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 探討靈芝孢子對妊高征大鼠所生幼鼠海馬線粒體相關分子物質的影響。方法: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劑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w-nitro- L- arginine methylester, L- NAME)給予大鼠腹腔注射制備妊高征模型, 在此基礎上胃飼靈芝孢子。應用cAMP放免法、RT-PCR、酶活力檢測等技術評價靈芝孢子對妊高征大鼠所生幼鼠海馬線粒體相關分子物質水平的影響。結果:妊高征孕鼠的剛分娩幼鼠海馬cAMP水平、線粒體DNA(mtDNA)水平及ATP合酶活力都降低。pgc1α表達水平與正常對照大鼠比較沒有變化。 生后30 d的幼鼠海馬cAMP水平、mtDNA水平、ATP合酶活力和pgc1α表達水平低于正常對照大鼠。胃飼靈芝孢子后,妊高征大鼠的剛分娩幼鼠和生后30 d的幼鼠海馬cAMP水平和mtDNA含量恢復到正常對照大鼠水平,ATP合酶活力和pgc1α表達水平也有恢復性增高。結論:靈芝孢子具有調節妊高征大鼠所生幼鼠海馬線粒體相關分子物質水平的作用。
【關鍵詞】 大鼠
靈芝孢子( Ganoderma spore, GS)是經過現代技術加工處理的靈芝生殖細胞,具有一定的防治疾病的功效。本研究組以往研究發現,靈芝孢子可以促進受損傷的神經元存活及其軸突再生[1, 2],這提示靈芝孢子具有神經生物活性。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e, NO)是調控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功能的重要信使分子。在妊娠高血壓征(妊高征)孕婦的血液中發現,NO和精氨酸的含量降低[3]。我們也發現,應用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抑制劑N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Nw-nitro- L- arginine methylester, L- NAME)抑制NO生成,可以造成孕鼠的血壓升高及其胎鼠和所生幼鼠海馬的損傷,喂服靈芝孢子后可以部分緩解NO水平降低引起的損害[4, 5]。最新研究提示,NO可以促進線粒體生物發生(mitochondrial biogenesis)[6]。然而,妊高征孕鼠的NO水平降低是否引起其所生幼鼠海馬線粒體生物發生障礙,目前尚未見報道。本研究試圖探討靈芝孢子對妊高征大鼠所生幼鼠海馬線粒體相關分子物質水平的影響,為臨床服用靈芝孢子干預妊高征提供實驗資料。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SD成年雌性大鼠40只,體質量200~230 g,11~12周齡;SD成年雄性大鼠10只,體質量250~300 g,13~15周齡。由中山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合格證號為(醫動字)第26-99C016號。按雌雄比例為2∶1合籠后的第2天觀察雌鼠陰道黏液(涂片法),有者被認為是妊娠0天(E0)。將這些妊娠鼠隨機分為:(1)正常對照組,于妊娠14~20 d(E14~E20)腹腔注射生理鹽水+胃飼蒸餾水;(2) L -NAME+蒸餾水組,注射 L -NAME+胃飼蒸餾水;(3) L -NAME+精氨酸組,注射 L -NAME+胃飼 L -精氨酸100 mg/(kg·d),分2次胃飼;(4) L -NAME+靈芝孢子組,注射 L -NAME+胃飼靈芝孢子8 g/(kg·d),分2次胃飼;(5)靈芝孢子+ L -NAME+靈芝孢子組,注射 L -NAME前 1周 胃飼靈芝孢子8 g/(kg·d),注射 L -NAME后胃飼靈芝孢子8 g/(kg·d),均分2次胃飼。每組 5只。 除正常對照組每天分兩次注射生理鹽水和胃飼蒸餾水外,各組妊娠鼠于E14~E20腹腔注射 L -NAME 60 mg/(kg·d),分2次注射,2次之間相隔10 h。每次注射后2 h,再接著胃飼相應的蒸餾水、 L -精氨酸或靈芝孢子。
1.2 藥物 L -精氨酸購自美國Amresco公司, L -NAME 購自美國Sigma公司。靈芝孢子(2036)購自Holistal International Ltd,批號GANSP- SP04040104。 L -NAME用生理鹽水配制成溶液, L -精氨酸用蒸餾水配制成溶液,靈芝孢子用羧甲基纖維素鈉配制成溶液。
1.3 取材 從上述處理的每只孕鼠剛分娩的0 d(P0)幼鼠中隨機選擇3只,取其海馬組織,分別用放射免疫、RT-PCR以及酶活力測定等方法進行相關檢測。剩余幼鼠飼養至生后30 d(P30)后用戊巴比妥鈉麻醉后放在冰盤上分離海馬組織,同樣用上述方法作各項相關檢測。
1.4 放射免疫法檢測cAMP水平 每只幼鼠海馬組織稱質量后,放入盛有2 ml冷凍醋酸緩沖液 (50 mmol/L, pH 4.75)的試管內,在冰上勻漿后加入 2 ml 無水乙醇,混勻,靜置5 min,3 500 r/min離心 15 min, 離心半徑為16.3 cm。60 ℃烘箱中烘干,4 ℃保存。測量時用1 ml醋酸緩沖液溶解后取 0.1 ml 檢測。檢測步驟及結果計算按照試劑盒要求操作。cAMP放免試劑盒購自上海中醫藥大學核醫學實驗室。
關鍵詞:豐富;保護;游戲;故事;音樂
是否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思考,是衡量兒童智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可是,有的孩子想象力貧乏,無論是繪畫、搭積木還是玩泥沙等,都會表現出想象力差、想象層次低的傾向,大都是一味地模仿、復制,使孩子缺乏應有的個性和特點。
兒童想象發展有什么特點呢?(1)無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開始發展。幼兒經常會受外界新鮮、刺激的事物的影響,想象的目的不明確、不穩定。(2)以再造想象為主,創造想象開始發展。幼兒初期常常依賴成人的言語描述、引導或者外界環境的刺激,離
開這些就難以進行想象;到了中后期,改造成分增多,逐漸出現獨立、新穎的想象。
根據兒童想象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教師和家長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和培養。
一、豐富孩子的知識,使他們頭腦中有更多事物的形象
要知道,想象并不是憑空意想,它也需要孩子頭腦中一定知識的積累。雖然有些想象出來的事物,是孩子從未見過或是客觀世界并不存在的,但構成這些想象的素材卻是他們從客觀世界中接觸過的零零碎碎,并通過所學的知識拼湊出來的。所以,要盡可能地多讓孩子接觸各種各類事物,如:可多帶他們去不同的地方游玩;多看動畫片、童話故事、科幻電影……在他們的腦子里儲備豐富、具體的形象,為進行充分想象提供條件。
二、保護孩子的幻想和虛構
孩子可能會有一些離奇的,甚至是脫離常規的想法,但這正是豐富想象力的表現。特別是三、四歲的兒童還分不清實際存在的東西和他們想象出來的東西,常把自己幻想的東西當作現實的東西而“說謊”。此時大人應該要了解清楚并加以引導,必要時甚至可以適當地跟著孩子一起幻想、虛構。千萬不可錯怪孩子,開口就罵,以免挫傷孩子想象力的發展。
三、經由游戲活動培養想象力
游戲能有力地促進兒童想象的發展。兒童在游戲活動中模仿成人的各種活動,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孩子在做游戲的時候,往往對游戲中的人物、道具自言自語、自編自演,這表明孩子已是想象活躍期,這時大人最好不去打擾他們。另外,也可讓孩子在游戲中自己想辦法解決難題,或創設各種情境以鍛煉孩子的想象力。
四、經由給故事續結尾、給畫面添畫等的方式來發展孩子的想象力
可以先講一個故事的前段,然后讓孩子來補充故事結尾;講
完故事,請孩子來描述故事中角色的形象或動作細節;給孩子提供一幅畫面簡單的畫,請孩子根據所給內容,用自己的想象力添畫背景環境或人物、動植物,使畫面協調,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情節,畫完后再請孩子講述自己的作品……這樣既可以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又可以了解孩子想象力發展的過程和水平。
五、經由各種音樂活動,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樂可以把孩子引向一個奇妙的境界,使他們的思想變得活躍,想象更加豐富多彩。如:音樂中描繪小鳥的輕盈姿態,孩子聽到后就會想到小鳥飛翔的動作;隨著美妙的音樂,有不少孩子喜歡邊唱邊做各種動作;或根據音樂,孩子會把學過的詩歌當作歌詞,甚至自己編歌詞唱出來。這些都是孩子們發揮想象的創造活動。所以,可讓孩子多聽各種音樂。
關鍵詞:幼兒想象力 教學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269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多年的幼兒教學經歷和經驗不斷地印證這句話的正確性,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也是對社會的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以信息支撐的現代化社會,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已是不容忽視的事情。我國各幼教前輩認為,想象力的培養應從嬰幼兒開始,針對其生理和心理特點,探索幼兒想象力。孩子們的創作想象是大人所不能理解的,經常會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想法,所以在幼兒時期,我們不要限制和束縛孩子的想象力,不要對孩子的想象力加以評論和判定。要多多鼓勵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孩子的想象力。那么,如何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呢?
幼兒期閱讀(這里的閱讀包括帶圖畫的、不帶圖畫的故事書,甚至包括詩歌,特別能激發寶寶想象力的發展,而豐富的想象力往往來自于聯想,許多寶寶可以在你講到一個事物時聯象到多個與此有關的事物,這就是想象力的開端。從小培養寶寶的想象力,對寶寶以后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學習故事《司馬光砸缸》時,有個小朋友突然掉進了水缸,怎么辦呢?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造力、想象力,開拓幼兒的想象,給孩子一個想象的空間,讓他們各抒己見,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使想象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如果有的孩子喜歡聽同樣的故事,不妨給他多講幾遍。有的小朋友總是對同一個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比如說有一期《嬰兒畫報》上“小貓來到新的家里”這篇故事,筆者已經講了好幾遍了,甚至能一字不落地把故事背誦出來了,但有位小朋友還是要求再講,仍然不厭其煩地要求聽同樣的故事,而且每次講到鐘表“滴答滴答”聲音的時候他都會笑。突然有一天早上,這個小朋友問:“老師,今天我給你講好聽的故事行嗎?”筆者不可思議地看著孩子,不到3歲的小娃娃能講出一個完整的故事來嗎?筆者還沒來得及回答,他就開始講故事:“小貓來到新的家里,第一天晚上他總是睡不著……”故事雖然不是很完整,語言表達也是磕磕絆絆,但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還是像模像樣地被講述出來了。筆者幾乎不敢相信自己所聽到的。這時才恍然大悟,他不肯換故事,并不是他不喜歡小裁縫的故事,主要是因為他還沒有記住這個故事而已。
從那以后,只要是孩子給老師講故事,筆者都會很認真地聽他們講,因為筆者相信無論采取何種形式,哪怕是所謂“科學”的方式對孩子規之矩之,其結果都是不同程度地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為什么一定要打消孩子充分想象的積極性呢?給孩子多一點想象的空間有什么不好呢?不管他的想象是否科學是否合理,只要他樂于想象、敢于想象,總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知識是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積累的,而想象力與創造力則需要我們老師、家長乃至整個社會共同努力去創造。
故事是孩子們去認識這個社會的一種途徑,漸漸地,他們自己也會學著講故事。他們的故事有各式各樣的內容,可以是有教育作用的,有模仿別人的,也有自己編造的。給幼兒講故事可以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如為故事虛構景物、人物、聲音、情境及氣味等。
比如說,現在各個幼兒園比較普遍的繪本圖書,就是較為適合學齡前幼兒的書,它是以圖畫為主,配有少量的文字講述故事的一種幼兒文學。繪本圖書的呈現方式比純文本的圖畫故事更易于幼兒想象力的培養,因為它提供了一個個更生動的畫面、一個個鮮活的形象,為幼兒的想象提供形象的借助物,而處于具體形象思維時期的幼兒想象的一個特點就是更依賴圖像、圖形。記得有一次教孩子王昌齡的《出塞》這唐詩,書上只有一幅很簡單的圖畫,一個全副武裝的古代將士站在城樓上,孩子們對這幅圖很感興趣,不停地問,這個士兵帶的什么帽子,拿的什么槍,站在什么地方……筆者從古代民族戰爭講到長城,又從盔甲講到古代的兵器,看到孩子們心滿意足的表情,筆者知道他們學到了很多前所未聞的知識,這次課是成功的。
圖畫書能提高孩子們的審美力。幼兒閱讀圖畫故事書與成人閱讀文學作品一樣,并不是滿足他所聽到和看到的,如果僅僅是如此,那樣他們就不會反復要求聽同一個故事了。幼兒之所以反復聽同一個故事,是因為他們在這其中感受到了美,得到了審美體驗。
想象力發展的同時,孩子的審美能力也會得到提高。現在的繪本圖書為孩子的發展想象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他們通過探究繪本中豐富多彩的畫面所提供的問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讓一個問題有幾種甚至是幾十種不同的答案。讓孩子的答案更貼近生活,讓生活經驗成為他們想象力、創造力的源泉,并用這些創造和想象去美化我們的生活。
1 愛護與引導
幼兒期,小學一年級孩子還能很積極主動,很有熱情地去畫自己的所想,但是到九歲之后的孩子就不愿意去畫想象畫,說畫不出來,不會畫,不知道怎么畫,原因是這時的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要求自己的畫的形象必須以“像不像”為評判不壞的標準。畫完之后總覺得自己畫的物不像,怕大家說不好看,否定自己。其實老師的評定更加重要,更能給孩子信心,激勵,也是一個孩子成功發展自己特長的引導者、發現者、激勵者、培養者。愛護孩子的童真的想象、及時的鼓勵、啟發、引導、給他們持續發展自己美術才能的空間、方法。低年級段的學生都有這個心理,畫自己的想象,會有更具天才的孩子,指定畫什么,什么內容。有一個小男孩每到美術課,他都很高興,都會和老師商量“我畫恐龍”、“我畫某某動畫片的畫面”;我會很高興的允許他,支持他去畫,然后也同時激勵其他的學生也去畫,他會高興地跑到座位上頭也不抬的就去畫,很肯定,很自信;一點也不用思考,邊畫邊說每一個恐龍的名字,畫面豐富飽滿。我高度評價他為小畫家,很厲害,高高舉起他的畫向全班展示。同學們發現贊嘆的驚呼聲,都向他投去羨慕的目光。得到老師、同學的好評,更燃起他畫很多畫質熱情,而且還帶動很多同學學習他,畫想象力,表達自己的心愿。無論畫技如何,在他們班很少有唏噓的起哄聲,因為我會對每個孩子閃光點發表肯定的評價,在課堂上,每一次的記憶畫,想象畫,我都小心的引導,生怕影響到孩子的思維,影響了畫面的生動,不會強加大人的技巧,使我驚呼的是,這個“小畫家”,在畫出物體局部的效果,我說你為什么這么畫,他說“動畫片里的都這么畫”,這個孩子的形象記憶很強,對感興趣的東西記憶很深。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我就以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為切入點進行啟發引導,加以激情的點評,會燃起孩子無限的繪畫制作熱情,而且還以點帶面,調動起班級的學習美術的熱情,會挖掘出更多的“小畫家”。
2 讓直覺想象力與技法成功對接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而現在很多人將兒童美術教育簡單的理解為教孩子"學畫畫",即由不會畫到會畫、由畫不像到畫得像。有一則這樣的事例:一位國內重點小學的學生,移民到美國,上第一節美術課,教師要求他們畫一顆圣誕樹,這位中國小朋友的畫技讓美國教師和小朋友都很驚嘆,因為他畫得太像了,跟墻上貼的一模一樣。可是當教師要求他自己創作一幅時,這位小朋友卻搞了半天也無從下筆。這位同學的美術水平在國內學校算比較可以。人家評價我們"中國小朋友臨摹能力強,但創造能力差。"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有如下幾個因素。社會因素:人們習慣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一幅畫的好壞,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的關系。教學問題:許多教師上美術課,因缺乏資料或圖省事只教學生臨摹作品。wWw.133229.CoM還有家長過早給兒童買來臨摹的畫冊,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是通過看、摸、聽、嗅等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的。黑格爾在他的《美學》中指出:"最杰出的藝術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當前美術活動中充分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高其藝術修養,是一件意義重大的工作。
一、了解兒童,在生活中萌發想象意識
想象是不受自然知識、科學定率、傳統觀念、道德習慣、規則制度等的限制,也可以打破現實物象中的真實限制,決不是現實的機械翻版,因此教師不能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評價。教師這次以"像不像"為標準,下次孩子們的畫就都會向"像"靠攏,喪失了想象力。教師在繪畫活動中,可嘗試提出疑問讓學生改變思路肯定他們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種僵化、固定不變的思維模式。如畫《游太空》,可以先對學生設問:今天我們要到太空去遨游,你們準備怎樣上太空呢?請每個學生不要忙著回答,多動動腦筋,然后,將各自的想法畫下來。這時,就會發現有多種多樣情景:有的學生坐太空船;有的乘坐熱氣球;有的插上一對大翅膀飛去;有的用長長的天梯……總之,十個同學有十種獨特的想法,都是屬于他們自己的畫。通過教師對學生的繼續提問:那么,我們到了太空又看到什么了?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夸張、與眾不同的太空物象。教師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他們就一定會更加夸張,想象會隨之出現更加擴張。所以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應多提問、多肯定學生,引導他們將現實的物象任意夸張、錯位、變形、組合、打亂、改動……從而萌發每個孩子的想象意識。兒童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往往給人新的啟迪。
二、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啟發兒童的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大自然、大社會是我們的活教材。"他主張讓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學習,獲取直接的體驗。"讓大自然啟發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師應常常帶學生走出教室,在校園里尋找美麗的花朵、摸摸大樹、觀察小動物等等,這樣兒童的興趣一下子就會被激活,想象也就隨之迸發。例如:學習《鮮花的世界》,就可以請孩子們到戶外搜尋各種各樣的鮮花,然后請他們自由講述看到了一些什么顏色、怎樣的花、枝葉怎樣等,通過學生的回憶再現觀察的物體,教師還可以通過圖片、實物投影、電腦等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再總結歸納,并與幾何圖形、夸張變形等相聯系,使孩子了解到各種各樣的花朵之間的不同,但又有著共同的規律。利用活動,教師可以鼓勵孩子們按自己的想象創作出一幅關于鮮花的作品。結果教師將會發現,孩子們畫出了各種各樣的鮮花。在這基礎上,教師再可以請學生在自己畫的作品進行添畫,孩子們會更加興致勃勃。不光鮮花是我們常見到的,動態的情景也可以是兒童通過自己的想象畫出來的。當然動物世界里各種不同的動物也都是我們的活教材,看到可愛的動物,孩子們對它們形象的表現更為主動。在大自然中孩子們主動探索知識、積極參與活動,可見大自然不僅增添了孩子們的知識和經驗,也促進了他們智慧發展,豐富了孩子們的整個精神世界。
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大自然是兒童繪畫活動的最好課堂,欣賞大自然的景物為學生開啟了想象的大門,發現了美、創造了美。
三、調動各種感官培養兒童的想象力
教師可以組織形式各異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系統。人的大腦信息百分之八十來源于視覺,"看"是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美術活動中觀察是極其重要的,通過觀察物象、再現物象、添畫、裝飾、涂色,使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讓孩子閉上眼睛聞各種各樣的氣味,邊聞邊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覺系統,然后通過交流,有各種色彩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親身摸一摸不同質地、不同規則的物體,刺激他們的觸覺系統,再通過教師的引導進行大膽的描繪。放一段音樂,讓孩子們仔細傾聽,刺激他們的聽覺系統,讓孩子們用手上的繪畫工具表示聽到音樂后的感受等,這些嘗試將取得很好的效果,會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積極性、探索欲望,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力。
四、欣賞作品,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兒童的繪畫作品是充滿個性化的,其中有許多值得相互學習觀摩的部分,從中可以激發起他們另外的想象力、創造潛能,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向同伴學習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欣賞國內、外兒童有創意的表現,引導他們在學習的基礎上想象創造;在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可把他們的作品全部拿出來展覽,引導學生樂于觀賞,能在別人的作品中尋找、發現優點;欣賞、觀摩大師的作品也是兒童繪畫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羅、畢加索、莫奈等大師的作品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不同渠道讓學生在藝術的海洋里尋找、發現,幫助他們開闊眼界、激發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