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突發事件應對策略與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公共衛生工作;生活變動事件;適應,心理學;循證醫學;學生保健服務
【中圖分類號】 R 179 G 47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9)08-0677-02
Evidence Based Research of Schoo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ping Matrix/LU Ping, XU Yong. Department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School of Radiation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oping strategy of schoo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in China, and to give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school coping matrix. Methods A matrix for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hool emergency events was studied by us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s,based on the Haddon matrix. Results School emergency mainly took place at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at present China, most of them were infectious disease and food poisoning, and raised year by year. There were more problems existed in rural school. Research about school emergency mainly focused o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Crisis management form was single, content was general and lacked systemic multidimensional lash-up processing scheme. Most schools' crisis management system were deficient, and ignored management of mentality and information. Haddon matrix was fit for analysing school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coping countermeasure.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ed in school emergency crisis management, especially in rural school. Haddon matrix can be a useful framework to school public heath emergency readiness and response,as it was scientific, practical, multidimensional and flexible.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practice;Life change events;Adaptation,psychological;Evidence-based medicine;Student health services
近年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及能力建設已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如何構建一個適合我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體系,提高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水平、消除管理中存在的盲區,已成為影響我國學校健康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Haddon模型是一種適合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后的應急反應模型[2]。本研究通過循證分析的方法,找出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策略,再用Haddon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擬合應對策略,從而提出科學實用、有針對性的學校應對措施模型。
1 資料來源與方法
以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創辦的《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為主要檢索工具,以重慶維普公司創辦的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庫》及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所研制的《中國生物醫學數據庫(CBM)網絡版》為輔助檢索工具,檢索年限為1998-2008年。采用主題詞(學校突發事件)與自由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突發事件、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學校突發事件、中小學校突發事件等)相結合的檢索手段,檢索發表在國內醫藥衛生期刊上學校突發事件的文獻。檢索的關鍵詞還有學校/中小學校;突發事件/安全事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危機管理;循證/循證醫學。剔除重復研究、設計方法不明確、質量差、可靠性低等無法利用的文獻。共檢索到2001-2008年國內已發表的相關文獻45篇,其中流行病學研究18篇,占40.0%;預防控制措施研究7篇,占15.6%;應急機制研究7篇,占15.6%;危機管理體系研究6篇,占13.3%;應對模型研究5篇,占11.1%;其他相關研究2篇,占4.4%。對刊載文獻的期刊進行分類統計顯示,中國類雜志刊載20.0篇,占44.4%;中華類雜志刊載9篇,占20%;地方類雜志及學報刊載8篇,占17.8%。
根據上述檢索方法,對檢索到的相關文獻應用Excel軟件進行歸類、統計分析,類別包括流行病學分析研究、應對模型研究、預防控制措施研究、應急機制研究和危機管理體系研究。通過對檢索出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策略、措施及應急機制進行循證分析,并結合應用于傷害流行病學的研究工具―Haddon模型,擬合出最佳的應對機制。
2 結果
2.1 我國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防制體系存在的問題 結合Haddon模型及文獻檢索結果,將我國學校突發事件應急防制體系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見表1。
目前,國內學校突發事件主要發生在中、小學校, 以傳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為主,并呈逐年上升趨勢,鄉村學校存在的問題更為突出,表明農村學校內的突發事件問題仍然是今后一定時期內預防控制工作的重點。學校突發事件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學分析,學校突發公共安全事件危機管理形式單一,應急預案內容過于籠統,缺乏系統的多維應急處理方案,大部分學校危機管理體系不完善,忽視對心理和信息的管理。
2.2 Haddon模型在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中的應用 借鑒Haddon模型,將該模型與循證分析出的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對策進行擬合,建立一個Haddon模型應用于學校突發事件的應對模型,描述學校突發事件發生的3個階段及其影響因素的應對方案。見表2。
學校突發事件的應對是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參與其中,其有效應對策略應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前、發生中、發生后綜合考慮。學校作為突發事件的易發場所有其自身特點,其應急機制亟需有關部門進行深入研究[5]。Haddon模型在突發事件應急準備過程中,事件發生前的措施有風險評估、監測預警、信息交流和一級預防措施;事件發生時公共衛生應對措施有啟動有效的應急預案、風險信息交流、緊急醫療救治;事件發生后應對措施有事后長期身心健康干預以及善后處理措施。學校在預防疾病工作中,應及時更新應急觀念,不斷調整管理策略。
3 討論
學校原有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體系確實存在不少問題,已遠遠不能滿足現代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需要,如何調整防病體制、更新應急管理模式是學校應認真思考的問題。Haddon模型作為一個新穎、靈活的分析工具,提供了有針對性的應對框架,具有使用一種方法解決多種問題的能力,在應對棘手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顯示出極強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它通過對相應階段應急反應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能夠對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提供跨學科對策和預案,有助于公共衛生應急部門完善應急準備工作和提出整改計劃,評估相應部門的應對能力。此外,在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典型案例分析中,Haddon模型也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和應用價值,既可以總攬全局,又可以聚焦于某一微觀,甚至包括個體[6]。Haddon模型能夠應用于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準備和反應機制。
目前,我國尚缺乏真正實用、科學、系統的學校應急防制體系,而控制效果評估、相應機構應對能力評估、經濟學負擔及相關應急機制模式的研究文獻更少,還沒有將Haddon模型運用于應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相應研究。因此,運用Haddon模型探討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策略、細化應急對策,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4 參考文獻
[1] 龔震宇,林君芬,夏時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的探索與思考.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5,25(12):26-28.
[2] CONROY C,FOWLER J. The Haddon matrix: Applying an epidemiologic research tool as a framework for death investigation.Am J Foren Med Pathal,2000,21(4): 339-342.
[3] 李立明.流行病學.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
[4] BARNETT DJ ,BALICER RD, BLODGETT D,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addon matrix to public health readiness and response planning. Env Health Persp, 2005, 113 (5):561-566.
[5] 廖文科.我國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和要求.中國學校衛生,2007,28(1):1-2.
關鍵詞:地方政府;突發事件;媒體;公關方法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6-0000-01
在地方政府的管理范圍中,公共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危機管理,怎樣才能良好的應對突發事件帶來的危機,一直是地方政府重點研究的問題。在我國現代的社會中,隨著突發事件的發生,不僅會帶來相應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還會引起當地政府的媒體公關問題。近年來,突發事件時有發生,一些地方政府在應對媒體時表現出了失語、失聲的現象,給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對地方政府應用突發事件的媒體公關的方法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促進社會的持續發展。
一、地方政府的媒體公關在突發事件中的作用
所謂的突發事件,就是對公民的利益造成損害的危機事件,而且只要是在事件發生時對公民的財產、人身安全等造成了傷害,就可以被稱作突發事件。通常情況下,突發事件都是在突然情況下發生的,具有短時間聚集各方眼光的特點,而且各個主體之間針鋒相對,引起了各大新聞媒體的關注,這給地方政府的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一旦出現管理不正確或者是應對媒體工作失誤,就會降低地方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1]。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充分做好突發事件的媒體公關工作,及時向人們公布實際情況,安撫民眾的心情,使民眾的情緒得到穩定,得到民眾的配合,從而更加順利的開展突發事件的處理工作。
二、地方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媒體公關的方法
(一)對地方政府危機新聞發言人制度進行完善
對于危機新聞發言人制度來說,它是政府新聞發言制度的具體形式,主要是通過新聞發言人在特定的時間內對突發事件的情況進行闡述,使媒體和民眾及時了解突發事件的最新消息,而且還要向社會介紹突發事件的特點、趨勢以及產生的后果等,另外,還要對政府采取的補救措施進行詳細的講解,樹立地方政府在社會民眾心中的公信力,得到民眾的大力支持。在發生突發事件之后,不管是媒體還是民眾都希望地方政府能夠將事件的情況透明化,而新聞發言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他們的需求,向他們傳遞比較真實和權威的信息[2]。因此,一定要對地方政府危機新聞發言人制度進行完善,使民眾了解到突發事件的真實情況,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相關的法律法規,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結合起來使用,完善危機新聞發言人制度;第二,加強危機新聞發言人的專業化和權威化,可以讓一些相關的專家對事件進行分析,消除民眾心中的疑惑;第三,處理好和媒體之間的關系,一定要做到不失語、不失聲以及不說假話。
(二)利用網絡進行突發事件新聞信息的傳遞
在發生突發事件之后,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利用網絡進行突發事件新聞信息的傳遞,為人們建立良好的交流平臺,比如電視、網絡等,加強政府和媒體、民眾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形成有效的互動。雖然我國已經建立了以中央重點新聞網站為主,以地方重點新聞網站為輔的互聯網新聞體系,其中主要包括人民網、中國網、國際在線以及中青在線等,一共有8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24家地方重點新聞網站,它們已經為突發事件新聞信息的傳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通過分析我國各個地方政府的新聞網站,發現其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內容比較單一、做工簡單以及形式古板等,所以,一定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自身優勢,積極利用網絡實現突發事件新聞信息的傳遞。另外,還可以在地域優勢的基礎上對網站進行進一步的開發,從而確保網站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在民眾中樹立良好的公信力。再有,地方政府網站的創建能夠時間與民眾的親近,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對突發事件的錯誤傳播進行及時的制止,安撫民眾的情緒,避免民眾產生緊張的情緒。
(三)對突發事件的媒體管理引起重視,避免出現媒體暴力
所謂的媒體暴力,就是某些個體或者是組織利用媒體的權利對突發事件進行錯誤的報道,故意扭曲突發事件的真實情況,使民眾產生錯誤的認知,導致突發事件在社會中形成一個偏離原本原則的輿論導向,從而滿足個體或者是組織的利益需求,這種現象不符合社會持續發展的要求[3]。因此,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對突發事件的媒體管理引起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媒體進行良好的管理,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發生突發事件之后,一定要控制好事發現場,在周圍拉起警戒線,對記者的身份和采訪資格進行明確,規劃出采訪區和禁止區,記者只能在采訪區進行采訪,不能進入到禁止區中,更不能拍照。另外,還要管理好與突發事件相關的現場,比如醫院、派出所等,一些不實的報道基本上都是在這些地方傳出的;其次,設置新聞信息傳播中心,便于記者及時得到突發事件的第一手信息,并且要對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進行辨別,控制好突發事件的發展趨勢。比如,在2015年發生的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件中,雖然之后對其進行了良好的解決,但是,在當時地方政府也受到了很大的媒體壓力,如果在事件發生時政府能夠對媒體進行有效的管理,規范記者的采訪行為,就不會出現媒體暴力的情況,也會非常利于政府對突發事件的管理。由此可見,對媒體的管理在突發事件的管理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做好這項工作,避免出現媒體暴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發生突發事件時,積極做好媒體公關工作,不僅能夠提高地方政府的公信力,還能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確立地方政府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地方政府利用有效的媒體公關方法來應對突發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地方政府與時俱進的特點,人們能夠感受到地方政府的責任,這對社會的和諧和進行非常有利。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應對突發事件中的媒體壓力,充分體現出地方政府的主體作用。
參考文獻:
[1]侯迎忠,劉艷婷.網絡時代地方政府應對突發事件的媒體溝通策略[J].東南傳播,2013,10:10-13.
[關鍵詞]高校;事件;思想政治;教育;溝通
伴隨著各大高校的擴招,每年進入高校的人數也不斷的增多,高校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隨著社會的多元化,人們的思想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無論是社會環境還是學校環境都變得越來越復雜,高校突發事件頻頻發生。然而,現今社會和高校應對突發事件辦法很少,應對的機制也不健全。在此背景下,亟需一種好的方法和一種健全的機制來預防和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思想溝通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將其引入到高校應對突發事件中,幫助老師學生找到合適的途徑進行思想溝通,將幫助高校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
一、思想溝通介入突發事件的必要性
思想溝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進行信息傳遞的有效途徑。發揮思想溝通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作用,對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幫助高校更好地應對突發事件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思想溝通介入突發事件的必要性研究,可以進一步明確思想溝通在應對突發事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高校環境的復雜性
高校突發事件發生的原因很多,個人因素、學校因素、社會因素都可能引發一些突發事件。由于高校人口密集、環境復雜,人與人之間的摩擦不斷、不良信息的進入等等都導致了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受到影響。加之學校周圍的閑雜人員較多極易引發尋釁滋事等其他突發事件。同時信息化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影響,是學生思想復雜的原因之一。綜合以上種種因素,高校環境的復雜性使突發事件發生的概率增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高度重視突發事件的預防和發生。
(二)突發事件對學生產生的危害
突發事件對大學生的危害小到影響其正常的學生和生活秩序,大到危害其生命財產安全。突發事件的發生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道德觀念和意識形態等各方面都會產生影響和沖擊,造成大學生情感和行為的不穩定性。在此情形下,對大學生進行及時的思想政治引導是必不可少的。
(三)突發事件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機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火車頭、牽引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對維持高校安全穩定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突發事件尤其是重大的突發事件對學生的意識形態、身心健康和對學校的正常管理秩序都產生了巨大的沖擊,并且會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以及心理方面都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一旦處置的不合理輕則對高校的秩序產生隱患,重則可能引發更為嚴重的。此時受教育者最容易領會思想政治教育者傳遞的有效信息,可以產生心理的共鳴。如果教育者可以和受教育者進行有效的思想溝通,那將大大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思想溝通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的作用
思想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思想交換的必要途徑,在應對突發事件中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在高校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離不開思想溝通。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協調人際關系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大高校中得以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過思想溝通而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機制。也可以在突發事件發生后通過有效的思想溝通將危害降到最低。
二、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溝通途徑及方法
(一)建立和健全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機制
1、加強大學生危機意識教育
目前各大高校對學生危機意識教育是很少的。如今我國各高校規模均處于擴大時期,高校大學生的人數快速增長,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員與教師的比重雖然也在不斷的擴大,但是由于高校對學生安全教育缺乏重視,對學生的安全防范以及危機意識缺乏思想引導,從而使學生在面臨突發事件時不知所措為改變這種被動的現狀各個高校應該開展一些專業的安全教育和一些特色的安全課程,加強學生的生命觀教育以及危機意識,從而減少危機事件對學校和大學生的危害。
2、開展大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引導
心理教育是利用心理科學的方法,教育者通過與對教育對象進行心靈的溝通,打開被教育者的心扉,對其進行合適的引導,將積極的、正確的心理和方法傳授給被教育者,可以促使其心理健康。目前在各大高校雖然都設有心理咨詢服務通道,并且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宣傳不到位,以及學校和師生不重視,因此效果并不是很顯著。為此學校可建立一些專門的機構,豐富思想引導的方式。
3、充分發揮學校各種媒介的作用
學校應該發揮高校存在的如社團,板報,校報,廣播,校園網等媒介作用,對突發事件的應對策略進行廣泛宣傳,使學生耳濡目染,發揮其隱性教育的作用。
4、學校應組織對突發事件的演習
突發事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突發性,由于人們對其難以預測,往往使人難以預防。所以高校除了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及時地進行宣傳外,還應及時的對突發事件進行有針對性的演習,這些宣傳和演習不能只流于形式,而應該切實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當中。學校應該切實的設置和模擬一些突發事件的場景,使學生真實的體會到突發事件的氛圍,在實踐中提高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例如防震演習,防火演習。
5、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
應對突發事件長效機制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人的事,它有賴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思想溝通,只有盡可能消除他們之間的溝通障礙,使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思想溝通暢通無阻,才可能使安全教育工作有效的進行。在溝通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關心學生的需要,尋求雙方在思想溝通上的共鳴,從而平等的與學生進行思想溝通。而且教育工作者應該多多收集相關資料,積極尋求思想溝通的新途徑并掌握一些溝通的技巧,對學生因材施教,更加有效的進行思想溝通。
6、加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建設
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建設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前提。而這并不僅僅是思想教育團隊人數的建設,更重要的是對思想教育工作者水平和素質的建設。目前,各大高校雖然都有較為龐大的思想教育團隊,但是團隊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些并不合格,絕大多數高校對思想教育團隊沒有長效有用的管理、培訓和考核機制。思想工作者水平較低,對學生的了解不夠,不能與學生進行有效合理的思想溝通教育。因此高校管理者應該著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教育,建立和健全培訓和考核機制,培養一支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
(二)注重加強突發事件后的思想溝通
1、及時突發事件的相關信息
突發事件發生之后,不要刻意的對學生進行隱瞞,要及時地將事件的真實情況及對該突發事件的處理情況告訴學生,并在對輿情進行辨別的基礎上指出流言蜚語的錯誤和來源,使事態向有利于事件解決的方向發展。同時可以利用多種校內媒體靈活機動地發表自主言論,通過一系列的學校媒體引領正確的輿論趨向。學校的領導也可以通過開會和慰問的方式加強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
2、學校各部門之間加強溝通
各部門之間應該職責明確并且彼此之間應該加強溝通。學校安全教育工作不應該僅僅是保衛部門的工作,與學生的溝通也不應該僅僅是鋪導員的工作。要保證長效機制的有效性就必須依靠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合作,相互依靠,而不是突發事件發生之后的相互推卸責任。只有將學校各個部門團結在一起才能夠有效降低突發事件的發生和危害。在突發事件發生之后,學校應與家長密切配合,幫助學生走出心理陰影,將突發事件所引發的危害降到最低。
3、發揮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突發事件后的作用
突發事件發生之后,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堅守該崗位,迅速做出反應,及時的了解情況,深入學生內部給學生正確的有關突發事件的消息,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引導,并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避免危機事件對學生的二次傷害。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第一時間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安撫工作,穩定學生的情緒。認真做好學生的心理工作,使學生迅速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秩序。
4、總結應對突發事件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突發事件發生后,不僅僅要做好突發事件的應對工作,也要做好突發事件后的總結工作,對事件的隱患、成因、處理結果以及應對突發事件中暴露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最大限度減少問題發生時造成的危害。
高校是大學生聚集學習和生活的地方,人口密集,人員眾多,高校一旦發生應急突發事件,對學校和學生的生活將帶來巨大影響。因此無論是高校的管理者、老師還是學生,為了自身的安全和學校的正常秩序,都應該積極主動地構建起有效暢通的溝通途徑,認真踐行相應的應急預案,沉著、冷靜、有序的預防和應對高校突發事件。充分發揮思想溝通在高校應對突發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奎.論高校應對突發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4(14).
[2]王鴻,杜旭宇,周立軍,榮燕,劉漢利.談高校突發事件應對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11(05).
[3]崔小璐,陳小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0).
關鍵詞:高校突發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應急管理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5-100-02
一、高校突發事件的內涵及特點
對于高校突發事件這一概念,學者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定義。我們可以以突發事件的一般意義為基礎,根據高校自身的特點,做出這樣的定義:由于自然、人為或社會政治原因造成的,突然在校園內發生的,以大學教職員工和學生為主體,對學校教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的影響或傷害,卻難以轉移和立即有效解決的緊急情況。
高校與其主體大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高校突發事件與一般公共突發事件相比,不僅具有公共突發事件的突然性和有害性,還具有其自身的特點,比如迅速蔓延性,范圍廣大性,社會敏感性,主體活動性。
二、高校突發事件的誘因分析
要做好高校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對工作,必須首先厘清其發生的原因,一般來說,其誘因主要有以下三個層次:
(一)學生層面
我國當今社會正處于過渡時期,是矛盾不斷涌現、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且就業形勢嚴峻,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來自經濟、學習、就業、情感等各方面的壓力,這些給部分學生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未能及時調整壓力,也沒有合理的宣泄焦慮、抑郁、厭世等消極悲觀情緒,最終使其不堪重負,造成思想和行為上的失守。
(二)學校層面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迅速增加,高校教學水平、后勤服務、硬件建設卻與學生規模和不斷增長的需求不兼容,容易導致學生的不滿,如果處理不及時或不當,隨時可能導致危機事件。此外,高校長期實行計劃體制的管理模式,高校面對公眾的范圍有限,社會責任單一,在面對如今學生人數和需求日益增長時,再延續原有的管理模式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落后的管理方式,也易導致發生突發事件。
(三)外部環境層面
新世紀之初,全球的自然災害、生態危機等災難不斷爆發,直接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包括高校的教師和學生,使其產生恐慌心理。這種混亂的狀態,為次生事件的發生奠定基礎,也為高校的安全和穩定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另一方面,學校周圍不良的大社會環境,也為突發事件的發生增加了一個危險因素。不法分子已經有針對性的瞄準了高校這一廣闊的市場目標,學校周圍居住的人員復雜、素質參差不齊,威脅著教師和學生的人身安全。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應對高校突發事件中的功能
全面了解和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科學的應對突發事件的前提和基礎。
(一)事件發生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警、防范功能
及時準確地進行思維預測的行為是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科學性的舉措,而且,當今的大學生思維多變,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在更復雜的社會條件下繼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預測,并在此基礎上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才能夠在適應社會發展的前提下,提前計劃,啟動預防危機管理。因此,加強突發事件前的動態預測,能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更好的效果,并為處理突發事件的科學決策提供安全保障。
(二)事件發生時思想政治教育的穩定、導向功能
突發事件爆發后,因為它在短期內的信息缺乏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社會恐慌,人們的心理和行為很容易互相傳染,可能會導致更大的社會動蕩。因此必須用思想政治教育把學生的思想引向一個積極的、健康的方向發展,以防止不利因素的增長,為維護校園穩定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解決高校突發事件僅僅依靠學校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呼吁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積極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通過社會宣傳和動員,調動人民群眾的主動性和熱情,使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共同應對突發事件。
(三)事件發生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整合功能
遭遇突發事件影響的主體如何恢復到以前的狀態是事件發生后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在這個階段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事件發生后,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民主的說服教育,相互溝通,情緒調節、心理調節和人際適應等方式,以達到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建立新的人際關系的目的,從而促進社會穩定和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突發事件后需要整合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制度的整合。完善工作體系,促進其在老師和學生中的認同感。第二,精神的融合。不同的個人或群體,由于主觀和客觀條件的差異,對其造成的影響是不同的,要對差異的分化和利益沖突進行整合,形成精神合力。第三,心理的整合。通過心理咨詢、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等方法和手段的使用,幫助當事人消除在事件過程中心靈留下的創傷,讓其重新適應生活。
四、進一步完善高校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增強危機意識,預防突發事件于未然
處理高校突發事件的最佳途徑是將其扼殺于萌芽階段。因此,高校突發事件的處理,首要任務是做好防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動做好預測和預防,掌握學生思想和思潮的動態信息,及時向各有關部門預測,進而制訂科學的預控措施,多方合作,整合各種資源,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達到預防突發事件發生的目的。為了有效地防范和應對各種突發事件,高校應當根據自己的條件,建立一整套相適應的防范機制,在事件發生時高效、快速的做出反應。除了危機應對機制,危機意識教育是危機管理防御的首要防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危機意識教育,以促進建立危機早預警和危機后管理機制,促進整個危機預防和控制體系更加完善。
(二)確保信息暢通,減少突發事件的消極影響
通暢的應急信息機制對控制緊急情況的發展,遏制謠言的傳播具有重要意義。要對新聞媒體機構在緊急情況下進行正確指導和教育,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社會輿論導向功能。尊重和滿足大學生的知情權,是高校民主管理的一個重要體現。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管理者和學生之間的良性互動,使學校新聞媒體更貼近大學生活。此外,應急信息的,要講究策略和藝術,以確定緊急情況下不同階段所的內容。事件爆發的早期階段,新聞媒體應當及時趕到現場,掌握真實的信息,第一時間初步了解到的情況,及時穩定住教師和學生的情緒,消除他們的憂慮和恐慌心理。在事件處理期間,利用媒體宣傳工具,及時救援工作的最新進展,并動員公眾參與救援活動,號召全社會提供物質和人力支持。在事件發生的后期,針對廣大群眾思想上容易出現放松、情況,應及時敲響警鐘,以提高他們的警覺,繼續處理好善后事宜。
(三)做好恢復與重建,妥善處理善后工作
突發事件的發生對高校和社會造成的危害和影響是不可避免的,事件發生后恢復和重建的首要任務是具體的消除突發事件導致的損害和負面影響,恢復高校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一方面,學校必須采取各種措施,包括查明事故原因,檢查消除隱患,恢復和重建基礎設施,盡快恢復教育教學秩序,使廣大教師和學生返回到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另一方面,為了安撫受害者,要做好事后的溝通,積極矯正事件引發的后遺癥。對受害者,通過詳細的心理干預方案,邀請心理學家提供輔導,建立信息檔案,密切關注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變化,盡快醫治其心理創傷,使其恢復心理健康。
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高校突發事件的處置方法,能夠有效防止突發事件的發生,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減少其負面影響,促進高校、社會穩定和和諧發展。從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改善高校事件應急管理機制盡管不是唯一的途徑,卻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社科研究規劃項目“高校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管理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1D021]
參考文獻:
1.張國亮.關于妥善處置群體性突發事件的理性思考[J].河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3)
2.劉建軍.思想政治工作應對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的對策性思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9)
3.王鴻.危機管理視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社會穩定功能[J].廣西社會科學,2009(4)
關鍵詞:輔導員;高校;突發事件;危機管理;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6-00-01
前言
輔導員是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的性質決定了輔導員在高校突發事件的處理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突發事件,主要指在高校范圍內突然發生的具有強烈沖擊力和影響力的重大事件。如學生自殺、群架斗毆、食物中毒、宿舍重大失竊等事件。高校應如何預防突發事件,突發事件發生后應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都是當前高校重要的研究課題,特別是處于高校學生工作輔導員,在應對突發事件時更應講究策略和方法。
一、輔導員的性質決定了輔導員處理高校突發事件的必然性
一方面,從國家教育部對輔導員的定性來看,根據《教育部24號令》的相關規定:“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第五條第三項規定了輔導員的一項重要工作職責是“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沖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另一方面,近年來,大學生的文化觀念、價值認同更趨開放和多元化,加之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比例、困難學生比例進一步增大,學生的心理抗挫能力、適應能力、辨別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都有弱化的趨勢,學生群體中各種不安定、不穩定誘發因素增多,在這些突發事件的處理中,輔導員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突發事件應對處置中輔導員面臨的困境
(一)受制于大學生突發事件管理制度和管理機構的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國對于大學生突發事件的專門法規制度還夠完善,缺乏專門針對大學生突發事件的具體法規條例。只能依靠《教育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刑法》等來粗糙界定。顯然,當前對高校大學生突發事件的解決僅靠慣有的法律法規和學校的規章制度已無法滿足輔導員處置事件的現實需要,更起不到對突發事件的前期預警預防的作用,造成了實踐中的許多無奈,給高校輔導員在處置大學生突發事件中帶來了極大挑戰。
(二)受困于不完善應急預案體系的束縛
大學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是突發事件處置應對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盡可能預防突發事件的產生,控制緊急情況的發展并盡可能將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有了應急預案,并不等于突發事件的應急救援工作就有了保障。即使一個非常完善的應急預案,倘若制定之后就束之高閣,沒有進行有效的落實和貫徹,也僅僅是個“文本文件"而已。
(三)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置情況復雜化趨勢明顯
高校擴招后,學生人數猛增,這也無形中使突發事件呈不斷增長,伴隨而來的便是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置情況復雜化趨勢明顯,輔導員的應對困境更加凸顯。首先,大學生心理疾病造成的突發事件呈上升趨勢。其次,學校安全事故類事件發生頻繁,偷盜詐騙、故意傷害、意外死亡、群體性斗毆等案件增多。最后,發生在大學生身上的實驗室安全事故、建筑物安全事故、食物中毒,就業壓力大而發泄等突發事件也日趨頻繁。這些問題的處置情況往往容易復雜化,導致輔導員在大學生學生突事件處置中經常措手不及。
(四)信息溝通渠道的非正常性短路
大學生突發事件的管理是政府突發事件管理體制的一部分,也是其功能和內容上的延續。因此,在大學生突發事件管理的整個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有效預警和應對離不開包括輔導員與學校各部門、學生家長、學生及上級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由于大學生突發事件的難以預料和不確定性,在突發事件爆發前后,如果輔導員沒有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渠道,缺乏與學校、家長、媒體、上級部門等利益相關方的信息聯動機制,往往會導致信息溝通渠道的非正常性短路,使自身陷入被動狀態。
三、危機管理下大學生突發事件處置中輔導員的應對策略
在危機管理視域下,輔導員處置突發事件時,要做好事前預警預防、事中應急處置、事后善后恢復工作,須耐心說服引導,穩定學生情緒,防止事態擴大,積極為和諧校園建設和廣大學生利益的維護做出應有貢獻。
(一)強化管理,積極預防
強化管理,是指高校輔導員在日常學生管理過程中應利用周全的制度進行有效管理,充當突發事件的發現者角色。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宿舍管理、貧困生等工作,在黨、團支部、宿舍等方面培養預防與處理突發事件的助手;通過學生的自律自管,依靠學生骨干,及時掌握學生信息,落實信息全面覆蓋、快速反應的信息反饋機制,以使突發事件發生時輔導員可以及時處置,應對自如。
(二)立足服務,強化能力
立足服務,努力培養和強化輔導員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當好大學生精神按摩師和生活矛盾的協調者。因此,作為大學生的精神導師,高校輔導員應加強對心理特殊群體的觀察和研究,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將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成才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樹立正確的交友、學習和擇業觀。在強化輔導員自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方面,輔導員必須具有憂患與危機意識,注意特別時段學生心理異常期的輔導,如畢業前后,考試前后,節假日前后,各類評先評優前后等。另外,在平時的工作中,輔導員要自覺加強理論學習,注重在日常工作實踐中提高快速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