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酒業調查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養殖業現狀
我區的養殖業走區域化布局、規?;l展、專業化生產、技術化服務之路,形成了開平鎮的半壁店、歡套的萬頭豬場;洼里鎮以回民村夏莊為主的奶牛養殖小區;鄭莊子蛋雞養殖小區;栗園鎮的特種養殖區。同時還推行了品種良種化、服務及時化、執法程序化,開展了1個基地和3個體系建設,即商品、畜、禽的生產基地,執法監測體系、科技推廣體系、防疫體系的建設。
全區存欄豬、奶牛、羊、雞存欄分別達到38875頭、12190頭、9815只、51.46萬只,養殖專業戶2621戶,每日產生畜禽糞尿等污染物約400噸。
二、存在問題
養殖粗放。我區存欄的部分畜禽為分散飼養,每天的糞尿等污染物隨意排放,即不環保也不衛生。
污物處理簡單。大部分污物尤其是散養戶的糞便等污物都是簡單存放,未進行再加工、再處理。
防疫條件落后。有很大一部分的養殖場戶尤其是散養戶動物防疫條件及衛生條件落后,防疫、消毒及無害化處理硬件設施及規章制度等軟件環境不完善,人畜混居,衛生、環保措施不健全。
三、采取措施
積極發展無公害生產。近年來,我區積極推廣無公害生產,截至目前,先后有曹莊奶牛養殖小區、恒信賽鴿公棚、立冬食品有限公司、半壁店生豬養殖場及孟凡城豬場5家養殖企業及其加工企業先后通過了省級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證,并全都通過了環評檢測,起到了積極地典型示范帶動作用。
全面推廣規?;瘶藴驶B殖,改善養殖環境。鼓勵和支持養殖場(戶)發展規?;瘶藴驶B殖,規范養殖場動物防疫條件,強化其軟件硬件建設。
推廣沼氣池建設。結合新農村建設,推廣養殖場建設沼氣池,畜禽糞便發酵產生沼氣,沼液澆灌農作物,即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又解決了燃料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農業肥料污染問題。
強化檢測與養殖場環境治理。近年來,加強了養殖場獸藥飼料等添加劑的監管,規范了生豬等畜禽屠宰前停止飼喂獸藥制度,深入開展產地臨欄檢疫工作,同時加強動物防疫條件的審核力度。
積極推廣環保清潔生態的養殖項目,做好典型示范。在做好監管的同時,積極推廣環保清潔生態的養殖項目,積極推廣豐南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豐南區綜合種養殖示范園區建設,以項目帶動養殖業向環保衛生生態方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就業;
中圖分類號:G71
當今社會人才濟濟,大學生面臨著相當嚴峻的就業壓力,尤其是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給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畢業生帶來了相當大的挑戰。為捕捉學生心理,更好地掌握就業市場需求,合理設計高職學生培養方案,開展系統有效的就業教育,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公共管理系特針對2009屆畢業生展開就業跟蹤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就業跟蹤調查時間自2012年1月10日至2012年2月28日間,采用網絡問卷方式,對工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和文秘(韓語)三個專業10個班學生進行全面細致調查。收回86.2%的有效問卷,其中男生占11%,女生占89%。經過統計分析,能全面了解學生的最新就業情況,明確學生就業期望值和現實差距及學生的收入開支狀況,有利于進一步推動系部就業教育措施改革,完善學生就業教育,引導高職畢業生適應社會現實需要。
二、對就業調查結論進行分析
通過此次就業跟蹤調查數據分析,結合系部專業特點和就業教育現狀,得出如下結論。首先,系部教育優勢為學生贏得單位認定打下堅實后盾:系部三年來加強日常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理論基礎;系部學生管理要求畢業班輔導員為學生講解就業常識,簡歷制作及面試技巧等為學生順利找到就業單位打下實踐基礎;系部引導學生就業心理,指導就業方向,幫助學生做好就業區域選擇。其次,學生就業中體現出來的缺失:期望穩定的就業環境和高薪待遇;部分學生就業觀念不夠成熟。再次男女學生表現出來的就業區別:男女就業觀念差別大;男女學生就業開支差別大,女生明顯高于男生;男女就業價值取向不同。
(一)實施周密合理的學生培養方案,為畢業生順利的100%就業奠定基石。
1.加強日常專業技能訓練和職業資格證書考核,為學生就業打下堅實理論基礎。在被調查的學生中,87%的學生畢業前已經找到適合自己的單位或者畢業后不久就找到工作,他們順利從大學過渡到社會,體會最深的是學校教育改變了自己一生,特別是系部三年來的"優雅教化"禮儀文化熏陶,讓自己很快在單位中脫穎而出。51%學生認為就業前做好心理準備,面對不樂觀的工作崗位時依然能坦然面對并信心百倍地通過努力改變,最終走上了管理層。53%學生認為是自己扎實的專業技能保證其勝任工作,得到重用。46%學生感覺到資格證書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就業順暢。
2.系部學生管理要求畢業班輔導員為學生講解就業常識,簡歷制作及面試技巧等,為學生順利找到就業單位打下實踐基礎。調查中,只有33%學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相符,很多學生發現自己不適合所學專業的崗位。但他們一致認為畢業前的就業輔導很有用。簡歷的制作,讓他們學會高度精確地推銷自己。網上投遞簡歷,讓學生減少路途的奔波卻增加面試概率。面試技巧的點撥,讓學生明白怎么樣才能讓用人單位短時間內欣賞自己、錄用自己甚至是悅納自己。甚至很多畢業生認為每次就業課只是過眼煙云,到畢業時候輔導員的講解才讓他們用心聆聽,受益匪淺。
3.系部引導學生就業心理,調整就業方向,幫助學生做好就業區域選擇。38%學生能深刻認識到當前畢業生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61%學生認為做好迎接就業的心理準備,才能保證今后的理想收入。這是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形勢分析的結果,更是系部畢業就業教育的碩果。
(二)畢業生就業中存在著需要不斷深化探討的問題。
1.學生期望穩定的就業環境和高薪待遇
盡管學生深知就業形勢嚴峻,自身就業定位不夠合理,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但當真正面臨擇業選擇時,85%的學生依舊選擇進入事業單位或國企工作。56%學生在乎單位發展前景,51%學生重視單位穩定程度。這與民族自身積淀的文化底蘊有關,欠缺美國人的那種冒險精神。也與我們父輩心中長久形成的"鐵飯碗"觀念息息相關。更與當今大學生出生環境相聯系。
2.相當一部分學生就業觀念不夠成熟。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當問及"您所選擇的就業地區的原因"時,62%學生回答"發展機會好"。五分之一的學生選擇生活環境好??梢?,當今的大學生只重視自己今后的享受與快樂,忘卻了自己曾表達過的的"報效祖國"、"回饋社會"等宏圖遠志。
(三)男女畢業生就業現狀中存在的差別
1.男女就業觀念差別大。81%男生對當今社會的就業形勢持樂觀態度,而女生只占7%,68%的女生認為就業形勢只能算一般??梢娔信畬蜆I形勢的判斷大相徑庭。男性和女性本身的社會責任和性格特點決定其看待就業狀況的角度。男生承擔著家庭主業,勇于挑戰,敢于拼搏,相信自己能創造出新的奇跡才能給家庭帶來幸福。而女性懦弱膽小,擔心失敗,悲觀的態度明顯高于男生。同時,當67%的女生選擇就業區域發展機會好時,男生中有50%人看中就業環境和21%人注重人才策略。可見,男女就業考慮上差別很大,女生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男生看中的是長遠發展。介于不同出發點,兩年的實踐證明,男生大部分發展的很好,很多人賺到3000左右甚至更多,而女生只有小幅度的提升,變化不大。
2.男女就業開支差別明顯。一般上學期間花銷類似的男女生,畢業后反差很大。調查顯示,女生開支在800元或1000元的占65%,
而男生50%以上的人只需要500元。女生主要消費在服飾和化妝品上,尤其是化妝品。她們大部分認為自己畢業后除了努力工作外,更多的是要面臨婚戀交往。這時候女孩子要適當妝扮下自己。那么靚麗服飾和化妝品必不可少。而男生主要消費在飯桌上,當然大部分還是請女朋友吃飯。同時,專業影響較大,公共管理系全部是文科專業,特別是文秘專業,學生從事的是秘書工作,自然要加強服飾打扮,注重禮儀著裝。
自考后就業三成月薪超XX
調查數據:多數自考畢業生工作收入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在工作后選擇自考的被調查者中,40%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46.44%月收入在1000元至1500元之間,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僅占13.7%。自考畢業后才就業的自考畢業生收入情況比在職自考畢業生更好,18.5%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月收入XX元以上的占34.8%,56.17%的被調查者的月收入在1000元至XX元之間,而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僅占9%。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分析認為,在目前大學畢業生起薪越來越低的現實下,自考生的工資水平卻出現了增長。這是因為自考生很多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有了工作經驗后,去考取更高的學歷。在擁有了經驗和學歷之后,他們肯定會選擇高于原來崗位工資的目標跳槽,工資也就實現了步步高。
就業狀況好于“科班生”
調查數據:數據顯示,我省XX年畢業后才就業的自考畢業生絕大多數在畢業當年就實現了就業。95.2%被調查者在畢業當年就實現了就業,3.3%于XX年就業,1.5%于XX年實現了就業。
部門分析:根據調查數據,省自考辦分析認為,XX年我省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好于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少自考畢業生原本是??圃谧x生,在學校里一邊上大專課程,一邊通過自考拿本科文憑,畢業時就有了兩本文憑。這是不少自考畢業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近兩成畢業后得到升遷
調查數據:18.3%的被調查者自考畢業后在工作職務上有了提升。高級管理人員的比例由畢業前的0.7%上升到1.9%,中級管理人員比例由畢業前的14%提高到畢業后的22.3%,一般員工由畢業前的79.1%下降為69.6%。
部門分析:省自考辦有關人士認為,現在不少自考生來自于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自考所學專業對個人的就業或職務(職稱)升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社會地位仍不如“科班生”
短暫而又艱苦的15天暑期社會實踐隨著晚會幕布的緩緩落下而告了一個段落。在這段日子里,我們13人有過沮喪、有過流淚;但是我們相信,正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渡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陽光會以最燦爛的姿態來迎接我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著黨和國家的心。“X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據相關官方數據顯示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占總人數的49.81%。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了解就業信息與今后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溫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采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里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溫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查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并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制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查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而專家認為將有六成應屆畢業生面臨崗位缺口。那么我們就業究竟面臨哪些問題呢?利用暑假時間就大學生就業問題,做了個小調查。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學生區域就業心理分析(農村、城市)
來自農村和城市的大學生在就業看法、就業態度、就業單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學生選擇工作注重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學生最注重行業前景
從數據統計來看,城市大學生在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的因素是行業前景和個人喜好,農村大學生最注重的是行業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個人喜好方面,城市高與農村;在行業前景、辦公環境和其他方面,農村高于城市。
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我們依然可以理解為兩個不同生源地的就業生的就業背景不一樣而導致的。城市的學生因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對比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內選擇新的工作的機會比較大。而來自農村的學生則以行業的前景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較穩定的工作。
(3)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愿意在就業區域的選擇上注重發達的大城市
從數據統計上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愿意選擇在發達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體工作,中小城市和國外,沒有人愿意選擇在縣城工作;而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更看重具體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發達的大城市,中小城市,縣城和國外。這個是在我們的意料之中,事實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不僅是城市,包括農村的學生的就業取向也比較側重大中城市。
(4)來自兩地的大學生都教青睞國營企業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最期望選擇的就業公司上,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更樂意選擇民營企業、國營企業和外資企業;而在私營企業、合資企業和自主創業上,來自的城市的大學生的期望值高與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地大學生都較青睞國營企業。
(5)信息產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職業部門
從數據統計來看,來自城市的大學生最青睞與信息產業,依次是金融保險業、教育業、制造業、政府部門、科研部、房地產和服務行業;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最青睞信息產業,依次是教育業、科研部、政府部門、房地產、制造業、服務行業和金融保險業。
三、缺乏實際技能與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顯示,缺乏實際經驗是當前大學生認為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業人數過高。因為大學畢業將面臨一個從學生到社會職業人的角色轉變,而這一過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投資。大多數企業側重傾向于那些有實際技能,以及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的學生。而我們的調查記過顯示,當今的大學生在這個方面更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業率不高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已畢業和即將畢業的人來看,平均就業率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產生這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業人數過多,就業生自身的條件相對不能滿足就業單位的要求。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學生選餓出國或者讀研究生。
五、在求職途徑的選擇上,現場招聘會、上網和親友介紹成為最主要的途徑。也有少數人選擇報刊和上門推薦。
由此可見。大多數的學生在就業途徑還是比較側重于現場招聘,不過網絡招聘也已經成為近來部分學生求職的途徑之一。
六、現在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具備了道德品質修養、與人合作的能力、團隊精神相對與前三種能力,競爭能力、社會活動能力、應變能力大家認為較弱。
從這個調查的結果我們也不難聯系現實情況分析出由于缺乏實際的實踐技能是當代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業問題的解決思路
一、解決結構性就業難問題是關鍵
企業人士更多的認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首先在于調整大學生的就業心態,而從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看,大學生在就業區域選擇、就業單位性質選擇上都有趨同現象,經濟發達地區、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機關仍然是多數畢業生的首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能夠實現這種愿望的大學生的比例其實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學生都在爭奪很少的職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職位,這可能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劇增長,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業對大學生建議一樣,既然不能改變既定現實,只能首先調整自己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于一點,最好適當的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
二、就業觀念的轉變應該慎重
品德不應該受冷落,對比大學生和企業對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認識,可以看出,大學生如果一味的為先就業后擇業而先就業后擇業的話,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適的就業觀念,這方面在用人單位那里已經有所反應。而該確立怎樣的就業觀念,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時對品德的冷落,更是章顯出在當今社會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價值取向的重大轉變,而這種轉變值得人們深思,應該引起相當關注。