖?、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要有規范的實施步驟和正確的實施方法,這里針對具體的臨床案例,提出了基本的三步運行法。①課前準備階段。這一階段以教師為實施主體,教師根據學生的基本特點和教學基本內容設置不同的案例對象,在上課之前提前將設計好的案例交給同學們進行預習、思考,讓學生自行設計護理步驟,找到護理方法,以備課上討論實踐。②課堂及時修正。采用流水化作業的實施步驟,學生提出護理意見,教師在學生具體操作的過程中對學生護理的缺點和不足進行及時的改正,并為學生演示正確的護理步驟,以此加深學生對護理知識的理解。③嚴格考核與評估。護理專業的學生在真正走上護理崗位前,要進行嚴格的考核與評估,考核分為筆試、臨床實踐和面試三大部分的內容,筆試試卷采取百分制,學生要達到80分以上的優秀成績才能進行臨床實踐項目;在進行臨床實踐考核時,考核隊伍由專業的醫師和授課教師組成,學生達到各位評審的平均成績才可以通過考核,最后面試通過才能最終走上工作崗位。(3)“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作用?!敖?、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推動學生形成專業的護理技能。相對于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圖片的展示以及視頻模擬實驗增加自身的實際操作技能,進而針對具體的臨床案例,提出個人獨到的見解,進行充分的研究思考,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具體的探索以及團隊交流,切實改正自身的錯誤實踐觀念,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推動建設精品課程體系。針對護理基本技術教育教學課程的完善與發展,我們提出了精品課程建設體系。所謂精品課程就是對傳統的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配套設施進行改革與完善。(1)完善理論教學體系。理論教學體系的完善主要在于對教育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理論教學方法,在每一章節的護理學習中加入實踐操作和護理技??的人際溝通交流等學習內容,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人際溝通能力,為將來的就業打好堅實的基礎和做好必要的準備。(2)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許多高校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都提出了加強實踐化教學的教育方法,但如何實現實踐化的教育教學發展要求,是值得我們探討的關鍵問題所在。要增加實驗的設計性,學生在進入醫院實習之前,可以獨立設計護理小手冊,把基本的護理知識和護理常識寫入手冊,通過一定的宣傳與推廣,讓人們了解基本的護理知識,這也是實踐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3)引進先進設備,拓寬實習渠道。由于護理基本技術課程的特殊性與較強的實際應用性,對教學設備的要求較之一般課程要高的多,因此學校要加大投資力度,引進先進的教學模擬設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基礎學習條件。同時,要加強實驗、實習基地的建設,除了學生課上的模擬實驗,實驗室的實際操作,學校還應該與更多的醫院基地建立合作關系,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入醫院等相關場所感受真實的操作環境、學習真正的操作技術,增強自身應對突發問題的能力。

3.充分利用網絡進行護理基本教學。(1)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護理基本技術教育教學中充分引入多媒體技術是指對多媒體教學課件、多媒體視頻等具體先進網絡技術的應用。利用多媒體課件和多媒體視頻進行實際護理案例的動態實驗過程演示,可以將專家的實際操作過程通過視頻的方式制作出來,并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在學生面前,實現學生與專家的近距離接觸,方便學生學習先進的操作手法以及獨特的教育理念。(2)建設專門的知識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傳播平臺。專門的知識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傳播方式是現代化教育教學推廣的關鍵手段之一。在實際的護理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專門的護理網站向人們傳播基本的護理知識,以此豐富人們的護理常識,而網站的維護者可以由護理專業的學生擔任,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護理知識體系,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民意,了解人們基本的日常護理需要。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定時推送護理知識和護理常識,可以有效引起人們對護理專業教育的重視,擴大護理專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以便于從側面穩固護理專業的發展地位。

護理學術研究范文第4篇

中圖分類號 R473.7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9-0117-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9.065

為了探討白內障術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護理意義,為白內障術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臨床有效護理提供重要依據[1]。本文選取在筆者所在醫院實施白內障手術、且術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80例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實施白內障手術,且術后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患者8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11~74歲,平均(34.1±6.4)歲;入院治療前眼壓34~62 mm Hg,平均(42.9±3.8)mm Hg;平均住院時間(11.2±4.0)d。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2~71歲,平均(35.2±7.5)歲;入院治療前眼壓35~62 mm Hg,平均(43.0±3.9)mm Hg;平均住院時間(11.3±4.1)d。導致80例患者合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如下:(1)患者出現視網膜靜脈阻塞問題;(2)患者出現視網膜病變問題;(3)患者出現視網膜炎癥問題;(4)患者出現視網膜動脈阻塞問題;(5)其他病因[2]。對應的患者例數分別為15、38、10、11及6例。

1.2 方法

1.2.1 手術治療方法 醫生根據8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實際病情,選擇相應且合適的手術治療方法,對于存在節段性透明癥狀的患者,主要進行視網膜光凝手術臨床有效治療,在實施完白內障手術后,還要給予患者有效地抗青光眼手術治療,在抗青光眼手術實施完成后,要為患者采取有效地止血措施,另外還要給予患者抗炎藥物臨床治療。

1.2.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臨床護理,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和患者日常注意事項,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長期治療和保健護理方案,定期給藥,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飲食,讓患者定期進行適當的運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系統化的臨床護理,在手術實施治療前,要給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養氛圍,要保持病房安靜和環境衛生,給予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指導,告訴患者及家屬治療和護理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要以患者為核心主體,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同時加大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增強護理人員的服務水平和護理責任感,護理人員要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日常生活和活動方案,及時了解患者和家屬的需求,解決患者和家屬的相關問題。要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多和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溝通,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主動性,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要讓患者了解后期可能產生的相關問題和不適感覺,以及降眼壓藥物的治療作用,抗青光眼手術治療前,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常規臨床檢查。患者出院后,要做好后期病情隨訪工作,要在患者手術實施結束后落實術眼保護工作,避免用力揉眼,避免進行比較大的眼部運動,要叮囑患者定期進行病情復查,在后期隨訪調查過程中,要著重觀察患者眼壓變化情況,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處理。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護理有效率、護理滿意度以及后期隨訪情況。護理情況分為明顯有效、基本有效及無效,護理有效率=(明顯有效例數+基本有效例數)/總例數×100%。護理滿意情況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有效率對比

經過臨床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22.093,P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經過觀察對比,觀察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9.061,P

2.3 兩組患者后期隨訪情況比較

患者后期病情隨訪主要包括眼壓有效控制情況、血管消退率情況、視力維持情況以及后期不用給予止痛藥物治療的情況,觀察組后期隨訪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

護理學術研究范文第5篇

【關鍵詞】微創清除術 高血壓性腦出血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4-0034-02

高血壓性腦出血是基于長期高血壓狀態使腦細小動脈發生玻璃樣變性、纖維樣壞死、甚或微動脈瘤的基礎上,血壓突然升高而導致血管破裂出血,突然發病時,病情危重,急性期死亡率較高[1]。目前針對高血壓性腦出血的治療方法主要采用微創顱內血腫清除術。臨床效果較好。采用有效優質的護理是提高搶救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發生的關鍵因素。現選取56例接受微創清除術治療的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隨機分配,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觀察其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擇自2012年10月~2013年12月來院就診的突發高血壓性腦出血患者共56例,均接受微創清除術治療,年齡在39~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2±9.5)歲。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6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史,病程1~19年,平均(8.4±4.3)年。入院時發病均在3h之內,收縮壓在180mmHg以上。經CT檢查,基底節出血26例,其中破入腦室系統11例,腦葉出血21例,丘腦出血9 例。均無凝血功能障礙。將其分為護理組、對照組兩組,護理組共28例,對照組28例。兩組在年齡、性別、血腫體積、血壓、病程、出血部位、發病時間以及其他一般條件均無顯著差異(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手術和護理進行。護理組在常規手術和護理的基礎上針對患者的病情行優質護理。包括以下內容,

1.2.1術前護理

心理護理: 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的安全性、必要性、手術方法、過程及配合要點,緩解緊張、焦慮的心理,取得患者和家屬的理解與信任, 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術前準備: 術前對患者進行全面的檢查,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常規頭部備皮,給予吸氧,必要時需氣管插管,留置導尿管,開放靜脈通道。監測血壓、體溫、血氧飽和度、心電圖等。予脫水降顱壓。躁動患者給予鎮靜止痛。

1.2.2 術后護理

1.2.2.1 病情觀察

術后保持心電監護,監測血壓控制在150~160/90~100mmHg,避免血壓過低引發腦血流灌注不足。觀察患者體溫變化,對體溫過高患者積極采用物理降溫, 如溫水或乙醇擦浴、頭部置冰枕等。動態監測觀察患者意識和瞳孔變化,如患者出現一側瞳孔放大、光反射遲鈍及意識障礙、健側肢體活動障礙等則提示出現腦疝癥狀, 立即搶救治療, 護理組2例患者出現腦疝,經搶救均轉危為安。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可以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監測患者意識時,若發現嗜睡或昏迷的患者則提示有再出血的可能,要提高警惕。

1.2.2.2 引流管護理

(1)引流管的高度:血腫與腦室不相通時行低位引流,血腫破入腦室時需抬高引流管,將引流管最高點固定在穿刺點上方10~15 cm 高度開放引流[2]。(2)保持引流管通暢:引流管引流不暢時, 不能盲目負壓抽吸。若檢查有血凝塊堵塞時 ,可采用生化酶技術將血塊液化后排出。(3)引流液的觀察: 密切觀察引流液顏色、量和性質,判斷有無血腫液化和縮小、有無再出血。引流液顏色鮮紅則提示有新出血的發生,應及時復查后止血、降顱壓控制。護理組有2 例引流液量多且顏色鮮紅,經檢查確認為再出血,經及時搶救病情得到控制。(4) 預防感染:病室、空氣清潔消毒,保持通風。引流管、引流袋要及時更換, 1%碘伏消毒皮膚, 無菌敷料覆蓋引流口; 沖洗時注意要先抽后沖, 避免逆行感染。(5)拔管前后護理: 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經CT復查顯示血腫清除后可以拔管。拔管前要閉管24 h, 檢查有無顱內壓增高的跡象,無此跡象時可拔管。拔管后加壓包扎,患者保持頭部抬高,禁止側臥,避免腦脊液流出, 必要時可縫合穿刺點。護理組未見腦脊液滲漏。

1.2.2.3 并發癥預防護理

(1)預防壓瘡: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每隔2 h 更換1次;保持床單清潔、干燥;經常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避免壓瘡。(2)泌尿系統感染護理:取尿標本檢查,選擇敏感抗生素,感染部位及時清潔消毒。0.02%呋喃西林液沖洗膀胱,外陰及尿道口用0. 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護理組有1例尿道感染,治療后感染獲控制。(3)肺部感染護理:腦出血患者因長期臥床,術后機體抵抗力降低,易發生肺部感染。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定時翻身、拍背, 幫助痰液排出。鼓勵清醒患者主動咳痰, 可適當給予刺激;對無力咳痰、昏迷患者, 可給予霧化吸入,排出痰液。護理組2例出現肺部感染, 經積極抗感染治療和吸痰等護理后, 1例病情得到控制,1 例長期吸煙史患者治療無效因呼吸衰竭死亡。

1.2.3術后康復護理

高血壓性腦出血有極高的致殘率,微創治療后要積極鍛煉,以降低致殘率。在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可以開始肢體功能訓練, 早期以被動運動為主。活動幅度由小至大, 循序漸進。早期訓練1~ 2 周后可以開始以語言、站立和步行為主的訓練。鼓勵患者以不疲勞為度積極活動。

1.3 觀察指標

按A D L 標準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處理能力進行評級。隨訪1年,觀察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3 討論

運用微創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手術創傷小,術后愈合快,手術療效較好。臨床護理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和引流狀況,及時發現再出血,及時搶救,能有效提高重癥腦出血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要加強術后護理和康復鍛煉,預防感染、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乡城县| 调兵山市| 锡林郭勒盟| 醴陵市| 铁岭县| 涿鹿县| 韶关市| 东丽区| 珠海市| 武隆县| 万年县| 潮安县| 格尔木市| 民丰县| 元氏县| 义马市| 涪陵区| 哈密市| 台中县| 巴里| 子长县| 凤山市| 秦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冕宁县| 阿坝县| 梅州市| 兴业县| 德化县| 尤溪县| 万全县| 芦山县| 原阳县| 江西省| 兴隆县| 丹巴县| 厦门市| 河津市| 甘洛县| 赣榆县| 竹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