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脈沖理療的作用

脈沖理療的作用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脈沖理療的作用

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第1篇

關鍵詞牽引針刺拔罐理療辨證施治腰痛癥

腰痛又稱“腰背痛”“腰脊痛”,為臨床常見癥,常見于腰部軟組織塤傷,肌肉風濕以及腰椎退行性病變等。2009年5月將針灸室和理療室并為一室,并引進了多功能牽引床,截止2011年8月,用牽引、理療、針刺、拔罐等方法相互組合,治療腰痛癥患者51例,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51例,男25例,女26例,年齡21~64歲,以腰部疼痛,不能俯仰轉身活動為主訴,病因分別為腰部扭傷、腰部受涼、久坐久立引起,手持CT或核磁片提示有“腰部退行性病變、腰椎間盤突出”23例,急性腰扭傷、腰肌勞損28例,符合中醫腰痛癥診斷標準。

治療方法:根據患者主訴和病因,按照中醫辨證施治原則,將23例腰部退行性病變,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例納入牽引、針刺拔罐治療組,將病因為腰扭傷、腰肌勞損28例,納入針刺、拔罐理療組。牽引針罐組:采用多功能牽引床,按體重的60%設定牽引參數,溫度控制在40~42℃,選擇間歇式牽引30分鐘,隨后用針刺法刺雙側腎俞、大腸俞,用補法操作得氣后,針柄接入低頻電脈沖治療儀,連續波,治療30分鐘,上述治療1次/日,連續治療5次以上。針罐理療組:對急性腰扭傷引起的腰痛患者,先取手部腰痛穴,用1.5寸毫針直刺3~5分,瀉法捻轉針柄1~2分鐘,并囑患者開始扭轉活動腰部,待患者感覺腰部能活動時,起針,囑患者采用俯臥位,取痛側腎俞、大腸俞,用1.5寸毫針直刺,吸氣時進針,得氣后將針柄接入低頻電脈沖治療儀,連續波,留針治療30分鐘,起針后再在腰部腎俞穴、阿是穴用大口徑火罐閃火法吸15分鐘,上述治療1次/日,連續治療5次以上。對腰部受涼或勞損患者,用毫針直刺腎俞、大腸俞,得氣后將針柄接入低頻電脈沖治療儀,方法相同。同時用特定電磁波照射腎俞穴30分鐘,照射距離≥20cm,起針后,再用閃火法拔罐15分鐘。

療效判斷標準:1治愈標準:腰痛癥狀消失,可以正常活動,無沉重感,能恢復正常工作和生活;2有效:腰痛癥狀減輕,白晝幾無癥狀,睡醒后自覺腰部稍有不適,能忍受;3無效:治療<3次,或經治療腰痛當時減輕,休息后仍覺疼痛。

結果

牽引針刺組和針罐理療組兩經過5次或10次治療。牽引針刺組有效14例,治愈5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82.1%;針罐理療組有效16例,治愈11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4%。見表1。

討論

針刺治療腰痛癥,早在《內經?素問》中即有記載,“腰痛俠脊而痛至頭幾幾然,目疏疏欲僵仆,刺足太陽郄中出血………如折不可俯仰,不可舉,刺足太陽”。從事針灸工作多年,以針刺拔罐治療腰肌勞損、腰扭傷,常觀察到起罐后患者有瘀血出、疼痛止的效果,選取的腎俞、大腸俞既是足太陽經的俞穴,也是腰大肌的位置。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腰痛,先采用三維牽引,通過力學糾正椎體間三維方向的病變,再通過針刺、拔罐的作用,消除神經根受壓水腫產生的刺激,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達到臨床鎮痛效果,傳統醫學與現療技術結合,擴大了腰痛癥的治療范圍,提高科室經濟效益,節省人力,可謂是本次醫改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孫桂萍.耳穴磁療治療老年人腰背痛療效觀察[J].中國針灸,2007,27(2):112-114.

2梁家偉.“李氏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J].實用醫學雜志,2009,25(6):981-982.

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盆炎清栓;理療;慢性盆腔炎;療效;婦科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468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3195-02

慢性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嚴重影響婦女的健康及生活。該病臨床報道多以中藥結合微波治療,一般均能取得滿意療效[1-2]。目前慢性盆腔炎的治療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在2009年――2012年期間采用盆炎清栓結合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148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2012年患者148例,符合慢性盆腔炎診斷標準,年齡在24-65歲,排除肝、腎疾病及精神類疾病,納入病例的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依從性較差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121 藥物療法盆炎清栓(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55184,生產單位:山東步長神州制藥有限公司)用藥。一次1粒,一日1次,根據炎癥的輕重,一療程用藥12-15粒。

122 物理療法 盆腔炎治療儀(大連萬康集團所屬大連海德裕隆科貿有限公司生產,機械型號:GKN6X-2)。常規治療,一天一次,10-15天一個療程。

2 療效及結果

21 療效標準 參照楊穎[3]的療效標準評定:治愈:腹痛消失及其伴隨癥狀消失,婦科檢查正常,超聲提示:子宮附件未見異常,半年后無復發;顯效:腹痛消失及其伴隨癥狀減輕,婦科檢查有顯著改善,超聲提示:一側或雙側附件稍粗;有效:腹痛減輕或伴隨癥狀減輕,婦科檢查或超聲檢查略有縮小;無效:腹痛及伴隨癥狀無變化,婦科檢查及超聲包塊無明顯縮小。

22 治療結果 本組患者148例,治愈134例,顯效11例。有效3例,無效0例。

3 討 論

慢性盆腔炎指的是引起盆腔疼痛的常見原因之一,是女性生殖器官、周圍結締組織以及盆腔腹膜發生慢性炎癥,該病癥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困擾很多婦女同志,現代醫學認為病因常為因患者體質差或急性炎癥治療不徹底,病情遷移導致慢性炎癥,很多婦女表現為有下腹墜痛或腰骶部酸痛、月經多、白帶多、不孕等。目前治療上采用綜合治療[4-10]。盆腔炎治療儀(旋磁光子熱療儀)具有電療、磁療、熱療、振動按摩、四合為一、綜合治療盆腔炎癥,通過盆腔腔內電極和腹部電極間形成的電場,輸出脈沖電流,屬低頻電范圍,刺激病灶組織。可起到促進。盆炎清栓采用直腸給藥,其藥物作用時間比較長,適用于疾病的持續治療。直腸給藥對婦科疾病的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具有很多優點比如操作簡單,無創傷,病人樂意接受、藥物在直腸吸收較口服為快,尤適宜于盆腔疾病的治療,盆炎清栓利用直腸給藥法見效快,療效可靠,無明顯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所有筆者認為盆炎清栓加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法簡單可靠,值得提倡并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 尹磊浩,中西醫聯合治療盆腔炎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0):165-166

[2] 劉秀華,楊瑞芬,王愛蘭,康婦消炎栓+理療治療盆腔炎38例[J]包頭醫學,2003,27(4):5

[3] 楊穎,理療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中的意義[J]中西醫結合研究,2009,1(6):297-298

[4] 孫凌云,吳文慧,王立強,紅外光理療緩解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08,30(11):1157-1158

[5] 楊冬眠,超短波并調制中頻電療配合藥物綜合治療慢性盆腔炎45例臨床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05,12(4)下半月:1037-1038

[6] 穆劍玲,張瑞蘭,盆腔炎的物理療法及其機制探討[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1,11(11):44-45

[7] 趙萍,任為霞,急慢性盆腔炎的治療[J]中國醫學雜志,2005,3(9):575-576

[8] 周蕓,章淑媛,紅外線理療治療慢性盆腔炎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療研究,2011,9(20):53

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剖宮產術; 術后康復;持續硬膜外自控鎮痛;腸脹氣;觀察

【中圖分類號】R719.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008-025-02

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提高,剖宮產術后的康復已成為廣大產科工作者關注的問題。我院自使用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后,剖宮產術后泌乳、排氣、排尿、子宮復舊均效果滿意。本文采用低頻脈沖治療儀,對50例剖宮產術后患者進行腹部理療,研究其在其術后腸脹氣方面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2008年7月~2009年1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行腹腔內剖宮產術,術后持續硬膜外自控鎮痛48h的產婦50例。隨機分成兩組,干預組25例,經知情同意后,應用北京拓殖智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TZ-CH300型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進行康復治療。同時,抽取同期未使用任何輔助治療的25例剖宮產患者作為對照。兩組產婦的年齡、產次、麻醉方式、手術時間、手術指征、病情基本相似,無可比性。均無嚴重并發癥。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干預組除采用常規的護理措施外,術后12h開始行低頻脈沖治療儀理療腹部, 清理相應皮膚后,將2個腹部專用皮膚電極黑色一面涂滿耦合劑,緊貼到產婦的骶尾兩側,兩電極之間相距3~4cm,并用固定帶固定好。尿管未拔除之前,調節模式促排氣/子宮復舊,強度(180~250),低頻脈沖刺激20min。2次/日。術后6~8h開始。尿管拔除30min后,電極位置、方法同上,低頻脈沖刺激30min。觀察兩組產婦排氣時間,腸脹氣發生情況,并進行比較。

1.3診斷標準

剖宮產術后48h仍未排氣,且腹脹嚴重,可見明顯的腹部膨隆,即診為鼓音,稱為腸脹氣。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12. 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統計,平均排氣時間的組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2.1通過對治療組各項觀察指標的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康復情況見表1。

由此可見,剖宮產術后平均排氣時間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2.2兩組產婦腸脹氣發生率比較,見表2

由此可見,兩組產婦平均排氣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剖宮產術后腹膜和腸管直接受到干擾刺激或因手術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胃腸功能減弱,術后持續使用硬膜外自控鎮痛泵,在麻醉作用的基礎上加強對中樞神經的抑制,進一步降低神經反射的作用,干擾了生理的胃腸道功能,增加了腸脹氣發生的概率,其機理可能與自控鎮痛泵中配有阿片類藥物和局麻藥布比卡因有關[1]。部分患者腹脹持續不能緩解,導致全身水電解質失衡和營養不良,腸腔內壓力增高,腸壁靜脈回流不暢,血漿大量丟失。由于腹脹加劇,膈肌上升,使肺活動減少,易產生肺部感染,過度腹脹可致傷口裂開,甚至腸麻痹、腸粘連。所以,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護理措施,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本文研究表明:術后12h開始應用低頻脈沖治療儀,腹部理療對促進排氣、預防腸脹氣有明顯的效果。減少腸壁吸收毒素,加速腸壁功能的恢復。低頻脈沖治療儀通過不斷變化的蝸形磁場,這種低頻磁振蕩與人體胃腸道相互作用產生生物效應,使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得到改善,有效地恢復肌肉組織的緊張度和彈性,促使胃腸平滑肌活動,促進腸蠕動,促進排氣。術前做好剖宮產術相關知識的介紹。告訴產婦自控鎮痛泵的原理及安全性,消除其緊張情緒[2],告知產婦術后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脹、排氣困難等問題。告訴產婦術中、術后避免大聲喊叫、說話,以免造成胃腸道脹氣。術后去枕平臥6h,禁食6h。術后6h協助產婦床上翻身, 2~3h/次,術后24h下床活動[3]。由于術后48h內應用自控鎮痛泵,產婦擔心導管脫出而不敢翻身或下床活動,護士要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并妥善固定好導管,術后初期飲食宜清淡,忌奶類、豆類、甜食等產氣食物。剖宮產術后持續硬膜外自控鎮痛引起腸脹氣是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為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減少患者的痛苦,術后盡早恢復腸蠕動,排氣時間提前是關鍵[4]。

剖宮產術后患者排氣的早晚會影響產婦進食、營養和乳汁分泌。手術麻醉的影響,常使腸管處于麻痹狀態,再加之術后患者活動受限,胃腸蠕動功能減退,排氣時間延遲,進而影響產婦進食。而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利用低頻脈沖電刺激,調整內臟植物神經系統,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腸管蠕動,縮短排氣時間[5-6]。早排氣能使產婦盡快恢復正常飲食,補充充足營養,能有效預防腸粘連和產后便泌。

綜上所述,產后康復綜合治療儀在剖宮產術后促進術后產婦腸脹氣方面,方便、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延.手術室護士對使用自控鎮痛泵患者的護理[J].中華醫藥衛生, 2005, 18(6): 54.

2.陳歡歡;. 剖宮產術后促排氣方法探討 [J]. 安徽預防醫學雜志, 2009.145(04):68.

3.宋玉蓮, 徐莉莉, 盧鑫. 剖宮產術后早排氣的護理體會[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0, (02) :313.

4.周曉燕. 促排氣,剖宮產術后恢復的關鍵 [J]. 醫藥產業資訊, 2005.4(17):647-650.

5.樸香淑,馬新茹,杜建芳.使用產后康復治療儀促剖宮產術后排氣效果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 2008.156(28):254-256.

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第4篇

關鍵詞:帶狀皰疹;針灸理療;穴位注射;臨床效果

帶狀皰疹一般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會導致局部病灶有成群的水皰,同時伴隨著神經帶狀分布,帶來身體不同程度的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不適感。部分患者會有復發可能,同時會有后遺癥的存在。特別是中老年群體為高發群體,春秋換季的時間為高發時段[1-2]。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來自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接診的40例帶狀皰疹患者,其中男性為21例,女性為19例;年齡為23~83歲,平均年齡為(54.2±12.4)歲;其中病程時長范圍為2d~4年;發病部位中頭頸為5例,四肢為3例,胸背為32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情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針灸理療干預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添加穴位注射療法。針灸理療采用脈沖性電針(患部取穴、圍針刺法),調節為中度刺激標準,在患處進行局部的抗病毒的藥物涂抹,同時進行30min的神燈照射。進行1次/d電針治療,而神燈照射進行2次/d。穴位注射采用夾脊穴,選2穴/次,運用甲鈷胺500ug穴位注射治療,1次/d,或者間隔1d注射1次。

1.3評估觀察 療效通過綜合評估進行,治愈標準為皰疹消除,疼痛消失,臨床相關體征和檢查表明恢復正常;有效標準為臨床癥狀和檢查指標有所緩釋;無效標準為臨床癥狀和體征等沒有改善,甚至惡化。有效率為治愈和有效的總和。對于疼痛情況評估,分為0~3分四個評分標準,分別對癢、痛、燒灼的感受進行評估,分別對治療前后情況進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到的數據經由SPSS 17.0統計學軟件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做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做檢驗,同時以數據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 結果

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100%,對照組為65%;在治療后的疼痛緩解情況上,觀察組要優于對照組。見表1、表2。

3 討論

在中醫理論中認為,帶狀皰疹是由于患者濕熱內積、肝火郁結,同時在勞累之后外邪入侵所致。而在西醫理論中認為帶狀皰疹主要是病毒感染所致,表現為順沿神經組織分布的皰疹,會伴有嚴重的神經痛,屬于神經組織受損的一種表現。

臨床中運用電針治療帶狀皰疹已經證明其可以達到及早的減少疼痛時間和疼痛程度,同時讓皰疹能更快的結痂脫落,有較好的鎮痛與治療皰疹的效果。一般作為神經病變疾病,要給予神經組織一定營養,可以通過口服用藥,也可以采用肌注方式。其中甲鈷胺屬于維生素B12類的藥物,可以有效的促進髓鞘的生成來修復受損神經組織。在面癱、糖尿病性的神經病變都有一定效果,而在帶狀皰疹的治療上,在國內外也有較多的成功臨床依據。但是該藥物采用靜脈滴注或者肌注方式的給藥無法保證病灶區域局部的藥物濃度,同時需要聯合口服藥物來輔助鎮痛治療。而穴位注射可以兼具穴位針刺和藥物使用的雙合一效果,有效的讓經絡得到刺激,讓穴位療法與藥物作用同時發揮,從而有效得到改善機體病理狀況,進而得到治療的效果[3-4]。

通過夾脊穴治療,其分布著脊神經、交感神經的干與椎旁節,以及相關交通分支,可以有效的治療神經節區域的疾病。穴位注射可以達到快速提升局部藥物濃度,從而鎮痛效果明顯,可以減少藥物大量使用的副作用。

本研究中,在治療有效率上,觀察組為100%,對照組為65%;在治療后的疼痛緩解情況上,觀察組要優于對照組。可以發現穴位注射聯合針灸理療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達到快速減少疼痛和縮短疼痛時間的作用。但是在操作上可能對于患者來說較為復雜,部分患者可能更愿意采用口服用藥方式,從而減少穴位注射的疼痛感。但是相對于靜脈滴注方式,該方式又顯得有時間上的優越性,可以大大減少患者治療時間,同時局部用藥藥效快速,減少患者不適感速度快,治療的時間也相對較少,總體情況上,患者會更容易接受,加之醫生憑借自身醫生的身份權威性,進行適當的健康教育解說,患者會比較有信任感和信心。

參考文獻:

[1]盧靜,樊錦青,張朝暉.電針結合穴位注射對帶狀皰疹神經痛的臨床療效[J].江蘇醫藥,2014(19):143-144.

[2]蔡正良,李亞琴,潘桂花,等.穴位注射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臨床療效觀察及對血清中IL-6與IL-10水平的影響[J].甘肅醫藥,2014(3):213-214.

脈沖理療的作用范文第5篇

【關鍵詞】電生理療法;脂肪肝;肝病治療儀;肝/脾CT值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脂肪肝的發病率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脂肪肝是指多種原因引起肝臟脂肪代謝功能發生障礙,脂類物質的動態平衡失調,致使肝細胞內脂肪蓄積過多、肝細胞脂質蓄積超過5%,或組織學上每單位面積1/3以上肝細胞脂變的一種病理狀態[1]。肥胖、高血壓等與脂肪肝的發病密切相關[2]。脂肪肝與肝纖維化關系密切, 部分病例可發展為肝纖維化甚至肝硬化, 其臨床常見肝臟輕度腫大、壓痛、肝功能輕度障礙等表現[3]。筆者在臨床中在傳統的治療方式上配合運用HD-92-Ⅱb型肝病治療儀 (北京宏波科技發展公司生產)治療脂肪肝患者31例,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選擇 參照脂肪肝診斷標準[4]擬定,年齡在40歲到60歲之間,符合下列診斷標準:①無飲酒史或飲酒折合乙醇量每周

1.2 一般資料 所有病例均為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本院門診和住院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1例,男18例,女13例;年齡24~71歲,平均(43.1±0.21)歲, 病程1~14.6年,平均7.8年。對照組30例,男19例, 女11例;年齡21~69歲,平均(44.7±0.30)歲, 病程2~15.3年,平均7.1年。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①控制飲食:以低脂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攝入量100~200 g/d,以占熱量的60%左右為宜。一般給予脂肪0.6~0.9 g/d,按熱能計算不應超過總熱量的30%為宜),豐富的新鮮蔬菜為主,同時給予適量的蛋白質(一般給予每天1.0~1.5 g/kg,占總熱量的15~20%為宜);②禁止飲酒:禁止喝任何含乙醇的飲料;③適量運動:包括步行、慢跑、拳術、健身操等,對于ALT、AST>120 U/L的患者應以休息為主;④適當中西藥治療:如口服硫普羅寧片,每次0.2 g,3次/d,療程均為1個月。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配合HD-92-Ⅱb型肝病治療儀(北京宏波科技公司生產)治療。具體做法:應用肝病治療儀手推柄沿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任脈、足太陽膀胱經進行循經推,并選肝俞、中脘、足三里、膽瑜、章門、期門、日月、太沖等穴,穴位選定后繃帶固定電極,選用一定的頻率和強度刺激穴位1次/d,每次30 min,30 d為1個療程。

1.4 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癥狀消失;②肝/脾CT值基本恢復正常;③肝臟B超檢查基本恢復正常;④肝功能恢復正常。治療3個療程后,上述4項指標全部達到者為臨床治愈,達到3項者為顯效,達到2項者為有效,未達到有效指標者為無效。觀察治療前及治療后4個月肝/脾CT值的變化,進行治療前后治療組與對照組各自身比較及兩組治療前后差值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用t檢驗進行比較,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進行比較。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多數患者的癥狀改善,腫大的肝臟回縮,肝功能復常,治療組顯效25例(80.6%),有效5例(16.1%),總有效率為96.8%;對照組顯效16例(53.3%),有效7例(23.3%),總有效率為76.7%。經過χ2檢驗結果顯示2組顯效率、有效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2組肝功能恢復正常天數比較治療組肝功能恢復 正常時間平均為13.7 d,對照組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平均為23.1 d,經過χ2檢驗結果顯示2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3 不良反應 2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等“現代文明病”的發病率不斷增高,雖然控制飲食、改變生活規律和不良嗜好等可以使脂肪肝得到逆轉,但脂肪肝還是有非常嚴重的后果,據報道有約15%的患者可轉變為肝纖維化、肝硬化,3%可能進展為肝功能衰竭或需要進行肝移植治療,給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帶來很大危害。

脂肪肝中醫證屬 “積聚”、“痰濁”、“脅痛” 等范疇,其發生與肝、脾等諸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其可由肥胖、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糖尿病及藥物等原因引起。中醫學認為,脂肪肝是由于過食肥甘厚味,傷食礙胃,或久臥久坐,體豐痰盛,或七情內傷致肝疏泄失職,脾運化無權,水濕內停,痰濁內生,氣滯血瘀而形成,脂肪肝的病機特點是肝脾不足,肝膽疏泄失調,濕熱氣血瘀阻,故應疏肝益腎、健脾除濕,佐以活血之法。現代醫學理論認為其為一種多病因引起肝細胞內脂質蓄積過多的病理狀態,絕大多數脂肪肝系肝細胞內中性脂肪TG蓄積所致[5], 而單純高膽固醇血癥與脂肪肝無明顯關系。這種脂蛋白之間的不平衡是由于肝細胞脂肪合成增加或氧化減少所導致[6]。

肝病治療儀基于中醫學經絡理論,用脈沖信號刺激相應的穴位點,疏通經絡,利用生物力學泵改善肝臟血流灌注,提高三酰甘油的代謝,從而減少肝內脂肪貯積,幫助肝功能恢復。HD-91-Ⅱb肝病治療儀改善肝臟微循環,增加肝臟的血液灌注量。該儀器產生一種特殊的低頻調制脈沖信號,波形極特殊,滲透力強,“得氣感”比針灸行針強烈。取期門、章門、日月、肝(膽、脾)俞穴,以達到疏肝利膽、調理脾胃之功效,亦起到按摩肝膽作用;其作用于肝區,肝動脈、門靜脈、血竇括約肌、肝靜脈、淋巴管、肝膽管等都產生一種電生理反應,原來由交感副交感神經支配的脈管系統在儀器電信號的直接作用下興奮起來,平滑肌收縮、舒張的幅度增大,頻率加快,泵血功能加強,肝臟的供血量大大提高,改善了肝臟的微循環,幫助排除炎癥代謝物、淤滯的膽汁、三酰甘油等脂類物質,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復,清除免疫復合物,促進肝細胞排脂的功能[7]。理療學的研究已證明脈沖電流對血管平滑肌產生作用,從而促進相應部位的血液循環[8] ;有學者認為經皮的肝臟附近穴位脈沖電流局部刺激能改善脂肪肝患者肝臟血液供應情況[9]。

HD-91-Ⅱb肝病治療儀采用中醫的循經和局部取穴兼顧的方法,改善肝臟的微循環,增加肝臟的血液灌注量,臨床結果證實其聯合保肝藥物可顯著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臨床癥狀及肝功能,經觀察:用肝病治療儀聯合西藥治療脂肪肝療效滿意,總有效率達96.8%,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無不良反應。臨床研究初步表明基于中醫學傳統經絡理論的HD-91-Ⅱb肝病治療儀集針灸、按摩、電療、生物場為一體,為一種較為廉價有效值得推廣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曾民德.脂肪肝 .中華消化雜志,1999,19(2):120.

[2] 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學調查.中華消化雜志,2002,22(2):106.

[3] 胡義揚.脂肪肝的中醫藥治療-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1,11(3):129-130.

[4]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脂肪肝診斷標準.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11(2):71.

[5] 范建高,曾民德.脂肪肝的研究進展.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1999,8(2):149-155.

[6] 祁培宏,余莉芳.脂肪肝及其中醫藥治療進展.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1999,9(1):61.

[7] 李治強.HD-91-Ⅱ型肝病治療儀的作用機理與臨床作用.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1997,7(3):189-190.

相關期刊更多

高電壓技術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國家電網公司

現代應用物理

統計源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西北核技術研究所

中華疼痛學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比如县| 承德县| 日土县| 徐州市| 兴安盟| 江山市| 许昌市| 绍兴县| 卢湾区| 日照市| 错那县| 永仁县| 平果县| 四会市| 荆州市| 上杭县| 绥滨县| 迁安市| 阿合奇县| 顺义区| 祁门县| 山阴县| 湘西| 天长市| 大同县| 湟源县| 中方县| 闸北区| 德昌县| 霞浦县| 裕民县| 株洲市| 黄浦区| 东兴市| 高青县| 峨边| 合山市| 灯塔市| 榆林市| 吴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