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旅游規劃經典案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據組委會介紹,通過前期的網絡營銷案例征集,“旅游、酒店預定”、“金融、理財”、“生活消費”為代表的三大細分領域將成為今年網絡營銷大會最受關注的焦點話題和會議的亮點。
以旅游、酒店預定為例,旅游市場研究機構PhoCusWright Inc.預計,2011年在線旅游市場規模將達到1046億美元。數據顯示,2010年國內旅行預訂市場規模達到61.6億元,同比增長60%。2011年上半年中國酒店業市場規模達1200億元,完成全年預期的47%。2011年全年,中國出境游市場規模將達710億美元,增長率29%,入境游市場規模將達520億美元。旅游業本身的特性與網絡營銷有著天然的耦合關系,利用互聯網進行營銷是旅游業的機遇也是挑戰,更意味著對旅游業經營管理的考驗。
借助熱點和網絡營銷利器推動的“旅游景點”營銷案例層出不窮,最為經典的就是借助某投資公司老總私奔事件進行微博營銷的“天臺山”景點營銷案例,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縣級市的旅游風景區,成為2011年熱門的“私奔”圣地。靠微博營銷、品牌故事營銷、團購、論壇營銷、病毒營銷、事件營銷等推動的旅游品牌包括:瑪麗女王號游輪、香格里拉普達措、遂寧觀音文化節、師宗鳳凰谷、京杭大運河等大熱旅游景點。2011年網絡營銷大會的旅游、酒店預定分會場定會熱度非凡,不容錯過。
對于銀行、保險公司來說,以互聯網為基礎的多渠道營銷成為“金融、理財”銷售不容忽視的新課題。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在網絡銀行基本完成普及之后,保險電子商務、基金網上直銷及第三方銷售政策的放開等,都將充分激活金融的網絡營銷市場工作。2011年,金融理財產品的消費中,傳統交易渠道使用率開始降低,網絡交易渠道的分流作用越來越明顯。網絡金融、移動金融將成為金融機構轉型及競爭力重塑的一個黃金分割點。金融理財產品的營銷方式已經從傳統的廣告投放,開始向利用互聯網新媒體渠道的整合營銷轉型。2011中國網絡營銷大會的金融理財營銷專場除了匯集在金融理財領域最專業的網絡營銷企業之外,還將篩選年度最佳的金融理財產品營銷的“今典”案例,分享更多的營銷心得。
朱萬峰:“三山五園”,是明清皇家宮苑園林文化的集大成,見證了北京800年的古都史。從海淀區來講,它是海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典型代表,也是海淀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北京市來講,它是組成北京古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了古都文化最輝煌最璀璨的歷史,確實是北京的“文化綠肺”,也是古都北京的DNA。從全國來講,“三山五園”內涵深厚,幾乎是中國歷史上最后兩個封建朝代的政治文化縮影,詮釋了中國近現代史的進程,是中國皇朝文化的一塊高地。從國際角度分析,“三山五園”作為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文明古國的符號,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財富。所以,保護好、規劃好、建設好“三山五園”,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
《中關村》:在發展“三山五園”旅游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朱萬峰:“三山五園”當然應該好好地發展旅游,因為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那就要熱情接受游客的瞻仰和感知、體會,傳承文化精髓。但是“三山五園”的規劃更應該堅持把保護放在首位,歷史文化積淀是旅游開發的靈魂。一定要把握好適度原則,要有嚴格的規范和立法,不要因為旅游項目的進入而破壞“三山五園”原有的生態環境、文化環境。在對“三山五園”景區規劃時,要劃分歷史文化保護核心區、緩沖區、游覽區、接待區等。在開發旅游的全過程中,從總體規劃時就應根據資源狀況,進行科學估算載客能力,建設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使之體現人與自然環境、文化環境的永久和諧。
《中關村》:對于提升“三山五園”的現代旅游價值,您有什么創意?
朱萬峰:“讓躺著的歷史站起來、亮起來、活起來”,“創意點亮旅游”是這幾年我對國內文化旅游景區的建議。
一是用創意再現輝煌。“三山五園”,從當代旅游市場需求出發,好好利用海淀區的人才優勢,積極依靠科技力量、創意的魅力,來豐富“三山五園”的內涵,用創意再現“三山五園”往昔的輝煌等。
二是強化旅游休閑功能。“三山五園”是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園在城中、城在園中,且生態及文化資源稟賦非常高,是疲憊的城市人休閑生活的向往。如何利用這個優勢提升“三山五園”的現代旅游價值,建議可以考慮完善兩種業態:慢生活綜合體和養生旅游綜合體。
慢生活綜合體:慢生活是現代人們生理心理最重要的一種需求,講究慢飲慢食、慢步慢游、慢聲細語等,“慢生活綜合體”就是圍繞“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元素,打造相應慢生活業態,作為城市休閑配套。“三山五園慢生活綜合體”就是依靠良好的生態環境文化氛圍,營造國內典型的慢生活街區、慢文化園區、慢旅游景區等。
養生旅游綜合體:以養生養老服務為核心,體現“三山五園”的生態養生與“文化綠肺”養生理念的和諧統一。滿足旅游者康體、樂活、智慧、快樂的全面要求,配套居住、餐飲、娛樂、度假、休閑等多種功能的綜合體。
據人口普查及人口研究中心預測,到2050年,我國60歲和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總數將分別達到4.5億和3.35億人,這意味著每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我們不能局限于傳統意義上所認知的療養概念,而是要創造適用于大部分亞健康人群的一種養生理念。“三山五園養生旅游綜合體”主要突出“山水養身、文化養神”的高品質養生養老休閑方式。
《中關村》:現在各種旅游文化節很熱,但是缺乏新意,您認為香山紅葉節的效果如何?有哪些改善之處?
朱萬峰:“香山紅葉”的確已經成為了北京的一張旅游名片,自1989年開始舉辦香山紅葉節,今年是第24屆。據我所知,每屆的紅葉節,除了觀賞紅葉,還推出登山比賽、文藝演出、寫詩作畫、音樂茶座等各種類型的活動,以及插花藝術作品展、果實盆景展和奇石藝術展等。可謂活動多樣,豐富了游賞內容,充實了旅游過程。但是,它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一是品牌國際化問題。雖然香山紅葉節已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也是北京市重要的節慶活動之一,但與國際性知名度較高的節慶活動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例如西班牙的奔牛節、日本的櫻花節、青島的啤酒節等,這主要是從國際化意識與節慶產品創意上下功夫。
二是拉長節慶產業鏈問題。創意一定的長效產品,調節淡旺季旅游市場的需求,增強游客的旅游體驗感,對“香山紅葉”要分重點的闡釋“香山”與“紅葉”關系,以“紅葉為媒”傳遞四季香山的品牌內涵。
《中關村》:在“三山五園”中,除了香山、頤和園、圓明園名氣較大,其他幾處文化景區(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應該如何提升知名度?
朱萬峰:的確,游客對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景區知曉不多,從營銷學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傍名牌”,進行“三山五園”的打包整合營銷。
《中關村》:結合您以往策劃過的經典案例,“三山五園”應該如何打包整合營銷?
朱萬峰:國內旅游市場“傍名牌”打包營銷的成功案例很多,例如,一句“問道武當山,養生太極湖”,毗鄰的“太極湖景區”短時間就火了;開封“清明上河園”與周邊“天波楊府”等幾個小景區打包升了5A,帶活了小景區旅游發展;“張家界”帶出了“袁家界”;“西湖”延伸了“瘦西湖”等等。
“三山五園”的整體打包策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只是提一些建議。
首先,強調“整合品牌”,完善“三山五園”品牌體系(例如有共同的LOGO等)、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品牌營銷體系,將其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品牌營銷,在市場中打出“三山五園”品牌的號召力,樹立來北京必游“三山五園”的習慣意識。
其次,“整合產品”,規劃“三山五園”旅游產品,推出“三山五園”精品旅游線路,設計“三山五園”粘連度比較高的旅游項目,不游完“三山五園”就找不到答案,給游客留下想像空間,留下一些遺憾。
再次,“整合營銷”,成立“三山五園”旅游營銷聯盟,定期舉辦“三山五園”皇家旅游節、論壇等節慶活動。同時,“三山五園”雖然資源類型相似,但也要推出各自的特色產品,針對需求市場,達到互補合作的效果。也可以嘗試推廣“三山五園”旅游年卡等。
鏈接:朱萬峰簡介
隨著我國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業的蓬勃興起,高等職業教育旅游管理專業成為一個新型學科,在我國已有二十年的時間。作為一門應用型操作性較強的學科,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企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本文以旅游專業課程有效教學為切入點,提出一些參考建議,希望對本專業教學設計提供借鑒。
關鍵詞:
課程有效性;教學設計;旅游管理
0引言
國外旅游教育始于上世紀50年代,專業設置始于60年代末,80年代為大發展時期,僅美國目前綜合性大學設置該專業的院校就有200余所。而我國旅游管理專業與國外相比發展較晚,自1981年南開大學、西北大學開辦旅游管理教育以來已有30余年,據2013年高校信息查詢系統統計,目前開設旅游管理專業的相關院校已有500多所。旅游專業蓬勃發展呈多元化趨勢,但教育規模的快速發展與教育萎縮現象共存,許多專業畢業生畢業后無法滿足企業用人單位的需求,缺少實踐操作經驗、應變能力低、組織策劃能力,學生就業率低,知識與技能無法勝任崗位的需求,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歸結為學生在校學習時重理論輕實踐,教師課堂教學缺少新穎性,效果不理想。特別是職業教育,以培養具有崗位操作技能人才為目的,強化課程有效性,理論與實踐保質保量,增加學生應用操作能力是教師教學設計的重點。
1增強課程有效性首先要了解社情
由于旅游管理專業剛剛興起30年,許多高校開設的課程多互相借鑒參考,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設置不合理,開課前缺少對社會企業用人單位基本要求的研究調查,導致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開設的科目繁多,針對性不強,很多時候出現教學內容重復學習現象,這雖然可加強學生的知識鞏固但更多時候一些可以自學的課程卻占據了學生的課堂時間,專業教學體系設置的不合理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因此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應先保證開設課程具有有效性。教育需遵循社會規律,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滿足社會需求、崗位需要,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學生的職業能力影響就業率的趨勢,培養合格的職業人是目前高職院校的基本原則。所以在開設專業課前應先做前期社會調查,走訪并了解目前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期望值如何,哪些技能是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掌握的,哪些是工作中可以后期掌握提高的,這種在經過調查后的課程規劃有助于學生掌握更實用的基礎知識,課程更具目的性。以學以致用提高院校就業率為出發點,將傳統的重文化理論轉向重就業技能,以就業能力為導向開發課程、設計課程。
2增強課程有效性需了解學情
教師在進行學情分析時要注意切記虛假、空洞。通常教師采用訪談、調查、觀察、測驗等方式對學生進行研究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真正立足于學生,不可空洞泛化,并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其次分析不可停留在表面。有些教師由于缺乏洞察本質的能力使調查分析浮于表面,未做深入剖析,分析出來的學情也無法起到太大作用。所以增強課程有效性需深入了解學情,這需要教師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與實踐研究能力和具體方法。教師以學生角度為出發點,通過正確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研究,正確有效地進行分析。
3增強課程有效性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實施的方向和預期達成的結果,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既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標相聯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養目標。提高旅游管理專業課程有效性還應明確各個教學目標。高職教育課程的有效性與人才培養模式的質量和目標密不可分,設計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階段目標,從最基本的課程目標到學期目標到人才培養方案目標都應一一明確。教師了解各單元各階段目標后進行課程設計,在講授課程時注重人才目標的培養,特別是對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進行強化,培養學生的職業態度與榮譽感。
4增強課程有效性需優化教學策略
職業教育以能力為導向,是高等教育的補充形式,與社會的經濟聯系更為緊密,目前高校工程任務化加速發展,旅游管理專業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掌握人文、歷史、地理、英語、計算機、服務禮儀、餐飲管理、市場營銷等學科內容,綜合性素質性較強。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方法,改革教學模式。
4.1以能力培養為核心,采用多維教學資源
把握經典內容與新知識的關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導入新方法、新技術、新知識、新材料和職業標準,引經據典基礎上鞏固經典內容,擴展新理念、新動向、新知識。旅游管理專業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利用多媒體信息以項目教學為載體,以崗位工程為導向將教學內容模塊化,分單元、分任務、分模塊,使課程內容貼近前沿、符合崗位需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4.2創新教學方法,情景模擬中應用知識
旅游管理專業崗位主要為旅游企事業單位、酒店培養從事酒店管理、導游工作、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需要具有較強應變能力、溝通能力和適應能力。良好的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工作的基礎。情景教學模式恰好有利于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特別是組織、領導、協調能力,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連接的“橋梁”。情景模擬課程可以激活課堂,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生知識理解能力,增強課程的有效性,但對教師的要求較高。
5結語
促進課堂有效性,保證教學效果,質量是教師教學設計的基本出發點。教師要以“關注學生”為出發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合理設計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資源激活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講究語言藝術是提高課程有效性的必要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多學習、多觀察、多思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使所教內容符合社會主流、符合崗位需要、符合學生興趣。
作者:佟鑫 單位: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參考文獻:
[1]葉秀榮.情景教學在日語閱讀中的運用[J].文學界(理論版),2011(07).
[2]王瑩.旅游服務專業課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初探[J].職業技術,2011(06).
關鍵詞:酒莊、紅酒、步行街、規劃與設計
馀慶酒莊位于大連市華南板塊,占地面積約20000余平方米, 由于此項目的地理位置的特殊,其容積率控制為0.3,地上建筑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積約為20000平方米。因此酒莊的地面部分只能看見九棟形式各異的歐式獨立的小別墅(每棟均為不同主題的紅酒會所)掩映與園林之中。由這幾棟獨立建筑圍合的下沉廣場,形成了一條長120余米的步行街。
項目定位為葡萄酒的儲藏、銷售、品嘗、文化、休閑旅游等一體的綜合性酒莊。
酒莊(Chateau)一詞源于法國波爾多,原意是城堡。酒莊多是建造在海邊或山谷里,不僅風光美,而且氣候好,陽光充足。如此夢幻、迷人之地,本身就應該是個旅游的好去處(即所謂“3C”概念:海邊――Sea;沙灘――Sand;陽光――Sun)。
在為酒莊選擇設計方向的時候,我們知道葡萄酒意味著生活中的世俗快樂:聲音、味道和顏色。所以,人們在品嘗葡萄酒時不僅得到巨大的享受,同時也在建筑中享受到同樣美妙的視覺體驗。同為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釀造美酒和建造存放這些美酒的建筑。人們會自然習慣的把一種美酒和某種設計風格、生活品質聯系起來。
整個酒莊規劃為:一心,一環,五個功能區。一心即紅酒中心小鎮,一環即葡萄酒文化體驗環線(包括地下步行街),五個功能區為:葡萄酒文化體驗區、紅酒文化展示區、紅酒儲藏區(包括VIP個人紅酒儲藏單元、紅酒酒桶儲藏)、紅酒溫泉區、運動休閑區。
整個酒莊中的步行街設計,是跟甲方溝通、調整最多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一次對步行街相關規劃設計有所了解的開始。在商業地產的各種形態中,無論是從操作的角度看還是從經營的角度來看,商業步行街無疑是其中比較復雜的一類,但也是形態最為豐富的一類,商業步行街從立項建設到開始營業,設計到建筑規劃、市場定位、主題定位、裝飾裝潢、商業布局、商鋪間隔、宣傳推廣、招商銷售以至商場的經營管理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步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空間易地方式,城市街道最初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徒步行走的人。步行街發源于中國,唐代時期,長安就有了著名的商業街:東市和西市。到了宋代,清明上河圖就是典型的商業街,而今城市街道幾乎成的汽車的天下,能有一段只屬于步行者的商業街道以成為一種奢侈。所以很多城市的步行街也成了一個城市的休閑旅游的一個必經之所,也成了一個城市的名片,像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也是北京唯一的一條步行街,上海的南京路步行街,中華商業第一街,都是赫赫有名。
步行街―― 作為一種富有活力的街道開敞空間――已成為現代城市設計中最基本的構成要素之一。其一般位于城市的交通樞紐和交通集散的地點,如火車站、地鐵站、長途客運站,每天聚散大量的人流;還有沿江、河、湖、海邊得風景優美規劃步行街的理想地點。
隨著商業形態的迅速發展,人們的購物渠道以趨向多元化,如大賣場、折扣商場、網上購物等越來越多的瓜分著商店購物的份額。因此,現在人們到商業步行街以購物為目的的比例逐漸減少,而以休閑逛街、外出吃飯為目的的人則大為增加。
國際一流的商業步行街具有的特征:
1.硬件設施一流,包括市政、交通和商場乃至購物環境的硬件設施;
2.它應該是多功能的,比如購物、休閑、文化、娛樂、餐飲、旅游等;
3.商業步行街管理水平應該是一流的,不僅要具備普通的商業物業管理功能,而且在步行街整體形象宣傳方面,公共服務與商業服務水準方面也應該是一流的;
4.世界著名步行街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品味。
本次設計的步行街充分考慮以上因素,并爭取甲方的最大利益化,進行新的嘗試:將步行街融入到酒莊之中,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紅酒文化步行街。步行街二側規劃設計為各國跟紅酒有關的特色餐廳,紅酒專賣店,紅酒文化館(出售各種跟紅酒有關的物品)等等,打造一個以紅酒文化為內涵的高端步行街。
設計時充分利用下沉廣場的不規則性,吸收了根據古人對園林的設計曲徑通幽的思想,步行街的設計采用曲線形設計,并在其間放置一些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郵筒、休息坐椅、綠化植物配置,增加空間的層次感,避免空間過于單調與呆板,增加行進于其間的人的好奇心,在視覺上吸引人們前往與探索。
步行街的地面地標高與材料設計豐富而富有變化;天然光與人工照明相互配合,仔細安排了廣告牌、圖標與商店招牌,色彩協調而鮮明,整體感覺步行街充滿了歡慶的氣氛,令人沉浸其中,吸引人們前去購物、休憩,也將此成為整個設計的亮點。
步行街二側的建筑外墻采用通透的落地玻璃,使之內外的界線可虛的,可穿透的和不定的,并有一種向內吸引的感覺,也體現了我國傳統空間特征中“虛”的意境。
關鍵詞:無錫旅游 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 A
(正文)
無錫,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中國歷史名城,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全市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條,全市區域河道總長達2480公里。現在無錫已發展成為是中國東部經濟重鎮,國際先進制造業基地,享譽全國的著名工業城市,中國民營企業之都,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之一,福布斯大陸最佳商業城市。已經基本實現現代化,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
同時,無錫還是全國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氣候宜人,環境優越,治安穩定、民風淳樸、氣候及地質災害最少的城市。
一、無錫旅游發展的環境
政策優勢“十二五”時期(2011年至2015年),是無錫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無錫旅游業實現轉型升級,全力打造“旅游休閑名城”的關鍵時期。2009年8月國家總理視察無錫時指示:要把無錫建成生態城、旅游與現代服務城、高科技產業城、宜居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加快建設“國際化旅游休閑目的地城市”,進一步明確了“十二五”時期無錫旅游業重大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無錫旅游業正處于大發展、大提升的黃金期,各級政府已充分認識到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社會的重大貢獻,同時也充分認識到了旅游業發展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依據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精神,以及國家發改委制定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中提出的無錫要充分發揮山水旅游資源優質,建設旅游度假中心的定位,緊緊圍繞無錫建設“旅游與現代服務業城”,為加快無錫旅游業持續快速發展,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編制《無錫市十二五(2011-2015年)旅游發展規劃》,為政府在“十二五”時期加快旅游業發展提供科學性、前瞻性、導向性和戰略性的方案。
區位優勢 無錫,位于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樞,北倚長江,南瀕太湖,東接蘇州,西連常州,與上海、南京、杭州三個大城市一衣帶水。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水陸空交通均十分便捷。
自然優勢 無錫地處太湖之濱,浩渺如海,湖邊峰巒起伏,有著名的太湖七十二峰,湖中島嶼叢生,湖鷗飛翔。無錫四季分明、空氣優良、濕地遍布,自然生態優越,風景絕美秀麗,郭沫若到此詩興大發,留下了“太湖佳絕處”的題詞。無錫是在江南蒙蒙煙雨中孕育出的一顆璀璨的太湖明珠,具有豐富而優越的自然風光。
底蘊優勢 無錫擁有著厚重而悠長的文明史,歷史千年悠長,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就位于無錫。無錫自古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中國四大米市之一。也是我國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素有布碼頭、錢碼頭、小上海之稱。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王侯將相在此吟詩作畫、鐘情山水之間。無錫充滿溫情與水,早已蜚聲海外。
交通優勢 無錫近年來已經形成了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水上交通、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城市高架快速路以及國際機場空中航線,相互立體交織的便捷快速的交通體系。車水馬龍但交通極少擁堵。
經濟優勢 今日的無錫,經濟發展迅猛,早已位列全國發達城市,并躋身前列,城市配套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城市規模也空前壯大,不久的將來,無錫依靠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有能力在滬寧杭都市圈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周邊的國際化大都市打造好后花園,通過國際都市效應而快速融入國際化發展。
二、無錫旅游發展的現狀
無錫雖然擁有者無可比擬的優質旅游天賦,可是卻一直未發揮出其相應的影響力及效應。
相比周邊旅游資源相對貧瘠的常州市,無錫旅游產業可謂反差很大,經營不太景氣。常州恐龍園的人滿為患以及蘇州園林旅游將購物配套飲食配套有機結合帶來的方便總能提示出無錫旅游大有文章可為。
無錫山美水美人也美,可是為什么每年游客并不多,旅游收入也不多。城市免費開放的景觀公園、濕地公園不收費,同時也沒有配套的商業,也會導致旅游區的日常維護都資金不足,管理人員不足,設施損壞,景區也無力維修,靠財政撥款,更談不上盈利。無錫黿頭渚和無錫靈山大佛是無錫目前排名最靠前的兩大景區,可是無錫人又有多少人掏錢去黿頭渚去旅游呢,證明吸引力還是不夠,景區的風景在景區外的濕地公園里也能見到,也就是說,經典景區沒有做到與時俱進地發展,其突出地位已經不再。當然門庭冷落,當然也會導致周邊商業由于盈利不足而凋零,導致惡性循環。馬山、軍嶂山、惠山似乎旅游還未成氣候、更沒有收入,太湖、五里湖里水上項目好像也非常稀少,倒是能看到有人自備氣墊船泛舟湖上,然后自備干糧坐在帳篷里簡單用餐。吃飯休息休閑娛樂的服務場所可能都離得較遠。
旅游業態上宗教旅游成了無錫目前旅游最大的盈利來源,而其他消費群體的旅游需求并未得到滿足,或者說即使有蛋糕,但是蛋糕還不夠誘人。
三、無錫旅游發展的方案
一) 首先,必須確立無錫旅游發展的愿景。將無錫建成全國游客的最優質最有生命力的旅游目的地為目標愿景。旅游作為一種消費產品,我們必須面向目標消費群,并分析和開發出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多種產品,使眾口可調,人人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甚至意猶未盡,留下美麗的故事,美好的回憶。
二)其次,必須編制細致可行高定位的旅游策劃案。包括市場分析及競爭策劃、龍頭產品的定位及布局等。
依托:山、水、民俗、歷史、高科技。
定位:生態、高端、舒適、便捷、特色。
布局建議如下:
1、惠山古鎮因為位于熱鬧市區,人氣較旺,交通便捷,人文薈萃,可作為民俗風情、歷史故事劇場、教育旅游示范得重要基地,體會上下三千年的文化精華。泰伯廟、鴻山遺址公園、仙蠡墩公園、吳文化公園作為主題公園分會場。
無錫的民俗文化有:貼桃符、門補、春聯、掛鐘馗象,剪紙門箋掛絡等習俗。 還有許多民俗節日:如:泰伯廟會(2月4日-6日), 無錫國際梅文化節(3月);無錫陽山桃花節(3月-4月),陽山鎮西高山廟會(4月19日-21日),吳文化公園櫻花之旅(4月-5月),宜興陶瓷藝術節(5月),花朝節(3~5月),太湖旅游節(9月-10月),馬山國際釣魚節、吳地蟋蟀節、國際門球邀請賽、徐霞客文化旅游節(農歷三月初三)等。
2、馬山旅游島發揮靈山大佛的磁場作用,繼續做大做強,并配套完善各類度假村。
3、湖濱風景區發揮天然絕佳風景優勢,配套大規模水上旅游項目,突出體現水的特色。滿足人們對水環境的特殊喜好、實現人與水的融入。
4、經典的無錫園林(如:黿頭渚、梅園、錫惠公園、蠡園、寄暢園、吟園等)要保留原有魅力,挖掘并提升其風景點的感染力,打造成精品中的精品。
5、挖掘古運河獨特魅力,發揮中心城區吃喝玩樂游購娛等各類配套齊全充足的優勢,將中心城區建成全國最具魅力的具有江南水弄堂特色的城市中心。將環城運河沿線建成流動的風景線、時光軸,展示舌尖上的無錫、歷史上的無錫、民俗中的無錫、現代化的無錫、世界矚目的無錫等篇章。
6、將宜興江陰的旅游資源進行分工布局,盡量減少同類旅游產品的重復出現。做大旅游蛋糕,使游客不出無錫即可飽覽豐富多彩風景,實現深度游與精品游,將原來無錫二日游提升到無錫五日游規劃。盡可能留住游客,而不再是順路經過。
7、開發休閑類項目,完善高端服務帶來的享受,體味暖暖的無錫溫情。
可以在普通景區開發無錫特產、無錫美食、溫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高科技娛樂體驗區等等。無錫傳統特產眾多,如:醬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陽山水蜜桃、太湖“三白”太湖珍珠、紫砂壺、惠山金剛肚臍、惠山臘燒片(已失傳)、馬山楊梅、無錫小籠包、拱北樓陽春面、聚豐園腐乳肉、錫繡等。
8、高端旅游的開拓,引進大型財團,打造類似香港迪斯尼一類的大型高端主題公園,廣泛吸引全國游客。吸取水上摩天輪景區因單調而很難熱起來的教訓。
三)然后,必須快速高效推進各項實施工作及推介宣傳工作。包括最廣泛最生動的宣傳、景區魅力挖掘與打造。
最快效率的旅游設施建設是無錫旅游實現的前提。
在建設中要做到科學組織、優化規劃、反復論證、創新設計、精工細作、與時俱進,采用最新科技及手段建設最美、最富底蘊、最能吸引人的景物。
最有效的廣告策劃與宣傳是無錫旅游迅速擴大市場的法寶。
可以通過一個游戲軟件、一部明星影視、一首流行歌曲、一場活動賽事來使無錫旅游迅速串紅,名聲大噪。
還可以通過編輯整理無錫美麗動人的故事來提升無錫城市浪漫的氛圍和難忘的無錫印象。給無錫更多更難忘的特征值。比如:無錫有美麗的梁祝故事和范蠡西施的動人傳說,還有浣紗景象與漁歌唱晚。
還可以開發獨具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通過紀念品的傳遞來推動無錫旅游深入人心,并廣泛揚名。
高級別的文化遺產申報有助于大力提升無錫旅游的世界級水平,并引導地區旅游資源的再分布。
無錫古運河見證并承載了吳文化、運河文化和工商文化三大文化的源起與興衰,造就了無錫個性獨特、魅力不凡的市井文化,在運河兩岸留下了大量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據統計,古運河無錫段沿線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歷史街區7處,工業遺產30余處,構成了獨特的地方文化景觀,成為了無錫運河旅游資源的核心組成部分。
目前古運河文化遺產已經通過了國家級驗收,正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順利申報成功,對無錫旅游乃至江蘇旅游都將是重大利好。到時,千里運河與萬里長城齊名于世界,無錫旅游也必將可以掀開嶄新篇章,因此應當將無錫古運河旅游策劃作為重中之重。
4、人文是最能感染人的東西,從枯燥的歷史篇章中提煉出精彩、有趣的場景、故事、形成心靈的震撼與視覺的沖擊也是非常重要,能吸引回頭客的地方,一些回憶的片段的呈現也可以將傳統旅游拓寬歷史進深,吸引各類懷舊游。真正讓景物活起來,能夠傳遞感情或者寄托和思念,使景物具有生命力與感染力。著重立意創新,始終要以人為本,才能打造出讓游客流連忘返,深深吸引的景區魅力。
四)最后,必須加強以人為本的貼心服務與高端服務等的軟件建設。通過展現無錫人積極向上、熱情好客、充滿溫情的社會環境,來提升外地游客的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受,來提升無錫旅游的故地重游率。
四、無錫旅游發展的展望
無錫旅游,在改革春風的吹拂下,恰逢天時地利與人和,必將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我相信,未來的無錫,必將成為中國最佳的旅游和居住目的地城市。
參考文獻:
《市場營銷學——基本原理與經典案例》(邱斌 著)
《中國旅游策劃》(陳放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