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1篇

1.1編制目的

切實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械安全保障工作,有效預防、及時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我市的發生,保障公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和醫療器械突發性群體不良事件應急預案》、省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山東省藥品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械安全保障工作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規定,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高密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人體健康嚴重損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1.4啟動條件

高密市行政區域內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突發事件。

1.5工作原則

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應堅持以人為本和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快速反應、依法處理的原則。

2、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有關分管局長任副組長,相關科室、監管隊負責人為成員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械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名單附后,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指揮、協調和日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處置應急事件的組織、協調和日常工作,包括收集、分析和綜合有關安全檢測信息,提出預警建議。

2.2應急組織機構的組成和職責

各鎮街、區要成立相應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械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在市政府的領導下,負責領導、指揮本轄區內發生的甲型H1N1流感防治藥械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3、突發事件的報告

3.1報告主體

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及時向各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報告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藥械安全突發事件。各監管站獲悉有關疫情信息時,應立即向同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

3.2報告內容

根據突發事件的發展態勢,應急報告分為初次報告、動態報告和總結報告。

初次報告內容:突發事件的時間、地點、涉及人數、潛在、影響、發展趨勢分析、擬采取的措施等。

動態報告內容:根據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及時報告突發事件的發展、變化以及采取的應對或處理措施。

總結報告內容:根據突發事件的因果分析和應對處置結果,對今后類似突發事件的防范和建議等。

3.3報告程序

各鎮街、區食品藥品監管站在獲悉有關疫情突發信息時,應立即向同級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不得隱瞞、緩報或謊報。

各鎮街、區食品藥品監管站在接到轄區內疫情突發信息或報告,應立即報同級領導小組辦公室,發生重大疫情可越級上報。

4、應急預案的啟動

4.1應急反應原則

接到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治藥械安全突發時間報告后,立即啟動本預案。

4.2應急反應和處置工作流程

當疫情發生后,局立即組織討論分析,提出解決意見,指導辦公室開展應急處置工作。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后,將處置情況形成文字資料,于當日報市政府和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4.3應急反應預案

接到突發事件報告后,局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應立即進入應急狀態,對報告的內容進行核實,確認后下達指令,同時報告市政府和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各監管隊要立即開展對防控用藥械的監督檢查,配合有關部門采取緊急措施,控制事態發展。對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藥械及其證據材料采取查封、扣押等行政強制措施,對質量可疑的藥械進行抽樣檢驗。

局實行領導在崗、車輛備勤、通訊暢通,有關人員都要服從所在單位的統一調度。

局及有關科室、隊,加強應急值班制度,設專門值班室,安排雙人24小時值班電話,做好記錄。局值班人員中須有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一名,工作日外須由一名局領導帶班。加強后勤保障工作,要保障交通工具及其它所需物品的及時提供。

4.4應急反應指令的下達

啟動預案由局領導小組組長下達指令,同時報告高密市人民政府。

4.5應急反應的終止

應急反應的終止需符合以下條件:突發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安全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消除。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2篇

第一節總則

一、依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辦法》以及河北省相關文件、條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預案。

二、突發事件是指:

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即: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2、突發災害性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等。

三、當發生上述所列突發事件時,醫務科、總值班必須于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甄別,由主管醫療副院長以及醫務科根據事件的性質,涉及的人員數量,所需調用醫療救治和防護設備、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的情況向總指揮提出啟動本預案的建議,由總指揮宣布本預案的啟動。

四、科室、部門應參照本預案制定本科室、部門的相應措施,并有培訓、檢查落實情況的記錄。

五、處置突發事件過程中,堅持病案書寫及管理制度;堅持三級查房制度:堅持會診制度等保障醫療安全的各項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

第二節人員準備

一、各臨床科室主任、護士長、急診科人員全天候準備人員,建立有效的通訊網絡,隨時準備應付突發事件。

二、夜間各科值班人員隨時準各聽從院總值班調遣。

三、醫院根據突發事件的臨床特點隨時組成具有明顯專業特點的專案組,安排專業人員承擔主檢醫師工作,指導臨床工作。

四、科教辦公室負責組織、協調全院臨床、醫技科室應急措施的人員培訓。

五、全院各部門主任,負責將《應急預案》灌輸至本部門內的每一位職工(包括臨時工),并定期進行演練。

六、指揮中心及醫務科接到需派出醫療隊任務時,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據要求迅速做出人員安排,報醫務科組隊;夜間由院總值班根據專業需求從值班醫生中選派,并通知當事科室主任進行人員補充。

七、總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生活支援、醫務科全面負責外出醫療隊的業務支持。

第三節報告制度

一、任何部門及個人對突發事件必須立即據實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不得隱瞞、緩報、謊報告內容包括:

1、病、傷人員數量。

2、病傷情況。

3、參與救治科室。

二、醫務科或院總值班根據職責迅速向主管院長匯報。

1、突發事件的性質。

2、病、傷人員數量及病、傷狀況。

3、參與救治科室。

4、需要調用的人員、藥品及設備。

三、主管院長親自或委托醫務科按照程序向上級醫療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四、醫務科定期向全院通報疫情。

五、醫院指派醫務科專人負責突發事件或疫情,上報保衛科負責向公安部門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門和個人未經批準不得向外界散布有關突發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需立即報告醫務科或院總值班:

1、發生或可能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的。

2、發現甲類傳染?。ɑ魜y、鼠疫)和乙類傳染病中SARS、AIDS、炭疽的患者、病源攜帶者以及疑似病人。

3、發生或可能發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職業中毒事件。

4、發生或可能發現原因不明的群體性疾?。òl生人數)。

5、發生劇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丟失。

6、接診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員、保健對象、大型活動的特殊情況、飛行事故、重大社會治安事件群體患者。

第四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一、主要責任科室:

醫務科、護理部、門診、急診、臨床科室、放射科、檢驗科。

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進行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所需防護用品。

三、傳染病預警機制

1、全院及各部門,為了落實“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必須建立相應的預警機制

2、預警分級

①三級預警:外地出現疫情,本市無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證正常醫療秩序的前提下,由醫務科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業務培訓,采購中心及總務科提供必要的物資儲備。

②二級預警:本市出現疫情,本院接診疑似或確診病例,未開放隔離區時,做好全面啟動應急預案的準備,加強消毒隔離制度的監督指導和醫務人員個人防護措施的落實,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進行。

③一級預警:全面啟動本預案,開放隔離區,整合醫療資源,停止探視。

四、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并準備后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五、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六、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料的科學性及完整性。

七、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的人員均有義務阻止無關人員進入救治區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

八、SARS及腸道傳染病的應急預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嘔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標本。

十、未經批準,病人排泄物不得隨意處置。

十一、在市、區CDC人員到來之前,醫務科人負責流行病學調查,劃定對象,實施監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經批準,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

第五節突發災害性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應急預案

一、主要責任科室

醫務科、護理部、門診、急診、臨床科室、放射科、檢驗科、藥劑科、總務科

二、各責任科室定期組織全體人員相關知識、技能的培訓及演練;并儲備一定數量的所需防護用品。

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啟動后,各責任科室人員必須時刻堅守崗位,并準備后備梯隊人員服從院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統一安排。

四、強調各科協同,局部利益必須服從整體利益。

五、嚴格執行各項診療常規,保證病歷資料的完整性及嚴肅性。

六、設置警戒線,所有參加救治的人員均有義務組織無關人員進人救治區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員離開。

七、按照統一要求,主治科室負責在患者左胸前分別掛上相應色帶(死亡為黑色;輕、中、重傷為紅、黃、藍帶)。

八、對于需手術治序的患者,盡可能安排在大手術室進行,并根據需要開放門診科室手術室。

九、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聯系,保證血液供應。積極使用自體血回輸技術,減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絕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經批準,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轉出病人。

第六節保障工作

一、人力資源保障

1、派出人員的統計及分類管理。

2、調配院內人力資源。

3、兌現獎懲。

二、信息保障

1、檔案室負責收集相關疾病的最新態勢,了解最新的診斷標準、診序方法。

2、計算機中心維護信息系統,做到信息準確,運行正常。

3、檔案室隨時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要求,填寫表格,進行上報。

三、設備保障

1、總務科保證重點部門設備完好,隨時可用。

2、隨搶救進程及時提供所需設備。

3、隨時進行搶救設備的現場維修。

四、后勤保障

1、總務科保障搶救所需的戰略物資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給。

2、保證電力、熱力、通風、水源的供應。

3、保證通信暢通,并具有隨時增加通信的能力。

4、保證運輸車輛的完好,未經有關部門批準,不得隨意調用急救車。

5、保證臨時設施的建設。

6、總務科保證參與搶救人員的膳食供應。

7、總務科保證醫務人員臨床使用衣物的及時洗滌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遇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需劃定隔離區時,保衛科及時提供人員,并設立專人進行保安,阻止無關人員進人隔離區,患者及可疑人員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救治區域。

2、遇有突發災害事件及社會治安事件時,保衛部門必須及時對電力、熱力及通訊部門采取保護措施。

3、與公安部門保持聯系,實施對嫌疑人的監控。

六、生活保障

1、院辦、黨辦負責做好醫務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對醫務人員家屬的解釋與安撫工作,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倓湛票WC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的食宿及身體健康。

2、總務科保證參加搶救的醫務人員食宿及身體健康。

第七節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及流程

一、突發事件醫療救助實施細則

突發事件為:

1、化學物品中毒;

2、批量消化系統中毒(食物);

3、批量呼吸系統傳染病;

4、批量消化系統傳染病。

5、批量外傷(車禍、公共場所擠壓傷、爆炸等;

突發事件地點:

1、本市本區;

2、本市外區;

3、外地;

4、本院。

突發事件的搶救分類:

1、院前搶救;

2、院內搶救。

突發事件的通訊系統手段:

1、電話2、手機3、網絡4、人工。

突發事件的交通工具:

1、救護車(120);

2、本院車輛;

3、出租車;

4、社會車輛。

突發事故的信息傳遞系統:

1、總值班;

2、醫務科;

3、急診科;

4、主管副院長;

5、院長;

6、各級衛生局/CDc;

7、其它醫院:

8、政府相關部門;

突發事件的指揮系統:

1、院長;

2、主管副院長;

3、醫務科、護理部;

4、各科主任;

5、各級醫師;

6、醫療、護理、行政職能部門;

7、上級指揮部。

突發事件的物資準備:

1、藥品;

2、物資器械(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擔架、各類夾板、頸托、繃帶、手電筒、蠟燭簡易呼吸器。

3、救護車;

4、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對講機;

5、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關人員必須清楚。

突發事件的外派醫療隊:

1、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2、人員依突發事件派出專業人員并定人數,一般醫生5人、護士3人。

3、人員依上級需要而定出哪一級專業人員承擔。

4、按專業不同分別確定派出人員名單。

5、院內接到通知后應在不超過30分鐘內,人員、物資、藥品、救護車均必須到達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發。

6、隨時與醫院指揮部聯系通報情況。

7、服從現場指揮部和上級指揮部的安排。

8、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護、避免醫療隊人員傷亡;

突發事件的外派醫療隊:

1、化學物品中毒:

①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②隊長:1人(臨時確定)。

③隊員:護士2名、內科系統醫師l一2名、外科系統醫師l一2名。

2、消化系統(食物)中毒、消化系統傳染?。?/p>

①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②隊長:1人(l臨時確定)。

③隊員:護士2名、內科系統醫師1名、外科系統醫師1名。

3、呼吸系統傳染病:

①領隊:院長/副院長/醫務科/科主任。

②隊長:l人(臨時確定)。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3篇

僅供參考

一、總則

(一)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復應急工作機制,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組織指揮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通信安全,保證應急通信指揮調度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進行,滿足突況下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復的需要,確保通信網絡安全暢通。

(二)編制依據

制訂本預案的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電信運營企業(單位)應急預案制定框架指南》、《國家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市通訊應急保障預案》和《縣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及相關法規、條例。

(三)應急分級

ⅲ級:因較大突發公共事件或不可抗力等事件引發的,有可能造成一個全縣通信故障的情況;通信網絡故障造成全縣通信故障的情況。

ⅳ級:因一般突發公共事件或不可抗力等事件引發的,有可能造成本縣50%以上通信網點通信故障的情況;通信網絡故障造成本縣50%以上通信網點通信阻斷的情況。

(四)適用范圍

主要用于通信事故、自然災害(洪水、地震、冰雪災害、臺風、泥石流等)、反恐事件、公共突發事件、重要通信保障任務、涉及國家安全等應急通信保障。同時適用于電信分公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所屬通信網絡、通信設施在自然災害及其它突發事件中遭到破壞情況下的處置和通信恢復。

(五)工作原則

1.統一指揮,協同作戰。

電信分公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在縣通信應急保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縣經商科技局通信應急保障領導小組協同指導下,根據本應急預案,認真履行各自職責,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整體效能。

2.實時監控,加強防范。

各分公司特別是各分公司網絡監控中心要加強對關鍵網絡設施實時監控和防范,一方面要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傳播有害信息,另一方面針對一些敵對組織可能會對網絡發起的大規模攻擊和破壞活動,及早發現苗頭、動態,提前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3.快速反應,控制事態。在發生突發事件、緊急情況時,各單位可以根據預案總原則,在迅速上報的同時,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應急處置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蔓延,將損失和危害降到最小。

4.全程記錄,追查根源。

各單位在發生網絡信息安全事故時,要及時做好事故情況記錄,以便與有關部門緊密配合,追查事故的根源,并協助相關部門進行處理。

5.出現ⅳ級以上(包括ⅳ級)異常狀態,及時上報縣委政府,要求各相關部門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通信搶修和迂回調度,在半小時內將有關情況報告縣應急通信保障領導小組和各單位市級公司通信值班室或應急調度中心。

二、組織體系

為保證網絡通信安全,以便在通信網絡出現阻斷、遭到破壞時,能夠迅速組織力量采取有效保障、處置措施,成立縣通信保障應急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各通信分公司也要按此要求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

(一)通信保障應急領導機構

1.通信保障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局黨委書記、局長

成員:局黨委、班子分管領導

信息股全體人員及熟悉信息工作相關人員

電信分公司分管副經理

移動分公司分管副經理

聯通分公司分管副經理

縣辦事處總經理

2.通信保障應急小組辦公室

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通信保障應急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局黨委、班子分管領導兼任,由以下成員組成:

成員:縣交通局分管領導

縣公安局分管局長

縣電力公司副經理

電信分公司分管副經理

移動分公司分管副經理

聯通分公司分管副經理

縣辦事處相關負責人

3.通信應急搶險隊伍

辦公室下設應急搶險隊,由各通信分公司應急搶險隊伍組成,搶險隊伍具體由網絡部技術人員和維護人員組成,負責具體的搶險實施工作。一旦啟動應急預案,各公司應急搶險隊伍必須服從縣通信應急保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4.通信網絡維護工作

辦公室下設應急搶險隊,由各通信分公司網絡維護工作人員組成,負責具體的搶險實施工作。一旦啟動應急預案,各公司應急搶險隊伍必須服從縣通信應急保障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調度。

(二)領導小組和辦公室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

領導小組負責全面應對突發事件的通信保障、通信恢復應急工作的領導、組織、指揮和協調,主要職責如下:

(1)貫徹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及國家信息行業主管部門相關文件,落實國家通信保障應急工作相關政策及規定。

(2)貫徹落實縣通信保障應急預案的相關要求。

(3)遇重大突發事件,啟動本預案,并下達通信保障應急任務。

(4)在緊急情況下,調用各通信公司各種資源,做好通信保障的組織、協調工作。

(5)結合重大突發事件的實際情況,決策實施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并向市政府相關部門和市通信管理部門匯報情況。

(6)完成上級部門安排的其他應急保障任務。

2.辦公室職責

(1)承擔縣通信保障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通信保障的日常事務。

(2)管理、指揮、調度所轄區域內的應急資源,并跟蹤、監控管理區域內突發事件狀況,匯總信息,及時上報。

(3)開展通信保障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

(4)組織各專業應急搶險隊搶通、搶修損毀的通信設施。

三、運行機制

(一)預警機制

1.網絡分析評估

各通信分公司,根據通信網絡運行情況和網絡結構變化情況,定期或不定期對網絡運行狀況進行評估。根據評估報告,修訂應急預案,必要時提出網絡改造方案并組織實施。

2.網絡薄弱點級別、預警

各分公司相關技術部門、人員對通信網絡進行評估,重點針對網絡的薄弱環節,并根據程度不同,提出預警。同時,當出現雷雨、冰雪、大面積停電和大型活動時,應及時提出預警。

(二)應急處置

1.故障信息報告

根據《電信通信故障上報制度》等相關規定,及時與突發事件有關的部門、通信管理部門、重要單位和用戶,包括防汛、地震、反恐、醫療救護、民航、銀行、鐵路、稅務、電力等通報相關信息。

2.應急啟動與響應

當ⅳ級通信突發事件發生時,應立即將情況上報縣通信保障應急工作辦公室,辦公室根據突發事件嚴重性,及時向縣通信保障領導小組上報并提出建議,由領導小組決策并啟動應急預案。需要上級信息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協調的,應立即上報。啟動本預案時,相應的分公司通信保障應急管理機構應提前或同時啟動下級預案。同時,各通信分公司應急搶險隊伍在接到保障通知后5分鐘響應,盡最快速度到達指定地點,實施或者準備實施搶險。

3.業務恢復原則

業務恢復的原則是先重點、后一般。

電路調度順序為:

(1)縣委、縣政府首長專線。

(2)搶險救災指揮部通信聯絡電路。

(3)黨政專網電路。

(4)保密、機要、安全、公安、武警、等重要客戶的出租電路。

(5)地震、防火、防汛、氣象、醫療急救等部門租用的與防震、防火、防汛、氣象信息、醫療急救等有關的電路。

(6)金融、稅務、電力等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部門租用的電路。

(7)其他通信電路。

4.通信保障應急工作要求

(1)應急通信系統應保持良好狀態,實行24小時值班,所有人員應堅守工作崗位待命。

(2)主動與上級有關部門聯系,及時通報有關情況。

(3)相關電信運營企業在執行通信保障任務和通信恢復過程中,應顧全大局,積極搞好企業間的協作配合,必要時由縣通信保障應急工作辦公室進行統一協調。

(4)在組織執行任務過程中,現場通信保障應急指揮機構應及時上報任務執行情況。

5.網絡復原后處理

網絡通信一旦復原后,需立即對網絡進行相關測試驗證,并由技術維護人員及時出具故障報告,分析故障原因,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三)應急處理后評估

1.網絡維護與建設工作改進

根據故障發生的原因,結合網絡結構和應急處理的過程,總結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包括網絡建設、網絡維護、物資儲備和人才隊伍建設等相關工作的改進措施。

2.應急預案改進

通過應急預案的演練或實戰,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進行修訂,使之更加完善。

(四)信息

每次通信保障應急處理后,結合處理過程和總結分析,及時相關信息。信息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把握適度、內外有別的原則,統一信息口徑;要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必要時可報請上級信息行業主管部門審批。

四、優化應急工作機制

通信保障和通信恢復應急任務結束后,通信保障應急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應做好突發事件中公眾電信網絡設施損失情況的統計、匯總,以及任務完成情況的總結和匯報,針對事件,查找問題,研究整改措施,不斷改進優化通信保障應急工作。

五、應急保障

(一)人力保障

各通信分公司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技術支撐對網絡建設維護培訓、學習,熟悉網絡結構、熟悉應急預案,提高技術支撐的綜合素質。

(二)備件保障

加強備品備件的管理工作,定期檢查預案中相關備品備件準備管理工作,確保相關備件隨時均能及時提供。

(三)機動通信與物資保障。

加強與上級通信管理部門和物資采購中心的溝通配合工作,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一旦發生通信保障需求,及時請求設備、物資支援。

(四)交通運輸保障

為了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通信保障應急車輛及通信物資能夠迅速抵達事發地點,縣交通部門負責為應急通信物資的調配提供必要的交通運輸工具支持,以保證應急物資迅速到達。

(五)電力保障

突發事件發生時,電力部門優先保證通信設施的供電需求。

(六)治安保障

突發事件發生后,啟動應急預案后,公安部門要迅速組織人員趕赴突發事件發生區域,維護社會治安,確保社會穩定。因人為破壞引發通信突發事件時,公安部門應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收集現場資料,迅速開展事故調查,并維護現場秩序。

(七)經費保障

因通信事故造成的通信保障處置費用,由各級通信保障單位承擔;處置突發事件產生的通信保障費用,按照國家信息主管部門要求并參照《國家財政應急保障預案》執行。

(八)信息保障

通信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應急保障通信溝通協調機制,各通信公司在執行通信保障應急任務過程中,應加強與上級通信部門和縣通信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的信息溝通協調,及時反映通信應急保障搶險救過程中存在的重大問題,研究解決通信保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完成通信保障應急任務。

六、監督管理

(一)預案演練

專業搶修及維護隊伍,要按照運行維護體系的組織管理,對所負責的搶修及維護對象(專業項目)進行系統的搶通、恢復、迂回、替代方面的預案擬定,運作及流程設計,定期進行業務培訓,模擬訓練。

(二)宣傳和培訓

加強對通信網絡安全和通信保障應急的宣傳教育工作,各公司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本公司通信應急指揮機構人員和應急救險隊伍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保證應急預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不斷提高通信保障應急的能力。

(三)建立通信應急工作制度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突發事件;護士;應對能力

突發事件具有演變迅速、危害性大、處于急速變化的環境中等特點[1]。護士在臨床實踐中不可避免的要面對各類突發事件。正確面對并妥善處理突發事件是護士需要加強訓練的內容。本文旨在探討提高護士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途徑方法。

1護士應對突發事件中面臨的幾個問題

1.1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缺失 目前護理專業教學訓練中缺乏突發事件應急處理知識、突發事件處理應急流程、各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系統知識,導致護士進入臨床實踐工作后,沒有應對突發事件理論基礎,實踐能力缺失。

1.2自我防護意識淡薄 近年來,就診患者中攜帶乙肝、丙肝、HIV病毒人數不斷增多,加之突發事件中可能面臨某些烈性傳染病的導入,使處理突發事件的護人員感染危險性增加。護士因不能準確及時評估突發事件中患者綜合情況,導致不能采取正確有效防護措施。自我防護意識淡薄增加了處理事件時自身感染的危險性。

1.3處理不當貽誤處置 因突發事件常處于急速變化環境中且演變迅速,故第一時間內采取正確處置方法將最大限度提高救治成功率[2]。護士在有限時間內若不能及時做出正確協助處理措施有可能貽誤最佳處置時機。

2提高護士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對策

2.1多樣化培訓 結合各院醫療中心任務特點,有針對性的對可能面臨的突發事件處理方法做多樣化培訓。

2.1.1集中理論培訓 以《急危重癥護理學》為基礎,結合相關資料,組織護士學習停電、停水、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護理應急流程;暴徒暴力事件、大批中毒、外傷傷員、乙類以上傳染病等防護救治程序,并通過考核鞏固所學理論知識。

2.1.2實踐模擬訓練。將護士隨機分組處理不同突發事件,模擬演練正確處置流程,同時演示單人徒手心肺復蘇術、急救包扎術及轉運各類患者等方法,并將此內容做為操作訓練重點,要求人人掌握。

2.1.3護理骨干專項指導。抽調科室??谱o理骨干就處理突發事件中常見急救操作進行專項指導。如氣道開放、心電監護、電擊除顫等操作的配合,避免緊急狀態下面對復雜操作護士手足無措的現象發生。

2.2心理認知能力的建立 處理突發事件時,認知能力的欠缺及判斷力的不成熟常會導致護士產生各類應激反應,若不能正確引導,則會給其心理健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及時疏導突發事件處理中護士異常心理是確保其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由于處理突發事件時情況危急,患者病情變化迅速、環境變化或者各族患者的處理特異性(語言交流困難、宗教習俗差異、文化差異等)都會給護士生理心理造成雙重壓力。針對以上問題,除對護士開展全面防護培訓外,還可根據現有條件聘請感染科專家、心理咨詢專家通過專題講座、個別談心等方式及時疏導護士心理問題。組織多樣化文娛活動,如棋類比賽、羽毛球比賽、猜謎游戲等活動,緩解護士工作壓力,最大限度的幫助護士調整心態,使其以積極良好的心理狀況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

2.3督導應急預案的演練,強化危機意識 按照各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組織護士參加預案演練,包括接診患者、分診患者、準備搶救環境到協助救護及轉運患者等系列環節。通過"似真非真"情景模擬,對搶救過程進行再現,樹立現場危機意識,培養護士周密思考,果斷應對,默契配合與協調能力,從而提高護士處理突發事件能力。

2.4根據地區及醫院實際,設立特色任務 各地區存在地理位置、民族情況的差異,間接導致突發事件的某些地域性特點,如高原地區的肺腦水腫;邊疆地區的民族情況;軍隊醫院的維穩任務等。可根據本地區地域特質及可能面臨突發事件的特點,設立特色任務。如邊疆地區設立少數民族護士擔當門診導醫工作,暢通與民族患者的溝通交流渠道,組織護士學習本地區常用民族語言,做到能和民族患者進行基本的問候和交流;軍隊醫院強化條令條例的號令意識,開展野戰條件下救治演練等。

以上是正在或有待解決的、有關提高護士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通過分析護士面臨突發事件中存在的問題,圍繞多樣化培訓、心理認知能力的建立、督導應急預案演練和根據地區特點及醫院實際設立特色任務4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力爭增強護士綜合素質,面對突發事件,護士不因知識的匱乏或心理上的恐懼而退縮,從而最大限度提高護士積極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3]。

參考文獻:

[1]楊一風.危機管理在中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反應中的應用[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04,25(3):268.

[2]方桂珍.提高護理人員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的培訓方法與體會[J].護理管理雜志,2007,

突發事件醫療應急預案范文第5篇

一、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情況

健全的組織體系是做好應急工作的組織保障。我所對衛生應急工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強化了組織領導。組建了衛生應急領導小組,所長、黨總支書記親自擔任組長,分管副所長任副組長,組建了2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機動隊,下設流調組、醫療救治組、消毒組、檢測組、健康教育組和司機;配置了應急箱,準備了應急物質。為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鍛造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應急隊。

   根據路局應急辦要求,及時將應急組織名單、預案、演練工作計劃及演練工作分析資料等報至路局應急辦,歸入路局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

二、完善應急預案制定

我所原有12項應急預案,包括:《地震、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防洪應急處置預案》、《急性職業中毒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預案》、《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聞處置預案》、《網絡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 2016年,根據路局《高鐵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我所新增《高鐵突發公共衛生事故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了相應工作規范。健全了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程序、應急調查處理操作規范和技術方案,做到依法規范、科學有序、快速有效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三、加強專業人員培訓,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2017年我所根據新制定的應急預案,要求各相關科室根據各自的職責做出相應預案的實施細則,細化應急預案??剖腋鶕瓿跛贫ǖ膽毖菥氂媱?,逐一進行應急演練,做到有預案、有演練、有總結。全年完成8項預案演練:《地震、地質災害應急預案》、《防洪應急處置預案》、《急性職業中毒應急預案》、《食物中毒應急預案》、《危險化學品運輸事故應急預案》、《飲用水污染應急預案》、《重大傳染病疫情應急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

以所分管領導為主,成立演練領導小組,專業科室業務骨干精心準備,制定較為實用的演練方案,同時對各專業科室進行專業知識的筆試,以進一步鞏固加強我所職工應對突發自然災害事件的處置能力。

我所今年舉辦一期《突發事件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培訓班》,聘請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進行授課,全所衛生技術人員38人均參加培訓,較大提高了專業人員的理論水平。

四、加強節假日應急處置、防洪應急處置及疫情值班工作

我所在元旦、春節、五一、國慶等節假日期間,加強24小時疫情值班,強化防控措施,經過路局和我所的共同努力,開通了“福建省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省級權限,使我所能夠較全面掌握福建省鐵路轄區傳染病疫情動態,實行傳染病網絡直報及零報告制度,確保發生疫情后及時進行網絡監控,并及時上報;實現了傳染病報告的動態性、實時性和網絡化管理,建立和完善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評估、預警、反應機制,提高了傳染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快速反應能力,為鐵路防控傳染病提供可靠數據。 5月份,福建省進入雨季,我所根據路局要求,加強應急值守,執行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按要求做好值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值班室配備電話和傳真機,開通疫情值班電話0441-55555,應急小分隊人員保持24小時信息暢通,做到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夠迅速趕赴現場,及時有效控制疫情。

五、2018年應急工作思路

1、根據鐵道部、路局新增應急預案,結合我所工作實際及時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边| 定陶县| 富源县| 丹寨县| 多伦县| 威信县| 城市| 长乐市| 库伦旗| 菏泽市| 汝城县| 辛集市| 绥芬河市| 信宜市| 津市市| 田林县| 铜梁县| 瓮安县| 巨野县| 新巴尔虎左旗| 佛冈县| 舒城县| 临江市| 富裕县| 壶关县| 晋中市| 南充市| 淮阳县| 左权县| 稻城县| 卢氏县| 青田县| 新闻| 武威市| 梓潼县| 咸丰县| 滦南县| 科技| 枝江市| 时尚|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