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急救現場救護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配電線路;常見問題;故障;防護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21-0129-01

配電線路是我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線路中常見問題與故障的出現將會給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帶來較大的阻礙。因此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當對配電線路中常見的問題與故障有著清晰的認識,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防護措施的有效應用促進我國配電線路運行水平的不斷提升。

1 配電線路常見問題與故障分析

在配電線路的運行過程中問題的存在與故障的出現都會給其運行的穩定性帶來較大影響,這主要體現在配電變壓器造成的繼電保護誤動作、電流互感器引發的拒動現象、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無法確定、重合閘誤動問題、接線方式選擇問題等環節。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對配電線路常見問題與故障進行了分析。

①配電變壓器造成的繼電保護誤動作。配電變壓器造成的繼電保護誤動作是造成配電變壓器的故障出現的原因之一。通常來說在配電線路的運行過程中較為常用的繼電保護方式是二段式電流保護方式,這種保護方式在配電線路的系統阻抗較大時取得的效果較小并且會容易造成繼電保護誤動作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當配電線路的變壓器個數較少則故障造成的問題不大,但是當配電線路的變壓器數量較多其造成的問題對于電力系統的正常運行則會造成較大阻礙。

②電流互感器引發的拒動現象。電流互感器引發的拒動現象是造成配電線路短路故障發生的原因之一。通常來說在配電線路運行過程中由于其整體電流較大因此電流互感器較為容易處于飽和狀態,這同時也導致了保護裝置拒動現象的出現并且造成了短路現象。除此之外,電流互感器引發的拒動現象的出現還會延長配電線路的故障時間并且會使配電線路的故障范圍擴大同時還會極大程度上影響配電線路的供電可靠性與此同時也對配電線路的設備安全造成極大影響。

③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無法確定。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無法確定是影響配電線路運行穩定性的關鍵因素之一,通常來說在配電線路的運行過程中其瞬時電流速斷保護對于配電線路的保護范圍的精確程度要求較高,如果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無法有效確定則其很難進行配電線路的有效保護并且對于配電線路末端的有效控制有著較大影響。

④重合閘誤動問題。重合閘誤動是影響配電線路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之一。通常來說在配電線路中由于加速保護電流的定值會根據保護電流的定值進行整定,在這期間需要重合閘的有效配合。但是如果在這一過程中重合閘發生了誤動現象則會造成配電線路的斷路器跳閘,致使配電線路的穩定運行遭到阻礙。

⑤接線方式選擇問題。接線方式的有效選擇是影響配電線路運行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配電線路中大量存在著小電流接地電網,在這種小電流接地電網的運行過程中當其處于單相接地狀態則其流過接地點的電流較小并且其電壓處于較為對稱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對配電線路不會造成較大的負荷與影響。因此接線方式的有效選擇對于保護動作的有效進行和配電線路可靠性的有效提升都有重要影響。

2 配電線路故障防護措施

配電線路故障的有效防護對于提升電網的整體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通常來說工作人員在運用配電線路故障防護措施時主要會從繼電保護誤動作防護措施、拒動現象防護措施、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的有效確定、接線方式的合理選擇等方面著手。配電線路故障防護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繼電保護誤動作防護措施。繼電保護誤動作防護措施的有效采用是配電線路順利運行的基礎與關鍵。通常來說配電線路的瞬時電流速斷保護裝置在運行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時間的延遲,這種延遲的存在可以有效減少配電線路誤動作的出現。除此之外,在繼電保護誤動作防護措施的采用過程中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只需要對相應的保護裝置進行有效改造則可以促進其整體性能的有效提升。并且通過低電壓閉鎖或者復合電壓閉鎖等方式的有效采用促進配電線路運行水平的持續提升。

②拒動現象防護措施。拒動現象防護措施的有效采用可以促進配電線路的電流互感器運行效率的有效提升。在拒動現象防護措施的采用過程中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需要考量配電線路發生短路時其電流互感器拒動問題。通常來說通過電流互感器二次負載阻抗的有效減少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可以確保拒動現象的有效減少并且有效減少配電線路中的二次回路阻抗,從而促進配電線路運行風險的有效減少。

③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的有效確定。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的有效確定時確保配電線路正常運行的關鍵環節之一。在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的確定過程中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需要根據我國相關規定對配電變壓器的終端線路進行有效控制促進一臺或者多臺變壓器能夠保持較為合理的并列運行狀態。這為配電線路故障處理的有效進行奠定了良好基礎。另外,在配電線路保護范圍的有效確定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這一范圍進行有效計算,同時按照其最大短路電流對配電線路保護范圍進行進一步的精確。

④接線方式的合理選擇。接線方式的合理選擇是確保配電線路順利運行的基礎與關鍵。在配電線路的線徑較細并且線路阻抗較大時其造成的定時限過電流保護的靈敏度可能較為不夠并且可以通過相應接線方式的有效選擇將配電線路的故障控制在萌芽狀態。除此之外,在接線方式的合理選擇過程中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需要以當地的用電需求和電網建設進度為基礎進行接線方式的有效選擇,從而促進配電線路故障的有效處理同時可以提高配電線路的可靠程度并且有效提升配電線路的靈敏度。另外,在接線方式的合理選擇過程中電力系統工作人員還應當對配電線路進行分級整定,并且對整定結果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促進電力系統問題的有效處理和故障分析的有效進行。

3 結 語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電力系統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在電力系統運行過程中配電線路保持正常工作對于提升供電的穩定性有著重要作用。因此電力系統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應當注重對配電線路存在的問題與故障進行細致的分析,并通過大量的實踐與研究促進合理防護措施的有效實施,從而促進我國電力系統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大型車禍;成批;傷員;救護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4-0049-01

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車禍的發生日益頻繁。大型成批車禍傷發生時,多具有突發性、傷員較多性、傷情復雜性等特點,給救護工作帶來很多困難[1]。我院通過建立大型成批車禍救治,提高了急救人員的救生技能及搶救生命素質,獲得了社會及傷員家屬的贊譽?,F將急救措施闡述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參與救治的四批大型車禍,共搶救患者62例,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18―64歲,平均年齡(40.5±5.5)歲,通過快速、有效、規律性的搶救措施實施后,所有其中成功搶救患者的60例,死亡2例。

2 急救措施體系

2.1 組建大型成批車禍救治小組

我院組建了專業的救治小組,制定針對性程序化急救管理體系,在急救過程中以快速、有效為主要原則。制定了大型車禍成批傷員的急救流程及搶救方案,使醫護人員能依據流程、任務分配規律性的進行傷員的救治,從而能夠更好的發揮救治作用。主要救治人員為:(1)醫院輪值領導負責統籌和指揮現場救治秩序;(2)急診科室醫護人員組建搶救小組對危重患者實施現場搶救措施;(3)后勤管理人員負責現場急救設施及器械的運送,和充足現場所需的醫療物質;(4)120急救車隊人員,負責現場重癥傷員和急癥傷員的運輸。救治小組成員實行輪流備班制度,在備班期間不能飲酒、外出、要保持聯系方式24小時暢通。

2.2 保證急救物資充足

我院內通過對以往大型車禍傷員情況的分析和機體開會研討,征求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制定急救物資清單,并且擇優采購,定期清查過期急救藥品。對急救物品進行單獨存放,同時保證物資的充足儲備量,避免在發生大型車禍時傷員較多急救物資貧乏的情況發生。在發生大型車禍時,派專人運送現場所需急救物資。對急救治療結束后,要準確的清點醫療儀器和器械,保證醫療器械和儀器完整運回醫院。

2.3 加強急救人員技術水平

對我院急救小組成員,定期開展相關知識的培訓班進行強化技術水平的學習,(1)急救醫護人員:聘請急救方面的專家和老師,借鑒其他醫院對大型車禍成批傷員的成功救治案例,提高我院急救小組發生大型車禍成批傷員的各種外傷和急癥的處理措施和搶救方法的學習。提高在急救過程中各種急救操作的熟練程度。(2)120急救車隊人員:加強其反應能力和應對大型車禍成批傷員運送的能力,司機要具有較高的駕駛水平及豐富的道路通行經驗,避免在傷員運送過程中繞遠路、迷路等情況的發生,延誤傷員最佳的治療救治時間。在培訓后或是就職前進行考核,選取業務水平高、實踐經驗豐富、個人素質好的人員。

3 快速分流傷員

3.1 現場急救

依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分類,主要分為輕、重度、危重及死亡患者四類,依據患者的分類進行區域性的安置,對輕度患者在沒有急性癥狀及嚴重外傷發生的患者,安置在安全地域靜坐休息觀察;重度患者進行快速及時的轉送,保證在有效治療時間內轉送到急救設施及藥品齊全的醫院就診[2]。對危重患者,首先進行現場有效的急救處理措施,緩解傷員的危重癥狀,當患者各項體征相對平穩適宜搬運時候,快速將患者轉送到醫院搶救治療。對死亡的傷員不需要進行急救措施,通知專業人員進行妥善安置。為更加明確的對傷員的分類進行區別,在輕度傷員的手腕綁白絲帶,重度傷員手腕綁綠絲帶,危重傷員的手腕綁紅絲帶,以免遺漏重度和危重度傷員的救治。

3.2 安全轉送

對傷員的轉送及運輸過程要注意安全,保證快速的同時還應該保證安全達到。對在運輸中盡量保證患者的有利病情的[3]。照先重后輕,即先轉送救護危重傷員,后轉送及治療輕傷員的原則,轉送途中醫護人員要做好嚴密的病情觀察,維持傷員的生命[4]。隨時與院內保持聯系,報告傷員病情,通知做好相關的救護準備,對預計院內無救護能力的傷員,要及時與相關部門聯系,爭取在第一時間將傷員轉送到上級醫院[5]。

4 結語

在對大型成批車禍傷員搶救能否成功,不但能良好的反應我院醫療技術水平[6]。對我院大型、突發性的醫療事件處理能力及綜合應對能力進行良好的評估[7]。我院采用創建大型車禍大批傷員的急救治療小組,提高對大批傷員急救的整體調控,保證了急救物資的充足供應和管理,有效的提高了醫院急救各種技能的操作[8]。

參考文獻

[1] 賴昌建;高晨;鄭本端 泉州市交通事故傷流行病學的特點分析[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08(05):460.

[2] 王鴻香,鄒倚紅,陳風蓮,等.急救程序化管理對提高創傷救治成功率的調查與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4。4(10):11―12.

[3] 王慧芳,溫秀瑛,李秀玲.成批患者院內救護與組織管理[J].中國中醫急癥,2005,14(7):702-703.

[4] 梁素文.批量車禍傷員的急救護理[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11):1351―1352.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院前急救;護理要點;意義

【中國分類號】 R69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244-01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最前沿陣地,有著與院內部分不同的工作環境條件,它的形成和發展,對現代急診醫學的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院前急救病人的護理工作,是現代急診醫療服務體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只有及時采取緊急而正確的急救措施和護理,贏得時間,才能真正降低急診病人的死亡率,因此,院前急救及護理也成為院內急救的前提。

1 臨床資料

我院急救中心成立于2007年1月20日,院前急救部分設有指揮中心,有3個急救分站,共有救護車7輛,醫護人員30余人,司機11人。指揮中心設有GPS全球定位系統、葫蘆島市的電子地圖、車載電臺、車載電話、電話錄音、急救預案電腦系統等設備,使救護車可以隨時與中心保持聯系,中心可以通過GPS為急救車指路,并能隨時了解患者的病情,提早做好院內搶救準備。2010年,共出車6024次,接診急救患者5663例。我中心在接到急救電話后出車時間最快半分鐘,最慢5min,平均3min。到達現場時間最快2min,最慢20min,平均10min。搶救成功率達96.84%。

2 討論

2.1 院前急救工作特點:(1)隨機性強 病人隨時呼救,病種多樣性,重大事故或災害具有不可預測性,因此,要求救護人員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術掌握全面。(2) 緊急 一有呼救立即出動,一到現場立即搶救或運送,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生命"的緊急性,所以要求救護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沉著、冷靜。(3) 流動性強 院前急救服務區域廣,可以是就近的工廠、學?;蚓用顸c,也可以跨區、跨縣,對重大災害事故進行增援。(4)急救環境條件差 現場急救有時在路邊,有時在事故現場及運送途中,光線、噪音、震動會給聽診、測量生命體征、注射等護理操作帶來困難。(5)病種多樣且復雜 呼救病人的疾病涉及臨床各科,在短時間內需要進行初步診斷和緊急處理,所以,要求救護人員必須掌握各科常見急癥的急救和護理。

2.2 院前急救中現場搶救的護理:(1) 病人的放置 根據病情的輕重與不同,采取相適應的。原則上是在不影響急救處理的情況下,將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適的,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或屈膝側臥位,使病人放松并保持呼吸道通暢。(2) 維持呼吸系統功能 護理措施包括吸氧、清除痰液及分泌物、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或配合醫生進行氣管插管及呼吸興奮劑的應用,最終保持呼吸道通暢。(3) 維持循環系統功能 護理措施包括測量生命體征,對于高血壓急癥、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各種休克進行心電監護,必要時配合醫生進行電除顫及體外心臟按壓,及時開放靜脈,盡量選用靜脈留置套管針,選擇較大靜脈穿刺,固定牢靠,使病人在煩躁或搬運時,針頭不易脫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保證液體快速而通暢的進入體內。(4)對癥處理 護理措施包括協助醫生進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運,應用藥物或其它方法,進行止痙、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對癥處理。(5) 心理護理 要注意對清醒病人不要反復提問,不要在病人面前討論病情,給予安慰性語言,應盡量使病人能安 靜休息并減輕其心理壓力。

2.3 院前急救中轉運和途中監護的護理:(1) 轉運時的護理 搬運動作要輕柔,搬運脊柱受傷病人時要保持脊柱軸線水平穩定,準備好后,喊一、二、三,同時搬運。休克病人,將擔架水平位或頭部稍低,下樓時,前面抬擔架者將擔架舉高,使擔架保持平衡。上車時,病人頭在前,腳在后,并固定牢靠,使病人感到舒適為宜。途中轉運,既要迅速又要安全,盡量避免劇烈顛簸。 (2)途中監護的護理 途中要充分利用車上設備對病人實施生命支持監護。給氧或機械通氣,保持氣道通暢。心電監測,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及瞳孔神志,維持有效的靜脈通路。用藥時要注意三清一復核,即聽清、問清、看清,復核藥名、劑量、濃度和用法,并保留空安瓶,以便記錄和再次核對。在醫院急救中心工作之后,我接觸到急救最前沿的院前急救護理工作,更加使我深深的體會到院前急救護理這項工作對院內急救及所有急診病人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現在只有扎實工作,積累經驗,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急救護理事業,挽救更多急診病人的生命。

參考文獻

[1] 周秀華主編,極危重癥護理學雜志,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院前急救 隱患 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5-161-02

院前急救是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院前急救負責現場急救和途中救護,負責暫時的、應急性的急救。其工作特點是:急救環境差,時間急迫,變化急驟,隨機性大,疾病譜廣,救治難度高。而人民的法律和維權意識增強。醫護人員稍有不慎極易導致醫療糾紛和事故。因此,要求急診醫護人員具備較高的素質:有過硬的急救技能和經驗,有耐心,有責任心,有較高的溝通技巧。減少和杜絕可能導致糾紛隱患。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出診6368例次。醫護人員不畏艱辛,出診火災,冰災,車禍及各類急性病、急性創傷、慢性病急性發作的急危重患者。成功安全的運回患者5786例次。

現將我院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現的醫療及護理隱患及防范措施總結如下。

1 院前急救最容易出現安全隱患。與調度人員,救護司機,救護人員密切相關。

1.1 調度人員一定要24小時在崗,隨時接聽急救電話及120指揮中心發來的傳真,立即通知救護司機及醫護人員迅速到達救護現場。要求調度人員對每一趟出診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數、傷情、聯系方式準確無誤的交給司機,以免延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1.2 救護司機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線,選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帶領救護人員趕到現場,以免交通路線不熟悉延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1.3醫護人員對急救工作認識不夠,急救意識不強,出診速度慢,未在規定時間內到達。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冷淡、責任心不強,影響院前急救及護理質量。

1.3.1 醫護人員沒有根據人數,傷情帶齊急需的急救器材和藥品,而導致搶救工作不能順利進行。

1.3.2 醫生的經驗不足,不能及時制定有效搶救措施,延誤病情而導致搶救成功率降低。

1.3.3 護理人員應急能力不足,急救技能不熟練,而導致搶救成功率降低。

如:靜脈穿刺不成功導致搶救藥物不能及時進入體內發揮療效,搶救設備不熟練,延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1.3.4 醫護人員沒有及時止血,沒有及時固定骨折處而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1.3.5 沒有充分評估患者的病情發展及轉運過程的病情變化,沒有與患者或患者家屬有效的溝通,轉運途中病情觀察不仔細,途中發生病情變化而導致糾紛發生。

1.3.6 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對已死亡的患者沒有進行常規的搶救,沒有做仔細的檢查,而導致糾紛發生。

1.3.7 醫療文書記錄不全而導致糾紛發生。

2 院前急救的隱患防范措施

2.1加強院前急救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反復學習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職責、技術操作常規。強化優質服務意識,加強護患溝通,加強責任心,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

2.2調度人員一定要24小時在崗,隨時接聽急救電話及120指揮中心發來的傳真,立即通知救護司機及醫護人員迅速到達救護現場。要求調度人員對每一趟出診的呼救者的名字,地址,人數,傷情,聯系方式準確無誤的交給司機。

2.3 救護司機一定要熟悉全市的交通路線,選最近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帶領救護人員趕到現場。

2.4增強院前出診護理人員的急救意識。懂得急救工作的重要性,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斷提高院前急救技術水平。堅持每年對護理人員進行心肺復蘇、中毒患者搶救流程、心力衰竭患者的搶救流程、休克患者搶救流程、氣管插管、人工呼吸、電擊除顫、心電監護、靜脈留置針、復合外傷的處理、現場患者搬運術等的培訓和考核。

2.5準備院前急救箱,合理布局搶救物品,做到定人、定物、定位、定量、定期維修和隨時更換,出診人員所帶急救藥品和急救器材必須保證完好率100%。仔細做好每個環節的工作才能保證提高搶救成功率。

2.6 危重病人就地搶救,大出血患者先止血,血是生命的源泉。我們應迅速用手指壓迫出血的主要血管然后加壓包扎。并將傷肢抬高,以控制出血。但對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應用止血帶,使用時應注意:(1)使用止血帶前應將傷肢抬高,盡量使靜脈血回流。(2)按病人年齡、傷肢部位選擇適宜型號止血帶。(3)上止血帶部位要準確,應扎在傷口近心端,前臂和小腿不宜使用,因兩骨之間有動脈走行,止血效果差;上臂扎止血帶時不可扎在下1/3處,以防損傷橈神經。(4)壓力適宜,以達到遠端動脈搏動消失,上肢為0.04~0.06 mPa,下肢為0.06~0.08 mPa。(5)記錄上帶時間,防止因繃扎過久導致肢體缺血壞死和神經損傷。做到每小時放松1次,每次5~10分鐘。松解止血帶時應壓住出血傷口以防大出血導致休克。迅速建立靜脈通道,大量輸入林格注射液或低右及代血漿,迅速補充血容量。根據病人的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注射搶救藥物,防止休克及病情惡化 。有骨折的患者要固定好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端對神經 血管等組織的進一步損傷,同時能緩解疼痛。有開放性傷口應及時包扎,保護傷口 減少污染。脊柱骨折一定要用4人搬運法保持脊柱為一軸線,平穩將病人抬起,放硬擔架上,有條件的放于脊柱板上。頭部用固定器或布帶固定好。防止出現脊神經進一步損傷。

2.7 急救工作醫務人員應具備較全面的工作技能,因為院前急救工作是不可預知性,要求急救人員掌握較全面的醫學知識和熟練的搶救技術,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快捷熟練的搶救流程,加強急救人員??评碚撝R和反復的急救技能培訓。

3 小結

總之,在院前急救工作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急救工作認識不夠,急救意識不強,出診速度慢,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冷淡,責任心不強,護理人員急救理論和相關技術不熟練等隱患,會導致糾紛的發生。要預防隱患,護士不僅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優良的服務態度。而且要有精湛的護理技術,嫻熟的護理操作。還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及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映蘭 主編的急診專科護理。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年.

[2]陶 紅.急救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65.

急救現場救護措施范文第5篇

關鍵詞:全科醫療社區急救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0-0236-01

全科醫療概念下的社區急救即是指在社區發生某類特別緊急的醫療事件時,在醫院專業醫療救護人員趕到現場之前,由社區全科醫生對患者采取的現場緊急救護措施。

1當前社區急救的現狀分析

據有關調查數據顯示,有83%的院外急救事件都發生于社區。針對這些發生在社區的危重疾病,一方面由于城市社區較為分散,增加了大型綜合醫院急救中心全面覆蓋的難度,尤其在道路擁擠、共存多個急救需求以及對社區缺乏了解等情況下,更會顯得鞭長莫及,救護要求難以得到滿足;另一方面,當前社區的醫療基礎相對薄弱,醫療資源在配置、體制和行為標準等方面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不規范,與此同時,以全科醫師為主的多數社區醫護人員幾乎未接受過專業的急救醫療教育,基礎理論和對危重疾病的認識水平有限,有待進一步加強培訓。綜合以上兩方面的情況,再從醫院急救醫生和社區醫師的協同來看,由于疏于溝通,時常導致單方面獨自應對復雜的社區救護事件,難以實現將社區和醫院雙方面的醫療資源有機結合的綜合性醫療救援[1]。

2社區急救的全科醫療特點

社區急救屬于全科醫療的范疇,在社區突發危及重癥的時候,社區全科醫生采取的緊急救護需遵循全科醫療的基本理念,以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最佳利益為準則,讓患者及其家屬感受到溫馨親切的醫療服務。同時,社區的全科醫療救護需充分體現出綜合性、協調性和連續性,應在多使用合理安慰語言和心理疏導的基礎上積極調動現場人員,讓他們積極地有序地配合救護行為,防止家屬因情緒過于激動而引發更多意外狀況的發生。在醫院的急救醫護人員到達現場的時候,需將患者的病史和之前的救護過程簡明扼要地對他們講述出來,同時配合他們做好剩余的必要院前急救工作。事后可適時對患者的住院治療情況和出院后的康復情況進行隨訪,以此將全科醫療的雙向轉診工作合理的融入社區急救工作當中去[2]。

3全科醫療概念下社區急救存在的問題

3.1思想問題。某些社區全科醫生的思想太過保守,害怕擔當責任,所以每每遇到危急重癥的時候,幾乎僅是坐等來自醫院的救護,主動采取的救護措施極其有限。另一種誤區就是過重看重利益得失,在明知自身救護能力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讓患者轉院。以上兩方面的思想問題都可能延誤患者的最佳搶救時機。

3.2協作問題。很多時候,良好的社區醫療救護都需要臨近全科醫療站的全科醫生以及院方醫療救護人員進行多方的協作,在患者病情危及的時候,若不能保持各方良好的聯系和溝通,不能隨時接收專業人員的遠程指導,單憑某一位社區全科醫生的一己之力很難取得高成功率的救護效果。

3.3技術問題。社區急救能否取得較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科醫生現場急救技術的高度。當前,多數全科醫生的學歷并不高,也未曾接受過專業的全科培訓,難以勝任某些高難度的社區急救事件的救護處理。因此全科醫生還需不斷加強自身專業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訓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社區院前救護水平。

3.4硬件問題。硬件問題主要反映在設備和藥品兩個方面。當前很多社區的醫療設備和藥品都存在不完善的情況,配備不齊全、陳舊單一是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也嚴重制約了全科醫生在實施社區急救的時候本來可以發揮的功效。

4全科醫療概念下社區急救的發展策略

社區急救之于全科醫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此大力發展社區急救醫學、積極培養技術全面和具備優秀應急能力的全科醫生是完善院前急救方案和全科醫療體系的必由之路[3]。

4.1建立網絡化的社區全科醫療救護站。把現有的社區全科醫療救護站與醫院急救中心有機地結合起來,由醫院提供統一的人員調配和后勤保障管理,建立起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醫療應急信息管理系統,由全科醫生負責信息的動態搜集和醫療初發事故巡查,并將所得信息與醫院和臨近救護站共享,以此實現對各種急癥危險因素的實時監測和急救資源的合理調配。

4.2提高社區群眾的基礎救護知識。社區全科醫生在進行日常工作的同時,需大力加強對社區群眾基礎救護知識的宣傳和教育,讓他們對正規的救護方法比如初級心肺復蘇等產生普遍的認知,以此確保社區的普通居民在緊急時刻具備一定自救、互救和他救的能力。該方法只要將工作落到實處,就一定能成為社區急救力量的有力補充和全科醫生的有力助手。

4.3樹立預防為主和以人為本的社區衛生服務理念。全科醫生應高度重視社會和心理等諸多因素對誘發重大社區醫療事故的影響,更新急救觀念,增強緊急心理干預能力,從維護患者根本利益和滿足社區衛生需要的角度出發,不斷增強社區急救水平和為社區衛生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祝墡珠.全科醫療服務模式認識與發展[J].中國施用內科雜志,2012,32(4):24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噶尔县| 屏东市| 施秉县| 永城市| 泽库县| 鄂伦春自治旗| 丹寨县| 沧源| 东城区| 中卫市| 西乌珠穆沁旗| 北辰区| 贞丰县| 伊宁县| 大石桥市| 荆州市| 博湖县| 喀什市| 东乡族自治县| 星座| 麟游县| 贡嘎县| 静宁县| 郁南县| 灵璧县| 射阳县| 庆安县| 南和县| 康乐县| 莱芜市| 武义县| 盘山县| 新疆| 威信县| 雷州市| 浦城县| 东乌珠穆沁旗| 哈巴河县| 邓州市|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