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更年期和骨質疏松的關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扛”不過去的更年期
調查顯示,僅1%~2%的人會去醫院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很多人以為,絕經、卵巢功能減退是個自然現象,“扛一扛”就過去了,不用治療。殊不知,“更年期”如果不及時治療,患者會出現心情焦慮、抑郁,影響生活質量;而且,它還是女性此后生命中眾多疾病的“罪魁”,如血脂改變進而引發心臟病,鈣質流失導致骨質疏松,甚至是骨折等。
焦慮、愛發脾氣等情緒波動,是大家最熟知也是最典型的更年期癥狀,但很多人對此不夠重視。此外,失眠、愛出汗、易疲勞、心悸、潮熱、肌肉關節疼痛、耳鳴、皮膚感覺異常等,都是其早期癥狀,其實這些都意味著卵巢功能的衰退,接著還可能出現陰道干燥、骨質疏松、心腦血管疾病等。
更年期治療 需整體方案
那么,更年期的問題應該如何治療呢?這要從更年期問題的根源說起。
從字面上來講,更年期的“更”就是變化的意思,“年”這里指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一個時代,也就是說,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經歷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根本原因是女性卵巢功能的衰退。
女性到40歲以后,卵巢功能的儲備急劇減少,到了50歲,大多數人卵巢里面的卵基本就沒有了。卵巢里面的卵有什么作用呢?生育是它一個主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卵了,人就沒有生育功能了。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雌激素的分泌。雌激素是從卵周圍的顆粒細胞分泌的,其他地方是基本不能產生雌激素的。卵巢功能衰退,卵巢里沒有卵就沒有雌激素的產生了。而女性更年期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雌激素的缺乏,因此激素補充治療是解決多種更年期相關問題的根本之道。
女性絕經是在50歲左右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伴隨很多衰老的相關問題,這些不一定都是絕經所帶來的,這就需要一個包含生活方式調整、激素補充治療、鈣和維生素D補充、骨質疏松和其他相關問題的針對性治療等一系列全面治療方案,而且在不同年齡段、不同伴隨疾病以及不同更年期問題的嚴重程度下,藥物的選擇也有所不同,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補充激素 把握“時間窗”
圍絕經期是指卵巢功能開始減退到絕經后1年之間,大約持續3~5年,通常出現在45~55歲。
在圍絕經期,女性卵巢的功能衰竭,性激素水平紊亂。月經失調是圍絕經期開始的標志性癥狀。除此之外,超過七成的女性還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其他癥狀,如潮熱多汗、脾氣暴躁、抑郁焦慮、皮膚萎縮和關節疼痛等。對于圍絕經期的癥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合理的治療,避免為骨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和老年癡呆等老年疾病埋下隱患。
圍絕經期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分泌相應減少的時期。雌激素的下降會導致骨量呈陡坡式快速丟失,最終導致骨質疏松的發生。所以,在圍絕經期適當進行激素補充治療,可以保持骨量,阻止骨量迅速丟失,從而預防骨質疏松。同樣,激素補充也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目前的研究表明,神經系統的退化也與雌激素的長期缺乏有密切關系。早期及時補充雌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老年癡呆的風險。但如果錯過這個“窗口”后才使用激素補充治療,即使雌激素仍然能夠改善血脂狀態,但由于動脈粥樣硬化和神經系統的退化已經發生,將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癡呆的風險。國際絕經學會和和各國的專家都指出,在絕經10年之內,對有癥狀的中年婦女進行激素補充治療,將形成對心血管系統和神經系統的長期益處。
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激素補充治療是一個醫療措施,因此應該由醫生來掌握其應用?;颊卟荒苊つ渴褂谩P枰⒁獾膸讉€問題:
1.激素補充治療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出現絕經及相關癥狀(如血管舒縮癥狀、泌尿生殖道萎縮癥狀、神經精神癥狀等)和預防骨質疏松的需要,是應用激素補充治療的首要適應證,而各種雌孕激素依賴性腫瘤、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和未查明原因的婦產科問題則屬于禁忌證。
2.激素補充治療不是什么問題都能解決的:年老以后會出現多種衰老的問題,這些問題并不都是由于雌激素缺乏引起的。激素補充治療只能解決由于雌激素缺乏所帶來的問題,而不能解決因年齡增長帶來的疾病。
3.激素補充治療不是什么時候都能開始的:從圍絕經期開始到絕經早期,是激素補充治療的“時間窗”。過了這個窗口再開始使用,益處就很有限了。此外,對于有子宮的女性,還不能只補充雌激素,應該同時補充相應的孕激素,這樣才更加安全。
目前,人類的平均壽命接近80歲,50歲前后正在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應該是到了人到中年的黃金時期。她們是家庭的中堅力量,是工作單位的骨干,承擔著繁重的社會職責。在醫生指導下,采用綜合全面的正確健康措施,并適時接受激素補充治療,將可以減輕“更年期”的煩惱,提高生活質量,降低老年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加健康地安然度過人生的后30年。
方法:①舉辦專題講座②健康咨詢,③口頭交談④衛生專欄⑤衛生報刊⑥發放相關知識傳單⑦電臺開設健康咨詢講座,放錄像等。[結果]通過健康教育,使之能正確認識更年期出現的各種生理心理變化以平和的心態接受和度過更年期。
關鍵詞: 社區教育;生理;心理變化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2)08-0201-02
1 健康教育:
方法:①舉辦相關知識專題講座,每日一次②建立健康檔案,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并定期隨訪③電話熱線咨詢解答④發放相關的健康教育小冊子,認真解答并給予科學指導
社區健康教育的實施內容
WHO 1994 年提出廢除“更年期”術語,圍絕經期是卵巢功能衰退至絕經期1年的時期。由于雌激素缺乏、孕激素不足,雄激素相對或絕對過多的內分泌變化引起身體發生相應生理、心理變化。表現以下方面:
1.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由于絕經即將步入老年表現:記憶力減退、緊張、焦慮、恐懼、悲觀、多疑、憂郁等心理癥狀,此時注意心理衛生,學會自我調整,如果在單位上班,告知同志,現為更年期期間,情緒波動較大,請大家理解。如在家中,告知家人,瑣事盡量謙讓。別跟我一般見識等度過這個時期就好了,不要影響家庭和睦。同時進行自我調節。聽音樂,唱歌,跳舞,上網,跟朋友聊天,旅游等調節心態,把不愉快轉移到上述方面,發泄出去,或看心理醫生,保持良好心態、減少疾病發生癥狀,嚴重者根據醫囑,應用激素療法。
2.血管舒縮癥狀:潮熱,潮紅,和出汗,失眠時,暗示療法。告訴自己這不是病,是更年期因素,要放松自己。不要緊張,配合藥物,口服安定,谷維素,維生素B6等
3.性心理障礙:由于出現月經紊亂,對性產生消極恐懼心理,痛,陰道炎,影響夫妻生活。局部可用劑如維生素E或雌激素油膏可緩解癥狀。自我調節,嚴重者看心理醫生
4.心血管癥狀可出現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假性心絞痛、心悸等。營養指導:低熱量、低脂肪、低鹽、低糖、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合理營養一日三餐定時。不吃零食,控制體重增長,每日蛋白攝入量65-70g。其中動物和豆類蛋白應占三分之一以上。余下為碳水化合物和水果、蔬菜。飲食清淡,鹽攝入量3.-5g為宜。每人每天烹油量
5.骨質疏松:保證充足鈣攝入800-1000mg/日。如奶制品、蝦皮適量補充鈣制劑和維生素D。多吃豆制品,以攝入植物雌激素、曬太陽、體育鍛煉、適當鍛煉不僅增加肌肉力量還可減慢骨質疏松的速度。每天至少30分鐘,運動要適度。一般鍛煉結果微微出汗,不覺心跳劇烈為宜。運動后事宜心率=170-年齡。防止跌倒摔傷引起骨折。禁忌煙酒。研究顯示,吸煙酗酒加速骨質疏松速度。
6.由于這時期愿意出汗,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勤換內衣內褲。
7保證充足睡眠,每晚7-8小時,避免晚睡、開夜車、喝咖啡喝濃茶、因為困覺過去很難入睡
8.定期體檢:這一時期是心血管疾病,腫瘤高發年齡。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最好每一年左右進行一次體檢。定期測量體重和腰圍:標準體重的簡易計算方法:①身長cm-105=體重kg ;判斷±10%為正常標準;±10%-20%為超重或消瘦;±20%以上為肥胖和嚴重消瘦。②體質指數(BMI)體質指數=體重(kg)/身高(㎡)判斷體質指數18.5-25為正常,低于18.5或高于25.0為消瘦或肥胖③自我檢查法:自我檢查最好在月經后1周進行,每月自查一次,每半年至一年由醫生檢查一次,已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方法:①脫掉上衣,面對鏡子直立,兩臂自然下垂,觀察自己大小,位置是否在同一水平,外形有無異常。、乳暈、皮膚有無異常。用對側的十指中指及無名指平放在上按一定順序依次檢查。查內側時上肢上舉,查外側時上肢下垂,在檢查腋下及鎖骨區淋巴結有無腫大。還可取仰臥位進行觸診檢查,切忌用手指抓捏。以免將乳腺組織誤認為腫塊。②平時注意內衣是否有漿液性或血性分泌物污漬,定期自我檢查有無溢液,取半坐位,用手沿乳暈、根部順時針方向按壓,如有溢液,注意溢液的性質
9.激素替代療法(簡稱:HRT)的應用。因更年期女性各種健康問題都是由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引起的。而用激素替代治療確實可緩解相關的癥狀,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按醫囑執行。
(1)適應癥: ①嚴重的圍絕經期綜合癥狀,影響生活質量。
②手術或疾病引起的卵巢早衰
③有骨質疏松癥或有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
④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
(2) 禁忌癥: ①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如子宮肌瘤腫瘤
②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
③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
④血卟啉病
⑤血栓栓塞病
10.社區建檔 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并進行家庭隨訪。
【結果】:通過健康教育使之能正確的對待更年期的各種癥狀和心理變化,以平和的態度度過更年期,通過健康教育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綜合素質,拉近了醫患關系,提高了語言溝通能力。為社區教育打下了基礎。
G太太的青春形象證實了威爾遜醫生所堅信的醫學觀點:更年期的婦女如果接受雌激素療法,確實可以防止停經,以及隨之而來的迅速而令人苦惱的老化過程。
3年后(1966年),威爾遜的暢銷書《婦女青春常駐》向所有婦女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從那時起,不論是單獨使用,或是在激素補充療法中配合其他激素一同使用,雌激素在渴望保持青春的婦女眼中差不多成了靈丹圣藥。以美國為例,正處于更年期的婦女之中。有l/4――大約1千萬人服用雌激素,雌激素已成了美國銷量最大的處方藥物。
像所有神效藥物一樣,激素補充療法也可能有不良的副作用。1995年5月,美國癌癥學會發表了一份引起爭論的研究報告,指出長期服用雌激素會提高患卵巢癌的風險。6月間,新英格蘭醫學學報報道了一項歷時10多年、調查了12萬名護士的研究,再度肯定了一個長期以來的疑慮――激素補充療法和乳癌有關。1個月后,西雅圖市弗列德?赫金森癌癥研究中心發表研究報告說,并束發現二者之間有關聯。
其實。甚至在那些不利報告發表之前,許多婦女對雌激素的擁護程度已明顯比不上她們的醫生。1987年的一項報告顯示,有30%的婦女沒有照醫生為她們開的雌激素方子配藥。而配了藥的婦女當中,有1/5在9個月內停止用藥,其余的4/5則時服時停。究其原因,一些人服藥后感到不舒服;另有些人則因為不喜歡服藥,或者怕這些激素會致癌。64歲的伊斯萊爾是位社會工作者,她不用雌激素是因為怕患癌癥。她認為,一個人只要基本健康,多幾條皺紋或肌肉有點松弛又有什么關系?
好消息是:一項針對激素補充療法、設計的長期研究終于展開了。199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開展了耗資6.28億美元的“促進婦女健康”計劃,其中包括一項大型研究,以2.75萬名婦女為對象,其中半數接受激素補充療法,另一半服用安慰劑。以比較兩組婦女中患乳癌、心臟病、骨質疏松癥及其他疾病者的比例??上а芯拷Y果要到2005年才能揭曉。
因此,在未來9年內,權衡雌激素的功效與風險也許是女士最感頭痛的問題之一。
要了解雌激素療法的影響,首先必須知道這種激素在人體內的天然作用。人體中,腦部、骨骼和肝臟等大約300種不同組織都有雌激素受體。有些組織,如泌尿與生殖管道、血管、皮膚、等組織,需有雌激素才能維持活力與彈性。
女性大約8歲的時候,腦內丘腦下部開始驅使卵巢分泌雌激素,體內雌激素水平逐漸提高。引起胸部發育及月經來潮。到了35歲左右,體內雌激素水平開始下降。40多歲逐漸進入更年期。平均51歲停經。
在更年期,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丘腦下部會發出更多的內分泌信號,要卵巢多生產些雌激素。但卵巢內的卵子已逐漸老化,反應時強時弱。結果就像紐約大學內分泌科專家利拉所說:“雌激素水平起伏不定,每天如此,令人非??鄲馈!?/p>
丘腦下部也是身體的恒溫器,過度活躍就會觸發潮紅――出名的更年期癥狀。有位婦女形容潮紅發作的感受就像“有個噴火器對著你的臉噴火”。丘腦下部過分活躍也會導致心跳加劇和夜間盜汗。更年期的生理變化也常常導致醫生的診斷錯誤。如更年期的出血反?,F象往往被誤診為子宮長了息肉或纖維瘤,使婦女遭受無端開刀切除子宮或接受刮宮手術之苦。
哈佛大學婦科專家埃倫認為,更年期最好的療法是教育,向婦女灌輸更年期的知識。運動、均衡飲食和不吸煙有助于順利度過。肥胖通常有點好處,因為脂肪細胞會制造一種名為雌酮的雌激素(不過肥胖會增加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有些婦女(其中有胖的也有瘦的)得上天特別照顧。卵巢一旦停止分泌雌激素,其他器官就會生產更多的雌酮。
更年期究竟是否需要使用雌激素,目前基本上是兩種態度,一部分專家認為應該因人而異。
有85%的婦女停經后一年之內,大部分癥狀會消失。但也有一些婦女會感到非常痛苦。難以忍受。對這些人來說,雌激素療法往往有神效。
家系中曾有很多人患乳癌或子宮癌的婦女,不宜服用雌激素。
有血栓問題或陰道異常出血的婦女,使用雌激素前須告訴醫生。
使用雌激素后也許體重會增加,或者感到不舒服。例如雌酮會令人抽筋和易怒。是否需要繼續使用,值得商榷。
另一些專家認為,不論“停經后的甘甜期”令婦女感到多么舒暢,她們其實應該長期服用雌激素――越久越好。
今天婦女遇到的問題包括骨質疏松、心臟病和其他病痛,都是服用雌激素也許就可以防止的。
正在采用激素補充療法的婦女患結腸癌的風險比從未用過這種療法的婦女低將近一半。
一停經就開始采用激素補充療法,盆骨碎裂的風險可減低50%;即使到70歲或以上才開始服用雌激素,風險也會減少。許多專家認為。防止骨質疏松的最好策略是三路并進,增加攝取鈣,練習舉重,以及服用雌激素至少5年。
停經后就服用雌激素的婦女,心臟病猝發的幾率比不服用者大約少一半。
已停經的婦女如果驗出膽固醇過高或者有其他心臟病征兆,應以激素療法為第一療法。
1.1由于更年期的婦女缺乏保健的知識
通常情況下造成情緒不穩,如心理情緒產生波動、失眠、自我難以調節癥狀,加重了更年期綜合征的到來,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婦女在這之前,最好進行一些心理咨詢或去醫院或相關門診進行問診,可以采取適當的藥物治療,例如,激素的定量使用,對該病的預防有積極的作用;保持積極的上進心,能很大程度的增強婦女的機體的免疫力。此外,良好的心情會促使神經分泌系統、免疫系統進行密切的協作以及緊密的協調,從而使機體處于一種健康的、穩定的最佳狀態,還能有效的降低和克服婦女更年期的綜合癥[2]。
1.2婦女在經期期間對鈣物質的的補充和吸收顯得十分的重要
尤其是婦女在絕經前、后,每天對鈣的吸收平均量為1200~1500mg,外加還要補充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和磷的吸收,促使鈣物質能在骨骼內快速的沉著。還有要適量的補充相關的激素,尤其是女性激素,它能更好的調整女性在過渡時期激素的分泌量,從而能延緩骨質疏松癥的發生發展,還能降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對婦女更年期的綜合癥也有改善性。
1.3對婦女圍絕經期間的保健與護理
首先,正確的使用藥物干預。從流行病學、臨床實驗、動物實驗等方面講大豆異黃酮能夠改善絕經后女性出現的潮熱癥狀,還能防止血管粥樣硬化的癥狀以及防止骨質疏松的出現,從而降低了乳腺癌的發現率,因此要建議女性尤其是更年期的婦女要及時的使用大豆異黃酮進行治療借助依賴性癥狀以及相關的疾患[3]。其次,婦女在更年期的時候易出現三大腫瘤: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更年期屬于高發階段,因此要更加的重視,盡早的做好婦科腫瘤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婦女應每隔3~6個月做1次婦科檢查,對疾病的篩查工作一定要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療。假若月經周期除了出現了紊亂之處,還出現了經期的延長以及經量的增加,那么就應該及時的就診,防止失血過多,從而出現貧血癥狀。
2婦幼衛生工作的相關特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自己的保健意識也逐漸的增強,保健的需要也在慢慢的改變,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觀念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不僅僅要求減少疾病的發生,而且還要追求生命的高質量。因此,對婦幼衛生保健必須要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小單位,從維護生理健康島社區以及家庭健康的促進來更新人們的思想,從而更好的調整婦幼衛生服務的思路,不斷的拓寬服務的范圍。對婦幼衛生展開保健服務要根據其婦幼衛生的工作特點,開展以下相關的工作:在社區建立相關的婦女早孕的保健卡,主要是包括產前、產時、產后的相關保健服務;對高危妊娠的轉診以及篩查;對育齡的夫婦要進行相關計劃生育的指導。其中尤其是要注意對危重癥的兒童和婦女要建立婦幼衛生的急救站,及時的將危重癥的患者進行急救或者是急轉診治,從而有效的降低5歲以下的兒童和孕產婦的死亡率。幫助以及指導母親堅持6個月的母乳喂養。對兒童的管理和服務要從孩子的出生到成年,制定一套完整的服務系統;加強對兒童急性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的管理;給兒童要做好定期的體檢、免疫等工作。對于下崗的職工,因為有失落感,在更年期的時候更容易出現焦慮、煩躁等癥狀,這就要求服務人員對其患者要加強思想的開導并給予相關藥物的輔助治療,幫助更年期的婦女高興的度過更年期。日常生活中和要加強婦女、兒童多發病、常見病以及相關的慢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日常生活中要加強對婦幼衛生保健活動的宣傳,引導人們不斷的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的方式,在人們的心中樹立健康的觀念,降低疾病的發生。
3加強人員素質和基礎設施的建設
婦幼衛生工作是關系到我們民族的昌盛以及每個家庭的幸福生活,所以醫院應該加強對婦幼衛生工作的重視。在醫院配備必須的產科、兒科的醫療器械以及專業用車。在專業醫護人員方面,不僅保障基層人員的工資報酬和福利待遇,而且還要加強對基層婦幼衛生人員的業務培訓,要求每年對基層婦女衛生人員的專業培訓達到100%,其合格率要達到96%以上。另外,還要建立吸引人才的機制,提供學習的機會和晉升的機會,改善工作的環境,最終形成合理的、嚴格的、科學的工作環境,保證婦幼衛生工作順利的進行。
【關鍵詞】 青少年; 碳酸飲料; 骨質疏松; 頜骨骨折愈合
中圖分類號 R78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3-0162-03
【Abstract】 Recently reported cola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fracture increased risk had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data,long-term excessive drinking carbonated beverages affect the body of calcium absorption and cause calcium abnormal loss,resulted in bone pathology change.But carbonated beverages fracture healing research very little and carbonated drinks of osteoporosis had not been enough attention.This paper mainly on the theory of the parties explore effect of ingestion of carbonated drinks on the body.
【Key words】 Adolescent; Carbonated drinks; Osteoporosis; Jaw bone fracture healing
First-author’s address: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 063000,China
1 致骨質疏松的因素
最新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是骨質疏松癥患者最多的國家,總數超過9000萬,占總人口的7%[1]。2011年哈佛大學就碳酸飲料對青少年的危害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表明,青少年經常飲用碳酸飲料其發生骨折的概率是同齡人的3倍。其中關于可樂的專項調查結果顯示,經常飲用可樂的青少年發生骨折危險的概率則比同齡人高5倍。碳酸飲料攝入過多易引起鈣磷比例失調,延緩鈣質吸收,亦可使其骨礦含量流失。最終導致骨質疏松,加大骨折的風險。鑒于此,碳酸飲料對骨質影響的研究尤為重要。
1.1 碳酸飲料與骨質疏松
碳酸飲料中的磷酸可能會導致骨鈣的流失。鈣是人體必需的元素,約占人體質量的1.4%,其中體內99%的鈣以無機鹽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1%存在于血液和軟組織。體內骨骼中的鈣和全身其他組織中的鈣相互不斷釋放、交換和沉積,保持動態平衡,維持正常生理功能。也參與神經傳遞、肌肉收縮、血液凝結、維持細胞功能、調節心率以及激素釋放和乳汁分泌等。最近 臨床和試驗證實長期大量飲用碳酸飲料大量與低血鈣癥和試驗設置有關[2-5]。
磷存在于所有天然食物中,一般不存在飲食磷缺乏問題,相反高磷飲食可降低腸吸收,刺激PTH水平升高,被認為是OP的危險因素。若長期飲用碳酸飲料,則會使磷攝取過多,而超出身體代謝能力,必然會阻礙鈣的吸收,終將影響骨質量。但目前西方學者已證實:碳酸飲料因獨特酸爽的口感,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礦物飲品、比如水、酸奶等乳制品的攝入[6],進而影響機體對鈣的補充。美國的兩項食品營養調查證實了這個觀點,在4000多名青少年兒童中,發現其中近三成的男孩子每天飲用的碳酸飲料多于三罐。此說法進一步說明了,在青春發育期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攝入減少,體內所需微量元素不均衡,鈣的補充、流失量及生活習慣加劇了鈣缺乏的問題。在骨量獲得的關鍵時期,低鈣情況下,骨代謝加快進而發展為骨密度降低[7]。
兒童期和青春期是骨骼發育的關鍵時期。幼年期骨體積和骨強度與線性生長呈同步增長,而骨量在20歲前即可獲得90%以上的峰骨量,且骨量的積累直到30歲才完成。獲得最佳峰量骨即骨量的早期累積,可能是終生骨骼健康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較高的峰量骨可提高機體日后對骨量丟失的耐受性,延緩老年期因骨量丟失造成的骨折危險性[8]。
碳酸飲料長期、潛移默化的影響人體骨骼,甚至危及全身各方面健康,這個問題不只局限在青少年人群,影響他們的骨骼發育,同樣問題也存在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會加重更年期婦女的骨鈣流失。碳酸飲料性骨質疏松是由于膳食不平衡引起的,缺乏礦物質和維生素,在低鈣環境下,無論是進食高蛋白還是低蛋白,均有可能引發骨量減少、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脆性增加,屬于營養缺乏性骨質疏松。
1.2 致使骨質疏松的其他因素
1.2.1 激素 (1)雌激素:雌激素對全身性骨質疏松癥的影響也已得到證實,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雌激素分泌不足,骨吸收和重建失去平衡。(2)甲狀旁腺素:甲狀旁腺素可調節體液中鈣離子濃度,維持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數量相對平衡。甲狀旁腺素受眾多因素的調節,其中血鈣濃度起重要作用。有實驗證實,長期飲用可口可樂的大鼠,出現體重下降,低血鈣癥狀,故體內甲狀旁腺素的合成和分泌也會受到影響。
1.2.2 性別和年齡 骨吸收和代謝與年齡、性別密切相關。女性生理受雌激素調控,絕經后的婦女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除出現更年期相關癥狀外,還伴有無聲息的骨量丟失加速。男性骨代謝的主導激素是睪酮,因內分泌環境不同,導致男性BMC高于女性,同樣男性BMD峰值也高于女性[9]。
1.2.3 運動因素及力學刺激 運動對青少年兒童BMC的積累有積極作用,通過運動刺激改變骨骼肌的強度、刺激骨形成。不同類型的運動對骨代謝有不同影響。運動量小也可造成骨量減少,發生骨質疏松的危險性增高。很早以前Woff指出力學變化決定骨的形態和構筑,比如脊髓、周圍神經病變及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損傷后引起的肌肉癱瘓;長期工作生活在失重環境中,長期臥床等。
1.2.4 營養與生活習慣 鈣磷代謝紊亂是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低鈣飲食者同樣易發生骨質疏松。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質等營養素也會影響鈣的代謝。蛋白質營養不良,會阻礙骨基質蛋白、骨膠原合成和成骨原料缺乏。骨膠原的合成依賴于蛋白的攝入量和種類。在維生素中,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可以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和轉運,另外維生素D還和甲狀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鈣素協同平衡血液中鈣和磷的含量,特別是提高人體對鈣離子的吸收[10]。
2 碳酸飲料性骨質疏松對頜骨骨折的影響
2.1 骨質疏松對頜骨骨量丟失的影響
頜骨在顱面部起主要的支撐力量,因特殊部位而具有特殊解剖學形態、結構和功能。在全身骨骼系統中較為活躍,全身骨代謝的改變必然會涉及頜骨骨量的改變。同時,局部因素對頜骨骨量的變化又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對頜骨骨量丟失的研究,預防與治療既要有整體的觀點,考慮骨代謝的共性問題,又要重視頜骨局部各種因素對骨量丟失的影響[8]。頜骨骨量的丟失除全身骨代謝的因素外,也與頜骨特殊的解剖學形態結構及功能有關。因此,局部因素對頜骨BMC丟失的影響不容小覷。比如:口腔內牙齒的數目及健康情況,頜骨承受咬合力的大小,飲食咀嚼習慣,口腔衛生狀況等。此外,局部因素年齡、性別、骨質疏松病程的長短,對頜骨BMD丟失也有一定的影響。骨質疏松對口腔骨量丟失有直接影響,頜骨BMD的變化與全身BMD的變化為正相關關系,在評價頜骨BMD時應考慮到上述局部因素[8]。
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析頜骨BMC,宏觀上表現為頜骨體積的改變,上下牙槽嵴的高度和寬度的改變。但這個變化很難有統一衡量標準;在微觀上表現為頜骨骨量的改變,通過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觀測頜骨BMD的改變來作為衡量標準。早期發現骨質疏松主要是依靠BMD檢查,故通常采用微觀角度揭示骨質疏松對頜骨的影響。
2.2 骨質疏松對頜骨骨折的影響
骨質疏松癥的潛行性,無并發癥的骨質疏松者,主訴無任何疼痛癥狀,無畸形等體征。其主要特征是以骨量減少為主,伴有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骨折及再度骨折危險概率增加[11]。而碳酸飲料性骨質疏松更是被人們忽視,真正引起臨床醫生和社會關心的是它的并發癥骨折,骨折是骨質疏松癥的最終后果,給人帶來很大危害。已發表的三篇論文報道了可口可樂的攝入和骨折風險的增加緊密相關[12-14]。
由臨床病例論證得出:骨質疏松與頜面部創傷,以及骨折或骨缺損之間的關系,骨質疏松嚴重程度和頜面部骨折概率呈正相關。由其他因素導致的全身骨質疏松癥還可累及牙槽突吸收、牙槽嵴高度降低[15]。
3 頜骨骨質疏松對頜骨創傷愈合的影響
近年來,隨著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增多,有針對性的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特點開展研究,因此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方面有了深入了解。通過對骨質疏松動物模型進行實驗性研究發現,具有骨質疏松的大鼠在骨折愈合過程中骨痂形成較正常組減少,生物力學強度較正常組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愈合延緩和再骨折發生率的升高被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1)骨質疏松不僅導致非創傷性骨折的增加,同時也增加了創傷性骨折的嚴重程度,常表現為粉碎性骨折,在治療過程中很難達到完全復位。(2)骨質量的降低,給內固定的固定強度(初始穩定性)造成嚴重影響。(3)往往合并關節攣縮、肌肉萎縮等因素而無法進行有效功能鍛煉[16-17]。除這些影響骨折愈合的外部因素外,骨質疏松本身是否影響骨折愈合過程曾存在不同觀點[18-19]。
骨質疏松由于骨量減少,骨小梁稀疏、纖細、骨強度降低、骨折的危險性增加,頜骨的特殊解剖學形態結構及功能,尤其是下頜骨突出于面下1/3更容易受傷發生骨折。頜骨的骨折及牙齒的脫落或拔除,都給頜骨造成創傷。因此,頜骨受到創傷的機會比其他骨骼更多一些。由于骨質疏松異常的骨代謝,對頜骨創傷的愈合會帶來一定的影響,有實驗利用去勢新西蘭大白兔建立骨質疏松模型,繼而建立下頜骨骨折模型及拔牙創模型,觀察頜骨骨質疏松對骨創傷愈合的影響。發現在頜骨骨折愈合過程中,礦化骨小梁骨痂面積、結合骨痂面積、封閉骨痂面積等指標,骨質疏松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在光鏡下觀察發現,骨質疏松組有大量軟骨性骨痂,但其向骨性骨痂演變過程非常緩慢。上述實驗表明了頜骨骨質疏松延緩了骨創傷的愈合過程,其骨愈合的質量降低,呈骨質疏松表現的趨勢。
參考文獻
[1]王君平,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逾9000萬[N].人民日報,2014-10-20(8).
[2] Mazariegos-Ramos E,Rodríguez-Morán M,Guerrero-Romero F,et al.Alteraciones en el metabolismo del calcioy fosfato secundariasala ingestión de refrescos fosforados[J].Bol méd Hosp Infant Méx,1995,52(1):6-10.
[3] Mazariegos-Ramos E,Guerrero-Romero F,Rodríguez-Morán M,et al.Consumption of soft drinks with phosphoric acid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pocalcemia in children:A case-control study[J].J Pediatrics,1995,126(6):940-942.
[4] Guerrero-Romero F,Rodríguez-Morán M,Reyes E.Consumption of soft drinks with phosphoric acid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pocalcemia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Clin Epidemio,1999,52(10):1007-1010.
[5] Amato D,Maravilla A,Montoya C,et al.Acute effects of soft drink intake on calcium and phosphate metabolism in immature andrats[J].Rev Invest Clin,1998,50(3):185-189.
[6] Fernando García-Contreras,Ramón Paniagua,Marcela Avila-Díaz,et al.Cola Beverage Consumption Induces Bone Mineralization Reduction in Ovariectomized Rats[J].Archives of Medical Research 2000,31(4):360-365.
[7]李恩,薛延,王洪復,等.骨質疏松鑒別診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34-512.
[8]閻德文,肖建德.實用骨質疏松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573.
[9]鄭倩華,秦爾奇,趙中亭,等.雌激素與免疫在絕經后骨質疏松發病機理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3):147-150.
[10]林麗英,莫綺華,余賀杲.各種護理對骨質疏松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4):92-94.
[11]李學朋,孟照明,孟兆亮,等.補腎活血方對去卵巢大鼠骨質疏松檢測指標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16-18.
[12] Wyshak G,Frish R E,Albright T E,et al.Nonalcoholic carbonat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nd bone fractures among women former college athletes[J].Orthop Res,1989,7(1):91-99.
[13] Wyshak G,Frish R E.Carbonated beverages,dietary calcium,the dietary calcium/phosphorus ratio,and bone fractures in girls and boys[J].Adolesc Health,1994,15(3):210-215.
[14] Petridou E,Karpathios T,Dessypris N,et al.The role of dairy products and nonalcoholic beverages in bone fractures among schoolage children[J].Scand J Soc Med,1997,25(2):119-125.
[15]于世鳳,史鳳芹,章魁華,等.牙周炎與骨質疏松癥[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1996,2(2):30-32.
[16] Montagnani A,Gonnelli S,Cepollaro C,et al.Effect of simva-statin treatment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turnover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postmenopausal women:a 1-year longitudinal study[J].Bone,2003,32(4):427-433.
[17] Maeda T,Matsuunma A,Kawane T,et al.Simvastatin Promotes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in MC3T3-E1 Cells[J].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01,280(3):874-877.
[18] Tikiz C,Tikiz H,Taneli F,et al.Effects of simvastati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remodeling parameters in postmenopausal osteopenic subjects:1-year follow-up study[J].ClinRheumatol,2005,24(5):447-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