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所用的實驗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物理;實驗
以實驗為基幢的教學原則,真正把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內容看待,比較多地采用學生實驗教學的教學形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于大面積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我們覺得仍然要加強實驗教學教學,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教學功能。
一、實驗教學教學的特點所謂實驗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進行實驗的教學組織形式;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動眼、動腦、動手、動口(以下簡稱“四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用實驗方法探索物理知識的能力。
(一)實驗教學教學是一種低容量高密度思維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因材施教,切合初中學生的實際課的容量是指一節課內運用新概念、基本規律、技能、科學方法的多少。高密度思維是指學生在一堂課上有較長的有意注意時間,并能充分地開展思維活動。
(二)實驗教學能夠起到演示實驗與學生分組實驗的綜合作用在演示實驗的基礎上,認真做好學生分組實驗是激發學生學習物理興趣的較好手段,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很重要的一環。但是,在實驗教學中,我們發現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都存在一定的弊端。
(三)實驗教學是一種效率高負擔輕的中學物理教學活動十多年來,我們開展實驗教學所需的儀器,大多是通過發動廣大師生因陋就簡自制的。縱觀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全部物理實驗,其精確度要求不高,有的只要能表現出一些物理現象和事實就可達到教學目的。可以說所有初中物理實驗除配備一定的基本儀器和必要器件外,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制儀器來解決。
二、實驗教學的教學功能
(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試用)》明確提出,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當前物理教學改革研究中的重要課題之一。實驗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據對試驗班畢業前物理學習興趣的調查,?喜歡物理的占86.4%,不喜歡的僅占2.7%。從初二到初三,學生對物理一直感興趣的占34.8%,一直不感興趣的僅占6.8%。
(二)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鞏固程度,與學習的方式關系很大。一般來說,學生通過聽教師講授,能夠記住10%――20%;學生如能看到實物或現象,能夠記住30%;如果學生既能聽教師講,又能看到實物或現象,能記住50%;如果學生看到實物或現象,自己又描述過,便能記往70%;如果學生既動手做過,又描述過,則能記住90%。而實驗教學,既讓學生動手做實驗,又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最后自己歸納出物理概念和規律。顯然,這樣的學習過程屬于上面所說的最后一種情況。可見,實驗教學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腦并用的學習方式。他在《手腦相長歌》中寫道:“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老。“我們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出實驗教學,提出”四動“,正是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去實踐的。我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是學生動手的機會太少。開展實驗教學,極大地增加了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因此十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四)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和研究物理的方法實驗教學的學習探索過程,更接近人類認識客觀規律的過程。因此,我們主張將課堂變為教師引導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的主動學習的活動場所。
三、實施實驗教學教學的策略
(一)恰當地選擇學生實驗教學教學的內容教改實踐表明,凡是與教學過程緊密結合,便于隨堂進行并利于學生動眼、動腦、動手、動口,利于培養學生科學的實驗方法和良好的實驗習慣,利于發展他們智能的內容,都可選為學生實驗教學教學的內容。
1.根據中學物理教學大綱對能力、技能的具體要求,安排實驗教學的內容。例如,教學大綱中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會使用某些基本物理實驗儀器,那么就應該采取實驗教學教學的形式,努力增加學生對這些儀器的使用頻數,逐步提高學生使用這些儀器技能方面的要求。
2.對器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的演示實驗,可以改為學生實驗教學。例如,課本上用鉛皮和鉛盒來演示物體浮沉條件的實驗,若改為實驗教學,就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一支空牙膏管(尾端剪開)和一只玻璃杯。實驗時,先讓學生把牙膏管捏扁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它就在水中下沉,然后將牙膏管鼓起一些,它就能上福
3.將課本上的小實驗和一些實驗習題改為實驗教學。例如,制作橡皮筋測力計的小實驗,可以配合“力的測量”進行實驗教學教學。再如,用紙盒可以將水燒開的小實驗,反復彎折鐵絲后彎折處會發燙等實驗習題,都可以配合新課教學作為學生實驗教學的內容。
4.將課本上的部分學生分組實驗改為實驗教學。有些基本儀器及其操作方法,在新課教學中學生已經掌握了,到學生分組實驗時,就可以適當提高教學要求。?這樣做有利于知識的鞏固和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的培養。例如,初三將“電流表”、“電壓表”改為實驗教學后,在新課教學中讓學生學會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到下一節學生分組實驗時,就可以增加“兩表”的使用頻數,這更有利于學生實驗技能的培養。再如,初二第七章第一節“質量”和下一節學生分組實驗“用天平稱固體和液體的質量”,也同樣可以采用實驗教學教學,都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千方百計地準備學生實驗教學教學的儀器實驗教學是一種上課形式的學生實驗,一般要求兩個學生用一套實驗儀器。
對學生實驗教學儀器的準備要做到“五不一保證”,即儀器不宜復雜,操作技能要求不宜過高,實驗規模不宜過大,一次實驗所用儀器數量不宜過多,實驗時間不宜過長;實驗安全要有保證。
由于初中物理實驗儀器一般都比較簡單,多數實驗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實驗精確度要求不高。因此,大部分初中物理實驗儀器都可以自制,可供選擇的器材也很廣泛。例如,沒有平底試管,可用廢舊的平底小藥瓶來代替;沒有彈簧秤,可發動學生用廢鋼絲繞制,沒有溢水杯,也可以用在玻璃杯上套兩個橡皮圈的方法代替;等等。
(三)認真上好學生實驗教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