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共資源交易工作要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機構編制工作
1、按照整合隊伍、提高效率、避免交叉執法的要求,推進市場監管、交通、農業、資源環境等重點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2、按照“大科室制”和“具有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的要求,梳理全區承擔行政審批職能和設置有多個審批內設科室的單位、部門,按要求調整“三定”方案。
3、按照整合資源,優化設置,提高效能原則,推進發改委、檢驗檢測中心與疾控中心、公共資源交易局的機構改革。
4、按照《林區黨委2018年工作要點》要求,完成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和木魚、坪塹行政執法中心建設。
5、繼續跟進監察委、環境監測監察改革工作,落實好后續工作。
6、按照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林區黨委政府和各級編委、編辦要求,完成好機構改革、編制管理其他相關工作。
二、審改工作
1、按照《省審改辦2018年工作一號店及責任分工方案》、《2018年放管服工作要點》和領導要求,細化要點任務,明確責任單位、時間節點和完成效果。
2、按照全省《深化“互聯網+放管服”改革行動方案》明確任務和要求,結合林區實際,擬定林區2018年度“互聯網+放管服”改革、“一張網”建設的行動方案,并細化任務責任單位、時間節點和完成效果。
3、開展一次紅頂中介專項整治的回頭看。
4、抓好審改辦承擔的審改工作落實,并以明確的時間節點進行工期倒排。
三、其他相關工作
7月29日,交通運輸部下發《關于國內水路集裝箱班輪運輸實施備案管理的通知》(交辦水〔2014〕148號),將國內水路集裝箱班輪運輸由登記改為告知性備案,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了管理服務方式。一是實行網上備案。班輪運輸企業通過交通運輸部組織上海航運交易所配套開發的國內水路集裝箱班輪運輸備案系統,對航線、船舶、班次和運價等信息進行備案。二是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網上受理備案信息,在運輸企業提交航線備案后3日內給予網上回執,對運價備案自動給予回執。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備案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并定期市場分析報告,加強信息引導。三是實施網上公開、網上監管。運輸企業的航線信息和運價信息通過備案系統在網上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該通知明確了水路運輸經營者可自主決定開辟或調整國內水路集裝箱班輪運輸航線,集裝箱班輪運價實行市場調節價。水路運輸經營者應當在班輪航線開航、變更或停止經營7日前,將相關信息報備案受理機構備案。備案內容包括航線信息和運價信息。備案內容自備案義務人提交備案之日起7日后生效,協議運價和特種箱型貨類運價自提交滿24小時后生效。上海航運交易所是國內水路集裝箱班輪運輸備案技術支持保障單位。(佚名)
我國六部門集中整頓港口碼頭等服務和收費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近日聯合發出通知,決定集中開展整頓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和收費專項工作。整頓重點領域為港口碼頭服務、口岸檢驗和查驗、進出口管理平臺服務。
通知明確,整頓規范工作任務是規范進出口環節經營服務行為,取消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進出口環節行政審批前置服務項目,依法治理借行政權力壟斷經營、強制服務、強行收費行為;重點治理相關收費行為,將涉及收費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或強制項目公開,并引入競爭機制,通過市場調節價格;規范收費定價管理,對確需實行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的相關服務納入政府定價目錄管理,嚴格核定服務成本,制定服務價格;落實國家已出臺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建立健全進出口環節收費目錄清單、定期監測分析和收費政策第三方評估等制度,推進收費管理透明化、制度化、科學化。(佚名)
交通運輸部提高行政透明度
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2014年交通運輸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要求各單位加強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健全政策解讀機制,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進行政權力運行信息公開。二是繼續推進財政資金信息公開。三是加強公共資源配置信息公開。四是加強公共服務信息公開。五是推動公共監管信息公開。(佟亞濤)
香港海事博物館失火
關鍵詞 :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失信懲戒
招投標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信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招投標制度建設的核心內容之一。《招標投標法》頒布實施以來,招標投標辦法逐步被社會接受和認同,被各行各業廣泛采用,取得很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因慣性使然,在招標投標活動中仍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如圍標、串標、弄虛作假、中標后不兌現承諾等。這些現象歸根結底反映出的都是企業的誠信問題。隨著改革的深入,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開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信用在市場中的重要性逐步顯現。因此,彰顯和保證貨物招投標的公平公正性,探討建立貨物招投標信用體系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南京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的意義
1.南京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是一種探索
2002年,南京市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開展“建設信用南京城,做誠信南京人”工作的意見》,提出通過加快誠信道德體系建設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政務、商務和社會誠信建設。此后,在公共信用信息平臺、行業信用體系和信用服務體系建設上進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重要進展。目前建設工程、交通行業等由政府相關部門出具的信用評價結果已在招標投標中得到采用,對招投標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起到促進作用。但建設工程和交通工程招投標涉及的企業主要是本行業內的施工類企業,貨物招標投標中更多的是制造商、零售(貿易)類企業,因數量龐大、類型多樣、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信用管理難度較大,目前還不具備全部進入招投標信用監管的條件。如果把這部分企業的信用全部納入到招標投標信用管理體系中去,會有效擴大招投標企業信用管理范圍,有利于提升整個招標投標市場企業信用度。從建立社會信用體系角度看,貨物招投標體系只是冰山一角,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一部分。
2.南京建立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條件具備
建立招標投標信用體系首先要有政策支持和保障。南京建設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的政策保障條件已基本成熟。2007年9月,江蘇省先后頒布實施了《江蘇省企業信用征信管理暫行辦法》《江蘇省信用服務機構備案辦法(試行)》《關于建設政府部門對企業失信行為聯動懲戒機制的意見》,對全省行政區域內企業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使用及監督管理作出規范。強調要在各類招標項目中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懲戒”機制,把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報告作為信用信息,有效地降低了招標風險。
2013年省政府辦公廳又頒發了《江蘇省行政管理中實行信用報告信用承諾和信用審查的辦法》《江蘇省社會法人失信懲戒辦法(試行)》等文件,要求行政機關及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公用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方面實施信用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信用報告、信用承諾、信用審查等。信用管理制度對失信企業、企業法人失信行為等進行了分類并制定了懲戒措施。
2013 年南京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2013年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明確提出要推進政府部門示范應用信用信息和產品,要求相關單位制定信用產品在工程(貨物)項目招標投標中的應用措施,完善信用信息管理辦法,并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期限。
3.南京貨物招標投標市場呼喚信用體系建設
南京貨物招標投標活動已開展多年
運行比較正常,但也存在不少問題。(1)貨物招標投標活動中投訴投標人失信比重較大。對近10年貨物招標投標投訴情況分析表明,投標人弄虛作假中標比例較高,約占總比例的20%。弄虛作假花樣繁多,比如,在資格條件、檢測報告、產品數據上弄虛作假;其中串標、圍標最多,約占12%,包括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投標人之間串通投標或圍標、投標人與機構串通投標。這還不含中標后不兌現承諾及未被發現曝光出來的中標項目。企業的失信行為不僅給國家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制約和影響了招投標市場的正常發展,造成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更是對公平公正誠信底線的公開挑戰。例如,投標人串通投標抬高標的額,使中標價比工程實際造價高出一倍甚至更多。在設備招標投標中一經發現利用假檢測報告參與投標并中標,一定作取消中標資格處理,原項目需重新招標。這一過程不僅對其他投標單位造成不公平,重新招標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新形勢下更需要研究如何加強貨物招投標信用體系、行業誠信建設,嚴厲打擊和制裁虛假和違法行為的方法和手段。
(2)企業期待公平競爭的招投標環境。由于失信成本較低,守信又得不到鼓勵,許多企業競相選擇用失信行為來非法獲取標的。不僅使嚴肅的招標投標的競爭機制流于形式,非法獲利也使企業在提高自身競爭力上失去動力。在經濟學中這是一個低效率的納什均衡。如果投標企業在信息不對稱的招投標市場中,都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則做出選擇,不惜失信甚至違法犯罪,最終陷入不講信用的惡性循環中, 就會形成效率低下的納什均衡[1]。絕大多數企業對弄虛作假和失信行為是不齒的,他們希望在一個公平公正、高效的競爭環境中發展,憑自己的硬實力名正言順地參與競爭并奪標,用自己的誠信行為演繹企業的精彩,提升企業的聲譽,獲取企業的正當利益。
(3)招標人希望選擇信用良好的中標企業。招標人作為項目的發起者、設備材料的采購主體,不僅希望中標單位報價合理,更希望中標單位能按承諾供應高質量貨物,并能享受到良好的售后服務。但在招標投標實踐中,中標單位違約情況較普遍。有的甚至以低價中標,實際供貨時以次充好或不履行當初的承諾。或中標后不踐約而使標的重新招標。這么做不僅嚴重影響了招標項目質量、進度,也占用了招標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近年來,招標人意識到考察了解投標企業信用狀況的重要性,在招標項目資格、評標辦法中增設了投標企業信用條件。但目前由于對投標企業信用沒有權威評估標準,招標人設定的信用條件很不規范,甚至與《招標投標法》要求相悖。招標人希望能有規范的投標企業信用評估標準作參考判斷依據,在誠實信用的招標投標環境獲得雙贏。
二、招標投標信用建設的嘗試和探索
我國提出和推廣信用建設較遲,目前在理論研究和制度建設上尚處于探索階段,無完善的體系模式可借鑒。一些地區勇于嘗試,積極探索,積累了較多實踐經驗。各地信用建設模式大體可分為政府主導模式和市場化模式兩種。
1.政府主導模式
政府主導模式。信用評價的主體為政府相關部門,比如,招投標監管部門、資質管理部門等。企業的信用等級由相關監督部門根據了解掌握的企業財務狀況、業績、從業人員、不良行為記錄等作出綜合評價。企業只能被動接受政府部門的信用評級結果,無法主動改變或提升自己的信用等級。在交易中,如果采購人在參與資格上設定了信用等級條件,未達此信用等級的企業將被拒之門外。這種模式以蘇州市建筑市場信用體系比較典型。
主要做法是,由建設部門牽頭建立建筑市場信用體系,以建筑市場掌握的各方責任主體資質(資格)管理信息數據庫為基礎,建立信用檔案管理系統;以網絡監管系統為主要載體,建立信用信息記錄系統;以“蘇州市建設領域信用信息網”為窗口,建立信用信息系統。由蘇州市招標辦對招標機構公示考核結果,招標人將結果作為自選委托招標機構信用資料的參考依據。在投標資格審查階段,蘇州市招標辦提供投標企業信用檔案及財務狀況、業績、從業人員和不良行為記錄,供招標人查詢或咨詢。
2.市場化模式
市場化模式信用評價的主體為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信息的采集、評價均由信用服務機構實現。該機構為招標人提供投標企業信用信息服務。在交易中投標企業需向信用服務機構購買信用調查報告或資信評級報告,采購人通過信用服務機構出具的信用調查報告或咨詢評級報告了解對方的信用情況。政府部門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立法,制定相應的“游戲”規則,對征信、資信評級、信用交易等進行規范管理。浙江省的市場化模式比較典型。2008年,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信用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重點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共資源交易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機構聯合發出《關于在全省重點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應用企業信用報告的通知》,要求在全省重點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推行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企業信用報告制度。實施五年來,行政區域內投標企業信用狀況明顯提升,AA級企業由原來的70%上升到79%,BBB以下的企業數量明顯下降。
三、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1.招投標信用體系不夠完善
政府主導模式的不足表現在:一是由于受行政成本因素影響,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收集企業資質、執行建設程序、投標、工程質量、安全生產及文明施工、工程造價計價、科技進步、建筑節能等良好行為和不良行為記錄,綜合評判企業的信用度和信用等級。所設定的企業信用評價指標不可能細化到工程建設的各個方面,難免掛一漏萬,影響企業信用評價的全面性。二是評價依據主要是企業生產經營中所公開的信息,對大部分沒有公開記錄的信息難以收集,對收集到的信息難以甄別,影響評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三是這種模式忽略了項目業主對相關企業的主觀評價。
市場化模式的主要問題表現在政府部門監管和指導的滯后,市場信用服務機構以贏利為主要目的,水平參差不齊,導致一些企業用金錢左右或影響無良機構評價和定級,信用評級報告質量和真實性無法得到保證[2]。
2.信用服務市場需求與供給雙重不足,遲滯了信用體系建設步伐
目前, 以信用服務機構為評價主體的市場模式下,企業不具有通過使用信用信息產品達到減少交易風險、降低交易成本的意識。有些企業甚至盲目認為購買信用信息增加了成本。由于認識不足,導致社會對信用產品的需求不旺,限制了信用評價服務機構的發展。從信用服務供給上看, 國內有實力提供高質量信用產品的機構極少,信用市場規模小,經營分散,行業整體水平不高。信用服務機構沒有能力建立一套完整、科學的信用調查和評價體系, 從而難以向社會提供高質量的企業信用評價報告,影響了社會對信用產品的信任,陷入信用需求雙方互相制約的惡性循環。
3.法規缺失,獎懲措施不能有效實施
對企業的不良行為,目前都只采用曝光、與資質資格升級掛鉤、進行招投標的標前提示等手段予以懲戒。但這些措施在法律層面缺乏支持。國家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遏制市場各方主體的失信行為。行政監督機構也缺乏相應的監督手段和措施,在企業隱私保護與信用信息曝光關系上,法律上還是一片空白,急需通過完善信用法律法規加以解決。
四、建設南京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的實踐
1.完善政策法規,落實監管責任
建設南京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需要完善的政策法規引導和保障。在市政府辦公廳印發的《2013年南京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的通知》中,明確市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辦公室(簡稱市貨招辦,下同)為“深化工程領域和招投標領域信用治理”的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和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出了《關于在全市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活動中實行企業信用報告制度的通知》,明確在全市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中實行企業信用報告制度,并由市貨招辦負責組織實施和監督管理。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綜合協調和指導督查。2013年市貨招辦積極推進貨物招投標的信用體系建設,在信用產品的應用、信用服務機構的管理、招標投標失信懲戒機制等方面開展調查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于招標投標實踐。
2.建立信用評價標準,科學規范信用評價
要使社會全面、客觀、便捷地了解企業的信用狀況,就必須建立一套客觀、公正、統一的評價標準。市貨招辦根據貨物招標的實際情況和近年來的實踐,建立了南京貨物招投標領域信用評價標準指標體系,評價標準指標采集主要遵循四個原則:一是信用信息的有效期限原則,對采集的信用信息規定合理期限;二是信用信息的量化原則,能量化的全部量化;三是評價結果自動生成原則,采用數字化技術自動合成結果,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四是市場化原則,評價采用市場化模式,將最終的評判權交給市場。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信用評價標準指標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規范和引導了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評級工作。
3.加快引導和培育信用產品市場
信用產品市場的主體是招標人和參與競標人,即信用產品的供求雙方[3]。引導和培育市場的關鍵點在于滿足雙方對信用信息的需求。其中規范和管理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的信用服務行為至關重要。企業信用報告由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出具,這個服務機構必須按市貨招辦制定的投標企業信用評價指導標準,作為招標投標領域投標企業信用評級依據,統一評級內容和標準。同時又要按信用信息評價指標,收集投標企業的相關信用信息,以保證所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權威性、合法性。
市貨招辦在引導和培育信用市場中的作用,一是為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提供企業信用評價的規范性文件。目前企業信用評價指導性標準已出臺了材料設備制造類、批發零售(貿易)類、施工類三個行業標準,基本涵蓋貨物招標中可能涉及的各種企業類型。二是制定市場活動規則,管理市場交易行為。制定出臺企業信用報告中信用等級標準,招標人可對照標準設定準入等級門檻。明確規定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投資的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中必須使用規范的信用報告,明確規定企業信用等級列入資格審查條件和評標因素等。同時,制定了對守信企業的激勵機制,對信用等級高的企業招標中給予加分獎勵,招標人可優先選擇信用等級高的企業。
4.鼓勵信用服務機構有序發展
我國信用制度建設起步較晚, 信用服務機構的發展也處于初始階段,存在運作不夠規范、信用評價標準雜亂、信用中介機構發展空間窄、定位不準確等諸多問題。信用服務機構的健康發展是培育信用市場的關鍵因素。南京貨物招標投標信用體系建設中采取政府引導、吸引社會多元化投資、市場化運作等多種方式積極培育信用服務中介機構。對進入南京信用市場的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做出須經有關部門備案;機構人員、資質、條件設施要達到專業化信用評級機構要求;信用服務企業自身的業務流程、信息采集、信用評級、信息、檔案管理要符合相關管理要求;所出具的企業信用報告必須公示等準入前置條件規定。以規范準入條件、控制發展速度、有序推進發展形成信用服務業的良好競爭,鼓勵發展高質量信用服務機構,提高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
5.建立健全招標投標失信懲戒機制
貨物招標投標活動中失信懲戒機制是保障活動正常健康開展的重要措施。市貨招辦在建立貨物招標投標體系中,重視并建立完善的失信懲戒機制。通過信用信息披露制度,充分運用網絡信息傳播的獨特優勢,宣傳誠實守信的先進典型,加大對嚴重失信行為的打擊和懲戒力度,強化對重點項目和招標投標中突出問題和重點問題的信用監管。使失信行為個體間的矛盾上升為失信者與全社會的矛盾,依靠市場經濟內生的力量,實現全社會對失信者的聯防懲戒[4]。利用失信懲戒機制威懾失信者,使其提高失信成本,從而促使投標企業重視企業信用,規范企業信用行為,誠實參與招投標活動,促進公平、高效、誠信的招投標市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易從艷.工程招投標誠信問題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1.
[2] 鄒利.信用體系建設與信用市場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大慶社會科學,2008.
[3]孫鵬.我國建筑業信用體系規劃[D].上海: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