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部丰满熟女富婆视频,托着奶头喂男人吃奶,厨房挺进朋友人妻,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下载

首頁 > 文章中心 > 林業投資分析

林業投資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林業投資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林業投資分析

林業投資分析范文第1篇

關鍵詞:投資效果系數:;投資拉動系數;投資彈性系數;投資就業系數

中圖分類號: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7-0284-2

1 第三產業投資效率分析

我們用投資效果系數來衡量第三產業各行業的投資效率。投資效果系數=某時期國內生產總值增加額/同一時期固定資產投資額。它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所增加的GDP指標。

從表2看,2009年吉林省第三產業各行業投資效果系數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0577)、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0.3443)、批發和零售業(0.3739)、住宿和餐飲業(0.2161)、金融業(4.0616)、房地產業(0.104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4136)、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0.185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0.0108)、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0.7448)、教育(0.4541)、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0.436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0.1823)、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0.8987),即一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增加上述各行業投資效果系數億元GDP增加。

2 第三產業投資拉動系數分析

投資拉動系數,也就是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它是指一定時期投資需求增量與當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量之比,反映經濟的增量中投資增加所引起的拉動作用程度。運用投資拉動系數,可以計算經濟增長中有多少百分點是由投資需求增加所帶動的。

從表2看,2009年吉林省第三產業各行業投資拉動系數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5.97)、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0.63)、批發和零售業(0.69)、住宿和餐飲業(1.06)、金融業(-0.07)、房地產業(2.89)、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01)、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1.6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22.99)、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0.36)、教育(0.30)、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1.6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0.33)、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0.08),即上述各行業投資拉動系數是由投資需求增加所帶動的。其中,“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的投資減少,而國民生產總值增加,說明上述行業技術水平與勞動生產率在不斷提高。

3 第三產業GDP投資彈性系數分析

GDP投資彈性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投資增長的彈性作用大小,主要的是通過投資彈性系數來進行的。投資彈性系數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與投資的需求增長速度之比,即投資增長一個百分點帶動經濟增長多少個百分點數。

從表2看,2009年吉林省第三產業各行業投資彈性系數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1366)、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0.4415)、批發和零售業(0.4005)、住宿和餐飲業(0.3665)、金融業(-1.0768)、房地產業(0.240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6.0281)、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0.2577)、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0.6317)、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0.3867)、教育(0.9073)、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0.192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2.4685)、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2.1498),即固定資產投資每提高1個百分點,GDP提高上述各行業投資彈性系數個百分點。其中,“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的投資彈性系數為負,原因是投資下降。

4 第三產業投資的就業效應分析

投資就業系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單位固定資產投資所帶來的就業人數增加的指標, 等于就業人數增加值/當年固定資產投資額。

從表2看,2009年吉林省第三產業各行業就業投資彈性系數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0019)、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0.0238)、批發和零售業(-0.0019)、住宿和餐飲業(0.0021)、金融業(-0.0785)、房地產業(-0.000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0016)、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0.000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0.0016)、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0.0114)、教育(-0.0155)、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0.001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0.0028)、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0.0473),即一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增加上述各行業投資就業系數萬人全部就業。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房地產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的投資就業系數為負數,投資對就業起著負面作用;因其推動了技術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促進了剩余勞動力的產生與轉移,從而降低了產業就業的絕對水平。

5 結論

從投資效果系數看,金融業(4.0616)、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0.8987)、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0.7448)、教育(0.4541)、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0.436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0.4136)的投資效率高。

從投資拉動系數看,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22.9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0.1366)、房地產業(2.89)、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1.69)、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1.61)、住宿和餐飲業(1.06)的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

從GDP投資彈性系數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業(36.0281)、教育(0.907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0.6317)、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0.4415)、批發和零售業(0.4005)、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0.3867)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快。

林業投資分析范文第2篇

【關鍵詞】財務管理;現代林業;林下經濟;產業價值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人類的生態意識和環保理念的增強,造林綠化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森林資源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林業產業經濟在國民經濟占據著重要地位。近年來,為了充分合理利用林地資源,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林下經濟成為林業產業經濟的主導,綠色生態產業成為社會投資的熱門。

現代林業已步入大規模的園區經營,并得到了更好的保護,更合理的利用,林地資源、森林資源的價值不僅體現在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方面,更是體現在經濟效益方面,林下經濟產值成為森林價值的一個重要體現。林下經濟,主要是指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托,發展起來的林下種植業、養殖業、采集業和森林旅游業,既包括林下產業,也包括林中產業,還包括林上產業。林下經濟的具體模式包括林下種植模式、林下養殖模式、相關產品采集加工類和森林景觀生態旅游四個方面。

一、當今林下經濟的數據統計中,缺乏財務管理的方法

因筆者供職的單位具有林業產業管理的工作職能,筆者有機會對莊河市的林下產業經濟進行過詳細地調研,對莊河市的林下經濟產值也初步掌握了基礎性的數據。但這些基礎數據,沒有引入現代財務管理的概念,粗線條的把產量和產值進行估算和統計。在數據的調查和統計中,一是只注重了即時投資部分的成本,沒有考慮到林地和森林本身的價值是最重要的成本;二是只注重了林下經濟產值的增加,沒有考慮到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和資本成本;三是只注重了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沒有考慮到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四是只考慮了收益,沒有考慮風險。

林業生產具有特殊性,其特點是周期長,見效慢。這就決定著林業投資也具有周期長,回收期長的特點。如何從現代財務管理的角度,對林下經濟進行科學地規劃,科學的估值,把現代財務管理和財務戰略的方法引入到林下經濟的產業規劃中,是現代林業管理應該掌握的方法,更是現代林業產業管理工作者,尤其是財務人員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二、對莊河市林下經濟產業價值的重新思考

莊河市歷年的林下經濟統計與規劃數據中,包括的項目有規模、產量、投資和產值四個方面的內容。在這四個內容中. 規模和產量屬于林業專業范疇的,不屬于本文所涉及和探討的方面,僅就在一定規模和產量條件下,對投資成本和產值效益指標進行探討。

目前,林業產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林下經濟產業的價值評估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林下經濟項目的投資成本和產值效益分析,只是常規性計算數據,對資金的時間價值、投資資金的資本成本、投資成本的資本利用率,都不作計算,這對林地項目投資人和林地資源的所有者的投資決策都有一定的影響。

1、對林下經濟產業價值的投資成本確定,只注重了即時投資部分的成本,沒有考慮到林地資源和森林資源本身的價值。

在對莊河市林下經濟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對投資成本的確定,只限于即時投資成本部分,包括種苗的投入費用、購買林地的直接費用、林地保護性修整費用和人工費用,而沒有把林地資源本身所具有的經濟價值計入到成本中,一定程度上縮小了投資成本。

2、只注重了林下經濟產值的增加,沒有考慮到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和資本成本;

缺乏財務管理方法的林地經濟項目的可研報告,對產值效益的分析,沒有考慮到投入資金的時間價值和資本成本,對產值和效益簡單地用數學方法計算,通常只關注林地直接產出的數值,沒有引入價值分析的方法。同樣是獲得100萬元的林地項目產值,因年度不同,哪一個更接近財務戰略目標,難以作出正確判斷。

3、只注重了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沒有考慮到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

企業的目標是持續經營,林業行業更具有長期性,林下經濟項目的自然生長期,少則10年以下,多則幾十年,投資回收期也相對比較長,大榛子、栗樹等都在3-5年以后,才有產出,生長期都在10至20年以上,林下參的在7-8年才有產出,生長期在20年以上,只有山野菜種植和菌類種植項目,在1年之內就有產出。產業項目的期限長,必須考慮投入資本的利用效率,如果不考慮市場因素,現在投入的資金在5年以后所獲得的經濟價值折現后,再減資本成本,是否達到了投資者的預期,這是投資者最關注的。需要財務人員,為投資者和可研報告的使用者提供一份準確的財務報告。

4、林下經濟產業項目的投資更要注重考慮其風險性

與其他行業一樣,林業的投資也具有風險性,林下經濟項目的風險除了市場風險外,更有自然氣候帶來的風險,在投資分析中,必須考慮風險因素。自然災害對林業生產的影響很大,每一年的產值和效益都會有相對的變動,甚至有的年度會變化很大,在分析產值效益、確定投資成本時,要予以考慮。

三、林業產業項目必將引入現代財務管理的科學方法和價值體系

林業已步入現代規模經營的行列,現代林業的特點是越來越集中管理,林業產業園區如雨后春筍,從現代財務管理的角度對林下經濟產業項目進行概算分析,有利于產業投資人和林地所有者正確地估價自己所持有的林地資源價值,正確地估價所經營的林下產業的經濟價值,更有利于林地經濟走向市場,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型支柱產業。

林業投資分析范文第3篇

滬深300成份股2011年預測增長率為21.76%,同上期相比,2011年預測增長率上調0.30%,連續3期上調,這些公司2010年的預測增長率為36.41%。

2011年盈利預測增長最高的三個行業為建筑材料、半導體、信息技術與服務,增長率分別為134%、108%和81%。

在有統計的49個行業中,有36個行業的2011年業績增長預期較上期有所提升,只有13個行業業績預測有所下降,且增長趨勢較為喜人。

2011年盈利預測增長最低的三個行業為證券經紀、航空、石油與天然氣,分別為6.6%、7.1%和14.1%。

盈利預測調整比例數據表現良好,結合長短期預測調整比率絕對數據可以看出各行業的上調功能仍然較強。

大部分行業的盈利預測調整比率變化趨勢仍不十分明朗,部分行業盈利預測調整比率甚至出現下滑的拐點,有待繼續觀察。

1.整體增幅連續三期上調

根據今日投資對國內70多家券商研究所2000余位研究員盈利預測數據的最新統計,分析師對上市公司和滬深300成份股2011年的整體盈利預測繼續上調,但增長率與2010年相比仍有差距。

1.1有分析師跟蹤的上市公司(1693家)

有分析師給出盈利預測值的上市公司2011年對2010年的整體盈利預測增長率為25.30%,比上月上調0.97%;而有分析師給出盈利預測值的上市公司2010年對2009年的整體盈利預測增長率為38.41%。

1.2滬深300年預測增速連續三期上調

滬深300成份股2011年預測增長率為21.76%,同上期相比,2011年預測增長率上調0.30%,連續三期上調,這些公司2010年的預測增長率為36.41%。圖2給出了分析師對滬深300預測增長率(2010年和2011年)變化趨勢。

其中黃色的線表示2011年的增長率

2.建筑材料榮登增幅首位

在有統計數據的49個行業中,有36個行業的2011年業績增長率預期較上期有所提升,只有13個行業業績預測有所下降,增長趨勢較為喜人。

2011年盈利預測增長最高的三個行業為建筑材料、半導體、信息技術與服務,增長率分別為134%、108%和81%,其它增速較高的行業還有電子設備與儀器、化工品、能源設備與服務、金屬與采礦、食品生產與加工、林業與紙制品、互聯網軟件及服務(詳見圖3)。

分析師預計2011年盈利預測增長最低的三個行業為證券經紀、航空、石油與天然氣,分別為6.6%、7.1%和14.1%。其它預測增長較低的行業有:運輸基礎設施、水運、公路與鐵路運輸、電力、煤炭、汽車制造、銀行(詳見圖4)。

美中不足的是,最新數據顯示,在有統計數據的49個行業中,僅有20個行業的2011年業績增長率預期相比2010年有所提升。2011年預期增長率較2010年提升幅度最大的行業是建筑材料、能源設備與服務、信息技術與服務,分別上升113%、85%和74%(絕對值)。其它相對增長率較高的還有容器與包裝、軟件、建筑工程、紡織品和服飾、批發、林業與紙制品和制藥(詳見圖5)。

在有統計數據的49個行業中,有29個行業的2011年業績增長率預期較2010年有所下降。相對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分別為:航空、金屬與采礦、汽車制造,降幅分別為331%、128%、84%(絕對值)。其它相對降幅較大的行業有食品藥品銷售、汽車零配件、半導體、公路與鐵路運輸、房地產家庭耐用消費品、機械制造(詳見圖6)。

3.各行業上調動能仍然較強

盈利預測調整比率數據表現樂觀,從9大一級行業的盈利預測調整比率數據看比較樂觀,僅有2個行業的3個月的調整比率小于1的行業,而1個月的數據也是如此,長短期數據表現均優異。結合長短期預測調整比率數據可以看出各行業的上調功能仍然較強(詳見表1、圖1A、圖1B)。

圖7統計的是2010年盈利預測調整比率(3個月)的變動,反映的是近3個月盈利預測調整比率的變動情況。與上期相比,公用事業的上調動能有所強化,從上期的1.07大幅下調到本期的1.17,是唯一顯著加速上調的行業。

圖8統計的是2010年盈利預測調整比率(1個月)的變動,反映了近1個月盈利預測調整比率的變動情況,從數據可以看出,日用消費品和信息技術的上調動能有明顯的強化傾向。

林業投資分析范文第4篇

滬深300成份股2010年預測增長率為31.90%,較上期上調2.33%,2009年盈利預測增長率為23.45%,這些公司2008年盈利增長率為-14.62%。

2010年預測盈利增長前三名為金屬與采礦、電子設備與儀器、半導體和化工品,分別為233、142和102%。

2010年增長率較2。09年增長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業是金屬與采礦、電子設備與儀器和半導體,分別上升265、135和101%(絕對值)。在我們統計的47個行業中,本期預測增長率數據上調個數為35,下調個數為12,上市公司盈利預期整體有所提升。

從3個月看,除信息技術稍顯樂觀外,其他產業的盈利上調動能均明顯不足,其中醫療保健為下調幅度最大的行業,從盈利預測調整比率從上期的3.13下調到本期的1.58。

從1個月看,除金融與酌情消費品外,大部分產業盈利調升動能下降趨勢明顯。

1 整體盈利預測繼續上調

根據今日投資對國內70多家券商研究所1800余位研究員盈利預測數據的最新統計,分析師對上市公司和滬深300成份股2010年的整體盈利預測繼續上調。

1.1 有分析師跟蹤的上市公司(1412家)

有分析師給出盈利預測值的上市公司2010年對2009年的整體盈利預測增長率為35.02%,與上月相比上調3.00%,這些上市公司2009年預測增長率為26.30%。

1.2滬深300預測增長率繼續上調

滬深300成份股2010年預測增長率為31.90%,較上期上調2.33%,2009年盈利預測增長率為23.45%,這些公司2008年盈利增長率為一14.62%。圖2給出了分析師對滬灤300預測增長率(2009年和2010年)變化趨勢。

2 科技行業持續看好

在我們統計的47個行業中,其中有35個行業整體盈利預測較上月上調,上市公司盈利預期整體有所提升、盈利能力仍然較為看好。

2010年預測盈利增長前三名為金屬與采礦、電子設備與儀器、半導體和化工品,預測增速分別為233、142313102%,其它增速較高的行業還有建筑材料、能源設備與服務、食品生產與加工、航空、互聯網軟件與服務、食品藥品銷售(詳見圖3)。

2010年盈利預測增長最低的三個行業為紡織品和服飾、生物技術以及汽車零配件,分別為9.01、9.68和20.00%,其它預測增長較低的行業有:公路與鐵路運輸、銀行、制藥、林業與紙制品、運輸基礎設施、證券經紀和電力(詳見圖4)。

最新數據顯示,2010年增長率較2009年增長率上升幅度最大的行業是金屬與采礦、航空及電子設備與儀器,分別上升265、176和134%(絕對值)。其它相對增長率較高的還有半導體、能源設備與服務、建筑材料、工業品貿易與銷售、煤炭、化工品以及機械制造。

(詳見圖5)

在有統計數據的47個行業中,有20個行業的2010年業績增長率預期較2009年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較大的行業分別為:醫療設備與保健產品、汽車零配件、汽車制造,降幅分別為224、189、124%。其它降幅較大的行業有食品生產與加工、生物技術、容器與包裝、水運、證券經紀和紡織品與服飾(詳見圖6)。

3 信息技術稍顯樂觀

從本期9大一級行業的盈利預測調整比率3個月和1個月數據看,分析師對除公用事業外的其它產業盈利預測調整比率數據均大于1,說明盈利預測上調的公司仍然比下調的公司多,但從盈利預調整比率值近期的變動看,各產業的調升動能進一步下降。

(詳見表1、圖1-A、圖1-B、圖7、圖8)。

圖7統計的是2010年盈利預測調整比率(3個月)的變動,反映的是近3個月盈利預測的調整情況。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除信息技術稍顯樂觀外,其他產業的盈利上調動能均明顯不足,其中醫療保健為下調幅度最大的行業,從上期的3.13下調到本期的1.58。

圖8統計的是2010年盈利預測調整比率(1個月)的變動,反映了近1個月來分析師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期的調整,情況同樣不甚樂觀。除酌情消費品與金融外,其他產業的上調動能均顯不足,

4 盈利上調動能明顯不足

林業投資分析范文第5篇

金融學科教學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不少改變。從培養目的來看,改革開放后,由原先的“服務計劃經濟”逐步轉變為“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教學要求來看,1999年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在高校傳統的線性模式基礎上增加通識教育,使得教學更加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共同發展。從課堂形式來看,從大班授課轉變為小班教學,大量耗時的板書也被簡潔明了的PPT取代;等等。雖然當今的金融課堂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轉變,更加貼合學生與當前社會現狀,但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課程安排不合理、書籍使用不全面、課堂效率低下、理論與實踐結合不緊密等一系列問題。為此,本文結合高校金融學科教學現狀與當前金融學科學生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對金融學科教學的相關意見與建議。

二、金融學科教學問題分析

(一)課程與課堂的缺失。1、課程問題。1)學校課程設置不合理。首先,金融課程體系的整體涉及的知識面較寬,但深度不夠,而且整個金融課程體系涉及投資學、計量經濟學、經濟法、貨幣銀行學、會計學等繁多科目,但是由于分科、分時的教學模式,大部分學生學一門丟一門,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鏈體系,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大打折扣。其次,對于金融領域不同方向的人才,在課程設置方面并未著重培養、因材施教。再者高校金融課程專業崗位性不強,導致高校金融課程與專業崗位的設置嚴重脫節。另外,公共課與金融專業課的課時設計不合理,公共課課時偏多,專業課課時偏少,導致金融課程與其他相關專業的課程差異不明顯。2)教材的內容偏頗與滯后,國外教材的翻譯有偏差。國內的金融教材多數是搬用西方的金融教材,理論齊全卻問題頻出。首先,西方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存在較大差異,許多西方的相關金融產品在國內根本不曾出現,學生無法從中國的金融市場上找到相關的金融產品,導致課程帶入感不強。其次,部分課本內容過于老舊,書中事例不具有時代性,不能及時反映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實踐發展動態,教材的滯后性較大。再者,國內部分譯者對西方金融學的相關書籍翻譯不準確,翻譯成中文后的教科書與原作者的原意產生較大差異,還存在多處錯翻、漏翻的情況。3)考評機制單一且簡單。期中、期末結課考試多半以閉卷考試為主,這種考試形式更偏向于對學生記憶力的考核,忽視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辨析能力。此外考試題目多半是一些舊題,缺乏原創性,學生只要將前幾年的課程試卷多加記憶,便很容易取得高分。2、課堂問題:1)教師對教學不夠重視。部分高校教師側重個人科研、論文以及職稱考評,而忽視了教育工作。其次,他們多在社會上兼有其他工作,大學任教被他們當做其中的一項“副業”,并不在意教學的本質,只是照本宣科的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模式缺乏創新,導致學生聽課效率不高。2)課堂監管不嚴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創造了信息大爆發的時代,學生課堂上對手機的關注度過高,影響了正常聽講。除此之外,進入大學后學生對學習的態度產生了一些變化,部分學生變得自由散漫,加之課堂要求不嚴格等等,這些情況下導致了逃課代課情況頻發。(二)教學與社會需求的差異。1、“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多數實踐課程是在校內實驗室進行,但那些完善的模擬軟件并不具有真實性,程序化的操作避免了真實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很多問題,并且軟件更新較慢,很多案例過于久遠不能迎合時代變化的需求,而且實驗課程較少導致知識輸入與知識輸出不對等,加之理論與實踐經常不同時進行,導致理論脫離實踐。2、基本實操技能缺失。Wind資訊軟件、EVIEWs與SPSS等計量統計軟件、SQL數據庫軟件等等在經濟、金融領域廣泛應用,但在校學生對這些軟件知之甚少,即使學校開設相關課程,也只是簡單講解,未引導學生深入研究。目前金融企業大多數崗位涉及證券分析、投資分析、企業估值、合規調查等等,而大部分學生目前對這些知識涉及甚少,只會照搬理論課程中的定義,缺乏實際操作能力。

三、理想與建議

(一)預期與需求。真正有效、高效、有料的高校金融課改應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市場,培養社會需求的人才。1、以學生為中心。合理的課程設計、適應時展的教材以及高素質的大學教師都是基本要求。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著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讓大學真正成為學生自我提升的平臺。2、著眼于市場。從課程到老師最后到考核均要著眼于市場。高質量的課程要滿足市場需求、順應社會發展、深受學生歡迎;一些應用型課程要求老師要有一定的市場經驗,與社會相接軌;并且科學的學生考核也不應只是一張筆試卷子,涉及到專業技能的考核應深入實踐,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社會對金融人才的要求。(二)建議與方法。為使金融專業進一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同步,綜合上文總結如下建議。1、從學生層面進行改革。1)予學生更多的自。更多的自主學習機會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需要來進行學習,教師應更加倚重于對學生的引導。在院系統一安排基礎課與公共課的情況下,應給予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權。對于專業課程,應向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空間。在學生掌握自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有針對地進行專業學習,拓寬知識面,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學生在走出校園、走上社會后的職業選擇會因此而更加廣泛。2)加強綜合評測。金融院校(系)應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評測。對于學生的評測不應僅局限于筆試考核模式,應將范圍拓展開來,在以往模式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專業素質、創新素質的培養,鼓勵學生更多參與到創新科研活動中去。一些學校實行的學生綜合素質評測辦法包括如下內容:金融企業組織領導能力、金融業務社交能力、金融業務經營能力、金融業務實踐創新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加強綜合評測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并為其畢業后從事金融行業做更周全的準備。2、從市場需求的角度進行改革。1)將理論課程與實操課程相結合。進行課程設置時應考慮到市場對金融行業相關技能的要求,注重實用性課程與量化分析課程的結合,強調數理知識的運用。使學生在良好的理論基礎之上,提高自身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加強實操課程的教學,這有利于學生在畢業之后更快地進入工作角色。2)將課程設置與技能培訓在符合我國市場的前提下與國際相接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有充分的理由將課程設置與技能培訓國際化,以順應時勢。應著眼于學生的國際意識,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使其適應更加開放的經濟環境。

參考文獻:

[1]黃琴.金融市場學課程新教學方法探索[J].時代金融,2015,(14):194.

[2]閆寒.關于中職學校金融專業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學周刊,2013,(16):22.

[3]張榮偉.我國基礎教育“十年課改”的反思[J].課程•教材•教法,2010,30(12):3-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库车县| 聊城市| 新绛县| 平武县| 古蔺县| 叙永县| 泾川县| 宁河县| 阜新市| 太康县| 贞丰县| 迁西县| 河源市| 从江县| 桃源县| 牟定县| 砚山县| 渭南市| 康马县| 海晏县| 夏河县| 博乐市| 石河子市| 定州市| 南靖县| 蒲江县| 云南省| 云龙县| 老河口市| 平武县| 霍山县| 抚顺县| 马鞍山市| 奉化市| 赤峰市| 堆龙德庆县| 斗六市| 西林县| 将乐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