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思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平牙鉗”為你整理了這篇2021年街道工作總結和2022年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一、2021年工作總結
今年,隨著芯港小鎮“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建設和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的落戶,柴橋開發建設任務逐年增加,街道上下拼搏奮進,聚焦“三個主動”,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一)緊扣中心,主動擔當
六橫大橋項目建設是省市重點工程,土地征用報批任務重、時間緊、要求高,年初,街道克服村社換屆、春節、天氣等不利因素,用時1個月,上下齊心協力,完成六橫大橋項目15個村、528.5畝土地、總計720戶農戶的征地簽約任務,實現簽約到戶率超95%,目前正在推動土地交付和開工點的政策處理。6月份,全力攻克紅光芯港小鎮人才中心地塊與上周五馬安置地塊的收儲項目,完成120畝收儲范圍內的房屋拆遷、苗木清理、表土剝離等工作,并順利通過驗收。國慶前,克服重重困難,放棄節假日,完成奧克斯項目65畝土地的征用。做好信潤石化、臺塑PDH、廟河變、昆亭變電力、污水等管線的前期60畝借地、90畝征地、22座塔基等政策處理,不拖企業增量投產后腿。同時,高效完成協和地塊473畝土地場平、500畝場地塘渣填筑和30萬方渣土清運,乘鷹、南大光電3期、旭升七廠等6家企業順利開工,福至新材料等企業投產放量,預計全年可完成投資25億元,全力完成區委、區政府在柴橋的中心工作。
(二)緊抓民生,主動回應
聚焦民生需求,逐年提升城鎮基礎配套設施。建成投運街道文體活動中心、健身步道、東直路與穿咸線橋下空間改造等,新建生態河埠頭11個,免費對外開放鐘觀光故居,與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共建“生物多樣性研學基地”,居民生活品質極大提升。持續推進三改一拆,大力控新、努力銷存,全年拆除違章建筑7.2萬平方米,入選市級“無違建”街道。方家橋地塊完成2戶拔釘清零,保障柴橋中學擴建項目如期開工。改造提升穿山幼兒園、柴橋實驗小學和蘆江幼兒園外立面,優化《培育和引進優秀教育人才獎勵辦法》,吸引鼓勵名師骨干,推進三家民辦幼兒園合并重組事宜,有力提升轄區教育水平。
(三)緊抓特色,主動作為
以7號蘆江春曉精品線打造為契機,協同區委、區政府做好禪意森野、山水游憩、生態療養等建設,布排花田驛站、柴橋老味道提升、東直路改造等17個項目,主動推進美麗鄉村示范帶、美麗鄉村小集鎮式中心村等創建。舉辦蘆江生態文化節、鎮海棘螈野外放歸等多元化活動,展現柴橋的山水美、田園美、鄉村美。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下步,柴橋將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持續發揚“三強三快”工作作風,搶抓機遇、埋頭苦干、爭先進位,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奮力繪就產業興、生態優、城鄉美、社會穩的美麗柴橋新畫卷。
(一)重點項目的保障和服務
以黨建為引領,強化基層組織凝聚力、干部戰斗力、上下協作力。聚焦六橫大橋等省市重點項目,組建四級鏈條攻堅小組,把年輕干部放到重點崗位鍛煉,各項工作強化到村、細化到隊,確保大工程建設在柴橋安全落地。加快芯港小鎮區域內紅光地塊征地拆遷,助推奧克斯等項目盡早落地。積極落實管線、臨港一路延伸、芯港路等基礎設施政策處理,及早實現產業園區“三通一平”。
(二)兩個園區的建設和管理
今后幾年是協和地塊和芯港小鎮企業落戶投產的高峰期,對新落戶開工的企業,街道組建“三服務”小分隊,實行“點對點、一對一”服務,早日成為街道經濟新的增長點。同時,加強日常性園區常態化衛生、秩序等管理,積極探索理順園區管理體制,整合資源,利用協和地塊39畝配套土地,籌建工業社區,建設園區公益性生活配套設施和人才公寓,打造有特色的工業園區。
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本村立足本村實際,緊緊圍繞“改善農村環境、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美化村容村貌”的總目標,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不斷鞏固提升本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現將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村面積XX平方公里,耕地面積XX萬畝,主要農作物是甜瓜、杏子、高粱、紅棗、棉花等。下轄XX個村民小組,共XX戶XX人,其中:維吾爾族XX戶XX人、回族XX戶XX人、漢族XX戶XX人、苗族XX戶XX人,XX至XX歲群體XX人。
二、工作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市縣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決策部署,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加快建設美麗鄉村的總體要求,以保障農民基本生活條件為基礎、以村莊環境整治為重點、以建設宜居鄉村為導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立足實際,循序漸進,通過不懈努力,全面改善本村人居環境。
三、主要做法
1.抓組織,明確職責。為扎實做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立了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第一書記任組長,村黨支部書記任副組長,其他村兩委為成員。負責制定本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方案,綜合協調整治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審定重大項目實施方案,檢查督促重大項目實施的進度。
2.抓宣傳,營造氛圍。村通過召開“兩委”會、黨員會、聯戶長會議等形式,認真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目的、意義、治理內容和相關要求,使之家喻戶曉。通過標語、微信等形式將文明行為、文明理念,文明方式宣傳到千家萬戶,發動廣大群眾關心,支持并參與到本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來,形成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從而調動村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努力營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
3.抓重點,整體推進。一是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村積極發動村民參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扎實推進本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一方面通過組建保潔隊、定期發動村民開展衛生大掃除等方式,確保條條道路有人掃、處處垃圾有人清。另一方面村委會購置XX個垃圾箱分別放置到XX個村民小組,并安排專人負責每天清運,將生活垃圾運到本村指定地點進行掩埋處理,確保本村的生活垃圾日產日清。二是實施環境整治工程。本村通過推進改路、改水、改廁等工程,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20年本村新鋪設瀝青路 公里,水泥硬化路 公里,組織實施自來水管道維修 公里,新建富民安居房 座,新建衛生廁所 個。三是加強村容村貌改變。以改善村容村貌為重點,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全村基本實現巷道硬化,自來水普及率達到100%,磚混結構住房覆蓋率達到100%,村村主干道兩側商鋪整齊規范,無占道經營現象,村容村貌較以往有明顯改善。
四、工作成效
一、整合資金,加快建設步伐
近年來,公主嶺市明確提出農業農村工作的重點要轉移到新農村建設上來,實現“物的新農村”與“人的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2014年由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000萬元;2015年由市財政投入專項資金3000萬元;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下,公主嶺市“嶺富集團”融資近5億元(其中,農村道路建設3億多元;精品線路專項資金1億元),統一規劃、統一招投標、統一建設;一事一議專項資金2300萬元,省級18個重點村專項資金743萬元。全部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截至目前,農村道路建設580公里;新建圍墻34500延長米,整修圍墻5827延長米;大門387個;路邊排水溝29600延長米;地下排水設施1874延長米;休閑文化廣場11個;路燈905盞;綠化美化公路3條109公里。
二、科學規劃,明確建設重點
一是2016年公主嶺市出臺了《公主嶺市2016年-2017年新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了新農村建設整體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省級新農村建設18個重點村為示范帶動,以4條新農村精品線路為建設重點。2016年重點提升兩條精品線路長平線與公放線,涉及20個重點建設村,全部達到美麗鄉村建設標準。2017年重點提升公秦線與長鄭線。到2020年,全市力爭有100個行政村達到省級美麗鄉村標準。二是市委、市政府明確了《新農村建設幫扶意見》,市級領導包鄉(鎮),市直部門包村的新農村建設幫扶責任,采取資金、項目和物資等多形式、多舉措進行幫扶。近幾年,落實幫扶資金達1000多萬元。
三、高位運作,創新建設機制
一是創新執法體制。積極抓住擴權強縣改革、先行先試的有利契機,爭得省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各鄉(鎮)設立城管執法中隊,在全市形成了大城管、一盤棋的格局,為新農村人居環境建設提供了法制保障。
二是完善投入機制。資金不足是制約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瓶頸。實施了擴權強鎮財稅體制改革,劃定基數,超收自留,既提高了鄉(鎮)抓財稅的積極性,又增強了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的財力。
就如何進一步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我想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的個人看法。
一項工作要想實現發展和提升就必須看清自身存在的問題,努力改進,進而實現突破,所以我想先談談人居環境工作存在的問題。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工作開展強度難度大。我鎮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名勝風景區、棗莊市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等6條生態紅線,這些對我鎮生態建設和人居環境改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是資金制約短板尤為突出。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需要財力投入和支撐,由于鎮村財力較為基礎薄弱,無法保證所需資金及時到位,導致工作成效不明顯。
三是爭取項目配套資金難。近年來,我鎮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上,爭取了部分項目資金,由于項目資金需要地方配套資金,鎮財力難以保障到位,導致項目進展緩慢。
四是群眾生態環保意識參差不齊。雖然經過近幾年的工作開展,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有所增強,但還有部分群眾意識較差,生活垃圾亂扔亂放,生活污水亂排亂放。
五是整體推進工作難度較大。全鎮村莊布局散落,大多村莊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時,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土地資源,舊院閑置卻沒有得到復墾,出現了為數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資源極大浪費,也影響了整體村莊的視覺效果和人居環境提升工作的推進。
實現提升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下一步工作思路
加強人居環境整治,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鎮應圍繞建設“林海崮鄉、多彩北莊”的發展定位,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生態振興”的路子,出實招、下硬手,動真碰硬,繼續做到力度不減、投資不減、成效不減,力爭站位靠前、走在前列,著力打造北莊生態宜居環境。
(一)提高思想認識,建立健全推進機制。我鎮是全市知名旅游鄉鎮,生態資源優勢明顯。在具體推進工作上,始終堅持以政府為主導,全面形成整體聯動、多元參與、合力共建的建設格局。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多方聯動。研究制定《北莊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計劃》,成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村級成立建設指揮部,建立鎮直部門聯動幫包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鎮城建辦、農業辦、水利站、環衛所、園林所等相關部門職責,定期組織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現場會和調度會,確保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做到共同參與、齊抓共建、合力推進。二是堅持動員群眾,全員參與。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讓廣大群眾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積極引導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庭院綠化、美化等工作。同時,引導群眾開展“衛生家庭、干凈人家、美麗庭院”創建活動,改善庭院的生活居住環境,營造農村文明、干凈、有序的生活環境和良好社會風尚。三是堅持資金整合,發揮效益。對爭取的美麗鄉村、人居環境整治、一事一議等項目資金進行有效的整合,實行捆綁使用,集中財力辦大事;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做到“統一管理、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四是堅持機制保障,建管并舉。注重積極開展河道保潔、農村垃圾收集、道路保潔和村莊環境整治“四位一體”長效保潔機制,并在人力、設施上予以傾斜,做到垃圾及時收集、及時清運,保持村莊環境優美、干凈整潔。
(一) 壓實責任,凝聚整體工作合力。我們將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進一步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全面做好與鎮域路域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生態建設等有機結合,積極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政府狠抓落實,部門協作配合,包片領導直接抓,村書記、包村干部親自抓,村上干部具體抓,黨員和群眾自覺抓”七級聯動體系,成立鎮域路域環境整治、生態建設等五大工作組,將人居環境整治的責任和壓力傳導到村、明確到戶、具體到人。細化分解任務,夯實工作責任,在全鎮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確保工作快速推進。
(二)強化示范帶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作為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各村實際,突出重點,統籌推進。
近年來,***鎮***村認真貫徹落實了上級各單位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各項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為目標,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硬任務,突出政策上全面落實,主體上全民參與,空間上全部覆蓋,強化領導,細化措施,狠抓落實,扎實推進清潔整潔、一村萬樹、農村改廁、基礎設施提升等專項行動,著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一、村情實際
***村地處***川區上游,**水庫下游,距縣城5.5公里,屬省定貧困村。全村共6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256戶951人,耕地面積3265畝,其中川臺地1200畝,山臺地2065畝,人均面積3.43畝。全村貧困戶101戶419人,截止2020年底,剩余貧困人口5戶12人全部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降為零。今年以來,***村全面貫徹落實市縣鎮關于人居環境整治各項要求,立足全村人居環境整治確定的工作任務,精心策劃、周密部署、上下齊心、全民行動,使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步入了常態化、規范化、長效化,呈現出村容整潔、環境優美。2021年***村被評為市級農村環境整治示范村。
二、主要做法
1、深入宣傳發動,積極動員參與。***村緊緊圍繞全域無垃圾全民參與工作思路,在宣傳發動群眾,轉變思想觀念上想點子、出實招、求實效,成立以黨員干部和群眾志愿者為主的2個專門宣傳隊伍,常態化深入農戶、學校和農民種養合作社,通過發放倡議書、懸掛橫幅、刷寫標語、現場講解,集中宣講、播放影視資料、大喇叭宣傳和建立微信群堅持定期推送環保知識等方式,扎實開展“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美麗宜居家園”為主題的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宣傳活動,全面宣傳了全域無垃圾工作重要意義、具體措施、任務要求,消除了群眾思想顧慮,激發了參與熱情,增強了廣大群眾參與全域無垃圾,建設干凈美麗家園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2、強化頂層設計,靠實工作責任。“村兩委”堅持將人居環境整治與推進鄉村振興全面結合,作為全村重點工作研究部署,抓促落實,以村為單位,按照實用、宜居、宜業、生態等原則,打造生農業態型鄉村,聘請蘭州大學設計院專業人員,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并按照分類施策原則確定實施內容,優先提升基礎設施和村莊美化亮化建設,包括村莊主干道路及兩旁的創意化美化亮化建設、農戶門前屋后硬化及院墻院內修繕等方面、通過頂層設計,推動***村人居環境建設突破提升。同時,成立了支部書記任組長,村主任、村文書任副組長,各村民小組長為成員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成立了1個人居環境群眾志愿保潔隊,選聘3名專職保潔員,制定并實施人居環境整治網格化管理和村組干部分組包片責任制,將責任和區域分別靠實分解到村組干部、專職保潔員和群眾,并組織農戶逐戶簽訂環境衛生保潔責任和承諾書,形成了村、組、戶三級齊抓共治網格化治理工作格局。
3、全面優化人居環境,實現村莊生態宜居。以***沿川線為重點,深入推進環境整治,整體提升全村鄉村面貌。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實施全域無垃圾,以治理整頓環境衛生工作中存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為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以點帶面,對環境衛生進行了全面整治,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時,動員各方積極參與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工作,在全村上下形成了支書、主任親自抓,村民小組具體抓,戶戶包抓的工作機制,明確了村環境衛生整治重點區域,做到了任務清楚、工作具體、目標明確,確保了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任務落到實處。實行保潔員全天保潔,群眾半月集中清潔、紅黑榜每月公示、大喇叭定期宣傳等措施,形成環境治理制度化常態化推進,全面養成群眾良好衛生習慣;結合全鎮消除“視覺貧困”專項行動,拆除危房、殘垣斷壁和亂搭亂建等43處,有效提升了人居環境面貌; 建立村級河長組織體系,經常性的對河道兩岸垃圾進行了集中清理,河道周邊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善;大量推廣秸稈青貯、揉絲打包等技術,從根本上解決農村亂堆亂放特別是玉米秸稈污染等問題,2020年***村秸稈青貯8000多噸,發展產業的同時,促使村莊環境面貌有一個長期的、較大的改觀。通過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全村衛生面貌發生顯著變化,群眾衛生意識明顯增強,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實現了村容村貌整潔干凈的目標。實施“一村萬樹”工程,以生態建設為主題,按照生態美的要求,從塑造村莊風貌、發動群眾參與等角度出發,進行系統規劃設計,對***村荒山地、邊角地、廢棄地、道路兩旁等公共空間栽植彩色鄉土樹種和特色經濟樹種在***村荒山荒坡栽植云杉等1萬多棵,在道路樹畦種植四季玫瑰和三葉草11000平方米,綠化主干道路2.6公里。用綠色厚植鄉村振興生態底色。實施環境綜合整治,按照“整治提升、美化亮化、干凈整潔”的要求,科學規劃,周密部署,嚴格實施。采取爭取項目和自籌的辦法,先后在***村實施了主干道柏油罩面、入戶道路硬化、水渠整修、墻面粉刷、墻體改造、建設文化墻,安裝景觀亭、景觀石,安裝菜畦柵欄,修建農民休閑小廣場等項目,有力改善了村莊面貌。以村為單位,建設垃圾收集處置點5個,配套垃圾清運車1輛,為農戶免費發放家用垃圾箱100多個,實現了運有車、戶有箱,使全村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堅持每半月1次,組織群眾,出動機械,以組為單位逐村戶逐地逐河逐路全面清理農村積存垃圾,對道路兩側、學校周邊、水源周圍、塬邊咀梢、河道河岸、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等重點區域長期積存的垃圾堆、柴草堆等垃圾進行了集中清運。并嚴格落實保潔員定時清掃制度,為群眾創造了干凈舒適美麗的生活環境。
四、勤督嚴查抓落實,長效機制出成效。堅持在構建管理長效機制上下功夫,嚴格落實環境集中整治、網格化管理、督查考核的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今年制定完善了《***村人居環境考核實施細則》《保潔員管理制度》《***村垃圾轉運制度》等3項制度,并提高了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在全村重點工作中的比重。由村“兩委”負責,嚴格人居環境整治“旬檢查、月評比”督查制度,每月評比排名各村民小組紅黑榜公示、每季度現場通報等措施,扎實落實人居環境積分考核和保潔員績效工資制度,對工作扎實,成效顯著的保潔員進行表彰獎勵,督促各村民小組相互學習,揚長補短,有效激發了村組干部和保潔員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熱情,在全村實現了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