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網絡的傳輸方式

網絡的傳輸方式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絡的傳輸方式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網絡的傳輸方式

網絡的傳輸方式范文第1篇

徐州琴書的演出形式多樣

徐州琴書的舞臺表演按時序可分為兩個階段不同的形式,而上個世紀80年代已成為這兩個階段的分界線。80年代以前,徐州琴書的演出形式是單人檔和雙人檔,80年代后則是雙人檔、三人檔?!皢稳藱n”,即一人拉墜胡,單腳踩梆打節奏,演唱者只能坐唱,不能走動,當演唱到處時需要單腳踩梆以助氣氛;“雙人檔”,多為男女二人,一個人邊敲揚琴邊打手板,另一個人坐著拉墜胡,兩人配合默契共同演唱;“三人檔”是上世紀70年代末徐州市琴書表演藝術家魏云彩先生與他的兩位弟子三人同臺演唱而形成的新的表演形式,“三人檔”的演員在舞臺上分左、中、右,伴奏樂器除了墜胡和揚琴以外,再配上一件彈撥樂器或打擊樂器如碰鈴、小碟等等,這種演唱形式能分能合、活潑多變,更有利于舞臺表演。

徐州琴書的劇目扎根民間

徐州琴書植根于民間,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它緊緊貼近人民生活,而又反映人民生活,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生活倫理、脂粉、靈怪、樸刀、棍棒、鐵騎、公案等,藝人稱其為“針線筐里的買賣”。如“張家長、李家短,七個貍貓、八個眼……”,耳熟能詳;再如“五月花開滿園香,家家戶戶過端陽。有一戶人家吃粽子,兒子告他娘一狀……”徐州琴書小段《吃粽子》娓娓道來,如敘家常。

徐州琴書的伴奏手法具有多樣性

徐州琴書的伴奏樂器由拉弦樂、彈撥樂及打擊樂器組成。拉弦樂器有墜胡、軟弓胡琴、二胡和板胡等,其中墜胡的音質雄渾而粗獷,或低沉如泣如訴,或高昂如萬馬嘶鳴,墜胡是徐州琴書中最重要的伴奏樂器之一;彈撥樂器有揚琴、古箏、三弦,其中揚琴樂音明麗而優雅、活潑而清朗,與墜胡相配合,相得益彰;打擊樂器有檀板(手板)、碟子等。徐州琴書伴奏樂器的演奏效果用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等詩句來形容是非常確切的。徐州琴書音樂“雖有定規,卻無定譜,因此無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都包含有很多即興的成分,使徐州琴書伴奏手法豐富多樣。徐州琴書的伴奏大致有四種形式:一是,隨腔伴奏,即伴奏與唱腔旋律基本相同;二是,襯腔伴奏,多在演唱曲牌時使用,有時為了突出唱詞,樂隊伴奏全停,待襯詞出現后,樂隊與幫腔一起進入,使音樂氣氛驟然強烈;三是,唱時不拉和拉時不唱,這種伴奏方法與唱腔旋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演唱時不拉弦也不擊琴,只擊梆或打板作節,或者有時只在幾個骨干音上做些支撐性的點染;四是,即興伴奏,這種伴奏方法以靈活多變見長。有時伴奏與唱腔形成兩個聲部,既具立體感而又突出聲腔,構成復調音樂效果①。

徐州琴書的發展現狀

(一)徐州琴書的嚴峻現狀

過去的徐州琴書是活躍在農耕時代的民間藝術形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工業化、城市化和鄉村城鎮化速度的加快,節奏快、壓力大的現代生活使傳統的民間戲曲音樂日漸蕭條,甚至銷聲匿跡,徐州琴書也未能幸免。究其原因,首先是演出市場嚴重縮水。以前的徐州琴書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老百姓都特別愛聽,甚至能演唱一些劇目的片段??涩F在別說能唱的,就連聽過徐州琴書的人數也不多了;其次是后繼乏人。中期曲藝團解散,1977年才開始恢復演出。徐州琴書招收的第一批學員只有7人,1989年徐州文化藝術學校招收的學員也只有6人,后來由于經濟效益不好、演出少或發展前途不明朗等因素制約,最后能夠留在舞臺上的演員只剩下2、3人。同時,徐州琴書與江蘇省其他兄弟戲曲形式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據徐州琴書表演藝術家魏云彩先生說:“在參加第六屆江蘇省曲藝節時,我就深知徐州琴書與揚州評話、蘇州評彈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我們的力量有多么的薄弱,徐州琴書12年收了6個學生,蘇州評彈一年就收50個學生,12年就是600個學生,徐州琴書后繼乏人啊”

(二)政府相關部門所作出的努力

正當徐州琴書的發展陷入困境時,國家開始大力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國家和江蘇省有關部門的各項保護工作也在不斷地開展,一些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為徐州琴書的保護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2002年徐州市政府責成文化主管部門向社會招收8名徐州琴書學員,在市文化藝術學校舉辦徐州琴書班,初步解決了后繼無人的問題;2005年徐州市將徐州琴書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7年6月徐州琴書被列為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2008年徐州琴書被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8月徐州琴書研究會正式成立。種種跡象表明,通過政府和社會的不懈努力,徐州琴書的保護和發展有了一些起色,但是這只是從政策、制度等宏觀的層面為徐州琴書的發展注入了一些動力,但是想要從夯實群眾基礎、開拓傳播途徑等微觀層面,讓人民群眾重新回到徐州琴書的周圍,光靠宏觀政策支持是不夠的,而應將徐州琴書的傳播訴諸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互聯網,依托現代網絡技術手段創新徐州琴書發展的新途徑,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切入點。

構建網絡傳播模式,承傳徐州琴書音樂

進入21世紀,迅猛發展的網絡使整個社會信息傳播系統發生著革命性的變遷。網絡傳播是在互聯網、數字技術、通信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媒體,它突破了時空限制,以其自身的即時性、交互性、多樣性和自主選擇性等優點掀起了一場顛覆性的媒體革命,成為當前最受大眾歡迎的傳播形式。

(一)建立徐州琴書資源數據庫

資源數據庫是按照數據的結構形式來組織、存儲、管理資源數據的倉庫。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資源數據的管理不再僅是存儲、管理資源數據,而轉變為用戶所需要的資源數據管理的方式。例如企業或事業單位的人事部門常常要把本單位職工的基本情況(職工號、姓名、年齡、性別、籍貫、工資、簡歷等)存放在數據庫中。有了這個“數據倉庫”就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查詢某職工的基本情況等等。對于徐州琴書而言,資源數據庫將會對徐州琴書起到存儲、管理、展示和傳承的作用,意義重大。要充分利用網絡容納海量資源和資源共享的特征和優勢,就要建立徐州琴書資源數據庫。徐州琴書資源數據庫應容納盡量多的徐州琴書藝術發展的概況、民間團體和傳承人的介紹、作品曲譜與音視頻資料的展示、演出活動信息的宣傳、保護方法與承傳方式的普及等相關數據,讓數據庫作為向百姓宣傳徐州琴書的基地、中心和代言人。

(二)制作徐州琴書的藝術網站

在徐州琴書網絡傳播模式中,制作網站是必要的組成部分,將虛擬的信息資源交流平臺放在傳播者與受眾之間,表現網絡文化信息“傳”與“受”多方面的信息互動,來達到傳播者與受眾者、受眾者與受眾者之間的信息傳遞、交流、反饋以及信息碰撞,這正是本模式最為獨特和新穎的地方。目前,關于徐州琴書的獨立的、專業的藝術網站還未能夠展現在我們面前。筆者通過在互聯網上搜索“徐州琴書網站”得知,涉及徐州琴書內容的網站只有少量幾個,如中國琴書網。在這個網頁上,徐州琴書只是作為一個小欄目進行展示和宣傳,文字與圖片資料非常少,音頻與視頻資料基本沒有。因此,制作徐州琴書藝術網站,刻不容緩。

目前網絡上有一些關于民間藝術的網站,但這些網站大多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徐州琴書藝術網站的制作應注意:其一,網站的欄目設置應從用戶的視角出發,清晰明確,重點突出;其二,在欄目內容設置方面,除了以文字介紹的傳統方式向用戶展示徐州琴書以外,還要加強對圖片、音頻、視頻等欄目的建設,將諸多寶貴的資源加以整合和處理,通過圖文、音頻、視頻的形式全面展示徐州琴書的內容;其三,網站應體現“以人為本,用戶至上”的服務理念。徐州琴書藝術網站應具備很強的交互功能,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服務,滿足用戶的個性化信息需求。無論是傳播者還是受眾老百姓,都可以利用這一渠道進行“傳”、“受”等活動,實現理論意義上的“對話”傳播;其四,網站應特別加強維護工作。網站維護管理是網站生存的必備條件,不做維護的網站便喪失了其生存的意義。網站維護要及時,如果網站信息更新速度緩慢,經常存在無法鏈接、內容過時等情況,便會使讀者對網站喪失信心。

(三)大量制作網絡“流媒體”格式的徐州琴書作品

所謂流媒體是指采用流式傳輸方式在英特網上播放的媒體格式。商家通過視頻傳送服務器將節目當成數據包發出,并傳送到網絡上。用戶通過解壓設備對數據進行解壓后,節目就會在一些媒體終端上,和發送前一樣顯示出來①。目前,使用“流媒體”的終端主要集中在移動電視、手機以及IPTV等產品上。

移動電視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強制性傳播的優勢,傳播內容多是短小精悍的娛樂資訊節目。所謂強制性傳播,其實就是指在某個公共場合的移動媒體終端上,無限循環播放流媒體節目,受眾只要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人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觸覺會被流媒體節目強制吸引,受眾會或多或少的接受流媒體節目所傳達的信息。因此,打造徐州琴書系列節目和視頻廣告,通過公交、出租車、地鐵等移動電視,以及樓宇和戶外大屏幕電視等無線數字網絡播放,將會起到良好的品牌形象塑造和廣告傳播效應。

手機媒體傳播具有移動性、時效性、交互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受眾可以自主選擇和信息。目前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通過手機我們可以隨時觀看徐州琴書的流媒體格式的視頻節目,還可以在網絡上申請和建立徐州琴書的博客、微博等交流平臺,在平臺上暢談徐州琴書的發展與保護。

IPTV作為我國重要的信息服務平臺,它具有“多媒體化”和“超鏈接化”的特點,可以隨時地、無限地擴展信息內容,在傳播者和受眾之間創造更好的互動性。較之有線電視,IPTV最大的魅力在于其互動性所提供的強大功能和豐富的增值業務,這些增值服務,如影視點播、移動電視、上網、電子郵件、視頻通話、互動游戲和信息服務等。因此,徐州琴書可以借助IPTV這一嶄新的信息服務平臺,定期推出徐州琴書音樂電子雜志,增設徐州琴書專題旅游頻道,將徐州琴書與徐州本地旅游的宣傳融為一體,不僅可以在點播時加上虛擬徐州情境游的互動參與內容,還可以增加互聯網相關信息搜索功能,文化產品的電子商務可以和視頻服務結合,進一步增強互動體驗效果。

常言道,耳濡目染,日久生情。不管人們走在大街上,還是坐在公交車、出租車、地鐵上;不管是在家收看IPTV,還是在手機上玩微博、看視頻,如果能夠在“流媒體”格式的終端上看到品質優秀的徐州琴書作品,那么我們就會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營造濃厚欣賞、熱愛、承傳徐州琴書的氛圍,這對于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素養也是大有裨益的。

網絡的傳輸方式范文第2篇

【關鍵詞】100Gb/s 傳輸 測試

【中圖分類號】TN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4-0189-01

1、100G關鍵技術實現

1.1 調制方式

為了實現50GHz的間隔,需要將IOOG的波特率降低到有效的范圍內。通過40G技術采用的正交相位調制(QPSK)可以將波特率降低到50Gband左右,但這在50GHz的間隔中顯然會造成較大的誤碼率。因此需要在QPSK基礎上加入偏振復用調制,如圖1所示,即偏振復用一正交相位調制(PM-QPSK)。通過PM-QPSK可以將波特率進一步較低到25-32Gband,使其可以在50GHz的間隔內有效傳輸。PM-QPSK是業界廣泛認可的100G調制技術,已被OIF列為標準。除此之外,正交頻分復用(OFDM)和正交幅度調制(QAM)作為更加先進的調制技術被學者所青睞。目前這兩種技術在400G和T的研究中得以應用。

1.2 前同糾錯技術

前向糾錯技術(FEC)技術一直以來都是作為提高傳輸性能的重要手段。通過FEC技術可以降低信號的誤碼率,提高系統的OSNR靈敏度,增強傳輸系統的可靠性。10G技術采用了級聯方式的硬判決。所謂硬判決是FEC譯碼器輸入序列中僅包含0和1,其復雜度低,理論成熟,被廣泛應用。硬判決方式可提高8dB的編碼增益。100G技術采用了更高級的軟判決,即FEc譯碼器輸入為多級量化電平,在相同碼率下,軟判決較硬判決有更高的增益,但譯碼復雜度會成倍增加。軟判決可將編碼增益提高到10dB以上,以保證100G長距離傳輸的需求。

1.3 相干接收技術

傳統的10G技術采用非相干解調的調制方式,其完全在光域對信號完成偏振解復用和相位解調。而IOOG技術采用了相干解調的調制方式,即利用信號光與本振光混頻,在電域中對信號進行偏振估計和相位估計。相干接收中本振光源可在一定程度上補償信號光功率的損耗,例如信號光功率過低時,適當提高本振光源功率可以增加相干混頻后的光信號幅度,以改善光電轉換后電信號的誤碼率,相干調制原理圖如圖2所

1.4 數字信號處理技術

100G的相干解調是在電域中對信號進行偏振估計和相位估計,因此高效的DSP技術對于100G的發展至關重要。100G信號經數字信號處理后可以提高色散容限,減少線路色散補償的使用,抑制非線性損傷的影響;提高自適應線路色散變化的相應速度,避免了40G技術采用的色散補償器的弊端;使系統PMD容限大幅度提升。PMD效應也不再成為限制系統傳輸距離的因素,系統組網能力及靈活性將得到極大的提高。目前,PDM-QPSK、相干接收和DSP技術的配合使用,已成為100G傳輸系統最主流的技術配置方案。而DSP技術由于設計復雜,成本高昂,一直是100G發展的瓶頸。因此高性能低成本的高速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是100G大規模商用的關鍵因素之一。

2、100GE和OTU4的新測試要求及測試方法

2.1 通道Skew的測試

(1)最大Skew容限測試

測試時直接將測試儀與被測設備連接,設備上設置環回,將測試信號在PCS層后環回到測試儀表,儀表應處于無誤碼狀態。

利用ONT測試儀的發送LANES kew設置功能在任意某個或某幾個LANE上設置最大相對延時180ns或者1856bi t s(40Gbps)、928b i t s(100Gbps)的延時,同時保留至少一個LANE的延遲為“0”。這時儀表上應該能夠達到無誤碼狀態。

(2)最大Skew Variation測試測試連接方式與靜態Skew相同,儀表任意選擇某一個的LANE,然后加入動態的Skew,在儀表上在整個過程中應該不出現誤碼/告警。

2.2 發送通道物理參數測量測試

(1)發光波長、發光功率、SMSR的測試

將被測設備的發送光口連接到OSAll0光譜儀上,從光譜儀測量到的光譜上可以讀出各通道的參數,包括中心波長、通道功率、SMSR。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各通道發光功率的測試,由于目前的普通光功率計不能測量單個波長的光功率,因此用光譜儀進行通道功率的測量是最直接的方法,測量時需要計算每個通道的積分功率而不是中心波長上的峰值功率。

(2)OMA、ER和發光眼圖測試

光譜分析儀可以分辨wDM信號,但測試OMA,ER和發光眼圖的儀表卻無法分辨WDM信號,因此,本測試項目和下面的多通道測試功能一樣,都需要用到100G系統的分波/合波設備,另外測試這些項目也需要測試信號中發送合適的測試數據圖案。ONT測試儀的作用是產生合適的測量圖案,如PRBS圖案;WDMDeMux的作用是將4個物理LANE分開,眼圖儀的作用是測量每個通道的OMA、ER、眼圖。測試連接是:ONT測試儀通過DUT測試設備再到100G DeMux連接眼圖儀

2.3 接收通道測試

ONT測試儀與被測設備通過100G端口連接,但由于要單獨控制4個25G通道,因此需要串入一個100G的波長Mux/DeMux設備,該設備可以上下100GBase-LR4/ER4或者40GBase-LR4的每一個物理波長通道。

同時,我們還要在ONT測試儀上進行設置,才能測試每一個物理通道。ONT儀表有Lainda Group設置功能,可以將儀表發送的邏輯LANE與實際的物理通道對應起來。

這樣我們就可以測試每個物理通道的參數了,包括接收機的接收靈敏度、過載光功率。如果要測試壓力接收靈敏度或者做抖動測量,可以將一個低速10.3G(針對100GBase-LRl0)、10.75G(OTL3.4)或者11.18G(OTL4.10)的抖動測試儀表串接在復用解復用出來的10G速率通道上,在10G速率上注入抖動調制進行測試。

網絡的傳輸方式范文第3篇

國內外一些網絡教育的成功為我們推進和開展網絡教育提供了有益經驗,從中我們也看到了網絡教育極好的發展前景和在當今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意義。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和各有優勢,也各有不足,教學方法有相同點,更多的是不同點,各有優勢和不足之處。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各有千秋,即使在最現代的學校,在現有的條件下,也不可能每一班每一科每一課都人人一臺機或搬到多媒體教室上課,但如果我們能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兩者的優勢互補,就能揚長避短地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最經濟的最佳教學效果?,F在很多中學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網站,或是利用其他教育網站等資源的輔助功能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數學教學活動與網絡環境的結合點也越來越多。那么,如何才能充分發揮兩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呢?

一、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優勢互補的具體途徑

要實現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方法優勢互補,就必須深入挖掘兩者的優勢,了解實現兩種教學方法優勢互補的具體途徑,有機結合,發揮其最大功效。

(一)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優勢及開展教學的具體途徑

傳統數學教學方法具有備課省時省力、教學成本較低、操作靈活自如、可以隨機應變、方便臨場發揮、直接影響學生留有想像空間、便于情感交流,交互性強等特點,我們可以發揮其優勢,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

1.發揮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講授優勢與親合優勢,突出人文因素在教學中的作用

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以老師為中心,教師利用教科書、粉筆、黑板、簡易模型,通過語言描述和身體動作來傳授知識。主要教學手段是教師的口頭傳授、粉筆板書、實驗演示等等,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這樣的一個講授過程,更能體現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人文因素作用,師生的互動和交流具有真實感。

2.發揮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表演優勢,充分體現教師的示范作用

雖然傳統模式下教師是主動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輸對象,許多教學知識是在教師講的過程中,學生認知、體會和理解學習到的,但有的知識是不能完全簡單依靠語言和描述能讓學生容易理解到的,還需要一定的過程演示和真實展現,才會形象生動的讓學生領會到。相當多的數學知識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教師通過板書、實驗等形式,采用邊寫邊說邊演示的傳統教學方法,學生更容易領會到加法運算的規則和方法,這種示范作用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效果非常突出。教師的講授、教師的言傳身教才會使學生的思維真正“活”起來,使抽象的東西在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的活動過程中默契傳遞。

3.運用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習慣優勢,發揮學生的依賴作用

傳統教育方法的使用,歷史已久,我們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在傳統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很多數學生都習慣了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并且已經對之產生了依賴心理。合理的運用傳統教學方法,能保證我信的教育教學效果。所以,在采用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同時,有機運用傳統教學方法,會使教學效果更好。

4.發揮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導向優勢,增強師生之間的共鳴效應

傳統教育有特定的活動場所,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學習活動,相對于人機對話這種形式更容易產生師生間良好的心靈感應作用。教師在講授法中所表達出來的多種蘊含感彩的語言及營造的氣氛,對教學目標實現是相當重要的,它對學生的心理才會產生深刻的共鳴作用。有意識采用傳統教育教學方法,才會達到鮮明的導向作用。

(二)發揮網絡教育教學方法優勢開展教學的具體途徑

與傳統教學相比,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具有以下優勢:①直觀性;②形象性;③動態性;④交互性;⑤模擬性;⑥針對性;⑦重復性;⑧高效性。如果能利用好這些優勢,我們可以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效果。

1.運用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靈活優勢,克服傳統教育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

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實施一般都是基于課堂形式進行的,具有很強的時間約束性和空間限制特點。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場所,沒有課堂教學就很難組織教學,而網絡教育教學方法,可以克服這一弱點,提供靈活的學習時間和廣泛的學習空間,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所理解不到的東西,學生可在網絡教學中進行進一步的理解。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學習,或進行網上考試,是傳統教育教學的一個有益補充,出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給學生深入學習和補充學習提供了條件和機會,在生活中得到學習。

2.發揮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媒體與顯示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讓教學形象生動化

網絡使用方便,不受空間限制,而且信息幾乎不受容量的限制,課件系統、協作交流系統、網上作為及題庫系統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網絡中的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教師,它是一種特定的豐富的人力資源。采用網絡教學方法,學生不僅能接觸書本教材的內容,而且可以廣泛的接觸教材以外的學習資源。網絡媒體的類型很多,主要包括文本、聲音、圖畫、動畫和視頻等多媒體因素。多媒體豐富的表現形式,也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進而激起學生學習興趣。數學學科本身有很多抽象的知識,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方法的媒體模擬與放映優勢,促進教學形象生動化。網絡資源具有很強的模擬和放映優勢,可以把真實的教學內容或真實或模式放映出來,對于突破教學重難點效果突出。

3.運用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開放、互動的優勢,促進師生交流,培養和發揮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學習的精神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體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學生個性發展,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發揮主體自主學習,加強協同學習和學習交流。網絡教育教學方法以其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正好為之提供了有效的條件。學生們也更樂于探索知識奧迷,對網絡易于接受,這也迎合了當今學生的特點。學生的學習交流活動,可以通過網絡的聊天、論壇、BLOG和留言本等多種方式來實現。運用網絡教育教學方法,充分創設網絡教學情境,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

4.運用網絡教育教學方法的形式多樣化優勢,實現分層教學

傳統教育對于同一個教師,采用相同的教學模式、教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進度,由于學生存在的差異,不能充分滿足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我們嘗試過分層教學改革,但在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中難以操作,而網絡教育教學方法打破了一種固定的模式和學習內容的局限,通過教學設計和網絡設計,可以提供多套學習方案和學習方法,供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選擇性學習,從而滿足分層次教學需要。

二、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優勢互補的策略

1.整體把握、有機結合,揚長避短,注重實效

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任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選擇網絡教育或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突破教學重難點,根據不同教學課型,有側重使用傳統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手段,實現優勢互補。有時表現在同一節課,要分階段分別運用網絡教育或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在一段教學時期中,實現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優勢互補。如不同的教學環節可有不同的互補方法。在導入環節,宜多使用傳統教學方法,輔以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手段。如需要創設情境,則可以選擇信息技術手段,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新知環節,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交替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和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手段。

2.因“材”施教、靈活運用、合理優化

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就應有所不同。針對不同的教師個體,不同的學生群體,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學習條件都存在一定的差異的情況,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根據切合教學條件的實際情況,發揮自身特長,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程度,有意識的進行傳統教育與網絡教育教學方法有機結合,達到更佳教學效果。對于學生的課外學習探究活動,可提供輔導學生制作幾何畫板模型等,促進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踐,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教學方法的優勢是多方面的,實現的途徑也是各不相同的。我們不能把所有的教學理論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在每一節課上都發揮得淋漓盡致。只有靈活運用兩種教學方法,對教學方法和教學進程進行合理優化,教學活動才會生動,才會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3.相互補充,各顯其能

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各有其優勢和不足。由于長期習慣于傳統教學方法,我們不能忽略網絡教育教學方法對當前教學方法改革的影響;同時也不能因為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弊端,片面刻意追求網絡教學方法,或是一概而論否定其中某種教學方法的優勢,堅持固守另一種教學方法都將會導致停滯不前或得不償失。在新課程標準下,要采用的策略,使兩種教學方法相互補充,有益共存。

網絡的傳輸方式范文第4篇

關鍵詞:移動網絡;OTN傳輸技術;省內干線組網;移動城域組網

1OTN傳輸技術簡介

1.1OTN傳輸技術的特點

OTN傳輸技術是在光域內實現業務信號傳遞、復用、路由選擇等功能的一項技術。該技術滿足了ITU-T6.805中規定的傳送網通用模型,從OTN網絡構成層次上來看,可分為電路層、光通道層、光復用段層和光傳輸段層。在OTN網絡中,主要包括光緩存技術、波長變換技術、光定時再生技術等關鍵技術,可將OTN網絡視為全光網絡的過渡網絡,大幅度提升了現有網絡的數據傳輸能力。ONT傳輸技術具備以下特點:①體系結構完整。OTN傳輸技術的光層和電層的網絡生存機制相對完整,能夠保證信號的可靠傳送,并具備糾錯能力和分級管理能力。各層網絡的管理監控機制較為完善,可在WDM系統中實現調度、保護和監管功能;②調度靈活。OTN網絡中的光層可靈活調度承載業務中的光信號,并針對光層和電層上的業務需求提供多種保護方式,為重要業務提供多重保護,滿足網絡穩定運行要求;③應用范圍廣。ONT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骨干傳送網和城域傳送網中,可提高網絡傳送容量,降低對網絡建設資源的消耗,滿足移動網絡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1.2OTN傳輸技術的優勢

OTN傳輸技術作為電網絡與全光網融合下的產物,其具有非常明顯的應用優勢,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OTN技術能夠支持多客戶信號的映射,如SDH(同步數字信號傳輸)、ATM(異步傳輸)和以太網等等;OTN技術中的電層帶寬顆粒為光通路數據單元,以波長作為光層的帶寬顆粒,由此使得復用與交叉的顆粒都比較大,能夠進一步提升傳輸效率;OTN具備強大的維護管理能力,除了能夠提供與SDH類似的開銷管理功能之外,還可以提供TCM(串聯監視)等功能,從而使OTN在組網時,能夠以端到端與多個分段聯合的方式對網絡性能進行監視;OTN技術引入具有可重構功能的光分插復用器,由此使其組網能力獲得大幅度提升;OTN采用的是光層與光鏈路保護相結合的方式,使網絡得到有效保護,自愈環網技術的加入,使OTN能夠在失效故障中完成自動恢復。

2OTN傳輸技術與移動網絡的整合

2.1OTN傳輸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

2.1.1OTN傳輸技術在省內干線組網中的應用OTN傳輸技術具有高速率的特點,能夠滿足大容量網絡的帶寬要求,可為寬帶接入網光纖網絡改造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從當前的總體情況上看,OTN傳輸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并被廣泛應用于各大運營商的干線傳送網建設當中,促進了相關業務的發展。下面對OTN傳輸技術在省內干線組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a調制方式。在省內干線組網中,可對400G-OTN傳輸技術進行應用,由于400G-OTN中引入高階的調制技術,從而可以使調制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由此能夠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需要。如,在城域承載的應用場景中,可采用單載波16QAM進行調制;骨干承載的應用場景中,可采用雙載波16QAM的方式進行調制,也可通過雙載波QPSK的方式進行調制。其中雙載波16QAM的頻譜效率可以達到5.33bit/s/Hz,且技術的實現難度相對較低,因此,推薦采用這種調制方式。b組網模型。在省內干線組網中對400G-OTN傳輸技術進行應用時,可以按照不同的應用場景構建相應的組網模型。例如,在業務量較小的場景中,可按照透傳與轉接的信令所指的方向要求,部署400G光電層設備,并對支路側端口進行合理配置,以此來滿足業務調度的需要;又如,在業務量中等的場景中,可結合傳輸距離,在業務量較為集中的骨干節點位置處部署400G波道,并根據透傳與轉接需要,對電層集叉功能進行配置,這樣能夠有效解決局部業務量突增造成的網絡資源浪費問題;再如,對于業務量較大且顆粒度復雜的應用場景,可根據電路的傳輸距離,對網絡架構進行劃分,具體可劃分為以下兩個部分:一部分是骨干層,另一部分是長途傳輸層。隨后按照透傳與轉接需要,在骨干層中部署400G波道,并在各個關鍵節點處,對電層集叉功能進行配置,從而確保長途傳輸層上行的業務能夠有效轉接。

2.1.2OTN傳輸技術在移動城域組網中的應用OTN傳輸技術在移動網絡建設前期主要應用于骨干傳送網建設,但是隨著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在4G、5G、家庭寬帶、互聯網電視等業務方面表現出強烈的需求,所以從當前情況來看,OTN傳輸網絡正逐步下沉到移動城域傳送網建設中,用以滿足傳送網大寬帶、大容量的業務需求,不斷提高光纜纖芯的利用率。下面對OTN傳輸技技術在移動城域組網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a.網絡容量。根據移動網絡業務的需求確定移動網絡容量大小,城域網OTN網絡單波速率可以為10G、40G或100G。當現有城域網絡中的專線業務增多時,可將單波40G或100G的OTN系統建設到核心匯聚層,與此相對應的波道數量為40波或80波。b.站點類型。OTN網絡站點可采用以下類型:一是光復用終端站(OTM站),用于建設光電混合的子架,可承載多速率業務,具備波分側光接口調度功能,用于上傳或落地所承載的業務;二是光分插復用站(OADM站),用于實現不同信號之間的交叉傳送,將其設置在業務需求量較大的站點;三是光中繼站(OLA站),主要發揮光層對光信號的放大功能,提高信號在光復用段傳輸的可靠性。c.網絡拓撲。在OTN傳輸技術應用中,可根據城域網業務量需求情況,建成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三層網絡架構,組合采用以下網絡拓撲結構:采用點對點組網形式,用于傳送端到端的業務;采用鏈形組網形式,串聯網絡中的各個節點,支持線性保護,主要應用到光傳送網的接入層;采用環網組網形式,設置雙向自愈環結構,將其應用到光傳送網的匯聚層;采用網狀組網形式,使節點設備支持4個及其以上的光方向,主要將其應用于光傳送網的核心層,以降低光纜光纖需用量,提高線路利用率。d.網絡波道。根據網絡業務量規劃設計網絡波道,如在80波系列中,可將第1波至第80波設置在是192.0THz-196.05THz之間,確保業務流量流向與波道相對應,提高波道資源利用率,減少通過外部跳纖連通波道的情況。

2.2OTN傳輸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發展前景

在移動網絡覆蓋面不斷擴大的形勢下,對傳輸的寬帶流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光傳送網作為基礎的承載網絡,要滿足IP業務向業務網推進轉換的需求,以適應移動網絡發展。移動運營商在移動網絡中承載了更多IP業務,增大了網絡建設與維護成本支出,加重了移動運營商的經濟負擔。而OTN傳輸技術在移動網絡中的應用能夠解決上述問題,OTN傳輸技術具有完善的技術規范和標準的協議框架,對傳送大顆粒業務和交叉傳輸小顆粒業務進行了規范,可滿足OTN網絡中不同業務類型混合傳送的需求,降低移動網絡建設成本,在移動網絡中具有良好的發展與應用前景。

網絡的傳輸方式范文第5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的應用也逐漸普及,移動傳輸網絡也在不斷地更新與改善。本文首先分析了移動傳輸網絡的發展階段,然后歸納了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現狀及影響因素,最后詳細闡述了移動傳輸網絡安全性能的提升對策。

【關鍵詞】移動傳輸網絡 安全 光纜路由 傳輸組網 設備

1 移動傳輸網絡的發展階段

1.1 模擬蜂窩通訊技術階段

模擬蜂窩通信技術是最早的移動傳輸網絡技術,該項技術借助于網絡終端具有的移動特性,采用無線組網的方式將網絡設備和網絡終端連接起來,這樣便實現了移動體之間及移動體與固定體之間的通信傳輸。但是,該種技術尤其不可忽視的弊端,即通信傳輸網絡的安全性較差,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通話內容易被竊聽。

1.2 GSM 通信技術階段

GSM 通信技術即大家所熟知的2G 移動通信技術,GSM 通信技術主要分為以下兩種:

(1)900/188MHZ GSM 第二代模擬蜂窩通信系統。這種通信傳輸系統是利用GSM 網絡來進行消息的發起和接收,該系統功能多樣,具有了移動數據、呼叫轉移以及手機來電顯示等多功能,與此同時還具有了智能網絡的一些業務,提供數據漫游和預付費的功能。但該系統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即經營業務上的局限性。

(2)800MHZ CDMA 第二代模擬蜂窩通信系統。該系統即CDMA網絡系統,與前一種系統不同,這種系統是利用CDMA網絡進行信息數據的發起和接收,系統同樣具有移動數據、呼叫轉移以及手機來電顯示等多功能,并提供智能網絡業務,提供數據漫游和預付費的功能。與第一種網絡的區別就在于工作的頻段不同,網絡的種類不同。

1.3 GPRS 移動通信技術階段

GPRS移動通信技術被認為是2G 移動通信技術向3G移動通信技術的過渡,由此又被稱為2.5G 移動通信技術。該通信技術進行信息數據傳輸利用的是無線分組交換技術,該技術在 GSM 的基礎上,在高速 IP 和 X.25 數據接入上有了更進一步的提高和改進。GPRS移動通信技術在通信技術的歷史發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人類在移動通信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2 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現狀及影響因素

2.1 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現狀

移動傳輸網絡在我國已有了較長的發展歷史,各個地市的傳輸網絡也形成了相當的規模。我國的移動傳輸網絡業務都是采用中心局落地,想四周輻射的方式。另外,本地移動傳輸網絡的骨干環路大多是采用2.5G或10G光傳輸設備組成,匯聚環則是由2.5G傳輸設備組成。

我國的本地傳輸網絡客觀上存在著網絡結構復雜、路由不合理、網管數據雜亂、設備型號繁多等多種問題,這樣對移動傳輸網絡的安全性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2.2 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影響因素

從我國當前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現狀中可以看出,影響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線路路由不合理。從這個方面考慮,影響傳輸網絡安全性的因素有:傳輸匯聚節點出入局同纜、環內存在同纜組環、長分支鏈路。

(2)傳輸設備選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重要機盤無熱備份、同一局向業務無分流或分擔、不同廠家設備或同廠家不通版本設備對接、大量微波或PDH設備的應用、設備無過壓保護功能等。

(3)組網不合理。主要表現在重要節點沒有失效保護機制、同區業務集中、網絡中較長鏈路、同一節點存在大量分支節點、網絡時鐘成環等。

(4)其他因素?;倦姵厝萘坎蛔慊螂姵亓踊?、設備工作電壓不穩定以及設備空開與耗電量不匹配、傳輸設備工作環境差、網管交叉數據雜亂等。

3 移動通信傳輸網絡安全性能的提升對策

3.1 加強對光纜路由的管理

光纜路由的不合理是影響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規劃建設移動通信傳輸網絡的初始階段就應該加強對路由鋪設和傳輸節點的合理規劃,合理的規劃能夠有效的避免出入局同纜的情況,但要注意規劃一定是要以工程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的。另外,若是無法避免出入局同纜的情況,那么應積極采用其他方法解決,一般可采用重新建網和租用其他路由的方式。除此之外,需要在光纜的架構設計中引起注意,應極力避免星型和長鏈型結構的情況的出現,因此需要對網絡結構進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3.2 加強傳輸組網的管理

傳輸組網不合理也是影響移動傳輸網絡安全的重要因素。與路由管理不同的是,傳輸組網的的合理設計工作應該集中在移動通信傳輸網絡建設的中期,后期則要進行移動傳輸網絡的進一步優化。在這個階段要應采取 SDH 的方式保護傳輸線路的環路,并且要采取網狀網的方式對其中一些重要的傳輸線路進行保護。

3.3 加強對傳輸設備的管理

加強對傳輸設備的管理對于提升移動通信傳輸網絡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針對重要傳輸線路上的傳輸節點,最好要設置一對一的保護措施,另外要注意線路的調整,可通過業務分流或負荷分流的方式。傳輸設備的選取要注意設備的過壓保護功能,這樣的設備能保證良好的運行性能。

3.4 加強對傳輸用電的管理

傳輸用電的穩定性會直接影響到傳輸設備的運行和通信傳輸網絡的安全性能。因此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對傳輸用電的管理。

(1)針對交流電壓不穩定的情況,可通過加設交流電壓穩壓器來進行解決。

(2)應將過壓保護功能作為選取傳輸設備的重要指標,具有過壓保護功能的設備能夠有效避免電流浪涌的現象。

(3)應選用具有多次下電功能并且能夠自動設置下電電壓范圍的配電柜。

(4)要加大對傳輸設備使用操作流程的規范力度。

3.5 加強傳輸設備工作環境的管理

傳輸設備的工作環境也會對移動傳輸網絡的安全性產生影響。傳輸設備的工作環境一般包括溫、濕度和環境衛生等方面。要對節點機房的溫濕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保證其處于最佳的溫濕度狀態。另外,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通信機房應采用嚴格密封的方式來保持室內環境衛生的潔凈。

參考文獻

[1]郭凱.移動通信傳輸網絡安全性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5).

[2]周志宏.關于提高移動通信傳輸網絡安全性的探討[J].硅谷,2011(01).

[3]張忠麗.淺談無線移動通信網絡體系結構與安全機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01).

作者單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黔南| 治多县| 甘孜| 榆社县| 胶南市| 德化县| 蓬溪县| 朝阳县| 泰顺县| 安多县| 且末县| 洞头县| 永康市| 潜山县| 鄢陵县| 东莞市| 苍梧县| 南岸区| 新丰县| 射洪县| 济宁市| 昭平县| 邵东县| 聊城市| 休宁县| 赤城县| 金秀| 台北县| 格尔木市| 广安市| 蒲城县| 百色市| 方正县| 云林县| 安多县| 遂平县| 铁力市| 汶川县| 肇源县|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