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燒傷的急救處理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者:呂開陽 白玉樹 葉華茂 徐正梅 沈洪興 趙志青 景在平 單位: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實驗設計:在實驗開始之前,完善教育計劃準備工作,包括教學組成立,課程及培訓內容設定及學員考核、課程評價方法等。對照組學員正常參加為時2周的燒傷科輪轉實習,包括參加急診、病房日常工作及科室講課等,科室輪轉過程中,帶教教員負責講授部分與災難醫學相關的知識,內容包括:①成批傷員的傷情快速評估;②大批量傷員的醫療處理原則;③抗休克的急救治療;④擠壓傷及擠壓綜合征、骨筋膜室綜合征及大面積燒傷處理;⑤化學燒傷的傷情評估及急救處理;⑥吸入性損傷的傷情評估及急救處理;⑦災難條件下醫學后勤補給及設備需求;⑧災難救援必需藥品及其使用方法。實驗組學員在進入燒傷科實習之前半年,向教學組留下手機號碼,隨時聯系,在隨后的3個月內跟隨帶教教員參加3次大面積燒傷傷員的早期救治,以實際搶救案例進行現場講解及操作,學習內容范圍與對照組相同。兩組學員分別在獲知入選實驗當天(課前考核)、輪轉或最后一次參加大面積燒傷搶救結束后3個月接受考核(課后3個月考核),此時間點對實驗組學員同時進行課程評價考核。考核試卷設計:課前考核時試卷(百分制)包括15個單選題、15個多選題和2個問答題。課后3個月考核試卷難度及題型分布同前,具體題目完全不同??己说膬热莅ㄉ鲜鰩Ы探虇T負責講授的災難醫學相關知識。課程評價試卷主要包括5道題目:①教學內容選擇情況;②教學組織完善情況;③現場教員的教學能力;④此類教學的必要性程度;⑤與科室輪轉及理論教學相比,真正學到額外知識情況。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對每道題進行答案設計,學員只需在1至5分中選擇符合自己評價的某個數字打鉤即可完成評價。所有試卷由同一名教員按統一答案批卷及計分。統計學處理:各組性別以男性百分比表示,正態分布連續性變量以均數士標準差(x珋±s)統計描述,以t檢驗進行均數比較;構成比差異以χ2檢驗。所有統計學檢驗以SPSS11.0forWindows軟件實現,皆為雙尾,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共有16人參加此次教學實驗,皆為學校外科學碩士研究生,對照組、實驗組各8人。組間的性別分配及年齡皆無差異,具體情況。兩組學員在各自的課前考核成績分數無統計學差異(P>0.05)。實驗組的學員3個月內皆完成3次大面積燒傷傷員的早期救治任務,課后3個月實驗組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2)。對實驗組學員的課程評價結果發現,學員對該種教學方式認同度由高到低依次為:真正學到額外知識情況、教學的必要性、教員的教學能力、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組織完善。災難醫學救援的對象往往是大規模的人群,災難救援工作側重于院外救護與管理,所要解決的問題除醫學問題外,還包含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等方面的內容。但對臨床醫學生而言,需要重點掌握的還是臨床急救處理相關知識及技術。燒傷事件是和平時期常見的災難事件,燒傷救治可以并且應該為災難醫學培訓發揮重要作用。燒傷專業對從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的要求和培訓要顯著高于其他???。嚴重燒傷救治涉及水電解質平衡、創面處理、營養、感染、各種臟器并發癥等軍事臨床醫學的所有領域,常常需要聯合院內骨科、腦外科、普通外科、急診科、麻醉科、影像科及其它相關科室,共同完成傷員的綜合救治,對醫學生進行燒傷專業的課程講解和臨床帶教,有助于提高其災難醫學的臨床救治能力和整體把握能力。
長海醫院燒傷科在2005“麥莎”臺風引起成批化學燒傷[5]、2008年842公交車爆燃事故、2009彭浦新村煤氣爆炸事故和樹浦路“世博工程”煤氣爆炸事故、2010閘北區敬老院火災事故和2010年上海市膠州路11•15火災傷病員救治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成批燒傷救治的組織和臨床救治經驗;并且在院內協調和多學科支持的基礎上,對成批燒傷救治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育培訓積累了一定經驗。長海醫院燒傷科已于2008年被選為建成上海市燒傷急救中心,這為提高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災難醫學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機。本研究的大面積燒傷患者早期急救現場,相當于模擬的災難醫學急救現場,可以一定程度的模擬災難條件下的現場急救情況,包括成批傷員的傷情快速評估、大批量傷員的醫療處理原則、抗休克的急救程序、骨筋膜室綜合征及大面積燒傷處理、化學燒傷的傷情評估及急救處理、吸入性損傷的傷情評估及急救處理、災難條件下醫療設備需求及必需藥品使用等方面。本實驗研究發現,在實驗組及對照組在課前對災難醫學相關的知識并沒有差異的前提下(P>0.05),經過不同的培訓過程后,接受現場教學的實驗組對災難醫學急救技術掌握的更為牢固(P<0.05)。經進一步訪談后,學員對此現象歸因于現場教學的緊迫感及動手操作機會使他們更能設身置地的考慮災難情況下的救援過程及需求,在現場教學時,救援知識的不熟練及強烈渴求感,激發了課后的自我學習興趣及動力。因此,在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可保持一定的自我學習過程。有研究指出,經歷急診科輪轉的住院醫生能更好地處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事件[6],這較好的支持本研究結果。本研究證明急救現場模擬教學,尤其是讓學員參加與災難醫學救援直接相關的急救活動,可以明顯提高學員的災難醫學知識及技能掌握程度。這提示我們,在缺乏系統性的災難醫學教育體系情況下,加大醫學生的急救相關科室輪轉及各種搶救實習,是一種可行的、長效的災難醫學教學方法。
【關鍵詞】 眼部熱燒傷;氨燒傷;急救;眼部治療;全身治冶
眼部熱燒傷、氨燒傷一般為氨燒傷后合并高溫熱受傷,會引起角膜、結膜組織破壞、瞼球黏連等,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及眼球完整性[1-3]。因此對眼部熱燒傷、氨燒傷的患者進行急救和正確的治療至關重要?,F將本院治療的臨床效果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6年5月到2011年5月到我院治療的眼部熱燒傷、氨燒傷患者52例(65眼),男35例(47眼),女17例(18眼),年齡27-48歲,平均35.3歲。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等一般臨床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急救和眼部治療方法,觀察組患者采用急救、眼部和全身治療的綜合方法。
1.3 急救方法 患者入院時用硼酸液和0.9%的生理鹽水持續沖洗40-60分鐘,重點沖洗結膜囊。
1.4 眼部治療方法 結膜下注射地塞米松,1次/3.0mg,共3次。典必殊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共一周。
1.5 全身治療方法:給予皮質類固醇、抗生素、VC、復方氨基酸、氣道內給藥等治療氣管出血和窒息。
1.6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與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發現,對照組33例患者中,患者炎癥明顯減輕12例,瞼球黏連范圍大于1/2結膜囊24例,角膜穿孔7例;觀察組33例患者中,患者炎癥明顯減輕26例,瞼球黏連范圍大于1/2結膜囊13例,角膜穿孔2例;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炎癥減輕的比例明顯增高,角膜穿孔和瞼球粘連比例明顯降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分析
組別 例數 炎癥明顯減輕 瞼球粘連范圍大于1/2結膜囊 角膜穿孔
觀察組 32 26 13 2
對照組 33 12 24 7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發現,對照組33例患者中,角膜穿孔24例,占72.7%;角膜上皮結膜化7例,占21.2%;廣泛瞼球黏連19例,占57.6%。觀察組32例患者中,角膜穿孔13例,占40.6%;角膜上皮結膜化6例,占18.8%;廣泛瞼球黏連10例,占31.3%。經統計學分析發現,角膜上皮結膜化發生率在對照組和觀察組中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中患者發生角膜穿孔和廣泛瞼球黏連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分析
組別 例數 角膜穿孔 角膜上皮結膜化 廣泛瞼球粘連
觀察組 32 13(40.6%) 6(18.8%) 10(31.3%)
對照組 33 24(72.7%) 7(21.2%) 19(57.6%)
2.3 兩組患者眼表上皮化時間比較 發現,對照組患者眼表上皮化平均時間為86.9±15.5d,觀察組患者眼表上皮化平均時間為61.3±12.6d,經統計學分析發現,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眼表上皮化所需時間明顯縮短,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3 兩組患者眼表上皮化時間比較分析
組別 例數 眼表上皮化時間(d)
觀察組 32 61.3±12.6
對照組 33 86.9±15.5
3 討 論
眼部熱燒傷、氨燒傷屬于比較少見的眼部合并傷,由于氨在合成塔內溫度很高,進入到眼睛后,雖然淚液可以起到對氨的溫度降低的作用,但溫度依舊很高,結合氨很強的滲透作用,引起眼部熱燒傷和氨燒傷,其引起的組織傷害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4]。
對患者進行眼部和全身綜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并有效降低了并發癥發生率。全身治療是在眼部治療的基礎上,控制感染,提高免疫力,進一步促進機體的恢復[5]。即對該類患者進行及時得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挽救患者視力及眼球完整,受到患者的肯定。同時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護理應該減輕患者心理壓力,消除不良情緒,使患者以積極平靜的心態配合治療,同時對預防感染、瞼球黏連、角膜穿孔及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非常有利。
參考文獻
[1] 朱深智.羊膜移植治療早期眼部熱燒傷[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7,29(02):126-128.
[2] 鄭莎.早期新鮮羊膜移植治療重度眼熱燒傷的臨床分析[J].局解手術學雜志,2008,17(06):382-383.
[3] 李召華.眼部熱燒傷、氨燒傷的急救與治療[J].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2007,29(08):633-635.
[關鍵詞] 頭面部;燒傷;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2(b)-0136-02
燒傷是指由熱力引起的組織損傷的統稱[1],燒傷可造成疼痛、休克、感染,威脅患者生命,同時也可造成毀容和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頭面部因其部位暴露常致燙傷、燒傷,且易合并吸入性損傷。該部位血管、神經、淋巴管豐富,除了具有其他部位燒傷的共性外,急救及護理具有其特殊性。本科通過對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4例燒傷患者進行精心的急救治療及護理,取得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54例患者,男47例,女7例;年齡18~ 68歲,平均年齡43歲;按燒傷面積估計及燒傷深度識別,燒傷面積:30% ~ 49% 27例、50% ~ 69% 22例、70% ~ 99% 5例,燒傷深度:淺度30例,深Ⅱ度15例,Ⅲ度9例;均采用半暴露療法和暴露療法。
1.2 救治護理
1.2.1 迅速建立雙靜脈通道 補液治療不但是抗休克治療的主要措施,而且是支持治療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燒傷早期非常重要,患者入院后立即安排在燒傷監護病房,迅速建立雙靜脈通道[2](16號、18號留置針),18號靜脈針專供輸入水份及藥物,16號靜脈針專供膠體及電解質,保證電解質液體、膠體、水分三者均勻輸入,兩處液體維持輸液速度在90~120滴/min,有效補充血容量。
1.2.2生命體征的監測 由于燒傷后,大量的液體外滲,血容量減少,可發生休克,因此,要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的變化,但是由于組織水腫、焦痂的硬度與厚度,血壓監測單以普通測量的方法,難以反映血壓的準確性,為此,本科采用監護儀有創測量的方法連續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和心電圖,及時了解重癥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過程;對于手指被燒傷難于監測血氧飽和度者,可利用夾測腳趾的方法監測血氧飽和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1.2.3 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清除口鼻呼吸道分泌物,遵醫囑予高流量吸氧,注意保持輸氧管通暢。呼吸道燒傷的患者容易發生呼吸道組織黏膜水腫,引起窒息。加強觀察,若發現患者有刺激性咳嗽或咳黑痰、呼吸困難、呼吸頻率增快、血氧飽和度下降等表現時,應積極做好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的準備。吸痰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黏膜,有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患者,吸痰前,通過呼吸機給高濃度氧或純氧吸入,每次吸痰不超過15 s,吸痰過程中,若SpO2一時不能上升,可予間斷吸氧吸痰,嚴格無菌操作,預防交叉感染?;颊咭话闳☆^高 15°~30°半臥位,以減輕面部水腫利于血液循環。水腫較重者應墊高肩部,頭后仰保持呼吸道通暢。
1.2.4 尿量的觀察 尿量不僅能反映患者的循環狀況,而且是觀察休克患者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除了要細心觀察尿的顏色、性質、比重外,還要測量和記錄尿量,以供治療參考。成人尿量應維持在30~50 mL/h,小兒20 mL/h,吸入性燒傷的患者,每小時尿量應維持在20 mL左右,若尿量過少,說明有效循環血量不足,應加快補液速度,反之則應減慢補液速度。
1.2.5 創面的處理 Ⅰ度燒傷創面無需特殊處理,主要是保護創面,避免再損傷。面積小或肢體的淺Ⅱ度燒傷一般采用包扎療法:用0.9%氯化鈉溶液、術必泰溶液沖洗創面后,涂以燒傷軟膏,覆蓋厚層紗布后包扎,包扎厚度為3~5 cm,包扎范圍應超過創面邊緣的5 cm。創面的水泡可保留或用無菌注射器抽出內液,破裂的水泡應予清除,表面用無菌凡士林敷料覆蓋。頭、面、頸部燒傷創面不便包扎,可用暴露療法或半暴露療法。
2 結果
本組頭面部燒傷患者54例,經清創換藥、抗休克、抗感染以及對癥支持治療和精心護理,一期愈合48例,其中 7~10 d愈合25例,11~19 d愈合12例,20 d愈合11例;二期手術植皮治療6例。Ⅱ度創面有色素沉著,Ⅲ度及深Ⅱ度創面留瘢痕。
3 基礎護理
3.1 嚴格消毒隔離制度
保持病室空氣流通,定期進行空氣消毒[3],每日用紫外線照射消毒2次;床單被套均經高壓滅菌處理,其他室內物品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便器用消毒液浸泡,接觸新鮮創面時要戴無菌手套。室內溫度控制在夏天28~30℃,冬季32~34℃,濕度為50%~60%。
3.2 營養支持護理
由于燒傷后的超高代謝,機體需要大量的熱量和各類營養素,以補償消耗和用于組織修復,指導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飲食,少量多餐,口周燒傷者可用吸管吸入牛奶、菜湯、骨頭湯等,由少到多,以后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不能經口攝入者,經鼻飼腸內營養劑或經腸外營養補充,以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增強抗病能力。
3.3 特殊部位燒傷的護理
3.3.1 眼部燒傷 因眼瞼水腫,眼不能睜開,滲出液不能及時排出,易造成結膜或角膜炎癥,應及時用無菌棉簽清除眼部分泌物,先用等滲鹽水沖洗,用0.25%氯霉素液或1%慶大霉素液滴眼,1次/4 h。有些可造成眼瞼嚴重水腫、外翻,不能閉眼,要避免強光直接照射,用油紗條覆蓋、保護眼球,防止發生暴露性角膜炎,白天定時用氯霉素眼藥水滴眼,晚上9點鐘可用紅霉素眼膏封眼,防止發生眼內感染。
3.3.2 耳部燒傷 外耳道內燒傷時創面分泌物常引流不暢[4]。應及時將流出的分泌物清理干凈,外耳道處放置無菌干棉球并經常更換,耳周燒傷用無菌紗布鋪墊,盡量避免側臥和使耳廓受壓,防止發生中耳炎及耳軟骨炎。
3.3.3 鼻燒傷 及時清理鼻腔內分泌物及痂皮,鼻黏膜表面涂燒傷膏或抗菌軟膏以保持局部濕潤、預防因干燥出血,合并感染者用慶大霉素等抗菌藥物滴鼻。
3.4 吸入性損傷的護理
對重度呼吸道燒傷的患者除常規的抗炎治療外,對喉頭炎癥、嚴重者,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每天2~3次,以保持氣道濕潤,促進組織水腫消退,同時抗炎,每次霧化吸入時間不超過15 min。霧化吸入藥液配方法:0.9%氯化鈉溶液內加慶大霉素8萬單位、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10 mg。鼓勵患者深呼吸,幫助翻身叩背咳痰,定時改變,并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狀況。
3.5 心理護理
頭面部燒傷患者特別擔心應容貌的改變而影響工作、生活和社交,故要耐心聽取患者對意外打擊、損傷、手術刺激等的不良感受,對患者態度和藹,給予真誠的安慰和勸導,取得患者的信任[5]。動員親朋好友對其安慰和交談,鼓勵患者通過參與社交活動和工作減輕心理壓力、放松精神和促進康復。
3.6 出院康復指導
(1)注意皮膚清潔,保護新生皮膚。(2)新愈合燒傷創面的表皮薄而嫩,應避免外傷,皮膚瘙癢時,不可過度摩擦和搔抓,勤剪指甲,小水泡形成后不能擠壓,讓其自行吸收,如破潰,可涂碘伏、富林密或百多邦等。(3)愈合皮膚可能出現瘙癢,這是燒傷后常見的現象,勿亂抓,創面可涂潤膚膏、富林密或瘢痕舒等保護,夏天局部采用冰敷可使癥狀緩解,室內可裝空調。(4)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的患者,可有瘢痕攣縮或關節活動受限,日久可出現肌肉萎縮及關節疆硬,因此,必須做好關節伸屈、旋轉等功能鍛煉,活動初期,范圍不要過大,用力不要過猛,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具體方法應根據燒傷部位及其功能要求,按醫護人員指導的訓練方法,掌握后方可進行。(5)盡量避免一切不利因素的刺激,如塵埃、吸煙、曬太陽、出汗、激烈活動等。
4 小結
頭面部燒傷后,要緊急進行急救監護處理,另外,因面部血液循環豐富,生長恢復快,皮膚愈合能力強,被燒傷后如果護理及時得當,深度創面也可順利愈合。在護理這類患者時,要特別注意創面的局部護理,使創面濕潤而不浸漬,避免損傷創面引起感染。這樣,頭面部創面恢復將會十分理想,配合心理護理及康復護理,將會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
[參考文獻]
[1]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 6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95-205.
[2] 盧海玲. 86 例頭面部燒傷病人的護理[J]. 全科護理,2010,2(8):330-331.
[3] 汪英香. 68 例頭面部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7(21):218.
[4] 黎鰲. 燒傷治療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185.
[5] 李細珍. 燒傷患者的心理護理要點[J]. 中華醫護雜志,2007,4(5):477,469.
燒傷(亦稱灼傷)泛指由于熱力對人體組織造成的損傷,常見的有火焰燒傷和熱的液體造成的燙傷。某些非熱力因素如電、化學物質、射線等,亦可使人體組織遭受類似燒傷的損傷。燒傷創面的治療及愈合過程復雜,時間較長。創面愈合后可留有疤痕攣縮和功能障礙等后遺癥。
熱力燒傷急救
1、脫離熱源:被火焰燒傷時,應迅速脫去著火的衣服;一時難以去除則立即臥倒在地,慢慢打滾滅火??梢猿浞掷酶浇乃磳⒒饾矞纾<睍r可跳入附近的水池或小河中。不要用手撲打火焰,否則會使手部遭受深度燒傷,而且有時反而會使火焰燒得更旺。
熱液、開水燙傷時,應立即脫去浸濕的衣服,若脫衣服來不及時,可用冷水沖洗濕熱衣服降溫。否則,衣服上的熱將繼續作用于創面加深傷痛,況且創面上蓋有濕熱的衣物不利于熱的散發。
2、迅即冷療:所謂冷療,就是用冷水對創面淋洗、冷敷、浸泡,或用包裹冰塊的毛巾等冷敷,適用于中、小面積燒傷。方法簡單易行,不受季節限制,即使在冬天也應在脫離熱源后立即進行。冷療開始的時間越早越好,溫度在可以耐受的前提下盡可能低,最方便的是5~15℃的自來水。持續時間最好達到20~30分鐘,有時需1小時以上,直至創面不感疼痛或疼痛顯著減輕為止。冷療可以起到降溫、止痛和減輕局部腫脹的效果。
3、燒傷:創面無需特殊處理,可用清潔的被單或毛巾外裹,然后至燒傷??漆t院就診。忌涂抹有顏色的藥物,如紅汞、龍膽紫等,以免影響對創面深度的判斷。慎用牙膏、油膏等,以免清創困難,影響熱量及時散發。
化學燒傷急救
酸、堿或腐蝕性化學燒傷時,應立即脫去浸漬化學物質的衣服,吸干殘留物質,然后迅速用大量流動的冰冷清水長時間沖洗創面,時間一般持續15~30分鐘。任何部位的化學燒傷均禁忌用熱水沖洗。
電擊傷急救
電擊傷指的是人體與電源直接接觸后電流進入體內造成的損傷,現場急救的原則是迅速脫離電源和就地搶救。有人觸電時,現場人員不可驚慌,設法盡快將觸電者所接觸的電器設備的開關斷開,使其脫離電源。
易被燒傷的危險人群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燒傷中心收治的住院病人中,約有17%是兒童,他們常常是由于不慎弄翻了裝有熱液的容器而造成燙傷;另一種造成燙傷的危險人群是老年人(年齡在65歲以上),主要是由于照顧者不小心引起的。
關鍵詞:護理體系;批量;質量
成批燒患者是指在同一災害中的多人燒傷,其特點是患者多,傷情重,往往給護理工作帶來諸多問題,,如何更好的配合醫療工作,使患者得到準確、及時的護理,做到忙而不亂,保證搶救工作有效的進行,成為成批傷員救治中的重要問題,2013年~2014年我科接收了2批次被火燒傷的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和護理,傷員恢復順利,現將急救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40例燒傷患者,其中女性5例,其余均為男性,年齡5~60歲,排除自身原有嚴重疾病,腫瘤等及死亡病例,所有患者的燒傷分為兩組,根據患者的病情,性別進行分組,40例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例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式,采用傳統護理模式,給予常規急救護理和治療。實驗組:除上述常規護理外,應用全程護理服務體系。
2 全程護理體系
全程護理就是從患者進入醫院到離開醫院,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谱o理、病情觀察、執行醫囑、重癥搶救、健康教育等護理服務,目的體現人文關懷,提高護理服務質量和內涵。
2.1成立小組,組織培訓 由護理部組織,抽調全院士長3名,各科護理骨干10名,燒傷科護士10名,進行燒傷??聘黜椬o理、治療,心理護理等方面的培訓。
2.2啟動應急預案,成立搶救小組 接到通知后,大致了解傷員的人數,初步處理情況,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搶救小組。
2.3專項護理指導 采用了專項護理管理模式,內容包括病室管理、液體管理、氣道管理、創面管理、感染控制管理、病情觀察及記錄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社會關系管理、夜間管理、全程質量管理等。
2.4早期心理干預
2.4.1重視非語言溝通的作用 燒傷患者因突然遭遇如此變故,其心理本身已很脆弱,再加上疾病給其帶來的軀體上的不適,常常無緣無故地發脾氣,情緒很不穩定,責罵醫生護士,不配合治療,這時護士應讓患者將內心的情緒宣泄出來,當患者安靜下來后,再以親切的語言,微笑的面容,安慰和鼓勵患者,使患者的情緒轉為平靜,穩定,當患者疼痛時,可握住患者的手,讓他有安全感,從而達到護患之間的默契和配合。
2.4.2對患者心理上的安撫 患者意識清醒的,對突然的病情變化產生不同的心理效應,如害怕、恐懼,這些反應與休克之間會形成惡性循環,護士應用適當的語言安慰患者,介紹燒傷的治療方法,病程、治愈,以穩定患者的情緒,護士在實施搶救時說話細而謹慎、工作要穩征而有秩序,讓患者增強信心。
2.4.3對患者親切關懷 護士要關心患者,與患者交流,介紹病友,與之溝通,互相鼓勵,共同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時解決患者的合理要求,使其心情舒暢。
2.5規范康復指導 重癥燒傷患者創面終將以瘢痕形式愈合,瘢痕增生和攣縮可導到功能障礙,因此在治療早期應注意保持功能位,盡早進行各關節的功能鍛煉,穿彈力肢套和緊身衣,抑制瘢痕增生,同時注意避免對瘢痕進行機械性的損傷,以免破潰。
2.6評價標準 出院時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評估,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患者及家屬滿意度?;颊邼M意度分為滿意、一般、差三個等級。
2.7統計學分析 兩組采用不同護理方式前后效果評價,見表1。
3 結果
3.1提高護理質量,基礎護理 成批燒傷具有治愈時間長,工作環節多,衛生材料消耗大的特點,所以應用全程護理體系,合理安排,顯得很重要,規范各項工作流程,工作有章可循,科學實施,全部責任到人,才能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從而提高護理質量。
3.2提高搶救成功率 在救治成批燒傷患者的護理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護理部組織,協調的控制職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滿意率、成功率,減少了不良事件發生。
參考文獻:
[1]黃瑞鳳.瓦斯爆炸成批特大面積燒傷患者的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6):186.
[2]賀小冬.組織成批燒傷患者的護理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05,11(5):11.
[3]吳樂燕,陳海嬌,林云芳.成批特重度燒傷合并爆震傷傷員的急救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8,2(43):2.
[4]任,張娟.成批燒傷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J].中實用預防,2008,1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