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范文第1篇

一、創新社區衛生工作機制

我中心牢固樹立品牌意識,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工作性質,擬定了社區衛生服務考核制度,從組織管理、服務內容、健康教育、基本醫療、慢病管理等方面,每月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進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指導,督促整改,并將每次考核成績納入年終考評。同時創新全科團隊工作模式,每周三以巡回工作的方式,輪流下到各個社區,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活動,傳播健康知識,逐步讓轄區居民認同健康理念,采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無病防病,有病早治,既病防殘。此舉受到上級衛生部門領導的贊揚。

二、實施合肥市政府“衛生為民辦10件實事”工作方案

根據合肥市政府下發的“衛生為民辦10件實事”的文件精神,我們認真學習討論,擬定了該方案的實施細則。做了如下工作:

1、多次組織全科團隊下社區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向城區居民家庭免費發放健康小油壺和鹽勺1000件。懸掛宣傳條幅、張貼宣傳標語并散發宣傳單1000份,發放全科優惠卡1000張。

2、到轄區各社居委與相關人員溝通交流,宣傳登記結婚居民自愿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的重要性。并做了有關“婚檢的重要性”的專題教育講座。

3、宣傳城市低保戶居民享受社區醫療服務“三免三減半”政策。

4、宣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70歲以上老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常規項目體檢。上半年為246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做了免費常規項目體檢,并建立健康檔案。

5、免費接種10種一類疫苗預防11種疾病。上半年預防接種9258人次。

6、大力開展《百家千場公民健康素養知識》傳播活動,組織全科團隊下社區以“普及居民健康素養知識”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健康知識傳播;讓社區居民更多的了解和掌握了健康養生知識,提高了社區居民的健康保護意識。同時還在轄區內開展了愛國衛生和禁煙禁毒宣傳活動,禁煙制度上墻。贏得了轄區居民的好評。 

三、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

深入社區健康教育既是提高社區居民自我保健意識和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最重要的職能之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在我中心的社區衛生服務中起著先導和造勢作用。

為此,我們十分重視,精心組織和策劃,上半年開展了不同類型的健康教育講座10場,受眾1434人;開展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培訓和督導13次,受眾978人;制作更換宣傳欄和三角架宣傳展板16塊,制作ppt演講課件23個。發放健康教育處方1.1933萬張,到社區張貼自制的全科工作理念宣傳畫40張,同時張貼了上級下發的20余種衛生防控宣傳畫。為了防治艾滋病的傳播,通過當地派出所,摸清了38家娛樂場所,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對重點娛樂場所進行宣傳和督導,采集了第一手珍貴的資料。

按照上級健康教育方面的要求,我中心還積極參與衛生宣教和培訓活動,為社區居民和駐地單位創建健康教育宣傳欄,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得到了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

四、健康檔案管理工作

我中心在XX年成立之初,半年間突擊完成建檔達標任務。當年轄區的建檔率平均已達到80%。分別為:建設社區的建檔率達90%;紅期社區的建檔率達80%;戴安橋的建檔率達70%。今年上半年居民新建和更新檔案1638人次。目前正在積極策劃,如何采集新劃分過來的濉溪東路的重點人群的健康檔案,同時研究如何提高已建檔案的更新率和利用率。

五、全科醫學團隊工作

全科醫學是一個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于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是對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一體化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如果說專科醫生是高聳入云的山峰,那么全科醫生就是圍繞著山峰的山脈,因此,如何將全科醫學理念貫穿于社區衛生工作中,做好社區全科和醫院專科的互動,也是我們應該研究的課題。

今年初,我們貫徹落實了省衛生廳下達的“新年送健康,關愛到社區”文件精神,組織全科團隊下到各社區,開展健康宣教和義診活動,受到轄區居民的熱烈歡迎。

上半年中心全科醫學團隊實行了團隊長負責制,將全科團隊公示牌懸掛到每個小區顯眼的位置,公布每個全科醫生和社區護士電話號碼,隨叫隨到。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下社區活動方式,定期即:每周三下午南北兩個團隊合二為一,在各個社區巡回開展工作,每周五下午南北兩個團隊各自為陣,在自己所管轄的社區巡回開展工作。

每到一個社區,我們就擺開工作臺,放上各類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臺卡,耐心細致地為轄區居民解疑答惑,變醫患關系為朋友關系,工作中我們融入三級預防的理念,一級預防即病因預防,干預疾病的危險因素。做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詢;二級預防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做健康義診和疾病篩查;三級預防即預防疾病的并發癥和殘疾。做疾病的管理和康復。通過上述工作,提高轄區居民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疾病的檢出率,降低疾病的發病率和并發癥及致殘率。

共2頁,當前第1頁1

不定期活動是平時根據實際工作需要,自己調整下社區工作時間,原則上每周必須下社區工作三次。利用“低保人群接待日”、“入戶服務工作日”、“特殊需要服務日”三種途徑開展便民服務。“低保人群接待日”規定居民可在領取低保金的那天免費享受測血壓和面對面的健康宣教和健康咨詢等多種公共衛生服務。“入戶服務工作日”規定每周五下午為責任醫生和社區護士入戶服務工作日,居民可在自己家中享受到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殘疾人康復等一系列服務。“特殊需要服務日”則要求責任醫生和社區護士在社區居民遇到棘手的健康問題時,只要一個電話,就要隨時提供上門服務。

在探索全科團隊工作模式的討論中,我們還研究了雙向轉診的工作方案,向省立友誼醫院提出雙向轉診合理化建議,擬定社區衛生服務雙向轉診協議、雙向轉診卡、雙向轉診流程圖、雙向轉診登記表,為轄區危重病人解決后顧之憂。除了在便民服務上狠下功夫外,我們還將全科醫學優惠卡發放到居民手中,讓居民有健康問題,就打電話咨詢或直接到中心診治。

經統計上半年全科團隊下社區開展各項宣傳咨詢、健康教育、健康義診工作達40余次。免費義診、測血壓、健康咨詢1603人次。得到了社區居民的一致稱贊。

六、慢病管理工作

XX年,我中心被衛生部列為《實施高血壓、糖尿病社區防治適宜技術》監測點。目前高血壓規范管理數227人,糖尿病102人。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以高血壓規范管理為切入點,提升了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的知曉率和滿意率。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范文第2篇

一、招聘崗位、人數及要求:

崗位

人數

要求

全科

3

執業醫師,年齡不限,有全科上崗證或規范化培訓證(退休人員除外)。

針灸推拿科

1

執業醫師,65周歲以下。

放射診斷

1

執業醫師,年齡不限。

超聲診斷

1

執業醫師,65周歲以下。

心電診斷

1

執業醫師,年齡不限。

兒童保健科

1

大專及以上學歷,臨床執業醫師,年齡不限。

 

二、招聘條件:

1、思想政治素質好,恪守職業道德,有奉獻精神,責任心強,踏實肯干,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

2、戶籍不限,年齡、學歷見各專業要求,身體健康,性別不限。

三、報名時間:2016年2月19日——2016年3月17日。

四、報名材料:個人簡歷、身份證、學歷證書、執業證、資格證等。請有意者將相關材料發送至郵箱:xhqjczx@163.com或郵寄至杭州市西湖區晴川街405號蔣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郵編:310030。也可現場報名。

五、其他說明: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范文第3篇

近日,記者采訪了蜀山區衛生局長張春雷,請他談談有關蜀山區醫療衛生建設方面的情況及部署規劃。

記者:張局長,近年來國務院把社區衛生服務列為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請問這幾年來蜀山區在社區衛生服務建設方面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張局長:區政府一直非常重視社區衛生事業的發展,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推行了基層醫療機構,包括社區服務中心和醫療衛生院的改革,全面推行人員競聘上崗,建立健全競爭機制和財政保障。但是和合肥其它幾個區相比,蜀山區的基層醫療機構“先天不足”。2010年實行醫療機構改革時,蜀山區只有三里庵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一家政府公辦醫院,不論是基礎設施還是醫務人員都相對薄弱,遠遠無法滿足居民的需要。當時的燃眉之急是要增設醫療機構。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區政府采取了三點做法:第一是加大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加強醫療機構的網點建設。比如新建的2000平米的南七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1500平方米的五里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已投入使用。第二是采取大醫院延伸和企事業醫院轉型。比如大醫院延伸如琥珀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是由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延伸創辦的,而企事業轉型的,如合力叉車廠的醫院轉型后為稻香村街道醫療衛生社區服務中心,原江淮江車廠醫院轉型為西園新村街道醫療衛生服務中心等,這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主辦主體是大醫院和企業。第三是購買公共衛生服務崗位。在這些主辦權不屬于蜀山區的服務中心里,依據居民人口按照一定的比例,區政府以5.2萬元/個的價格購買崗位,這樣既減少了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又讓原先的公共衛生設施發揮了作用,通過這些方法,蜀山區的衛生服務中心由原來的一個增加到8個,期中3家為公辦性質,另5家是合作方式,充分滿足了轄區居民基本的醫療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

記 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哪些具體的便民服務措施?

張局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首先是衛生服務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由原來的“等人來”轉變為“上門去”,具體的便民服務措施歸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推行家庭醫生契約服務,選擇重點人群簽訂契約,定期上門服務為患者送醫送藥,建立簽約病人去三甲大醫院就診的綠色通道,節約就診時間。其二建立以執業醫師為主體的全科醫生服務團隊,為轄區內的重點人群建立健康檔案。這些人群主要是老人、慢性病人、嬰幼兒等。其三請大醫院專家開展義診和講座,為居民講解“基礎目錄藥物”的藥性和藥理。其實“基礎目錄藥物”都是在臨床使用的藥物中經過反復遴選,對比后確定的,不僅療效非常好,而且價格便宜。但就是由于大家不了解、不認同,所以才會去選擇價格昂貴的廣告藥,通過專家的講解,可以打破居民對廣告藥物的膜拜,有利于推進醫改。

此外,社區衛生中心還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慢性病干預和健康教育等為重點的綜合衛生服務,提升社區衛生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還有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自2011年9月1日起,政府在公辦衛生服務機構里購買“基礎目錄藥物”全部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居民可以買到放心、廉價的藥品。

記 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既然有財政上的保障,那么如何激勵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范文第4篇

讓居民滿意,全力構建和諧社區,科苑街道為居民營造了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園,由此獲得了“全國社區服務先進單位”稱號。

從2005年起,科苑街道在轄區幾個社區相繼推開以便利老百姓為目的的“一站式”服務模式。“敞開一扇門,能辦萬家事”,這些服務項目貼近居民所需,減少了辦事流程,變“讓老百姓跑腿”為“替老百姓跑腿”,使他們不出社區就可得到滿意服務。

在麗景苑社區的“一站式”服務大廳,各項便民服務項目、辦事流程及服務時限,全部張貼在墻,居民諸如辦證、優撫、社會救助、失業手續、項目申報等都可在此一次辦結,深受居民歡迎。

科苑街道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重點,健全服務體系,不斷滿足居民生產、生活和工作需求。他們著眼于“老有所養”,辦事處投資3200多萬元,建起了3000平方米的街道星光老年活動中心和7處社區老年公寓,提供床位560個。各村居還為失地老人定期發放養老金,并統辦理了醫療保險,滿足了轄區老年人的社會化養老需求;著眼于“貧有所助”,實施了“一助一”結對幫扶工程,轄區單位與低保戶、殘疾人等困難家庭結成了110余對幫扶對子;著眼于“病有所醫”,建立了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解決了社區居民就醫難、看病貴的問題。一部熱線電話,更讓居民們感受到社區服務的方便快捷。家住麗景苑的居民孫玉英,患有哮喘病多年,過去一犯病,一家人忙得團團轉。如今電話一撥通,社區的醫護人員幾分鐘就能趕到病人床前。

在服務模式上,科苑街道創立起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相結合、志愿服務與專職服務相結合、定期制度化服務與不定期集中服務相結合的“三結合”社區服務模式,構建起了遍布轄區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辦事處積極開展注冊“社區義工”工作,引導廣大社區青年團員、老黨員及其他熱愛社區事業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來,先后成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務隊、老黨員義務巡邏隊、社區文體活動隊及轄區服務網點志愿服務隊,開展全方位的社區服務。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范文第5篇

社區崗位吸納失業人員的優勢,全面提升社區就業服務水平。

我市轄區內有社區137個,其中市區14街道共轄社區66個,縣(區)6個城關鎮共轄社區71個,根據"充分就業社區"的創建標準,市區已有9個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同時有86個社區達到"雙無"社區,占參與創建活動社區的85.15%.在創建過程中,各街道社區緊緊圍繞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通過扎扎實實地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2005年全市城鎮凈增就業4.3萬人,安置下崗失業人員4.47萬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0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降到3.85%;核發《再就業優惠證》6萬份;為516名下崗失業人員申領小額擔保貸款1108萬元;再就業培訓2.3萬人。僅市區的街道社區就業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1萬人,幫扶就業困難群體2000人,通過舉辦各種培訓班,培訓下崗失業人員5700多人,開發崗位1500多個。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強化創建活動的組織領導

(1)召開會議,下達目標任務。2005年我們召開街道社區平臺建設和就業工作表彰會議,各區勞動保障局與街道勞動保障所簽訂就業管理目標責任新狀,將"充分就業社區"的創建工作列入對街道社區的目標考核體系,加強創建工作督促和指導。

(2)下達文件,明確創建標準。根據省廳"關于創建雙無街道、社區"活動的精神要求,結合我市工作實際,出臺《關于開展創建雙無街道、雙無社區和充分就業社區的活動通知》(淮勞社發[2005]112號),在開展"雙無街道和雙無社區"創建活動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標準,制訂了創建活動的工作計劃,明確驗收標準、申報和考核程序。明確"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必須達到"雙無社區"的5條創建標準,同時還增加了"兩證"管理、勞務派遣企業的運營等4條創建標準。

二、開展調查,完善基礎臺賬

根據創建活動的工作計劃,我們指導各街道社區重新開展了下崗失業人員的調查,比較詳細地掌握下崗失業人員、"4050"人員和對雙下崗(雙失業)家庭的具體情況,進一步完善了三大基礎臺賬。做到"五摸清"(即家庭情況清、就業愿望清、技能水平清、家庭收入清、求職意愿清)。同時街道社區能結合實際,為就業困難群體建檔建卡,錄入微機進行動態管理。如市區清江街道、長東街道及所屬社區專門為下崗失業人員建立流動跟蹤服務卡,詳細地記錄下崗失業人員的跟蹤服務工作和各項優惠政策的享受情況。

三、貼近群眾,開展人本服務

為了能向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及時、優質和高效的就業服務,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困難。在工作中我們一是完善日常就業服務。勞動保障協管人員遵守勞動保障協管員的職責,嚴格按照規范,熱情、細致、耐心的為社區每一位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并落實好失業登記、《就業登記證》申領、《再就業優惠證》申領、社保補貼的申領、提供就業指導、依托勞動保障四級網絡信息平臺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信息咨詢和勞動保障政策業務咨詢等服務,極大地方便了社區居民。二是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定期組織用人單位下社區開展招聘會和開展勞動保障進社區活動;指導社區開發就業崗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就業;同時各社區也通過收集轄區單位的用人信息,推薦介紹就業;成立勞務服務組織,吸納下崗失業人員;通過各種方式來降低社區失業率。從市區2005年底調查數字來看,80%以上的社區達到無雙下崗(雙失業)與單親等就業困難家庭。三是開展再就業幫扶活動。以市政府名義出臺市區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和雙下崗(雙失業)再就業幫扶實施方案,加強工作的領導和督查,要求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服務所、工作站積極配合幫扶單位開展再就業結對幫扶工作。確保再就業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和目標的完成。四是落實優惠政策。進一步加強《再就業優惠證》的管理,做到應發盡發;認真做好社保補貼、小額貸款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并做好跟蹤后續服務。五是開展再就業培訓,積極組織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再就業培訓和"SYB"創業培訓,引導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增強他們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并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后續服務。浦樓街道利用自身勞務派遣企業缺月嫂、物業管理專門人才的情況,開辦月嫂、物業管理培訓班,把培訓合格的下崗失業人員通過勞務派遣實現再就業。六是加強社區就業工作宣傳。街道和社區聯合舉辦"優惠政策宣傳月"活動。把各項政策送到下崗失業人員的家里和手中。如長東辦事處開展"迎五一、勞動光榮交流表彰活動",組織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的典型進行經驗介紹,同時對轄區內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個體經營者頒發獎狀和獎品進行表彰,調動社區居民參加創建的積極性。

四、利用優勢、打造社區亮點

在創建過程中我們把打造社區工作亮點,基礎建設亮點、創業典型作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主要載體,從多方面給予街道和社區的支持。同時社區能充分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富有特色的工作,推動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如:清浦區的大橋社區充分利用社區優勢,成立社區服務中心,組織了9個不同類型的社區服務隊、工作組,吸納近100人就業,同時與企業合作,發展家庭手工業,讓弱勢群體不出家門就實現再就業,高峰期就吸納下崗失業人員近200名。清浦區的運河社區積極發展勞務派遣企業,為居民就業創造條件,該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內大企業較多的優勢,與多個企業建立勞務合作關系,安置派遣下崗失業人員128人。清河區朝陽社區利用社區內機關大院多的優勢,成立家政服務中心,目前有50多人從事家庭服務;清河區的車站社區充分利用轄區內商業網點多的優勢,開發自行車看管,超市保潔崗位,安置10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清河區的河堤社區把提升就業服務環境作為社區建設的重點,打造了全市一流的社區服務平臺。開發區的街道社區從失地農民的角度入手,出臺了土地換社保的政策,解決了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同時有的將縣(區)把開展勞動力轉、培育創業典型,作為創建工作的切入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

在省廳和省就管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我市2005年度"充分就業社區"的創建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離上級領導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各縣(區)開展創建活動不平衡,創建的力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社區勞動保障協管人員的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開始好、起點好很關鍵,為此。在新的一年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按照省廳的創建具體要求,按照陳廳長在全省勞動保障平臺建設表彰大會的講話精神,對照陳廳長提出的八項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并充分借鑒兄弟城市的先進經驗的做法,深入地開展創建工作,精心打造便民勞動保障服務平臺,以期在今后的管理與服務中取得更大成效,確保省廳下達"創建充分就業社區"達25%目標的完成。

一、召開街道社區就業工作表彰會,近期將召開街道社區勞動就業工作和平臺建設工作表彰會,總結工作、交流經驗,表彰在街道社區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提高他們工作積極性和創建熱情。并對創建活動中經考核認定為"雙無社區"進行授牌。

二、簽訂目標責任狀。進一步健全街道社區勞動就業工作目標考核體系,與街道勞動保障服務所簽訂勞動就業目標責任狀,將創建活動列入責任狀,做到創建活動,有領導、有計劃、有組織、有落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德清县| 永川市| 彭山县| 泗水县| 黄冈市| 乌什县| 双辽市| 清原| 古田县| 旬阳县| 金坛市| 四会市| 宁晋县| 景德镇市| 灌云县| 宜城市| 那曲县| 怀柔区| 尚志市| 鲁山县| 北碚区| 临桂县| 布拖县| 南木林县| 吉木乃县| 嘉义市| 元朗区| 商都县| 北安市| 锡林浩特市| 禄丰县| 神木县| 马山县| 洞头县| 贺兰县| 定西市| 陆良县| 雅安市| 保康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